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牙深覆盖伴单颗下中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不同拔牙模式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玺 王翔 +3 位作者 王林 谷妍 吴可 赵春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6-959,共4页
目的:使用PAR(Peer Assement Rating)指数研究前牙深覆盖伴单颗下中切牙先天缺失患者采用不同拔牙模式的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前牙深覆盖伴单颗下中切牙先天缺失病例36例,分成A、B两组,A组18例,拔除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B... 目的:使用PAR(Peer Assement Rating)指数研究前牙深覆盖伴单颗下中切牙先天缺失患者采用不同拔牙模式的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前牙深覆盖伴单颗下中切牙先天缺失病例36例,分成A、B两组,A组18例,拔除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B组18例,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和下颌一颗前磨牙矫治。测量分析A、B两组治疗前后的PAR指数和头影测量值。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后PAR指数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P<0.01),B组治疗后后牙牙合关系(P<0.05)及中线(P<0.01)改善更显著。结论:前牙深覆盖伴单颗下中切牙先天缺失的患者,采用拔除上颌两颗第一前磨牙及下颌一颗前磨牙矫治的咬合关系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深覆盖 下中切牙先天缺失 拔牙模式 PAR指数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前牙重度深覆盖患者的非拔牙矫治 被引量:2
2
作者 包扬 郐滨 刘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前牙重度深覆盖患者非拔牙矫治的可能性。方法对处于生长发育期、前牙覆盖大于8mm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使用口外弓及Ⅱ类颌间牵引进行非拔牙矫治。结果矫治时间为18~30个月,所有病例治疗结束后牙... 目的探讨前牙重度深覆盖患者非拔牙矫治的可能性。方法对处于生长发育期、前牙覆盖大于8mm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配合使用口外弓及Ⅱ类颌间牵引进行非拔牙矫治。结果矫治时间为18~30个月,所有病例治疗结束后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侧貌协调,面部美观。结论对于前牙重度深覆盖患者,有效地利用下颌骨向前生长的潜力,采用非拔牙矫治方法,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拔牙 深覆盖 深覆[牙合]
下载PDF
恒牙期前牙Ⅲ度深覆盖深覆的拔牙疗效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育霞 郭微 +2 位作者 章禾 林松杉 王峰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361-363,共3页
目的观察伴有上颌骨前突或牙列拥挤的恒牙期前牙Ⅲ度深覆盖深覆方丝弓拔牙矫治的疗效。方法对12例伴有上颌骨前突或牙列拥挤的恒牙期前牙Ⅲ度深覆盖深覆患者,采用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部分患者加戴平面导板以解... 目的观察伴有上颌骨前突或牙列拥挤的恒牙期前牙Ⅲ度深覆盖深覆方丝弓拔牙矫治的疗效。方法对12例伴有上颌骨前突或牙列拥挤的恒牙期前牙Ⅲ度深覆盖深覆患者,采用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部分患者加戴平面导板以解除深覆,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头影测量及模型分析。结果12例患者治疗后覆盖覆均达到正常,SNA减小1.6°,NP-FH增加1.5°,差异有显著性,NA-PA平均减少4.4°,ANB减小1.8°,差异有高度显著性。下颌Spee曲线与上颌补偿曲线明显整平。结论本法矫治效果良好,深覆的矫治是获得良好支抗控制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覆盖 深覆[牙合] 方丝弓技术 拔牙疗法
下载PDF
改良下颌生长促动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勤波 张卫兵 王林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下颌生长促动器(IMGA)对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下颌后缩低角患者的临床矫形疗效。方法对12例平均年龄13岁,前牙深覆盖大于8 mm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下颌功能性后缩低角患儿,采用改良MGA矫治器夜间佩戴,从临床和X线头... 目的评价改良下颌生长促动器(IMGA)对青少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下颌后缩低角患者的临床矫形疗效。方法对12例平均年龄13岁,前牙深覆盖大于8 mm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下颌功能性后缩低角患儿,采用改良MGA矫治器夜间佩戴,从临床和X线头影测量两方面进行治疗前、后颌面硬组织变化的对比评价。结果改良MGA矫治器可有效而准确地使尖牙和磨牙建立Ⅰ类牙合关系,达到了恢复正常牙合关系和协调侧貌之目的。SNB增加1.56°(P<0.01),ANB减少2.01°(P<0.01);NP-FH增加2.66°(P<0.01),NA-PA减少3.87°(P<0.01),SN-MP增加2.31°(P<0.01),颌骨间矢状和垂直关系的不调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改良MGA矫治器可有效的促进下颌的生长和改建,制作及临床操作简便,疗效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错[牙合] 下颌后缩 MGA矫治器 改良 低角面型 深覆盖
下载PDF
垫式可摘义齿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晓萍 姜珊 +1 位作者 朱洪水 占莉琳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8-69,共2页
目的通过对缺牙伴重度深覆(牙合)的患者进行(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修复,探讨重建颅-颌-关节-(牙合)系统,恢复颌平衡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例缺牙伴重度深(牙合)胎患者进行模型制取,测定颌位关系,适当的升高咬合,恢复正常的颌... 目的通过对缺牙伴重度深覆(牙合)的患者进行(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修复,探讨重建颅-颌-关节-(牙合)系统,恢复颌平衡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例缺牙伴重度深(牙合)胎患者进行模型制取,测定颌位关系,适当的升高咬合,恢复正常的颌间距离,以铸造支架(牙合)垫(金属网加塑胶)式可摘义齿进行修复,于治疗后1、2周,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戴用义齿2周内有效14例(70%),2周~1个月内有效3例(15%),1~2个月有效1例(5%),总有效率90%(18/20);无效2例(10%)。结论(牙合)垫式可摘义齿不但修复缺损的牙列,还恢复了正常的颌位关系,保护了口颌系统,防止牙体的进一步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垫 可摘义齿 深覆殆 颌间距离 口颌系统
下载PDF
SanderⅡ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湘琳 周洪 +6 位作者 邹敏 司新芹 王晓荣 侯玉霞 邹蕊 管丽敏 鲍庆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164-168,共5页
目的:利用SanderⅡ功能矫治器的腭导杆、上颌镍钛螺旋扩弓簧和下颌扩弓簧、分体式的独特设计,矫治Angl eⅡ类1分类患者生长高峰前期或高峰期、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的深覆牙合、深覆盖患者。方法:病例纳入标准为Angl eⅡ类1分类生长高峰... 目的:利用SanderⅡ功能矫治器的腭导杆、上颌镍钛螺旋扩弓簧和下颌扩弓簧、分体式的独特设计,矫治Angl eⅡ类1分类患者生长高峰前期或高峰期、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的深覆牙合、深覆盖患者。方法:病例纳入标准为Angl eⅡ类1分类生长高峰前期或高峰期、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的深覆牙合、深覆盖患者,下颌平面角为均角或底角。共有13人配戴SanderⅡ功能矫治器1年,拍治疗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X线头影测量分析方法分析治疗前后X线测量数据,并用SPSS18.0软件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NB°、ANS-Pt m、Co-Pg、U1-APg、L1-NB距、L1-NB角、L6-MP、UL-El i ne、∠N'-Sn-Pg<0.01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Wi t s值、NA-Pg、U1-SN角、U6-PP、∠N'-Pg'-FH,P<0.05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上下颌骨相对位置改变明显,导下颌前伸明显、上颌基骨长度有增长;下颌基骨长度增长显著;面凸角变小;上颌前牙内收明显,上下第一磨牙伸长,下面高增长,但相对全面高协调。软组织上唇突度减小、颏部前移,软组织侧貌与骨组织改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Ⅱ类1分类 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 下颌后缩 深覆牙合 深覆盖 SanderⅡ功能矫治器
下载PDF
安氏Ⅱ类1分类错非常规拔牙模式矫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袁东辉 刘远航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1666-1667,共2页
目的:观察安氏Ⅱ1错患者采用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和单侧下颌中切牙的拔牙模式固定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探讨此种拔牙模式的适应证。方法:选择25例的安氏Ⅱ1分类重度深覆盖患者,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和单侧下颌中切牙,使用MBT技术... 目的:观察安氏Ⅱ1错患者采用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和单侧下颌中切牙的拔牙模式固定矫治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探讨此种拔牙模式的适应证。方法:选择25例的安氏Ⅱ1分类重度深覆盖患者,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和单侧下颌中切牙,使用MBT技术进行矫治,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治疗前后7项硬组织项目和5项软组织项目的变化。结果:采用此拔牙模式,重度Ⅱ1错患者覆、覆盖减小,尖牙、磨牙关系得到调整,软组织侧貌协调性得以明显改善。结论: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和单侧下中切牙模式的适应证为重度Ⅱ1深覆、深覆盖低角成人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 深覆盖 正畸拔牙
下载PDF
单侧后牙深覆盖患者髁突侧方运动轨迹特征
8
作者 李烨侃 俞律峰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后牙深覆盖患者下颌侧方运动时髁突轨迹的特征及和正常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正常12例,单侧后牙深覆盖32例,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扫描ARCUS digmⅡ型记录髁突运动轨迹。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两组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 目的探讨单侧后牙深覆盖患者下颌侧方运动时髁突轨迹的特征及和正常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正常12例,单侧后牙深覆盖32例,应用髁突运动轨迹扫描ARCUS digmⅡ型记录髁突运动轨迹。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两组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实验组侧方运动中非深覆盖侧髁突矢状向及最大位移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水平位移小于对照组(P<0.05),非深覆盖侧髁突向后运动的幅度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后牙深覆盖患者下颌侧方运动过程中髁突运动轨迹与正常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覆盖 侧方运动 轨迹扫描仪
下载PDF
安氏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的双期矫治
9
作者 郭洪亮 《现代临床医学》 2008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对安氏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进行双期矫治,了解第一期矫治的牙颌面结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肌激动器(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12例覆盖>10 mm的安氏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做双期矫治,对肌激动器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 目的:对安氏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进行双期矫治,了解第一期矫治的牙颌面结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肌激动器(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12例覆盖>10 mm的安氏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做双期矫治,对肌激动器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结果:SNB角增加1.25°,下颌基骨向前生长2.29 mm,磨牙关系在矢状方向变化3.75 mm,前牙覆盖由12.42 mm减少至5.63 mm,上切牙向后移动2.25 mm,下切牙向前移动2.54 mm,下颌平面角无明显改变。结论:用Activator对安氏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进行第一期矫治后,颌骨和磨牙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前牙覆盖减小,主要是下颌向前生长以及下颌位置变化所致,而上切牙向舌侧移动和倾斜,下切牙轻微向唇侧倾斜对减小覆盖也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 深覆盖 肌激动器
下载PDF
“2×4”矫治器配合活动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反及深覆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明宜 聂丽萍 +5 位作者 古贵刚 曾继红 谢南红 唐波 刘超平 黎容芬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332-1334,共3页
目的:总结"2×4"矫治器配合活动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前牙反或深覆盖的体会,探讨简单、适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来我科就诊的替牙期前牙反患者21例,前牙深覆盖18例。前牙反采用"2×4"矫治器配合... 目的:总结"2×4"矫治器配合活动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前牙反或深覆盖的体会,探讨简单、适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来我科就诊的替牙期前牙反患者21例,前牙深覆盖18例。前牙反采用"2×4"矫治器配合垫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前牙深覆盖采用"2×4"矫治器配合斜导式活动矫治器治疗。结果:取得预期治疗效果,矫治结束时前牙反患者其前牙反得以解除,前牙有正常的覆、覆盖关系,前牙深覆盖患者其覆、覆盖关系有明显改善,完成时间2.5~6个月。结论:对替牙期前牙反覆较深的或下颌后缩型深覆盖患者采用"2×4"矫治器配合活动矫治器治疗,操作简单、疗程短、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牙列 前牙反 前牙深覆盖“ 2×4”矫治器 活动矫治器
下载PDF
Ⅱ类牵引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治疗中的临床运用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武丽坤 《当代医学》 2011年第4期44-45,共2页
目的分析Ⅱ类牵引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对33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不拔牙患者进行Ⅱ类牵引治疗前后前牙覆盖、上下切牙位置、磨牙关系以及上下颌基骨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Ⅱ类牵引后,安氏Ⅱ... 目的分析Ⅱ类牵引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治疗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对33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不拔牙患者进行Ⅱ类牵引治疗前后前牙覆盖、上下切牙位置、磨牙关系以及上下颌基骨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行Ⅱ类牵引后,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前牙覆盖平均由8.0mm减少到3.1mm,上切牙平均后移2.3mm,下切牙平均向前移动2.0m,磨牙关系在矢状方向变化了2.5mm,下颌基骨相对上颌基骨向前移动了1.2mm。结论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治疗中,Ⅱ类牵引通过橡皮圈的力量,不仅可以有效的利用下颌骨向前生长的潜力,而且可以使下颌前移,以致下颌磨牙前移,改善Ⅱ类磨牙关系,同时可以使唇向上切牙舌向移动,进一步改善深覆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Ⅰ分类 Ⅱ类牵引 深覆盖
下载PDF
深覆盖患者正畸矫治后的面部软组织美学特征改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京剧 赵建强 +2 位作者 李珺 冯薇 张未帆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428-430,i0007,共4页
目的:对两例生长发育高峰期后的骨性下颌后缩患者成功矫正深覆盖后的面部软组织改变进行研究。方法:患者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描图和重叠,分析软组织的变化。结果:软组织主要变化有:下面高增加,下唇明显前移,上唇后移,颏唇沟变浅... 目的:对两例生长发育高峰期后的骨性下颌后缩患者成功矫正深覆盖后的面部软组织改变进行研究。方法:患者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描图和重叠,分析软组织的变化。结果:软组织主要变化有:下面高增加,下唇明显前移,上唇后移,颏唇沟变浅,唇肌紧张度改善。结论:固定矫治器配合Forsus矫治器和II类间牵引使两例严重深覆盖患者的侧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矫正效果主要为牙颌-牙槽代偿,临床中需谨慎应用,注意病例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覆盖 骨性Ⅱ类错[牙合] 正畸矫治 FORSUS矫治器
下载PDF
上前牙活动桥的反做法
13
作者 汪夕云 李玲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6期3409-3409,共1页
目的:观察深覆颌深覆盖患者上前牙缺失活动桥反做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口腔门诊选择上前牙缺失,深覆颌深覆盖患者11例,活动桥胶托修复,因颌间距离小,通常放于腭侧的基托改放在唇侧,观察患者修复后使用效果。结果:修复后3个月、1年,随访... 目的:观察深覆颌深覆盖患者上前牙缺失活动桥反做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口腔门诊选择上前牙缺失,深覆颌深覆盖患者11例,活动桥胶托修复,因颌间距离小,通常放于腭侧的基托改放在唇侧,观察患者修复后使用效果。结果:修复后3个月、1年,随访观察患者在功能和美观的使用满意度。结论:上前牙缺失活动桥修复反做法,患者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缺失 深覆颌深覆盖 活动桥 反做法
下载PDF
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伴Ⅲ度深覆盖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覃玲 陈群 +1 位作者 李云 莫水学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8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伴Ⅲ度深覆盖患者正畸拔牙矫治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取安氏Ⅱ1伴Ⅲ度深覆盖的成人患者30例,对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患者术后U1-L1角、U1-NA角增加明显(P<0.01),覆盖值、U1-NA距、UL... 目的探讨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伴Ⅲ度深覆盖患者正畸拔牙矫治后软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取安氏Ⅱ1伴Ⅲ度深覆盖的成人患者30例,对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患者术后U1-L1角、U1-NA角增加明显(P<0.01),覆盖值、U1-NA距、UL-EP距、LL-EP距也明显减小(P<0.01);Z角和鼻唇角均有增加(P<0.01)。结论正畸拔牙矫治对于安氏Ⅱ1类伴深Ⅲ度覆盖成人患者软硬组织畸形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 Ⅲ度深覆盖 成人
下载PDF
深覆盖拔牙矫治后舌根、舌骨位置及上气道矢状径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钰文 金婕 +4 位作者 王健 朱玉 胡丽华 沈丹阳 阎秀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分析深覆盖患者拔牙矫治对舌根的水平向位置、上气道矢状径及舌骨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深覆盖患者分为两组,24例拔牙正畸,18例不拔牙正畸。用正畸前后所拍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舌根、舌骨、上气道相关项目。对矫治前后各项目值... 目的分析深覆盖患者拔牙矫治对舌根的水平向位置、上气道矢状径及舌骨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42例深覆盖患者分为两组,24例拔牙正畸,18例不拔牙正畸。用正畸前后所拍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舌根、舌骨、上气道相关项目。对矫治前后各项目值进行配对t检验,对变化值进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矫治前后比较:拔牙组∠ANB、U1-APo、L1-APo、上气道PAS减小。TB-N-FH、TB-NP、AH-MP、AH-PP、AH-CVP增加,以上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其它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不拔牙组U1-APo减小,L1-APo、AH-PP、增加,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测量项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变化值组间比较:两组∠ANB、U1-APo、L1-APo、PAS、TB-N-FH、TB-NP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测量项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覆盖患者拔牙矫治后舌根后移,可能对舌咽段矢状径产生一定的影响。深覆盖患者正畸治疗对舌骨垂直向作用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覆盖 拔牙 舌根 上气道
原文传递
前牙重度深覆盖非对称拔牙矫治16例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奕 毕玮玮 郐滨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276-279,共4页
目的探讨前牙重度深覆盖患者的非对称拔牙矫治效果。方法对2004—2006年到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前牙重度深覆盖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下颌后缩患者16例,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双尖牙及一个下中切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通过治疗前... 目的探讨前牙重度深覆盖患者的非对称拔牙矫治效果。方法对2004—2006年到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前牙重度深覆盖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下颌后缩患者16例,拔除上颌两侧第一双尖牙及一个下中切牙,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通过治疗前后的对比和对治疗过程的回顾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病例矫治时间为18~30个月,所有病例治疗结束后拔牙间隙均全部关闭,前牙覆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侧貌协调,面部美观。结论在正畸临床中应灵活采用减数设计方案,制定个体化的矫治目标和计划,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注重相应的矫治技巧和方法,良好的矫治效果是可以获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拔牙 深覆盖 深覆
原文传递
非拔牙矫治配合口外弓治疗深覆盖的软硬组织变化36例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燕 郐滨 刘奕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466-468,共3页
目的分析非拔牙矫治中应用口外弓治疗深覆盖的临床效果及软硬组织变化。方法 2002—2010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治疗的恒牙AngleⅡ1患者36例。应用固定矫治配合使用口外弓,比较治疗前后23项头影测量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 目的分析非拔牙矫治中应用口外弓治疗深覆盖的临床效果及软硬组织变化。方法 2002—2010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治疗的恒牙AngleⅡ1患者36例。应用固定矫治配合使用口外弓,比较治疗前后23项头影测量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性指标中,SNA、ANB、Wits距、A-Ptv治疗后减小(均P<0.01),下颌仅Go-Gn及垂直向指标N-ANS、ANS-Me治疗后增加(均P<0.05);牙性指标中,U1-PP角、U1-Ptv、U6-Ptv、Overjet治疗后均减小(P<0.01),L6-Ptv增大(P<0.01);软组织指标中,Upper-lip、Z角增大(均P<0.05)。结论矫治前后患者的相关指标,显著性改变主要发生在上颌,尤其是矢状向的变化。口外弓颈牵引能有效改善恒牙期深覆盖,纠正磨牙关系,改善软组织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外弓 深覆盖 非拔牙矫治
原文传递
Ⅱ类骨面型前牙深覆盖患者矫治前后颌面部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继东 曹庆堂 刘爱青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目的通过测量Ⅱ类骨面型前牙深覆盖患者矫治前后颌面部特征指标,比较其矫治前后颌骨,牙和牙槽特征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对53例Ⅱ类骨面型前牙深覆盖患者按其矫治设计不同分为非拔牙矫治组(19例)和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矫治组(34例),共选择1... 目的通过测量Ⅱ类骨面型前牙深覆盖患者矫治前后颌面部特征指标,比较其矫治前后颌骨,牙和牙槽特征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对53例Ⅱ类骨面型前牙深覆盖患者按其矫治设计不同分为非拔牙矫治组(19例)和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矫治组(34例),共选择14项测量指标,分别对其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比较(t检验),分析其矫治效果。结果 119例Ⅱ类骨面型前牙深覆盖非拔牙患者矫治前后比较显示U1-SN、L1-SN、L1-MP、Co-Po、ANS-Me、OJ、SNB、ANB有统计学意义(P<0.05)。234例Ⅱ类骨面型前牙深覆盖拔牙患者矫治前后比较显示U1-SN、L1-SN、L1-MP、U1-NA、L1-NB、ANS-Ptm、Ptm-6、Co-Po、N-Me、ANS-Me、N-ANS/N-Me、ANS-Me/N-Me、OJ、SNB、SNA、ANB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类骨面型前牙深覆盖患者矫治前后比较显示在拔牙与非拔牙病例中上下前牙位置、下颌长度、下面高、覆盖及下颌骨位置都得到明显改善,但在拔牙病例中上颌骨位置、全面高改善显著。因此深覆盖患者伴有上颌前突或面高发育不足者应考虑拔牙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类骨面型 深覆盖 X线头影测量 矫治
原文传递
口外弓推磨牙远移治疗安氏Ⅱ~1病例Ⅲ度深覆盖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晓彦 徐娟 +1 位作者 刘永召 刘志峰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755-757,共3页
目的:对安氏Ⅱ类1分类Ⅲ度深覆盖错患者使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进行矫治,观察矫治前后颌面部硬组织变化情况。方法:9例安氏Ⅱ类1分类深覆盖错患者,女6例,男3例,年龄16~26岁,平均21岁,采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和MBT直丝弓矫治器矫治... 目的:对安氏Ⅱ类1分类Ⅲ度深覆盖错患者使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进行矫治,观察矫治前后颌面部硬组织变化情况。方法:9例安氏Ⅱ类1分类深覆盖错患者,女6例,男3例,年龄16~26岁,平均21岁,采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和MBT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对矫治前后的模型及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治疗后上下牙弓尖牙间宽度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磨牙间宽度基本不变。前牙覆盖平均由8.23 mm减少至2.85mm,ANB角平均减少1.15°,U1/SN平均减小11.54°,L1/MP角及上下中切牙切角平均增加1.23°和11.28°,NP/FH平均增加3.61°,Y轴角平均减小2.96°,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低角或偏低角的安氏Ⅱ类1分类伴深覆盖年青成人病例,采用非拔牙矫治,通过口外弓推磨牙远移,上切牙直立,Ⅱ类牵引导下颌向前及唇倾下切牙减小前牙覆盖,可以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错 深覆盖 非拔牙矫治 口外弓
原文传递
安氏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的双期矫治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丹鹏 张斌 +1 位作者 王晓玲 王照林 《口腔正畸学》 2001年第3期100-104,共5页
目的 对安氏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锗 进行双期矫治,了解第一期矫治的牙颌面结构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肌激动器(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12例覆盖大于10毫米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 作双期矫治,对Activator——... 目的 对安氏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锗 进行双期矫治,了解第一期矫治的牙颌面结构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肌激动器(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12例覆盖大于10毫米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 作双期矫治,对Activator——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结果SNB角增加1.25度,下颌基骨向前生长2.29毫米,磨牙关系在矢状方向变化3.75毫米,前牙覆盖由12.42毫米减少至5.63毫米,上切牙向后移动2.25毫米,下切牙向前移动2.54毫米,下颌平面角无明显改变。结论 用Activstor安氏Ⅱ类1分类严重深覆盖错 进行第一期矫治后,颌骨和磨牙关系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前牙覆盖减小,主要是下颌向前生长以及下颌位置变化所致,而上切牙向舌侧移动和倾斜、下切牙轻微向唇侧倾斜对减小覆盖也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1分类 深覆盖错He 肌激动器 头影测量 错HE矫治 固定矫治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