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imination of Zig-zag Defects in Surface-stabilized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 Cells
1
作者 WANGBin GANChun-Hui 《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 CAS 1999年第2期125-128,F003-F004,共6页
The elimination of zig-zag defects in polyimide-coated surface-stabilized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SSFLC) cells is carried out by applying a low-frequency electric field. It has been achieved when the thickness of... The elimination of zig-zag defects in polyimide-coated surface-stabilized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SSFLC) cells is carried out by applying a low-frequency electric field. It has been achieved when the thickness of SSFLC cell is 3 μm. The optical spectral transmittance measurement confirmed that there is no change of layer structure, and the memory capability was not improved.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low-frequency electric field applied on the different thickness FLC cells have been observ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SFLC Zig-zag defects CLC number:TN304.9 Document code:A
下载PDF
Influence of defect states on band gaps in the two-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 of 4340 steel in an epoxy
2
作者 孔肖燕 岳蕾蕾 +1 位作者 陈雨 刘应开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9期400-403,共4页
The band structures of a new two-dimensional triangle-shaped array geometry of 4340 steel cylinders of square cross section in an epoxy resin were studied by the plane-wave expansion and supercell calculation method. ... The band structures of a new two-dimensional triangle-shaped array geometry of 4340 steel cylinders of square cross section in an epoxy resin were studied by the plane-wave expansion and supercell calculation method. The band gaps of this type of phononic crystals with different defects were calculated such as defect-free, 60° crystal linear defect states, 120° crystal linear defect states, and 180° crystal linear defect stat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band gap will emerge in different linear defects of the phononic crystals and the bandwidth of linear defect states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free-defect crystal by about 2.14 times within the filling fraction F = 0.1-0.85. In addi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filling fraction on the relative width of the minimum band gap i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ect state band width number of band gap
下载PDF
高灰阶图像增强算法及在X射线底片的应用与研究
3
作者 李亮亮 任佳 +4 位作者 吕志刚 王鹏 孙梦宇 李晓艳 高武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9-1323,共15页
针对现有伪彩色方法在高灰阶图像增强中存在灰阶损失严重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超8位高灰阶图像伪彩色增强算法,并改进了传统JET、HSV、Rainbow编码。首先,对高位灰度图像进行位深量化;其次,利用构造的高灰阶增强算法实现色彩增强;另外,... 针对现有伪彩色方法在高灰阶图像增强中存在灰阶损失严重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超8位高灰阶图像伪彩色增强算法,并改进了传统JET、HSV、Rainbow编码。首先,对高位灰度图像进行位深量化;其次,利用构造的高灰阶增强算法实现色彩增强;另外,引入一个后增强系数,保证在不损失较多图像信息的同时改善处理后色彩图像的视觉观感,以保留图像细节信息、增强颜色对比度;最后,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在低对比度、缺陷信息模糊的石油管道X射线底片的焊缝视觉增强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高位灰度图像的伪彩色增强效果是非常有效的,相对于现有算法各项指标均有较大的提升,灰阶损失相对于现有方法从93.774%降低至68.75%,时间开销也降低了至少80%,发色数指标提升了至少3.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灰阶 图像增强 X射线焊缝缺陷 发色数
下载PDF
石墨烯材料结构形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良旺 徐岩岩 +1 位作者 何立粮 张永红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共5页
石墨烯材料的结构形貌对其质量和性能的评价及应用领域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对石墨烯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分析检测。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石墨烯材料的结构形貌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选取了厚度、层数、层间距和缺陷四个重要参数。厚度... 石墨烯材料的结构形貌对其质量和性能的评价及应用领域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对石墨烯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分析检测。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石墨烯材料的结构形貌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选取了厚度、层数、层间距和缺陷四个重要参数。厚度的检测方法主要是AFM法;层数的检测方法包括光学对比度法、拉曼光谱法和TEM法;层间距的检测方法包括TEM法和X射线衍射法;缺陷的检测方法主要是拉曼光谱法。总结了各种检测方法的测量原理及应用情况,并指出了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为研究者们对石墨烯材料检测方法的选择及性能研究提供参考。对石墨烯材料的结构形貌的检测研究前景做了展望,并对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材料 结构形貌 厚度 层数 层间距 缺陷
下载PDF
论软件缺陷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德胜 宫云战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531-3533,共3页
论述了与软件缺陷相关的几个问题,包括软件缺陷的来源、软件缺陷的分类和分级、软件缺陷数目的预测、软件缺陷的发现及排除效率、软件缺陷的分布等。综合利用这些因素可以大大降低软件缺陷的测试成本,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
关键词 软件缺陷 缺陷数目 缺陷分布 缺陷分类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在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诊断中的运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林美芳 郑菊 +2 位作者 雷婷 杜柳 谢红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研究圆锥动脉干异常胎儿的拷贝数变异(CNV)情况。【方法】运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方法检测圆锥动脉干异常胎儿的CNV,根据CNV的临床意义,将病例分为非良性组(病理性CNV+临床意义未明CNV)和良性组(无CNV+良性CNV),并分析不同临床意... 【目的】研究圆锥动脉干异常胎儿的拷贝数变异(CNV)情况。【方法】运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方法检测圆锥动脉干异常胎儿的CNV,根据CNV的临床意义,将病例分为非良性组(病理性CNV+临床意义未明CNV)和良性组(无CNV+良性CNV),并分析不同临床意义CNV与胎儿超声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期间128例染色体正常圆锥动脉干异常胎儿被纳入研究。其CNV检出率为14.1%(18/128),其中包括病理性CNV为5.5%(7/128)、临床意义未明CNV(VOUS)为4.7%(6/128)和良性变异CNV为3.9%(5/128)。此128例胎儿分为良性CNV组(n=115)及非良性CNV组(n=13)。非良性CNV组病例合并心外总异常率(76.9%vs. 43.5%,P=0.037),结构性心外异常率(61.5%vs. 24.2%,P=0.022)、软指标的异常率(61.5%vs. 20.9%,P=0.004)及胸腺异常率(30.8%vs. 0.87%,P=0.000)高于良性CNV组;两组间除持续性左上腔静脉发生率(46.2%vs. 13.9%,P=0.010)存在差异外,合并心内其他异常率无显著差异(53.9%vs. 53.9%,P=1.000)。非良性组的自然死亡率(50%)高于良性组(16.4%),但未达统计学差异。【结论】拷贝数变异是圆锥动脉干异常发生的可能机制之一,合并包括胸腺异常在内的心外异常提示合并拷贝数变异的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圆锥动脉干畸形 拷贝数变异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
下载PDF
基于模糊风险评估矩阵的汽车产品缺陷认定 被引量:5
7
作者 董红磊 陈玉忠 张金换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77-381,共5页
风险评估是汽车产品非标缺陷认定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针对风险评估矩阵法在汽车缺陷危险性评价应用中存在的专家评语模糊性、假定属性权重相等和需要专家综合决策的实际问题,提出改进方法。运用梯形模糊数量化危险严重性、可能性和风... 风险评估是汽车产品非标缺陷认定的常用方法之一。本文针对风险评估矩阵法在汽车缺陷危险性评价应用中存在的专家评语模糊性、假定属性权重相等和需要专家综合决策的实际问题,提出改进方法。运用梯形模糊数量化危险严重性、可能性和风险等级的主观或定性评语,通过层级分析法(AHP)理论中的成对比较法确定严重性和可能性相对风险值的影响权重,引入专家群体评估方式,依据模糊风险评估矩阵计算危险综合风险值。本文以某车型真空助力器缺陷为例进行分析,应用该方法计算出风险值,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工程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汽车缺陷 风险评估 缺陷判定 模糊数 风险矩阵
下载PDF
裂纹缺陷体积百分数与CT数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敖波 赵歆波 +2 位作者 张定华 徐夏刚 王唤抒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6年第2期64-68,共5页
本文利用混合体的线性衰减系数的线性表示,推导出材料受力环境下,不含杂质时,微裂纹群的出现所带来的密度相对变化量与CT数相对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式。进一步分析得到了裂纹缺陷体积百分数相对变化量与CT数相对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式。含单... 本文利用混合体的线性衰减系数的线性表示,推导出材料受力环境下,不含杂质时,微裂纹群的出现所带来的密度相对变化量与CT数相对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式。进一步分析得到了裂纹缺陷体积百分数相对变化量与CT数相对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式。含单杂质时,得到了裂纹缺陷体积百分数相对变化量与CT数相对变化量的关系式,并且把结论进一步推广到多杂质情形。为后期利用CT进行材料疲劳寿命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衰减系数 CT数 裂纹缺陷 疲劳寿命
下载PDF
基于超声TOFD直通波及神经网络的近表面缺陷自动识别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振华 胡怀辉 卢超 《无损检测》 2014年第3期14-17,24,共5页
针对超声TOFD存在近表面盲区及近表面缺陷自动识别分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超声TOFD直通波及神经网络对近表面孔状缺陷识别分类的方法。在近表面缺陷检测信号的直通波部分选取多个关键点,揭示了各关键点幅度分布与近表面缺陷深度的关系,... 针对超声TOFD存在近表面盲区及近表面缺陷自动识别分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超声TOFD直通波及神经网络对近表面孔状缺陷识别分类的方法。在近表面缺陷检测信号的直通波部分选取多个关键点,揭示了各关键点幅度分布与近表面缺陷深度的关系,获得了用于近表面缺陷检测的幅度分布特征值,并将该特征值用于BP神经网络对缺陷识别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铝合金板近表面孔状缺陷进行准确、有效的自动识别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TOFD BP神经网络 近表面缺陷 特征值
下载PDF
基于动力响应识别结构内部缺陷的损伤指标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成斌 金立成 吴志勤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41-1855,共15页
结构振动响应对于检测结构内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距离缺陷不同位置处传感器实测响应与无损结构响应之间的差异,定义各传感器的不同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结构不同位置处的损伤指标.研究中运用动力扩展有限元法结合水平集法描述结构内... 结构振动响应对于检测结构内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距离缺陷不同位置处传感器实测响应与无损结构响应之间的差异,定义各传感器的不同权重,在此基础上构建结构不同位置处的损伤指标.研究中运用动力扩展有限元法结合水平集法描述结构内部缺陷以避免迭代计算中的网格重划分.首先,在得到不同位置的传感器权重后,利用阈值函数使原来呈线性的权重转换为非线性权重,即对不同位置处权重大小进行放缩,并通过引入双三次插值得到结构的损伤指标及其分布,结合插值成像技术识别缺陷数目及其所在的大致区域;最后,在利用智能算法进行反演的过程中,先剔除不必要的传感器,再引入加权系数改进目标函数进行精确反演.若干算例的分析表明:损伤指标法能够在缺陷数目未知的情况下通过正向建模快速得出缺陷具体数目及位置初步信息,引入加权系数的目标函数反分析方法相较于以往智能算法可以更快达到收敛,更加高效地得出缺陷精确位置.为了进一步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及工程应用前景,运用本文建立的模型对含圆形孔洞缺陷的钢筋混凝土板进行了缺陷检测,得到了较好的反演结果,证明提出的模型切实可行且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扩展有限元 传感器敏感性 加权目标函数 损伤指标 插值成像技术 缺陷数目
下载PDF
直和空间上微分算子的延拓问题Ⅱ——直和空间上的J-自伴问题 被引量:5
11
作者 傅守忠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15,共15页
本文给出了直和空间上J-对称微分算子的J-自伴延拓域的解析描述,并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这样的J-自伴延拓,不仅包含了各子区间上J-自伴延拓的直和,而且还包括不能用子区间上J-自伴延拓的直和去描述的延拓。
关键词 丁-对称算子 微分算子 丁-自伴延拓
下载PDF
具有可积系数的二阶J-自伴微分算子的谱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忠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740-745,共6页
利用纳依玛克M.A〔12〕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具有可积系数的2阶非自伴微分算子的谱,得到几类极限点型的非对称微分算子(J-对称微分算子)的J-自伴扩张的谱的估计.
关键词 J-自伴微分算子 亏指数 本质谱 可积系数
下载PDF
试验电压对输电线路缺陷电晕放电紫外光子计数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万树伟 陈澜 +3 位作者 卞星明 张林 王黎明 关志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7-152,共6页
高压输电线路缺陷故障早期往往伴随着电晕放电,会产生特定波长的紫外光,因此可以利用紫外成像仪检测这些电晕放电现象。为研究试验电压对输电线路缺陷电晕放电的紫外光子计数率的影响,通过模拟架空线路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晕放电现象对不... 高压输电线路缺陷故障早期往往伴随着电晕放电,会产生特定波长的紫外光,因此可以利用紫外成像仪检测这些电晕放电现象。为研究试验电压对输电线路缺陷电晕放电的紫外光子计数率的影响,通过模拟架空线路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晕放电现象对不同长度的断裂铝股进行了紫外测量,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距离放电点距离相同,且成像增益相同时,断裂铝股起晕后的光子计数率与试验电压的平方近似呈线性关系,试验电压平方对不同长度断裂铝股的影响梯度基本相同,在0.25~0.3之间。这一结论在实际输电线路中也得到了有效验证,为紫外仪在输电线路电晕缺陷检测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特性 光子计数率 输电线路 缺陷 试验电压 电晕放电
下载PDF
基于相对论量子亏损理论的类氦离子电离能规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耀宗 张知侠 +1 位作者 梁昌慧 张小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8期4320-4323,共4页
依据离子能级的相对论量子亏损理论,给出了类氦离子电离能的一种表达式。根据原子序数6至15的类氦离子电离能的实验数据,对其电离能表达式中的量子数亏损及屏蔽电荷数进行了拟合,得到类氦离子电离能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式,依据该关系式计... 依据离子能级的相对论量子亏损理论,给出了类氦离子电离能的一种表达式。根据原子序数6至15的类氦离子电离能的实验数据,对其电离能表达式中的量子数亏损及屏蔽电荷数进行了拟合,得到类氦离子电离能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式,依据该关系式计算的电离能理论值与已有实验值符合得很好。推算了原子序数16至39的类氦离子的电离能,并与其他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氦离子 电离能 量子数亏损 屏蔽电荷数
下载PDF
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下GaⅡ离子Rydberg态能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勇 张国营 +2 位作者 薛刘萍 王明泉 张学龙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22-24,共3页
在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理论框架下,将Martin关于单价原子量子亏损的公式推广到了多价原子(离子)系统.本文依此计算了GaⅡ离子的4sns3S1和4sns1S0的两个类光谱能级系列的几个Rydberg态,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达到了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 最弱受约束电子势模型 GaⅡ离子 Rydberg系列能级 量子数亏损
下载PDF
长矩形腔体中混合流体的对称对传波 被引量:1
16
作者 宁利中 宁碧波 +1 位作者 郝建武 田伟利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92-2397,共6页
为了研究分离比ψ=-0.4的混合流体在长高比Γ=40的长矩形腔体内对称对传波的时空特性,利用SIMPLE算法对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随着对传波对称的向左右两侧传播和两端壁附近对流滚动的消失,中间部位的对流圈拉长,... 为了研究分离比ψ=-0.4的混合流体在长高比Γ=40的长矩形腔体内对称对传波的时空特性,利用SIMPLE算法对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随着对传波对称的向左右两侧传播和两端壁附近对流滚动的消失,中间部位的对流圈拉长,当中间部位的对流局部波数和腔体平均对流波数变的足够小时,中间部位的对流圈保持原有相位,分裂成两个小对流圈。紧接着,在两个小对流圈中间生成一个与其相位相差为180°的新对流圈。中间部位局部波数和腔体的平均对流波数突然变大。随着时间发展,两端壁附近各有一个对流圈消失,中间部位对流圈拉长,系统再次重复对流圈分裂的变化过程。正是由于局部波数和平均波数的小大交替变化,系统周期的产生对传波缺陷。对称对传波存在于相对瑞利数r∈[3.24,3.501]的区间内,对传波缺陷的出现位置和发生周期不随着相对瑞利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 对称性 局部波数 时空结构 周期
下载PDF
周期分布缺陷对韧性材料高应变率拉伸碎裂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宇轩 周风华 胡时胜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119,共7页
为研究初始缺陷对材料高应变率碎裂过程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具有周期性几何缺陷的韧性金属圆杆在高应变率拉伸过程中的碎裂现象。模拟结果表明:(1)与无初始缺陷的韧性杆件相比,具有一定幅值的初始缺陷的杆件在同等拉伸速度下发... 为研究初始缺陷对材料高应变率碎裂过程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具有周期性几何缺陷的韧性金属圆杆在高应变率拉伸过程中的碎裂现象。模拟结果表明:(1)与无初始缺陷的韧性杆件相比,具有一定幅值的初始缺陷的杆件在同等拉伸速度下发生断(碎)裂的时刻一般提前;(2)初始缺陷对碎片的尺寸和大小分布影响明显,在一定的应变率范围内,周期性缺陷完全控制了韧性材料碎裂过程中产生碎片的个数,可称这个碎裂过程为'缺陷控制碎裂';(3)改变初始缺陷的空间间距和幅值,出现'缺陷控制碎裂'的应变率窗口将发生明显变化。进一步讨论了具有2种幅值的复合缺陷对拉伸碎裂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初始缺陷 有限元法 韧性材料 缺陷控制碎裂 碎片数
下载PDF
模糊环境下含次品供应链成本与碳排放优化管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屈晓龙 李波 蒋雨珊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1-284,共14页
针对生产过程不完美并且考虑将次品返运回生产方的二级闭合供应链系统,基于所有参数和决策变量均为梯形模糊数的情景,研究如何利用碳限额与交易机制实现对供应链总成本与碳排放的有效管理.建立供应链模糊总成本与碳排放优化模型,利用梯... 针对生产过程不完美并且考虑将次品返运回生产方的二级闭合供应链系统,基于所有参数和决策变量均为梯形模糊数的情景,研究如何利用碳限额与交易机制实现对供应链总成本与碳排放的有效管理.建立供应链模糊总成本与碳排放优化模型,利用梯级平均综合表示法和Kuhn-Tucker条件法求解得到经济订货量、最优总成本和最小碳排放.结果表明:模糊参数相对于确定参数的不同方向与幅度的变化会导致差异较大的决策结果;次品率对总成本的影响与生产率和碳限额的影响方向相反,碳价对总成本的影响受给定碳限额的制约;次品率降低、生产率和碳价提高会降低碳排放,碳限额对碳排放无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额与交易机制 碳排放 次品率 模糊数 经济订货量
下载PDF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在出生缺陷新生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蔷 杨秀芳 郑铠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662-666,共5页
目的: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在出生缺陷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不明原因的出生缺陷新生儿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评估出生缺陷发生的遗传病因。结果:20例患儿经常规染色体检测存在2例(10%)染色体拷... 目的:探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在出生缺陷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不明原因的出生缺陷新生儿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评估出生缺陷发生的遗传病因。结果:20例患儿经常规染色体检测存在2例(10%)染色体拷贝数变异,但无法明确病因。另经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后,有5例患儿(25%)存在染色体拷贝数变异,4例患儿明确病因,与常规染色体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号患儿在chr22q13.31q13.33区域发生3.8 Mb片段缺失,为Phelan-McDermid综合征;2号患儿在chr15q11.2q13.1区域发生约6.2 Mb片段缺失,与Prader-Willi综合征相关;3号患儿在chr11q24.2q25区域发生10.3 Mb片段缺失,为Jacobsen综合征;4号患儿在chr5q32处存在约311 Kb缺失片段,该片段缺失可致Treacher Collins综合征;5号患儿多条染色体发生了大片段纯合子(>3Mb)现象,片段长度总和大约为171.0 Mb,占常染色体基因组片段总长度的6.0%,无明确临床意义。其余患儿染色体拷贝数为正常多态性改变。结论:在常规染色体检测无法确诊的情况下,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进行全基因组的快速扫描可明确部分患儿病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出生缺陷 染色体拷贝数 诊断
下载PDF
局部环上表矩阵为初等阵之积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德钦 郑千里 《大学数学》 2010年第2期58-63,共6页
表矩阵为初等阵之积的问题,是矩阵论中基本问题之一.一些矩阵方法能够具体操作也是赖于此问题的结论,但是一般环上,此问题尚无结果.本文对局部环,探讨此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局部环 半局部环 剩余数 初等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