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man disturbance exacerbated erosion and deposition in the karst peak-cluster depression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1
作者 Shuai YUAN Yuemin YUE +3 位作者 Xinbao ZHANG Lu WANG Lu ZHAI Kelin W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3550-3561,共12页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rge-scal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hina's southwestern karst region has become a hotspot of global vegetation cover “greening” in the past 20 years. However, because of geological cons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rge-scal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China's southwestern karst region has become a hotspot of global vegetation cover “greening” in the past 20 years. However, because of geological constraints, it is difficult to restore the forest landscapes in some areas. It is urgent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s of human disturbances during the historical period on the difficult-to-forestation rocky-desertification areas of the karst region in order to guide future afforestation. In this study, we quantified the changes of specific sediment yield in typical karst depressions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by using ^(137)Cs,^(210)Pb, and ^(14)C dating methods in karst depressions, and identified the main human disturbances related to historical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by combining with historical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of the three depressions in 1921–1963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1963–2021, and the sedimentation rate(0.64–1.33 cm a^(-1)) and the specific sediment yield(2.51–13.11 t ha^(-1)a^(-1))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ies(1504–1812) were higher than the sedimentation rate(0.26–0.95 cm a^(-1)) and specific sediment yield(0.95–6.99 t ha^(-1)a^(-1)) in the recent century(1921–2021). Reconstruction data and literature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how an empirical link between changes in population, arable land, food, forest area,and deforestation event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opulation and arable land in Guangxi increased more than three-fold and the forest are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17th century after the migration of the Yao ethnic group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maize to the region, which may be the main reason for intensifying the erosion of depressions. This stu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history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this region and to answer the potential of affores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rst region ^(14)C dating Peak-cluster depressions Ethnic minirity migration Specific sediment yield
原文传递
川东五百梯地区石炭系岩溶古地貌识别及储集意义
2
作者 王同川 陈浩如 +3 位作者 温龙彬 钱玉贵 李玉琢 文华国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121,共13页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岩心及地震资料,通过建立地震正演模型模拟、RGB分频融合技术及波形分类分析等手段,对川东五百梯地区石炭系岩溶古地貌进行了识别与刻画。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五百梯地区石炭系遭受的岩溶作用强度自西向东逐渐变小... 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岩心及地震资料,通过建立地震正演模型模拟、RGB分频融合技术及波形分类分析等手段,对川东五百梯地区石炭系岩溶古地貌进行了识别与刻画。研究结果表明:(1)川东五百梯地区石炭系遭受的岩溶作用强度自西向东逐渐变小,东南部石炭系原始沉积厚度更大,但残余厚度分布不均匀,主要为10~30 m;西北部地层厚度较小,为0~15 m。(2)研究区石炭系自西向东可识别出岩溶高地和岩溶斜坡2个二级地貌单元,岩溶斜坡可划分为残丘和浅洼2个三级地貌单元,再依据其差异溶蚀特征,可进一步划分为陡斜坡浅洼和缓斜坡浅洼,浅洼内发育残丘、暗河及落水洞。反射同相轴的上提和下拉特征、岩溶角砾岩的发育、地震层拉平剖面、RGB分频融合及波形变化特征等均可识别出岩溶古地貌的发育。(3)研究区石炭系各地貌单元的分布受构造控制,浅洼和残丘多以椭圆状或不规则长条状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暗河的展布与浅洼长轴方向一致;岩溶古地貌控制着地层厚度以及溶蚀孔洞的发育,残丘残余厚度较大,岩溶作用强,充填作用较弱,溶蚀孔洞较发育,储层平均孔隙度为4.34%;缓斜坡浅洼残余厚度较小,充填作用较强,溶蚀孔洞不发育,储层平均孔隙度为2.68%,而陡斜坡浅洼虽然残余厚度小,但因潜水位低、泄水能力强,溶蚀作用强而充填作用弱,储集空间发育,储层平均孔隙度为5.05%;缓斜坡和陡斜坡储层平均孔隙度分别为3.67%和3.31%,岩溶高地孔隙度最小,平均为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古地貌 浅洼 残丘 岩溶斜坡带 地震正演模拟 RGB分频融合 岩溶角砾岩 黄龙组 石炭系 川东五百梯地区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模型 被引量:46
3
作者 彭晚霞 宋同清 +3 位作者 曾馥平 王克林 杜虎 鹿士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05-310,共6页
植物和土壤的耦合协调关系是生态恢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该文基于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7种代表性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植被土壤的全面调查和取样分析,建立9个植被因子和15个土壤因子的2级层次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 植物和土壤的耦合协调关系是生态恢复、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该文基于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7种代表性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植被土壤的全面调查和取样分析,建立9个植被因子和15个土壤因子的2级层次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构建了7种模式的植被土壤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不一一对应,植被与土壤的综合指数在全体模式中的位置也并不完全一致,退耕种植任豆+桂牧1号的植被效应和退耕种植香椿的土壤改良作用最好。退耕5年后各模式的植被土壤耦合协调状况还不十分理想,除香椿和撂荒处于中级协调发展时期外,其他退耕模式均还处于失调衰退和过度发展时期,耦合协调度模型只有桂牧1号和撂荒处于植被土壤同步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时应同步提高植物生长抚育和土壤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土壤 耦合 模型 退耕还林还草 喀斯特峰丛洼地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森林表层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及成因 被引量:18
4
作者 宋敏 彭晚霞 +3 位作者 邹冬生 曾馥平 杜虎 鹿士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6259-6269,共11页
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 m×40 m)的网格(10 m×10 m)取样,以农作区为对照,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人工林、次生林和原生林3类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表层土壤(0—15 cm)有机质的空间变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 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 m×40 m)的网格(10 m×10 m)取样,以农作区为对照,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人工林、次生林和原生林3类典型森林生态系统表层土壤(0—15 cm)有机质的空间变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其生态学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有机质很高,沿着农作区-人工林-次生林-原生林的恢复梯度,土壤有机质显著提高,变异系数逐步增大;农作区和3类森林土壤表层有机质均具有良好的空间自相关性;农作区试验半变异函数C0/(C0+C)值为26.5%,呈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3类森林的C0/(C0+C)值为9.0%—22.6%,呈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农作区和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呈单峰分布,次生林呈凹型分布,原生林呈凸型分布;不同森林的主导因子不同,农作区的主导因子为主要土壤养分,人工林为地形和物种多样性,次生林为森林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原生林为地形和物种多样性,且同一因子在不同森林与土壤表层有机质的正负作用关系和相关程度也不同。因此,农作区和3类森林应根据其土壤表层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及主要影响因子制定相应的固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空间变异 影响因子 喀斯特峰丛洼地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植被类型碳格局变化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25
5
作者 杜虎 宋同清 +4 位作者 曾馥平 王克林 彭晚霞 付威波 李莎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658-4667,共10页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草地、灌丛、次生林、原生林4种植被类型碳格局及其土壤碳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草地、灌丛、次生林、原生林4类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分别为133.84、160.79、179.08和261.24 Mg C/hm2,其中植被碳储量为5... 采用样方法研究了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草地、灌丛、次生林、原生林4种植被类型碳格局及其土壤碳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草地、灌丛、次生林、原生林4类生态系统总碳储量分别为133.84、160.79、179.08和261.24 Mg C/hm2,其中植被碳储量为5.02、6.59、20.87和60.20 Mg C/hm2,占总碳储量的3.75%—23.04%,随植被正向发展而增加;地被物碳储量为1.76、0.95、2.60和0.82 Mg C/hm2,仅占总碳储量的0.32%—1.45%;土壤层碳储量为127.06、153.25、151.61和200.21 Mg C/hm2,占76.64%—94.93%,随植被正向发展呈增加趋势,但对整个生态系统碳储量贡献率减少;由草地向原生林发展过程中,地下部分碳储量均大于地上部分碳储量,地上部分所占比例逐渐提高,地下部分所占比例逐渐减少;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储量与土壤容重、土壤深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喀斯特峰丛洼地石灰土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水稳性团聚的分布关系密切,土壤氮素是影响有机碳含量的主要因素,<2 mm细根和土壤微生物对石灰土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影响因子 植被类型 喀斯特峰丛洼地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类型森林养分循环特征 被引量:24
6
作者 俞月凤 何铁光 +5 位作者 彭晚霞 宋同清 曾馥平 杜虎 韩畅 李莎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531-7542,共12页
以中国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为研究区域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人工林、次生林、原生林3个不同类型森林的6个代表性群落的生物量、营养元素生物循环量及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森林群落乔木各器官的养分含量大小顺序为:叶... 以中国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为研究区域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人工林、次生林、原生林3个不同类型森林的6个代表性群落的生物量、营养元素生物循环量及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森林群落乔木各器官的养分含量大小顺序为:叶>枝>根>干,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的养分含量比较高,其含量普遍高于乔木层各组分,仅次于乔木叶片;各组分中营养元素以K、Ca最高,P、Mg最低;(2)3种类型森林间乔木层的养分积累量总规律表现为原生林(4540.30 kg/hm^2)>次生林(2107.09 kg/hm^2)>人工林(719.51 kg/hm^2),分别占林分养分积累量的88.30%、79.57%和62.60%;(3)3种类型森林生态系统养分总贮量相差不大,均主要集中在土壤层在各层分配格局有所差异;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和年归还量均为次生林>原生林>人工林,年吸收量分别为:418.80、271.17和148.79 kg hm^(-2)a^(-1);年归还量分别为:182.98、111.43和43.37 kg hm_(-2)a^(-1);(4)不同类型森林养分利用系数总规律为人工林(0.35)>次生林(0.20)>原生林(0.10);循环系数则相反,为原生林(0.48)>次生林(0.46)>人工林(0.30);而周转时间为原生林(37.32)>人工林(18.63)>次生林(13.93)。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层薄,养分贮存能力差,森林养分循环能力相对较弱,沿着强、中、弱干扰递减梯度,3种类型森林养分利用效率和循环能力呈增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元素 生物循环 喀斯特峰丛洼地 森林类型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特性 被引量:49
7
作者 鹿士杨 彭晚霞 +3 位作者 宋同清 曾馥平 杜虎 王克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90-2399,共10页
以坡耕地为对照,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任豆、香椿、板栗、柑橘、任豆+桂牧1号、桂牧1号和撂荒7种常见退耕还林还草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其分形特征和主要土壤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土壤微生... 以坡耕地为对照,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任豆、香椿、板栗、柑橘、任豆+桂牧1号、桂牧1号和撂荒7种常见退耕还林还草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微生物量碳氮磷及其分形特征和主要土壤酶活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组成不同,除任豆模式外其他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均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总数量;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除任豆模式外)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极显著增加,撂荒地最高,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含量变化范围不大,呈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磷(MBP)含量的变异很大,香椿、板栗、撂荒和桂牧1号模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坡耕地;土壤MBC与细菌数量的关系最相关(D=-4.07,R=0.81,P<0.01),其次为MBC与放线菌数量(D=3.82,R=0.44,P<0.05),再次为MBN与真菌数量(D=0.58,R=0.61,P<0.01),MBC与真菌数量、MBN与细菌、放线菌数量以及MBP与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之间不存在分形关系;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除桂牧1号模式外)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了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总之,不同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均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特性,为喀斯特峰丛洼地脆弱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土壤微生物量 微生物种群数量 土壤酶活性 喀斯特峰丛洼地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和氮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49
8
作者 袁海伟 苏以荣 +2 位作者 郑华 黄道友 吴金水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79-1584,共6页
为探讨喀斯特峰丛洼地景观类型表层土壤和土壤剖面有机碳和氮素的分布特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采集典型景观类型耕地、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和林地表层样品及耕地、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剖面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为探讨喀斯特峰丛洼地景观类型表层土壤和土壤剖面有机碳和氮素的分布特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采集典型景观类型耕地、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和林地表层样品及耕地、退耕还草地、退耕还林地剖面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土层浅薄,但其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平均高达46.14和4.87g·kg-1,耕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为13.96和1.88g·kg-1,退耕还林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比耕地明显提高,退耕还草地比耕地略高;耕地0~40cm和退耕还草地0~30c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剖面深度增加急剧下降,耕地40~100cm和退耕还草地30~100cm则缓慢下降,退耕还林地土壤厚度一般小于1m,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在整个剖面均随深度增加急剧下降;说明地形、人类活动和土层厚度等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其中地形和人类活动是关键影响因子;植被类型影响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剖面分布,退耕还林(草)使土壤有机碳和氮储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峰丛洼地 土壤有机碳 土壤氮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肥力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9
作者 于扬 杜虎 +6 位作者 宋同清 彭晚霞 曾馥平 王克林 鹿士杨 范夫静 卢成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7455-7466,共12页
基于喀斯特峰丛洼地坡耕地、草丛、灌丛、人工林、次生林、原生林6种典型生态系统的土壤主要养分、矿质养分和微生物这3组变量共计20个指标的调查、取样和分析,运用多重比较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典范相关分析探讨了其土壤肥力变化特征、... 基于喀斯特峰丛洼地坡耕地、草丛、灌丛、人工林、次生林、原生林6种典型生态系统的土壤主要养分、矿质养分和微生物这3组变量共计20个指标的调查、取样和分析,运用多重比较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典范相关分析探讨了其土壤肥力变化特征、主要影响因子及两两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pH值为6.60—7.75,土壤主要养分、微生物种群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明显高于同纬度地区地带性红壤,矿质养分含量相对较低,其中SiO2、Al2O3、Fe2O3占矿质全量的90%以上。土壤肥力的总体趋势为原生林>次生林>灌丛>草丛>坡耕地>人工林。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实行林草结合的退耕还林还草模式更有利于土壤生态系统的环境改善,坡耕地应多施有机肥和氮肥,人工林应多施氮肥。原生林植物与养分之间达到了良好的平衡状态,主要应加强森林抚育管理,改善森林环境,保障植物、土壤养分及微生物之间的良好协调关系。确保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喀斯特峰丛洼地乃至整个西南喀斯特区域植被的迅速恢复和生态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范相关分析 喀斯特峰丛洼地 生态系统 主成分分析 土壤肥力
下载PDF
桂西北岩溶山区峰丛洼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初探 被引量:48
10
作者 陈洪松 傅伟 +2 位作者 王克林 张继光 张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6-139,共4页
土壤水分是岩溶山区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性限制因素。在桂西北岩溶山区峰从洼地,分析了不同利用方式坡面、洼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坡面土壤水分(0~20cm)为中等变异,不同利用方式间具有一定的差异,自然... 土壤水分是岩溶山区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性限制因素。在桂西北岩溶山区峰从洼地,分析了不同利用方式坡面、洼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坡面土壤水分(0~20cm)为中等变异,不同利用方式间具有一定的差异,自然灌丛、撂荒地土壤含水量较高,但板栗、木豆林地土壤含水量较低,且易受外界条件的干扰,其栽种早期应注意采取一定的蓄水保墒措施;与坡地相比,洼地受外界条件的干扰相对较小,土壤剖面含水量为增长型,其变化主要发生在表层,为中等变异;土壤水分沿坡面的分布规律较为复杂,在植被类型相对一致的条件下,坡位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山区 峰丛洼地 土壤水分 土地利用
下载PDF
苏桥潜山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苏立萍 罗平 胡社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57,共4页
冀中坳陷苏桥地区奥陶系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为古岩溶与构造裂缝构成的裂缝 次生孔隙类型。溶蚀孔隙型储集层主要发育在泥—粉晶白云岩和细—粗晶白云岩中,加里东期古岩溶形成的孔洞基本被充填,但为后期发育埋藏岩溶提供了重要条件;燕山—... 冀中坳陷苏桥地区奥陶系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为古岩溶与构造裂缝构成的裂缝 次生孔隙类型。溶蚀孔隙型储集层主要发育在泥—粉晶白云岩和细—粗晶白云岩中,加里东期古岩溶形成的孔洞基本被充填,但为后期发育埋藏岩溶提供了重要条件;燕山—喜马拉雅期的淡水岩溶主要发育在断层附近的白云岩或裂缝发育的石灰岩中,是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层主要储集空间之一。裂缝发育主要有5期,均对储集层物性有建设性意义,储集层发育与裂缝的发育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坳陷 苏桥地区 奥陶系 碳酸盐岩 岩溶储集层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区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慧芳 宋同清 +4 位作者 黄国勤 彭晚霞 曾馥平 杜虎 李莎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5311-5319,共9页
基于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坡面土地利用方式试验火烧、刈割、刈割除根、封育、种植桂牧1号、种植玉米(面积分别为20m×70m)控制性试验建设,通过网格法(5 m×5 m)采样,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火烧、... 基于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坡面土地利用方式试验火烧、刈割、刈割除根、封育、种植桂牧1号、种植玉米(面积分别为20m×70m)控制性试验建设,通过网格法(5 m×5 m)采样,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6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火烧、刈割、刈割除根、封育、种植桂牧1号、种植玉米)表层土壤水分在不同季节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含水量均很高,雨季显著大于旱季,雨季为火烧>封育、刈割除根>玉米、桂牧1号>刈割,旱季为刈割、火烧、刈割除根>桂牧1号、封育>玉米,均呈中等至强度变异,且含水量越低变异越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的自相关函数均呈由正向负方向发展的相同趋势,但拐点不同,且旱季大于雨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旱季、雨季土壤水分的最佳拟合模型不同,但均呈中等或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变程为6.8—213 m,且旱季大于雨季;同一土地利用方式旱季、雨季表层土壤水空间格局相似,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空间格局则不同,因此在该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时应采取不同的水资源利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水分 空间异质性 土地利用方式 坡面 喀斯特峰丛洼地
下载PDF
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15
13
作者 彭晚霞 宋同清 +2 位作者 曾馥平 王克林 刘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5-822,共8页
基于广西环江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典型峰丛洼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 hm2动态监测样地,选择4个多样性和5个群落结构属性变量,运用地统计学和分形几何学理论方法,分析植被的空间异质性、分形特征和分布格局,以探讨其维持机制。结... 基于广西环江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典型峰丛洼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 hm2动态监测样地,选择4个多样性和5个群落结构属性变量,运用地统计学和分形几何学理论方法,分析植被的空间异质性、分形特征和分布格局,以探讨其维持机制。结果表明:(1)样地树木种类和除平均高度外的4个结构属性变量均值适中,变异系数较高(48.37%~71.01%),植物多样性丰富且稳定性强,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异系数仅在5.49%~22.64%之间。(2)除均匀度的Moran’s I系数接近0且无规律外,其他8个属性变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分别用球状、指数和高斯模型拟合的决定系数(R2)高达0.900~0.982,C/(C0+C)值和分维数D值分别在0.582~0.827和1.738~1.871之间,具有中等以上的空间依赖性。(3)密度、平均冠幅和高度的自相关范围和变程小于其他指标,其分布和形成过程决定了整个森林植被的空间格局。(4)森林植被的Kriging等值线图充分表征了人为干扰、地形、土壤质量的综合差异。(5)自相关、半方差模型的变程和Kriging等值线图综合分析表明,喀斯特峰丛洼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空间异质性研究的采样间隔10 m左右较适宜,但采样范围应大于10hm2,这对确定该区域动态监测样地的面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峰丛洼地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多样性 群落结构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典型峰丛洼地旱季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初探 被引量:62
14
作者 张伟 陈洪松 +1 位作者 王克林 张继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4-562,共9页
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在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网格(5m×5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洼地典型区域(150m×50m)表层土壤水分(0~5cm和5~10cm)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 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研究在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网格(5m×5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洼地典型区域(150m×50m)表层土壤水分(0~5cm和5~10cm)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在采样区内呈比较简单的斑块状分布,相同性质斑块与土被连续分布区和石丛集中分布区范围相当;半变异函数在不同性质斑块内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变异特征,在整个采样区内表现出各向异性;旱季洼地表层土壤水分主要受石丛和地形两个不同尺度的环境因素影响;土壤水分具有一定的尺度效应,半变异函数的变程随着最小采样间隔增大而增大;当研究区域存在多重尺度的变异结构时,需要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精度确定合理的采样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区 峰丛洼地 土壤水分 旱季 空间变异性 地统计学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旱季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 被引量:25
15
作者 彭晚霞 宋同清 +5 位作者 曾馥平 王克林 刘璐 杜虎 鹿士杨 殷庆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6787-6797,共11页
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 m×40m)的网格(10 m×10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4类典型生态景观类型旱季表层土壤(0—10cm)水分的空间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其生态学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沿严重、... 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 m×40m)的网格(10 m×10m)取样,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4类典型生态景观类型旱季表层土壤(0—10cm)水分的空间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探讨了其生态学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沿严重、重度、中度和轻度的干扰递减梯度,喀斯特峰丛洼地产生了农作物(Ⅰ)→人工林(Ⅱ)→次生林(Ⅲ)→原生林(Ⅳ)的4类典型生态景观格局变化,土壤水分显著提高,变异系数逐渐增大;4类生态景观类型的土壤水分均具有良好的空间自相关性,正负空间自相关距离反映了性质不同的两大斑块,Ⅰ、Ⅲ和Ⅳ下半部斑块的半径为50 m,拐点在坡地和洼地的分界处,Ⅱ的下半部斑块的半径为75 m,拐点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折点;不同景观类型空间变异特征不同,Ⅰ、Ⅱ、Ⅲ和Ⅳ的半变异函数分别符合指数模型、高斯模型、指数模型和球状模型,基台值(C0+C)升高,变程缩小,系统的空间总变异增强,其中Ⅰ和Ⅳ的[C0/(C0+C)]值分别为48.3%和39.4%,空间相关中等,Ⅱ和Ⅲ的[C0/(C0+C)]值≤25%,空间相关强烈;Kriging等值线图清楚表明Ⅰ和Ⅳ土壤水分呈凸型分布,Ⅱ呈单峰分布,Ⅲ呈凹型分布。主成分分析显示除海拔和坡位始终是影响4类生态景观类型土壤水分的主导因子外,不同景观类型的其他主导因子不同,且同一因子在不同景观类型与土壤水分的正负作用关系和相关程度也不同。因此,应根据4类典型生态景观类型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制定相应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空间变化 影响因子 景观类型 喀斯特峰丛洼地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对不同追施氮肥水平的响应 被引量:16
16
作者 肖润林 单武雄 +2 位作者 方宝华 刘小飞 王久荣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5-739,共5页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对不同氮肥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3个追施氮肥处理株高、分蘖数、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高氮追肥处理株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中氮追肥处理分蘖数和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对...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对不同氮肥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3个追施氮肥处理株高、分蘖数、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对照处理;高氮追肥处理株高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中氮追肥处理分蘖数和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3个追施氮肥处理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年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追施氮肥有利于促进桂牧一号杂交象草的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高氮追肥处理的年净收入低于对照处理;中氮追肥处理为最佳经济施肥量,其年净收入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施氮肥 桂牧一号 喀斯特地区 峰丛洼地
下载PDF
太古宇潜山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以辽河断陷大民屯凹陷法哈牛—曹台地区为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军生 庞雄奇 +1 位作者 宁金华 初振淼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19,23,共4页
从油气形成条件分析入手,对大民屯凹陷法哈牛—曹台地区太古宇潜山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源条件是决定基岩潜山圈闭能否成藏的关键,研究区具备良好的油源条件;在侧向供油的情况下,与潜山接触的烃源岩的深度控制了... 从油气形成条件分析入手,对大民屯凹陷法哈牛—曹台地区太古宇潜山油气成藏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源条件是决定基岩潜山圈闭能否成藏的关键,研究区具备良好的油源条件;在侧向供油的情况下,与潜山接触的烃源岩的深度控制了潜山油气藏的底界深度。储层是控制油气富集程度的重要因素,太古宇潜山储层岩性主要为变质岩,储层类型为裂缝型,以构造裂缝为主,裂缝控制着油气的富集程度。构造条件在潜山圈闭形成及储层发育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构造运动过程中形成的断层在沟通烃源岩及油气在潜山内部的运移中起到了通道作用。封闭条件是油气成藏的必要条件之一,对油气藏的分布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区发育的泥岩、非渗透层及凝固的高凝油层等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封闭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宇 古潜山 高凝油油藏 法哈牛-曹台地区 大民屯凹陷 辽河断陷
下载PDF
济阳坳陷桩海地区古潜山油藏控制规律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侯方辉 李三忠 +4 位作者 张训华 张志珣 温珍河 李日辉 郭兴伟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2期167-171,共5页
为研究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古潜山油藏控制规律,通过大量二维地震剖面解释,绘制了研究区中、古生界沉积残留厚度图,编制了基底构造纲要与油藏分布图。研究表明,12条大断裂控制了本区大地构造格局,并控制了中、古生界的沉积残留厚度,古生... 为研究济阳坳陷桩海地区的古潜山油藏控制规律,通过大量二维地震剖面解释,绘制了研究区中、古生界沉积残留厚度图,编制了基底构造纲要与油藏分布图。研究表明,12条大断裂控制了本区大地构造格局,并控制了中、古生界的沉积残留厚度,古生界残留厚度为0~2 200 m,中生界残留厚度为0~3 900 m。桩海地区有效烃源岩主要为沙河街组和馆陶组,储层为寒武—奥陶系地层,沙河街组泥岩为良好盖层,断裂和不整合面作为运移通道。根据12条断裂所分割的区域,将研究区划分为8个区块,并对其作了成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潜山 油气藏 桩海地区 济阳坳陷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泥沙堆积的^(137)Cs示踪研究——以丫吉试验场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豪 张信宝 +1 位作者 文安邦 曹建华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7-63,共7页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土壤侵蚀及其造成的石漠化已成为制约该区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该区的侵蚀泥沙研究基础薄弱,利用核素示踪法研究侵蚀泥沙的报道较少。本文以桂林丫吉试验场的峰丛洼地小...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土壤侵蚀及其造成的石漠化已成为制约该区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该区的侵蚀泥沙研究基础薄弱,利用核素示踪法研究侵蚀泥沙的报道较少。本文以桂林丫吉试验场的峰丛洼地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137Cs示踪技术定量研究了洼地泥沙堆积速率,确定了该洼地小流域1963年以来的泥沙堆积速率。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963~2008年的45年间,丫吉1号洼地的泥沙堆积速率和堆积模数分别为0.104cm·a-1和13.68 t·km-2·a-1。讨论了研究小流域泥沙堆积与地面土壤流失的关系,认为研究区域近几十年以来的地面水土流失相当轻微,地面土壤流失速率仅为10余t·k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峰丛洼地 泥沙堆积 137Cs示踪 丫吉试验场
下载PDF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适生植物配置模式固碳能力及效益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元贵 廖小锋 +1 位作者 赵晓朋 刘济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0期134-139,共6页
为将植被的固碳增汇效应纳入到贵州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工程中,研究了贵州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环境下5种植物配置模式的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固碳效益.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模式植被各层碳储增量表现为草本层>藤本层>灌木层>... 为将植被的固碳增汇效应纳入到贵州喀斯特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工程中,研究了贵州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环境下5种植物配置模式的碳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固碳效益.结果表明:不同配置模式植被各层碳储增量表现为草本层>藤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其中草本层碳储量增量占植被层碳储量比重变化范围为36.56%~78.07%,在植被层中居主导地位;不同配置模式土壤层碳储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变化,女贞林、国槐林、任豆林和白蜡林较对照有略微增加,而构树林则稍有下降,且土壤层的碳储量在各配置模式碳储量中占据主导地位;研究区实施植被恢复后各配置模式碳储量均有所升高,女贞林、国槐林、任豆林、白蜡林和构树林的碳储量分别增加了0.579、1.813、3.254、1.227、1.349 t/hm2,固碳效益表现为任豆林(848.97元/hm2)>国槐林(473.01元/hm2)>构树林(351.95元/hm2)>白蜡林(320.12元/hm2)>女贞林(151.06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峰丛洼地 植被恢复 碳储量 效益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