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deformation character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es of Changjiashan tunnel through the gob of coalmine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志沛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 2006年第2期11-15,共5页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Changjiashan tunnel of the freeway,the variety rule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es of the tunnel through the gob of coalmine wasstudied by using of finite element methed(FEM).The 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Changjiashan tunnel of the freeway,the variety rule of surrounding rock masses of the tunnel through the gob of coalmine wasstudied by using of finite element methed(FEM).The status of the stress and strain,thevariety of the plastic area were simulated in the whole rock mass before and after thetunnel was excavated.The characters of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masses were analyzed when the tunnel was built.It concluded from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hat the influence on the tunneling is great when the tunnel passing through the gob ofcoalmine is excavated,and the rela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公路隧道 常家山隧道 煤矿采空区 围岩变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Deformation mechanism of high-stress and broken-expansion surrounding rock and supporting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gray correlation theory 被引量:6
2
作者 余伟健 WANG Ping DU Shao-hua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14年第3期99-114,共16页
Aiming at the large deformation and support problems of high-stress and broken-expansion surrounding rock, and taking 1 000 m level roadway of Mine II in Jinchu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deform... Aiming at the large deformation and support problems of high-stress and broken-expansion surrounding rock, and taking 1 000 m level roadway of Mine II in Jinchu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deformation and damage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and an analysis of its mechanism were carried out. The gray correlation theory was used in support scheme optimization design. First, causes and mechanism of deformation of the 1 000 m horizontal transport channel were analyze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laboratory test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s. We arguued that poor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deep pressure increases were the main factors, and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was mainly the ground deformation pressure. Second, the gray correlation theory was used to construct supporting optimization decision method in the deep roadway. This method mor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s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construction, costs, and supporting material functions. The combined support with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s, shotcrete layer, bolt and metal net was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roadway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4 support schemes were put forward for new roadways. The gray relational theory was applied to optimizing the supporting method, undertaking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mparison to obtain the correlation degree, and accordingly the schemes were evaluated. It was concluded as follows: the best was the flexible retaining scheme using the steel strand anchor; the second best was the one using plate anchors on the top and rigid common screw steel bolt on the two sides; the third was; the rigid common screw steel bolt in full section of roadway; and the worst is the planished steel rigid support. The optimized scheme was applied to the 1000 m level of new excavation roadw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can reach a stable state after 5 to 6 months monitoring, with a convergence rate less than 1 m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设计 变形机制 膨胀围岩 高压力 灰色相关 灰色关联理论 预应力锚索 螺纹钢锚杆
下载PDF
Stability of High Slope Interbedded Strata with Low Dip Angle Constituted by Soft and Hard Rock Mass
3
作者 邓荣贵 周德培 张倬元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02年第1期74-84,共11页
Slopes consisting of interbedded strata of soft and hard rock mass, such as purplish red mudstone and grey brown arkosic sandstone of Jurassic age, are very common in Sichuan basin of China. The mudstone is soft whil... Slopes consisting of interbedded strata of soft and hard rock mass, such as purplish red mudstone and grey brown arkosic sandstone of Jurassic age, are very common in Sichuan basin of China. The mudstone is soft while the sandstone is hard and contains many opening or closing joints with a high dip angle. Some are nearly parallel and the others are nearly decussated with the trend of the slopes. Many natural slopes are in deformation or sliding because of those reasons. The stability of cutting slopes and supporting method to be taken for their stability in civil engineering are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stability and deformation of the slopes are studied. The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support design principle are analyzed also. Finally, the method put forward is applied to study Fengdian high cutting slope in Sichuan section of the express way from Chengdu to Shanghai.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ethod is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ass mechanics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high slope interbedded strata with low dip angle expressway slope
下载PDF
THE THEORY OF SUPPORTING BROKEN ZONE IN SURROUNDING ROCK 被引量:2
4
作者 董方庭 郭志宏 兰冰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1991年第1期64-71,共8页
The first topic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the present supporting theories,among which the typical two are collapse arch and elasto-plastic theories. The former is rather limite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a... The first topic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the present supporting theories,among which the typical two are collapse arch and elasto-plastic theories. The former is rather limite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and the latter is built up on some assumptions 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reality,for it is of no need to support a roadway of which the surrounding rock is in elasto-plastic state. The second topic is to prove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the broken zone in surrounding rock(BZSR) by a serie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field measurements. 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object to be supported mainly is the bulking or expanding force result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BZSR. This is remarkably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points of view which have been generally recognized nowadays. So far ,this theory has been tested in supporting more than ten thousand meters roadways located in various strata and has proved itself to have a great technoeconomical benef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SR 巷道 锚喷支护 软岩 围岩
下载PDF
贵州沿空留巷支护技术的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森 刘萍 +1 位作者 王沉 康向涛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针对贵州某煤矿沿空留巷在原有支护条件下,靠上帮一侧顶板以及下帮底角的岩层变形破坏较严重的情况,对巷道支护方式进行改进。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改进支护后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改进支护后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情... 针对贵州某煤矿沿空留巷在原有支护条件下,靠上帮一侧顶板以及下帮底角的岩层变形破坏较严重的情况,对巷道支护方式进行改进。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改进支护后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改进支护后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改进后的支护方式能够较好地阻滞巷道上帮一侧顶板和下帮底角的岩层严重变形破坏,从而保持巷道围岩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研究可为类似条件矿井沿空留巷的支护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围岩变形破坏 数值模拟 支护改进
下载PDF
循环梯度加载下煤岩损伤破坏特性及能量演化规律研究
6
作者 张民波 李春欣 +4 位作者 张世龙 黄强勇 牛艺骁 贾雨豪 刘任涛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煤矿开采中岩体受开挖卸荷因素的影响常处于反复的循环加载过程,为研究循环梯度加载作用下煤岩的损伤破坏特性和能量演化规律,对煤样进行单轴循环梯度加载实验,对比分析煤岩在不同循环梯度加载下的变形破坏特性、输入能量密度、耗散能... 煤矿开采中岩体受开挖卸荷因素的影响常处于反复的循环加载过程,为研究循环梯度加载作用下煤岩的损伤破坏特性和能量演化规律,对煤样进行单轴循环梯度加载实验,对比分析煤岩在不同循环梯度加载下的变形破坏特性、输入能量密度、耗散能密度和损伤变量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梯度应力的递增,煤岩试样所承受的循环次数递减、峰值强度降低,分别为17.97、14.86、11.23、10.53 MPa;在循环梯度加载中,输入能量密度绝大部分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储存于岩样内部,耗散能在单次循环输入总能量的0.2%~40%之间递增。选用累积耗散作为煤岩损伤破坏全过程的量化指标,并通过Logistic方程对煤岩损伤进行了拟合,得到了煤岩损伤的演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损伤 围岩控制 循环梯度加载 破坏变形 耗散能 能量演化 损伤特性
下载PDF
倾斜煤系地层大断面客专隧道大变形原因分析及处置 被引量:2
7
作者 康宝祥 宋战平 +3 位作者 张庆贺 许晓静 周冠南 潘红伟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9,共11页
针对沪昆铁路刘家庄隧道穿越煤系地层施工中发生的大变形现象,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方法,分析隧道发生大变形的原因,推导并验证了产生大变形的起始位置,得到了掌子面上方煤层单元体沿倾斜面方向的应力状态与隧道进入含倾斜... 针对沪昆铁路刘家庄隧道穿越煤系地层施工中发生的大变形现象,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方法,分析隧道发生大变形的原因,推导并验证了产生大变形的起始位置,得到了掌子面上方煤层单元体沿倾斜面方向的应力状态与隧道进入含倾斜煤系地层水平距离之间的变化规律,对倾斜煤层单元体与初期支护结构的应力与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掌子面上方煤体单元应力状态变化随掌子面进入倾斜煤层下方水平距离的增加,围岩经历挤压、压剪和剪切滑移3个变形阶段。围岩大变形与初期支护结构破坏均发生在剪切滑移阶段的初期,应在压剪变形阶段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掌子面进行喷射混凝土封闭、注浆加固掌子面上方松散煤层和加强初期支护结构刚度等措施以预防隧道产生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煤系地层 围岩大变形 破坏机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深部顶板夹煤层巷道变形破坏分析及其控制
8
作者 袁越 张峰彬 +2 位作者 尚玺 刘兆强 彭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5,共8页
为了探究深部顶板夹煤层软岩巷道大变形破坏问题,以平煤六矿三水平戊二胶带运输巷为工程背景,开展夹煤层巷道围岩破坏分析及控制对策的研究。首先,构建原支护体系组合拱力学模型,推导出直墙半圆拱形巷道稳定判别式;其次,提出“锚网索-梁... 为了探究深部顶板夹煤层软岩巷道大变形破坏问题,以平煤六矿三水平戊二胶带运输巷为工程背景,开展夹煤层巷道围岩破坏分析及控制对策的研究。首先,构建原支护体系组合拱力学模型,推导出直墙半圆拱形巷道稳定判别式;其次,提出“锚网索-梁-注浆-组合砂浆锚索”联合返修控制对策,即沿戊8煤层顶板进行巷道扩刷,采用锚网索、梯子梁完成基本支护,对围岩进行深浅孔注浆加固、顶板及两帮关键部位布置组合砂浆锚索等加强支护,并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返修前后应力、位移场分布特征;最后,开展工业性试验,并监测矿压。结果表明:两帮及顶底板最大收敛量分别为93、112 mm,后期变形速率均低于1 mm/d,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返修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 夹煤层 围岩变形破坏 控制方案 软岩巷道 组合拱
下载PDF
青岛上软下硬复合地层隧道开挖变形规律研究
9
作者 王青松 张拥军 康与超 《北方交通》 2024年第1期73-76,共4页
如何控制隧道变形和地表沉降是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问题。青岛地铁四号线静沙区间位于上软下硬的复合地层,以此隧道开挖工程为背景,总结岩土体变形的因素,通过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隧道开挖的三维数值模型,对隧道洞身处于不同的地层开挖造... 如何控制隧道变形和地表沉降是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问题。青岛地铁四号线静沙区间位于上软下硬的复合地层,以此隧道开挖工程为背景,总结岩土体变形的因素,通过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隧道开挖的三维数值模型,对隧道洞身处于不同的地层开挖造成的围岩变形和地表沉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隧道穿越的土层类型由较坚硬岩变为全坚硬岩时,围岩稳定性逐渐变好,隧道开挖对土层的扰动减小,致使地表沉降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层 岩土体变形 围岩稳定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煤柱-顶板结构能量演化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10
作者 李瑞金 李谭 +1 位作者 陈光波 李康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50,共12页
煤矿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煤柱及其上覆顶板岩层失稳破坏引起的。为了研究不同煤-岩高度比对煤柱-顶板结构变形破坏及能量演化机制的影响,对煤-岩高度比分别为1∶3、1∶2、1∶1、2∶1及3∶1的煤-岩组合体进行了单轴加载及循环加卸载试验,... 煤矿事故的发生大多是由煤柱及其上覆顶板岩层失稳破坏引起的。为了研究不同煤-岩高度比对煤柱-顶板结构变形破坏及能量演化机制的影响,对煤-岩高度比分别为1∶3、1∶2、1∶1、2∶1及3∶1的煤-岩组合体进行了单轴加载及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了煤-岩结构体变形与能量演化之间的变化关系,利用加卸载响应比对煤-岩组合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煤-岩组合体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煤-岩组合体在单轴加载及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的峰值强度均随着煤-岩高度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煤-岩组合体在循环加卸载作用下的峰值强度均低于单轴加载试验中的峰值强度,煤-岩高度比越大,循环载荷作用下组合体峰值强度降低率越小;组合体输入能、弹性能和耗散能随应力增加呈非线性增加,煤-岩高度比与组合体循环载荷过程中产生的平均弹性应变、平均弹性能、平均残余应变、平均耗散能、总残余应变和加卸载响应呈正比关系,与总弹性应变、总弹性能和总耗散能呈反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层失稳 煤-岩高度比 煤-岩组合体 变形特征 破坏特征 能量演化 围岩控制
下载PDF
水平层状围岩变形规律及渐进破坏机理研究
11
作者 王喜明 吕行 +1 位作者 梁媚 蒙俊宁 《科技资讯》 2024年第8期140-142,共3页
层状岩体受结构面影响,其破坏模式和破坏机制明显不同于其他岩体。在层状岩体中修建隧道,围岩稳定性问题比较突出。以东风路隧道为背景,针对层状岩体隧道围岩的破坏模式及渐进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水平层状岩体隧道围岩稳... 层状岩体受结构面影响,其破坏模式和破坏机制明显不同于其他岩体。在层状岩体中修建隧道,围岩稳定性问题比较突出。以东风路隧道为背景,针对层状岩体隧道围岩的破坏模式及渐进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水平层状岩体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主要有地质因素、施工因素、工程因素;水平层状岩体的变形破坏模式主要为顺层滑移破坏和弯折破坏;层状围岩渐进变形破坏具有典型的逐层递进性演化特征,靠近初始临空条件的岩层优先出现离层,随后逐层垮塌破坏,垮塌破坏的跨度则逐层减小,直至平衡后,最终形成梯形拱的破坏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 隧道围岩 破坏模式 破坏机理
下载PDF
焦家金矿破碎岩体变形破坏规律研究
12
作者 刘军晓 《黄金》 CAS 2024年第7期22-25,共4页
焦家金矿-570~630 m中段矿(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易出现楔形不稳定结构,进而发生岩体冒落。对岩体进行了地质钻孔、结构面条件调查等得出,焦家金矿岩体较为破碎,节理发育,节理产状分布范围广。对开采扰动下巷道收敛变形规律进行研究与总结... 焦家金矿-570~630 m中段矿(岩)体节理裂隙发育,易出现楔形不稳定结构,进而发生岩体冒落。对岩体进行了地质钻孔、结构面条件调查等得出,焦家金矿岩体较为破碎,节理发育,节理产状分布范围广。对开采扰动下巷道收敛变形规律进行研究与总结,并通过雷达测试分析焦家金矿巷道破坏深度,损伤深度基本保持在2 m,存在较多的结构弱面,需及时采取加固措施。此研究对该处矿体的支护等做出合理规划,进一步指导采场结构参数的合理选取,以确保该矿段的安全生产。对类似矿山破碎矿体的治理条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变形破坏分析 岩体性质 开采扰动 破碎矿体 结构面 雷达测试 采场结构参数
下载PDF
西延高铁隧道缓倾层状岩体破坏机理及防治措施
13
作者 魏晓波 《铁路技术创新》 2024年第1期12-17,共6页
针对西延高铁新延安隧道侏罗系下统页岩夹砂岩缓倾层状岩体初支变形及破坏问题,采用workbench静态结构及特征值屈曲模块进行支护结构建模,对初支结构破坏机理进行分析,对支护措施进行优化研究。研究表明:(1)缓倾层状岩体隧道围岩及支护... 针对西延高铁新延安隧道侏罗系下统页岩夹砂岩缓倾层状岩体初支变形及破坏问题,采用workbench静态结构及特征值屈曲模块进行支护结构建模,对初支结构破坏机理进行分析,对支护措施进行优化研究。研究表明:(1)缓倾层状岩体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变形破坏,主要受缓倾层状岩体岩性及缓倾层理构造等地质因素影响;(2)支护结构的破坏模式为支护结构面内屈曲,在围岩压力达到初支结构材料承载极限时出现失稳,压力继续增加时呈现压溃破坏;(3)缓倾层状岩体隧道围岩变形复杂,隧道开挖后围岩变形时间长,宜采用刚性支护,采用型钢支护相较于原设计的格栅支护在缓倾层状岩体变形控制及承载方面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延高铁 缓倾层状岩体 变形控制 高铁隧道 破坏机理 屈曲模块
下载PDF
隧道穿越节理岩体引起的围岩变形特征研究
14
作者 李金明 肖凤春 +2 位作者 谢彬 杨鑫茹 师启蒙 《北方交通》 2024年第1期86-89,94,共5页
岩体的节理是一种常见的构造地质现象,也是影响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节理的存在使得围岩的变形特征、应力变化以及完整性更加复杂。为了明确隧道穿越节理岩体引起的围岩变形特征,采用Midas GTS NX软件,基于莫尔-库伦准则,建立了节... 岩体的节理是一种常见的构造地质现象,也是影响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节理的存在使得围岩的变形特征、应力变化以及完整性更加复杂。为了明确隧道穿越节理岩体引起的围岩变形特征,采用Midas GTS NX软件,基于莫尔-库伦准则,建立了节理岩体中的隧道施工模型,通过改变节理倾角和节理间距,分析不同工况条件下围岩的应力变化与围岩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节理间距的减小,隧道围岩的水平位移值和竖向位移值均呈现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节理岩体 围岩变形特征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下载PDF
深部高应力破碎围岩巷道锚注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15
作者 张晨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8期28-32,共5页
为解决深部破碎围岩巷道大变形及难控制的问题,以兖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43下02综采工作面轨顺联络巷道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围岩变形监测、钻孔窥视以及矿物成分分析,揭示了巷道围岩破坏原因,并提出了“注浆短锚索+预应力长锚索+金... 为解决深部破碎围岩巷道大变形及难控制的问题,以兖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东滩煤矿43下02综采工作面轨顺联络巷道为研究背景,通过对围岩变形监测、钻孔窥视以及矿物成分分析,揭示了巷道围岩破坏原因,并提出了“注浆短锚索+预应力长锚索+金属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技术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验证了该支护方案的可靠性。现场实践结果表明:采用该支护方案后,巷道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113.9 mm,两帮最大收敛量为92.2mm,最大底鼓量为56.7mm,且巷道顶板1~7m范围内岩层离层量在13.2mm以内,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有效保障了巷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 破碎围岩 变形破坏 预应力长锚索 注浆短锚索
下载PDF
旭龙水电站地下厂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16
作者 杨志川 尹军 +2 位作者 庞云铭 张焕强 陈金龙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5期26-30,共5页
通过分析潜在工程地质问题,为旭龙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支护设计提供地质依据,应用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和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地下厂房围岩稳定问题及相应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围岩以花岗岩等硬岩为主,岩石类别主要为Ⅱ... 通过分析潜在工程地质问题,为旭龙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支护设计提供地质依据,应用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和三维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地下厂房围岩稳定问题及相应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围岩以花岗岩等硬岩为主,岩石类别主要为Ⅱ类,少量Ⅲ类。潜在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不稳定块体、缓倾角结构面、小夹角长大结构面、局部高地应力、洞室涌水等,可能引起局部围岩片帮、掉块、崩落或塌方等变形破坏;大方量不稳定块体可能导致部分洞段整体失稳;洞室涌水会降低局部围岩稳定性,不利于施工。研究成果明确了旭龙水电站地下厂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围岩开挖和支护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工程地质问题 围岩变形破坏 局部高地应力 旭龙水电站
下载PDF
深部留底煤回采巷道变形破坏及支护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鹏 索永录 +1 位作者 郭萌 鲁健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0-64,共5页
为揭示深部留底煤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提出有效支护策略,以青云煤矿020202工作面轨道巷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深部巷道力学模型,引入无量纲形式的敏感度因子,研究埋深、围岩强度、采动应力和支护阻力对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规律,基... 为揭示深部留底煤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规律、提出有效支护策略,以青云煤矿020202工作面轨道巷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深部巷道力学模型,引入无量纲形式的敏感度因子,研究埋深、围岩强度、采动应力和支护阻力对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规律,基于此提出新支护策略,并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围岩表面位移量和塑性区半径各影响因素按影响程度排序为埋深>围岩强度>采动应力>支护阻力;“去底煤注浆加固+高预应力强力锚杆锚索及时支护”策略可有效抑制巷道围岩塑性区发育,使围岩变形量减少约50%,无需返修。研究成果可为深部留底煤巷道支护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留底煤回采巷道 围岩变形 围岩破坏 支护策略
下载PDF
基于复合岩体法的锚杆支护隧道收敛修正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谭鑫 尹心 +2 位作者 任亚坤 姚满 黄明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8,共10页
基于复合岩体方法考虑锚杆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在引入加锚效应不均匀性基础上,根据对围岩变形约束程度修正复合岩体等效计算刚度,获得了锚杆支护作用下圆形隧道收敛变形的修正解。对比既有解及数值结果验证了本文解的正确性,修正解合理地... 基于复合岩体方法考虑锚杆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在引入加锚效应不均匀性基础上,根据对围岩变形约束程度修正复合岩体等效计算刚度,获得了锚杆支护作用下圆形隧道收敛变形的修正解。对比既有解及数值结果验证了本文解的正确性,修正解合理地降低了既有计算方法对锚杆约束效果的过高估计。结果表明:锚杆通过提高复合围岩等效刚度降低隧道收敛变形;增加锚杆密度比增加锚杆长度对降低隧道收敛更为有效;在常规锚杆布置参数条件下,锚杆支护对隧道最终收敛的降低幅度不会超过20%,难以完全依靠系统锚杆来限制软岩隧道的收敛大变形。本文提出的修正解能合理反映锚杆对围岩收敛变形的约束作用,可为锚杆支护下隧道收敛变形的量化分析提供简洁准确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围岩 收敛变形 锚杆 收敛约束法
下载PDF
软岩巷道底板破坏特征及控制研究
19
作者 张杰 高守世 +5 位作者 李通 黄小平 杨涛 王张辉 何义峰 韩金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8,共8页
为研究软岩巷道在不同水平应力边界条件下底鼓变形失稳规律,以贯屯煤矿50213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根据软岩巷道底板破坏特征,运用压杆理论建立软岩巷道底板结构力学模型,通过力学分析,确定了底板失稳的判别条件及临界应力的计算方法... 为研究软岩巷道在不同水平应力边界条件下底鼓变形失稳规律,以贯屯煤矿50213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根据软岩巷道底板破坏特征,运用压杆理论建立软岩巷道底板结构力学模型,通过力学分析,确定了底板失稳的判别条件及临界应力的计算方法,并采用底板岩层变形的挠曲方程推导得出底鼓量计算公式。通过相似模拟确定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底板破坏机理及裂隙的动态演化过程,提出锚杆-混凝土组合结构控制底鼓的方法并应用于现场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当加载至3.13 MPa时,巷道两侧形成应力集中区,并通过两帮传递至底板,剪切裂隙沿巷帮围岩内部发育至底板内部,该裂隙距两帮0.8 m,发育角度约45°。当加载至4.38 MPa时,底板在水平应力作用下向巷道临空面弯曲变形,底板中部产生拉伸裂隙。当应力加载至7.70 MPa时,底板破坏深度增加至1.2 m,裂隙数量增多,由于底板各分层挠度不同易产生离层裂隙,各裂隙相互贯通并向深部延伸,最大底鼓量为0.51 m,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50213工作面回风巷底鼓主要是由底板岩性和应力集中所致,因此提出了以锚杆-混凝土组合结构来控制底鼓的防治措施,试验段观测结果表明,16 d后底鼓平均速率趋于稳定,最大底鼓量为0.153 m,较未支护时减少73%,底板控制效果较好,验证了支护参数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围岩控制 围岩变形 底板破坏特征
下载PDF
基于塑性区扩展的煤层巷道变形破坏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韩森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105,共7页
为了分析煤层巷道赋存条件对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选取煤层厚度、顶底板厚度、顶底板岩性、煤层瓦斯压力作为分析因素,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不同赋存条件下煤层巷道围岩塑性区情况,分析了各因素对塑性区扩展... 为了分析煤层巷道赋存条件对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影响,选取煤层厚度、顶底板厚度、顶底板岩性、煤层瓦斯压力作为分析因素,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不同赋存条件下煤层巷道围岩塑性区情况,分析了各因素对塑性区扩展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影响煤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程度的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煤层厚度、煤层瓦斯压力、底板厚度、底板岩性、顶板厚度、顶板岩性,其中煤层厚度和煤层瓦斯压力对围岩变形破坏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当顶板厚度30 m、煤层厚度15 m、底板厚度15 m、顶板岩性为泥岩、底板岩性为粉砂岩、煤层瓦斯压力为0.7 MPa时,煤层巷道围岩塑性区最大半径最大,巷道最易发生变形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巷道 影响因素 塑性区 正交试验 围岩变形破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