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ng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and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risks in intracorporeal anastomosis: Role of bowel preparation
1
作者 Junho Le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4年第6期1953-1955,共3页
We recently read the study by Kayano et al on intracorporeal anastomosis(IA)for colon cancer,which assessed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and medium-term onco-logical outcomes and affirmed that IA is analogous to extracorpo... We recently read the study by Kayano et al on intracorporeal anastomosis(IA)for colon cancer,which assessed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and medium-term onco-logical outcomes and affirmed that IA is analogous to extracorporeal anastomosis in reducing intraperitoneal bacterial risk and achieving similar oncological results.Our commentary addresses gaps,particularly concerning bowel preparation and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SIs),and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comprehensive details on the bowel preparation methods that are currently employed,including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oral antibiotics(OA),their combination,and specific OA types.We emphasize the necessity for further analyses that investigate these me-thod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SSI rates,to enhance clinical protocol guidance and optimize surgical outcomes.Such meticulous analyses are essential for refi-ning strategies to effectively mitigate SSI risk in colorectal surg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corporeal anastomosis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Mechanical bowel preparation Oral antibiotics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Colon cancer
下载PDF
Microbiological Profile of Some Ghanaian Herbal Preparations—Safety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Health Professions
2
作者 Joseph A. Ampofo Anthonia Andoh +1 位作者 Wilhermina Tetteh Mohammed Bello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12年第3期121-130,共10页
Thirty-one herbal preparations produced and sold on the Ghanaian market were randomly purchased from sales outlets and analyzed for their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by testing for the presence of total coliform bacteria,... Thirty-one herbal preparations produced and sold on the Ghanaian market were randomly purchased from sales outlets and analyzed for their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by testing for the presence of total coliform bacteria, faecal coliform bac- teria, and total heterotrophic bacteria count. Also tested for was detec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such as the Salmonella spp. and Clostridium spp. Opportunistic bacterial pathogens (Aeromonas spp., Enterococcus spp. and Pseudomonas spp.) and mould were also tested for. The herbal preparations tested came from different processing companies and in- cluded those labeled as suitable for treating arthritis, asthma, anaemia, diabetes mellitus, epilepsy, cough, hypertension, dysmenorrhoea, malaria, urine retention and loss of appetite. Aliquots of the various herbal products were cultured on various selective media. Eight (8) of the products showed the presence of all microorganism analyzed for including the pathogenic ones and are recommended not be used. Five (5) of the products did not have any microorganism present. Eleven (11) products showed the presence of only total heterotrophic bacteria and the values ranged from 1 to 94 cfu per ml. These two groups of total of sixteen (16) products can be used without any microbiological risk. Another three (3) products showed presence of only total heterotrophic bacteria but the values ranged from 118 to 1648 cfu per ml. Majority of the herbal preparations showed the presenc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These three products may pose danger to the user can be used with caution. None of the herbal products recorded the presence of Enterococcus s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BAL preparations bacterial PATHOGENS OPPORTUNISTIC PATHOGENS MOULD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HMW) genomic DNA from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for BAC library construc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LIN Jin-ke Dave Kudrna Rod A Wing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年第1期1-10,共10页
A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BAC) library is an invaluable resource tool to initiate tea plant genomics research, and the prepara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HMW) genomic DNA is a crucial first step for co... A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BAC) library is an invaluable resource tool to initiate tea plant genomics research, and the preparation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HMW) genomic DNA is a crucial first step for constructing a BAC Library.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BAC library for enhancing tea plant genomics research, a new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ea pant high molecular weight (HMW) genomic DNA must be developed due to young tea plant leaves and shoots are notably rich in both tea polyphenols and tea polysaccharides. In this paper, a modified method for preparing high quality tea plant HMW genomi~ DNA was optimized, and the quality of tea plant genomic DNA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Critical indicators of HMW DNA preparation were the appearance of the smooth nuclei in solution (as opposed to sticky-gummy) before agarose plug solidification, non-dark colored nuclei plugs after lysis with an SDS/proteinase K solution, and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HMW DNA fragments after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Importantly, 1% dissolved PVP-40 and 1% un-dissolved PVP-40 during the nuclei extraction step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moval of PVP-40 from the plug washing and nuclei lysis steps, were critical for achieving HWM tea plant DNA suitable for BAC library construction. Additionally, a third PFGE fraction selection step to eliminate contaminating small DNA fragments. The modifications provided parameters that may have prevented deleterious interactions from tea polyphenols and tea polysaccharides. The HMW genomic DNA produced by this new modified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successfully construct a large-insert tea plant BAC library, and thus may be suitable for BAC library construction from other plant species that contain similarly interfering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 plant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library BAC clone tea polyphenols high molecular weight genomic DNA preparation Camellia sinensis
下载PDF
菌酶制剂对泌乳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陈强斌 窦立静 +4 位作者 房文斌 王宏伟 赵艳梅 刘强 杨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8-41,共4页
文章旨在分析不同水平菌酶制剂对泌乳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选择180头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泌乳奶牛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别为对照组、研究1组和研究2组,在人工干预下,对照组饲... 文章旨在分析不同水平菌酶制剂对泌乳奶牛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选择180头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泌乳奶牛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别为对照组、研究1组和研究2组,在人工干预下,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研究1组和研究2组分别在全混合日粮中添加15和30 g/头/d菌酶制剂,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2组的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P<0.05);各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2)研究1组和研究2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G和白细胞介素-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1组和研究2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1组和研究2组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研究结果证实,在泌乳奶牛全混合日粮中添加菌酶制剂可以提高奶牛群免疫能力,综合考虑,以30 g/头/d菌酶制剂的添加量效果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酶制剂 泌乳奶牛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产奶量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菌酶制剂对犊牛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5
作者 马广礼 赵静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21,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菌酶制剂对犊牛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36头体重相近的荷斯坦犊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犊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1%、0.2%和0.4%的菌酶制剂饲粮...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菌酶制剂对犊牛生长性能、肠道菌群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36头体重相近的荷斯坦犊牛,随机分成4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犊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1%、0.2%和0.4%的菌酶制剂饲粮。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2%和0.4%菌酶制剂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所有菌酶制剂组犊牛的腹泻率均显著降低(P<0.05);所有菌酶制剂组犊牛肠道中的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数量和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0.2%和0.4%菌酶制剂组犊牛肠道中好氧菌总数显著降低(P<0.05);0.2%和0.4%菌酶制剂组犊牛的有机物、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所有菌酶制剂组犊牛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添加适量的菌酶制剂可以改善犊牛的肠道菌群结构及机体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进而提高生长性能,菌酶制剂的适宜添加量为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酶制剂 犊牛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养分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工程化益生菌活菌制剂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贺鼎元 何东升 涂家生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59-163,177,共6页
使用工程化益生菌作为活菌制剂是一种新兴的递药系统设计思路,主要利用益生菌本身特有的生物安全性与胃肠道靶向性来构建具备主动靶向功能的新型递药系统。本综述从益生菌活菌制剂的优势和工程化益生菌活菌制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展开,... 使用工程化益生菌作为活菌制剂是一种新兴的递药系统设计思路,主要利用益生菌本身特有的生物安全性与胃肠道靶向性来构建具备主动靶向功能的新型递药系统。本综述从益生菌活菌制剂的优势和工程化益生菌活菌制剂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展开,重点关注了工程化益生菌在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肿瘤和炎症等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益生菌活菌制剂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活菌制剂 药物递送
下载PDF
后生元分离制备、功能特性及其在乳制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月 任大勇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3期61-70,共10页
益生菌的健康益处已被广泛研究,但因其生存能力弱和稳定性低等问题限制了益生菌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更广泛应用。与益生菌相比,后生元具有存在形式安全和稳定性高等特点,避免了益生菌的限制。2021年,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将后生元... 益生菌的健康益处已被广泛研究,但因其生存能力弱和稳定性低等问题限制了益生菌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更广泛应用。与益生菌相比,后生元具有存在形式安全和稳定性高等特点,避免了益生菌的限制。2021年,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将后生元定义为“为宿主提供健康益处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其成分”,包括菌体的组成成分和菌体代谢物,例如无细胞上清液、细胞裂解物、胞外多糖、肽聚糖、短链脂肪酸和有机酸等。不同后生元成分对宿主或产品加工特性具有不同的有益作用,例如在宿主体内能够发挥调节免疫、调节脂代谢、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菌等有益活性,在产品加工中能够发挥其抑菌性、稳定性、乳化性等。本文对后生元的分离制备方法及其鉴定方式进行概括,并总结后生元的潜在功能特性,以及在乳制品中的加工特性和潜在应用价值,为后生元在医疗、食品等领域作为良好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元 分离制备 胞外多糖 菌体代谢物 乳制品
下载PDF
不同种类添加剂对青贮饲料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文静 叶君 +9 位作者 路战远 王伟妮 刘俊梅 李兵 代亚博 姜晓平 王登云 段锐 李娟 张德健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5期52-62,共11页
在饲料青贮过程中,依靠青贮原料单独发酵无法完全达到厌氧环境,不仅导致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升高、乳酸含量下降,还可能引起不良微生物发酵,进而影响青贮效果。为了减少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失,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 在饲料青贮过程中,依靠青贮原料单独发酵无法完全达到厌氧环境,不仅导致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升高、乳酸含量下降,还可能引起不良微生物发酵,进而影响青贮效果。为了减少青贮饲料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失,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在制作青贮饲料时经常使用添加剂。常用的青贮饲料添加剂主要分为细菌接种剂、酶制剂、发酵抑制剂、非蛋白氮四大类。不同类型的添加剂通过不同方式改善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进而提高营养价值和饲喂效果。综述了不同种类添加剂对青贮饲料感官品质、发酵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青贮饲料添加剂的科学选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饲料 发酵品质 细菌接种剂 酶制剂 发酵抑制剂 非蛋白氮
下载PDF
不同剂量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姚美玲 李伟 +7 位作者 林秀蔚 刘文 黄萌 朱元芳 丁得利 李青莹 王艳菲 韩永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87-1996,共10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植物乳杆菌、双歧杆菌、纤维素酶)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以鲜食玉米秸秆为原料,对照组不添加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Ⅰ组添加20 g/kg糖蜜,Ⅱ组添加3 g/kg复合菌酶制剂,Ⅲ组添加20 g/kg糖...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植物乳杆菌、双歧杆菌、纤维素酶)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以鲜食玉米秸秆为原料,对照组不添加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Ⅰ组添加20 g/kg糖蜜,Ⅱ组添加3 g/kg复合菌酶制剂,Ⅲ组添加2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Ⅳ组添加4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在第0天(青贮前)、第15天、第30天、第45天、第60天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的发酵品质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测定,第60天时对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1)青贮第60天时,Ⅰ、Ⅱ、Ⅲ、Ⅳ组的粗蛋白质(CP)和粗脂肪(EE)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青贮第60天时,Ⅰ、Ⅱ、Ⅲ、Ⅳ组的pH和丙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Ⅲ、Ⅳ组的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青贮第60天时,Ⅱ、Ⅲ、Ⅳ组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青贮第30天时,Ⅰ、Ⅱ、Ⅲ、Ⅳ组的好氧性细菌和酵母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添加2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和添加4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均可改善鲜食玉米秸秆青贮发酵品质,且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所以从生产实际和节约成本2方面考虑,添加20 g/kg糖蜜+3 g/kg复合菌酶制剂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 复合菌酶制剂 鲜食玉米秸秆 发酵品质 营养成分 微生物数量
下载PDF
菌酶复合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体重约为7.0 kg、健康的21日龄的断奶仔猪,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将32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断奶仔猪饲喂基... 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复合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体重约为7.0 kg、健康的21日龄的断奶仔猪,按照单因素试验设计,将32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断奶仔猪饲喂基础饲粮,各菌酶制剂组断奶仔猪分别饲喂添加0.1%、0.2%和0.4%的菌酶复合制剂试验饲粮。预试期1周,正式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的末重提高了7.30%和8.16%(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6.67%和16.67%(P<0.05),料重比降低了13.66%和13.66%(P<0.05)。0.1%、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的腹泻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3.08%、49.70%和57.99%(P<0.05)。与对照组相比,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对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提高了6.11%和7.17%(P<0.05),对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提高了7.56%和10.68%(P<0.05);0.1%、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对粗纤维的消化率提高了6.76%、12.09%和16.92%(P<0.05)。与对照组相比,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回肠、结肠中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0.1%、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回肠中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0.4%菌酶制剂组仔猪回肠中乳酸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0.1%、0.2%和0.4%菌酶制剂组仔猪回肠中酵母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0.2%和0.4%菌酶制剂组结肠中双歧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菌酶复合制剂可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健康,断奶仔猪采食0.2%~0.4%的菌酶复合制剂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奶仔猪 菌酶复合制剂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磺胺抗菌增效剂复方制剂研究进展
11
作者 宫凤颖 刘海燕 黄玲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7-113,共7页
磺胺抗菌增效剂属于人工合成的二氨基苄啶类药物,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干扰细菌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发挥协同抗菌作用。近年来,常通过在抗菌药物中添加抗菌增效剂制成复方制剂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增强药效,提高药物在... 磺胺抗菌增效剂属于人工合成的二氨基苄啶类药物,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活性,干扰细菌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发挥协同抗菌作用。近年来,常通过在抗菌药物中添加抗菌增效剂制成复方制剂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增强药效,提高药物在机体的利用率。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对磺胺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TMP)、二甲氧苄啶(DVD)、艾地普林(ADP)、奥美普林(OMP)和各类抗生素联合使用制备的复方制剂进行综述,并对从中药中寻找抗菌增效剂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抗菌增效剂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增效剂 细菌耐药性 抗菌增效 复方制剂
下载PDF
难溶性原料药、辅料、制剂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晨雪 裴宇盛 蔡彤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73-279,共7页
目的 总结药典及近10年相关文献中有关难溶性样品检测方法的建立思路,为难溶性原料药、辅料、制剂的内毒素检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重点对药典及国内文献中难溶性样品的内毒素限值确定、检查方法、溶解方法、排除干扰的思路进行详细分... 目的 总结药典及近10年相关文献中有关难溶性样品检测方法的建立思路,为难溶性原料药、辅料、制剂的内毒素检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重点对药典及国内文献中难溶性样品的内毒素限值确定、检查方法、溶解方法、排除干扰的思路进行详细分析与论述,尤其对有机溶剂的选择重点阐述。结果及结论 难溶性样品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建立的难点在于寻找合适的溶剂及排除干扰,溶解方法考虑有机溶剂、非有机溶剂、物理方法,排除干扰的方法考虑调节pH、补充二价阳离子、使用抗增液、分散剂等思路,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药 辅料 制剂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难溶性 方法学 质量安全 排除干扰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海霞 樊卫平 +1 位作者 周祥(综述) 何榕(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1期3256-3260,共5页
酒精性肝病(ALD)是过量饮酒引起的一系列肝脏病变,发病率和病死率位居全球肝病之首。多项研究证明ALD伴随肠道菌群紊乱,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如何影响ALD发生、发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且新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制剂对ALD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酒精性肝病(ALD)是过量饮酒引起的一系列肝脏病变,发病率和病死率位居全球肝病之首。多项研究证明ALD伴随肠道菌群紊乱,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如何影响ALD发生、发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且新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制剂对ALD的治疗有积极作用。该文主要总结了酒精对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组成的影响,重点讨论了肠道菌群代谢相关产物胆汁酸、短链脂肪酸和色氨酸以及肠源性细菌相关成分在ALD发病中的分子机制及研究进展,发现了以益生菌为代表的微生物制剂针对ALD有积极作用。这为临床治疗ALD提供新思路,肠道菌群有望成为ALD的诊疗靶点,但肠道菌群复杂且影响因素众多,目前临床研究进展缓慢,研究规模小,需要学者们后续扩大生物学样本量、加强质量控制进一步探索,并明确与ALD有关的特异肠道微生物及相关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肠道菌群 肠道微生态制剂 肠道代谢产物 肠源性细菌相关成分
下载PDF
4种添加剂对饲料桑与脐橙渣混贮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
作者 吴丽娟 欧翔 +5 位作者 连海 邱静芸 刘峥 钟云平 肖江平 雷小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6-1746,共11页
为探讨复合菌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对饲料桑(Morus alba)与脐橙(Citrus sinensis)渣混合青贮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设置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CK,无添加)、复合菌制剂组[J组,添加0.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0.05%枯草芽孢... 为探讨复合菌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对饲料桑(Morus alba)与脐橙(Citrus sinensis)渣混合青贮品质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设置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CK,无添加)、复合菌制剂组[J组,添加0.1%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0.0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复合酶制剂组(M组,添加0.01%纤维素酶和0.1%木聚糖酶)、复合菌酶制剂组(JM组,添加0.1%植物乳杆菌、0.05%枯草芽孢杆菌、0.01%纤维素酶和0.1%木聚糖酶),青贮发酵时间为60 d。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J组和JM组的干物质含量和粗蛋白含量显著上升(P<0.05);J组、M组和JM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降,M组和JM组的酸性洗涤纤维极显著下降(P<0.01),而J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与CK组相比,J组、M组、JM组的pH均极显著降低(P<0.01);J组和JM组的氨态氮/总氮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而M组无显著差异(P>0.05);J组、M组、JM组的乳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M组的乙酸含量最高,而JM组的丙酸含量最低,且各组均未检测到丁酸。在门水平上,各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且相对丰度以JM组最高;其次为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以CK组最高。在属水平上,CK、M组优势菌属主要以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为主,而J、JM组优势菌属主要以乳杆菌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维斯氏菌属(Weissella)为主。综上所述,单独添加复合菌制剂或复合酶制剂均能不同程度地提升饲料桑与脐橙渣混贮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还能改善其微生物菌群结构与组成,但联合添加复合菌制剂和复合酶制剂的青贮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桑 脐橙渣 青贮品质 营养价值 微生物多样性 复合菌制剂 复合酶制剂
下载PDF
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p H及微生物菌落的影响
15
作者 姚美玲 林秀蔚 +15 位作者 李伟 刘文 黄萌 王洪宝 白长胜 丁得利 朱元芳 王艳菲 李青莹 丁丽艳 李平 王德香 郭春晖 李红宇 王皓 韩永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6-190,共5页
为研究不同水平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过程中pH和主要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共设置5个处理组:对照组(CK)、A组(2%糖蜜)、B组(复合菌酶制剂)、C组(2%糖蜜+复合菌酶制剂)、D组(4%糖蜜+复合菌酶制... 为研究不同水平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过程中pH和主要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共设置5个处理组:对照组(CK)、A组(2%糖蜜)、B组(复合菌酶制剂)、C组(2%糖蜜+复合菌酶制剂)、D组(4%糖蜜+复合菌酶制剂),抽真空袋装青贮,每组3个重复,分别在发酵的第0、15、30、45、60、90天取样,对青贮饲料pH和乳酸菌、好氧性细菌、酵母菌、霉菌进行测定。研究结果显示:添加不同水平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发酵鲜食玉米秸秆过程中,pH和微生物菌落均不同程度发生了变化,各处理组pH、乳酸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好氧性细菌、酵母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表明单独添加糖蜜、复合菌酶制剂或是糖蜜与复合菌酶制剂组合添加均可以降低青贮的pH,促进乳酸的发酵,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改善秸秆的发酵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2%糖蜜+复合菌酶制剂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 复合菌酶制剂 鲜食玉米秸秆 青贮 pH 微生物菌落
下载PDF
菌酶制剂对肉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黄佑倩 原雪峰 +5 位作者 杨璐铭 洪亮 蒲蕾 张建斌 杨华 汪孟引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17,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制剂对断奶澳湖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72只体重相近的雌性羔羊(50日龄左右断奶),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饲粮+0.15%菌酶... 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制剂对断奶澳湖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72只体重相近的雌性羔羊(50日龄左右断奶),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饲粮+0.15%菌酶制剂,试验2组饲喂基础饲粮+0.30%菌酶制剂,试验3组饲喂基础饲粮+0.45%菌酶制剂。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试验2组、3组肉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试验1组和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0.30%的菌酶制剂可以提高肉羊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改善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力及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酶制剂 肉羊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添加不同水平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营养价值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姚美玲 王洪宝 +15 位作者 林秀蔚 李伟 刘文 黄萌 丁得利 朱元芳 李青莹 王艳菲 王德香 郭春晖 姚爽 刘雪松 白长胜 王佳辉 张蕾 韩永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37-141,共5页
试验针对鲜食玉米收获期较早水分大、粗纤维含量高,秸秆利用率低、堆砌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生物资源大量浪费等卡脖子难题,添加不同水平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植物乳杆菌、双歧杆菌、纤维素酶),旨在研究其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营养价... 试验针对鲜食玉米收获期较早水分大、粗纤维含量高,秸秆利用率低、堆砌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生物资源大量浪费等卡脖子难题,添加不同水平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植物乳杆菌、双歧杆菌、纤维素酶),旨在研究其对鲜食玉米秸秆青贮营养价值及发酵品质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青贮过程中共设置4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K组)、添加2%糖蜜组(M_(1)组)、添加2%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组(M_(2)组)、4%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组(M_(3)组),每组3个重复,青贮60 d后开袋,测定鲜食玉米秸秆青贮营养成分和青贮发酵品质。结果显示:(1)添加不同水平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能有效提高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显著增加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P<0.05),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2)添加不同水平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能明显改善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p H显著下降(P<0.05),乳酸、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氨态氮/总氮含量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2%糖蜜和复合菌酶制剂秸秆青贮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秸秆青贮 糖蜜 复合菌酶制剂 营养价值 发酵品质
下载PDF
液氮速冻对调理鸡排冻藏期间品质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胡郁汉 蔡伟业 +5 位作者 陈建平 黄文权 阚启鑫 林炯圻 杨寒 宋明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63-371,共9页
为探究液氮速冻对调理鸡排冻藏期间品质特性的影响,文章采用-18℃空气冷冻、-80℃和-100℃液氮速冻对调理鸡排进行冻结,然后将样品置于-18℃冰箱冻藏0~180 d,评价指标包括感官评分、色泽、持水性、质构特性、电子鼻结果分析、pH、相关... 为探究液氮速冻对调理鸡排冻藏期间品质特性的影响,文章采用-18℃空气冷冻、-80℃和-100℃液氮速冻对调理鸡排进行冻结,然后将样品置于-18℃冰箱冻藏0~180 d,评价指标包括感官评分、色泽、持水性、质构特性、电子鼻结果分析、pH、相关氧化指标以及菌落总数。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各组的感官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液氮速冻能够有效维持样品的持水性、质构特性和风味成分,并对其色泽产生影响。冻藏第180 d,-18℃空气冷冻组、-80℃和-100℃液氮速冻组的离心损失率为13.47%、8.53%和10.80%;滴水损失率分别为9.30%、7.64%和8.35%;硬度分别为54.60、60.05和65.17 N;-100℃液氮速冻组的a*值显著高于-18℃空气冷冻组(P<0.05)。3个处理组的p H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冷冻方法并未对调理鸡排的菌落总数产生显著影响(P>0.05),冻藏期间各组的菌落总数均低于5 lg(CFU/g)。通过测定相关氧化指标发现,液氮速冻能够有效延缓样品的蛋白和脂质氧化,冻藏第180 d,-18℃空气冷冻组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分别比-80℃和-100℃液氮速冻组高出21.95%和37.43%,总巯基(sulfhydryl group,-SH)含量分别较其他两组降低了26.58%和44.09%。综上所述,三种冷冻方式下的调理鸡排在-18℃冻藏180 d后依旧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而液氮速冻能够显著改善调理鸡排在冻藏期间的品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氮速冻 调理鸡排 冻藏 品质特性 电子鼻 菌落总数
下载PDF
菌制剂和酶制剂处理小麦秸秆对肉用绵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冯文晓 陶莲 +2 位作者 王玉荣 陈国顺 刁其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66-1672,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复合青贮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处理的小麦秸秆对肉用绵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探索有效的小麦秸秆生物制剂处理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80只体重为(24.00±2.42)kg的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公羔羊... 本试验旨在研究菌、酶复合青贮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处理的小麦秸秆对肉用绵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探索有效的小麦秸秆生物制剂处理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80只体重为(24.00±2.42)kg的杜泊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公羔羊,随机分为4个处理,即空白对照组(干小麦秸秆)、处理组Ⅰ(小麦秸秆喷洒菌、酶复合青贮制剂发酵)、处理组Ⅱ(干小麦秸秆喷洒复合酶制剂)、羊草对照组(羊草),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预饲期8d,正试期为60d。结果显示,处理组Ⅰ、Ⅱ和羊草组羔羊净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3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处理组间屠宰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组Ⅰ、Ⅱ和羊草对照组试验羊肝脏重分别较对照组高10.74%(P>0.05)、13.79%(P<0.05)、8.52%(P>0.05),且3组中肝脏重量占宰前活重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小肠和大肠、肾脏、肺脏、头、蹄和毛+皮)的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的比例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用菌、酶复合青贮剂和复合酶制剂处理小麦秸秆对肉羊生长性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于屠宰率和各组织器官的发育无显著影响,接近羊草的饲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羊 小麦秸秆 酶制剂 菌、酶复合制剂 生长性能
下载PDF
乳杆菌活菌制剂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8
20
作者 罗菁 邓晶 +2 位作者 应伊丽 张培 潘伟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10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乳杆菌活菌制剂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微生态的改变。方法:选取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共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 目的:分析乳杆菌活菌制剂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微生态的改变。方法:选取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共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并对治疗前后化验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7%)(P<0.05),两组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3.3%;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复发率也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线索细胞转阴率(90.0%)、胺试验转阴率(92.6%)及p H恢复正常率(93.3%)均略高于对照组,两组化验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杆菌活菌制剂可有效改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微生态,起到显著的抗菌消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活菌制剂 细菌性阴道炎 微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