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及相邻地区原油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及油藏充注方向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肖中尧 黄光辉 +3 位作者 王培荣 张秋茶 卢玉红 胡晓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270,共8页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及相邻地区存在一些化学组成相似的中—高密度原油。对原油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和相对组成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中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和原油的运移分馏效应存在较好的成因联系。随着运移作用的加强,“屏...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及相邻地区存在一些化学组成相似的中—高密度原油。对原油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和相对组成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原油中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和原油的运移分馏效应存在较好的成因联系。随着运移作用的加强,“屏蔽”型与“暴露”型或“半屏蔽”型化合物的比值增加,含氮化合物浓度下降,且不同化合物之间的比值均表现出较强的协同变化关系。含氮化合物运移参数的分布特征表明,哈得4油田原油总体上具有由北向南的运移和充注过程。这与区域上原油的运移方向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原油 含氮化合物 分馏效应 运移作用 协同变化关系 油藏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南京江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强 朱诚 +1 位作者 姜逢清 于世永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8-504,共7页
林峰桥剖面粒度、地球化学等环境替代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大暖期在本区是一个区域性的相对暖湿的气候演变期,其中穿插至少有三次变干、变冷的极端气候突变事件,这些突变事件的发生给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灾难。... 林峰桥剖面粒度、地球化学等环境替代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大暖期在本区是一个区域性的相对暖湿的气候演变期,其中穿插至少有三次变干、变冷的极端气候突变事件,这些突变事件的发生给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灾难。这些气候突变事件可能是这些时期北极涡流扩张及经向大气环流加强的直接结果,同时也与大洋表面温度(SST)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一般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人类文明的兴衰是由多次古洪水造成的,但新石器时期以来出现的许多寒冷及干旱气候也曾对该区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即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受单一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江北地区 晚更新世 粒度 地球化学 气候演变 大气污染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地区青山口组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枝焕 吴聿元 +2 位作者 俞凯 吴水平 刘洪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89-397,共9页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地区中、新生界地层中有登娄库组、营城—火石岭组、青山口组、嫩江组 4套主要烃源层 ,目前已在长岭地区北部及东部地区的青山口组中发现了工业性的油气层或含油气显示。分析了主要烃源层的分布特征和地球化学条件 ,并...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地区中、新生界地层中有登娄库组、营城—火石岭组、青山口组、嫩江组 4套主要烃源层 ,目前已在长岭地区北部及东部地区的青山口组中发现了工业性的油气层或含油气显示。分析了主要烃源层的分布特征和地球化学条件 ,并系统地剖析了青山口组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 ,青山口组存在两类地球化学特征不同的原油 (Ⅰ类、Ⅱ类 ) ,其中Ⅰ类原油主要分布在大情字井的青二段—青三段的中部 ,Ⅱ类原油主要分布在大情字井的青二段—青三段的上部及大老爷府—双坨子构造中。通过油源对比分析表明 ,Ⅰ类原油主要来源于青山口组的中部 (青二段、青三段 ) ,并与储层互层的烃源岩。Ⅱ类原油与青山口组下部的青一段烃源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推测其油源主要为这套烃源岩 ,其次可能是下白垩统烃源岩 ,嫩江组烃源岩的贡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烃源岩 地球化学 油源对比 长岭地区 松辽盆地 下白垩统
下载PDF
根据地球化学资料分析玛北油田油藏的形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坚强 康素芳 +1 位作者 武宏义 徐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利用玛北油田6个油样和5个油砂分析资料,结合准噶尔盆地玛瑚凹陷烃源岩热演化史,指出了玛北油田乌尔禾组油藏以及百口泉组油藏形成时油气进入方向,并推算了油藏的成藏期。
关键词 玛北油田 油藏 地球化学 油气运移 油气藏
下载PDF
勘查地球化学近十年进展 被引量:39
5
作者 王学求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0-197,共8页
勘查地球化学近十年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地球化学勘查与批量矿床的发现。特别是开展了区域地球化学填图或调查工作,圈定了几万个异常,带动了一批新矿床的发现;(2)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基准建立。经过国际合作研究,中国、... 勘查地球化学近十年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地球化学勘查与批量矿床的发现。特别是开展了区域地球化学填图或调查工作,圈定了几万个异常,带动了一批新矿床的发现;(2)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基准建立。经过国际合作研究,中国、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已经初步建立了覆盖本国的地球化学基准网,为研究未来全球化学变化奠定了基础;(3)深穿透地球化学微观迁移机理研究取得重大认识,发明了系列覆盖区穿透性地球化学勘查技术;(4)发现地球化学块体与大型矿集区之间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发现所有的已知矿集区都位于地球化学块体的范围之内,地球化学块体为矿集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5)勘查地球化学技术在一些危机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在盆地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勘查理论与技术取得进展。未来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微观尺度上,从纳米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地球化学迁移机理与覆盖区找矿技术;(2)在全球尺度上,致力于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建立与全球变化研究;(3)在区域尺度上,继续开展区域地球化学填图与成矿带地球化学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地球化学 区域地球化学填图 全球地球化学基准 深穿透地球化学
下载PDF
内蒙古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田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章永梅 顾雪祥 +4 位作者 程文斌 董树义 黄志全 李福亮 杨伟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0-540,共11页
内蒙古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田是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上的一处以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为特色的超大型金矿田。本文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床的氢、氧、碳和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成矿热液类型和成矿物... 内蒙古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田是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上的一处以广泛发育钾长石化为特色的超大型金矿田。本文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柳坝沟、哈达门沟金矿床的氢、氧、碳和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探讨了成矿热液类型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水或初始岩浆水为主,后期有部分大气降水的加入,且柳坝沟金矿床中大气降水的参与程度更高。热液中碳主要为深源岩浆来源。矿石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了硫具有地层和岩浆的混合硫特征。柳坝沟金矿床的δ34S值低于哈达门沟金矿床;哈达门沟金矿床东段的δ34S值低于西段,可能反映了柳坝沟金矿床较哈达门沟金矿床剥蚀程度小,哈达门沟金矿床东段较西段剥蚀程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成矿热液 成矿物质来源 剥蚀程度 柳坝沟金矿床 哈达门沟金矿床
下载PDF
福建南平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田Nb-Ta-Sn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国建 《福建地质》 2014年第4期262-270,共9页
福建南平是我国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型矿田之一,伟晶岩主要产出在中-新元古代变质岩系中。伟晶岩脉的形成和加里东期西芹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根据伟晶岩主要矿物成分和所含Nb、Ta、Sn等元素可分为白云母-钾长石-早期钠长石型(Ⅰ)、... 福建南平是我国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型矿田之一,伟晶岩主要产出在中-新元古代变质岩系中。伟晶岩脉的形成和加里东期西芹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根据伟晶岩主要矿物成分和所含Nb、Ta、Sn等元素可分为白云母-钾长石-早期钠长石型(Ⅰ)、白云母-钠长石-钾长石型(Ⅱ)、白云母-钾长石-钠长石型(Ⅲ)和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型(Ⅳ)。对矿田中的中-新元古代变质岩系、西芹花岗岩,花岗伟晶岩中的Nb、Ta、Sn地球化学做了详细研究。认为南平伟晶岩是在区域地层和相关花岗岩中Nb、Ta、Sn含量具有高背景值的环境中产生的。伟晶岩在形成过程中,Nb、Ta、Sn元素伴随伟晶熔体的分异、演化及交代作用,其含量向晚期趋于增高,在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中,Nb、Ta、Sn构成了工业矿体,而且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 Nb-Ta-Sn的地球化学 分异作用 成矿作用 福建南平
下载PDF
西伯利亚地台西南部某些金矿床地质学与地球化学 被引量:1
8
作者 Л.В.阿拉宾 《贵金属地质》 1993年第1期1-8,共8页
西伯利亚地台西南缘加里东褶皱系中,金矿床发育有两种建造类型:a. 金—硫化物—石英建造:b. 金—矽卡岩建造。它们形成于古岛弧的地动力学构造环境,一般位于蛇绿岩建造带中,成因上与原地型深成花岗岩类岩体有关。矿石的伴生元素有Cu、Pb... 西伯利亚地台西南缘加里东褶皱系中,金矿床发育有两种建造类型:a. 金—硫化物—石英建造:b. 金—矽卡岩建造。它们形成于古岛弧的地动力学构造环境,一般位于蛇绿岩建造带中,成因上与原地型深成花岗岩类岩体有关。矿石的伴生元素有Cu、Pb、Zn,丰度值一般高于围岩10—20倍。As、Sb、Mo、W、Bi、Te等元素可作为工业矿体之标志性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台
下载PDF
The Geochemical Effect of Lanthanides: Its Types and Application for Magmatic Rocks—A New Method to Semi-Quantitatively Determine Strength of Magmatic Fluid Complexation an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被引量:2
9
作者 Jianye Yang Lei Zhao Weiguo Zhang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52-262,共11页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re earth elements (REEs) geochemical behavior and their ionic radii was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basic law called the effect on geochemistry of lantha- nides, five types an...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re earth elements (REEs) geochemical behavior and their ionic radii was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basic law called the effect on geochemistry of lantha- nides, five types and some of subtypes of REEs occurrence, both in magmatic rocks and their minerals, were found, which may correspond to the evolutionary way of magmatic rocks. Analysis of REEs data for an amazonite-topaz granite pluton in East Xinjiang, one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gions of West China, and Cenozoic alkaline volcanic-intrusive rocks in the Xialiaohe depression of Bohai Bay Basin, China show that types II1, III and IV of effect on geochemistry of lanthanides not only reflect fluid complexa- tion an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existed in magmatic evolution directly, but also can determine semi-quantitatively the strength of fluid complexation an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Therefore, the ef- fect on geochemistry of lanthanides, a new way to study semi-quantitatively evolution of magmatic rocks, is probably practicable. Moreover, the mafic lavas of different sources from the margin of Gonghe Basi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can be effectively distinguished in the diagram which can be drawn with some parameters of linear equation of LREEs and its ion radi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fect of geochemistry of lanthanides magmatic evolution strength of fluid complexa- tion an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