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文化沉默到文化融合——美国华裔作家小说主题探 被引量:9
1
作者 蒋道超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4-119,共6页
论文集中考察了刘裔昌《父亲和光荣后代》和在七十年代出版并引起轰动的汤亭亭的《女勇士》作品中的华裔文学主题的不同表现 :刘裔昌渲染了美国文化的优越以及华裔极力想得到主流社会承认的基调 ,而汤亭亭则更多强调已经成为美国社会一... 论文集中考察了刘裔昌《父亲和光荣后代》和在七十年代出版并引起轰动的汤亭亭的《女勇士》作品中的华裔文学主题的不同表现 :刘裔昌渲染了美国文化的优越以及华裔极力想得到主流社会承认的基调 ,而汤亭亭则更多强调已经成为美国社会一员的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和特征。这一主题的演变揭示出美国华裔文学主题深受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氛围的影响 ,它依然受制于白人主流文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小说 主题 美国 华裔作家 刘裔昌 《父亲和光荣后代》 汤亭亭 《女勇士》 文化沉默 文化融合
下载PDF
“中国龙”的发明 被引量:5
2
作者 施爱东 《文学与文化》 2013年第1期19-34,共16页
被西方人视作中国符号的龙,其形象之美丑与其被译作Dragon或Loong并没有实质关系。早期入华的传教士很早就意识到龙是中国皇帝的纹章、至高权力的象征,他们出于传教的策略,并未刻意丑化龙,反而表现出与龙合作的姿态。19世纪后,中国形象... 被西方人视作中国符号的龙,其形象之美丑与其被译作Dragon或Loong并没有实质关系。早期入华的传教士很早就意识到龙是中国皇帝的纹章、至高权力的象征,他们出于传教的策略,并未刻意丑化龙,反而表现出与龙合作的姿态。19世纪后,中国形象持续走低,这才导致龙形象不断被丑化,"满大人"和"中国龙"作为固定丑角登上了西方漫画的舞台。龙由高贵的皇权象征逐渐转化为顽固、落后的国家象征;庚子事变之后,进一步被漫画成愚昧的暴民象征。而在中国本土,不同群体眼中的龙,分别折射着不同的政治色彩。直到20世纪30年代,出于团结抗日的需要,一批知识精英为了生产一种国族"图腾",才重新唤起了龙的民族特性。可惜龙图腾的观念尚未得以推广,抗日战争就结束了。此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振兴中华的又一波爱国主义浪潮中,通俗文化的"龙的传人"才重新唤醒了闻一多"龙图腾"的旧文章。大众传媒配合时政需求,在这个天时、地利、人和样样具备的时代,最终完成了龙就是中国、我们就是中国龙的身份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的发明 龙纹 龙旗 龙图腾 龙的传人
下载PDF
沉浮于都市与乡野之间的武士幽灵——中国现代体育人的精神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路云亭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5,25,共3页
中国体育人是中国古代武士的集团性精神后裔。现代武士最为集中的团体是各种体育组织,其中包括各大体育院校、各省的体育局以及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历史上的武士集团一直沉浮于城市与乡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武士人群的召集、组织与改... 中国体育人是中国古代武士的集团性精神后裔。现代武士最为集中的团体是各种体育组织,其中包括各大体育院校、各省的体育局以及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历史上的武士集团一直沉浮于城市与乡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武士人群的召集、组织与改造过程体现了新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中国武士集团的当代化转型具有特殊的文化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体育人 武士后裔 集体改造 金牌神话
下载PDF
“五陵少年”与“八旗子弟”探析
4
作者 宋立 綦中明 《安顺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8-80,共3页
通过对五陵少年和八旗子弟的产生、生活追求、形象剖析进行分析可知,五陵少年的产生缘于汉唐时期五陵陵邑和京师富家雄厚的经济基础,八旗子弟的产生和清代八旗制度有关;五陵少年具有"任侠"、"纨绔"的生活追求,八旗... 通过对五陵少年和八旗子弟的产生、生活追求、形象剖析进行分析可知,五陵少年的产生缘于汉唐时期五陵陵邑和京师富家雄厚的经济基础,八旗子弟的产生和清代八旗制度有关;五陵少年具有"任侠"、"纨绔"的生活追求,八旗子弟则不务正业;五陵少年具有伪侠和奢侈的一面,八旗子弟则表现出开拓进取和腐化堕落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陵少年 八旗子弟 纨绔 八旗制度
下载PDF
明代戍守云南的蒙古旗军——明故帖公士弘墓志铭考
5
作者 胡愚 《贵州文史丛刊》 2020年第4期99-105,共7页
入明后,以帖公父马太平为代表的故元遗民,多将其蒙古姓氏帖木儿改为马、帖或以祖先名汉字首音为姓。马公明初归附从军,其子帖公,因天顺年间参与征剿贵州西堡苗民起义而升小旗,帖公子春保应例承继。帖公身为山后人,按律例与汉人通婚,因... 入明后,以帖公父马太平为代表的故元遗民,多将其蒙古姓氏帖木儿改为马、帖或以祖先名汉字首音为姓。马公明初归附从军,其子帖公,因天顺年间参与征剿贵州西堡苗民起义而升小旗,帖公子春保应例承继。帖公身为山后人,按律例与汉人通婚,因其军户的身份,自己与后代皆与军户家庭相嫁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后人 天顺苗民起义 小旗 蒙古旗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