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0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llenges to Online Criminal Litig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mart Justice and Responses——Focusing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 to Defense
1
作者 ZHENG Weiwei YAN Jiaqi SHEN Jinjun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4年第4期853-875,共23页
Online criminal litigation transcends the constraints of physical time and space and changes the logic and path of trial hearings for some criminal cases with the help of technology.However,the leapfrog shift from the... Online criminal litigation transcends the constraints of physical time and space and changes the logic and path of trial hearings for some criminal cases with the help of technology.However,the leapfrog shift from the“physical field”to the“virtual field”has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effective exercise of the defendant's right to defense.Online criminal justice further highlights the imbalanc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secution and defense in the context of smart justice,and proposes a new topic for protecting the human rights of the prosecuted.The introduction of online criminal litigation in judicial practice is intended to achieve justice in a faster and more convenient way.However,the dissipation of the ritualized remote hearings tends to und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fense and impair the defense's ability to cross-examine evidence,while the technically advantageous public authorities can aggravate the barrier to the defense's meeting and reading the case file.The root cause is that technological power instrumentalism overemphasizes pragmatism and the pursuit of truth under the position of authority,thus diluting humanistic care for the subject of litigation.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 with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right to defense in remote hearings,it is necessary to transform online criminal litigation from a“practical technical tool”to a“convenient auxiliary method,”and appropriately weigh the limits of pursuing truth against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in special scenarios.Meanwhile,it is also feasible to provide technical care for the defense and strengthen its ability to cross-examine evidence.Moreover,a covert communication platform should be furnished for the defender's online meeting to actively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the defendant's right to defe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line criminal litigation smart justice right to defense remote hearings human rights
下载PDF
Abuses of Women in Inheritance Across Culture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Its Prevalence and Religious Panacea
2
作者 Popoola Sulaiman Akorede Agbabiaka-mustapha Muinat A.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7年第12期620-630,共11页
The patriarchal nature of African society generally lays emphasis on the superiority of men over women in every sphere of life. When a woman dies, in most African societies, her legacy is usually inherited by the husb... The patriarchal nature of African society generally lays emphasis on the superiority of men over women in every sphere of life. When a woman dies, in most African societies, her legacy is usually inherited by the husband, children, and her family. But if a man dies, the widow, usually experiences false accusations of killing her husband to deny her share of her husband's properties.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dynamics of cultural practices in Nigeria promotes abuse of inheritance rights of women and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ies of using Islamic inheritance rules as a divine solution to the abuse of inheritance rights of women. The research questions as follows: what is the nature of women's rights to father's estate? What is the nature of widow's right to the husband's estate? What is your perception about the Islamic law of inheritance? The data for this study were collected using questionnaire and simple percentage was used for the analysis. In this respect, a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to 220 women who were purposely selected from the three major tribes in Lagos state, Nigeria. The result showed that various cultures in Nigeria favour male child, grant male higher rights to land and other properties and promote abuse of inheritance rights against wom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uses of women African society cultural practices religious panacea inheritance rights major tribesin Nigeria
下载PDF
The Whaling in the Antarctic Case, Applying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Regulation of Whaling as a Self-contained Regime
3
作者 Lilian del Castillo 《中国海洋法学评论(中英文版)》 2017年第2期75-108,共34页
The Whaling in the Antarctic Case (Australia v. Japan: New Zealand intervening) dec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hereinafter "ICJ" or "the Court") on 31 March 2014 dealt with the inte... The Whaling in the Antarctic Case (Australia v. Japan: New Zealand intervening) dec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hereinafter "ICJ" or "the Court") on 31 March 2014 dealt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specific provisions of the 1946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Regulation of Whaling (ICRW), in particular Article VIII.1, and its complementary instruments, i.e., the Schedule and the Annexes of the 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 Scientific Committee. The decision of the Court was a remarkable good one. However, its rigorous reasoning focused almost exclusively on the required purpo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JARPA II Programme1 permits as set out in the ICRW, approaching the convention as an autonomous self-contained regime which leaves aside other additional grounds. Nonetheless, it would be beneficial for further jurisdictional developments to strengthen the scope of the ICWR system with the applicable provisions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UNCLOS) and other treaties and institutions impinging on whales and whaling, e.g., CITES, Bonn Convention, Antarctic Treaty System, among others. The query remains concerning the unexplored sources of international law ruling Antarctic spaces and species which are absent in the judgment of the Court but may allow an evolu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ICR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cle VIII (ICRW) “Purpo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HALING moratorium UNCLOS Good FAITH abuse of rights Japan’s breach of obligations
下载PDF
辱虐管理对逢迎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印象管理动机的视角
4
作者 严丹 吴江秋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2,共9页
以往研究较多关注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情景中人际互动行为的影响,尤其是探究员工与实施辱虐的领导互动行为时,更是把研究重点放在疏离行为等消极追随和趋避行为上,而对指向领导的职场内外应对行为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印象管理动机视角... 以往研究较多关注辱虐管理对员工工作情景中人际互动行为的影响,尤其是探究员工与实施辱虐的领导互动行为时,更是把研究重点放在疏离行为等消极追随和趋避行为上,而对指向领导的职场内外应对行为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印象管理动机视角,整合社会心理学的印象管理理论和印象形成模型,探讨辱虐管理对职场内外逢迎行为激发效果、内部机理和边界条件,对来自282名本土企业一线员工的纵向追踪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辱虐管理对员工职场内逢迎和职场外逢迎行为均存在正向影响,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在这一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且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的中介作用受领导权力感知调节;具体而言,员工领导权力感知越高,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职场内外逢迎行为的正向影响越强。因此,在管理实践中应加强领导者辱虐行为治理,营造良好职场风气;关注员工心理状态,健全员工反馈机制;强化正式规章制度,防范领导滥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辱虐管理 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 逢迎行为 领导权力感知
下载PDF
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滥用上诉权法律规制之探讨
5
作者 徐阳 王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5-40,共6页
在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被告人滥用上诉权的问题。被告人滥用上诉权有违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设立宗旨,降低了诉讼效率,浪费了司法资源,有必要从法律上进行规制。我国应在借鉴域外规制认罪协商案件被告人滥用上诉权立法经... 在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被告人滥用上诉权的问题。被告人滥用上诉权有违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设立宗旨,降低了诉讼效率,浪费了司法资源,有必要从法律上进行规制。我国应在借鉴域外规制认罪协商案件被告人滥用上诉权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对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滥用上诉权问题进行法律上的规制,构建认罪认罚案件一审法院上诉理由过滤机制,同时建立认罪认罚案件二审法院上诉许可审查机制。处理好保障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上诉权和规制其滥用上诉权的关系,确保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有序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案件 被告人 滥用上诉权 规制
下载PDF
平台经营者管理权的滥用与规范进路
6
作者 冷传莉 王宗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104,共12页
数字时代平台经营者的角色定位已然由市场工具人向组织化的管理者转变,具有自律管理的法定职能。然而,平台经营者营利主体与管理主体的身份复合造成其在缔约与履约的过程中暗藏难以被有效识别且规制有限的权利滥用。主要原因在于:平台... 数字时代平台经营者的角色定位已然由市场工具人向组织化的管理者转变,具有自律管理的法定职能。然而,平台经营者营利主体与管理主体的身份复合造成其在缔约与履约的过程中暗藏难以被有效识别且规制有限的权利滥用。主要原因在于:平台经营者的私主体面相与行为公共性的冲突、管理规则的私法自治与缔约商谈环境缺失的冲突和管理行为受原则性规范引导与包容审慎监管。为维护良善的平台商业生态,平台经营者应肩负起角色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九、二十条的规定,细化企业社会责任。在程序层面上,构造平台服务的选择渠道,强化平台用户话语权。在实体层面上,管理行为需要接受司法审查,行权措施应当符合禁止权利滥用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营者 管理权 营利性 社会责任 禁止权利滥用
下载PDF
电子竞技生态系统的反垄断规制——以游戏版权独家授权为切入点
7
作者 刘大洪 唐子晗 《竞争政策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38-55,共18页
伴随着电子竞技全面进入特许经营时代,游戏市场迎来了“后独家时代”,电子竞技正在逐渐演变为一种以游戏发行平台为核心的数字生态系统。游戏发行平台通过抢夺游戏版权来抢占市场,并且借助网络效应来提高游戏版权市场的进入壁垒。同时,... 伴随着电子竞技全面进入特许经营时代,游戏市场迎来了“后独家时代”,电子竞技正在逐渐演变为一种以游戏发行平台为核心的数字生态系统。游戏发行平台通过抢夺游戏版权来抢占市场,并且借助网络效应来提高游戏版权市场的进入壁垒。同时,基于在游戏版权这个利基市场所形成的市场支配地位,游戏发行平台可以轻易控制职业联盟、电竞俱乐部、游戏直播等下游市场主体,从而逐步在生态系统内部的所有领域均实现垄断,最终达到生态垄断的状态。电子竞技生态垄断带来了一系列新型的垄断行为,在产业层面和社会层面造成了诸多负外部性问题。然而,以知识产权法还是反垄断法来规制版权滥用行为一直存在争议,著作权法难以完全厘清知识产权滥用带来的失衡竞争关系,反垄断法在适用上存在着难度。为此,我们需要结合电子竞技生态垄断的特点,从动态竞争的视域出发分析游戏创新和竞争者进入市场难度之间的耦合关系,以期对电子竞技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结构性规制,并提高司法实践中的规则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竞技 生态系统 版权权力 知识产权滥用 独家授权 必要设施
下载PDF
国家对非国家行为体行使自卫权的国际法律问题研究
8
作者 廖丽 秦冰燚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1-82,共12页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事务的不断演变,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愈发凸显。本文探讨国家是否有权对非国家行为体行使自卫权的问题,认为国际法并未明确排除面对武力攻击时国家对非国家行为体行使自卫权的可能,同时指出尽管“不愿或不... 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事务的不断演变,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愈发凸显。本文探讨国家是否有权对非国家行为体行使自卫权的问题,认为国际法并未明确排除面对武力攻击时国家对非国家行为体行使自卫权的可能,同时指出尽管“不愿或不能”测试在维护受害国国家安全和非国家行为体所在领土国主权之间保持了微妙平衡,但这个学说缺乏学理支撑且国际上未形成法律确信,自卫权行使仍需遵循“必要性”和“相称性”原则。因此,在面临来自非国家行为体的武力攻击时,国家有权采取包括自卫权在内的必要行动来维护国家安全,但各国必须深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协作,捍卫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确保自卫权的行使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国家行为体 武力攻击 自卫权 “不愿或不能”测试
下载PDF
独立保函视域下“欺诈”概念的本土化重述
9
作者 徐冬根 白树海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61,共7页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颁布的《独立保函司法解释》以“列举+概括”的方式构建了欺诈例外的规范体系。学界广泛质疑概括式兜底条款突破了独立保函欺诈的界限,或成为司法机关任意止付保函的制度漏洞。这一质疑源于兜在条款用语不当引发的...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颁布的《独立保函司法解释》以“列举+概括”的方式构建了欺诈例外的规范体系。学界广泛质疑概括式兜底条款突破了独立保函欺诈的界限,或成为司法机关任意止付保函的制度漏洞。这一质疑源于兜在条款用语不当引发的误读。不同于学界的质疑,司法实践中兜底条款在我国法院的适用方式趋于保守。解释论视角下,独立保函语境中“欺诈”的内涵特指欺诈故意,区别于民法体系下欺诈的概念。兜底条款中“权利滥用”的情形实则被纳入“欺诈”之范畴,这一逻辑关系在实证研究中得以验证。独立担保的制度价值在国内规范层面和司法实践层面均得以维护,与国际惯例的精神相契合。从立法技术角度考量,有必要加入定义性条款释明独立保函欺诈的内涵是欺诈故意,将兜底条款中“滥用”的措辞替换为“主张”,避免用词不当引发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保函欺诈 滥用付款请求权 “一带一路”倡议 涉外法治
下载PDF
论我国强制答辩制度的构建
10
作者 靳建丽 张可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民事诉讼法》第128条“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即我国没有强制答辩制度,但域外大部分国家都确立了明确的逾期答辩规则和较为严厉的答辩失权后果,以对被告的答辩进行规范和约束。基于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和诉讼... 《民事诉讼法》第128条“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即我国没有强制答辩制度,但域外大部分国家都确立了明确的逾期答辩规则和较为严厉的答辩失权后果,以对被告的答辩进行规范和约束。基于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和诉讼效率的需要,我国也应明确答辩状的内容和形式、细化提交答辩状的期限、规定不按时提交答辩状的后果并完善强制答辩的配套制度,以规范被告的诉讼行为,提高民事诉讼的庭审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答辩 诉讼公正 诉讼效率 答辩失权
下载PDF
新《公司法》股东双重代表诉讼规则的展开
11
作者 刘斌 梁樱子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80-97,共18页
面对公司立体式发展而产生的权利扩张现象,2023年修订的《公司法》引入了股东双重代表诉讼规则,旨在解决子公司诉讼能力丧失问题并提供有效救济。当子公司遭受内部或外部侵害,子公司与母公司均不能或怠于起诉时,母公司股东可以提起双重... 面对公司立体式发展而产生的权利扩张现象,2023年修订的《公司法》引入了股东双重代表诉讼规则,旨在解决子公司诉讼能力丧失问题并提供有效救济。当子公司遭受内部或外部侵害,子公司与母公司均不能或怠于起诉时,母公司股东可以提起双重代表诉讼。在双层制下需要向子公司的董事会或监事会履行前置程序,单层制下则由审计委员会替代监事会履行前置程序。当前的股东双重代表诉讼规则将母子公司的控制关系限定于直接或间接的全资母子公司,应当将其适度扩张至绝对控股母子公司及部分相对控股母子公司,并在前置程序中增加股东请求回复规则。同时,对于母子公司控制关系中隐藏的权利滥用问题,股东双重代表诉讼与其他公司法律规范存在衔接适用的空间,应当注重制度联动效应,以防止母公司及其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或者母公司中小股东滥用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双重代表诉讼 母子公司 前置程序 禁止权利滥用
下载PDF
公众人物抗辩理论的本土应用
12
作者 高勇 李佳宸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7期86-91,共6页
公众人物抗辩理论主张,为了平衡人格权保护与言论自由,当发生侵犯公众人物人格权诉争时,如果侵权人主张被侵权人为公众人物即可减免自己的侵权责任。学界普遍认为,《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实为公众人物抗辩理论在我国法律规范中... 公众人物抗辩理论主张,为了平衡人格权保护与言论自由,当发生侵犯公众人物人格权诉争时,如果侵权人主张被侵权人为公众人物即可减免自己的侵权责任。学界普遍认为,《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八条的规定实为公众人物抗辩理论在我国法律规范中的具体体现。实际上公众人物抗辩理论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进入中国,21世纪初就有了应用,但在实践中却存在隐私权边界模糊、公众人物范畴泛化、公共利益的价值判断标准不确定以及脱离了适用于政治人物的主轨道等问题。对上述问题,应确立隐私权保护底线,限缩公众人物抗辩理论的适用范围,重构公众人物隐私侵权案件的证明责任,使该理论更好应用于本土司法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人物 隐私权 真实恶意原则 公众人物抗辩 本土化
下载PDF
侵害品种权合法来源抗辩:理论证成、适用界限与法律后果
13
作者 万志前 王子洁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30-439,共10页
合法来源抗辩是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常见的抗辩事由之一,信赖保护原则、善意第三人理论和过错责任原则为其理论基础。合法来源抗辩是对品种权人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限制,为平衡品种权人与善意侵权人的利益,应从行为类型、主观要件、客... 合法来源抗辩是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常见的抗辩事由之一,信赖保护原则、善意第三人理论和过错责任原则为其理论基础。合法来源抗辩是对品种权人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限制,为平衡品种权人与善意侵权人的利益,应从行为类型、主观要件、客观要件等方面明确其适用界限。构成合法来源抗辩的,侵权人应停止侵害和支付合理开支。应限制停止侵权的适用,可根据具体案件采取支付合理费用、事后许可及取得侵权物等代替救济方式,按照合理性、真实性、关联性确定合理开支的数额。善意侵权人所获利益的返还,应以现存利益为限。我国应借鉴其他知识产权领域立法、他国相关立法以及司法实践,完善侵害品种权合法来源抗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权 合法来源抗辩 善意侵权 停止侵害 合理开支
下载PDF
烂尾楼停贷纠纷中若干法律问题刍议——以19个司法裁判案例为样本
14
作者 张静 《司法警官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在烂尾楼停贷纠纷中,按揭购房者因开发商存在逾期交房的违约行为而拒绝向银行偿还贷款,该停贷行为面临合同相对性与公平原则的冲突,导致实践中出现同案不同判现象,其根源在于法律规则的缺失。按照现有司法解释,两合同纠纷在满足一定条... 在烂尾楼停贷纠纷中,按揭购房者因开发商存在逾期交房的违约行为而拒绝向银行偿还贷款,该停贷行为面临合同相对性与公平原则的冲突,导致实践中出现同案不同判现象,其根源在于法律规则的缺失。按照现有司法解释,两合同纠纷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才能合并审理,购房者不解除商品房买卖合同和担保贷款合同,其停贷行为一般不被支持。而停贷行为具有正当性,为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借鉴国外抗辩权延伸制度对我国立法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烂尾楼 停贷 关联合同 抗辩权延伸
下载PDF
表决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以决议效力为中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卓卓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6,共15页
表决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为股东间利益调整、禁止权利滥用法理以及股东平等原则,主要的规制模式包括表决权限制与禁止表决权滥用。表决权限制由于对股东权利限制过大、适用范围狭窄以及实际作用不明等,不宜作为规制表决权滥用的一般规... 表决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为股东间利益调整、禁止权利滥用法理以及股东平等原则,主要的规制模式包括表决权限制与禁止表决权滥用。表决权限制由于对股东权利限制过大、适用范围狭窄以及实际作用不明等,不宜作为规制表决权滥用的一般规范。而对于违反禁止表决权滥用的公司决议而言,决议有效说不足以全面保护少数股东;无效说存在不符合资本多数决原则、决议无效的理论基础不明、适用对象不清晰等问题;表决权滥用决议的可撤销说能够兼顾少数股东保护及多数决原则,并符合保护交易安全的要求。在具有利益关系的多数股东或控制股东滥用表决权、故意损害少数股东或公司利益且其表决权行使与决议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少数股东得主张撤销决议,由此规制表决权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决权滥用 决议瑕疵之诉 股东压迫 公司法修订 表决权限制
下载PDF
数据犯罪的双重法益及其保护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彬 薛力铭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8,共9页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当下我国刑法对数据法益的保护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数据秩序法益的内涵过于抽象,难以承担保护数据法益、保障数据技术平稳健康发展的使命;单一的数据安全法益说,会导致利用公开数据不当入罪。数据...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当下我国刑法对数据法益的保护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数据秩序法益的内涵过于抽象,难以承担保护数据法益、保障数据技术平稳健康发展的使命;单一的数据安全法益说,会导致利用公开数据不当入罪。数据犯罪所侵犯的法益是双重法益,其外壳是数据安全,内核是数据自决权。以数据犯罪的双重法益为基础,我国在立法上应当通过修改旧罪、增设新罪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刑法保护,在确立数据法益独立保护的基础上,修改《刑法》第285条第2款,同时增设专门针对数据的破坏、滥用数据罪;在司法上应当以双重数据法益合理界定侵害数据行为的入罪门槛和处罚范围,实现对个人数据及社会公共数据、国家数据的体系化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安全 数据自决权 双重法益 破坏、滥用数据罪
下载PDF
正当防卫法理基础的个人主义重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安汇玉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96-110,共15页
正当防卫的法理基础无需诉诸超个人主义元素,但个人主义既有学说存在难以契合实定法的局限,以个人主义进路阐释正当防卫的困局有赖于方法论的转变。纵向上,援引民法学领域结构分化的利益衡量论,以公民基本权利为核心的法治国基础利益经... 正当防卫的法理基础无需诉诸超个人主义元素,但个人主义既有学说存在难以契合实定法的局限,以个人主义进路阐释正当防卫的困局有赖于方法论的转变。纵向上,援引民法学领域结构分化的利益衡量论,以公民基本权利为核心的法治国基础利益经由正当防卫制度利益约束当事人利益;横向上,在主体间性视阈下,秉持理性存在者相互承认的权利观,正当防卫的法理基础在于对公民间法权关系的肯认。据此,触发防卫权的不法侵害以公民间法权关系受损为核心,作为防卫对象的不法侵害人仅以自由意志支配为必要而不以罪责为条件,防卫权存续时段以法权关系受损且具有即时修复可能性为限。上述观点基本可以解释当前的刑法理论并与实定法契合,在我国正当防卫司法实践中是较为妥当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防卫 个人主义 利益衡量 主体间性 法权关系
下载PDF
特定语境下正当防卫限度之教义学反思
18
作者 陆杰 凌萍萍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9-78,共10页
由于刑法对正当防卫条款的概括性规定与现实中防卫案例的高发频率,正当防卫的限度问题既是立法的盲点与痛点,也是司法的争议焦点。为进一步厘定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需要在明确正当防卫权的基本性质为主动防御权的基础上,以防卫人的身份... 由于刑法对正当防卫条款的概括性规定与现实中防卫案例的高发频率,正当防卫的限度问题既是立法的盲点与痛点,也是司法的争议焦点。为进一步厘定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需要在明确正当防卫权的基本性质为主动防御权的基础上,以防卫人的身份特征、先前行为、持有武器、所处地点等不同特定语境为切入点,进行相应的教义学反思。具体包括实现不法侵害程度的预测可能性与防卫方式之间的平衡,对精准防卫与概括防卫、强度过当与时间过当、紧急防卫与非紧急防卫等范畴进行合理区分;同时,强调预防性防卫的存在必要性,最终实现对防卫限度的精细化教义学框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语境 防卫限度 主动防御权 预防性防卫
下载PDF
契约法与组织法双重视角下股权赠与的效力认定
19
作者 贺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100,共13页
采用单一视角认定股权赠与效力,影响《民法典》与《公司法》的衔接适用,损害公司与股东利益。有必要以契约法与组织法的双重视角研判股权赠与的效力。股权赠与合同中赠与合意的认定应加入公司治理利益的考量。股权赠与不适用优先购买权... 采用单一视角认定股权赠与效力,影响《民法典》与《公司法》的衔接适用,损害公司与股东利益。有必要以契约法与组织法的双重视角研判股权赠与的效力。股权赠与合同中赠与合意的认定应加入公司治理利益的考量。股权赠与不适用优先购买权规则,其本身不会损害有限公司的人合性。股权赠与应采公司认可生效主义的股权变动模式,由公司对股权赠与进行合规审查,认可后即完成交付。对于滥用股权赠与规避优先购买权的行为,不发生赠与的法律效力。为防止股东利用股权赠与逃避出资义务,股权赠与完成后应由受赠人履行出资义务,由赠与人承担补充出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赠与合同 优先购买权 股权变动模式 滥用权利
下载PDF
开源项目中贡献者请求权研究
20
作者 黄菁茹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8,共15页
开源项目的商业化已经趋于成熟,贡献者的经济利益日益重要。根据贡献形式、贡献程度、贡献使用条件的不同,开源项目的贡献者形成了较为复杂的请求权体系。开源项目贡献者的合同请求权与著作权请求权是最常见的核心请求权,涉及众多贡献... 开源项目的商业化已经趋于成熟,贡献者的经济利益日益重要。根据贡献形式、贡献程度、贡献使用条件的不同,开源项目的贡献者形成了较为复杂的请求权体系。开源项目贡献者的合同请求权与著作权请求权是最常见的核心请求权,涉及众多贡献者与著作权归属、开源软件作品性质与贡献者权利范围、违反许可证的违约责任与损害赔偿计算、违反闭源保密协议进行开源的责任认定、免费定价是否构成低价竞争等问题的讨论。开源项目贡献者可能存在权利滥用情形,开源项目不是简单的免费或者收费模式,而是更加复杂的授权与商业模式,需要公平有效的司法裁判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源贡献者 著作权侵权 合同违约 权利滥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