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nner of Death and Fentanyl Related Drug Overdose Trends in Marion County, Indiana, US from 2018 to 2021
1
作者 Laylah Carter Alfarena McGinty +2 位作者 Leeandrea Sloan Mallory Malcezewski George Sandusky 《Forensic Medicine and Anatomy Research》 2023年第2期30-37,共8页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nner of deaths in Marion County, throughout the years of 2018 to 2021 to see if there were any correlative increases in homicide, suicide, natural, accidental, or ...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manner of deaths in Marion County, throughout the years of 2018 to 2021 to see if there were any correlative increases in homicide, suicide, natural, accidental, or drug overdose related deaths. We surveyed the incidence of all deaths that occurred from 2018 through 2021 which came through the Marion County Coroner’s Office, Indiana. The data was then divided into two halves. According to the data, the leading manner of death in the first half and second half was accidental. This study revealed a total of 8732 cases: 3817 of them were observed to be accidental, 3092 natural, 956 homicide, 689 suicide, and 178 were undetermined. There were initially 318 drug overdose related deaths in 2018 and they increased to 2163 by 2021. In 2018, the number of deaths due to fentanyl related overdoses increased from 195 to 799 in 2021. This resear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forensic science field by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nner of death and fentanyl trends in Marion County over the last four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ug Overdose FENTANYL manner of death
下载PDF
他缢伪装自缢杀人案一例分析
2
作者 田健 李侠 +2 位作者 徐雷 李昊 杨超朋 《刑事技术》 2024年第3期323-326,共4页
近年来,随着治安条件的不断改善,全国命案发生率显著下降,但非正常死亡的发生率仍处在高位,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缢死是非正常死亡案件中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检验重点是鉴别是否为缢死、是否为自缢,又以判断死亡方式为难点。缢死的死... 近年来,随着治安条件的不断改善,全国命案发生率显著下降,但非正常死亡的发生率仍处在高位,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缢死是非正常死亡案件中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检验重点是鉴别是否为缢死、是否为自缢,又以判断死亡方式为难点。缢死的死亡方式多以自杀为主,也可见于其他原因致死后伪装为缢死、意外等,他缢致死较为少见,而他缢后伪装成自缢更少见。本文报道一例典型的他缢后伪装成自缢的案件,介绍其尸体损伤和现场勘查的情况,分析自缢、他杀伪装自缢的特点,并对类似案件的处置要点进行讨论,为办理缢死相关案件过程中判断死亡原因、确定死亡方式、指明侦查方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方式 缢死
下载PDF
不同死亡方式大鼠心肌组织中ATP、ADP和AMP含量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宋宇 廖林川 +3 位作者 颜有仪 杨林 黄红 陈渝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3,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死亡方式对大鼠心肌组织能量物质变化的影响,为判断不同死亡方式及死亡时间提供依据。方法18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以不同方式(失血、窒息、断颈)处死,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死后0、0.5、1、1.5、2、3、4、6、8、12、18和24h大... 目的比较不同死亡方式对大鼠心肌组织能量物质变化的影响,为判断不同死亡方式及死亡时间提供依据。方法18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以不同方式(失血、窒息、断颈)处死,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死后0、0.5、1、1.5、2、3、4、6、8、12、18和24h大鼠心肌组织中的ATP、ADP、AMP含量。结果三组不同死亡方式大鼠心肌组织的ATP、ADP、AMP的含量在大部分时间点做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每组不同死亡方式的大鼠心肌组织中ATP、AMP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有明显的差异(P<0.01),而各组中的ADP在死亡一定时间后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死亡方式的大鼠心肌组织中能量物质死后变化可以用作对死亡方式及某种方式不同死亡时间做出判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方式 死亡时间 三磷酸腺苷 二磷酸腺苷 一磷酸腺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死亡方式对大鼠DNA降解影响的图像分析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成毅 伍亮 +3 位作者 徐洪新 邓伟年 刘艳 刘良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S1期1-4,共4页
探讨不同的死亡方式对组织细胞核 DNA 降解的速率是否存在影响。选取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失血性休克、断颈、溺死及扼死等4种方式处死,每2 h 取材一次(脑、脾、肝组织),Carnoy 液固定,VANS 改良法染色,选取7个指标进行图像分析... 探讨不同的死亡方式对组织细胞核 DNA 降解的速率是否存在影响。选取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失血性休克、断颈、溺死及扼死等4种方式处死,每2 h 取材一次(脑、脾、肝组织),Carnoy 液固定,VANS 改良法染色,选取7个指标进行图像分析,数据经一元回归及多元回归统计处理,对不同死亡方式组的一元回归方程进行多组间分析。结果显示,7个指标与死亡时间明显相关,但在不同死亡方式组间各指标相关性存在差异,一元回归方程比较显示,溺死组与其他组肝组织 ID、AOD、LDC 3个指标存在差异,显示其 DNA 降解较慢,脾脏在溺死组 A、MD、ID、AOD、LDC、AG 等6个指标以及失血性休克组 MD、ID、AOD、AG 等4个指标与其他组间存在明显差异,而脑组织在不同组间则差异较小。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印证了上述差异。在失血性休克、溺死、断颈及扼死致死的尸体间其组织细胞 DNA 降解速率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与淤血程度及尸体所处环境有关。在本实验条件下,脑是受影响最小的器官,而脾是较易受影响的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方式 DNA 降解 图像分析
下载PDF
3130例法医尸检资料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黄朝旭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2-24,62,共3页
对汕头市1977年1月至1996年12月20年间3130例法医尸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性别、年龄、季节、死因和案情性质构成,并与国内外文献比较。结果表明男性为女性的2.3倍;青壮年居多;尸检数逐年增加;损伤、窒息、粹死、中毒占2829例... 对汕头市1977年1月至1996年12月20年间3130例法医尸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性别、年龄、季节、死因和案情性质构成,并与国内外文献比较。结果表明男性为女性的2.3倍;青壮年居多;尸检数逐年增加;损伤、窒息、粹死、中毒占2829例(92.3%),意外1226例(39.2%),他杀776例(29.8%),自杀658例(21.0%)。与广州、湖北部分地区资料相似,与日本东京、美国佛罗里达资料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 死因 案情性质 尸体检验
下载PDF
13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法医学检验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杜宏 王庆红 吴松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法医学检验鉴定及特点。方法:对13起案例死亡13人的相关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3起案例中饮酒8例、吸毒2例;涉及交通事故3例、斗殴7例;对冲性眶骨骨折2例。死因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死亡;死亡方式均排除... 目的:探讨对冲性颅脑损伤的法医学检验鉴定及特点。方法:对13起案例死亡13人的相关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3起案例中饮酒8例、吸毒2例;涉及交通事故3例、斗殴7例;对冲性眶骨骨折2例。死因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死亡;死亡方式均排除他人加害致死。结论:根据颅脑损伤部位和严重程度,结合现场勘查及调查走访综合分析得出准确的死因原因和死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对冲性颅脑损伤 死亡方式
下载PDF
一例扼死伪装成自勒死案的法医学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亓冰 冯涛 +3 位作者 石学志 李龙 庾聪聪 李健 《刑事技术》 2018年第5期414-417,共4页
与扼死、溺死、缢死等常见机械性窒息死亡相比,自勒死在法医学检案中相对少见。如何准确判断是否为自勒死是法医学检验的重点,也是判断案件性质的关键。本文报道一例特殊扼死伪装成自勒死的案例,结合尸体检验、现场勘验等探讨其法医学... 与扼死、溺死、缢死等常见机械性窒息死亡相比,自勒死在法医学检案中相对少见。如何准确判断是否为自勒死是法医学检验的重点,也是判断案件性质的关键。本文报道一例特殊扼死伪装成自勒死的案例,结合尸体检验、现场勘验等探讨其法医学检验要点,并重点从勒索、勒沟、抵抗伤、口鼻部损伤、尸体死亡姿势、死亡动机及物证检验等方面就自勒死区别于扼死等其它方式所致机械性窒息死亡而展开讨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勒死 扼死 死亡方式
下载PDF
73例性窒息关联死亡法医学回顾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曹喆 杨昱 杨超朋 《刑事技术》 2021年第4期418-421,共4页
性窒息是一种特殊的机械性窒息,行为人一般具有异常或变态性心理,为了追求特殊性体验,独自在性活动中使用某种装置、手段或物质加强性刺激、增强性快感,由于行为过度或措施失误造成机体缺氧死亡。性窒息方式多以缢吊为主,也可见其他特... 性窒息是一种特殊的机械性窒息,行为人一般具有异常或变态性心理,为了追求特殊性体验,独自在性活动中使用某种装置、手段或物质加强性刺激、增强性快感,由于行为过度或措施失误造成机体缺氧死亡。性窒息方式多以缢吊为主,也可见其他特殊方式,当事人以成年男性为主,常裸体或着女性服装,现场多留有色情文字、图片、影像、装饰、器具等。死亡性质以意外为主,偶可见猝死或利用性窒息手段杀人。本文对收集的73例与性窒息有关的死亡案例进行回顾分析,归纳总结出性窒息死亡法医学鉴定要点,可为法医认识、检验、处置此类非正常死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性窒息 死亡原因 死亡方式
下载PDF
105例精神病人尸体检验的法医学分析
9
作者 杜宇 贾琼 +5 位作者 姚雷 庞俐 邱阳 张金建 张振宇 王伟东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精神病人尸体检验案例的死亡原因及死亡方式,为医疗卫生服务和司法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物证鉴定中心2004—2019年受理并结案的精神病人尸体检验案例105例,分为疾病死亡、自杀死亡、意外死亡及他杀死亡4... 目的回顾分析精神病人尸体检验案例的死亡原因及死亡方式,为医疗卫生服务和司法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物证鉴定中心2004—2019年受理并结案的精神病人尸体检验案例105例,分为疾病死亡、自杀死亡、意外死亡及他杀死亡4组,统计各组的常见死亡原因,分析各组之间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性别的差异。结果105例中,男性60例、女性45例,精神病病程(12.9±10.4)年,死亡时年龄(51.3±11.4)岁,61.0%为精神分裂症。疾病死亡50例(47.6%),该组死者年龄最大、精神病病程最长、BMI最低,肺动脉血栓栓塞、呼吸系统感染、心脏性疾病是常见死亡原因。意外死亡26例(24.8%),交通事故是最常见死亡原因。他杀死亡15例(14.3%),全部为男性,颅脑损伤是最常见死亡原因。自杀死亡14例(13.3%),该组死者年龄最小,病程最短,高坠是最主要的自杀方式。结论了解精神病人的常见死亡原因有助于制定措施以降低该群体的死亡率。分析死亡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死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法医精神病学 精神病人 尸体检验 死亡原因 死亡方式 案例分析
下载PDF
心肌细胞死亡方式研究的新进展及法医学意义
10
作者 冯相平 吴薇 陈新山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5-177,182,共4页
细胞死亡方式一直是医学上研究的热点,过去认为凋亡和坏死是两种不同的细胞死亡方式。近年来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胀亡,逐渐为病理学家们所关注。胀亡在形态学及其发生机制上与凋亡不同,并且在心血管疾病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与凋亡有明... 细胞死亡方式一直是医学上研究的热点,过去认为凋亡和坏死是两种不同的细胞死亡方式。近年来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方式—胀亡,逐渐为病理学家们所关注。胀亡在形态学及其发生机制上与凋亡不同,并且在心血管疾病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与凋亡有明显差别。本文就近年来国外心肌细胞死亡方面研究的进展及其法医学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死亡方式 法医学 病理学 信号转导
下载PDF
假说在现场勘查中的应用
11
作者 孙栋 许象成 俞先海 《刑事技术》 2006年第1期22-24,共3页
综述了假说的特征和演化过程。通过案例论述假说作为逻辑推理方法之一在现场勘查中应用于死亡方式和伪装现场等的推断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一个侧面说明,刑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固然重要,但严密的逻辑思维同样不可缺。
关键词 假说 现场勘查 死亡方式 伪装现场
下载PDF
高坠命案现场尸体水平移行距离的影响因素
12
作者 杜宇 刘亚楠 +2 位作者 陈绍璞 郑丽娜 王志浩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314-318,共5页
目的 探讨高坠现场尸体水平移行距离的影响因素以及据此推断坠落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614例高坠死亡和15例高空抛尸案件,观察尸体水平移行距离与坠落高度以及死者性别、年龄、死亡方式(自杀、意外、抛尸)的关系。结果 高坠水平移行... 目的 探讨高坠现场尸体水平移行距离的影响因素以及据此推断坠落方式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614例高坠死亡和15例高空抛尸案件,观察尸体水平移行距离与坠落高度以及死者性别、年龄、死亡方式(自杀、意外、抛尸)的关系。结果 高坠水平移行距离随坠落高度增加而增加,各高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平移行距离随死者年龄增加而减小,在各高度组中,60岁以上与其他年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死者水平移行距离(1.99±0.27)m大于女性(1.88±0.19)m,在部分高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天台坠落比窗户坠落具有更大的水平移行距离;除>20~30 m组,其余各高度组内自杀高坠与意外高坠水平移行距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坠水平移行距离受坠落高度,受害者性别、年龄以及坠落起点的空间特征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高坠 现场勘验 水平移行距离 影响因素 死亡方式
下载PDF
自杀者自缚行为分析
13
作者 丁杨 鲁琴 《刑事技术》 2020年第3期317-320,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自杀者自缚行为特征,为现场勘查及分析提供依据。笔者收集了2011~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地区存在自缚行为的自杀现场14例并收集相关文献14篇,共统计31例存在自缚行为的自杀案件,死因包括溺死、缢死、头套塑料袋窒息、电击、C... 本文旨在探讨自杀者自缚行为特征,为现场勘查及分析提供依据。笔者收集了2011~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地区存在自缚行为的自杀现场14例并收集相关文献14篇,共统计31例存在自缚行为的自杀案件,死因包括溺死、缢死、头套塑料袋窒息、电击、CO中毒、烧死。经分析归纳,发现自缚者束缚特征表现为:自缚行为与死亡原因存在联系;双手的束缚情况能提示束缚行为是否自己形成;复杂自缚体现出细致、低效的特点。因此,自缚自杀勘验要点包括通过实验论证束缚行为单人是否可以完成、按照命案标准详细调查现场及案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侦查学 自杀 自缚行为 死亡方式
下载PDF
2013—2016年134例精神疾病患者死亡案例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程 李立亮 +3 位作者 叶永红 李凯 孙大明 姜宴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1期45-48,59,共5页
目的分析精神疾病患者死亡的法医学特征,为司法鉴定和临床关怀提供实践指导。方法收集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2013—2016年受理的精神疾病患者死亡案例,通过系统的案情调查、尸表检验,对所有死者的死亡原因、死亡方式及与相关因素进行统... 目的分析精神疾病患者死亡的法医学特征,为司法鉴定和临床关怀提供实践指导。方法收集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2013—2016年受理的精神疾病患者死亡案例,通过系统的案情调查、尸表检验,对所有死者的死亡原因、死亡方式及与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3—2016年间共有134例精神疾病患者死亡。男女比例为1∶1.23,平均年龄为(54.9±17.6)岁。89人(66.4%)精神病史超过3年,106人(79.1%)生前服用精神药物。抑郁症最常见(94例),其次为精神分裂症(35例)和焦虑症(5例)。死亡方式分别为自杀(117例)、猝死(16例)和意外(1例)。自杀案件以高坠最常见(79例,58.9%)。猝死案例较自杀案例具有更长的精神病史和用药史,多发生于住宅内。结论应重视精神疾病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状况,同时注重预防和治疗其他躯体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死亡方式 死亡原因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死亡方式大鼠骨骼肌羟脯氨酸含量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亚平 乔勇 +1 位作者 刘杨 王英元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死亡方式大鼠骨骼肌羟脯氨酸(HYP)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PMI)的关系。方法1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电击组、窒息组和失血组,用电击、窒息、失血分别将其致死,MRK3型酶标仪测定死后不同时间点(0,24,48,72,96,120h和168h)骨骼肌HYP... 目的探讨不同死亡方式大鼠骨骼肌羟脯氨酸(HYP)含量变化与死亡时间(PMI)的关系。方法1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电击组、窒息组和失血组,用电击、窒息、失血分别将其致死,MRK3型酶标仪测定死后不同时间点(0,24,48,72,96,120h和168h)骨骼肌HYP含量。结果以各组0h作为对照进行组内t检验,各个时间点HYP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HYP含量逐渐减少。用死后168h占0h骨骼肌HYP含量的百分比表示HYP的分解速度,对上述三个实验组进行χ2检验,三组间168h占0h骨骼肌HYP含量的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电击组最快(45.2%),其次为窒息组(49.7%),失血组最慢(54.9%)。结论不同死亡方式大鼠骨骼肌HYP含量变化与PMI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死亡时间 死亡方式 羟脯氨酸
下载PDF
非典型自杀的法医学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刚 陶建忠 《中国司法鉴定》 2014年第5期41-42,共2页
根据辖区内自杀案件的特点,对其中自杀方式较为特殊或复杂的案件进行分析总结,将之归结为非典型自杀,根据其损伤方式,伤口形态等的不同将其分为多种方式自杀和特殊创伤型自杀,分别进行阐述,通过对这些非典型自杀的法医学特点的分析,为... 根据辖区内自杀案件的特点,对其中自杀方式较为特殊或复杂的案件进行分析总结,将之归结为非典型自杀,根据其损伤方式,伤口形态等的不同将其分为多种方式自杀和特殊创伤型自杀,分别进行阐述,通过对这些非典型自杀的法医学特点的分析,为非正常死亡案件性质的正确判定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死亡性质 多种方式 特殊创伤
下载PDF
深圳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代化 郭思云 李志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42-343,348,共3页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可靠信息和参考数据。方法按照死者性别、年龄、死亡原因、事故发生时间及地点、事故车辆类型等相关参数,对深圳市4184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事故死亡人员...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供可靠信息和参考数据。方法按照死者性别、年龄、死亡原因、事故发生时间及地点、事故车辆类型等相关参数,对深圳市4184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事故死亡人员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2.45∶1;事故在6:00~8:00和18:00~2:00发生最多;72%的案例在城郊主干道发生;死者主要交通行为方式分别为步行占44%,自行车骑车人19%,摩托车驾车人15%;肇事车辆以货车为主;死亡原因83.2%为颅脑损伤死亡,13.3%为多发损伤。结论深圳地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件具有明显特点,具有可防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事故 交通 交通行为方式 死亡
下载PDF
被害人信息在死亡方式判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勇 《刑事技术》 2017年第4期332-336,共5页
作为命案调查工作的首要环节,判断死亡方式是法医病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属于被害人学范畴的被害人信息因其具有广泛性、可获得性、客观性和关联性在命案现场分析中具有重要价值,从另一个视角为法医判断死亡方式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 作为命案调查工作的首要环节,判断死亡方式是法医病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属于被害人学范畴的被害人信息因其具有广泛性、可获得性、客观性和关联性在命案现场分析中具有重要价值,从另一个视角为法医判断死亡方式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通过2个案例探讨应用被害人信息判断死亡方式的方法和过程,阐述了其在命案特别是凶杀命案现场分析中的重要作用。为便于法医从被害人信息中准确抓住重点、及时发现疑点,本文根据被害人与加害人间的互动原理总结出被害人信息的两方面来源,并尝试从能否被加害人认知、利用的角度将被害人信息分为四类进行探讨,从而为判断死亡方式提供有效的途径,为有的放矢地及时采取进一步勘查、检验、侦查等工作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被害人学 命案现场分析 被害人信息 死亡方式
下载PDF
抵抗损伤在命案现场重建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东明 马慧洁 《刑事技术》 2020年第6期648-650,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起发生在某市某宾馆一客房内三人死亡的凶杀案件,法医通过对三名死者的损伤特征、行为反应等分析,利用损伤部位差异鉴别出主动抵抗与被动抵抗伤,重建了损伤方式和行为过程,为判断三名死者的死亡顺序、死亡方式提供了重要技... 本文介绍了一起发生在某市某宾馆一客房内三人死亡的凶杀案件,法医通过对三名死者的损伤特征、行为反应等分析,利用损伤部位差异鉴别出主动抵抗与被动抵抗伤,重建了损伤方式和行为过程,为判断三名死者的死亡顺序、死亡方式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为此案的善后处置提供了充分依据,对多人死亡的命案现场作案过程分析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损伤学 损伤行为 现场重建 抵抗伤 死亡顺序 死亡方式
下载PDF
在暴力与死亡中受洗——谈奥康纳作品中的特殊宗教救赎方式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宏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516-519,共4页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重要的南方小说家之一。她在病痛缠身的短促一生中,留下一批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其小说具有深刻的宗教意味、怪诞的哥特风格和浓郁的南方乡土气息,成为福克纳以后南方文学传统的优秀典范。... 弗兰纳里·奥康纳是美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重要的南方小说家之一。她在病痛缠身的短促一生中,留下一批优秀的中、短篇小说。其小说具有深刻的宗教意味、怪诞的哥特风格和浓郁的南方乡土气息,成为福克纳以后南方文学传统的优秀典范。她的所有作品似乎都是在致力于构建一种特殊的宗教救赎方式,而这种宗教救赎方式的表达使其与狄更斯、雨果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救赎方式的表达明显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康纳 特殊的宗教救赎方式 暴力与死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