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Gold Dissolution from Hosting Minerals of the Hadamengou Gold Deposit and the Implica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LI Qiangzhi YAN Fengzeng WANG Xinh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62-768,共7页
The Hadamengou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western part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t is a hydrothermal deposit related to alkaline magmatism. Dissolution of Au, Fe from pyrite and iron oxide (i... The Hadamengou gold deposit is located in western part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t is a hydrothermal deposit related to alkaline magmatism. Dissolution of Au, Fe from pyrite and iron oxide (including magnetite and hematite) individual minerals in the three main types of ore shows: in iron oxides (magnetite and hematite), Au and Fe were dissolved simultaneously and their solubilitie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hich means Au is mainly chemical-bonded (lattice gold) and/or colloidal-adsorbed in iron oxides; while in pyrite, on the contrary, Au dissolution obviously lags behind Fe and the solubility of Au shows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at of Fe, which indicates Au is mainly hosted as grains of elemental gold (or native gold) within pyrite. Previous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Hadamengou gold deposit is characterized by intensive K-feldspathization and holds high content of iron oxides occasionally replaced by sulfides, which was caused by oxidizing K-enriched alkaline fluids under a stretching geodynamic setting. These geological features, together with the high Au-content in iron oxides,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the Olympic Dam deposit in South Australia, suggest that this deposit is the first example of iron oxide-type gold deposit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damengou gold deposit gold-bearing iron oxides iron oxide-type gold deposit dissolution experiment North China craton
下载PDF
Simulating experiment on the hydrothermal superimposing metallogenesis of the Dongguashan strata-bound copper deposit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兆文 华明 +7 位作者 陆现彩 杨小男 饶冰 王云建 蒋少涌 陆建军 聂桂平 黄顺生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7年第1期72-79,共8页
Series of sedimentary hydrothermal-diplogenetic copper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scattering in the region along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ir metallogenetic mechanism is still in hot debate. ... Series of sedimentary hydrothermal-diplogenetic copper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scattering in the region along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ir metallogenetic mechanism is still in hot debate. In order to reveal the ore-forming kinetics of sedimentary process and hydrothermal superimposition, and evaluate the role of sedimentary pyrite in the enrichment and precipitation of copper, a set of simulating experiments on the reaction between pyrite and CuCl2 solution wer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forming fluid of the Dongguashan copper deposit, Anhui Province, 100 MPa was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pressure, and the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s were set at 450, 350, 250 and 150°C, respectively. The reactions between pyrite grains isolated from the Shimenkou strata-bound pyrite deposit and the solution with 0.2 mol/L CuCl2 and 1.0 mol/L NaCl were experimentally simulated. Then, variations in surface topography and surface chemistry of the experimental pyrite grains were document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EM),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Auger electron spectrometry (AES)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the solution and newly formed minerals were analyzed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AES)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techniques. Desulphurization of pyrite surface was observed and new copper minerals were detected. It is proposed that pyrite can act as a geochemical barrier for the enrichment and precipitation of copper from the solution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urthermore, the ore-forming mechanism of sedimentary hydrothermal-diplogenetic copper deposits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山层控铜矿床 水热叠加 成矿作用 模拟实验
下载PDF
压水堆燃料元件腐蚀产物沉积行为试验研究进展
3
作者 吴宗佩 姜峨 +4 位作者 唐月明 熊静 邓平 赵永福 张萍萍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8,共8页
压水堆(PWR)燃料元件表面腐蚀产物沉积(CRUD)对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压水堆燃料元件腐蚀产物沉积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开发CRUD缓解技术,对压水堆的安全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归纳了压水堆燃料元件表面CRUD... 压水堆(PWR)燃料元件表面腐蚀产物沉积(CRUD)对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压水堆燃料元件腐蚀产物沉积的关键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开发CRUD缓解技术,对压水堆的安全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归纳了压水堆燃料元件表面CRUD试验研究的重要结果,总结了包壳表面CRUD对系统运行的危害,回顾了CRUD的分析表征结果,介绍了不同研究机构建立的堆外动水回路试验方法,重点分析了材料性质、热工水力特性、冷却剂化学条件及腐蚀产物特性对燃料元件表面CRUD的影响规律,调研了CRUD缓解技术及相关应用,并对后续试验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产物沉积(CRUD) 试验研究 燃料元件 压水堆(PWR)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科研反哺实验教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物理化学实验设计
4
作者 金鑫 梁鑫 胡坤宏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47-149,共3页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快培养符合未来科技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势所趋。因此,本文提出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采用以科研反哺实验教学的模式,设计了基于化学水浴沉积法制备SnS薄膜的本科物理化学实验方案,深入探究基底材料和...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快培养符合未来科技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是大势所趋。因此,本文提出针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采用以科研反哺实验教学的模式,设计了基于化学水浴沉积法制备SnS薄膜的本科物理化学实验方案,深入探究基底材料和加料顺序对薄膜生长特性的影响。该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物理化学概念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制备功能薄膜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前沿材料制备技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教学改革 物理化学 实验设计 化学水浴沉积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过程虚拟仿真实验设计及教学模式探索
5
作者 雷姗 孙立忠 +1 位作者 王鑫铭 郭进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246,共4页
脉冲激光沉积(PLD)薄膜制备技术是物理气相沉积技术中先进的工艺和手段之一,也是材料学科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但该实验所需实验仪器精密、操作复杂、耗材昂贵且用量大,严重制约其有效开展。基于此,自主开发设计了PLD过程虚拟仿真实验项... 脉冲激光沉积(PLD)薄膜制备技术是物理气相沉积技术中先进的工艺和手段之一,也是材料学科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但该实验所需实验仪器精密、操作复杂、耗材昂贵且用量大,严重制约其有效开展。基于此,自主开发设计了PLD过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完整模拟了PLD薄膜制备的工艺流程及关键控制条件,实现虚实结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沉浸式漫游、互动式学习、自主选择练习,达到激发兴趣、提升能力、提高效率的教学目标,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虚拟仿真 实验设计 教学模式
下载PDF
STRENGTH ANALYSIS OF CLAMPING IN MICRO/NANO SCALE EXPERIMENTS 被引量:2
6
作者 Liang Liu Dujuan Zeng +2 位作者 Xianlong Wei Qing Chen Xide Li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SCIE EI 2009年第6期584-592,共9页
Two kinds of clamping in micro/nano scale experiments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one based on electron-beam-induced deposition, and the other on the 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 The clamping strength and mechanism ... Two kinds of clamping in micro/nano scale experiments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one based on electron-beam-induced deposition, and the other on the 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 The clamping strength and mechanism are analyz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influence of relative humidity on the micro/nano clamping and the method of electrostatic clamping are discussed. The clamping strength and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clamping methods are compared considering the size and material of the clamped objects, and the application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nano experimental mechanics CLAMPING interracial strength electron-beaminduced deposition (EBID) cohesive zone model
下载PDF
FDM工艺精度影响因素的实验分析
7
作者 郭文霞 吴永军 刘海亮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3年第5期100-103,共4页
随着桌面式熔融沉积(FDM)技术的快速发展,试件的成型精度成为影响FDM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实验对FDM加工过程中的打印速度、填充率、层片厚度、SolidWorks模型转化对精度的影响以及打印件的摆放方式等因素对打印件质量的影响进行详... 随着桌面式熔融沉积(FDM)技术的快速发展,试件的成型精度成为影响FDM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实验对FDM加工过程中的打印速度、填充率、层片厚度、SolidWorks模型转化对精度的影响以及打印件的摆放方式等因素对打印件质量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改善试件成型精度的实用性意见,可为后续提高FDM 3D打印试件精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沉积成型 3D打印 工艺精度 实验分析
下载PDF
熔融层积成型技术的力学综合性实验项目开发与实践
8
作者 王贞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4-188,共5页
熔融层积成型(FDM)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计算机建立的复杂三维模型经简单处理即可直接进行生产制造,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设计-实体-测试”的对接。基于FDM技术开发了一项综合性力学实验并进行教学实践,使学生完整学习和体验从实验方案... 熔融层积成型(FDM)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计算机建立的复杂三维模型经简单处理即可直接进行生产制造,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设计-实体-测试”的对接。基于FDM技术开发了一项综合性力学实验并进行教学实践,使学生完整学习和体验从实验方案设计到试样建模制造,以及力学测试和结果分析的全流程,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从中体会科学研究和探索的乐趣。实验设计过程兼顾了经济性和可操作性,可供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 实验教学 熔融层积成型技术 3D打印
下载PDF
综合实验设计:NiFe LDH/TiO_(2)的制备及电解水性能测试
9
作者 杜晓航 刘桂华 +3 位作者 刘晓静 李天航 武兰兰 李敬德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296-300,共5页
设计介绍了一个包括NiFe LDH/TiO_(2)纳米片制备及其析氢、析氧反应电催化活性评价的综合性电化学实验。通过开展本实验,学生能够学习利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电催化剂的技术;初步掌握利用循环伏安、塔菲尔曲线等电化学测试技术对析氧、... 设计介绍了一个包括NiFe LDH/TiO_(2)纳米片制备及其析氢、析氧反应电催化活性评价的综合性电化学实验。通过开展本实验,学生能够学习利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电催化剂的技术;初步掌握利用循环伏安、塔菲尔曲线等电化学测试技术对析氧、析氢反应活性进行评价的方法;理解电解水制氢过程中涉及到的基本理论知识。本实验将引导学生关注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及应用,提升学生分析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和基本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氢反应 析氧反应 电化学沉积法 电化学测试 实验设计
下载PDF
FDM型3D打印机制件精度研究
10
作者 井石磊 《机械管理开发》 2023年第10期24-25,28,共3页
通过分析各打印工艺参数,包括喷头温度、打印速度及厚度等对铸件尺寸精度的影响,并结合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最合理的制件成型工艺下对应参数组合,提高制件精度和表面品质,为实际应用中打印工艺参数的选取提供借鉴。
关键词 3D打印 FDM熔融堆积法 打印参数 正交实验法
下载PDF
人工沙滩亲水段泥沙淤积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连成 黄毅峰 赵会民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50,共7页
利用潮流泥沙物理模型方法,依据工程区域的水文泥沙等有关资料,对人工沙滩在潮汐作用下的泥沙淤积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①研究工程实施前后的港区水域流场运动规律;②研究工程实施后的防波堤内、外侧水域的流场分布变化情况;③研究工程... 利用潮流泥沙物理模型方法,依据工程区域的水文泥沙等有关资料,对人工沙滩在潮汐作用下的泥沙淤积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①研究工程实施前后的港区水域流场运动规律;②研究工程实施后的防波堤内、外侧水域的流场分布变化情况;③研究工程实施后,港池、航道、人工沙滩等各地段的涨、落潮流速、流向情况;④研究游艇港港池的淤积强度,数量及分布特征;⑤研究人工沙滩及其周围水域的淤积强度。其成果为工程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沙滩 泥沙淤积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动床条件下粘性泥石流沟道淤积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雪平 游勇 +2 位作者 柳金峰 赵彦波 刘曙亮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7-333,共7页
泥石流淤积是危害建筑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探讨动床条件下泥石流沟道淤积规律,开展了不同泥石流重度、不同沟床物质重度、不同沟道坡度以及不同泥石流总量共4组单次淤积实验和1组不同沟道坡度下的泥石流连续淤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泥石流淤积是危害建筑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探讨动床条件下泥石流沟道淤积规律,开展了不同泥石流重度、不同沟床物质重度、不同沟道坡度以及不同泥石流总量共4组单次淤积实验和1组不同沟道坡度下的泥石流连续淤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单次淤积时,泥石流淤积厚度随着沟道坡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泥石流重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泥石流总量的增大而增大,受沟床物质重度变化的影响较小;连续淤积时,随着沟道坡度的增加,第2次淤积相对于第1次淤积结果依次表现为完全淤积、冲淤交替以及完全冲刷,且冲刷始于沟道前缘,逐渐向后缘发展。在分析泥石流淤积厚度的影响因素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动床条件下粘性泥石流沟道淤积厚度的经验预测公式:H=0.005x+(1.63E-11)erc-0.003ln(sinθ)+0.22V-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泥石流 动床 沟道淤积 厚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人体上呼吸道内气溶胶沉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秀国 徐新喜 +2 位作者 孙栋 刘亚军 谭树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04-908,共5页
研究人体呼吸道内气溶胶沉积规律,对于认识有毒气溶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提高治疗药物气溶胶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人体上呼吸道的实验模型,在呼吸流量为30 L/min的状态下,分别对粒径为0.3和6.5μm的气溶胶... 研究人体呼吸道内气溶胶沉积规律,对于认识有毒气溶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提高治疗药物气溶胶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人体上呼吸道的实验模型,在呼吸流量为30 L/min的状态下,分别对粒径为0.3和6.5μm的气溶胶在人体上呼吸道内的沉积进行实验研究,分析气溶胶在上呼吸道内的沉积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气溶胶在咽、喉和气管位置存留较多;气溶胶粒径对其在上呼吸道内的沉积模式影响较小,两种粒径气溶胶的沉积模式很相似,仅对其在呼吸道内不同部位的沉积率影响较大;惯性碰撞和湍流扩散是气溶胶的主要沉积机制,气溶胶在人体呼吸道内不同部位的沉积率均随惯性参数值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 气溶胶沉积 实验研究 激光快速成型 惯性碰撞
下载PDF
高含硫气藏中元素硫沉积形态和微观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学锋 胡勇 +2 位作者 钟兵 李宁 李纲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100,共4页
元素硫沉积是高含硫气藏开采过程中存在而又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随着高含硫气藏储层压力不断下降,元素硫溶解度也不断下降,一旦元素硫溶解度低于元素硫含量,元素硫就会从地层中沉积下来。沉积的元素硫会堵塞地层孔隙,降低渗透率,严重... 元素硫沉积是高含硫气藏开采过程中存在而又必须解决的难题之一。随着高含硫气藏储层压力不断下降,元素硫溶解度也不断下降,一旦元素硫溶解度低于元素硫含量,元素硫就会从地层中沉积下来。沉积的元素硫会堵塞地层孔隙,降低渗透率,严重影响气井产能。为了研究元素硫在地层中的沉积形态和沉积特征,利用自主设计的实验流程和实验方法,使TD5-1井高含硫气体通过岩芯,并降低压力让元素硫在岩芯中沉积下来,然后对沉积了元素硫的岩芯进行电镜扫描和能谱分析,首次得到了元素硫在岩芯中的沉积形态,即元素硫主要以膜状形式分布在岩芯孔隙壁面上。该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掌握元素硫沉积规律以及指导高含硫气藏合理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 元素硫 硫沉积 实验研究 地层伤害
下载PDF
圆形楞涡流发生器结构对矩形通道内CaSO_4污垢沉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志明 韩志敏 +2 位作者 王景涛 耿晓娅 张一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815-4822,共8页
为探讨圆形楞涡流发生器结构和布置方式对换热面污垢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布置圆形楞涡流发生器矩形通道内壁面CaSO4析晶污垢的沉积过程,同时计算并分析了入口流体温度为300 K、速度为0.5 m·s-1、浓度为3.0 g·L-1的C... 为探讨圆形楞涡流发生器结构和布置方式对换热面污垢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布置圆形楞涡流发生器矩形通道内壁面CaSO4析晶污垢的沉积过程,同时计算并分析了入口流体温度为300 K、速度为0.5 m·s-1、浓度为3.0 g·L-1的CaSO4过饱和溶液下圆形楞涡流发生器的楞长、布置方式、半径的大小以及纵向间距等几何因素对表面污垢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污垢热阻值随涡流发生器楞长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而且在(4/8)H楞长处出现最小值;随涡流发生器列间距增大而增大,当间距超过55 mm后污垢热阻值逐渐趋于光通道的污垢热阻值;随涡流发生器半径增大而减小;相同列间距、半径以及当楞长为(4/8)H时,顺排靠边布置时其污垢热阻值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发生器 列间距 布置方式 楞长和半径 数值模拟 CaSO4析晶污垢 沉积物 实验验证
下载PDF
丹寨汞金矿床成矿构造地球化学模拟实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夏勇 吴学益 +2 位作者 贾蓉芬 陈庆年 周丕康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7-125,共9页
位于贵州省内的丹寨汞金矿床是一典型卡林型金矿床。矿床赋在于上寒武统含有机质的海相泥质碳酸盐岩之中。成矿元素Au、Hg、As、sb、Ba密切共生,但汞矿体与金矿体的产出有一定分离。金为微细粒自然金,它与黄铁矿、含砷黄铁... 位于贵州省内的丹寨汞金矿床是一典型卡林型金矿床。矿床赋在于上寒武统含有机质的海相泥质碳酸盐岩之中。成矿元素Au、Hg、As、sb、Ba密切共生,但汞矿体与金矿体的产出有一定分离。金为微细粒自然金,它与黄铁矿、含砷黄铁矿和粘土矿物有关,在碳质物中,金含量也可提高。有机质(有机碳和沥青)与Hg-Au矿化有一定关系。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体主要产出在具压性、压扭性特征的多次构造活动造成的破碎带之中。成矿作用主要是在中低温(110-290℃)和低压条件下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构造 地球化学
下载PDF
泥石流流速与堆积模式之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柳金峰 欧国强 游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1,226,共3页
泥石流的堆积形态和范围是泥石流危险区划分的重要参数,通过小型水槽实验,对泥石流流速与堆积模式的关系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取了泥石流堆积范围与形态比的堆积模式数据,得出了在特定控制参数下,泥石流流速与堆积形态和范围的回归公式。
关键词 泥石流 流速 堆积模式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高温盐溶液浸泡作用下石膏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高红波 梁卫国 +3 位作者 杨晓琴 张传达 岳广义 张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5-943,共9页
为研究盐矿水溶开采或盐岩溶腔储库建造过程中,石膏岩夹层在温度与含Cl-盐溶液长时间共同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主要内容包括石膏岩在40℃,70℃半饱和、饱和盐溶液浸泡作用之后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揭... 为研究盐矿水溶开采或盐岩溶腔储库建造过程中,石膏岩夹层在温度与含Cl-盐溶液长时间共同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主要内容包括石膏岩在40℃,70℃半饱和、饱和盐溶液浸泡作用之后的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揭示石膏岩在这一特殊条件下的力学特性。主要结论如下:随温度升高、盐溶液浓度增大、浸泡时间的延长,石膏岩强度呈降低弱化趋势。浸泡60 d后石膏岩单轴抗压强度弱化系数为0.10~0.73;弹性模量随温度与浓度变化也呈线性规律降低,从40℃半饱和溶液中的5.92 GPa降至70℃饱和溶液中的0.21 GPa。相同条件下,抗拉强度也从在40℃环境下的0.64~0.66 MPa,降至70℃环境下的0.27~0.47 MPa。在70℃饱和盐溶液中浸泡60 d之后,石膏岩莫尔–库仑剪切强度拟合方程为τ=0.4+σtan38.9°,而相同条件下浸泡30,80 d之后的剪切强度拟合线性方程分别为τ=1.24+σtan41.3°,τ=0.65+σtan39.3°。随浸泡时间的延长,石膏岩的黏聚力与内摩擦角均呈降低趋势。为区分石膏岩在不同条件下的破坏方式及其差异,定义岩石变形破坏脆性指标——破坏刚度,将其近似为岩石单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峰后破坏段斜率。实测结果表明,在干燥、40℃半饱和到70℃饱和溶液几种条件下,石膏岩的破坏刚度分别为704.4,690.1,218.9,255.2,19.5 GPa。相应破坏方式也由脆性向脆延性、延性转变。本研究对深入揭示石膏岩水力学特性及指导层状盐岩矿床储库溶腔控制溶解建造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石膏岩夹层 盐岩矿床 强度弱化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圆管内三角翼涡流发生器CaCO3污垢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志明 赵宇 +1 位作者 贺姗姗 韩志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417-3425,共9页
采用CFD软件模拟研究管内三角翼涡流发生器CaCO3污垢特性,考察涡流发生器排列间距、攻角、翼长及夹角对污垢热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涡流发生器翼片两侧产生2个对称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涡旋,且装有涡流发生器的强化管的污垢热阻小于光管的... 采用CFD软件模拟研究管内三角翼涡流发生器CaCO3污垢特性,考察涡流发生器排列间距、攻角、翼长及夹角对污垢热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涡流发生器翼片两侧产生2个对称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涡旋,且装有涡流发生器的强化管的污垢热阻小于光管的污垢热阻,说明涡流发生器对壁面边界层的扰动可有效抑制污垢的沉积。渐近污垢热阻随间距的增加而增大,且增速逐渐变缓;渐近污垢热阻在攻角小于90°时,随攻角的增加而增大,在攻角大于90°时,随攻角的增加而减小;渐近污垢热阻随翼长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小的速度逐渐增大;渐进污垢热阻随夹角的增加而减小,且减小趋势逐渐变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发生器 CaCO3析晶污垢 沉积物 实验验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波纹翅片管换热器表面粉尘沉积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詹飞龙 唐家俊 +1 位作者 丁国良 庄大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1,45,共7页
空调器室外换热器大多采用波纹翅片管,因使用过程中表面积灰而导致性能下降。本文通过搭建积灰可视化实验台来观测粉尘的分布特征并测定沉积量,研究波纹翅片管换热器表面的粉尘沉积特性。其中测试样件的翅片间距范围为1.6~3.2mm,喷粉浓... 空调器室外换热器大多采用波纹翅片管,因使用过程中表面积灰而导致性能下降。本文通过搭建积灰可视化实验台来观测粉尘的分布特征并测定沉积量,研究波纹翅片管换热器表面的粉尘沉积特性。其中测试样件的翅片间距范围为1.6~3.2mm,喷粉浓度范围为80~280 kg/m^3,风速范围为1~3 m/s,喷粉时间为15~90 s。研究表明,粉尘主要沉积在换热器迎风面的翅片前缘处以及换热管的迎风面上;翅片间距小时易于粉尘沉积,翅片间距为1.6 mm样件上的单位面积粉尘沉积量较3.2 mm样件最多增加了52%;提高喷粉浓度会增加粉尘沉积,喷粉浓度为280 kg/m^3下的单位面积粉尘沉积量较80 kg/m^3最多增加了88.2%;高风速能够抑制粉尘沉积,风速为3 m/s下的单位面积粉尘沉积量较1 m/s最多下降了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式换热器 粉尘沉积 波纹翅片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