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SENT LANDFORMS, ACTIVE TECTONIC ZONES, DEEP STRUCTURES AND UPLIFT MECHANISMS OF THE LONGSHOUSHAN BLOCK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被引量:4
1
作者 Dong Zhiping, Zhang Jie (Lanzhou Institute of Seismology, CSB, Lanzhou 730000, 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58-259,共2页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Longshoushan Mt. is a small block between Qinghai—Tibet Landmass and Alashan Landmass.Traditional tectonic viewpoint does not consider that the Longsh...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Longshoushan Mt. is a small block between Qinghai—Tibet Landmass and Alashan Landmass.Traditional tectonic viewpoint does not consider that the Longshoushan Mt. is a single tectonic block. It is quite evident that there is only a hazy idea about the Longshoushan block. Though there is a very complex tectonic region between Qinghai—Tibet Landmass and Alashan Landmass, the Longshoushan block in the region shows unique tectonic landforms, deep structures and uplift mechanisms. Researching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ngshoushan block and the Qinghai—Tibet and Alashan Landmasse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boundary and orogenic belt o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block. It is a very important scientific subject.The Longshoushan Mt., longer than 150km in NWW direction and wider than 10km, is located on the northern side of Hexi corridor(100 5°~102 5°E,38 5°~39 3°N). It extends from the northwest of Zhangye to Hexibu, and from the south of Chaoshui basin to the north of Minle basin. From west to east, there are the highest peak, Dongdashan Mt.(3616m), the second peak, Dufengding(2937m) and Qianshan peak(2827m), height of the mountains is getting lower and lower, mean height above sea level is over 2000m, and relative height difference is about 1000m. The Longshoushan Mt. provides a natural defence for stopping the southward migration of sandstorm in the Hexi corridor, and forms a topographic step zone from the Alashan Plateau to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the Longshoushan area, developed landforms, such as planation surface, table\|land, terrace land, are general characters of all geomorphic units. It is shown that the Longshoushan Mt. is a intermittently uplifted block. An astonishingly similar of geometric patterns of Taohualashan Mt. and Hongshihu basin is very interesting natural landscape in the area. It is suggested that Taohualashan Mt. broke away from Hongshihu Basin in secular tectonic movement. The viewpoint is supported by major formation, lithofacies, limitation and style of active faulting. The Longshoushan block consists of two major active fault zones (the northern Longshoushan fault zone and the southern Longshoushan fault zone), the active Pingshanhu—Hongshihu fault basin belt and Taohualashan—Xieposhan tectonic uplift belt. In addition, there are the NNW\|trending West Polamading fault, NWW\|trending Maohudong fault trough, NNE\|trending Daxiahe rift valley and others on the block. the activity and formation style of these structures indicate that the block is acted not only by compressive stress, but also by tensile stress. The northern Longshoushan and southern Longshoushan fault zon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Longshoushan block, the two zones are active fault zones since late Pleistocene and boundary fault zones of the block. The genesis and activity style of the Pingshanhu\|Hongshihu basin are similar to the continental rift,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mantle uplif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Tibet Plateau Longshoushan BLOCK Hexi CORRIDOR mantle uplift active structure deep structure BLOCK uplift Longshoushan Mt.
下载PDF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沧县隆起和黄骅坳陷及邻区的地壳精细结构和构造特征
2
作者 秦晶晶 刘保金 +4 位作者 酆少英 徐锡伟 田一鸣 朱国军 左莹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8-626,共19页
为研究华北盆地的地壳精细结构和断裂的深、浅构造关系,跨冀中坳陷、沧县隆起、黄骅坳陷和埕宁隆起完成了1条长约200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和1条长66km的中-浅层地震反射剖面。结果表明,沿剖面地壳厚30~35km,且具有东薄西厚的分布特征,在... 为研究华北盆地的地壳精细结构和断裂的深、浅构造关系,跨冀中坳陷、沧县隆起、黄骅坳陷和埕宁隆起完成了1条长约200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和1条长66km的中-浅层地震反射剖面。结果表明,沿剖面地壳厚30~35km,且具有东薄西厚的分布特征,在冀中坳陷下方,莫霍面出现明显上隆,其隆起幅度为2~3km。研究区上地壳反射结构具有凹隆相间的展布特征,多条规模较大的断裂隐伏于华北盆地之下,对该区隆起和坳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剖面上一系列与主断裂同向或反向的次级断裂将研究区的上地壳切割为多个次级小型地堑或半地堑断陷,导致整个华北盆地的上地壳结构复杂化。下地壳反射结构由一系列反射能量变化较大、横向上不能稳定成层、产状复杂多变的反射事件构成,这与反射能量强、横向连续性好及产状近水平展布的上地壳反射明显不同,暗示研究区上、下地壳物质有着明显不同的形成环境、变形方式和温压条件。中-浅层地震剖面和深地震反射剖面共同揭示的太行山山前断裂表现为一条低角度的大型铲形正断层,向下可与太行山东缘向E缓倾的大型滑脱构造(拆离断层)相联系;沧西断裂、沧东断裂和埕西断裂作为沧县隆起、黄骅坳陷、埕宁隆起的边界断裂,控制了该区堑、垒构造的形成与发展,是第四纪以来的隐伏活动断裂,推测其深部终止于深约18km的壳内解耦面上。文中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理解华北盆地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及分析研究区深、浅断裂构造关系提供地震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县隆起 黄骅坳陷 冀中坳陷 深地震反射剖面 地壳结构和构造
下载PDF
新疆地区公益性油气调查进展与主要成果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有星 高永进 +7 位作者 周新桂 白忠凯 孙相灿 张远银 刘亚雷 韩淼 李清瑶 苗苗青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3期1-15,共15页
新疆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我国陆上油气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十三五”以来,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按照“盆地综合研究选方向、基础地质调查定区带、战略选区研究求突破”的工作思路,以深层—超深层、山前复杂构造带和非常规页岩油气... 新疆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我国陆上油气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十三五”以来,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按照“盆地综合研究选方向、基础地质调查定区带、战略选区研究求突破”的工作思路,以深层—超深层、山前复杂构造带和非常规页岩油气为重点,持续加大新疆地区油气基础地质调查投入和科技攻关力度,取得了塔里木盆地深层地质结构调查1项重大进展和温宿凸起新近系、沙井子构造带志留系、塔西南和塔东南坳陷山前带侏罗系和准噶尔盆地博格达山周缘非常规页岩油气等4项油气调查重大发现和突破,形成了温宿地区“古隆起差异沉降控储控藏”、沙井子构造带“断裂主控、多期充注、晚期为主”和博格达山周缘“深部源储一体、浅部构造-岩性为主、多矿种环带分布”等3项地质理论认识,形成了“盆地级骨干地震大剖面资料拼接处理”“复杂山前带地震资料叠前目标处理解释”“广域电磁剖面测量及综合解释”等3项关键技术。支撑新疆地区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带动企业实现高效勘探开发,提升了盆地深层、山前带及非常规页岩油气成藏理论认识水平,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地区 深层—超深层 山前复杂构造带 非常规页岩油气 温宿凸起 沙井子构造带 博格达山周缘 资源潜力评价
下载PDF
基于地球物理反演结果对沂沭断裂带中段深部结构再认识 被引量:2
4
作者 朱裕振 强建科 +2 位作者 李强 沈立军 贾金荣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沂沭断裂带为郯庐断裂带山东段的大断裂,其深度切穿莫霍面,把鲁中造山带与苏鲁造山带隔开,断裂带的活动情况影响山东地区大地构造的稳定性。以往的工作多集中在地表或近地表地质要素的调查和研究,局部也开展了一些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大... 沂沭断裂带为郯庐断裂带山东段的大断裂,其深度切穿莫霍面,把鲁中造山带与苏鲁造山带隔开,断裂带的活动情况影响山东地区大地构造的稳定性。以往的工作多集中在地表或近地表地质要素的调查和研究,局部也开展了一些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大多以剖面为主,对区内地质构造的认识比较局限。本文收集沂沭断裂带约14600 km2范围的区域重力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定性解释和三维定量反演,获得了区内地下30 km内的相对密度分布。综合研究了从诸葛镇到五连金矿的精测剖面,其中包括重力、磁法和大地电磁3种方法。由此得到以下几点结果:(1)揭示了区内东部地下存在一条巨大的隐伏隆起构造,深度约2 km到10 km,从南南西方向延伸到北北东,有3个局部核心区:分别是石桥子镇往西南约30 km范围、由桑园镇、五莲县金矿及许孟镇三者之间的区域、以湖头镇为中心向北向南各延伸约30 km范围。(2)地表观察的断裂F1和F2比由反演的相对密度确定的断裂F′1和F′2向东偏移,而且北部偏移比南部更大。(3)重力、磁法、大地电磁测深综合剖面S1—S2研究表明,沂沭断裂带北段内岩矿石具有较低的相对密度、较低的磁性和较低的电阻率特征,意味着断裂带在北部具有张性特点。综上所述,研究区内东部上地壳内存在隐伏隆起构造,昌邑—大店断裂和安丘—莒县断裂在北部具有张性断裂特征,在南部具有挤压特征,莒县以南小地震方式释放部分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三维反演 沂沭断裂带深部构造 活动断裂带 隐伏隆起构造
下载PDF
The crustal structures of the central Longmenshan along and its margins as related to the seismotectonics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被引量:27
5
作者 JIA ShiXu LIU BaoJin +7 位作者 XU ZhaoFan LIU Zhi FENG ShaoYing ZHANG JianShi LIN JieYan TIAN XiaoFeng LIU QiaoXia GUO WenB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777-790,共14页
In 2010,a 500-km-long wide-angle reflection/refraction seismic profile was completed,running northwest from the central Sichuan Basin.This profile orthogonally crosses the meizoseismal area of great Wenchuan earthquak... In 2010,a 500-km-long wide-angle reflection/refraction seismic profile was completed,running northwest from the central Sichuan Basin.This profile orthogonally crosses the meizoseismal area of great Wenchuan earthquake of 12 May 2008,which occurr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Longmenshan.The profile also passes through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Plateau,along which a new deep seismic sounding observation system was set up that was much improved over previous datasets and enabled abundant observations to be recorded.Seismic wave phase records that reflect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ectonic blocks,especially the complicated phase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Wenchuan earthquake,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A 2D crustal P-wave velocity model for the orogenic belt in the central Longmenshan and its margins was determined,and crustal struct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able Sichuan Basin and the thickened northwestern Sichuan Plateau were characterized.Lithological variations within the upper and lower crust in the interior of the plateau,especially a great velocity decrease and plastic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ssociated with strong lithologic weakening in lower crust,were detected.From west to east in the lower crust beneath the orogenic belt lying between the Sichuan Basin and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Plateau,a giant shovel-like upwelling is observed that dips gently in the lower part and at higher angles in the upper part;this is inferred to be related to the fault systems in the central Longmenshan.An upwelling in the upper-middle crust alo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orogenic belt is associated with steeply dipping thrusts that strongly uplift the upper crust and crystalline basement beneath a central fault system in the Longmenshan.The data,combined with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gional tectonic stress field and previous geological results,enable a discussion of basin-and-range coupling,orogenic tectonics,the crustal fault system,and the seismogenic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the central Longmenshan along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seismic sounding crustal structure central Longmenshan crustal uplift brittle-ductile transition Wenchuanearthquake
原文传递
Test of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ing across Central Uplift of Qiangtang Terrane in Tibetan Plateau
6
作者 卢占武 高锐 +7 位作者 李秋生 贺日政 匡朝阳 侯贺晟 熊小松 管烨 王海燕 Klemperer S 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9年第2期438-447,共10页
A test of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ing across the central uplift or metamorphic belt of the Qiangtang (羌塘) terrane, Tibet plateau, provides a first image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Complex reflection patterns ... A test of deep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ing across the central uplift or metamorphic belt of the Qiangtang (羌塘) terrane, Tibet plateau, provides a first image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Complex reflection patterns in the upper crust are interpreted as a series of folds and thrusts, and bivergent reflections in the lower crust may represent a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Indian and the Eurasian pl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angtang terrane central uplift zone crustal structure test of deep reflection profiling convergent process.
原文传递
板内地震过程的三层次构造模式 被引量:37
7
作者 杨巍然 曾佐勋 +3 位作者 李德威 邢集善 王杰 罗文行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6-217,共12页
地震的本质是一个能量长期积累和突发释放的地质过程。在板内地震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板内地震的三层次构造模式——软流圈上隆的深部构造、中地壳韧性流变层(低速高导层)及其上、下的强硬层组成的中部三明治构造和上地壳浅表脆... 地震的本质是一个能量长期积累和突发释放的地质过程。在板内地震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板内地震的三层次构造模式——软流圈上隆的深部构造、中地壳韧性流变层(低速高导层)及其上、下的强硬层组成的中部三明治构造和上地壳浅表脆性断裂构造。软流圈上隆使岩石圈减薄并为震源提供热能和机械能,提升地震三明治构造中韧性流变层的温度,且降低其粘度,相应地加大了高导层与高阻层的能干差,使得热能和机械能引起的应变能在两种不同流变性质介质边界附近强烈集中。三明治构造上面脆性断裂加速了应力集中,当活动断层达到三明治构造边界,即可触发地震的发生,引起应变能、热能的突然释放。基于以上模式,我们初步设计了对三层次构造信息的地震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内地震 深部软流圈隆起构造 中部三明治构造 浅部脆性断裂构造
下载PDF
中国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的瑞利波频散与剪切波三维速度结构 被引量:35
8
作者 滕吉文 张中杰 +1 位作者 胡家富 王光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63-677,共15页
利用我国地震台站记录的瑞利波观测资料 ,通过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处理 ,获得了穿越我国东南及陆缘地区的瑞利波频散 .使用随机反演理论取得了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 4°× 4°网格的纯路径频散数据 .在网格反演的基... 利用我国地震台站记录的瑞利波观测资料 ,通过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处理 ,获得了穿越我国东南及陆缘地区的瑞利波频散 .使用随机反演理论取得了东南大陆及陆缘地带 4°× 4°网格的纯路径频散数据 .在网格反演的基础上使用Harkrider的面波反演程序求得了该区剪切波的三维速度结构 .结果表明 :1 .华南大陆Moho界面埋深为 3 0— 40km ,并由西向东逐渐减薄 ,在陆缘与浅海地域为 2 5— 2 8km ,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 .2 .上地幔低速层埋深为 6 0— 1 5 0km ,变化幅度较大 ,这与深部断裂分布及深层过程有关 ,但NS向剖面上各界面的起伏变化均比EW向剖面平缓 .3 .东南陆缘是东亚大陆的海陆过渡带 ,在深部表现为Moho界面埋深和地壳平均速度降低的地带 ,地幔深部界面的起伏形态充分表明 ,深浅介质结构和物质耦合的不均匀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面波 三维速度结构 软流层 秦岭-大别造山带 深层动力过程 华南大陆 瑞利波频散
下载PDF
横过青藏高原羌塘地体中央隆起区的深反射地震试验剖面 被引量:27
9
作者 卢占武 高锐 +7 位作者 李秋生 贺日政 匡朝阳 侯贺晟 熊小松 管烨 王海燕 Klemperer.L.S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008-2014,共7页
跨越中央隆起区的深反射地震探测试验剖面,初步揭露出青藏高原羌塘地体中央隆起区的地壳结构.探测剖面表明,羌塘地体可能具有古老的结晶基底;中央隆起区上地壳变形主要以逆冲、褶皱为主,下地壳出现北倾与南倾"对冲"的反射,揭... 跨越中央隆起区的深反射地震探测试验剖面,初步揭露出青藏高原羌塘地体中央隆起区的地壳结构.探测剖面表明,羌塘地体可能具有古老的结晶基底;中央隆起区上地壳变形主要以逆冲、褶皱为主,下地壳出现北倾与南倾"对冲"的反射,揭示出印度和欧亚两大板块前缘汇聚的深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地体 中央隆起区 地壳结构 深反射地震试验剖面 深部汇聚过程
下载PDF
华北东北部裂陷盆地与燕山隆起地壳结构 被引量:47
10
作者 嘉世旭 张成科 +3 位作者 赵金仁 方盛明 刘志 赵俊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10,共12页
天津—北京—赤城深地震测深剖面采用密集炮点和接收点距设计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观测系统,利用该剖面地震测深资料研究华北东部裂陷盆地与燕山隆起地壳结构及构造耦合.结合该区域已有研究成果,进一步分析了张渤地震带东段的地震构造环境.... 天津—北京—赤城深地震测深剖面采用密集炮点和接收点距设计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观测系统,利用该剖面地震测深资料研究华北东部裂陷盆地与燕山隆起地壳结构及构造耦合.结合该区域已有研究成果,进一步分析了张渤地震带东段的地震构造环境.结果显示,华北克拉通东部裂陷盆地结晶基底构造形态和界面结构性质与新生代以来的地壳构造运动密切相关,北侧燕山隆起区高速稳定和南侧裂陷盆地低速松散截然不同的地壳结构,使宝坻-桐柏、宁河-昌黎断裂构造分区线和燕山隆起之间的中间过渡带为张渤地震带东部平原区地震的孕发提供了良好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地震测深 燕山隆起 华北裂陷盆地 地壳结构与地震构造
下载PDF
华北地区两个世代深部构造的识别及其意义——燕山运动与深部过程 被引量:21
11
作者 邢作云 邢集善 +2 位作者 赵斌 刘建华 袁晓萍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3-441,i0001,共10页
通过对华北地区地震层析成像成果的研究,将其深部构造划分为三带:1大型软流圈上涌柱带,主要出现两个大型软流圈上涌柱;2过渡带,呈现4个小型软流圈上涌柱(软块)与岩石圈较厚区(硬块)相间的构造格局;3巨厚岩石圈带,为巨厚岩石圈(鄂尔多斯... 通过对华北地区地震层析成像成果的研究,将其深部构造划分为三带:1大型软流圈上涌柱带,主要出现两个大型软流圈上涌柱;2过渡带,呈现4个小型软流圈上涌柱(软块)与岩石圈较厚区(硬块)相间的构造格局;3巨厚岩石圈带,为巨厚岩石圈(鄂尔多斯硬块)稳定区。依据岩石圈热力学衰减原理,一定体积的深部构造可存留200~300Ma之久,而传导入浅表的热量则扩散较快。故以大地热流值为主,结合浅层岩浆活动可将本区中生代与新生代的软流圈上涌柱区分开来:渤海湾柱、大同柱和南阳柱属新生代,邯郸柱、中条柱和吕梁柱则属于中生代燕山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燕山期深部构造与浅表岩浆构造活动关系的模式:在强大的分散热力作用下,软流圈上涌柱柱头中大量热浮物质向上熔蚀薄的岩石圈及下地壳,混染而主要形成中酸性岩及有关矿产;而在软流圈上涌柱与岩石圈的陡接触处,由于该处热力集中,致使幔源物质底侵下地壳,并再熔融上侵形成偏碱性—碱性杂岩及相应矿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世代 深部构造 燕山运动 软流圈上涌柱 柱头 滑脱
下载PDF
红河-金沙江走滑断裂带的岩浆活动特征与深部作用过程初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玉文 周文戈 +2 位作者 谢鸿森 许祖鸣 郭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15-122,共8页
出露于红河-金沙江走滑断裂带及其两侧的碱性和偏碱性岩,主要为钾玄岩系列的火成岩,时代为第三纪其地球化学特征具俯冲带钙碱性系列与板内碱性系列的过渡性质,岩浆起源于软流圈的顶部软流圈物质的横波速度和厚度可能是岩浆活动出现... 出露于红河-金沙江走滑断裂带及其两侧的碱性和偏碱性岩,主要为钾玄岩系列的火成岩,时代为第三纪其地球化学特征具俯冲带钙碱性系列与板内碱性系列的过渡性质,岩浆起源于软流圈的顶部软流圈物质的横波速度和厚度可能是岩浆活动出现与否的地球物理标志,出现火山活动地区的软流留物质的横波速度较低红河-金沙江走滑断裂带慢源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引起的岩石图下软流圈物质的运动有直接关系,在南北向的会聚过程中软流层物质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金沙江 走滑断裂 软流圈 波速 深部构造
下载PDF
国家大剧院工程中的几个岩土工程问题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在明 沈小克 +2 位作者 周宏磊 孙保卫 唐建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5,共6页
国家大剧院工程基础埋深大(最深达32.5m)、地层不均匀、地下水赋存条件复杂、承压水头高、结构荷载很不均匀,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重点对这些问题及所采取的分析评价方法和工程措施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基坑支护、施工... 国家大剧院工程基础埋深大(最深达32.5m)、地层不均匀、地下水赋存条件复杂、承压水头高、结构荷载很不均匀,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重点对这些问题及所采取的分析评价方法和工程措施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基坑支护、施工中地下水控制、抗浮设计水位的确定、采取结构措施降低基底浮力和沉降分析5个方面内容。对大面积深基坑采取分步支护方案,用隔离、疏干和减压相结合的地下水控制措施,保证基坑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对北京市水资源供求平衡关系的分析,根据场地饱和-非饱和土的渗流分析结果,采取合理的结构措施,确定并大大降低了基底浮力,保证工程的抗浮稳定性。最后,采用地基与基础的相互作用原理,比较准确地预测整个基础平面内的沉降与差异沉降的分布。通过上述分析方法及建议的工程措施,使本工程的地基基础方案得以安全、经济地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大剧院 地下水 结构抗浮 沉降 深基坑
下载PDF
胶辽吉地区古元古代早期花岗岩的侵位模式及其与隆滑构造的关系 被引量:39
14
作者 李三忠 杨振升 +1 位作者 刘永江 刘俊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9-202,共14页
通过对胶辽吉地区古元古代裂谷带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伸展构造环境下中深部地壳花岗质岩浆侵位的一种模式,即花岗质岩浆沿基底与盖层之间的拆离滑脱带多次贯入,形成岩席,之后随着地壳拉伸(或伸展)作用,这些岩席逐渐远离侵位中心,... 通过对胶辽吉地区古元古代裂谷带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伸展构造环境下中深部地壳花岗质岩浆侵位的一种模式,即花岗质岩浆沿基底与盖层之间的拆离滑脱带多次贯入,形成岩席,之后随着地壳拉伸(或伸展)作用,这些岩席逐渐远离侵位中心,发生侧向迁移。这种大陆壳内中深部花岗质岩浆的侵位和地壳的侧向伸展的模式,与有些学者提出的大洋中脊玄武质岩浆的侵位和洋壳扩张的模式是基本相似的。这一模式也是大陆地壳快速生长加厚的一种有效机制。由于花岗质岩浆的上涌引起上覆盖层因重力失稳形成一系列顺层滑脱构造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侵位模式 隆滑构造 古元古代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深层地质结构叠加演变与油气赋存 被引量:39
15
作者 郑孟林 樊向东 +6 位作者 何文军 杨彤远 唐勇 丁靖 吴海生 陈磊 郭建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32,共11页
根据地表露头、地震、钻井、测年资料,应用地层回剥方法,对准噶尔盆地深层结构进行了解剖。现今的构造区划是石炭系顶面隆-坳格局的反映,深、浅层地层沉积隆-坳格局和构造变形特征存在差异。石炭纪末的构造事件导致盆地褶皱变形、隆升剥... 根据地表露头、地震、钻井、测年资料,应用地层回剥方法,对准噶尔盆地深层结构进行了解剖。现今的构造区划是石炭系顶面隆-坳格局的反映,深、浅层地层沉积隆-坳格局和构造变形特征存在差异。石炭纪末的构造事件导致盆地褶皱变形、隆升剥蚀,形成了北西向为主的背向斜构造。早二叠世—中二叠世,沉积在南部,存在多沉积中心、多构造应力环境,形成了二叠纪早中期重要的烃源岩层系。晚二叠世—侏罗纪存在两期大型湖进坳陷盆地沉积,将下伏盆地埋藏,为盆地重要的区域盖层。早侏罗世—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含煤岩系是盆地内重要的烃源岩层系,中侏罗统头屯河组沉积前,盆地内形成西南高、北东低的大型车莫古隆起,并遭受了强烈剥蚀。白垩系沉积前,盆地受深层断裂活动控制,在侏罗系形成雁列组合正断层构造。白垩纪—新生代,盆地发生翘倾构造作用,北天山山前强烈沉降,褶皱变形,北部隆升。盆地深层存在石炭系、二叠系和侏罗系富含有机质的烃源岩,与叠合连片发育的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泥岩、煤系、膏泥岩等构成了盆地内多套源-盖组合,成为盆地油气富集的基础。盆地深层油气围绕构造变动后的富烃中心区赋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深层 叠加改造 多沉积中心 翘倾作用 古隆起 油气赋存
下载PDF
榆木山构造带深部结构及隆升成因 被引量:7
16
作者 熊小松 高锐 +4 位作者 酆少英 李英康 黄兴富 陈宣华 常玉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39-1051,共13页
新生代以来,欧亚与印度两大板块间的碰撞拼合及后续的汇聚挤压塑造了现今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形地貌和巨厚地壳。位于青藏高原最北缘的榆木山构造带,其内部构造变形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记录了地球最新演化历史过程中,构造、剥蚀和气候... 新生代以来,欧亚与印度两大板块间的碰撞拼合及后续的汇聚挤压塑造了现今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形地貌和巨厚地壳。位于青藏高原最北缘的榆木山构造带,其内部构造变形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记录了地球最新演化历史过程中,构造、剥蚀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长期以来,其构造成因和属性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最近完成的深地震反射剖面的初步处理,其反射剖面初步揭示了榆木山构造带的深部地壳结构:榆木山构造带之下莫霍面深度为45~48 km,整体由北向南加深;同时,深部反射和地表层析速度成像结果显示榆木山下方存在明显的反射透明区、高速异常体,结合地表地质调查,推测其可能为花岗岩体,同早古生代祁连洋的闭合有关;在榆木山构造带之下存在明显的壳内滑脱面,推测其隆升受控于两条背向逆冲断裂带的控制。本文同时结合其他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初步提出了青藏高原北缘的演化模型,为青藏高原北缘的向北扩展、盆山耦合及块体间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造山带 榆木山构造带 深部结构 隆升成因 深地勘查工程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中央隆起近地表速度结构的初至波层析成像试验 被引量:17
17
作者 侯贺晟 高锐 +5 位作者 卢占武 贺日政 李秋生 管烨 李朋武 熊小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8-745,共8页
利用2条衔接并横过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中央隆起的反射地震剖面探测数据,进行了初至波层析成像试验,以揭示羌塘中央隆起的表层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药量的反射地震单炮记录初至清晰,长排列接收丰富了浅表构造趋势特征的信息,层析走时... 利用2条衔接并横过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中央隆起的反射地震剖面探测数据,进行了初至波层析成像试验,以揭示羌塘中央隆起的表层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药量的反射地震单炮记录初至清晰,长排列接收丰富了浅表构造趋势特征的信息,层析走时射线密度随地下构造的复杂程度而变化。层析反演得到的速度结构显示了高速层起伏剧烈的变化特征,其厚度与地表出露地层的年代负相关。深反射地震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可以提供丰富的地壳近地表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羌塘盆地 中央隆起 深反射地震 初至波走时 近地表速度结构 析成像
下载PDF
华北地块中部新构造运动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现志 许立青 +5 位作者 李三忠 刘鑫 索艳慧 戴黎明 赵淑娟 王鹏程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5-859,共25页
由于印度板块持续向北运动,引起青藏高原的挤出,并于中新世末引起华北地块的向东挤出。大约在7-3Ma,太行山西侧渭河盆地唐县面首先解体,继而向北、向东发展;到5Ma左右,太行山东麓断裂带的右行走滑,导致华北中部唐县面全面解体,... 由于印度板块持续向北运动,引起青藏高原的挤出,并于中新世末引起华北地块的向东挤出。大约在7-3Ma,太行山西侧渭河盆地唐县面首先解体,继而向北、向东发展;到5Ma左右,太行山东麓断裂带的右行走滑,导致华北中部唐县面全面解体,形成多个太行山内部山间盆地,以及太行山西侧山西地堑系。这些断陷盆地的断陷幅度各不相同,太行山西侧山西地堑系断陷幅度较大,太行山内部山间盆地断陷幅度较小,太行山东部的渤海湾盆地断陷活动不明显。伴随着盆地的形成,太行山相对进入快速隆升阶段。山西地堑系控盆断裂以及太行山东麓断裂带第四纪以来仍存在明显活动,切割并控制第四系,局部在地表形成地裂缝。华北地块中部的应力场恢复以及深部构造分析表明,深部地幔上涌对浅部伸展构造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深部构造演变与浅部构造演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耦合性。太行山东部渤海湾盆地自中新世以来就进入拗陷阶段,断裂活动弱,构造演化与西侧差异较大,表明这期构造运动动力源于西侧,太行山东麓断裂带作为两侧差异演变的边界,调节着两侧的差异构造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块 深部构造 浅部格局 新构造 活动断裂
下载PDF
华北地区深部构造特征 被引量:18
19
作者 邢作云 邢集善 赵斌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23,36,共8页
通过岩石圈厚度变化、大地热流值和莫霍面起伏,结合浅表岩浆构造活动,编制了华北地区深部构造略图,建立了燕山期软流圈上涌与岩浆构造活动的关系模式,总结了该区的深部构造特征:岩石圈厚区与软流圈上涌区共存。同时,按生成机制对该区软... 通过岩石圈厚度变化、大地热流值和莫霍面起伏,结合浅表岩浆构造活动,编制了华北地区深部构造略图,建立了燕山期软流圈上涌与岩浆构造活动的关系模式,总结了该区的深部构造特征:岩石圈厚区与软流圈上涌区共存。同时,按生成机制对该区软流圈上涌进行了类型划分:中生代燕山期(J—K1)、早新生代(E2—E3)主动机制形成的软流圈上涌,中、新生代(K2—E1)及晚新生代(N—Q)被动机制形成的软流圈上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软流圈上涌 深部构造
下载PDF
岩石圈深层扩张与青藏高原隆升——岩石圈深层扩张模式初论 被引量:10
20
作者 崔军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在综述有关青藏高原隆升的各种观点和模式后,依据青藏高原新生代变形和岩石圈组构特征,提出了高原隆升的新的动力学模式——岩石圈深层扩张模式。其基本观点是强调由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强烈俯冲造成岩石圈组构和变形的不均一性及岩... 在综述有关青藏高原隆升的各种观点和模式后,依据青藏高原新生代变形和岩石圈组构特征,提出了高原隆升的新的动力学模式——岩石圈深层扩张模式。其基本观点是强调由于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强烈俯冲造成岩石圈组构和变形的不均一性及岩石圈中存在的碰撞→收缩(重力不均衡)→伸展(均衡调整)的正向转变和由伸展→收缩的逆向转变的反复交替。据此将青藏高原的造山带划分为三种成因类型:喜马拉雅型、冈底斯型和昆仑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 深层扩张 青藏高原隆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