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8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sk Factors for Birth Defects: A Conditional LogisticRegression Analysis of a Case-Control Study in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1
作者 王志瑾 穆荔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 CAS 1999年第3期170-175,共6页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from the same questionnaire (23 risk factors listed) of cases and controls. We used a multivariate logistic model, which described variabl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sk of birth defects....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from the same questionnaire (23 risk factors listed) of cases and controls. We used a multivariate logistic model, which described variabl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sk of birth defects. The risk factors included maternal educational levels, medicine taken during pregnancy and antenatal care. It wa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antenatal care was the main preventive measure against birth de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rth defects Risk factors Case control study 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tenatal care
下载PDF
Chitosan conduits combined with nerve growth factor microspheres repair facial nerve defects 被引量:21
2
作者 Huawei Liu Weisheng Wen +5 位作者 Min Hu Wenting Bi Lijie Chen Sanxia Liu Peng Chen Xinying Ta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3期3139-3147,共9页
Microspheres containing nerve growth factor for sustained release were prepared by a compound method, and implanted into chitosan conduits to repair 10-mm defects on the right buccal branches of the facial nerve in ra... Microspheres containing nerve growth factor for sustained release were prepared by a compound method, and implanted into chitosan conduits to repair 10-mm defects on the right buccal branches of the facial nerve in rabbits. In addition, chitosan conduits combined with nerve growth factor or normal saline, as well as autologous nerve, were used as controls. At 90 days post-surgery, the muscular atrophy on the right upper lip was more evident in the nerve growth factor and normal sa- line groups than in the nerve growth factor-microspheres and autologous nerve groups. Electro- physiolog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amplitud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nerve growth factor-microspheres and autologous nerve groups than in the nerve growth factor and normal saline groups. Moreover,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illustrated that the di- ameter, number, alignment and myelin sheath thickness of myelinated nerves derived from rabbits were higher in the nerve growth factor-microspheres and autologous nerve groups than in the nerve growth factor and normal saline group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hitosan nerve conduits com- bined with microspheres for sustained release of nerve growth facto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facial nerve defect repair in rab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peripheral newe injury tissue engineering newe growth factor microspherefacial nerve defect CHITOSAN nerve conduit grants-suppoSed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An epidemiologic study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 transporter protein gene polymorphism and risk factors for neural tube defects in Shanxi, China 被引量:1
3
作者 Zhizhen Liu Jun Xie +4 位作者 Tian'e Luo Tao Zhang Xia Zhao Hong Zhao Peizhen L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63-469,共7页
The present study involv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156 mothers that gave birth to children with neural tube defects or had a history of pregnancy resulting in children with neural tube defects (case group) and 156... The present study involv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156 mothers that gave birth to children with neural tube defects or had a history of pregnancy resulting in children with neural tube defects (case group) and 156 control mothers with concurrent healthy children (control group) as well as detection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 transporter protein gene [uncoupling protein 2 (UCP2)] polymorphism. The maternal UCP2 3' untranslated region (UTR) D/D genotype and D allele frequenc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ase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odds ratio (OR) 3.23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 1.103 9.476; P= 0.040; OR: 3.484; 95% CI: for neural tube defects 2.109 5.753; P 〈 0.001).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neural tube defects showed that a matemal UCP2 3' UTR D/D genotype was negatively interacted with the mothers' consumption of frequent fresh fruit and vegetables (S = 0.007), positively interacted with the mothers' frequency of germinated potato consumption (S = 2.15) and positively interacted with the mothers' body mass index (S = 3.50).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aternal UCP2 3' UTR gene polymorphism, pregnancy time, consumption of germinated potatoes and body mass index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for neural tube defects in children from mothers living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 Moreover, there is an apparent ge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ural tube defects in offsp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tube defects uncoupling protein 2 genetic polymorphisms risk factors INTERACTION
下载PDF
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陆征然 于珈郦 +2 位作者 路林翰 林志浩 孙杨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1-469,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缺陷构配件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承载性能的变化,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布置、构配件的搭配及使用提供指导,以预防和减少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坍塌事故。方法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考虑构配件缺陷对三种搭设参数模板支撑体系承载性... 目的研究不同缺陷构配件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承载性能的变化,为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布置、构配件的搭配及使用提供指导,以预防和减少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坍塌事故。方法基于拉丁超立方抽样,考虑构配件缺陷对三种搭设参数模板支撑体系承载性能的影响,随机取线性屈曲分析中一阶屈曲承载力的0.1%~0.2%作为假想水平力,对构配件性能缺陷进行有限元分析,探究不同搭设参数下支撑体系承载力及失稳模式。结果SPR对承载力的影响大于D和t,并且双因素耦合对承载力的影响大于单因素。立杆步距的变化对支撑体系承载力的影响大于立杆间距。随着影响因素耦合数量的增加,步距对支撑体系承载性能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大。结论支撑体系搭设过程中将存在缺陷的构配件使用时分散排布,可以防止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失稳倒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大模板支架 初始缺陷 因素耦合 随机有限元 承载力
下载PDF
晚期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杨华 代志强 +2 位作者 李彦 李新民 李庆博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晚期青光眼患者206例(206眼)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依据其视野缺损程度分为颞侧视岛组(n=134)和管... 目的探讨晚期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晚期青光眼患者206例(206眼)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依据其视野缺损程度分为颞侧视岛组(n=134)和管状视野组(n=7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是否合并高度近视眼、青光眼类型、随访眼压峰值、随访眼压平均值、用药种类、累计用药种类与晚期青光眼视野缺损程度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度近视眼、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随访眼压峰值≥21 mm Hg(1 mm Hg=0.133 kPa)为晚期青光眼患者视野缺损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晚期青光眼患者颞侧视岛的发生率较高,应对高度近视眼、CPACG、随访眼压峰值≥21 mmHg的患者加强眼压监控及相关眼健康教育,以改善视野缺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晚期 视野缺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大鼠创面愈合的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振超 杜喜玲 +2 位作者 韩志新 牛大伟 樊昌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243-2251,共9页
背景:深入揭示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创面修复中巨噬细胞表型转换和肉芽再生的影响。方法:(1)体外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剂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 背景:深入揭示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机制。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创面修复中巨噬细胞表型转换和肉芽再生的影响。方法:(1)体外细胞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低剂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高剂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丙戊酸组,其中低、高剂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细胞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0,20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丙戊酸组细胞培养基中添加20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20 mmol/L Notch1/Jagged1激动剂丙戊酸。通过EdU实验、划痕实验、小管生成实验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新生的影响。(2)体内动物实验: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高剂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丙戊酸组,构建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模型,其中低、高剂量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皮下注射100,20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丙戊酸组大鼠皮下注射200μg/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同时腹腔注射10 mg/kg丙戊酸。给药7,14 d检测大鼠创面的愈合率;TUNEL检测创面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大鼠血清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免疫荧光检测创面组织中巨噬细胞的表型转换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创面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CD3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创面组织中Notch1、Jagged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血管新生,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2)与模型组相比,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创面的愈合,下调创面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率;降低大鼠血清中丙二醛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促使创面组织中巨噬细胞向M2型转换,上调创面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CD3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抑制创面组织中Notch1、Jagged1的表达,并且均具有剂量依赖性。丙戊酸可部分逆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与肉芽再生以及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转换,这可能与调控Notch1/Jagged1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全层皮肤缺损 创面 巨噬细胞表型转换 肉芽再生 NOTCH1 JAGGED1
下载PDF
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继发癫痫的相关影响因素
7
作者 朱浩 孙关 +2 位作者 许如东 汤伟强 严正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58-61,共4页
目的探究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继发癫痫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8例接受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继发癫痫将其分为癫痫组(25例)和非癫痫组(63例)。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多... 目的探究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继发癫痫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8例接受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继发癫痫将其分为癫痫组(25例)和非癫痫组(63例)。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继发癫痫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的修补手术时距外伤时间>6个月、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中悬吊、术后正规使用抗癫痫预防用药、脑灰质软化灶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修补手术时距外伤时间>6个月、术前GCS评分、术中悬吊、术后正规使用抗癫痫预防用药、脑灰质软化灶均为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继发癫痫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后继发癫痫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修补手术时距外伤时间>6个月、术前GCS评分、术中悬吊、术后正规使用抗癫痫预防用药、脑灰质软化灶;术前科学合理的GCS评分,开展正规抗癫痫治疗、做好手术处理能够有效降低癫痫发生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术 继发癫痫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超声建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决策树模型及其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帆 李慧 +1 位作者 刘春节 倪文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58-562,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多模态超声建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决策树模型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4月-2023年7月在本院产前超声检查孕中期孕妇300例,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确定胎儿生长程度,核实孕周,采用超声多断面模式方法对胎儿心脏进行多断... 目的:分析基于多模态超声建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决策树模型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4月-2023年7月在本院产前超声检查孕中期孕妇300例,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确定胎儿生长程度,核实孕周,采用超声多断面模式方法对胎儿心脏进行多断面检测,包括四腔心断面、三血管断面、主动脉弓断面、左室流出道断面、右室流出道断面。对正常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心脏多断面超声检测。对300例胎儿进行多断面模式超声检测,分析胎儿是否伴有先天性心脏畸形,对比超声检查与随访结果符合情况。结果:超声检出21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8例选择引产,余13例正常分娩。超声诊断与随访结果对比,卵圆孔直径增大、法洛四联症、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二尖瓣闭锁、右室发育不良综合征、左室发育不良综合征、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单心室、三尖瓣下移符合率均为100%,超声诊断室间隔缺损7例,随访发现室间隔诊断5例,诊断符合率71.4%。279例超声诊断无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出生后经超声诊断发现有1例卵圆孔未闭、3例室间隔缺损,共4例漏诊患儿,漏诊率0.54%。四腔心断面、三血管断面、主动脉弓断面、左室流出道断面、右室流出道断面诊断胎儿畸形率分别为3.95%、0.63%、2.76%、3.27%、3.25%。由决策树模型可得,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脏可疑异常、高龄孕妇、孕妇接受药物治疗或射线暴露、孕妇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是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脏可疑异常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孕中期胎儿产前超声多断面模式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能够对多数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中期 胎儿心脏畸形 产前超声多断面模式 决策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缺陷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朱梅 游爱平 +1 位作者 张丽霞 袁雪青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9期57-61,共5页
目的探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缺陷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只SPF级大鼠(重量300~350 g),子宫憩室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40例。A组给予子宫内憩室周围点位注射和尾静脉注射生... 目的探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缺陷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只SPF级大鼠(重量300~350 g),子宫憩室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40例。A组给予子宫内憩室周围点位注射和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B组给予子宫内憩室周围点位注射和尾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0.2 mL,C组给予子宫内憩室周围点位注射和尾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0.5 mL,连续治疗3周(1次/周),观察治疗完成时大鼠的生理指标及血清雌二醇(E_(2))、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分析大鼠治疗结束后1、4周时子宫肌层和子宫内膜指标差异。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E_(2)水平升高,IL-6和IL-8水平降低,且C组改善较B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子宫肌层厚度和肌动蛋白体积密度方面,B组和C组也表现出较好的改善,而且C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此外,B组和C组的子宫内膜缺陷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0.05)。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对大鼠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缺陷具有积极的疗效,可改善其激素水平及炎症反应,改善子宫肌层和子宫内膜的情况,且高剂量(0.5 mL)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子宫切口瘢痕缺陷 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负载柚皮苷AKE/GB30网箱在脊柱骨缺损模型修复中的作用及对BMPs-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
10
作者 辛健 陈云刚 +2 位作者 于宁 陈文明 王卫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5,共10页
目的:观察负载柚皮苷的AKE/GB30网箱在脊柱骨缺损模型中的修复作用,并基于骨形成蛋白(BM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探讨该生物材料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牙钻在30只新西兰雄兔L5与L6椎间制作一个7mm×5mm×4mm的缺损,建... 目的:观察负载柚皮苷的AKE/GB30网箱在脊柱骨缺损模型中的修复作用,并基于骨形成蛋白(BMP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探讨该生物材料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牙钻在30只新西兰雄兔L5与L6椎间制作一个7mm×5mm×4mm的缺损,建立脊柱骨缺损模型,制备AKE/GB30网箱。测试负载柚皮苷的AKE/GB30网箱生物力学性能,检测其体外释药行为。将造模成功的新西兰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空白组、自体骨移植组、骨移植生物材料+柚皮苷联合组,除空白组外分别予以自体骨移植、负载柚皮苷的AKE/GB30网箱进行修复。术后6周、12周每组各取5只兔,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 CT)检测骨修复情况[包括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数目(Tb.N)];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骨形成蛋白2(BMP2)、VEGF、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WB)检测骨组织BMP2、VEGF、RUNX2、ALP、OCN蛋白表达。结果:AKE/GB30网箱制作成功,且其特性检测结果符合脊柱骨缺损修复要求;负载柚皮苷的AKE/GB30网箱最大抗压强度为28MPa,最大抗压力为15N,6周时其累积释药率达(98.15±1.47)%;各组术后12周时BV/TV、Tb.Th和Tb.N,骨组织BMP2、VEGF、RUNX2、ALP、OCN的mRNA与蛋白表达均高于术后6周时(P<0.05),且自体骨移植组、骨移植生物材料+柚皮苷联合组上述指标均高于空白组(P<0.05),自体骨移植组、骨移植生物材料+柚皮苷联合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载柚皮苷的AKE/GB30网箱在脊柱骨缺损模型修复的效果等同于自体骨移植,可能是通过促进BMP2、VEGF、RUNX2、ALP、OCN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柚皮苷 脊柱 骨缺损
下载PDF
钢桥面板对接焊缝表面多缺陷疲劳效应研究
11
作者 赵秋 唐琨 +2 位作者 李英豪 林铮哲 陈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40,162,共9页
为探明钢桥面板对接焊缝焊趾区域共面及异面表面多缺陷在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及相互作用机制,以钢桥面板U肋下翼缘对接焊缝简化后的基本焊接构造为研究对象,探明对接焊缝焊接区域的应力强度因子KI分布,并在验证ABAQUS与FRANC3D数... 为探明钢桥面板对接焊缝焊趾区域共面及异面表面多缺陷在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及相互作用机制,以钢桥面板U肋下翼缘对接焊缝简化后的基本焊接构造为研究对象,探明对接焊缝焊接区域的应力强度因子KI分布,并在验证ABAQUS与FRANC3D数值模拟方法可靠性的基础上,对焊趾区域植入的共面或异面多裂纹进行多裂纹扩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余高对接焊缝在轴拉荷载作用下,焊趾线附近存在应力强度因子KI的峰值点;相邻共面裂纹在扩展至临界深度的过程中存在裂纹融合前、裂纹融合时及裂纹融合后3个典型的扩展阶段,不同阶段裂纹前沿形态及扩展速率da/dN变化可通过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值ΔK_(eff)的分布来体现;共面裂纹融合前,单裂纹靠近另一裂纹长轴端点的裂纹相互作用比例因子随净间距s1与裂纹深度a比值呈幂次负相关性;对接焊缝异面裂纹中焊趾处裂纹对热影响区裂纹存在抑制作用,并随着裂纹尺寸差异的累计增加,焊趾处裂纹对热影响区的抑制作用呈线性扩大,最终使得热影响区裂纹ΔK_(eff)低于门槛值ΔKth而失去活性停止扩展,上述抑制作用随异面净间距s2的增加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 桥面板 对接焊缝 多缺陷 断裂力学 等效应力强度因子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expression of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 protein during neural tube development in embryos with neural tube defects
12
作者 Dong An Xiao-Wei Wei +3 位作者 He-Nan Zhang Dan Liu Wei Ma Zheng-Wei Yua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4期705-711,共7页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LIFR),as a neuroregulatory cytokine receptor,generally shows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ies.In this study,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LIFR on pathogenes...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LIFR),as a neuroregulatory cytokine receptor,generally shows a neuroprotective effect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ies.In this study,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LIFR on pathogenesis of neural tube defects,we explored spatiotemporal expression of LIFR at different stages of fetal development in normal and neural tube defect embryos.Spina bifida aperta was induced with all-trans retinoic acid on embryonic day 10 in rats,and the spatiotemporal expression of LIFR was investigated in spina bifida aperta rats and healthy rats from embryonic day 11 to 17.Real 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western blot assay were used to examin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LIFR in healthy control and neural tube defect embryos.Results of the animal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expression of LIFR protein and mRNA in the spinal cords of normal rat embryos increased with embryonic development.LIFR was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in the spinal cords of spina bifida aperta rats compared with healthy rats from embryonic days 11 to 17.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LIFR in placenta and spinal cord in spina bifida aperta rat embryos was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in control embryos at embryonic day 15.Results from human embryo specimens showed that LIFR mRNA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in spinal cords of human fetuses with neural tube defects compared with normal controls at a gestational age of 24 to 33 weeks.Th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down-regulation of LIFR in the animal experiments.Our study revealed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expression of LIFR during embryonic neurulation.Thus,LIFR might play a specific role in neural tube development.All animal and human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were approved by the Medical Ethics Committee of Shengjing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China(approval No.2016PS106K)on February 25,2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niotic fluid DEVELOPMENT EMBRYOGENESIS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 nerve regeneration neural tube defect PLACENTA spatiotemporal expression spina bifida aperta spinal CORD serum
下载PDF
冬小麦不完善粒气象条件危险性指数研究
13
作者 成林 郭康军 +1 位作者 申晓晴 商东耀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
为探明气象条件对河南省冬小麦籽粒不完善粒的影响,利用2008—2021年河南省不同地市冬小麦收获期大田测定的不完善粒资料和对应气象资料,利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Person相关分析、权重系数等方法,分析出气象条件影响不完善粒的关键时段... 为探明气象条件对河南省冬小麦籽粒不完善粒的影响,利用2008—2021年河南省不同地市冬小麦收获期大田测定的不完善粒资料和对应气象资料,利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法、Person相关分析、权重系数等方法,分析出气象条件影响不完善粒的关键时段和主导气象因子,并构建了气象条件危险性指数I。结果表明:冬小麦成熟前20天内的气象条件对籽粒不完善粒有重要影响,其中豫南麦区主要受成熟前10天内的气象条件影响。不同地区不完善粒受不同气象因子的组合作用,总降水量R和总降水日数D为共性主导因子,豫东麦区还受成熟前平均气温T主导,北中西部麦区还受成熟前日照时数S和气温日较差Td主导。豫南麦区成熟前10天内连续降水日数超过3天、总降水量超过70 mm、总降水日数大于6天时,籽粒不完善粒>8%的可能性较高;各麦区I>5.8时,冬小麦不完善粒气象条件危险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不完善粒 权重系数 危险性指数 主导气象因子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后发生骨缺损的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李江华 李静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后发生骨缺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后发生骨缺损的患者(设为发生组),以及5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后未发生骨缺损的患...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后发生骨缺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后发生骨缺损的患者(设为发生组),以及5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后未发生骨缺损的患者(设为未发生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受伤原因、受伤部位、椎间盘是否受损、椎体前缘压缩程度、骨密度T值以及是否植骨等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后发生骨缺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组椎间盘受损、椎体前缘压缩程度≥50%、未进行植骨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未发生组(χ^(2)=25288、27885、40021,P均<0001),骨密度T值明显小于未发生组(t=424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椎间盘受损、椎体前缘压缩程度≥50%、骨密度T值较小以及未进行植骨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后发生骨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为4864~35722、4423~31093、2252~17893、8492~94879,P均<0001)。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术后骨缺损的发生与患者椎间盘受损情况、椎体前缘压缩程度、骨密度T值以及是否进行植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骨缺损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预制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措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珊珊 于阔 《四川建材》 2024年第1期118-121,共4页
结合已完成预制清水混凝土工程,针对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缺陷产生原因,从预制清水混凝土工程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养护、成品保护5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形成系统的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控制措施,最后论述在项目实施中所达到的效... 结合已完成预制清水混凝土工程,针对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缺陷产生原因,从预制清水混凝土工程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养护、成品保护5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形成系统的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控制措施,最后论述在项目实施中所达到的效果,有效避免外观质量缺陷的发生,保证了清水混凝土构件高品质的外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清水混凝土 外观质量缺陷 影响因素 控制措施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术后患儿早期拔除气管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郑耀 陈赫赫 +4 位作者 王艳 董卓亚 阮培森 徐银权 吴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849-851,共3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术后患儿早期拔除气管插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102例VSD修补术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将患儿分为早期拔管组(≤8 h)和非早期拔管组(>8 h),比较两组术前、术...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术后患儿早期拔除气管插管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102例VSD修补术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将患儿分为早期拔管组(≤8 h)和非早期拔管组(>8 h),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各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早期拔除气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VSD术后患儿102例,其中术后早期拔管组66例,非早期拔管组3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年龄、体质量、术前重度肺动脉高压、室缺大小、手术时间、体外循环(CBP)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时间长、主动脉阻断时间长、CBP时间长、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影响VSD术后患儿早期拔除气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SD室间隔缺损术后患儿早期拔除气管插管安全可行。术前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CBP时间、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影响VSD术后患儿早期拔除气管插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患儿 拔除气管插管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刀具磨损因素分析及对CFRP制孔质量的影响
17
作者 周欣康 位浩杰 +3 位作者 陈晓龙 王佳鑫 卢大伟 谢辉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6,共6页
为了保证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加工质量,研究刀具磨损对CFRP制孔质量的影响,本文制备了CFRP层压板样件,对刀具磨损规律、刀具磨损与CFRP制孔质量的关联性进行定量试验研究。使用数字显微镜跟踪标定制孔过程中的后刀面磨损量VB... 为了保证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加工质量,研究刀具磨损对CFRP制孔质量的影响,本文制备了CFRP层压板样件,对刀具磨损规律、刀具磨损与CFRP制孔质量的关联性进行定量试验研究。使用数字显微镜跟踪标定制孔过程中的后刀面磨损量VB,绘制了刀具磨损曲线,对不同转速下的后刀面磨损规律进行了定量对比分析。同时通过对制孔后的出口毛刺长度和分层情况进行试验标定,分别利用出口毛刺缺陷因子和制孔分层缺陷因子对制孔质量进行评价,绘制了缺陷因子与VB的相关曲线,对刀具磨损因素及对制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高转速下刀具更早进入急剧磨损,但在急剧磨损阶段,低转速下刀具磨损更快;刀具进入急剧磨损阶段后,刀具磨损逐渐成为出口缺陷的主要原因,且刀具磨损量相同时高转速下制孔质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 刀具磨损 缺陷因子 钻削 制孔质量
下载PDF
影响织疵产生的灰色关联分析
18
作者 李伦竣 俞博 +3 位作者 胡旭东 陈炜 徐郁山 方辽辽 《软件工程》 2024年第7期52-55,共4页
织疵是衡量织造质量的关键指标。为了优化织造过程,减少织疵产生,首先分析了织造过程中导致织疵产生的影响因素,其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取导致织疵产生的关键影响因素。实验和实际生产结果均表明,织机停车次数和停车时间对织疵产生数... 织疵是衡量织造质量的关键指标。为了优化织造过程,减少织疵产生,首先分析了织造过程中导致织疵产生的影响因素,其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提取导致织疵产生的关键影响因素。实验和实际生产结果均表明,织机停车次数和停车时间对织疵产生数量的关联度较高,关联度均为0.83以上。同时,针对双纬、百脚和断经3类织疵进行分析,得出导致双纬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密和转速,导致百脚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停时间和转速,导致断经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停次数、打纬次数、停车时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造 织疵 关键影响因素 灰色关联分析法
下载PDF
带钢热镀锌锌渣缺陷形成机理及控制措施
19
作者 刘石双 袁天祥 +3 位作者 刘延强 张良 黄立春 张逸忠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92,共10页
带钢连续热镀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具有经济性的防腐技术。然而,热镀锌过程难免会产生锌渣,锌渣的形成不仅会造成锌资源的损失,也会严重影响带钢的表面质量,因此控制锌渣的形成是带钢热镀锌质量控制的关键点。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带... 带钢连续热镀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具有经济性的防腐技术。然而,热镀锌过程难免会产生锌渣,锌渣的形成不仅会造成锌资源的损失,也会严重影响带钢的表面质量,因此控制锌渣的形成是带钢热镀锌质量控制的关键点。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带钢连续热镀锌锌渣缺陷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锌渣的形成机理,探讨了锌渣的影响因素,总结了锌渣的控制措施,证明通过一系列设备改进、工艺优化和规范操作等调整,可有效减少锌渣、降低锌耗、节省成本、提高质量。同时,对热镀锌技术锌渣缺陷的进一步有效预防与控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 锌渣缺陷 形成机理 影响因素 控制措施
下载PDF
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联合皮瓣修复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对创伤愈合情况、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醋晓川 刘海军 侯晓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联合皮瓣修复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目的探讨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联合皮瓣修复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联合皮瓣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联合皮瓣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Lane-Sandhu X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踝关节Kofoed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联合皮瓣修复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创伤愈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也有助于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创伤外固定架系统 皮瓣修复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软组织缺损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