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致密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1
作者 田亚 李军辉 +4 位作者 陈方举 李跃 刘华晔 邹越 张晓扬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综合运用岩心分析、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资料,对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开展了详细研究,并对有利区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南屯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 综合运用岩心分析、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资料,对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下白垩统南屯组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开展了详细研究,并对有利区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海拉尔盆地中部断陷带南屯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层孔隙度小于12%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70.2%,渗透率小于1 mD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66.3%,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少量原生孔隙和大量次生溶蚀孔隙。(2)沉积相控制了研究区储层物性在空间上的总体分布规律,南屯组最有利的沉积相带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压实作用对储层具有减孔效应,溶蚀作用普遍发育,形成了大量粒间和粒内溶孔,对储集性具有一定改善作用。(3)盆地中部断陷带发育缓坡断阶构造带、陡坡断阶构造带和洼槽带3种构造带,其中缓坡断阶构造带和陡坡断阶构造带为主要的油气聚集区带,其断裂的大量发育均早于或同期于烃源岩大量排烃阶段,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4)将“沉积相-孔隙度-储层厚度-砂地比-埋藏深度”五要素进行叠合,定量评价有利储层发育区,其中Ⅰ类、Ⅱ类优质储层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断陷带的缓坡断阶构造带和陡坡断阶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扇三角洲前缘 缓坡断阶构造带 陡坡断阶构造带 南屯组 下白垩统 中部断陷带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现代珠江三角洲前缘生物遗迹组成与分布特征
2
作者 王媛媛 勾松林 张国成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12-1529,共18页
【目的】珠江三角洲前缘受河流、波浪和潮汐等因素共同影响,沉积环境复杂,沉积特征丰富,前人大多关注珠江三角洲前缘物理化学沉积特征的研究,然而生物对环境的响应极其灵敏,造迹生物及其产生的生物遗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区内的沉... 【目的】珠江三角洲前缘受河流、波浪和潮汐等因素共同影响,沉积环境复杂,沉积特征丰富,前人大多关注珠江三角洲前缘物理化学沉积特征的研究,然而生物对环境的响应极其灵敏,造迹生物及其产生的生物遗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区内的沉积环境特征。【方法】选取珠江三角洲前缘为研究区,运用现代沉积学及遗迹学方法,通过盐度、粒度、浑浊度分析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计算机重构方法对采取的岩心进行处理,对研究区内不同微环境中的生物遗迹特征进行了精细的研究。【结果】(1)主要造迹生物有双壳类动物沙蚬、节肢动物门寄居蟹、甲壳类动物螃蟹、环节动物门双齿围沙蚕、脊索动物门弹涂鱼等;(2)各微环境生物在层面上营造的生物遗迹主要包括爬行迹、足辙迹、鸟足迹以及排泄迹等,层内的主要遗迹为居住迹,表现为各种类型的潜穴形态如Y型、L型、U型,少量I型;(3)珠江三角洲前缘生物遗迹的分布特征:研究区内现代生物遗迹在水下汊道和岛屿的分异度、丰度及扰动率较分流间海湾高,潮下带位于平均低潮线以下,不便观察。【结论】该研究将补充珠江三角洲前缘的现代沉积学资料,并为三角洲前缘古遗迹学和三角洲前缘古沉积环境重构提供现代实证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生物遗迹 遗迹学 三角洲前缘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从水动力学角度看三角洲前缘的沉积特征
3
作者 毛小平 陈修蓉 +2 位作者 李振 李书现 朱启轩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9-524,共16页
三角洲前缘发育过程的深入剖析对沉积环境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从水动力学角度深入探讨其形成特点与产生的机制。为此,从水动力学、水槽实验及水下地貌观察等多个角度,研究了河道水体的流速垂向分布、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发育的特点。... 三角洲前缘发育过程的深入剖析对沉积环境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从水动力学角度深入探讨其形成特点与产生的机制。为此,从水动力学、水槽实验及水下地貌观察等多个角度,研究了河道水体的流速垂向分布、三角洲前缘沉积体发育的特点。研究发现,河流流速随深度增加单调降低的现象未被足够重视;中下游河床顺流向地形起伏增大,发育垂直于流向的水下沙波,而垂直于流向的河道断面地形起伏会越来越平缓;河流入海过程中,在水下一般以一条主流河道入海,水下不会出现分叉河道,且原先起伏的河床也会逐步填平补齐,由尖锐的V形或W型转变为U形。得出:三角洲前缘大多呈席状、扇状,而非顺流向带冲刷面的条带状;三角洲前缘亚相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等微相,在现代三角洲前缘亚相中找不到这些微相,且无水槽实验支持;提出了河道、三角洲沉积的水深—流速共同作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 水下分流河道 沉积过程 水动力学 水槽实验
下载PDF
一种薄互层条件下致密砂体展布地震综合预测的策略
4
作者 王团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677-685,共9页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高台子油层发育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属于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该套地层从上至下有三套主力砂层组,每套砂层组均为砂泥岩薄互层,单层砂岩厚度超薄,一般为2 m~3 m。寻找区域内砂体比高的砂层组并刻画砂组内部单砂体空...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高台子油层发育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属于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该套地层从上至下有三套主力砂层组,每套砂层组均为砂泥岩薄互层,单层砂岩厚度超薄,一般为2 m~3 m。寻找区域内砂体比高的砂层组并刻画砂组内部单砂体空间分布是致密油勘探开发的关键所在。而常规属性分析及地震反演储层预测效果差、精度低,为此提出了针对性的地震综合预测策略,除地震资料保真高分辨率处理和岩石物理分析外,主要包括砂层组级的多属性融合砂地比预测技术以及单砂体级的相控地质统计学反演技术。具体工作流程为:第一在地震属性归一化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地震属性划分为三大类,每类挑选相关性最高的地震属性进行多元线性拟合,建立砂层组级的多属性融合砂地比预测模型;第二利用统计分析手段建立井点先验信息与砂地比对应关系,建立砂地比先验信息约束的单砂体级的相控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松辽盆地北部某区块应用实例表明,综合预测策略在评价砂层组级的砂体发育情况、刻画砂层组内部薄砂体空间展布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指导了水平井井组的部署方案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 薄互层 致密砂岩 砂层组 砂地比预测 单砂体预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长7段致密油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牟蜚声 尹相东 +4 位作者 胡琮 张海峰 陈世加 代林锋 陆奕帆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4,共14页
综合利用地球化学、扫描电镜、岩心薄片、测井等资料以及油井生产数据等,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段储层特征、烃源岩特征和致密油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烃源岩展布、输导体系和源-储组合关系3个方面对致密油差异富集控制... 综合利用地球化学、扫描电镜、岩心薄片、测井等资料以及油井生产数据等,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段储层特征、烃源岩特征和致密油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烃源岩展布、输导体系和源-储组合关系3个方面对致密油差异富集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陕北地区长7段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分布在一亚段(长71)和二亚段(长72),以灰色—灰白色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长71和长72平均孔隙度分别为5.56%和7.32%,平均渗透率分别为0.097 m D和0.110 m D,长72储层物性更好;孔隙空间以溶孔为主,发育少量粒间孔。(2)研究区烃类主要来源于本地长72顶部和长73这2套烃源岩,平均厚度大于20 m,有机质丰度高,平均TOC值为3.02%,干酪根类型以Ⅰ型和Ⅱ1型为主,处于生烃高峰期,平均生烃量为270.2×10^(4)t/km^(2),长73烃源岩生烃潜力更大,供烃至长72储层,长71致密油来源于长72烃源岩;新安边地区三角洲前缘亚相末端的长72储层中致密油由湖盆烃源岩侧向供烃。(3)研究区致密油富集受烃源岩展布、砂体连通性以及源-储组合共同控制,在长72更富集,在新安边地区分布面积最大,安塞地区无大规模致密油聚集;纵向上和平面上致密油的聚集差异受控于烃源岩厚度和源-储组合关系,下生上储、上下生油而中间储集和砂泥互层时含油性更好;新安边地区三角洲前缘亚相末端的长72致密油聚集规模大于三角洲前缘主体,是由于三角洲前缘末端发育的局部连通砂体阻碍了湖盆烃类物质的侧向运移。(4)研究区致密油为“源控-砂控”成藏模式,远源河道优势砂体尖灭处和近源局部连通的砂体是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差异聚集 三角洲前缘砂 烃源岩展布 源-储组合 砂体连通性 侧向运移 长7段 三叠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叠覆朵体模式的厚层三角洲前缘砂体精细刻画——以大庆油田杏六中区PⅠ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卓奕 尹太举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5,共9页
为了厘清大庆油田杏六中区PⅠ油层组厚层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内部结构特征,为剩余油开发提供地质支撑,文中针对按照水下分流河道模式无法精细刻画目标砂体的问题,引入叠覆朵体模式,提出六步剖析法,依据密井网资料,对目标砂体的内部结构进... 为了厘清大庆油田杏六中区PⅠ油层组厚层三角洲前缘砂体的内部结构特征,为剩余油开发提供地质支撑,文中针对按照水下分流河道模式无法精细刻画目标砂体的问题,引入叠覆朵体模式,提出六步剖析法,依据密井网资料,对目标砂体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精细刻画。结果表明:1)按照叠覆朵体模式,能够较清楚地刻画目标砂体的内部结构特征。2)运用六步剖析法(即确定标志层,划分等时地层单元;进行底拉平处理,认识等时地层单元内砂体的内部结构特征;识别较大的沉积界面,区分并追踪复合朵体;在复合朵体内识别单朵体,刻画其分布;分析朵体间接触关系,确定朵体间连通性;结合生产动态资料,验证剖析结果的正确性),对目标砂体的刻画结果打破了三角洲前缘砂体呈层状结构的传统认识。3)目标砂体内部可以以进积、退积特征划分为一系列的沉积复合朵体和单朵体。按照叠覆朵体模式,运用六步剖析法对砂体内部结构的刻画结果,避免了传统的基于相带的砂体结构剖析法中跨沉积时间单元所造成的对砂体内部结构认识的偏差,为剩余油分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覆朵体 砂体内部结构 砂体连通性 三角洲前缘砂体 密井网区
下载PDF
川西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浅水三角洲砂体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
7
作者 邓文龙 叶泰然 +3 位作者 纪友亮 周勇 万宏峰 任钰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566,共22页
川西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砂体分布广泛、砂体类型多样且厚度差异较大,导致气藏层间隔层、层内夹层分布不均,储集层分布非均质性强烈,因此需对储集砂体沉积微相与砂体分布特征及砂体结构展开精细研究,为下一步储集层预测和气... 川西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砂体分布广泛、砂体类型多样且厚度差异较大,导致气藏层间隔层、层内夹层分布不均,储集层分布非均质性强烈,因此需对储集砂体沉积微相与砂体分布特征及砂体结构展开精细研究,为下一步储集层预测和气藏高效开发奠定基础。作者以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岩心、测(录)井、三维地震、分析测试等资料,系统阐明了川西新场构造带须二段砂体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处于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带,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次之,河道砂体侧向迁移频繁,垂向多期叠置、横向上广覆连片。不同位置水下分流河道特征差异大,结合其典型特征,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进一步细分为削截型水下分流河道和完整型水下分流河道。总结出研究区共发育2大类9小类砂体垂向叠置样式和3种侧向接触样式。砂体结构特征和发育样式主要受基准面升降、河流能量控制。最终建立了川西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沉积微相及砂体结构发育模式,这对浅水三角洲前缘的气藏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结构 叠置样式 接触关系 浅水三角洲前缘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新场构造带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C油田花港组H3沉积微相研究
8
作者 刘舒 左一苇 +4 位作者 方沛杰 孙莉 阴国锋 徐晨 张彦霞 《海洋石油》 CAS 2024年第2期7-14,共8页
研究区C油田位于东海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南部,主力产层为渐新统花港组H3碎屑岩储层。H3储层砂体横向迁移摆动频繁,垂向多期次叠加,沉积微相及展布规律认识不清。针对海上井资料少、地质特征复杂的特点,综合应用研究区岩心、测井、地震... 研究区C油田位于东海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南部,主力产层为渐新统花港组H3碎屑岩储层。H3储层砂体横向迁移摆动频繁,垂向多期次叠加,沉积微相及展布规律认识不清。针对海上井资料少、地质特征复杂的特点,综合应用研究区岩心、测井、地震数据及实验室分析数据等相关资料,明确目的层相标志、微相类型,分析了东海西湖凹陷C油田H3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及纵向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发育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微相,水下分流河道进一步细分为主水道、次级水道及水道边缘,其中主水道是本区有利相带,呈条带状分布为主,复合砂体内部连通性较差,开发中后期往往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多发育孤立型储层,砂体规模较小,与沟源断层搭接可形成向上倾方向尖灭的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该研究明确有利沉积相带与油气分布的关系,对本地区及其它地区调整井的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西湖凹陷 花港组H3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 相标志 微相类型 主水道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S区块山西组山1段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春伟 马瑶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3期36-43,共8页
上古生界山西组山1段为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S区块的主力产气层,厘清其沉积相特征,对指导该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具有一定意义。运用沉积学基础原理和方法,综合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微量元素特征、沉积构造及古生物化石等资料,对苏里格气... 上古生界山西组山1段为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S区块的主力产气层,厘清其沉积相特征,对指导该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具有一定意义。运用沉积学基础原理和方法,综合岩心观察、测井曲线、微量元素特征、沉积构造及古生物化石等资料,对苏里格气田S区块山1段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单井相、沉积相连井剖面及砂地比特征,刻画山1段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性主要为中-细砂岩,总体表现出牵引流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为气候较湿润的弱还原-还原的水下沉积环境。岩心上见冲刷面、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水平层理等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以碳化植物茎杆化石或植物叶片化石印模为主。山1段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沉积微相,主要发育近北南向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研究区最主要的储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1段 曲流河 三角洲前缘 牵引流 沉积环境 沉积微相
下载PDF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白垩系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
10
作者 周洪锋 吴海红 +4 位作者 杨禹希 向红英 高吉宏 贺昊文 赵旭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7,共13页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砂岩相、泥岩相等四大类,可进一步划分为13个小类,粒度概率累计曲线表现为悬浮一段式、低斜两段式、高斜两段式、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4种类型,具有箱形、钟形、漏斗形、指形、平直形5种测井相标志,发育前积、丘状、杂乱状、亚平行状4种地震相。(2)研究区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和远砂坝6种沉积微相,纵向上可分为Ⅰ,Ⅱ,Ⅲ共3个砂组,Ⅱ砂组和Ⅲ砂组沉积时期,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广泛,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发育;Ⅰ砂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最大,砂体变细、变薄。(3)研究区阿四段自下而上表现为水进沉积序列,发育退积型扇三角洲前缘,预测B51-71井区和B51-74井区发育的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为利储集相带,B51-19井区发育的河口坝为较有利的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前缘 沉积特征 水进-退积旋回 粒度概率累计曲线 测井相标志 地震相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阿四段 白垩系 巴音都兰凹陷 二连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单砂体构型精细表征研究
11
作者 文鑫 戴建文 +2 位作者 王华 陈晨 万琼华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0期1781-1789,共9页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是珠江口盆地油田开发的主要对象,随着开发程度加深,单砂体成为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重要控制单元。为了深入研究海上油田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内部单砂体构型模式及剩余油分布,以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A油田珠江组辫状河...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是珠江口盆地油田开发的主要对象,随着开发程度加深,单砂体成为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重要控制单元。为了深入研究海上油田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储层内部单砂体构型模式及剩余油分布,以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A油田珠江组辫状河三角洲储层为例,利用沉积动力学、储层反演和隔夹层精细刻画等多种手段开展了单砂体级及单砂体内部级次构型表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8种单砂体垂向叠置样式和3种平面叠置样式,通过沉积微相和隔层空间展布的精细刻画实现了单砂体级构型边界的识别。研究区发育河控顺源河道伴生、河控顺源分流砂坝和浪控垂源沿岸砂坝3种单砂体构型模式,河控顺源河道伴生构型模式上部夹层近水平的特征,夹层宽度大,连续性好,垂向上夹层密度大;河控顺源分流和浪控垂源砂坝构型模式中夹层特征为下部夹层多,上部夹层少,在岩性上表现为上粗下细。单砂体构型地质模型能精细刻画单砂体结构,提高了油藏数模预测剩余油准确性,在油田剩余油挖潜中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平凹陷 三角洲前缘 单砂体构型 构型建模 剩余油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113井区山西组沉积微相研究
12
作者 孙萌思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9期69-73,共5页
本文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分析测试等资料,以鄂尔多斯盆地延113井区山西组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岩石学特征、泥岩颜色、粒度分析、沉积层理等相标志特征,开展了延113井区山西组沉积微相类型、特征及沉积相展布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 本文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分析测试等资料,以鄂尔多斯盆地延113井区山西组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岩石学特征、泥岩颜色、粒度分析、沉积层理等相标志特征,开展了延113井区山西组沉积微相类型、特征及沉积相展布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为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包括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两种沉积微相。山2段水下分流河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河道宽广,分布范围大。山1段海平面大幅下降,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向南进一步延伸,四条主河道由北往南全区贯通,且河道向南变窄分叉,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是研究区的主要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 三角洲前缘 相标志
下载PDF
渤海LD油田砂砾岩沉积特征及储层展布规律
13
作者 刘洪洲 黄琴 +2 位作者 李俊飞 李振鹏 张振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40-45,52,共7页
渤海LD油田砂砾岩油藏开发方案实施后证实,南侧井区未成藏,北侧井区成藏,地质油藏模式发生较大变化。为探究其原因,利用岩心、薄片、钻测井、三维地震及开发动态等资料开展沉积储层研究,结果表明:沙二段为陡坡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物源供... 渤海LD油田砂砾岩油藏开发方案实施后证实,南侧井区未成藏,北侧井区成藏,地质油藏模式发生较大变化。为探究其原因,利用岩心、薄片、钻测井、三维地震及开发动态等资料开展沉积储层研究,结果表明:沙二段为陡坡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物源供给受控于南北两侧沟谷,平面上发育两套沉积体;利用测井相识别出辫流坝、分支河道、河口坝、席状砂体等4类微相砂体,其中,辫流坝和分支河道沉积水动力强、砾石含量高,孔隙、微裂缝发育,储层物性好,为优势储层相;优势储层受控于沉积水流方向和古地貌,北侧砂体的展布与油气充注方向匹配较好,油气充满度高,是油田调整挖潜的主要目标,而南侧砂体未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扇三角洲前缘 砂砾岩 沉积相 储层展布
下载PDF
长三角小三线红色资源融入区域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14
作者 张胜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长三角三省一市小三线建设紧密联系,并形成了区域小三线红色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两类,将其融入区域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多重价值。目前,小三线红色资源融入区域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相关价值的认... 长三角三省一市小三线建设紧密联系,并形成了区域小三线红色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两类,将其融入区域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多重价值。目前,小三线红色资源融入区域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相关价值的认识不足、缺少统筹协调机制、体系化实践路径发展滞后。小三线红色资源融入区域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包括:组建区域教学研究团队、构建相应课程体系、利用工业遗产开展沉浸式教学、开展口述调研与社会实践、打造网络资源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三线 红色资源 长三角 思政课
下载PDF
陕甘宁盆地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前缘的微相组合及特征 被引量:64
15
作者 王峰 王多云 +4 位作者 高明书 姚永朝 王志坤 李树同 秦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8-224,共7页
以陕甘宁盆地姬塬地区晚三叠系延长统为例,将该区的三角洲前缘划分为“台型前缘”和“坡型前缘”两部分,其识别标志是以水下分流河道、复合河口坝(坝上河)和河口坝三种主要沉积微相为主导的多种微相的不同组合。文中对三角洲前缘中的沉... 以陕甘宁盆地姬塬地区晚三叠系延长统为例,将该区的三角洲前缘划分为“台型前缘”和“坡型前缘”两部分,其识别标志是以水下分流河道、复合河口坝(坝上河)和河口坝三种主要沉积微相为主导的多种微相的不同组合。文中对三角洲前缘中的沉积微相组合进行了精细划分和描述,例如,将水下分流河道划分为截削式和叠加式2种,将河口坝划分为完整式和复合式两大类,其中复合式河口坝(坝上河)还可划分为下残坝上河、完整坝上河和上残坝上河三种亚类型。这种对三角洲前缘的详细解释以及对其沉积微相的精细描述有助于优质储层的鉴别和分布预测,对油藏开发中的细分流动单元也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 “台型”和“坡型”前缘 微相组合 陕甘宁盆地
下载PDF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形成过程模拟 被引量:60
16
作者 张关龙 陈世悦 +3 位作者 鄢继华 姜在兴 宋国奇 邱桂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5,共6页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是断陷盆地内一类重要的岩性油气藏。通过室内水槽实验模拟了不同条件下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的形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触发机制是三角洲前缘发生滑塌和形成浊积体的前提,它包括地震、波浪等外界触发机制,也包括... 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是断陷盆地内一类重要的岩性油气藏。通过室内水槽实验模拟了不同条件下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体的形成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触发机制是三角洲前缘发生滑塌和形成浊积体的前提,它包括地震、波浪等外界触发机制,也包括前缘砂体自身重力所产生的压实沉陷等。其中地震作用可以破坏三角洲前缘的稳定性,形成液化滑塌浊积体和断阶滑塌浊积体。波浪作用可以侵蚀浪基面附近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并在回流作用下携带至最大浪基面之下再沉积,沉积过程中形成小型浊积体。无外界触发机制作用下主河道入水口处的砂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部泥岩压实沉陷,也可形成滑塌浊积体。浊积体迁移的动力主要是滑塌砂体自身的重力,其中的断阶滑塌浊积体还受到后续叠置体的碰撞力,因此其可以移动更远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 滑塌浊积体 水槽实验 地震作用 波浪作用
下载PDF
陕甘宁盆地华池地区延长组缓坡带三角洲前缘的微相构成 被引量:83
17
作者 李凤杰 王多云 +4 位作者 郑希民 刘自亮 王峰 李树同 王志坤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82-587,共6页
以晚三叠世华池地区延长组为例 ,对缓坡背景下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两种主要储油微相进行研究 ,建立了分类方案和识别标志。将水下分流河道划分为截削式和完整式两大类 10种类型 ;河口坝细分为孤立式、叠加式和复合式三大... 以晚三叠世华池地区延长组为例 ,对缓坡背景下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两种主要储油微相进行研究 ,建立了分类方案和识别标志。将水下分流河道划分为截削式和完整式两大类 10种类型 ;河口坝细分为孤立式、叠加式和复合式三大类 5种类型。文中根据入湖后的水下分流河道能量强弱变化和湖水深浅的不同组合关系 ,对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的沉积条件进行分析 ,归纳总结了本区缓坡条件下的三角洲前缘的沉积模式。同时讨论了本区独具特色的复合式坝 (“坝上河”)沉积微相的成因类型 :分流河道侵蚀河口坝型复合式河口坝和分流河道叠加河口坝型复合式坝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池地区 延长相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复合式坝 陕甘宁盆地 沉积条件 油气储层 沉积微相
下载PDF
河控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定量研究——以鄱阳湖三角洲为例 被引量:33
18
作者 段冬平 侯加根 +2 位作者 刘钰铭 王成刚 高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0-277,共8页
通过现代三角洲沉积的卫星照片可以获取并分析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的定量数据及其平面分布规律,丰富与完善储层地质知识库。以鄱阳湖三角洲为主要为研究对象,结合Wax Lake Delta现代沉积的卫星照片,对典型的朵状河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 通过现代三角洲沉积的卫星照片可以获取并分析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的定量数据及其平面分布规律,丰富与完善储层地质知识库。以鄱阳湖三角洲为主要为研究对象,结合Wax Lake Delta现代沉积的卫星照片,对典型的朵状河控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水下分流河道的分叉角度近50°,向湖盆方向宽度变窄(宽度降低0.72倍)、数量变多,呈发散叶脉状;单一的河口坝呈三角状和狭长心滩状,其中三角状河口坝发育在三角洲前缘下部,狭长心滩状河口坝位于三角洲前缘中上部,并且河口坝长度与宽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以有效指导相似地下储层的精细微相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前缘 分流河道 河口坝 鄱阳湖三角洲
下载PDF
湖泊三角洲前缘砂体成因组合形式和分布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49
19
作者 田景春 陈高武 +9 位作者 窦伟坦 夏青松 倪新锋 张翔 聂永生 杨华 付锁堂 付金华 喻健 宋江海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6-640,共5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系统讨论了湖泊三角洲前缘砂体的成因类型及组合形式。从成因类型上看,三角洲前缘砂体包括:(1)水下分流河道砂体;(2)河口坝砂体;(3)远砂坝砂体;(4)席状砂砂体。从组合类型上看主要包括:(1)... 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系统讨论了湖泊三角洲前缘砂体的成因类型及组合形式。从成因类型上看,三角洲前缘砂体包括:(1)水下分流河道砂体;(2)河口坝砂体;(3)远砂坝砂体;(4)席状砂砂体。从组合类型上看主要包括:(1)叠置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2)叠置的河口坝砂体;(3)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组合砂体;(4)席状砂-远砂坝-河口坝组合砂体等。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三角洲前缘砂体组合形式的时空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三角洲前缘 砂体组合形式 分布规律 鄂尔多斯 三叠系延长组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油气成藏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49
20
作者 段毅 吴保祥 +1 位作者 郑朝阳 王传远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33,共5页
应用油气成藏动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西峰油田的地质背景、油气成藏动力学条件和成藏过程,探讨了油气成藏动力学机制。从纵向上划分出自源高压封闭、混源低压半封闭和他源常压开放3个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自源高压封闭系统中浊积砂层... 应用油气成藏动力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西峰油田的地质背景、油气成藏动力学条件和成藏过程,探讨了油气成藏动力学机制。从纵向上划分出自源高压封闭、混源低压半封闭和他源常压开放3个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自源高压封闭系统中浊积砂层系和混源低压半封闭系统中近源岩的三角洲前缘砂层系,是今后进一步勘探的主要目标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动力学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三角洲前缘砂层 西峰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