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死亡率标准下区域长寿死亡占比指标一致性分析
1
作者 毛凡 张伟伟 +1 位作者 王黎君 周脉耕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1-496,共6页
目的 分析死亡漏报对区域长寿相关死亡占比水平的影响,以期为利用人口死亡登记数据开展区域长寿水平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19年全国人口死亡登记数据计算各个区县的粗死亡率。按照不同的粗死亡率标准(粗死亡率≥4.5‰,≥5.0‰,≥6.0... 目的 分析死亡漏报对区域长寿相关死亡占比水平的影响,以期为利用人口死亡登记数据开展区域长寿水平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19年全国人口死亡登记数据计算各个区县的粗死亡率。按照不同的粗死亡率标准(粗死亡率≥4.5‰,≥5.0‰,≥6.0‰,≥7.0‰)分别计算相应纳入标准情况下百岁老人、长寿老人、高龄老人死亡占比等9个指标的全国水平,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评价各个指标的稳定性。在省级和地市水平分别计算纳入全部监测区县和只纳入粗死亡率≥6.0‰区县情况下的9个死亡占比指标,采用基于百分位数法的Bland-Altman散点图法评价两种情况下各个指标的一致性。结果 在全国水平,100岁及以上死亡占比指标的标准差最小(0.01~0.02),其次是90岁及以上死亡占比指标(0.13~0.18),80岁及以上死亡占比指标的标准差最大(0.20~0.33);变异系数最小的指标是80+/60+和100+/90+(0.43~0.44),变异系数最大的指标是100+/all和90+/all(1.69~1.80)。在省级水平和地市水平,9个死亡占比指标的95%LoA均超出了相应的专业可接受范围,意味着两种情况下的指标测量结果不可互相替换。结论 死亡漏报对全国水平长寿死亡占比指标影响较小,但是对省级水平和地市水平影响较大。在依托人口死亡登记数据报告区域长寿死亡占比指标时须遴选数据完整性较高(粗死亡率≥6.0‰)的区县进行测算,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报 百岁老人 长寿老人 高龄老人 死亡占比 一致性分析 Bland-Altman散点图
下载PDF
论《死者》中嵌套故事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申富英 王依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56,共11页
《死者》中马围绕比利王雕像转圈的嵌套文本凸显了小说中所有人物的精神瘫痪本质是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其具象是以忙碌、虚华、浮夸为表象的闭环式重复,其根源是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错误的。这一嵌套文本不仅凸显了主人公精神之死的本质... 《死者》中马围绕比利王雕像转圈的嵌套文本凸显了小说中所有人物的精神瘫痪本质是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其具象是以忙碌、虚华、浮夸为表象的闭环式重复,其根源是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错误的。这一嵌套文本不仅凸显了主人公精神之死的本质、具象和原因,而且在象征层面补充说明了小说中常常被读者忽略的所有都柏林人精神之死的本质、具象和原因。它不仅引导读者将所有都柏林人个人的生活问题提升到爱尔兰人的集体精神之死的高度去认识,而且也以其丰富厚重的主题内涵为整部小说集作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者》 嵌套故事 精神之死 本质 作用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梵净山冷杉林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颜秋晓 李相楹 +3 位作者 王科 高晓宇 林昌虎 何腾兵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67-171,共5页
为探索土壤养分、酶活性和梵净山冷杉死亡三者之间的关系,探寻导致梵净山冷杉濒危的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因子,在其分布区分别采集死亡(Dp)与未死亡样地(Lp)冷杉根区土壤,测定了土壤pH、有机质(SOM)、全氮(TN)、碱解氮(AN)、全钾(TK)、速效... 为探索土壤养分、酶活性和梵净山冷杉死亡三者之间的关系,探寻导致梵净山冷杉濒危的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因子,在其分布区分别采集死亡(Dp)与未死亡样地(Lp)冷杉根区土壤,测定了土壤pH、有机质(SOM)、全氮(TN)、碱解氮(AN)、全钾(TK)、速效钾(AK)、全磷(TP)、有效磷(AP)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以及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并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样地土壤全磷缺乏,其余养分为适宜到极丰富水平;AP、CEC、TK含量为Lp>Dp土壤,其余养分相差不大;脲酶、磷酸酶活性为Lp>Dp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为Lp<Dp土壤,各酶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明显;Lp土壤脲酶活性与SOM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脲酶活性与AK和CEC含量间、过氧化氢酶活性与AN含量间、多酚氧化酶活性与AN和TN含量间均有较大正相关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与CEC间、多酚氧化酶活性与TP和TK含量间有较大负相关性;Dp土壤磷酸酶活性与AP含量有较大负相关性,其余酶活性与养分间相关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净山冷杉 死亡样地 未死亡样地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分析
下载PDF
“致人死亡”的刑法因果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凤春 《保定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8-40,共3页
行为人与被害人的死亡之间需要存在因果关系。当刑法分则罪刑条款明确规定"致人死亡"并配置相应法定刑时,需要根据法定刑的高低判断行为人出于过失或者故意;当刑法分则罪刑条款未作明确规定时,可通过想象竞合犯理论予以解决,... 行为人与被害人的死亡之间需要存在因果关系。当刑法分则罪刑条款明确规定"致人死亡"并配置相应法定刑时,需要根据法定刑的高低判断行为人出于过失或者故意;当刑法分则罪刑条款未作明确规定时,可通过想象竞合犯理论予以解决,同时可将被害人自杀评价为相关条款的"情节(特别)恶劣"。应当废除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人死亡 因果关系 情节(特别)恶劣
下载PDF
废墟上的精魂——论余华小说中的死亡情节
5
作者 周思辉 《当代教育》 2009年第2期10-11,共2页
死亡是余华小说不变的主题之一,在死亡的废墟中体现出余华小说创作的精魂。余华通过无奈的死亡,超越的死亡,过程的死亡三种死亡方式,构筑成他小说的死亡情节。小说死亡情节的背后蕴含着余华对生命和死亡的哲理性思考。
关键词 余华 小说 死亡情节
下载PDF
平朔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树木短期死亡动态研究
6
作者 吴兆飞 许子艺 +4 位作者 阴紫璇 王倩芝 王甲璞 王学为 郭东罡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6年第8期156-160,共5页
以平朔露天煤矿排土场0.8 hm2刺槐+油松混交林复垦模式下固定监测样地为研究平台,以2010年和2015年两次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五年间样地内主要树种的短期死亡动态。结果表明:样地内所有树木总个体数由1 026株减少到947株,死亡个体79株,... 以平朔露天煤矿排土场0.8 hm2刺槐+油松混交林复垦模式下固定监测样地为研究平台,以2010年和2015年两次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五年间样地内主要树种的短期死亡动态。结果表明:样地内所有树木总个体数由1 026株减少到947株,死亡个体79株,占2010年总个体数的7.7%,刺槐和油松的平均胸径增量分别为1.44 cm和1.92 cm,样地内所有树木的胸高断面积增加2.3 m2·hm-2,中径级个体(7 cm<DBH<11 cm)的死亡量较大,占总死亡量的80.56%,且不同生境下不同径级个体的死亡率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植被恢复 数量特征 死亡动态 固定监测样地
下载PDF
暴力犯罪死刑适用的量刑情节研究——基于死刑判例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永兴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3-33,共11页
暴力犯罪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是死刑研究的典型样本。在"保留死刑,严格控制死刑"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下,司法实践如何运用量刑情节来限制暴力犯罪死刑适用就成为重要课题。通过对暴力犯罪死刑判例的分析,总结出司... 暴力犯罪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是死刑研究的典型样本。在"保留死刑,严格控制死刑"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下,司法实践如何运用量刑情节来限制暴力犯罪死刑适用就成为重要课题。通过对暴力犯罪死刑判例的分析,总结出司法实践常见的几种量刑情节。根据这些量刑情节对暴力犯罪死刑适用的影响程度,将量刑情节分为三个量刑等级的情节,即将量刑情节等级化。根据三个量刑等级的情节,运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来解决量刑情节竞合与冲突的问题,能够有效的从量刑情节方面来限制暴力犯罪的死刑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犯罪 死刑适用 量刑情节 量刑等级 实证研究
下载PDF
论萧红《生死场》的叙事模式及其现代意义
8
作者 李琦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10-12,共3页
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萧红《生死场》的叙事模式独具一格,它标志着萧红文体由探索向成熟的转折,在萧红文体研究以及在中国现代小说结构史上具有创新意义和独特价值。
关键词 萧红 生死场 时间 情节 人物 视角
下载PDF
浅谈《三国演义》死亡叙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春华 《德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2-25,共4页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叙述了众多人物的死亡。对人物死亡的叙述可分为客观地叙述和抒情的叙述。这些死亡叙事不仅是作者在客观地叙述英雄们的命运,更是作者塑造英雄个性、承载自己伦理价值判断和情感的重要手段,而且这些死亡叙事也增...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叙述了众多人物的死亡。对人物死亡的叙述可分为客观地叙述和抒情的叙述。这些死亡叙事不仅是作者在客观地叙述英雄们的命运,更是作者塑造英雄个性、承载自己伦理价值判断和情感的重要手段,而且这些死亡叙事也增加了小说情节的逻辑连贯性和可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价值 情节连贯性
下载PDF
论《生死疲劳》的叙事策略
10
作者 周彦彦 《琼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71-74,共4页
莫言仅用43天的时间就创作了近50万字的《生死疲劳》,其创作速度之快、文本之厚重、情节之复杂都令人惊奇。《生死疲劳》的成功与莫言独特的叙事策略密不可分,"六道轮回"的叙事模式、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以及怪诞传奇的叙事情... 莫言仅用43天的时间就创作了近50万字的《生死疲劳》,其创作速度之快、文本之厚重、情节之复杂都令人惊奇。《生死疲劳》的成功与莫言独特的叙事策略密不可分,"六道轮回"的叙事模式、灵活多变的叙述视角以及怪诞传奇的叙事情节,不单是吸引读者的因素,更是文本构造的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生死疲劳》 叙事模式 叙述视角 叙事情节
下载PDF
天使之死:论《静物》中斯蒂芬尼·波特的悲剧人生
11
作者 陈姝波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82,共10页
本文围绕A.S.拜厄特的小说《静物》中女主人公斯蒂芬尼·波特的"意外"死亡情节,探讨作家蕴含其中的对女性自处问题的思考。文章指出,斯蒂芬尼作为上世纪50年代的知识女性,虽有着清醒的自我意识和人生理想,但是在当时女性&... 本文围绕A.S.拜厄特的小说《静物》中女主人公斯蒂芬尼·波特的"意外"死亡情节,探讨作家蕴含其中的对女性自处问题的思考。文章指出,斯蒂芬尼作为上世纪50年代的知识女性,虽有着清醒的自我意识和人生理想,但是在当时女性"回归家庭"的社会思潮中,她一面遵循传统女性规范牺牲自我,一面又默默忍受失去自我的煎熬,直至一个"意外"夺走她年轻的生命。作家借斯蒂芬尼英年早逝的悲剧,不但揭露了当时英国性别意识形态对女性自我发展的扼杀,还表达了她对社会转型期一些知识女性由于自身性格缺陷,无力在传统身份与现代自我发展之间的冲突中突围、最终导致悲剧人生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S 拜厄特 《静物》 死亡情节 性别意识形态 50年代的英国
原文传递
长白山次生杨桦林树木短期死亡动态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昭臣 郝占庆 +5 位作者 叶吉 蔺菲 原作强 邢丁亮 师帅 王绪高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310,共8页
以长白山次生杨桦林5hm2样地为对象,以2005和2010年两次调查数据为基础资料,分析了2005—2010年间样地主要树种的组成、数量,死亡个体的径级分布,以及不同生境类型下主要树种的更新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样地内树木胸径(DBH)≥1cm的... 以长白山次生杨桦林5hm2样地为对象,以2005和2010年两次调查数据为基础资料,分析了2005—2010年间样地主要树种的组成、数量,死亡个体的径级分布,以及不同生境类型下主要树种的更新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样地内树木胸径(DBH)≥1cm的独立个体的树种数由46种增至47种,新增3个树种,2个树种因仅有的一个个体死亡而消失;独立个体数由16509株减少为15027株,其中,死亡个体数2150株,占2005年个体总数的13%,新增个体数668株,净减少1482个个体;样地树木的胸高断面积由28.79m2·m-2增至30.55m2·m-2,有41个树种的胸高断面积增加,6个树种减少,其中,山杨和白桦的减少量占总减少量的72.3%;小径级个体的死亡量较大,DBH<5cm个体的死亡量占总死亡量的65%,山杨和白桦是大径级个体死亡的主要树种.不同生境类型下个体死亡率差别不大,但各径级间的树木死亡率则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森林动态样地 次生杨桦林 树木生长 树木死亡 径级
原文传递
浅议张悦然小说爱与死亡主题
13
作者 郑兴凤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9期80-80,共1页
张悦然,一个被主流文坛认可的80后女作家,从出道至今一直以自己独特的哀怨风格,在以商业化为主的80后作品里统领风骚。她的写作风格带着更加强烈的漂泊与忧伤情绪,她小说中的主题多涉及爱与死亡,感染着一批"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 张悦然,一个被主流文坛认可的80后女作家,从出道至今一直以自己独特的哀怨风格,在以商业化为主的80后作品里统领风骚。她的写作风格带着更加强烈的漂泊与忧伤情绪,她小说中的主题多涉及爱与死亡,感染着一批"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年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悦然 爱与死亡
原文传递
从《子不语》人物殒命情节看袁枚的生命价值观
14
作者 陈彦榆 卞良君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1-5,共5页
《子不语》中的人物殒命情节反映了袁枚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及其所持的生命价值观,即对个体生命过程存在及其价值的根本观念和态度:人生无论为官为民,不可恃强凌弱,贪求无厌,而应当乐善为仁,用情重义,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子不语》中的人物殒命情节反映了袁枚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及其所持的生命价值观,即对个体生命过程存在及其价值的根本观念和态度:人生无论为官为民,不可恃强凌弱,贪求无厌,而应当乐善为仁,用情重义,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袁枚还通过一些人物乐观面对死亡的情节,表达了对于生命终结的淡然豁达的态度。袁枚生命价值观的形成,与其个人经历、家庭背景、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以及当时社会的个性主义思潮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不语》 人物殒命情节 生命价值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