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浅部煤层气地质条件差异性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浩 汤达祯 +5 位作者 陶树 李松 唐淑玲 陈世达 宗鹏 董煜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39,共7页
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但对其与浅部煤层气地质条件的内在联系研究尚不够深入。从煤层形成演化角度出发,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层为例,总结了煤层深埋深藏型、深埋浅藏型及浅埋浅藏型3种埋深演化模式。系统分析了深部和... 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但对其与浅部煤层气地质条件的内在联系研究尚不够深入。从煤层形成演化角度出发,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层为例,总结了煤层深埋深藏型、深埋浅藏型及浅埋浅藏型3种埋深演化模式。系统分析了深部和浅部煤层在温压条件与含气性、地应力与渗透率特征、变质程度与含水性等方面的差异性及其形成机制。研究指出,受埋深与演化过程影响,深部和浅部煤储层温度最多相差100℃以上,储层压力最大相差40 MPa左右,导致由浅部向深部,气体赋存状态以吸附气为主转变为吸附气与游离气共存,地应力场由水平应力主导转化为垂向应力主导,煤储层孔隙率、渗透率及含水性逐渐降低。明确了深部煤层气的典型特点,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以吸附态和游离态共存于一定深度以下煤储层中的甲烷气体,该类煤储层在垂向应力为主导的作用下,孔裂隙空间极度压缩,含水极少且矿化度极高,内生微裂隙为主要渗流通道。基于含气性临界深度和地应力场转换深度的不一致性,指出浅部向深部煤层演化过程中存在过渡区,该区内呈现出非典型深部煤层气的特点,或深部煤层气和浅部煤层气地质条件共存的情况,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应具体分析,制定针对性开发方案,以实现浅部与深部煤层气的高效协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浅部煤层气 地质条件 形成机制 临界深度 转换深度
下载PDF
浅深松联合整地机械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勇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第7期77-79,共3页
概述了浅深松联合整地机械的应用进展,介绍了浅深松联合整地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以及该机械在不同农业生产条件下的应用情况,进一步分析了该机械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浅深松联合整地机械的发展方向。随着农业生产水... 概述了浅深松联合整地机械的应用进展,介绍了浅深松联合整地机械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以及该机械在不同农业生产条件下的应用情况,进一步分析了该机械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未来浅深松联合整地机械的发展方向。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浅深松联合整地机械将会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同时还需要注重其与其他农业机械的协同作业,以提高整体作业效率和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深松联合整地机械 耕作深度 土壤肥力 作物产量 协同作业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深浅埋分界深度研究 被引量:60
3
作者 王明年 郭军 +3 位作者 罗禄森 喻渝 杨建民 谭忠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57-1162,共6页
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穿越西部黄土分布的主要地区,该线含大量单洞双线隧道,其开挖面积大于160m2,跨度大于15m,属于超大断面隧道。由于黄土的特殊性质以及开挖跨度与断面的增大,隧道围岩压力随埋深的变化尚不清楚,目前对该类型隧道的... 郑州-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穿越西部黄土分布的主要地区,该线含大量单洞双线隧道,其开挖面积大于160m2,跨度大于15m,属于超大断面隧道。由于黄土的特殊性质以及开挖跨度与断面的增大,隧道围岩压力随埋深的变化尚不清楚,目前对该类型隧道的深、浅埋分界深度界定认识不统一。通过郑西线12座隧道地表裂缝与埋深关系的现场调查,初步确定了大断面黄土隧道的深、浅埋分界范围,指出小于11m可作为超浅埋,40~60m为浅埋与深埋分界深度,大于60m为深埋;基于裂缝调查,按剪切滑移破坏极限状态理论对以上分界范围进行了理论分析与验证;精心设计现场试验,在浅、深埋等地段布置17个量测断面进行围岩-初期支护间接触压力的量测,发现实测围岩压力与界定的深浅埋计算结果吻合良好,表明所给深、浅埋界定范围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黄土隧道 深浅埋 破坏形式 分界深度
下载PDF
南襄盆地安棚浅、中层系特低渗储层裂缝特征及其与深层系裂缝对比 被引量:19
4
作者 巩磊 曾联波 +3 位作者 李娟 姜建伟 唐小梅 王兆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8-784,共7页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成像测井和薄片等资料,分析了南襄盆地安棚浅、中层系储层裂缝的发育特征,并与深层系裂缝特征进行了对比,最后分析了控制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区发育有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两种类型,以高角度构造裂缝为主,裂缝... 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成像测井和薄片等资料,分析了南襄盆地安棚浅、中层系储层裂缝的发育特征,并与深层系裂缝特征进行了对比,最后分析了控制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区发育有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两种类型,以高角度构造裂缝为主,裂缝平均线密度为0.42条/m,裂缝高度通常小于0.40 m,平均为0.25 m,反映裂缝主要在层内发育。微观裂缝是沟通基质粒间孔和粒内溶孔的重要通道,它使储层孔隙的连通性变好。受喜马拉雅早期和晚期水平构造挤压应力作用,该区主要发育3组裂缝。其中,近东西向裂缝最为发育,其次为北东向和北西向裂缝。安棚油田裂缝的形成与分布受构造应力场、岩性、孔隙度、渗透率、层厚以及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在相同因素的作用下,安棚油田浅、中层系裂缝的成因类型、产状及发育特征和深层系具有相似性,但浅、中层系裂缝的发育程度略差于深层系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深层系 浅、中层系 安棚油田 泌阳凹陷 南襄盆地
下载PDF
浅埋工作面顶板预裂分形爆破力学与模拟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左建平 孙运江 +2 位作者 姜广辉 王金涛 陈岩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38,共6页
针对纳林庙二号井621-02浅埋工作面采用"直线"炮孔预裂爆破后,在基本顶初次断裂时产生强烈的矿压显现现象,基于对顶板预裂爆破机理和炮孔布置的分形几何理论分析,给出了不同炮孔布置方式的分形维数表达式,计算出"三角形&... 针对纳林庙二号井621-02浅埋工作面采用"直线"炮孔预裂爆破后,在基本顶初次断裂时产生强烈的矿压显现现象,基于对顶板预裂爆破机理和炮孔布置的分形几何理论分析,给出了不同炮孔布置方式的分形维数表达式,计算出"三角形"布置炮孔的分形维数为1.15,显著大于"直线"布置炮孔的分形维数1.0。据此提出了"三角形"布置炮孔预裂爆破的改进方案,利用有限元非线性动力学软件LS-DYNA对2种爆破方案的Mises应力演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反射应力波的做功效果更好,应力波的衰减更慢,有利于爆炸产生的能量更充分地去破碎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煤层 初次断裂 深孔预裂爆破 分形力学
下载PDF
浅埋大采高工作面顶板初次断裂爆破机理与力学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左建平 孙运江 +1 位作者 刘文岗 胡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65-2172,共8页
纳林庙二号井621-02工作面实施"等深炮孔"预裂爆破后,顶板垮落效果不理想,初次来压时产生巨大冲击波,工作面片帮严重,30~90号支架安全阀开启。针对此,对浅埋大采高工作面顶板预裂爆破机理进行断裂力学分析,提出了"阶梯炮孔"预裂爆... 纳林庙二号井621-02工作面实施"等深炮孔"预裂爆破后,顶板垮落效果不理想,初次来压时产生巨大冲击波,工作面片帮严重,30~90号支架安全阀开启。针对此,对浅埋大采高工作面顶板预裂爆破机理进行断裂力学分析,提出了"阶梯炮孔"预裂爆破新方案,理论计算出爆破后基本顶初次断裂步距和合理炮孔间距,并利用有限元非线性动力学软件LS-DYNA对两种爆破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爆破岩体的Mises应力演化规律,得知"阶梯炮孔"爆破效果更好。现场实践表明,621-03工作面采取"阶梯炮孔"爆破后,初次来压步距约为60 m,支架压力约为38.5MPa,比621-02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步距(70 m)和来压强度(42.0 MPa)均显著减小,且未出现切顶、飓风等现象,实现了浅埋大采高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大采高 初次断裂 深孔爆破 数值模拟 力学分析
下载PDF
不同吸痰深度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成年患者吸痰效果系统评价 被引量:21
7
作者 梅彬彬 殷庆梅 +2 位作者 王雯婷 崔飞飞 沈梅芬 《护理学报》 2018年第5期36-4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浅层、深层吸痰深度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成年患者气道内吸痰效果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数... 目的系统评价浅层、深层吸痰深度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成年患者气道内吸痰效果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数据库,收集成年患者浅层、深层吸痰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 Man 5.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步检索获得文献2 732篇,最终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显示,相较深层吸痰,浅层吸痰法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的上升幅度(Z=9.18,P<0.01)、潮气量的增加幅度(Z=2.43,P=0.02)较大,血压波动(Z=4.28,P<0.01)、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Z=6.08,P<0.01)、刺激性咳嗽发生率(Z=3.23,P<0.01)较小,而两者在痰鸣音改善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气道峰压下降幅度、心率及VAP影响的结果稳定性较差。结论浅层吸痰法在改善血氧饱和度、增加潮气量、减轻气道损伤等方面优于深层吸痰,但两者在气道峰压、痰鸣音、VAP发生等方面暂未发现差异,尚需大量高质量的研究作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吸痰 深层吸痰 吸痰深度 人工气道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大断面黄土隧道深浅埋分界深度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小龙 谭忠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93-397,共5页
为了确定大断面黄土隧道深浅埋分界深度,结合郑州-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多条黄土隧道实际调查数据,通过对现有隧道深浅埋划分方法的分析,提出基于谢家烋公式的隧道深浅埋划分方法,当谢家烋公式松动压力出现极大值时对应埋深为深浅埋分... 为了确定大断面黄土隧道深浅埋分界深度,结合郑州-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多条黄土隧道实际调查数据,通过对现有隧道深浅埋划分方法的分析,提出基于谢家烋公式的隧道深浅埋划分方法,当谢家烋公式松动压力出现极大值时对应埋深为深浅埋分界深度。通过对隧道实际破裂角β与计算破裂角β的比较,对公式中关键参数取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现有方法的大断面黄土隧道深浅埋划分深度介于1.2~5.6倍洞跨,分界深度区别较大;(2)谢家烋公式中摩擦角θ应取规范规定范围的下限值,此时隧道实际破裂角β与计算破裂角β较为接近;(3)老黄土隧道分界深度为37~50m,为2.5~3.4倍的洞跨,新黄土隧道分界深度为54~62m,为3.6~4.2倍的洞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黄土隧道 深浅埋 分界深度
下载PDF
浅埋煤层开采顶板移动规律及强制放顶技术 被引量:16
9
作者 刘洋 党西峰 吕文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9,共5页
为了给200 m浅埋煤层地质条件下的顶板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基于榆阳煤矿2301工作面的开采实践,采用了现场实际资料总结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该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研究得出,榆阳煤... 为了给200 m浅埋煤层地质条件下的顶板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基于榆阳煤矿2301工作面的开采实践,采用了现场实际资料总结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该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基本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研究得出,榆阳煤矿工作面顶板是板式结构的破断,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大,其坚硬顶板在采空区形成大面积顶板来压并造成飓风,对工作面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初采期间需对顶板实施强制性放顶,放顶措施采用的是深孔预裂爆破技术,以此保证初采初放期间工作面顶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覆岩破坏 深孔预裂爆破
下载PDF
机械化整地作业驾驶员疲劳程度的测试与研究--以纽荷兰M160深松浅翻作业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德刚 刘军 +1 位作者 赵永超 谭庆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1-144,共4页
为了减轻农机驾驶员作业疲劳程度和改善作业条件,对深松浅翻作业过程中NEWHOLLANDM160型拖拉机驾驶员的疲劳状况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深松浅翻作业中,拖拉机驾驶员在排除故障时的心率增加量最大,其次是工艺停车、地头转向、工艺... 为了减轻农机驾驶员作业疲劳程度和改善作业条件,对深松浅翻作业过程中NEWHOLLANDM160型拖拉机驾驶员的疲劳状况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深松浅翻作业中,拖拉机驾驶员在排除故障时的心率增加量最大,其次是工艺停车、地头转向、工艺空行和纯作业。其中,排除故障属于中级劳动强度,工艺停车、地头转向、工艺空行和纯作业属于轻级劳动强度。最后,针对减轻驾驶员疲劳程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荷兰M160 驾驶员作业疲劳 深松浅翻 心率
下载PDF
土质隧道深浅埋分界的理论解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程小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2,128,共7页
为了从理论上确定土质隧道深浅埋的分界深度并阐明其与影响因素、经验值的关系,以卸荷拱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卸荷拱跨中法向压力极限值为Rankine被动土压力的假定,建立了粘性土隧道和砂性土隧道深浅埋划分的定量判据和求解方程。理论分... 为了从理论上确定土质隧道深浅埋的分界深度并阐明其与影响因素、经验值的关系,以卸荷拱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卸荷拱跨中法向压力极限值为Rankine被动土压力的假定,建立了粘性土隧道和砂性土隧道深浅埋划分的定量判据和求解方程。理论分析表明,粘性土隧道中n值(深浅埋分界深度与压力拱高度的比值)与土体粘聚力、内摩擦角及隧道宽度有关,而砂性土隧道中n值仅与内摩擦角有关。n的理论取值范围为1.0~3.3,经验值在该取值范围内。通过与《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的对比表明,静荷载作用下的深浅埋分界深度比动荷载作用下的深浅埋分界深度更大。最后通过郑州-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大断面黄土隧道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界深度 深埋隧道 浅埋隧道 卸荷拱 承载力
下载PDF
石炭-二叠系煤层底板高承压岩溶水防治技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星明 曹树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187,共6页
为了开采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一矿石炭-二叠系岩溶水威胁的己组煤资源,结合矿井岩溶水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规律和历年水文资料,分析了矿井充水条件和己组煤层岩溶裂隙带的分布规律,确立了浅部整体疏放、深部局部疏放和局部... 为了开采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一矿石炭-二叠系岩溶水威胁的己组煤资源,结合矿井岩溶水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规律和历年水文资料,分析了矿井充水条件和己组煤层岩溶裂隙带的分布规律,确立了浅部整体疏放、深部局部疏放和局部帷幕注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泄水巷和泄水孔联合工程、局部帷幕注浆和泄水联合工程、局部工作面防水工程等工业性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长期的综合防治水治理,截至2016年底水压降至0.1 MPa,解除了底板岩溶水的威胁,实现了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水 浅部整体疏放 深部局部疏放 局部帷幕注浆 解放压煤资源
下载PDF
隧道深浅埋限界定量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峰 谭绪凯 肖刚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662-666,共5页
隧道深浅埋限界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隧道设计作用荷载的确定,是隧道设计最基础的环节。目前隧道设计中深浅埋判定主要依据经验值,与实际工程有一定的出入。文章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得出地表沉降和拱顶上方围岩竖向应力影响系数随隧道... 隧道深浅埋限界的准确性直接影响隧道设计作用荷载的确定,是隧道设计最基础的环节。目前隧道设计中深浅埋判定主要依据经验值,与实际工程有一定的出入。文章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得出地表沉降和拱顶上方围岩竖向应力影响系数随隧道埋深的变化规律,分别提出了地表沉降变化法和围岩应力变化法两种深浅埋限界定量判别方法。研究表明:地表沉降变化法得出的深浅埋限界值与相关规范计算结果相差很大,不宜采用;围岩应力变化法得到的深浅埋界值与相关规范的推荐值基本吻合,且能得出定量结果,可作为隧道深浅埋定量划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沉降变化法 围岩应力变化法 围岩应力影响系数 隧道深浅埋限界 定量划分方法
下载PDF
深浅煤层同压合采煤层气的适用性分析及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健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106,共6页
针对深浅煤层合采煤层气的过程常受到井筒内压力影响,导致合采井产量达不到预期产值,甚至低于单层产量的问题,通过分析深浅部煤层特征,将合采作业在井筒中的状态分为浅部煤层、深部煤层、深浅部煤层同时进入气水两相流状态3种情况,并分... 针对深浅煤层合采煤层气的过程常受到井筒内压力影响,导致合采井产量达不到预期产值,甚至低于单层产量的问题,通过分析深浅部煤层特征,将合采作业在井筒中的状态分为浅部煤层、深部煤层、深浅部煤层同时进入气水两相流状态3种情况,并分析每种情况下的合采可能性,建立相关井筒内的压力模型,以兼容参数允许压力差值Δp为基础提出调压合采,通过示例井进行计算,Δp值分别在0.4、0.6、0.8、1.0 MPa逐渐增大时,合采井的产气量逐步提升,最终确定Δp为1.0 MPa时,可以达到最佳兼容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调压合采工艺可适用于多煤层的合采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浅煤层 同压合采 煤层气 压降差值
下载PDF
加工水平说在英语词汇记忆法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吕文澎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8-50,共3页
本文运用加工水平说将英语词汇记忆法分为浅编码法与深编码法两大类 ,并对每种词汇记忆法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调查研究 ,作者发现综合法 (即将浅编码法与深编码法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既优于浅编码法 ,又优于深编码法。
关键词 英语词汇 记忆法 加工水平说 浅编码法 深编码法 综合法 英语教学
下载PDF
淤泥质地层超浅埋暗挖隧道下穿房屋施工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利娜 《山西建筑》 2014年第24期182-184,共3页
详细讲述了超前深孔注浆施工要点及控制隧道在淤泥质地层中整体沉降的技术措施,并通过现场实践验证了深孔注浆及小导管施工等施工技术措施处理淤泥质地层的效果,为今后类似项目施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超浅埋暗挖 小导管超前支护 深孔注浆 浆液配合比
下载PDF
煤炭深部开采界定及采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38
17
作者 张建民 李全生 +2 位作者 张勇 曹志国 王新中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14-1325,共12页
科学界定深部是深部开采理论发展与技术实践的重要问题,探讨适于我国煤炭现代开采实践的深部开采界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综合考虑我国煤矿矿区深部岩石、地下水环境和现代开采方式,将区域应力场与采动应力场分析相结合,基于我国地... 科学界定深部是深部开采理论发展与技术实践的重要问题,探讨适于我国煤炭现代开采实践的深部开采界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综合考虑我国煤矿矿区深部岩石、地下水环境和现代开采方式,将区域应力场与采动应力场分析相结合,基于我国地壳浅部、煤矿矿区深部准静水应力状态分析,进一步研究我国煤矿矿区的深部界定、基于不同矿区煤岩状态(岩性及组合、含水性等)差异的相对深部界定和开采时动态深部区确定方法。研究表明,原岩初始状态和开采方式共同决定了采动力学状态及变化规律和其他伴生状态变化。基于深部与浅部的力学状态差异,将深部开采界定为在高地应力环境且具有采动非线性力学响应的煤岩体空间实施的采矿活动;依据我国煤矿矿区应力场统计变化规律和准静水应力状态分析,采用平均侧压系数Kav(即:水平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的平均值与垂直应力之比)确定煤矿矿区深部临界深度,结合我国中东部深部开采实践确定的参考深部临界深度Hm为850~900m;基于不同矿区原岩差异性(岩性及组合、含水性等),建立了不同初始状态时实际深部临界深度Hs(简称为视临界深度)与Hm比较模型,分析发现采动煤层覆岩越软和含水性越强,其深部临界深度越浅(或“趋浅”),降低幅度可达30%~50%;基于开采“应力拱”现象构建了深部采动应力状态Kav模型和Hs计算方法,采动响应分析表明:开采工作面切眼外侧及采场前端局部Hs呈变浅→变深→正常的变化特征(或“端部效应”),工作面中部区域呈变浅趋势(或“趋浅”),采高越大其Hs“趋浅”效应越显著,而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加端部效应变小;东、中、西部典型矿区Hs与Hm比较表明:东部矿区Hs偏深,中部矿区深度相近,西部(陕、蒙等)地下水丰富的矿区偏浅,在500~600m即可达到实际深部临界深度,采深400~500m时大采高工作面两端外侧局部也可显现深部力学状态。研究基于我国深部岩石力学研究成果和开采条件及现代开采方式,探讨提出的深部界定方法和结果,与已有深部开采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比较证实,该方法具有理论合理性和结果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深部界定 视临界深度 趋浅效应 西部矿区
下载PDF
利用灰色关联度确定灌溉取用地下水的方式
18
作者 袁杰 徐娜 陈冬青 《中国水利》 2013年第B06期24-25,共2页
针对平原区灌溉方式以浅层和深层地下水为主,以华北平原河北省献县为例,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到年降雨量和浅层、深层地下水埋深的关联系数,最终确定献县区域开采地下水以深层地下水为主。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浅层地下水埋深 深层地下水埋深
下载PDF
声波跨孔法在混凝土深裂缝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先海 王军民 石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9,53,共3页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深裂缝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压水法和渗透法 ,但均存在测试结果误差较大、裂缝末端判断困难等缺点。而应用声波跨孔法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深裂缝检测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该方法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深裂缝检测具有操作简...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深裂缝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压水法和渗透法 ,但均存在测试结果误差较大、裂缝末端判断困难等缺点。而应用声波跨孔法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深裂缝检测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该方法用于大体积混凝土深裂缝检测具有操作简便、成果直观、适用性强和可靠性高等优点 ,并能反映出细微裂缝的变化。分析了声波跨孔法检测深裂缝的基本原理 ,结合三峡工程实践 ,介绍了其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跨孔法 大体积混凝土 浅裂缝 深裂缝 裂缝深度
下载PDF
建筑基础的分析探讨
20
作者 李琳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6期26-28,共3页
基础是建筑的根基,只有牢固的基础才能有稳定的上部结构。建筑基础按基础的埋深可分为深基础和浅基础。深基础与浅基础最大的差别在于埋置深度不同,在设计和施工中有较大区别。
关键词 浅基础 深基础 建筑 埋深 荷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