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70 t顶底复吹转炉“留渣+双渣”前期脱磷工艺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旭
潘军
+2 位作者
薛顺
赵斌
宋磊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3,共5页
对马钢70 t顶底复吹转炉脱磷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分析,从优化转炉"留渣-双渣"工艺前期脱磷效果的角度,研究了倒炉温度、炉渣碱度、(FeO)含量以及顶底复吹强度对脱磷效果的影响。生产实践表明,在高-低-高氧枪枪位控制模式、...
对马钢70 t顶底复吹转炉脱磷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分析,从优化转炉"留渣-双渣"工艺前期脱磷效果的角度,研究了倒炉温度、炉渣碱度、(FeO)含量以及顶底复吹强度对脱磷效果的影响。生产实践表明,在高-低-高氧枪枪位控制模式、供氧强度为3. 6 m3/(t·min)和底吹强度为0. 03 m3/(t·min)工艺条件下,倒渣温度控制在1 380~1 450℃,碱度R=1. 3~1. 8,渣中w(Fe O)=15%~25%,取得了前期脱磷阶段平均脱磷率为45. 57%,磷分配比LP达到65. 23的脱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渣+双渣
脱磷率
磷分配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0 t转炉留渣双渣法冶炼高硅高磷铁水试验
被引量:
5
2
作者
高琦
智建国
+3 位作者
吴伟
张志兵
张晓峰
关键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45,共5页
针对钢厂铁水硅和磷含量较高的特点,采用转炉留渣双渣冶炼工艺以获得稳定的铁水脱磷率。吹炼3 min后加入石灰和污泥球等造渣材料,供氧强度0~3 min时为2.5 m^3/(t·min),3~4.5 min时为3.2 m^3/(t·min),温度控制在约1 320℃。转...
针对钢厂铁水硅和磷含量较高的特点,采用转炉留渣双渣冶炼工艺以获得稳定的铁水脱磷率。吹炼3 min后加入石灰和污泥球等造渣材料,供氧强度0~3 min时为2.5 m^3/(t·min),3~4.5 min时为3.2 m^3/(t·min),温度控制在约1 320℃。转炉一次倒渣后,继续吹炼,加入后期造渣料,待一氧化碳体积分数稳定时,适当提高氧枪枪位,促进化渣,并进行终点碳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脱磷期铁水平均脱磷率为58.09%,脱碳期钢水平均脱磷率为85.56%;当半钢温度为1 320℃炉渣碱度为2.0,炉渣TFe含量为18%时,在脱磷期能获得较好的铁水脱磷效果;当转炉钢水一倒温度为1 580℃,终渣碱度为3.5,炉渣TFe含量为20%时,在脱碳期能够获得较好的脱磷效果;转炉终点[P]_e/[P]_r为0.90;试验中得到脱磷期和脱碳期炉渣的岩相组成适合铁水脱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T转炉
留渣双渣工艺
高硅高磷铁水
脱磷率
磷分配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六箱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对脱氮除磷处理的强化
3
作者
郭强
朱晓燕
吕锡武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67-72,共6页
通过调整进水碳氮比(C/N)和进水端厌氧池和缺氧池的进水流量配比,重点考察了六箱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C/N的提高可增强脱氮除磷效果,C/N比值为4时,碳源明显不足,出水TN和I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52mg/L...
通过调整进水碳氮比(C/N)和进水端厌氧池和缺氧池的进水流量配比,重点考察了六箱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C/N的提高可增强脱氮除磷效果,C/N比值为4时,碳源明显不足,出水TN和I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52mg/L和1.02mg/L;C/N比值增加至5时,TN出水效果较好,质量浓度为12.87mg/L,而出水TP的质量浓度仍然在0.5~0.6mg/L左右;当C/N比值≥6时,出水氮磷浓度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控制C/N比值为5,优化工艺进水碳源分配可以提高碳源利用率,当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比为2时,出水TN质量浓度保持在13.5mg/L以下,出水TP质量浓度降低至0.36mg/L,整体出水水质优于GB 18918一2002一级A标准,强化了脱氮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箱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STIASP)
碳氮比
进水配比
脱氮除磷
强化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吹转炉双渣法脱磷冶炼工艺一次倒炉温度最优化选择
被引量:
19
4
作者
王杰
曾加庆
杨利彬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37,共4页
从碳一磷选择性氧化、脱磷反应平衡、转炉熔池磷分配比与脱磷渣熔点的角度分析了复吹转炉双渣法冶炼工艺一次倒炉温度的选择。提出一次倒炉温度最佳控制范围为1350~1400℃,并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将一次倒炉温度控制在1350~140...
从碳一磷选择性氧化、脱磷反应平衡、转炉熔池磷分配比与脱磷渣熔点的角度分析了复吹转炉双渣法冶炼工艺一次倒炉温度的选择。提出一次倒炉温度最佳控制范围为1350~1400℃,并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将一次倒炉温度控制在1350~1400℃,一次倒炉平均脱磷率、脱磷渣平均硼(R05)分别达到63.11%、3.10%。并对1350-1400℃区间内试验炉次一次倒炉熔渣碱度、氧化性与一次倒炉脱磷效果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碱度为1.8~2.0、w(T.Fe)=14%~17%的脱磷渣系更有利于获得一次倒炉的最佳脱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渣
脱磷
一次倒炉温度
脱磷率
磷分配比
原文传递
含铬镍铁水脱磷保铬的机理与试验
被引量:
3
5
作者
赵海泉
齐渊洪
+2 位作者
史永林
冯焕林
那贤昭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20,共5页
为了解决铬镍生铁因磷质量分数高用做不锈钢原料受限的问题,开展了关于含铬镍铁水脱磷保铬的理论计算和工业试验研究。采用竖炉工艺回收不锈钢粉尘,冶炼出的含铬镍铁水磷质量分数高,导致铁水利用量受限。通过计算铬、镍、铁氧化物还原...
为了解决铬镍生铁因磷质量分数高用做不锈钢原料受限的问题,开展了关于含铬镍铁水脱磷保铬的理论计算和工业试验研究。采用竖炉工艺回收不锈钢粉尘,冶炼出的含铬镍铁水磷质量分数高,导致铁水利用量受限。通过计算铬、镍、铁氧化物还原热力学条件和磷、铬、碳氧化的临界氧势,提出了采用碱性CaO渣系、控制炉渣氧势和出铁温度实现脱磷保铬的措施。在理论计算基础上,进行了竖炉冶炼含铬镍铁水的脱磷保铬工业试验。试验共冶炼出含铬镍铁水32 t,当炉渣碱度为1.15、炉渣w(FeO)为4.98%、出铁温度为1 673~1 684 K时,脱磷率可达36%以上,铁水中磷质量分数可降至0.023%,铬收得率为88%以上,本研究达到了脱磷保铬的目的,并且解决了含铬镍铁水磷质量分数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粉尘
脱磷保铬
氧势
分配比
脱磷率
原文传递
转炉钢水炉外脱磷剂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白雪峰
卓超
+5 位作者
黄博
赵志超
孙彦辉
梁新腾
陈炼
陈均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85-92,共8页
基于钢水炉外脱磷工艺,在实验室对钢水炉外脱磷剂的选用开展实验研究.首先确定转炉钢水在管式炉中脱磷时初始磷含量和脱磷剂加入量,然后分别对不同成分和配比的CaO系和BaO系脱磷剂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CaO系脱磷剂的配比为w(CaO)...
基于钢水炉外脱磷工艺,在实验室对钢水炉外脱磷剂的选用开展实验研究.首先确定转炉钢水在管式炉中脱磷时初始磷含量和脱磷剂加入量,然后分别对不同成分和配比的CaO系和BaO系脱磷剂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CaO系脱磷剂的配比为w(CaO)∶w(CaF_2)∶w(FeO)=(65~70)∶(15~20)∶(10~20),最佳含FeO的BaO系脱磷剂的配比为w(BaO)∶w(CaO)∶w(CaF_2)∶w(FeO)=(10~20)∶(55~65)∶15∶10,不含FeO的BaO系脱磷剂的最佳配比为w(BaO)∶w(CaO)∶w(CaF_2)=(30~40)∶(55~65)∶(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外脱磷
脱磷剂
脱磷率
磷分配比
磷酸盐容量
原文传递
2CaO·SiO_2对炉渣中磷富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3
7
作者
詹起梅
王多刚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78,共4页
研究了炉渣组成以及2CaO·SiO_2颗粒含量对炉渣中磷富集行为的影响,并借助电镜、能谱分析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磷元素在2CaO·SiO_2颗粒内分布均匀;磷在渣中固液相间的分配比Ls/lP随酸性氧化物含量和铁的氧化物含量的增加...
研究了炉渣组成以及2CaO·SiO_2颗粒含量对炉渣中磷富集行为的影响,并借助电镜、能谱分析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磷元素在2CaO·SiO_2颗粒内分布均匀;磷在渣中固液相间的分配比Ls/lP随酸性氧化物含量和铁的氧化物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0%和70%时达到最大值,而随着渣中2CaO·SiO_2颗粒比例增加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磷
硅酸二钙
磷分配比
富集
炉渣
原文传递
脱磷转炉内成渣路线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游香米
吴令
+2 位作者
杨宁川
谢兵
邱鑫
《中国冶金》
CAS
2014年第5期9-13,共5页
以CaO-SiO2-FeO三元渣系为基,利用正规溶液模型计算了不同碱度、炉渣组分对于脱磷转炉内磷分配比和终点磷含量的影响规律;同时,采用Factsage软件计算了不同脱磷渣系的液相线温度,考察了添加不同炉渣组元对于渣系液相线温度的影响规律。...
以CaO-SiO2-FeO三元渣系为基,利用正规溶液模型计算了不同碱度、炉渣组分对于脱磷转炉内磷分配比和终点磷含量的影响规律;同时,采用Factsage软件计算了不同脱磷渣系的液相线温度,考察了添加不同炉渣组元对于渣系液相线温度的影响规律。综合理论计算结果,得到脱磷转炉适宜的成渣路线为铁质成渣路线,脱磷初渣成分为15%CaO-44%SiO2-41%FeO,中期渣成分为53%CaO-25.5%SiO2-21.5%FeO,后期固磷渣成分为63.6%CaO-30.3%SiO2-6.1%FeO。可为脱磷转炉的生产操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规溶液模型
磷分配比
脱磷转炉
成渣路线
转炉双联
原文传递
题名
70 t顶底复吹转炉“留渣+双渣”前期脱磷工艺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旭
潘军
薛顺
赵斌
宋磊
机构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长材事业部
出处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9-73,共5页
文摘
对马钢70 t顶底复吹转炉脱磷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分析,从优化转炉"留渣-双渣"工艺前期脱磷效果的角度,研究了倒炉温度、炉渣碱度、(FeO)含量以及顶底复吹强度对脱磷效果的影响。生产实践表明,在高-低-高氧枪枪位控制模式、供氧强度为3. 6 m3/(t·min)和底吹强度为0. 03 m3/(t·min)工艺条件下,倒渣温度控制在1 380~1 450℃,碱度R=1. 3~1. 8,渣中w(Fe O)=15%~25%,取得了前期脱磷阶段平均脱磷率为45. 57%,磷分配比LP达到65. 23的脱磷效果。
关键词
留渣+双渣
脱磷率
磷分配比
Keywords
slag remaning and double slag
dephosphorization rate
phosphor partition
ratio
分类号
TF713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00 t转炉留渣双渣法冶炼高硅高磷铁水试验
被引量:
5
2
作者
高琦
智建国
吴伟
张志兵
张晓峰
关键
机构
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工艺研究所
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总工室
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
包钢技术中心
出处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45,共5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01001)(2172057)资助。
文摘
针对钢厂铁水硅和磷含量较高的特点,采用转炉留渣双渣冶炼工艺以获得稳定的铁水脱磷率。吹炼3 min后加入石灰和污泥球等造渣材料,供氧强度0~3 min时为2.5 m^3/(t·min),3~4.5 min时为3.2 m^3/(t·min),温度控制在约1 320℃。转炉一次倒渣后,继续吹炼,加入后期造渣料,待一氧化碳体积分数稳定时,适当提高氧枪枪位,促进化渣,并进行终点碳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脱磷期铁水平均脱磷率为58.09%,脱碳期钢水平均脱磷率为85.56%;当半钢温度为1 320℃炉渣碱度为2.0,炉渣TFe含量为18%时,在脱磷期能获得较好的铁水脱磷效果;当转炉钢水一倒温度为1 580℃,终渣碱度为3.5,炉渣TFe含量为20%时,在脱碳期能够获得较好的脱磷效果;转炉终点[P]_e/[P]_r为0.90;试验中得到脱磷期和脱碳期炉渣的岩相组成适合铁水脱磷。
关键词
100T转炉
留渣双渣工艺
高硅高磷铁水
脱磷率
磷分配比
Keywords
100 t B
of
Retaining Slag and Double Slag Processes
High Silicon and High Phosphorus Hot Metal
dephosphorization rate
Phosphor Patition
ratio
分类号
TF713.3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六箱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对脱氮除磷处理的强化
3
作者
郭强
朱晓燕
吕锡武
机构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67-72,共6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BA2015063)
文摘
通过调整进水碳氮比(C/N)和进水端厌氧池和缺氧池的进水流量配比,重点考察了六箱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C/N的提高可增强脱氮除磷效果,C/N比值为4时,碳源明显不足,出水TN和I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52mg/L和1.02mg/L;C/N比值增加至5时,TN出水效果较好,质量浓度为12.87mg/L,而出水TP的质量浓度仍然在0.5~0.6mg/L左右;当C/N比值≥6时,出水氮磷浓度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控制C/N比值为5,优化工艺进水碳源分配可以提高碳源利用率,当厌氧池和缺氧池进水流量比为2时,出水TN质量浓度保持在13.5mg/L以下,出水TP质量浓度降低至0.36mg/L,整体出水水质优于GB 18918一2002一级A标准,强化了脱氮除磷效果。
关键词
六箱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STIASP)
碳氮比
进水配比
脱氮除磷
强化处理
Keywords
STIASP C/N radio influent flow
rate
distribution
ratio
denitrification and
phosphorous
removal enhanced treatment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吹转炉双渣法脱磷冶炼工艺一次倒炉温度最优化选择
被引量:
19
4
作者
王杰
曾加庆
杨利彬
机构
钢铁研究总院冶金工艺研究所
出处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37,共4页
文摘
从碳一磷选择性氧化、脱磷反应平衡、转炉熔池磷分配比与脱磷渣熔点的角度分析了复吹转炉双渣法冶炼工艺一次倒炉温度的选择。提出一次倒炉温度最佳控制范围为1350~1400℃,并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将一次倒炉温度控制在1350~1400℃,一次倒炉平均脱磷率、脱磷渣平均硼(R05)分别达到63.11%、3.10%。并对1350-1400℃区间内试验炉次一次倒炉熔渣碱度、氧化性与一次倒炉脱磷效果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研究,发现:碱度为1.8~2.0、w(T.Fe)=14%~17%的脱磷渣系更有利于获得一次倒炉的最佳脱磷效果。
关键词
双渣
脱磷
一次倒炉温度
脱磷率
磷分配比
Keywords
double slag
dephosphorization
first turndown temperature
dephosphorization rate
,
distribution ratio of phosphorous
分类号
TF777.1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原文传递
题名
含铬镍铁水脱磷保铬的机理与试验
被引量:
3
5
作者
赵海泉
齐渊洪
史永林
冯焕林
那贤昭
机构
钢铁研究总院先进钢铁流程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20,共5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创新资助项目(2010101003)
文摘
为了解决铬镍生铁因磷质量分数高用做不锈钢原料受限的问题,开展了关于含铬镍铁水脱磷保铬的理论计算和工业试验研究。采用竖炉工艺回收不锈钢粉尘,冶炼出的含铬镍铁水磷质量分数高,导致铁水利用量受限。通过计算铬、镍、铁氧化物还原热力学条件和磷、铬、碳氧化的临界氧势,提出了采用碱性CaO渣系、控制炉渣氧势和出铁温度实现脱磷保铬的措施。在理论计算基础上,进行了竖炉冶炼含铬镍铁水的脱磷保铬工业试验。试验共冶炼出含铬镍铁水32 t,当炉渣碱度为1.15、炉渣w(FeO)为4.98%、出铁温度为1 673~1 684 K时,脱磷率可达36%以上,铁水中磷质量分数可降至0.023%,铬收得率为88%以上,本研究达到了脱磷保铬的目的,并且解决了含铬镍铁水磷质量分数高的问题。
关键词
不锈钢粉尘
脱磷保铬
氧势
分配比
脱磷率
Keywords
stainless steel dust
dephosphorizing and chromium conservation: oxygen potential:
distribution
ratio
: dcphosphorization
rate
分类号
TF764.1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原文传递
题名
转炉钢水炉外脱磷剂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白雪峰
卓超
黄博
赵志超
孙彦辉
梁新腾
陈炼
陈均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85-9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4026)
文摘
基于钢水炉外脱磷工艺,在实验室对钢水炉外脱磷剂的选用开展实验研究.首先确定转炉钢水在管式炉中脱磷时初始磷含量和脱磷剂加入量,然后分别对不同成分和配比的CaO系和BaO系脱磷剂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CaO系脱磷剂的配比为w(CaO)∶w(CaF_2)∶w(FeO)=(65~70)∶(15~20)∶(10~20),最佳含FeO的BaO系脱磷剂的配比为w(BaO)∶w(CaO)∶w(CaF_2)∶w(FeO)=(10~20)∶(55~65)∶15∶10,不含FeO的BaO系脱磷剂的最佳配比为w(BaO)∶w(CaO)∶w(CaF_2)=(30~40)∶(55~65)∶(15~20).
关键词
炉外脱磷
脱磷剂
脱磷率
磷分配比
磷酸盐容量
Keywords
secondary
dephosphorization
dephosphurization agent
dephosphorization rate
phosphorus
distribution
ratio
phosphate capacity
分类号
TF713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原文传递
题名
2CaO·SiO_2对炉渣中磷富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3
7
作者
詹起梅
王多刚
机构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78,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宝钢集团有限公司钢铁联合研究基金资助(U15601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4002)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604a0902142)
文摘
研究了炉渣组成以及2CaO·SiO_2颗粒含量对炉渣中磷富集行为的影响,并借助电镜、能谱分析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磷元素在2CaO·SiO_2颗粒内分布均匀;磷在渣中固液相间的分配比Ls/lP随酸性氧化物含量和铁的氧化物含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20%和70%时达到最大值,而随着渣中2CaO·SiO_2颗粒比例增加不发生变化。
关键词
脱磷
硅酸二钙
磷分配比
富集
炉渣
Keywords
de
phosphorous
dicalcium silicate
phosphorous
distribution
ratio
enrichment
slag
分类号
TF713.3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原文传递
题名
脱磷转炉内成渣路线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
2
8
作者
游香米
吴令
杨宁川
谢兵
邱鑫
机构
重庆赛迪冶炼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炼钢研究室
重庆大学冶金工程系
出处
《中国冶金》
CAS
2014年第5期9-13,共5页
基金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CSTC
2011AC7048)
文摘
以CaO-SiO2-FeO三元渣系为基,利用正规溶液模型计算了不同碱度、炉渣组分对于脱磷转炉内磷分配比和终点磷含量的影响规律;同时,采用Factsage软件计算了不同脱磷渣系的液相线温度,考察了添加不同炉渣组元对于渣系液相线温度的影响规律。综合理论计算结果,得到脱磷转炉适宜的成渣路线为铁质成渣路线,脱磷初渣成分为15%CaO-44%SiO2-41%FeO,中期渣成分为53%CaO-25.5%SiO2-21.5%FeO,后期固磷渣成分为63.6%CaO-30.3%SiO2-6.1%FeO。可为脱磷转炉的生产操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正规溶液模型
磷分配比
脱磷转炉
成渣路线
转炉双联
Keywords
regular solution model
distribution ratio of phosphorous
pretreatment
dephosphorization
converter
slag-forming route
duplex steelmaking in converter
分类号
TF713.3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70 t顶底复吹转炉“留渣+双渣”前期脱磷工艺研究与实践
张旭
潘军
薛顺
赵斌
宋磊
《上海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00 t转炉留渣双渣法冶炼高硅高磷铁水试验
高琦
智建国
吴伟
张志兵
张晓峰
关键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六箱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对脱氮除磷处理的强化
郭强
朱晓燕
吕锡武
《净水技术》
CAS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复吹转炉双渣法脱磷冶炼工艺一次倒炉温度最优化选择
王杰
曾加庆
杨利彬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5
19
原文传递
5
含铬镍铁水脱磷保铬的机理与试验
赵海泉
齐渊洪
史永林
冯焕林
那贤昭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原文传递
6
转炉钢水炉外脱磷剂研究
白雪峰
卓超
黄博
赵志超
孙彦辉
梁新腾
陈炼
陈均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原文传递
7
2CaO·SiO_2对炉渣中磷富集行为的影响
詹起梅
王多刚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18
3
原文传递
8
脱磷转炉内成渣路线的理论研究
游香米
吴令
杨宁川
谢兵
邱鑫
《中国冶金》
CAS
2014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