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ensus on the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deep partial-thickness burn wounds(2023 edition)
1
作者 Yan Liu Chinese Burn Association 《Burns & Trauma》 SCIE 2023年第1期828-841,共14页
Burns are a main cause of accidental injuries among children in China.Because of the unique wound repair capacity and demand for growth in pediatric patients,the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deep partial-thickness burn wou... Burns are a main cause of accidental injuries among children in China.Because of the unique wound repair capacity and demand for growth in pediatric patients,the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deep partial-thickness burn wounds involves a broader range of treatment options and controversy.We assembled experts from relevant fields in China to reach a consensus on the key points of thermal-induced pediatric deep partial-thickness burn-wound management,including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surgical treatments,nonsurgical treatment,choice of wound dressings,growth factor applications,infectious wound treatment,sca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The committee members hope that the Expert Consensus will provide help and guiding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deep partial-thickness burn w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partial sickness burns PEDIATRIC Wound management Expert consensus
原文传递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after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free flap surgery:A case report 被引量:1
2
作者 SooA Lim Dong Yun Lee +3 位作者 BumSik Kim Jung Soo Yoon Yea Sik Han SuRak E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1期143-149,共7页
BACKGROUND Thermal injuries on free transferred or replanted tissues resulting from loss of sensibility are an infrequent occurrence.They require immediate and appropriate management before they progress to an irrever... BACKGROUND Thermal injuries on free transferred or replanted tissues resulting from loss of sensibility are an infrequent occurrence.They require immediate and appropriate management before they progress to an irreversible condition.Although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can prevent wound progression by increasing microcirculation,the inappropriate application of NPWT on complicationthreatened transferred and replanted tissues can induce an adverse effect.CASE SUMMARY A 48-year-old woman who underwent immediate breast reconstruction with a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perforator free flap.While applying a heating pad directly to the flap site,she sustained a deep second to third-degree contact burn over 30%of the transferred flap on postoperative 7 d.As the necrotic changes had progressed,we applied an NPWT dressing over the burned area after en-bloc debridement of the transferred tissues on postoperative 21 d.After 4 d of NPWT application,the exposed fatty tissues of the flap changed to dry and browncolored necrotic tissues.Upon further debridement,we noted that the wound gradually reached total necrosis with a collapsed vascular pedicle of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CONCLUSION Although NPWT has been shown to be successful for treating various wound types,the significant risk of NPWT application in short-lasting reconstructed flap wounds after thermal injury should be remi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COMPLICATIONS Breast reconstruction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perforator Free flap burn injury Case report
下载PD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of application of plasma cool sediment in treatment of Traumatic surface of deep degree burn
3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398-,共1页
关键词 deep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research of application of plasma cool sediment in treatment of Traumatic surface of deep degree burn
下载PDF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or Deep Burns in Different Functional Joint Areas
4
作者 Yong Li Jie Huang +1 位作者 Shumei Wang Meng Li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19年第4期1-4,共4页
Objective:To analys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eep burns at different functional joint areas.Methods:Eighty-one patients with deep burn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al jo... Objective:To analys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eep burns at different functional joint areas.Methods:Eighty-one patients with deep burns with different functional joint areas from April 2018 to April 2019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and rehabilitation groupings.The conventional group(n=40)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while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n=41)was give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Thereafter,the recovery of joint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deep burns in different areas,the combined value of clinical long-term treatment,the recovery of joint function and the score of daily living ability were calculated.Results:The total long-term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the recovery of the joint function,and the score of daily living ability of the patients with deep burns in the rehabilitation group were more favourable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s demonstrated by P<0.05,the index data indicating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deep burns in different functional joint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 SITE deep burn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
下载PDF
两种敷料结合自体细胞喷雾技术对手部深Ⅱ度烧伤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高东东 侯国玲 张宏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7期2905-2910,共6页
目的探讨两种敷料结合自体细胞喷雾技术对手部深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手外科收治的68例手部深Ⅱ度烧伤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两种敷料结合自体细胞喷雾技术对手部深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手外科收治的68例手部深Ⅱ度烧伤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35.18±11.34)岁,烧伤面积为(17.41±3.52)cm^(2);接受湿润烧伤膏联合自体细胞喷雾技术治疗;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6.84±10.75)岁,烧伤面积为(18.28±3.39)cm^(2);给予水凝胶敷料联合自体细胞喷雾技术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血清致痛因子,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手功能评分、手部瘢痕评分、总有效率。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12.48±2.95)d比(14.31±3.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ɑ)、白细胞介素(IL)-6、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CD8^(+)均低于对照组,CD3^(+)、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致痛因子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55.88±28.10)ng/L比(172.30±29.97)ng/L、(140.61±19.89)μg/L比(154.58±25.79)μg/L、(118.92±16.75)ng/L比(129.57±16.6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2.50、2.63,均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组手功能评分的触觉、痛觉、运动均高于对照组[(79.25±8.01)分比(74.79±7.15)分、(84.71±9.06)分比(80.58±7.68)分、(68.40±7.88)分比(63.73±7.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2.03、2.56,均P<0.05);观察组手部瘢痕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40,P<0.05)。结论水凝胶敷料联合自体细胞喷雾技术对加快手部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效果更好,可减轻炎症、缓解疼痛,促进手功能恢复,改善瘢痕质量,并提高总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水凝胶敷料 自体细胞喷雾技术 手部深Ⅱ度烧伤
下载PDF
罂粟碱注射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林冠 王佳坤 +3 位作者 戴立 林淑瑜 欧阳容兰 刘江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0期2223-2227,共5页
目的观察罂粟碱注射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治疗的深度烧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用药不同分... 目的观察罂粟碱注射液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治疗的深度烧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考用药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n=40)与单独用药组(n=40)。联合用药组采用rb-bFGF与罂粟碱注射液联合治疗,于5 cm×5 cm无菌纱布上涂抹300 IU/cm^(2)rb-bFGF之后将其于创面上覆盖,每日换药1次,肌肉注射罂粟碱注射液每日30 mg,每日2次。单独用药组单用rb-bFGF,用法同联合用药组。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的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6、IL-4、IL-1β]水平,治疗后3、7、10、14 d的创面分泌物评分和创缘反应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14 d的血清TNF-α、IL-6、L-1β水平分别为(65.27±8.77)、(105.21±9.14)、(20.21±1.18)μg/L,均明显低于单独用药组[(89.26±9.32)、(128.32±8.21)、(29.36±1.28)μg/L],IL-10、IL-4水平分别为(537.75±22.92)、(162.42±17.79)μg/L,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497.41±22.63)、(137.27±17.4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3、7、10、14 d创面分泌物评分分别为(1.64±0.25)、(0.97±0.24)、(0.78±0.20)、(0.38±0.11)分,均低于单独用药组[(1.82±0.29)、(1.28±0.26)、(1.04±0.24)、(0.65±0.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3、7、10、14 d创缘反应评分分别为(0.82±0.13)、(0.39±0.09)、(0.20±0.04)、(0.04±0.02)分,均低于单独用药组[(1.19±0.21)、(0.68±0.11)、(0.49±0.10)、(0.21±0.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愈合时间为(22.84±3.02)d,明显短于单独用药组[(27.94±3.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皮肤刺痛及红痒等不良反应。结论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治疗中,与单用rb-bFGF治疗相比,罂粟碱注射液联合rb-bFGF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可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加速创面愈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烧伤残余创面 罂粟碱注射液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临床疗效
下载PDF
miR-20b-5p靶向VEGFA对深Ⅱ度烫伤创面组织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王燕 郭蕊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1-156,共6页
目的:探究微小RNA-20b-5p(miR-20b-5p)对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机制,以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的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沸水浴烙铁术制作深Ⅱ度烫伤大鼠模型,以miR-20b-5p抑制剂(miR-... 目的:探究微小RNA-20b-5p(miR-20b-5p)对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机制,以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的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沸水浴烙铁术制作深Ⅱ度烫伤大鼠模型,以miR-20b-5p抑制剂(miR-20b-5p-antagomir)干预创面组织,以miR-20b-5p-antagomir+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VEGFA进行功能挽救;造模28 d后,检测大鼠的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含量以及血管新生。以miR-20b-5p-antagomir和miR-20b-5p-antagomir+siRNA-VEGFA分别转染微血管内皮细胞(huma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MEC)-1;检测细胞的增殖及小管形成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创面组织和细胞中VEGFA的表达。结果:miR-20b-5p-antagomir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促进HMEC-1细胞的增殖与小管形成,而siRNA-VEGFA可部分逆转这一作用,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均<0.05)。结论:miR-20b-5p靶向VEGFA的表达影响深Ⅱ度烫伤大鼠的创面愈合,抑制miR-20b-5p的表达能促进创面愈合,促进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0b-5p 深Ⅱ度烫伤大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血管新生
下载PDF
自制中草药油对大鼠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评价
8
作者 杜宪 蔡霞 +2 位作者 任纪祯 苏鲁安 陈振雨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经过建立Wister大鼠深度烧伤模型,探讨自制中草药油机制及促进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清洁健康雄性Wister大鼠60只为研究对象,将建模成功的大鼠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0只和观察组30只。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予以清... 目的:经过建立Wister大鼠深度烧伤模型,探讨自制中草药油机制及促进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清洁健康雄性Wister大鼠60只为研究对象,将建模成功的大鼠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0只和观察组30只。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予以清创后,将凡士林纱布遮盖包裹创面,并用敷贴稳固;观察组采用自制中草药油涂抹,涂抹均匀后予以纱布进行固定,每日进行换药1次。对比两组治疗后第3、7、14、21天创面愈合情况与创面愈合率、HE染色法观察大鼠烧伤创面皮肤成纤维细胞数及毛细血管数,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烧伤创面皮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第3、7、14、21天,两组创面愈合率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面积和渗出液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创面成纤维细胞数和毛细血管数均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EGF、VEGF水平均上升,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利用自制中草药油治疗大鼠深度烧伤创面,可有效增加创面成纤维细胞数和毛细血管数,提高创面EGF、VEGF水平,促进了创面愈合情况,为临床深度烧伤创面用药提供有力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中草药油 大鼠 深度烧伤 创面愈合 疗效评价
下载PDF
指蹼压力装置治疗手部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许爱花 胡洋 +1 位作者 谢兰珍 马继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探讨指蹼压力装置治疗手部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烧伤科收治的符合条件的10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佩戴... 目的 探讨指蹼压力装置治疗手部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烧伤科收治的符合条件的10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佩戴弹力手套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指蹼压力装置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握力、手指关节活动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握力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握力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手指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手指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指蹼压力装置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握力、手指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蹼压力装置 手部深度烧伤 握力 手指关节活动度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镍基高温合金叶片磨削烧伤识别研究
10
作者 刘超 刘成 +3 位作者 王虎 陈亮 梁晓艳 金滩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4,共6页
针对目视检查镍基高温合金叶片磨削烧伤时易出现误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镍基高温合金叶片磨削烧伤识别分类模型(Tenon Grinding Burn Net,TenonG-BNet).以K4125镍基高温合金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磨削烧伤试验和试件组... 针对目视检查镍基高温合金叶片磨削烧伤时易出现误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镍基高温合金叶片磨削烧伤识别分类模型(Tenon Grinding Burn Net,TenonG-BNet).以K4125镍基高温合金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磨削烧伤试验和试件组织检测获得不同烧伤程度的叶片榫齿磨削烧伤分级标准和对应的图片集;将ODConv动态卷积融合Inception V2模块和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保证模型轻量化的同时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使用全连接层进行识别分类.结果表明,与其他4个经典分类模型相比,TenonGBNet在具有较小的模型复杂度和参数量的同时保持了96.50%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且各烧伤等级的分类准确率均超过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镍基合金 磨削 烧伤 图像识别
下载PDF
软坚通络中药湿敷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深度烧伤瘢痕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金敏艳 杨秀芹 +5 位作者 魏绪旺 孙春丽 苏玉娟 汤晓丹 王丽 于恩光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软坚通络中药湿敷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深度烧伤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面部深度烧伤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于面部创面愈合后即开始抗瘢痕治疗,对照组采用硅酮凝胶外用,3次/d,观察组... 目的观察软坚通络中药湿敷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深度烧伤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面部深度烧伤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于面部创面愈合后即开始抗瘢痕治疗,对照组采用硅酮凝胶外用,3次/d,观察组采用软坚通络中药湿敷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观察患者瘢痕增生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愈合后1、3、6个月观察组患者VSS评分分别为(2.48±0.51)、(1.48±0.65)、(0.88±0.67)分,均低于对照组(2.40±0.50)、(1.92±0.57)分、(1.40±0.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使用硅酮凝胶,应用软坚通络中药湿敷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深度烧伤后瘢痕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烧伤 软坚通络中药 湿敷 瘢痕增生
下载PDF
利用CO_(2)点阵激光精准构建小鼠背侧皮肤深Ⅱ度烧伤模型
12
作者 王湘莹 卢婷婷 +5 位作者 李凯祥 曾俊文 王会景 王伟 邓丹 付炜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利用CO_(2)点阵激光精准控制烧伤强度及面积,并摸索最适能量强度,制备皮肤浅Ⅱ度至深Ⅱ度烧伤模型。方法首先通过50 mJ、80 mJ能量强度的CO_(2)点阵激光对小鼠进行造模,得到两组不同能量强度的烧伤模型;观察造模后烧伤部位表面皮肤... 目的利用CO_(2)点阵激光精准控制烧伤强度及面积,并摸索最适能量强度,制备皮肤浅Ⅱ度至深Ⅱ度烧伤模型。方法首先通过50 mJ、80 mJ能量强度的CO_(2)点阵激光对小鼠进行造模,得到两组不同能量强度的烧伤模型;观察造模后烧伤部位表面皮肤变化情况,在造模后0、3、7、14 d拍照,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分析伤口愈合率;随后,对不同时间点所取烧伤部位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以及ColⅠ、Col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对不同时间点的组织进行组织学染色发现,两组的激光打孔深度、毛囊再生情况及瘢痕生成情况存在显著差异;ColⅠ、Col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两组间胶原蛋白再生情况同样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发现,80 mJ能量强度对小鼠皮肤组织所造成的损伤更符合深Ⅱ度烧伤模型特点。结论本研究成功利用CO_(2)点阵激光在小鼠背部构建出皮肤组织再生明显障碍的背侧深Ⅱ度烧伤模型,并通过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其损伤程度进行了详细评估,最终筛选出80 mJ的能量强度用于构建皮肤深Ⅱ度烧伤模型,有望为烧伤病理生理研究及皮肤组织再生药物筛选提供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Ⅱ度烧伤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皮肤损伤
下载PDF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削痂植皮术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13
作者 付永峰 王嘉欣 +1 位作者 单楠 张馨元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89-93,共5页
目的:探究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联合削痂植皮术修复深度烧伤后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12例深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联合削痂植皮术修复深度烧伤后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12例深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削痂植皮术治疗,实验组采用NPWT联合削痂植皮术进行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外观满意度评分、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并发症及瘢痕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皮术后7 d,实验组创面愈合率、皮片成活率、外观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VAS评分、TNF-α和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植皮术后6个月,实验组VSS各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PWT联合削痂植皮术修复深度烧伤后创面疗效良好,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降低疼痛感,减少瘢痕形成,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 削痂 植皮 深度烧伤 创面
下载PDF
15G针头打孔自体中厚皮片对四肢深度烧伤患者的影响
14
作者 杨陆涛 曹青 +1 位作者 何霞飞 潘拥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7期123-128,共6页
目的:探讨15G针头打孔制备自体中厚皮片对四肢深度烧伤患者瘢痕愈合情况及肢体活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四肢深度烧伤患者,依据所行移植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15G针头打孔制备自体中厚皮片对四肢深度烧伤患者瘢痕愈合情况及肢体活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四肢深度烧伤患者,依据所行移植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仅予以常规中厚皮片加压移植治疗,研究组予以15G针头打孔制备自体中厚皮片加压移植治疗,两组均干预至出院,追踪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瘢痕愈合情况、瘢痕评分、肢体活动功能、术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并统计术后并发症例数。结果:研究组瘢痕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移植成活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周视觉模拟法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G针头打孔制备自体中厚皮片能明显促进四肢深度烧伤患者瘢痕愈合,改善瘢痕状态,同时帮助肢体活动功能恢复,减轻术后创面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G针头打孔 自体中厚皮片 四肢深度烧伤 瘢痕愈合
下载PDF
光子治疗仪联合rh-aFGF治疗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疗效观察
15
作者 王庆 张大维 徐振雷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光子治疗仪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aFGF)对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小面积深Ⅱ... 目的:探讨光子治疗仪联合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h-aFGF)对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h-aFGF组(n=40)和联合组(n=40)。rh-aFGF组给予rh-aFGF治疗,联合组给予光子治疗仪联合rh-aFG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0、15、19 d时的创面愈合率、创面肉芽生长评分及完全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后1、7、14 d时的创面疼痛数字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6个月时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结果:联合组治疗后10、15、19 d创面愈合率、创面肉芽生长评分均高于rh-aFGF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短于rh-aFGF组(P<0.05)。两组治疗后1、7、14 d创面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rh-aFGF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6个月VSS评分低于rh-aFGF组(P<0.05)。结论:光子治疗仪联合rh-aFGF治疗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减轻疼痛,减少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Ⅱ度烧伤 小面积 光子治疗仪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头面部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
16
作者 陈大志 杜娇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3期12-15,共4页
目的:探究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在头面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头面部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究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在头面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头面部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脱细胞异体真皮治疗。对比两组移植皮片成活率,观察创面愈合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以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两组术后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移植皮片成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创面干燥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联合组VSS各项评分及总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头面部深度烧伤患者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能有效确保移植皮片成活,加速创面愈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并减少瘢痕增生,修复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增生 头面部 脱细胞异体真皮 深度烧伤 自体刃厚皮片移植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PNet的森林火烧迹地检测
17
作者 张艺 马永军 +1 位作者 王广来 黄建平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17期43-48,55,共7页
为提高对森林火烧迹地的检测精度,文章利用火灾后Sentinel-2卫星影像,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SPNet的森林火烧迹地检测模型。该模型以带空洞卷积的ResNet34作为主干网络,并在主干网络内部融合RFB(Receptive Field Block)模块和ULSAM(Ultra Li... 为提高对森林火烧迹地的检测精度,文章利用火灾后Sentinel-2卫星影像,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SPNet的森林火烧迹地检测模型。该模型以带空洞卷积的ResNet34作为主干网络,并在主干网络内部融合RFB(Receptive Field Block)模块和ULSAM(Ultra Lightweight Subspace Attention Module)模块来增强其特征提取能力;最后利用跳跃连接使模型的解码器部分充分利用主干网络输出的四个层级特征图。实验结果表明改进PSPNet模型的平均交并比和总体准确率分别为91.86%和96.89%,相比PSPNet,分别提高1.52%和0.67%。与其他语义分割模型相比,改进模型得到的分割结果细节更加丰富,且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火烧迹地 多光谱卫星影像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下载PDF
高精度位场边界识别方法及在煤矿火烧区边界解释的应用
18
作者 李健威 薛生 +2 位作者 侯彦威 李雄伟 郭建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57-2768,共12页
场源边界识别是位场数据解释必不可少的任务,早先人们使用数据的分布特征来获取场源的边界信息,难以在较强的背景异常条件下识别弱异常,为此使用基于一定窗口尺寸的自动控制滤波器来识别场源的分布,然而这种方法的结果对于窗口尺寸有较... 场源边界识别是位场数据解释必不可少的任务,早先人们使用数据的分布特征来获取场源的边界信息,难以在较强的背景异常条件下识别弱异常,为此使用基于一定窗口尺寸的自动控制滤波器来识别场源的分布,然而这种方法的结果对于窗口尺寸有较大的依赖,且对于复杂异常难以良好应用。近几年,人们主要采用位场数据导数的特征点反映场源边界信息的特征,然后利用成像结果与边界的对应关系来识别场源体的水平边界。其中,磁异常水平导数的极值、垂直导数的零值与地质体边界相对应,现有边界识别方法主要采用一阶水平和垂直导数的比值所组成的均衡边界识别滤波器来完成地质体位置的圈定,但方法分辨率和泛用性较低。基于此,提出将基于不同阶导数比值的边界检测滤波器与多尺度无监督深度学习相结合,利用不同阶导数比值来获得更高分辨率的边缘成像结果,同时建立Deep Image Prior(DIP)与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None Local(GAN-NL)网络相结合的多尺度无监督深度学习,根据边缘成像结果的极值来获取源水平位置。利用多尺度DIP网络来识别源位置,在DIP网络中加入自注意机制神经网络增强其学习能力,可以在不需要大量数据标签的情况下去除噪声,利用GAN-NL网络对极值点进行分类,给出极值点的位置信息。与其他边缘检测滤波器比较的结果表明:所开发的边界识别方法具有更高的分辨能力,其能够更精确、更清晰地显示场源的边缘,相对常规方法精度提升15%左右。多尺度无监督深度学习可以根据边缘成像结果自动给出源边缘,且结果与真实边缘一致,具有良好的泛用性。通常情况下,煤层与围岩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磁性差异。而煤层自燃时,高温使煤层顶板地层中的黄铁矿、菱铁矿等结核体受热变质,形成含铁磁性矿物的烧成岩。温度降低后,保留了强烈的热剩余物,磁化强度比燃烧前高几十倍,因此煤矿燃烧区存在明显的磁异常。这一特性为利用磁测法圈定燃烧区域边界提供了物理前提。针对山东某矿煤田燃烧区开展磁法勘探来查明其分布,将所开发的边界识别方法用于获取火烧区的分布范围,后期打钻验证结果准确率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场 边界识别 多尺度 无监督神经网络 煤矿火烧区
下载PDF
烧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19
作者 姜胜攀 高小青 谭一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0-675,共6页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55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并发DVT,分为DVT组与非DVT组。比较两组基础资料信息[性别...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55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并发DVT,分为DVT组与非DVT组。比较两组基础资料信息[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疾病、是否吸烟、是否饮酒、有无下肢DVT史、烧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程度、是否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否有创面感染、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卧床时间]及实验室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烧伤患者并发DVT的危险因素。最后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MI、卧床时间、D-d、FIB、Hcy、TNF-α、CRP预测烧伤患者并发DVT的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合并疾病、是否吸烟、是否饮酒、烧伤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VT组年龄≥60岁、下肢DVT史、下肢烧伤、烧伤程度深Ⅱ度及以上、烧伤面积≥30%、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创面感染、未应用低分子肝素者占比显著高于非DVT组,而其BMI、D-d、FIB、Hcy、TNF-α、CRP显著高于非DVT组,卧床时间显著长于非DVT组(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年龄≥60岁、下肢DVT史、下肢烧伤、烧伤程度深Ⅱ度及以上、烧伤面积≥30%、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创面感染、未应用低分子肝素以及BMI、D-d、FIB、Hcy、TNF-α、CRP升高和长时间卧床是烧伤患者并发DVT的危险因素。经ROC分析证实,BMI、卧床时间、D-d、FIB、Hcy、TNF-α、CRP均能用于烧伤患者并发DVT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4、0.853、0.890、0.817、0.892、0.962、0.776(均P<0.01)。结论烧伤患者并发DVT受到较多因素影响,BMI、卧床时间、D-d、FIB、Hcy、TNF-α、CRP可用于DVT的预测,临床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可对上述指标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健康管理联合VSD对深度烧伤患者心理状态及创面修复效果的影响
20
作者 蔡淼 侯丽名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健康管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对深度烧伤患者心理状态及创面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6月笔者科室收治的98例深度烧伤患者,经随机单双号法分为常规组(单号,n=... 目的:探究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健康管理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对深度烧伤患者心理状态及创面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6月笔者科室收治的98例深度烧伤患者,经随机单双号法分为常规组(单号,n=49)和行动法组(双号,n=49),两组均实施VSD技术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行动法组采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负性情绪[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伤残接受度[伤残接受度量表(Acceptance of disability scale,AODS)]、生活质量[中文版精简烧伤健康量表(Burn specific health scale-brief,BSHS-B)]、创面美观度[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行动法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情况评分、AODS、BSHS-B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SPBS、VS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VSD治疗的深度烧伤患者采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健康管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和伤残接受度,调节其负性情绪,利于创面外观恢复及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烧伤 行动研究法 健康管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创面修复 美学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