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涡轮盘腔中等转速下内部流场分布实验 被引量:6
1
作者 周雷声 冯青 武亚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1-325,共5页
通过实验对中等转速下带有微型涡轮(反预旋喷嘴)的旋转涡轮盘腔内流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了不同转速下不同轴向位置(6个轴向位置)时旋转盘腔内部流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较低转速下,进气惯性力主要控制流场内部结构,过渡转... 通过实验对中等转速下带有微型涡轮(反预旋喷嘴)的旋转涡轮盘腔内流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了不同转速下不同轴向位置(6个轴向位置)时旋转盘腔内部流场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较低转速下,进气惯性力主要控制流场内部结构,过渡转速下,进气惯性力和旋转效应同时控制流场结构,较高转速下,旋转效应主要控制流场结构。同时得到了流场内部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及压力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盘腔 反预旋喷嘴 流动分布 进气惯性力 旋转效应
下载PDF
反旋进气盘腔内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爱霞 王锁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84-1688,共5页
应用RNGk-ε湍流模型对围屏上带反旋喷嘴的径向内流旋转涡轮盘腔内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盘腔内的压力损失及冷气流量、旋转雷诺数、湍流参数等因素对盘腔内流动换热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盘腔内的流动结构主要由湍流参数决... 应用RNGk-ε湍流模型对围屏上带反旋喷嘴的径向内流旋转涡轮盘腔内的流动与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盘腔内的压力损失及冷气流量、旋转雷诺数、湍流参数等因素对盘腔内流动换热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盘腔内的流动结构主要由湍流参数决定;在某一旋转雷诺数下盘腔内压力损失随冷气流量的增大而呈现S型变化;反旋喷嘴的应用能有效地降低盘腔内的压力损失;转盘附近的努赛尔数随冷气流量及旋转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盘腔 反旋 流动 传热 数值分析
下载PDF
来流预旋对离心压缩机级间部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企鲲 陈康民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8,49,共6页
利用CFD技术,重点研究了来流周向预旋对多级离心压缩机级间弯道与回流叶栅等静止部件内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弯道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动分离,且分离区的大小随来流周向预旋的增强而增大;降低来流周向预旋能有效地抑制弯道内流动分... 利用CFD技术,重点研究了来流周向预旋对多级离心压缩机级间弯道与回流叶栅等静止部件内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弯道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动分离,且分离区的大小随来流周向预旋的增强而增大;降低来流周向预旋能有效地抑制弯道内流动分离,并能使弯道出口(即回流叶栅进口)气流更趋于均匀,这有助于提高回流叶栅的气动性能;回流叶栅内的流动是非均匀、不稳定、剧烈分离的旋涡流动,沿主流方向存在着复杂的二次涡结构,这些二次流旋涡随主流经历着明显的“初生、发展、耗散、溃灭”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多级离心压缩机 回流叶栅 弯道 来流周向预旋 气动性能 二次流
下载PDF
进口流量对无管式减涡器流阻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夏子龙 王锁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76-1285,共10页
为分析进口流量对压气机引气系统无管式减涡器压力损失的影响及无管式减涡器减阻效果,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管式减涡器开展研究,并与直喷嘴模型进行了对比。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 为分析进口流量对压气机引气系统无管式减涡器压力损失的影响及无管式减涡器减阻效果,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无管式减涡器开展研究,并与直喷嘴模型进行了对比。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无管式减涡器流阻特性"S"形曲线三分区模型,分析了无管式减涡器各截面间压力损失及其占比随无量纲质量流量变化规律。在计算流量范围内,与直喷嘴模型相比,无管式减涡器平均可降低压气机引气系统压力损失约45.9%。在第二拐点处,共转盘腔内压力损失降低了96.44%,此时无管式减涡器减阻效果最佳,较直喷嘴模型压力损失降低了73.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管式减涡器 共转盘腔 压力损失系数 去旋角 无量纲质量流量
下载PDF
不同去旋角度进气共转盘腔内流动与换热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守辉 王锁芳 《航空发动机》 2011年第6期17-20,共4页
以带有去旋喷嘴的共转盘腔为研究对象,运用RNG k-ε湍流模型,分别对3种喷嘴角度(90°、60°、30°)的3维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揭示了去旋角度对盘腔内气体切向速度、盘腔内压降和转盘表面换热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 以带有去旋喷嘴的共转盘腔为研究对象,运用RNG k-ε湍流模型,分别对3种喷嘴角度(90°、60°、30°)的3维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揭示了去旋角度对盘腔内气体切向速度、盘腔内压降和转盘表面换热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去旋角度的减小,盘腔内气体的切向速度减小,盘腔内压降减小,转盘表面的局部努赛尔数Nur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转盘腔 去旋角度 流动 数值计算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燃用高硫煤火电机组旋流雾化超洁净排放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定平 马佩佩 周俊 《洁净煤技术》 CAS 2018年第6期101-106,共6页
针对脱硫塔直径小、烟气流速高,燃用高硫煤时烟气脱硫除尘难以超洁净排放的难题,以某300 MW火力发电机组为例,采用旋流雾化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进行改造,研究液气比、入口烟气温度对脱硫效率和除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旋流雾化脱... 针对脱硫塔直径小、烟气流速高,燃用高硫煤时烟气脱硫除尘难以超洁净排放的难题,以某300 MW火力发电机组为例,采用旋流雾化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进行改造,研究液气比、入口烟气温度对脱硫效率和除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旋流雾化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脱硫塔入口粉尘浓度为30 mg/Nm^3时,脱硫塔出口粉尘浓度实现小于5 mg/Nm^3的超洁净排放要求,不需在脱硫塔后加装湿电除尘器,即可在脱硫单塔协同完成脱硫除尘。在一定液气比下,烟气入口温度及SO2浓度对脱硫塔的效率影响不大,脱硫效率稳定在99. 29%以上,脱硫塔除尘效率高达90. 84%,旋流雾化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具有较好的工况适应性和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超低排放 高硫煤 脱硫除尘一体化 旋流雾化
下载PDF
磁流体燃煤燃烧室强旋流流场的消旋试验研究
7
作者 魏启东 乔宏斌 陈爱珠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1995年第12期48-52,共5页
对燃煤燃烧室二级消旋的方式进行了冷模试验,并将冷模试验结果用于了热态试验装置。冷模试验装置是针对JS-Ⅱ型燃煤燃烧室设计的,它利用了在燃烧室第二级进口处布置的8个二级氧进口小喷嘴。小喷嘴出口方向正好与二级进口气流旋转... 对燃煤燃烧室二级消旋的方式进行了冷模试验,并将冷模试验结果用于了热态试验装置。冷模试验装置是针对JS-Ⅱ型燃煤燃烧室设计的,它利用了在燃烧室第二级进口处布置的8个二级氧进口小喷嘴。小喷嘴出口方向正好与二级进口气流旋转方向相反,高速反旋转的氧气喷入二级燃烧室,一方面有利于混合,同时对主气流起到强烈的消旋作用。冷模试验表明,影响二级燃烧室出口气流旋流度的因素有多种,如一、二级气流的流量比、二级氧的喷射速度、二级氧小喷嘴的位置及反旋转角的选择等。冷模试验的消旋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当消旋比为0.28时,可获得满意的二级出口气流流场。将冷模试验结果用于热输入为20MW的JS-Ⅳ型燃煤燃烧室的第二级中,消旋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 消旋 燃煤燃烧室 流场 燃烧室 磁流体发电
下载PDF
新型消旋波瓣混合器射流掺混机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柴猛 雷志军 +2 位作者 张燕峰 卢新根 朱俊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65-1973,共9页
为了消除高进口预旋时波瓣混合器表面流动分离,将基准波瓣混合器侧壁直叶瓣设计成类叶型式的折转叶瓣,形成一种新型消旋波瓣混合器。研究了多种进口预旋工况下消旋波瓣性能参数、涡系发展以及射流掺混机理与基准直波瓣的异同。结果表明... 为了消除高进口预旋时波瓣混合器表面流动分离,将基准波瓣混合器侧壁直叶瓣设计成类叶型式的折转叶瓣,形成一种新型消旋波瓣混合器。研究了多种进口预旋工况下消旋波瓣性能参数、涡系发展以及射流掺混机理与基准直波瓣的异同。结果表明:新型消旋波瓣改善了进口预旋工况下波瓣吸力面压力分布;重新组织了波瓣出口截面气流周向角度的径向分布。在进口预旋超过10°以后,消旋波瓣混合器的总压损失以及波瓣式喷管的总压损失均小于基准直波瓣。消旋波瓣混合器在高进口预旋时性能优异,波瓣出口截面周向气流确实加速了下游射流掺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旋波瓣混合器 掺混机理 进口预旋 总压损失
下载PDF
减涡管出口角度对去旋系统特性影响数值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郝媛慧 王锁芳 夏子龙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1,共4页
针对带管式减涡器的径向内流共转盘腔结构,为了研究导流管出口角度对盘腔内流场结构、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了不同转速和出口角度下的盘腔内部流场,获得了不同工况下的总压损失分布柱状图。结果表明:在相同转速下,直管式与60... 针对带管式减涡器的径向内流共转盘腔结构,为了研究导流管出口角度对盘腔内流场结构、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了不同转速和出口角度下的盘腔内部流场,获得了不同工况下的总压损失分布柱状图。结果表明:在相同转速下,直管式与60°弯管式减涡器降低压力损失的效果相近,90°弯管式降低压力损失的效果最好,30°弯管式降低压力损失的效果最差;在所有转速下,压力损失随出口角度的变化分布存在1个最高点;增加转速,压力损失总体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涡管 出口角度 去旋系统 数值模拟 压力损失 航空发动机
下载PDF
旋流对二氧化碳超声速凝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佳男 蒋文明 +1 位作者 刘杨 曹学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9-127,共9页
为了研究旋流对超声速喷管中CO_(2)凝结特性的影响,基于气-液两相流动控制方程、凝结模型和CO_(2)表面张力模型,建立了CO_(2)-CH_(4)二元混合气体旋流凝结流动的数学模型,模拟了CO_(2)在超声速喷管中的旋流凝结过程。数值结果表明:在旋... 为了研究旋流对超声速喷管中CO_(2)凝结特性的影响,基于气-液两相流动控制方程、凝结模型和CO_(2)表面张力模型,建立了CO_(2)-CH_(4)二元混合气体旋流凝结流动的数学模型,模拟了CO_(2)在超声速喷管中的旋流凝结过程。数值结果表明:在旋流流动过程中,CO_(2)凝结成核过程中释放大量潜热传递给周围介质,使过冷度迅速下降,气体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气体过冷度依然大于0,为液滴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强旋流和壁面边界层的存在导致凝结参数沿喷管径向分布不均匀,并且增加旋流强度会增大液滴碰撞几率和喷管液化效率,但旋流强度增大同样会限制气体膨胀特性和喷管过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脱碳 超声速喷管 超声速旋流凝结特性 数学模拟 二元混合物
下载PDF
20MWt燃煤MHD燃烧室的研制
11
作者 郑文德 蔡崧 +4 位作者 刘浩 魏启东 陈冬青 袁友生 郭献照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3年第11期21-26,共6页
关键词 磁流体 燃煤 燃烧室 磁流体发电
下载PDF
喷嘴结构对去旋系统减阻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光宇 王锁芳 +1 位作者 夏子龙 梁义强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9-985,共7页
为了探索去旋喷嘴式减涡器的结构变化对共转盘腔径向内流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对不同转速和喷嘴结构下的去旋系统开展了数值研究,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径向内流流场结构以及压力损失的分布曲线。研究表明:去旋喷嘴可有效提高共转盘腔内压力... 为了探索去旋喷嘴式减涡器的结构变化对共转盘腔径向内流压力损失的影响规律,对不同转速和喷嘴结构下的去旋系统开展了数值研究,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径向内流流场结构以及压力损失的分布曲线。研究表明:去旋喷嘴可有效提高共转盘腔内压力损失开始急剧增长的临界转速;方形喷嘴与圆形喷嘴降低压力损失效果接近;缩小喷嘴入口方向与气流旋转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可有效改善喷嘴的进气条件;同一周向位置,喷嘴总流通面积保持不变,沿轴向增加喷嘴数目会造成更多的压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旋喷嘴 共转盘腔 径向内流 数值模拟 流场结构 压力损失
下载PDF
圆管型与叶栅型去旋喷嘴流动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郝媛慧 王锁芳 +1 位作者 夏子龙 侯晓亭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44-1549,共6页
为了探索喷嘴结构优化对盘腔内流阻特性的影响规律,分别对去旋角度为28°的直叶栅与扩口叶栅型喷嘴下的径向内流共转盘腔在不同转速下开展数值研究,并与圆管型喷嘴作对比。获得了三种结构不同工况下的流场结构、旋流比与相对总压分... 为了探索喷嘴结构优化对盘腔内流阻特性的影响规律,分别对去旋角度为28°的直叶栅与扩口叶栅型喷嘴下的径向内流共转盘腔在不同转速下开展数值研究,并与圆管型喷嘴作对比。获得了三种结构不同工况下的流场结构、旋流比与相对总压分布图及总压损失分布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增大,叶栅型与圆管型喷嘴总压损失系数的变化趋势一致;直叶栅与扩口叶栅的系统总压损失系数均比圆管显著降低40%与27%以上;直叶栅与扩口叶栅喷嘴内的流场结构相似,喷嘴总压损失系数相近,且都随转速增大而缓慢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旋喷嘴 共转盘腔 径向内流 数值模拟 压力损失
下载PDF
基于选区熔化制造工艺的涡轮预旋喷嘴结构优化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14
作者 谢晋 熊艳华 +1 位作者 张灵俊 陈阿龙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1,共8页
为实现减轻航空发动机涡轮预旋喷嘴重量、缩短制造周期,根据涡轮预旋喷嘴组件的结构和加工特性,基于选区熔化制造技术(SLM)对其进行适应增材制造工艺的结构优化设计,并对预旋喷嘴的增材制造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探究预旋喷嘴的最优成型... 为实现减轻航空发动机涡轮预旋喷嘴重量、缩短制造周期,根据涡轮预旋喷嘴组件的结构和加工特性,基于选区熔化制造技术(SLM)对其进行适应增材制造工艺的结构优化设计,并对预旋喷嘴的增材制造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探究预旋喷嘴的最优成型方向和在增材制造中的变形情况。后期制造表明,通过SLM增材工艺的预旋喷嘴结构优化设计,可获得17.08%的轻量化效果,缩短了制造周期,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激光选区熔化 预旋喷嘴 结构优化设计 轻量化
原文传递
反旋喷嘴进气旋转盘腔压力损失特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呼艳丽 郭文 +1 位作者 王蕾 罗翔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66-1873,共8页
针对旋转盘腔的压力损失问题,利用反旋喷嘴改变进入旋转盘腔的气流的切向速度,减少旋转腔内涡的生成,从而减小气体流经旋转盘腔的压力损失.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得反旋进气条件下的流阻特性,应用k-ωSST模型模拟了不同工况下腔内的流场.研... 针对旋转盘腔的压力损失问题,利用反旋喷嘴改变进入旋转盘腔的气流的切向速度,减少旋转腔内涡的生成,从而减小气体流经旋转盘腔的压力损失.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得反旋进气条件下的流阻特性,应用k-ωSST模型模拟了不同工况下腔内的流场.研究表明:旋转盘腔内的压降由湍流参数和掺混后旋流系数共同控制.喷嘴自身压降所占比例为极大值时,腔内无大涡出现,而在非极值点的工况下,腔内均为对涡的流动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盘腔 径向内流 反旋喷嘴 压力损失 旋流系数 流动结构
原文传递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radial inflow in the impeller rear cavity with and without baffle 被引量:6
16
作者 LIU Guang DU Qiang +2 位作者 LIU Jun WANG Pei ZHU JunQia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456-467,共12页
In typical small engines, the cooling air for high pressure turbine (HPT)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is commonly bled off from the main flow at the tip of the centrifugal impeller. The pressurized air flow is drawn rad... In typical small engines, the cooling air for high pressure turbine (HPT)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is commonly bled off from the main flow at the tip of the centrifugal impeller. The pressurized air flow is drawn radially inwards through the impeller rear cavity. The centripetal air flow creates a strong vortex because of high inlet tangential velocity, which results in significant pressure losses. This not only restricts the mass flow rate, but also reduces the cooling air pressure for down-stream hot com- ponents. The present study is devoted to the numerical modeling of flow in an impeller rear cavity. The simulations are can'ied out with axisymmetric and 3-D sector models for various inlet swirl ratio ,80 (0-0.6), turbulent flow parameter 2-r (0.028-0,280) with and without baffle. The baffle is a thin plate attached to the stationary wall of the cavity, and is proved to be useful in re- ducing the pressure loss of centripetal flow in the impeller rear cavity in the current paper. Further flow details in impeller rear cavity with and without baffle are displayed using CFD techniques. The CFD results show that for any specified geometry, the outlet pressure coefficient of impeller rear cavity with or without baffle depends only on the inlet swirl ratio and turbulent flow parameter. Meanwhile, the outlet pressure coefficient of the cavity with baffle is indeed smaller than that of cavity without baffle, especially for the cases with high inlet swirl ratio. The suppression of the effect of centrifugal pumping and the mixing beween the main air which is downstream of the baffle and the recirculating flow of the vortex in the stationary cavity,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use of baffle, are the underlying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 reduction of outlet pressure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eller rear cavity de-swirling device BAFFLE Batchelor's Model Vortex Model
原文传递
有去旋进气共转盘腔内流动换热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阳春 王锁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46-1752,共7页
对左边转盘高位带去旋孔且附有内隔片的共转盘腔内的流动和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去旋角、旋转雷诺数、去旋喷嘴进气无量纲流量系数等参数对共转盘腔内的流动结构、压力损失和换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盘腔内的总压降随无量纲流量... 对左边转盘高位带去旋孔且附有内隔片的共转盘腔内的流动和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去旋角、旋转雷诺数、去旋喷嘴进气无量纲流量系数等参数对共转盘腔内的流动结构、压力损失和换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盘腔内的总压降随无量纲流量系数的增加呈"S"形变化趋势;旋转雷诺数和冷气无量纲流量系数的增大都能增强转盘表面的换热效果;与预旋转静盘腔相比,去旋进气共转盘腔能使出口气流温度更低,冷却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旋 共转盘腔 流动换热 冷却效果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反旋进气混合式减涡结构流动特性数值计算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冉冉 毛军逵 +3 位作者 范俊 魏嵩 王龙飞 屠泽灿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77-1687,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将反旋进气孔与减涡管相结合的混合式减涡器,数值研究了其减阻引气效果,分析了旋转雷诺数、无量纲入口质量流量对内部流场结构和压力损失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混合式减涡器引气结构中,静压沿径向平缓降低,在周向分布均匀;随着... 提出了一种将反旋进气孔与减涡管相结合的混合式减涡器,数值研究了其减阻引气效果,分析了旋转雷诺数、无量纲入口质量流量对内部流场结构和压力损失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混合式减涡器引气结构中,静压沿径向平缓降低,在周向分布均匀;随着无量纲入口质量流量或旋转雷诺数的增加,引气结构总压降呈现单调上升的趋势,其中在高旋转雷诺数、低无量纲质量流量工况下具有突出的减阻性能,其对应的湍流参数为0.106 4~0.324 5。相比于简单盘腔,反旋进气孔式及管式减涡器的压力损失分别降低62.5%、60.5%,混合式减涡器可降低80.4%,体现出良好的减阻引气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盘腔 引气系统 混合式减涡器 反旋 压力损失 流动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