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控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模式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S59区块山西组一段为例
1
作者 欧阳诚 段新国 +5 位作者 方健 刘金库 吴婷 彭宇 李洲 宋荣彩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6,129,共16页
鄂尔多斯盆地S59区块山一段,整体具有构造稳定、地势平坦、古水深较浅、湖平面频繁升降、物源充足等特点,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取心井岩心分析及侧井相分析,探讨了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建立了浅水三... 鄂尔多斯盆地S59区块山一段,整体具有构造稳定、地势平坦、古水深较浅、湖平面频繁升降、物源充足等特点,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取心井岩心分析及侧井相分析,探讨了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建立了浅水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山一段为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浅水三角洲的陆上部分沉积过程与曲流河沉积具有一致性,发育边滩、“渐弃型”废弃河道、决口扇和洪泛平原等微相,平面上河道在凹岸不断侵蚀,凸岸不断堆积形成边滩微相。此外在凹岸发育一定规模的废弃河道,河道砂体呈南北向分布,发育少量的决口扇沉积,在河道间发育细粒沉积洪泛平原亚相。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模式的建立为预测优质砂体发育位置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山一段 河控浅水三角洲 三角洲平原亚相 沉积模式
下载PDF
决口扇对三角洲平原亚相砂体连通性的影响——以松辽盆地卫星油田葡萄花油层为例
2
作者 张云峰 刘宗堡 +1 位作者 应玉双 刘云燕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29-1339,共11页
决口扇是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剩余油气富集,但目前关于决口扇沉积在三角洲平原亚相中的砂体连通方式及连通程度研究薄弱。以松辽盆地卫星油田下白垩统姚家组葡萄花油层为研究对象,利用5处密井网开发区块岩心、测井... 决口扇是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剩余油气富集,但目前关于决口扇沉积在三角洲平原亚相中的砂体连通方式及连通程度研究薄弱。以松辽盆地卫星油田下白垩统姚家组葡萄花油层为研究对象,利用5处密井网开发区块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首先开展了决口扇沉积结构定量表征,重点对沉积相标志识别、砂体几何学参数刻画、砂体钻遇比例分析和砂体连通方式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数据基础,采用三维随机地质建模技术进行了三角洲平原亚相砂体连通性定量表征,定量分析了决口扇沉积在三角洲平原亚相中对砂体连通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决口扇砂体长50~3000 m,宽50~2500 m,厚0.2~5.0 m,且决口扇与分流河道钻遇比例呈负相关;(2)决口扇与分流河道之间连通关系可划分为5类:孤立型决口扇、成因连通单河道、非成因连通单河道、连通同期不同河道和连通非同期不同河道;(3)决口扇沉积对砂地比低于30%的中小型三角洲平原亚相砂体连通影响程度最为显著。该研究对油田井网设计和剩余油气高效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口扇 砂体连通性 三角洲平原亚相 卫星油田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四川省旺苍县沙溪庙组恐龙化石的发现及其沉积环境
3
作者 秦宇龙 叶春林 +3 位作者 詹涵钰 李峥 熊昌利 杨学俊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3年第4期57-64,共8页
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恐龙化石遗迹产地,长期以来的发掘工作发现了丰富的恐龙化石种属。2021年,在广元市旺苍县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上段发现了一组以蜥脚类恐龙为主,虚骨龙类、肉食龙类、剑龙、龟类等为辅的化石,为目前国内罕见的化石种群丰... 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恐龙化石遗迹产地,长期以来的发掘工作发现了丰富的恐龙化石种属。2021年,在广元市旺苍县中侏罗统沙溪庙组上段发现了一组以蜥脚类恐龙为主,虚骨龙类、肉食龙类、剑龙、龟类等为辅的化石,为目前国内罕见的化石种群丰富、密集度大、分布集中的恐龙化石埋藏点。通过地质填图、剖面揭露、化石统计、微相分析等手段,综合分析了岩性组合、构造特征等因素,认为研究区的碎屑物源来自龙门山、大巴山、米仓山方向,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河道微相和河道间微相;埋藏特征显示研究区内化石为异地埋藏,但未经过远距离搬运。旺苍县恐龙化石的发现再次证实四川盆地具有考察、研究和发掘恐龙化石的优越条件,研究可为深入研究四川盆地古环境与古生态变迁、盆地恐龙的系统演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旺苍县 沙溪庙组 恐龙化石 三角洲平原亚相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慧元 李文厚 +2 位作者 张慧军 田发国 谭晨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2期27-30,共4页
以露头、岩心、测井曲线为基础,通过对研究区内的岩性特征、测井曲线形态及沉积微相特征进行分析,对该区的沉积特征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认为华池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主要由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组成,并进一步分为多种亚相。三... 以露头、岩心、测井曲线为基础,通过对研究区内的岩性特征、测井曲线形态及沉积微相特征进行分析,对该区的沉积特征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认为华池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主要由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组成,并进一步分为多种亚相。三角洲沉积体系既有北东向的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也有南西向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这将有助于在更深层次上对长4+5油层组的储层特征与展布、油气富集规律、圈闭的成藏机理等问题的认识,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一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三角洲 湖泊 亚相 沉积微相 华池地区
下载PDF
扇三角洲亚相定量划分的思考 被引量:16
5
作者 鄢继华 陈世悦 程立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3-448,共6页
沉积相的定量划分一直是沉积学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水槽实验发现扇三角洲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向前缘和侧缘前积、向上加积的过程 ,加积层和前积层分别代表了扇三角洲的平原部分和前缘部分。从剖面上来看 ,自扇三角洲根部至前端 ,平... 沉积相的定量划分一直是沉积学中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水槽实验发现扇三角洲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向前缘和侧缘前积、向上加积的过程 ,加积层和前积层分别代表了扇三角洲的平原部分和前缘部分。从剖面上来看 ,自扇三角洲根部至前端 ,平原部分的厚度逐渐减薄 ,而前缘部分的厚度则逐渐增厚。提出以剖面上前积层和加积层厚度相等的点作为扇三角洲平原与前缘亚相的厘定界限 ,由此可以解决扇三角洲平原与前缘亚相在平面上的定量划分问题。根据陡坡带扇三角洲模拟实验发现 ,剖面上前积层厚度与加积层厚度相等的点随着扇体的生长而不断变化 ,但平原部分与扇体延伸长度的比值λ保持不变 ,只受原始地形坡度α和扇面坡角 β的影响。扇面坡角 β是一个经验值常数 ,因此 ,在勘探过程中 ,只要通过地层倾角测井求出原始地形坡度α ,再根据地震剖面或单井资料统计确定扇体的延伸长度 ,就可以计算出前缘亚相的分布范围 ,从而为预测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沉积亚相 水槽实验 沉积相
下载PDF
应用岩性统计方法判别沉积相--以珠江口盆地三角洲沉积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余烨 张昌民 +3 位作者 张尚锋 施和生 杜家元 朱锐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1-277,共7页
传统的沉积相分析方法人为影响因素较大,对于相同的沉积构造、曲线形态及地震反射特征,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而岩性相对比较容易识别,并且能通过精密的仪器准确获得,因此,利用岩性数据进行沉积相判别,可以避免沉积相分析过程中人... 传统的沉积相分析方法人为影响因素较大,对于相同的沉积构造、曲线形态及地震反射特征,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而岩性相对比较容易识别,并且能通过精密的仪器准确获得,因此,利用岩性数据进行沉积相判别,可以避免沉积相分析过程中人为认识相标志不同造成的差异。作者以珠江口盆地三角洲沉积的岩性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能够反映沉积速率、沉积物供给量及沉积水动力条件的不同岩性地层的厚度和层数的统计,选取单层厚度、地层厚度比、出现频率及层数比等统计参数,以交汇图、岩性百分含量三角图及箱线图为依托,最终建立各沉积亚相的定量判别标准。通过检验,其准确率在75%左右,可见该方法基本可行,为沉积相定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三角洲 沉积亚相 岩性统计 定量判别
下载PDF
惠民凹陷大芦家断块东营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范立勇 夏斌 +1 位作者 陈永红 曹海防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03-407,共5页
通过研究胜利油田惠民凹陷大芦家断块东营组构造与沉积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和勘探开发情况,指出了该区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认为构造格架控制了油气区域运移和聚集方向,临邑大断层下降盘形成的逆牵引滚动背斜构造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三... 通过研究胜利油田惠民凹陷大芦家断块东营组构造与沉积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和勘探开发情况,指出了该区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认为构造格架控制了油气区域运移和聚集方向,临邑大断层下降盘形成的逆牵引滚动背斜构造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三级断层控制了油气聚集,地层和断层的组合关系控制了油气富集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 油藏类型 控制因素 惠民凹陷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49
8
作者 王鹏 赵澄林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是青海油田三大产油气区之一。该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主要分布于下干柴沟组(E3)到下油砂山组 (N12 )地层中 ,前人认为此地层主要以河流相和泛滥平原相为主。对该地区的地面、井下岩性和岩相进一步研究表明 ,自下干柴...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是青海油田三大产油气区之一。该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主要分布于下干柴沟组(E3)到下油砂山组 (N12 )地层中 ,前人认为此地层主要以河流相和泛滥平原相为主。对该地区的地面、井下岩性和岩相进一步研究表明 ,自下干柴沟组至下油砂山组的储集砂体主要为滨—浅湖滩坝亚相和湖泊三角洲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第三系 滨-浅湖滩坝亚相 湖泊三角洲相 碎屑岩储层 沉积相 特征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卞东油田阜三段沉积微相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范忠礼 张广雪 +2 位作者 王广群 于涛 薛欢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4-169,共6页
卞东油田阜三段为三角洲沉积,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通过岩心与测、录井数据观察分析本区三角洲沉积特征,识别相标志,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沙坝与前缘沙席三个主要的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沙坝是本区储层的主体相带。储层... 卞东油田阜三段为三角洲沉积,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通过岩心与测、录井数据观察分析本区三角洲沉积特征,识别相标志,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沙坝与前缘沙席三个主要的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沙坝是本区储层的主体相带。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较强,隔层趋向分布于远离物源的方向,砂体连通性差,平面非均质性受沉积相带及砂体展布形态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东油田 三角洲前缘 沉积微相 储层非均质性
下载PDF
三角洲外前缘薄砂体地震综合预测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肖佃师 卢双舫 +3 位作者 王海生 陆正元 郭思祺 张鲁川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9,共8页
针对三角洲外前缘储层单砂体薄、砂泥岩波阻抗值差异小的特点,结合曲线重构、地震正演等技术,分别对适用于薄储层的地震反演及属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声波与自然伽马曲线重构、稀疏脉冲波阻抗与地质统计学反演的联合是实现薄... 针对三角洲外前缘储层单砂体薄、砂泥岩波阻抗值差异小的特点,结合曲线重构、地震正演等技术,分别对适用于薄储层的地震反演及属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声波与自然伽马曲线重构、稀疏脉冲波阻抗与地质统计学反演的联合是实现薄储层精细预测的有效手段,前者提高了波阻抗反演的岩性分辨能力,后者降低了储层预测的不确定性;三角洲外前缘薄砂体的厚度与地震属性间关系较分散,依据地震属性对不同规模砂体的分辨能力指导属性优选及阈值选取,可以定性刻画砂层组内薄砂体的空间展布;将地震反演及属性分析的成果进行交互验证,指导油田井位部署方案的调整,区块内钻探成功率由65%提高至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重构 地质统计学反演 属性分析 薄砂体 三角洲外前缘
下载PDF
葡浅12区块黑帝庙油层黑Ⅰ砂组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荣 李天仁 周围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6-20,135,共5页
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葡浅12区块黑Ⅰ砂组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确定该区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可进一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水下分流间湾及席间泥5种沉积... 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沉积构造特征和测井相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葡浅12区块黑Ⅰ砂组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确定该区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可进一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水下分流间湾及席间泥5种沉积微相类型,并对研究区各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和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砂体厚度和规模较大,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是勘探开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亚相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葡浅12黑I砂组
下载PDF
曙22块杜家台油层沉积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吉余 尹万泉 邱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4-79,共6页
搞清砂体的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特征是正确认识其非均质特征、估计其开发效果以及进一步加密调整的基础和关键.曙22块杜家台油层是在复杂的古构造及古地形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一套扇三角洲沉积,处于区域相模式的控制下.在对岩心观察描述... 搞清砂体的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特征是正确认识其非均质特征、估计其开发效果以及进一步加密调整的基础和关键.曙22块杜家台油层是在复杂的古构造及古地形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一套扇三角洲沉积,处于区域相模式的控制下.在对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应用电性组合,结合砂体发育程度及其平面、空间的分布状况,对杜Ⅱ8~Ⅱ11层及杜Ⅲ3~Ⅲ5层进行了沉积微相研究.确认研究区两主力油层分别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及前扇三角洲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又进一步细分为分流河道微相、分流河道间微相、河口砂坝微相、前缘薄层砂微相,各微相发育于不同的小层中,具有各自的沉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沉积微相 油层 盆地
下载PDF
梁11断块沙河街组二段河口坝砂岩体夹层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国景星 张勇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1,共5页
综合岩心、测井资料及其综合解释成果,对梁11断块沙河街组二段夹层的结构层次、岩石类型、成因等进行系统研究和分类,并通过井间对比及夹层平面分布研究,分析河口坝环境中不同位置、不同类型夹层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夹层的岩石类型分... 综合岩心、测井资料及其综合解释成果,对梁11断块沙河街组二段夹层的结构层次、岩石类型、成因等进行系统研究和分类,并通过井间对比及夹层平面分布研究,分析河口坝环境中不同位置、不同类型夹层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夹层的岩石类型分为泥质、钙质及过渡性3类,依照稳定性及封隔性能可分为A,B,C3个级别,其中A级夹层具有较好的封隔及阻流作用;坝主体位置的夹层以钙质夹层、过渡性夹层为主,厚度较小且不甚稳定、封隔性较差;坝缘和坝侧翼的夹层以泥质夹层为主,厚度较大且相对较稳定,封隔性能较好;坝顶位置的夹层数量少且厚度变化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街组二段 三角洲前缘亚相 河口坝 夹层 分布模式
下载PDF
华蓥山三汇坝地区须家河组二段沉积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廖太平 胡菁菁 +1 位作者 张福荣 吴仕强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9,共5页
华蓥山三汇坝须家河组二段是重庆市重要的地质考察剖面.通过剖面实测,结合邻区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属于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有三角洲前缘亚相,具有明显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分流间湾等微相沉积.剖面二段砂体以冲刷... 华蓥山三汇坝须家河组二段是重庆市重要的地质考察剖面.通过剖面实测,结合邻区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剖面属于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有三角洲前缘亚相,具有明显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水下分流间湾等微相沉积.剖面二段砂体以冲刷面为界可划分8个不完整不对称海退旋回,旋回结构不对称,每个旋回的下部为水下分流河道或河口砂坝相,上部为支流间湾相沉积.每个旋回的底部存在明显的冲刷面,且区域性大面积稳定.地壳振荡运动引起古地理景观的改变,并控制旋回结构的形成,使三汇坝须家河组二段砂体显示由水下分流河道的迁移改道冲刷形成构造多阶的旋回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蓥山 须家河组 沉积特征 旋回 三角洲前缘亚相
下载PDF
镇53井区长8_1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曲春霞 张永强 +2 位作者 林艳波 王选茹 杨卫国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3期19-22,28,共5页
镇53井区长8段储层是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勘探、评价以及开发的重点地区及层系之一。通过岩心描述和测井资料分析,认为该油层组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并确定了其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等,... 镇53井区长8段储层是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勘探、评价以及开发的重点地区及层系之一。通过岩心描述和测井资料分析,认为该油层组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并确定了其主要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等,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相对发育。同时,通过分析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储层物性受沉积微相控制,并认为水下分流河道是主要的有利沉积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亚相 沉积微相 长81储层 镇53井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第2段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夹层分布模式 被引量:16
16
作者 国景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0,共6页
以东营凹陷梁11断块为例,综合岩心、测井及其综合解释成果认为,三角洲前缘砂体内夹层以泥质、钙质为主,局部发育过渡性夹层;并总结、建立了各类夹层的电性、物性识别标准。结合沉积微相分布,充分利用开发区密井网特征,对三角洲前缘亚相... 以东营凹陷梁11断块为例,综合岩心、测井及其综合解释成果认为,三角洲前缘砂体内夹层以泥质、钙质为主,局部发育过渡性夹层;并总结、建立了各类夹层的电性、物性识别标准。结合沉积微相分布,充分利用开发区密井网特征,对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夹层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水下分流河道内主要为泥质夹层和钙质夹层,横向分布不稳定,夹层倾角一般小于2°;河口坝的不同位置,夹层的岩石类型、厚度及分布稳定性不同。坝主体位置以过渡性夹层、钙质夹层为主,厚度较小且不稳定,夹层倾角一般小于1.5°;坝缘和坝侧翼砂体内以泥质夹层为主,厚度稍大且相对稳定,夹层倾角一般小于1.0°。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夹层不甚发育,规模较小的顺直河道段砂体内夹层数量少且以钙质夹层为主;而规模较大的弯曲段河道砂体侧翼多发育泥质夹层,中部多发育钙质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亚相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夹层 分布模式
下载PDF
酒泉盆地鸭西地区白垩系岩性油藏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涛 杨克荣 +1 位作者 韩小松 蒋永祥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B12期14-17,共4页
鸭西地区白垩系陡岸带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岩性油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条件。通过对典型油藏解剖发现,该区岩性油藏包括2种类型,分别分布在鸭西鼻状构造高部位和低部位。综合分析认为,岩性油藏的形成与分布受构造背景、沉积相带、疏... 鸭西地区白垩系陡岸带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岩性油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条件。通过对典型油藏解剖发现,该区岩性油藏包括2种类型,分别分布在鸭西鼻状构造高部位和低部位。综合分析认为,岩性油藏的形成与分布受构造背景、沉积相带、疏导体系及岩性特征的控制。其中,鼻状构造提供了石油运移的指向,构成该区岩性油藏形成的背景;"T-S"型疏导体系,构成岩性油藏形成的输导条件。不同类型河道砂体的发育部位,决定了不同岩性油藏的分布,储层岩性的差异,决定了油藏的富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藏 控制因素 扇三角洲前缘亚相 鸭西地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八道湾组一段沉积微相特征--以TX1井区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晓丽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0-105,共6页
通过岩石学、沉积学及测井等方法,对准噶尔盆地TX1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一段进行详细研究,认为侏罗系八道湾组一段主要发育复成分砾岩、砾状砂岩及砂岩,煤夹层;沉积构造发育,兼具水上及水下沉积的特点,发育粒序层理、中大型交错层理及冲... 通过岩石学、沉积学及测井等方法,对准噶尔盆地TX1井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一段进行详细研究,认为侏罗系八道湾组一段主要发育复成分砾岩、砾状砂岩及砂岩,煤夹层;沉积构造发育,兼具水上及水下沉积的特点,发育粒序层理、中大型交错层理及冲刷充填、植物枝干印模等沉积构造;测井上具箱型、漏斗型、指状、线性等响应。沉积相纵向上逐渐向盆地边缘退积演化,其中三角洲平原亚相在2~5砂组较为发育,以辫状分流河道及河道间的河漫沼泽沉积为主,前缘亚相在1砂组较为发育,以水下分流河道及支流间湾沉积为主。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最有利的储集相带,孔渗结构较优,原油含水率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次之,其储层非均质性强,原油含水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平原亚相 前缘亚相 沉积分布
下载PDF
十屋油田SN17和SN18区块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东辉 董长青 +1 位作者 朱文方 周萍 《复杂油气藏》 2009年第3期57-61,共5页
以岩心、测井及综合录井等资料为基础,对十屋油田SN17,SN18区块营城组和沙河子组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通过区内取心井单井相分析的同时,研究沉积构造、岩石微相特征,识别沉积微相与测井曲线间的关系,建立微相的测井相模式。研究表明本... 以岩心、测井及综合录井等资料为基础,对十屋油田SN17,SN18区块营城组和沙河子组的沉积相进行了分析。通过区内取心井单井相分析的同时,研究沉积构造、岩石微相特征,识别沉积微相与测井曲线间的关系,建立微相的测井相模式。研究表明本区为湖泊-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浅湖等亚相,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浅湖砂坝等微相。研究区沉积微相的划分以及沉积相模式图的建立将有助于油田的精细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屋油田 扇三角洲前缘亚相 滨浅湖亚相 沉积相模式图
下载PDF
基于高频地震层序厚度变化的三角洲亚相划分--以渤中1/2地区为例
20
作者 王冠民 李明鹏 +3 位作者 印兴耀 张健 张广智 李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3-1178,1034,共6页
在钻井稀少、地震反演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如何明确不同时期三角洲的亚相划分和进积方向是进一步确定勘探目标的前提。本文在三角洲沉积规律基础上,利用高频地震层序的厚度变化对三角洲的亚相进行划分:三角洲平原亚相地层厚度薄且较稳定;... 在钻井稀少、地震反演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如何明确不同时期三角洲的亚相划分和进积方向是进一步确定勘探目标的前提。本文在三角洲沉积规律基础上,利用高频地震层序的厚度变化对三角洲的亚相进行划分:三角洲平原亚相地层厚度薄且较稳定;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地层厚度明显增大;前三角洲亚相为整个三角洲厚度最大的地区;前三角洲向湖泊方向地层厚度快速减薄并趋于稳定的地区为半深湖亚相。依据此模型对渤中1/2区块东二下各高频地震层序进行了三角洲亚相划分,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 亚相划分 地层厚度 高频地震层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