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Late Permian Deep Wate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 Case Study of Shaiwa Section, Ziyu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GaoYongqun YangFengqing PengYuanqiao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5年第1期1-10,共10页
Sediments of carbonate gravity flows and terrigenous debris turbidites, and normal bathyal deposits were found at the Shaiwa Section, Ziyu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Through grain size analysis of... Sediments of carbonate gravity flows and terrigenous debris turbidites, and normal bathyal deposits were found at the Shaiwa Section, Ziyu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Through grain size analysis of some typical sediments at this section, 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the grain parameters and the grain size cumulations were recover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y area was deposited under turbidite control during the Late Permian period, which we also recognized at the outcrop section upon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diments. In addition, fossils are abundant in the Upper Permian of the Shaiwa Section, including radiolarians, sponge spicules, bivalves, brachiopods, ammonoids and trace fossils. Radiolarians and siliceous sponge spicules are typical deep water assemblages. Bivalves are dominated by genera of Hunanopecten and Claraia , both showing deep water living characteristics. Ammonoids are composed of planktonic types, showing characteristics of smooth and flat shells. Brachiopods are dominated by a small and thin shelled assemblage, which are commonly flat in shape and usually of slight ornamentations on shells. In addition, trace fossils found at the Shaiwa Section are also common types of deep water facies. Thus, the fossil evidence of the Shaiwa Section also suggests a deep water environment, possibly from the bathyal slope to the basin margin facies, of the studied area during the Late Permian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 Permian Shaiwa Section deep water sediments deep water faunas.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metal enrichment in Deep Bay,Hong Kong 被引量:1
2
作者 LIUWen-xin LIXiang-dong +2 位作者 LIYok-sheung WAIWing-hongOnyx O.W.H.Wa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12,共4页
Sediment cores, suspended particles and overlying water were collected in Deep Bay, Hong Kong. Enrichment of Zn in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landward direction and the decreasing of exchangeable Cd, Ni and Zn in sedime... Sediment cores, suspended particles and overlying water were collected in Deep Bay, Hong Kong. Enrichment of Zn in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landward direction and the decreasing of exchangeable Cd, Ni and Zn in sediment from the inner bay to the outer bay indicated the influence of anthropogenic pollutants discharged from the riparian runof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enrichment sedimentS overlying water suspended particles deep Bay.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长7油层组深水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
3
作者 尹虎 屈红军 +3 位作者 孙晓晗 杨博 张磊岗 朱荣幸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155,共11页
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长7油层组深水沉积特征包括相标志、沉积微相类型等进行了研究,并揭示了其沉积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长7油层组深水... 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长7油层组深水沉积特征包括相标志、沉积微相类型等进行了研究,并揭示了其沉积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三叠系长7油层组深水沉积的相标志包括:岩石中常见水平层理、鲍马序列、槽模沟模、滑动与滑塌构造、撕裂屑、泥包砾等沉积构造,含有深水双壳类和鱼类动物化石,粒度概率曲线中悬浮总体含量大且分选差,测井曲线上可见锯齿状、齿化箱形-钟形-指形、泥岩基线等特征。(2)研究区长7物源主要来自东北和南部2个方向,发育深湖—半深湖、湖底扇、浅湖沉积,湖底扇包括浊流和砂质碎屑流2种重力流类型,可进一步划分为重力流主水道、溢流沉积、重力流分支水道、分支水道间、朵叶体等微相。湖底扇主水道主要为砂质碎屑流沉积,分支水道和朵叶体主要为浊流沉积。(3)研究区长7沉积期,中南部主体发育深湖—半深湖、湖底扇沉积,东北部发育浅湖沉积;其中,东北方向发育4个湖底扇体,南部发育2个湖底扇体,半深湖/浅湖界线呈北西向延伸于延安—甘泉一带。长7^(3)亚段沉积期,深湖—半深湖范围最大,仅局部发育湖底扇;长7^(2)、长7^(1)亚段沉积期,湖底扇逐步增多,深湖—半深湖范围有所缩小,整体呈深湖—半深湖与湖底扇交互沉积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标志 深水沉积 浊流 砂质碎屑流 湖底扇 长7 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
下载PDF
“古地理学术论坛”第1—17期评述
4
作者 李新坡 郑秀娟 +3 位作者 朱筱敏 鲍志东 王媛 鲜本忠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2-508,I0001,I0002,I0003,共10页
以《古地理学报》中文版、英文版编辑部为主,联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国际古地理学会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举办的“古地理学术论坛”,是促进古地理学创新发展、倡导开展公益学术讲座的学术交流平台。从2... 以《古地理学报》中文版、英文版编辑部为主,联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国际古地理学会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举办的“古地理学术论坛”,是促进古地理学创新发展、倡导开展公益学术讲座的学术交流平台。从2022年9月论坛开始至2024年1月共举办了17期,共计邀请21位专家学者(包括外国专家4位)在论坛作报告。报告内容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和科技前沿,既有高屋建瓴的沉积古地理学综述,也有与油气勘探关系密切的沉积体系与沉积环境、源汇系统、层序地层学、深水沉积研究,以及与深时古环境重建有关的事件沉积、遗迹化石、古野火、碳酸盐沉积、构造古地理学研究,还包括铝土矿成因等矿产沉积学研究。总体看来,系列报告理论联系实践,既立足基础又关注前沿,受到学者们较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学术论坛 沉积古地理 事件沉积学 源汇系统 层序地层学 深水沉积 碳酸盐岩 矿产沉积学
下载PDF
喜马拉雅北缘石炭系纳兴组事件沉积的发现及意义
5
作者 李楠 杨文光 +3 位作者 朱利东 刘陇强 周豫 刘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65-2075,共11页
石炭系纳兴组事件沉积的发育对明确喜马拉雅北缘盆地属性和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指示意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在石炭系纳兴组下部识别出典型深水重力流沉积,并新发现大量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深水重力流主要包括滑塌沉积和砂质碎屑流沉积,浊流... 石炭系纳兴组事件沉积的发育对明确喜马拉雅北缘盆地属性和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指示意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在石炭系纳兴组下部识别出典型深水重力流沉积,并新发现大量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深水重力流主要包括滑塌沉积和砂质碎屑流沉积,浊流沉积发育有限。负载构造、火焰构造、液化砂岩脉和液化角砾岩的发育指示地震触发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特征。综合区域地质背景,纳兴组深水重力流和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特征表明石炭纪喜马拉雅北缘处于被动陆缘裂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重力流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纳兴组 石炭纪 喜马拉雅
下载PDF
Paleocene deep-water sediments and radiolarian faunas: Implications for evolution of Yarlung-Zangbo foreland basin, southern Tibet 被引量:46
6
作者 丁林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3年第1期84-96,共13页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Paleocene deep-water sequences and radiolarian faunas, which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Yarlung-Zangbo suture zone. The Zheba group is coined to indicate these Paleo...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Paleocene deep-water sequences and radiolarian faunas, which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southern side of the Yarlung-Zangbo suture zone. The Zheba group is coined to indicate these Paleocene sequences which are subsequently divided into two lithostratigraphic units based on the lithology observed in the field. The lower unit characterized by the rhythmic cherts and siliceous shales is named the Sangdanlin formation, and the upper one composed mainly of flysches is termed the Zheya formation. The radiolarian faunas from the Zheba group are assigned to the RP1-RP6 zones of the Paleocene age. The Early Paleocene ra- diolarian assemblages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established into the low latitude radiolarian zones and to fill in the gap between the Late Cretaceous and the Late Paleocene radiolarian zonations. The radiolarian dating provides a valuable tool for the regional correl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he Neo-Tethyan Ocean. The preliminary work shows that the Paleo- cene sequences accumulated in a foreland basin resulted from the southern Asian margin loading onto the northern Indian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The Yarlung-Zangbo foreland basin se- quences deposited on the Indian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also resulted in many good source- reservoir-covering assemblages for oil and gas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water sediment radiolarian Paleocene Yarlung-Zangbo FORELAND basin Tibet.
原文传递
东非鲁武马盆地气藏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辉 王红平 +6 位作者 丁梁波 左国平 许小勇 鲁银涛 刘少治 庞旭 吴佳男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2期23-32,共10页
深水是全球油气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寻找深水油气富集区可以大幅促进油气勘探开发进程。通过分析和解剖东非鲁武马盆地已发现气藏的分布特征,总结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进一步探讨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认为,鲁武马盆地古新世—渐... 深水是全球油气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寻找深水油气富集区可以大幅促进油气勘探开发进程。通过分析和解剖东非鲁武马盆地已发现气藏的分布特征,总结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进一步探讨气藏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认为,鲁武马盆地古新世—渐新世主力含气层系的沉积类型与气藏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发育构造–断层气藏、岩性–构造气藏以及岩性气藏这3种主要气藏类型。气藏平面局部聚集、垂向多层叠置,表现出前渊缓坡汇聚、中–中高孔隙度浊积砂富集、高位体系域封盖的特征。控制盆地油气的富集有5个主要因素:①独特的三角洲改造型盆地的两期裂谷烃源岩为盆地提供了充足的油气来源;②充足的物源、窄陡的陆架边缘地貌以及底流作用,促成了厚层、粗粒、洁净的深水沉积储层的发育;③多期海侵形成的区域盖层及重力流沉积的细粒组成,构成了多个独立气藏的有效盖层;④东非沿海盆地陆上抬升作用间接促进大气田圈闭的形成;⑤断层的性质、活动期次等对天然气的输导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气藏类型 气藏分布规律 控制因素 东非鲁武马盆地 非洲
下载PDF
ICHNOFACIES IN LATE PALEOZOIC DEEP-WATER SLOPE SEDIMENT OF JUNGGAR BASIN AND ITS ENVIRONMENTAL ANALYSIS 被引量:1
8
作者 晋慧娟 李育慈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1年第11期1396-1408,共13页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15 kinds of ichnogenu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study area from the water depth distribution, body size of trace fossil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deep...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15 kinds of ichnogenus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study area from the water depth distribution, body size of trace fossil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deep-water ichnofacies, based on the summarizing of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 of deep-water slope environment in the study area.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ype of turbidit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race fossils, 15 kinds of ichnogenus ar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ransition type Zoophycos ichnofacies and deep-water type Nereites ichnofacies. The former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transitional area between proximal to distal area of turbidite and the latter in the distal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ation of trace FOSSILS deep-water slope sediment Late Paleozoic JUNGGAR Basin.
原文传递
丘陵山区水库沉积物-水界面磷源汇转换机制
9
作者 谭立贤 康得军 +3 位作者 刘成 朱利钊 申秋实 陈开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37-2147,共11页
以东南丘陵山区典型深水水库对河口水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1a的原位调研,在主要水域内采集原位柱状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磷的含量、赋存形态、间隙水剖面特征以及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河口水库表层沉积物... 以东南丘陵山区典型深水水库对河口水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1a的原位调研,在主要水域内采集原位柱状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磷的含量、赋存形态、间隙水剖面特征以及沉积物-水界面交换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河口水库表层沉积物总磷(TP)含量变化范围为(470.8~1012.3)mg/kg,平均值达到(688.4±186.48)mg/kg,呈现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加的趋势,下游坝前区域磷污染最为严重;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铝结合态磷(352.61mg/kg)>铁结合态磷(Fe-P)(98.10mg/kg)>闭蓄态磷(88.77mg/kg)>钙结合态磷(72.42mg/kg)>有机磷(33.38mg/kg)>可交换态磷(1.64mg/kg).全库沉积物总体表现为磷的释放源,其中,秋季释放风险最高,冬季大部分区域沉积物从磷释放的源转变为汇;全年平均静态释放通量和扩散通量分别为(0.81±2.34)mg/(m^(2)·d)和(2.15±3.47)mg/(m^(2)·d),2种方法所得全年磷释放量分别为1.92和3.67t,秋季释放量最大.铁结合态磷(Fe-P)的转化可能是控制沉积物-水界面磷源-汇转换的重要原因,由氧分层导致的沉积物厌氧及铁结合态磷(Fe-P)溶解释放将增加下层水体磷浓度,并在水体逆温后增加水柱总体磷浓度.在秋季大量磷释放之后,应更加关注随后的逆温对整个水体磷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磷负荷 沉积物-水界面 磷通量 对河口水库 深水水库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卫星数据的洋山深水港区近年悬沙变化特征研究
10
作者 侯仲荃 陈语 +1 位作者 袁文昊 陈嘉民 《水运工程》 2024年第9期27-33,40,共8页
洋山深水港区的建设对周围海域水沙分布产生显著影响,深入分析建港后的水沙特征对后期港区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近6年的Landsat-8 OLI洋山深水港区遥感影像,对洋山深水港区的表层悬沙浓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洋山港海域... 洋山深水港区的建设对周围海域水沙分布产生显著影响,深入分析建港后的水沙特征对后期港区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近6年的Landsat-8 OLI洋山深水港区遥感影像,对洋山深水港区的表层悬沙浓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洋山港海域冬季悬沙浓度明显大于夏季,冬、夏季悬沙浓度差异接近1倍;大潮期的悬沙浓度大于小潮期,涨潮期的悬沙浓度大于落潮期;受喇叭口地形影响,潮流作用较强,潮型变化对口外悬沙浓度影响更为明显;强风引起的波浪变化也会使悬沙浓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OLI 洋山深水港区 悬沙浓度
下载PDF
油气勘探开发中的沉积学创新与挑战 被引量:38
11
作者 孙龙德 方朝亮 +6 位作者 李峰 朱如凯 张云辉 袁选俊 贾爱林 高兴军 苏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9-136,共8页
根据沉积学研究进展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成效,梳理未来油气勘探开发对沉积储集层研究的需求,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和领域。近年来,中国沉积学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建立跨重大构造期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与浅水三角洲砂体发育新模式,扩... 根据沉积学研究进展及在实践中的应用成效,梳理未来油气勘探开发对沉积储集层研究的需求,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和领域。近年来,中国沉积学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建立跨重大构造期沉积盆地岩相古地理与浅水三角洲砂体发育新模式,扩展了油气勘探领域;深水沉积砂体分布规律的新认识促使深水—超深水区与湖盆中心持续获得重大油气发现;深层—超深层储集层发育机理的新认识拓展油气勘探开发深度;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模式与非常规储集层研究新进展,促进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多尺度开发地质建模有效预测剩余油分布。沉积储集层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为沉积学理论发展及其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基础。未来沉积学研究中,应发展传统沉积学、创新细粒沉积学和非常规储集层地质学,为沉积原型盆地恢复、富有机质页岩富集区评价、有利储集层预测和有利目标区优选提供依据,推动沉积学不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学 细粒沉积 深层—超深层储集层 深水沉积 非常规储集层 储集层构型
下载PDF
深水沉积的动力学机制和响应 被引量:42
12
作者 王英民 王海荣 +3 位作者 邱燕 彭学超 张文明 李文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5-504,共10页
深水环境动力机制极为复杂,重力(流)机制类型多样且可能呈有序演化。底流包括温盐循环驱动的底流、风驱底流,以及顺峡谷上下运动的潮汐底流等;而内波可能也为重要的地质营力。在这些机制或孤立、或互动作用下,深水环境发育的沉积物类型... 深水环境动力机制极为复杂,重力(流)机制类型多样且可能呈有序演化。底流包括温盐循环驱动的底流、风驱底流,以及顺峡谷上下运动的潮汐底流等;而内波可能也为重要的地质营力。在这些机制或孤立、或互动作用下,深水环境发育的沉积物类型、成因也极为复杂,它们具有重要的古气候、油气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动力学机制 沉积响应 重力流 等深流
下载PDF
华庆地区长6深水沉积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33
13
作者 刘昊伟 郑兴远 +2 位作者 陈全红 郭艳琴 刘春燕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6,共6页
通过大量岩芯、铸体薄片、扫面电镜及物性资料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段砂岩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以深水浊积砂体为主的长6储层具有沉积物粒度偏细... 通过大量岩芯、铸体薄片、扫面电镜及物性资料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段砂岩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以深水浊积砂体为主的长6储层具有沉积物粒度偏细、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的岩石学特点;储集空间主要是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孔隙结构以中、小孔细喉型为主。研究区孔隙度与渗透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为一套典型的低孔、低渗到特低孔、特低渗的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 致密 储层 深水沉积 浊积岩
下载PDF
新疆库鲁克塔格新元古代—早古生代裂陷槽深水沉积与沉积-构造古地理 被引量:25
14
作者 段吉业 夏德馨 安素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4,i003-i004,共10页
根据库鲁克塔格、孔雀河露头区及其南盆内深部资料 ,尤其是多种类型的深水沉积的鉴别 ,得以建立区内地层及沉积相格架。分析表明 ,裂陷槽内南华系—奥陶纪地层属于同一构造环境的产物 ,沉积以深水陆棚 -槽盆相为主体 ,相带呈东西向展布 ... 根据库鲁克塔格、孔雀河露头区及其南盆内深部资料 ,尤其是多种类型的深水沉积的鉴别 ,得以建立区内地层及沉积相格架。分析表明 ,裂陷槽内南华系—奥陶纪地层属于同一构造环境的产物 ,沉积以深水陆棚 -槽盆相为主体 ,相带呈东西向展布 ,其空间分布范围比传统认识要广大得多。裂陷中心在孔雀河地区 ,南翼在盆内覆盖区北缘 ,原库鲁克塔格地区仅是其北翼 ;满加尔则是其南翼向南延的边缘坳陷 ,从而深化了其时空展布及构造演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古地理 深水沉积 早古生代 新元古代 展布 南华系 相带 地层 孔雀河 格架
下载PDF
东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结构构造差异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43
15
作者 温志新 王兆明 +2 位作者 宋成鹏 贺正军 刘小兵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1-680,共10页
基于板块构造理论,通过研究地震、地质及相关文献资料,恢复东非被动大陆边缘主要地质时期原型盆地及岩相古地理,开展盆地结构构造特征及其沉积充填差异分析,结合已发现的15个油气藏解剖,建立3种成藏模式,探讨该区有利成藏组合及下一步... 基于板块构造理论,通过研究地震、地质及相关文献资料,恢复东非被动大陆边缘主要地质时期原型盆地及岩相古地理,开展盆地结构构造特征及其沉积充填差异分析,结合已发现的15个油气藏解剖,建立3种成藏模式,探讨该区有利成藏组合及下一步勘探方向。东非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群历经晚石炭世—三叠纪卡鲁(Karoo)期陆内夭折裂谷、侏罗纪陆内—陆间裂谷及白垩纪以来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3个原型阶段,各个盆地裂谷层系普遍发育,受拗陷期沉积充填厚度大小影响,形成"断陷型"、"断坳型"和"三角洲改造型"3类被动陆缘盆地:"断陷型"拗陷期沉积最大厚度小于3 000 m,形成"单源-构造型"成藏模式,勘探方面以寻找裂谷层系顶部发育的大型构造类圈闭为主;"断坳型"拗陷期沉积最大厚度大于5 000 m,形成"双源-双组合型"成藏模式,勘探方面以上、中斜坡大型滑动—滑塌—碎屑流沉积砂体为目标;"三角洲改造型"拗陷期沉积最大厚度大于6 000 m且发育高建设性三角洲,从岸向海形成独特生长断裂、泥底辟、逆冲推覆、前渊缓坡四大构造带,形成"三源-多组合型"成藏模式,其四大构造带均可形成大型油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非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 原型盆地 岩相古地理 盆地结构构造 成藏模式 深水沉积 油气勘探方向
下载PDF
东地中海黎凡特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小兵 张光亚 +4 位作者 温志新 王兆明 宋成鹏 贺正军 李治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0-548,共9页
基于东地中海黎凡特盆地地质、地震等资料,恢复主要地质时期原型盆地及岩相古地理,开展盆地构造特征对比分析,并结合已发现气藏特征解剖,建立成藏模式,探讨该区有利成藏组合及下一步勘探方向。黎凡特盆地主要发育有早期断层、中期断层... 基于东地中海黎凡特盆地地质、地震等资料,恢复主要地质时期原型盆地及岩相古地理,开展盆地构造特征对比分析,并结合已发现气藏特征解剖,建立成藏模式,探讨该区有利成藏组合及下一步勘探方向。黎凡特盆地主要发育有早期断层、中期断层和晚期断层等3期构造。早期断层主要受控于陆内断陷,盆地南部深水地区受后期挤压应力影响较小;中期断层主要受侧向构造应力和叙利亚弧型褶皱带影响,构造活动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逐渐减弱;受碰撞挤压和死海走滑断裂带影响,晚期断层十分发育,但基本未刺穿中新统上部厚层蒸发岩。结合已发现油气藏及露头情况,认为以色列远岸邻近埃拉托色尼隆起的深水地区中生界砂岩、碳酸盐岩及黎巴嫩深水地区新生界碳酸盐岩和塔马尔砂岩为下一步主要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地中海 岩相古地理 盆地构造 黎凡特盆地 深水沉积 油气勘探方向
下载PDF
深水浊积水道多点地质统计模拟——以安哥拉Plutonio油田为例 被引量:30
17
作者 张文彪 段太忠 +3 位作者 刘志强 苑书金 林煜 许华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3-410,共8页
为对西非安哥拉Plutonio油田渐新统O73砂层组深水浊积水道分布进行模拟,基于浅层高频地震资料,对浅层水道沉积的形态特征及规模进行定量研究,通过相似性类比,用于指导油田深层单一水道砂体规模统计,然后建立定量化三维训练图像,最后利... 为对西非安哥拉Plutonio油田渐新统O73砂层组深水浊积水道分布进行模拟,基于浅层高频地震资料,对浅层水道沉积的形态特征及规模进行定量研究,通过相似性类比,用于指导油田深层单一水道砂体规模统计,然后建立定量化三维训练图像,最后利用多点地质统计学Snesim算法进行深水浊积水道分布模拟,并利用实钻井资料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研究区浅层单一水道宽度、深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弯曲度与陆坡坡度呈指数负相关,单一水道砂体平均厚度13 m,平均宽度162 m。通过高精度梯度阻抗反演,提取浅层水道目标地质体作为深层水道定量化三维训练图像,采用Snesim算法进行随机模拟,深层浊积水道模拟结果忠实于井点数据,且水道砂体的平面形态、发育规模以及叠置关系具有受训练图像定量约束的特点,能够再现水道以及水道与天然堤间的空间结构与几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浊积水道 多点地质统计模拟 浅水沉积 三维训练图像 渐新统 下刚果—刚果扇盆地
下载PDF
桂西南晚古生代深水相地层序列及沉积演化 被引量:38
18
作者 史晓颖 侯宇安 帅开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3-170,共18页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沉积由浅水陆棚、地台边缘—斜坡、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和深水盆地4种主要的沉积类型组成,自北向南呈现由浅到深的规律性分布。深水区地层以含锰粘土岩、硅质岩、滑塌角砾灰岩和普遍发育玄武岩为重要特征,与盆地边缘差别... 右江盆地晚古生代沉积由浅水陆棚、地台边缘—斜坡、孤立碳酸盐岩台地和深水盆地4种主要的沉积类型组成,自北向南呈现由浅到深的规律性分布。深水区地层以含锰粘土岩、硅质岩、滑塌角砾灰岩和普遍发育玄武岩为重要特征,与盆地边缘差别显著。以斜坡相区生物地层控制良好的层序地层和重要事件为桥梁,建立了深水区地层序列、主要的海平面变化旋回及其与不同相区的年代地层对比关系。深水区岩浆活动可识别D1晚期—D2早期、D3晚期—C1早期、C2中期—P1早期以及P3—T1早期4个幕式活跃期;以洋岛型玄武岩(OIB)为主,滇—桂—越边境地区具洋岛—洋脊型(MORB)过渡特征。枕状玄武岩主要集中在C1早期、C2中期—P1早期和T1早期三个时段,其中C2—P1玄武岩厚度最大、分布最广。研究表明右江盆地是晚古生代发育于扬子与印支地块间的小洋盆,属东特提斯多岛洋的一部分。其沉积演化经历了浅水陆表海盆地(D1)、深水裂谷盆地(D2—D3)、扩张洋盆(C1—P2)、收缩洋盆(P3—T2早期)、残余盆地(T2晚期—T3早期)五个阶段。盆地西南缘可能属印支地块的北部边缘,而盆地北部属扬子地块的西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江盆地 深水沉积 晚古生代地层序列 岩浆活动幕 盆地演化 构造古地理
下载PDF
中国盆地动力学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2
19
作者 解习农 林畅松 +4 位作者 李忠 任建业 姜涛 姜在兴 雷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7-887,共11页
沉积盆地既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宝库,又包含了丰富的全球气候变化、流体流动和地球动力学等相关信息。人类社会对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大量需求推动盆地分析领域的快速发展,地球科学家对沉积盆地开展了多年的系统性探索,在盆地形成和演化... 沉积盆地既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宝库,又包含了丰富的全球气候变化、流体流动和地球动力学等相关信息。人类社会对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大量需求推动盆地分析领域的快速发展,地球科学家对沉积盆地开展了多年的系统性探索,在盆地形成和演化机制、沉积充填、盆地流体及相关资源的聚集过程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和突破,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盆地动力学。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大型叠合盆地和大陆边缘盆地的动力学过程、陆相盆地层序地层、深水沉积、源—汇系统等方向取得了显著成绩和突出进展。相关成果不仅有效地服务于能源、矿产、水资源等各类资源勘探,而且为地球动力学、重大构造事件、全球环境变迁及气候演变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和详实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动力学 源—汇系统 层序地层 深水沉积
下载PDF
内波单独作用形成的深水沉积物波 被引量:27
20
作者 张兴阳 何幼斌 +1 位作者 罗顺社 别必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3-89,共7页
深水沉积物波是在海底发育普遍、规模较大的一种波状沉积体 ,大多数学者将它们解释为等深流沉积或浊流沉积。作者结合内波理论的研究进展 ,考虑内波沉积作用的水动力学特征 ,探讨了深水沉积物波的内波成因机制 ,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①海... 深水沉积物波是在海底发育普遍、规模较大的一种波状沉积体 ,大多数学者将它们解释为等深流沉积或浊流沉积。作者结合内波理论的研究进展 ,考虑内波沉积作用的水动力学特征 ,探讨了深水沉积物波的内波成因机制 ,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①海底流动单独作用无法满足沉积物波形成所需的流动层厚度及流动速度 ,较难解释沉积物波的迁移方向及规则的内部及外部形态。②内波可以引起海底流动 ,内波比表面波更容易形成更大规模的沉积床形。③内波可以形成大型沉积物波 ,用内波可以较合理地解释内波的对称波形单元、非对称波形单元及上攀波形单元的成因。波动面离海底距离较大的行进内波及内驻波可以形成对称波形的沉积物波 ,波动面离海底较近的行进内波及内孤立波可以形成非对称波形的沉积物波 ,内波引起的海底流动进一步增强时 ,可形成上攀波形沉积物波。④行进内波可以形成向内波传播相反方向迁移的沉积物波 ,向海盆内部传播的内波可以形成向上坡方向迁移的沉积物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物波 内波沉积 内波 等深流 浊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