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pressure fluctuations during unsteady flow for low-specific-speed centrifugal pumps 被引量:3
1
作者 裴吉 王文杰 袁寿其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017-1024,共8页
A three-dimensional transi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s in low-specific-speed centrifugal pump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ner flow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SST k-ω t... A three-dimensional transi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s in low-specific-speed centrifugal pump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ner flow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SST k-ω turbulence model. The distributions of pressure fluctuations in the impeller and the volute were recorded, and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 intensity was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at the design condition,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 intensity increases along the impeller streamline from the leading edge to the trailing edge. In the impeller passage, the intensity near the shroud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near the hub at thc inlet. However, the intensity at the middle passage is almost equal to the intensity at the outlet.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 intensity is the highest at the trailing edge on the pressure side and near the tongue because of the rotor-stator interac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pressure fluctuation intensity is symmetrical in the axial cross sections of the volute channel. However, this intensity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radial distance. Hence, the pressure fluctuation intensity can be reduced by modifying the geometry of the leading edge in the impeller and the tongue in the volu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ENT pressure fluctuation intensity STATISTICS low specific speed centrifugal pump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n the Impeller of a Low-specific-speed Centrifugal Pump for Hydraulic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被引量:14
2
作者 PEI Ji WANG Wenjie +1 位作者 YUAN Shouqi ZHANG Jinfeng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992-1002,共11页
In order to widen the high-efficiency operating range of a low-specific-speed centrifugal pump, an optimization process for considering efficiencies under 1.0Qd and 1.4Qd is proposed. Three parameters, namely, the bla... In order to widen the high-efficiency operating range of a low-specific-speed centrifugal pump, an optimization process for considering efficiencies under 1.0Qd and 1.4Qd is proposed. Three parameters, namely, the blade outlet width b2, blade outlet angle β2, and blade wrap angle φ, are selected as design variables. Impellers are generated using the optimal Latin hypercube sampling method. The pump efficiencies are calculated using the software CFX 14.5 at two operating points selected as objectives. Surrogate models are also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bjectives and the design variables. Finally,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surrogate model to determine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the impeller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curve predic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has a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efficiencies of the original impeller, the hydraulic efficiencies of the optimized impeller are increased by 4.18% and 0.62% under 1.0Qd and 1.4Qd, respectively. The comparison of inner flow between the original pump and optimized one illustrates the improvement of performance. The optimization process can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o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other pumps, even on reduction of pressure fluctu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specific-speed centrifugal pump OPTIMIZATION optimal Latin hypercube sampling surrogate mode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The Lightweight Design of Low RCS Pylon Based on Structural Bionics 被引量:10
3
作者 Hongjie Jiao,Yidu Zhang,Wuyi Che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Centre,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P.R.China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0年第2期182-190,共9页
A concept of Specific Structure Efficiency (SSE) was proposed that can be used in the lightweight effect evaluation ofstructures.The main procedures of bionic structure design we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The parame... A concept of Specific Structure Efficiency (SSE) was proposed that can be used in the lightweight effect evaluation ofstructures.The main procedures of bionic structure design were introduced systematically.The parameter relationship betweenhollow stem of plant and the minimum weight was deduced in detail.In order to improve SSE of pylon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of hollow stem were investigated and extracted.Bionic pylon was designed based on analogous biological 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d simulation, the displacements and stresses in the bionic pylon were comparedwith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pylon.Results show that the SSE of bionic pylon is improved obviously.Static, dynamic andelectromagnetism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conventional and bionic pylons.The weight, stress, displacement and Radar CrossSection (RCS) of both pylons were measured.Experimental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SSE of bionic pylon is markedly improvedthat specific strength efficiency and specific stiffness efficiency of bionic pylon are increased by 52.9% and 43.6% respectively.The RCS of bionic pylon is reduced sig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weight design specific structure efficiency low RCS pylon bionic structure
下载PDF
基于代理模型的双气隙混合转子低速大转矩同步电机优化设计
4
作者 于思洋 王宇 +3 位作者 张岳 金石 刘光伟 张凤阁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6-75,共10页
为解决常规低速大转矩电机普遍存在体转矩密度低、永磁体用量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气隙混合转子低速大转矩同步电机拓扑结构。然而,该种电机结构相对复杂、设计参数多、优化难度大,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双气隙混合转子低速大... 为解决常规低速大转矩电机普遍存在体转矩密度低、永磁体用量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气隙混合转子低速大转矩同步电机拓扑结构。然而,该种电机结构相对复杂、设计参数多、优化难度大,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双气隙混合转子低速大转矩同步电机高效优化设计方法。首先,以提高输出转矩与降低转矩脉动为优化目标,对电机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实现了在保证代理模型精确度的基础上精简优化变量。然后,为提高该种电机多目标优化设计的精确度和效率,同时缩短优化周期,提出了一种序贯子空间与模式搜索算法相结合的优化算法对电机进行优化处理。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与实验方法验证了所构建代理模型的精确性、合理性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模型 低速大转矩 双定子 混合转子 优化设计 同步电机
下载PDF
Blade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s of an ultra-low specific speed centrifugal blower 被引量:12
5
作者 ZHANG Bin WANG Tong +1 位作者 GU ChuanGang SHU XinWe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203-210,共8页
The ultra-low specific speed centrifugal blower is widely used in energy industries due to its features such as low flow rate,high pressure and low manufacturing cost. However,the width-to-diameter ratio of the above ... The ultra-low specific speed centrifugal blower is widely used in energy industries due to its features such as low flow rate,high pressure and low manufacturing cost. However,the width-to-diameter ratio of the above blower becomes relatively small to satisfy the needed operation condition and its performances are considerably degraded as a result of relatively high leakage,disc friction and passage friction loss consequently.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mprove its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blade’s profile properly.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 and hierarchical fair competition genetic algorithms with dynamic niche (HFCDN-GAs),the optimization design approach is established. By conjoining Bezier parameterization and FINE/TURBO solver,the optimized blade is designed by adjusting the profile gradually. An industrial ultra-low specific speed centrifugal blower with parallel hub and shroud has been selected as a reference case for optimization design. The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s of the centrifugal blower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blades are conducted. The conclusions of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the optimized blade provide positive evide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above blower bl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low specific speed centrifugal blower blade optimization design ANN HFCDN-Gas performances investigations
原文传递
叶顶间隙对低比转数小流量泵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郝开元 安东森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4,共7页
为建立叶顶间隙对低比转速小流量泵性能的影响关系,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以叶顶间隙宽s和叶轮出口宽b的比值(s/b)表征间隙大小,对不同间隙下泵的性能展开对比分析。分析发现,随着间隙的增加,泵的扬程和效率均逐渐降低,最大和最小间隙下... 为建立叶顶间隙对低比转速小流量泵性能的影响关系,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以叶顶间隙宽s和叶轮出口宽b的比值(s/b)表征间隙大小,对不同间隙下泵的性能展开对比分析。分析发现,随着间隙的增加,泵的扬程和效率均逐渐降低,最大和最小间隙下的扬程和效率差分别达15.4%,5.5%。当间隙较小即s/b<0.2时,扬程曲线在小流量工况会出现不稳定的“驼峰”现象,在s/b>0.3后,设计工况附近效率的降幅显著增大。从流动特性来看,随着叶顶间隙的增大,间隙泄漏流对叶轮内主流区影响加剧,会诱导严重的二次流和旋涡的产生,同时间隙内不稳定流动也会产生能量损失,造成扬程和效率下降。为低比转数小流量泵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顶间隙 低比转数 小流量
下载PDF
分流叶片对液力透平压力脉动的影响
7
作者 史凤霞 赵广彪 唐玉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166,210,共6页
为揭示分流叶片对低比转速液力透平性能的影响,以一台低比转速离心泵(n_(s)=33)反转作液力透平为例,设计出4种不同分流叶片数的叶轮(复合叶轮),通过CFX软件对原始叶轮和4种复合叶轮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新模型在最优工... 为揭示分流叶片对低比转速液力透平性能的影响,以一台低比转速离心泵(n_(s)=33)反转作液力透平为例,设计出4种不同分流叶片数的叶轮(复合叶轮),通过CFX软件对原始叶轮和4种复合叶轮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新模型在最优工况下效率和水头均有所提高,其中当分流叶片数Z=6+6时液力透平的性能最佳,在最优工况下效率、水头分别提高了2.23%、6.83%;叶轮内压力分布更加均匀;叶轮进口漩涡区域减弱;内部各个监测点压力系数、脉动幅值均小于原始模型,说明分流叶片可以降低液力透平内部的压力脉动、提升透平机组运行的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低比转速液力透平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流叶片 液力透平 低比转速 压力脉动 动静干涉
下载PDF
速度400 km/h高速列车轴箱轴承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段耀凯 杨晨 +7 位作者 张玉梅 吴兴文 姚雪松 石磊 周国 池茂儒 梁树林 刘志恒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0,共8页
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的可靠性和高速性能是保障高速列车运行安全和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依据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的实际应用工况特征,并结合现有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的检修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了双列圆锥和双列圆柱设计的轴箱轴承技术特点。针对现... 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的可靠性和高速性能是保障高速列车运行安全和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依据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的实际应用工况特征,并结合现有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的检修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了双列圆锥和双列圆柱设计的轴箱轴承技术特点。针对现有某高速列车车型,以满足运营速度400 km/h的技术要求为目标,对双列圆锥轴箱轴承低摩擦优化设计和轴箱系统散热设计优化这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为了准确评估摩擦功耗,建立了轴承—车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以京津轨道谱和实测车轮不平顺作为输入,计算了轴承的动态载荷。轴承摩擦计算结果表明,在车速400 km/h,X-life设计的双列圆锥轴箱轴承的摩擦发热功耗比原有双列圆锥轴箱轴承大约降低24%;轴箱轴承台架测试显示,在更高的车速下,X-life设计的双列圆锥轴箱轴承运转温度比原有双列圆锥轴箱轴承降低了大概15°C。轴箱系统热仿真计算显示,在相同的热源输入和环境温度和散热条件下,铝合金轴箱体的最高温度相比铸铁轴箱的最高温度降低了约20°C。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运营速度400 km/h高速列车的轴箱系统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箱轴承 高速列车 减摩擦设计 润滑 散热
下载PDF
复合叶轮出口角及分流叶片偏置对高速燃油泵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金鹏 杨军虎 +1 位作者 周鹏程 马俊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为研究叶轮出口角以及分流叶片布置方式对高速超低比转速燃油泵扬程和效率的影响规律,选取复合叶轮的4个因素,叶片出口角β_(2)、叶片数z、分流叶片周向偏置度θ和偏转角α,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法设计16组不同参数及结构的复合叶轮,对正交... 为研究叶轮出口角以及分流叶片布置方式对高速超低比转速燃油泵扬程和效率的影响规律,选取复合叶轮的4个因素,叶片出口角β_(2)、叶片数z、分流叶片周向偏置度θ和偏转角α,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法设计16组不同参数及结构的复合叶轮,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后得出各因素对扬程和效率的影响规律以及主次顺序,并最终得到高速燃油泵复合叶轮的最佳设计方案。其次,基于CFD数值模拟对常规无分流叶片设计方案与最佳设计方案进行外特性及流场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方案的扬程和效率在整个模拟工况内均有所提升,其中在实际工况Q为0.5 m~3/h下扬程较常规方案提高了10.4%,效率提高了4.8%。除此之外,最佳方案实际工况下的内流场压力分布与速度分布更加均匀,有效削弱了叶轮流道内的大尺度旋涡以及间隙泄漏对主流的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燃油泵 超低比转速 复合叶轮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低比速水泵水轮机“S”形特性对尾水管最小压力敏感性研究
10
作者 王昭力 李远余 +3 位作者 樊红刚 郭连恒 邓清树 张美琴 《大电机技术》 2024年第5期58-65,共8页
水泵水轮机“S”形特性对机组的水力过渡过程有着要的影响,“S”形特性的优劣是判定模型转轮研发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之一,对低比速水泵水轮机显得更为重要。为更深入研究转轮“S”形特性、模型转轮优化设计、水力过渡过程三者间联系,本... 水泵水轮机“S”形特性对机组的水力过渡过程有着要的影响,“S”形特性的优劣是判定模型转轮研发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之一,对低比速水泵水轮机显得更为重要。为更深入研究转轮“S”形特性、模型转轮优化设计、水力过渡过程三者间联系,本文定义一种对“S”特性曲线定点定量的分析方法,利用不同试验特性曲线,通过水力过渡过程仿真分析加以判定,对“S”形曲线量化分析以探索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全特性曲线中间等开度线“S”区弯曲程度对尾水管最小压力敏感性最强,等开度线在“S”区内单位流量与单位转速的比值越大,同一等开度线上飞逸单位流量越大,对提高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越有利;叶片型式和活动导叶翼型优化设计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S”形特性品质,提高甩负荷时尾水管最小压力值。本研成果在低比速水泵水轮机模型转轮研发和水力过渡过程优化计算方面均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比速 水泵水轮机 “S”形特性 过渡过程 尾水管最小压力
下载PDF
基于MOP的低比转速离心泵优化设计研究
11
作者 魏杰 邵春雷 龚兴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69,82,共10页
针对传统低比转速离心泵效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实现低比转速离心泵快速和智能化优化方法。以IS 80-50-250型低比转速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叶轮机械设计软件CFturbo提取叶轮子午流道和叶片型线控制点参数;利用最佳预测元模型(MOP)和... 针对传统低比转速离心泵效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实现低比转速离心泵快速和智能化优化方法。以IS 80-50-250型低比转速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叶轮机械设计软件CFturbo提取叶轮子午流道和叶片型线控制点参数;利用最佳预测元模型(MOP)和梯度算法得到优化后的参数和三维模型;对优化前、后的水力模型进行CFD数值计算,通过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并分析优化前、后水力模型性能和流态,验证了优化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设计工况下,通过优化方法得到优化泵的效率与数值计算得到的效率高度一致,说明该方法可以实现离心泵的优化设计,优化后泵的效率提升了2.86%,扬程提高了2.08 m,优化效果较为显著,且优化后泵内部流动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研究结果对提高离心泵的水力性能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比转速离心泵 最佳预测元模型 智能优化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采用分组模型的高比转速离心风机改进设计
12
作者 成伟国 秦国良 +1 位作者 雷健 封昂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8,共8页
为了提升某高比转速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采用分组设计的方法,结合试验和数值模拟依次对原始风机的叶轮、蜗壳和集流器进行了改进设计。结果表明:叶轮前盘型线对高比转速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影响较大,仅对叶轮前盘型线改进设计后,风机的... 为了提升某高比转速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采用分组设计的方法,结合试验和数值模拟依次对原始风机的叶轮、蜗壳和集流器进行了改进设计。结果表明:叶轮前盘型线对高比转速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影响较大,仅对叶轮前盘型线改进设计后,风机的全压和效率分别提升了9.64%和8.91%;双圆弧叶片相较于单圆弧叶片具有更高的设计自由度,可实现对叶轮内部流动更加精细的控制,当双圆弧叶片的相对半径系数和相对叶片角系数分别取0.7和0.3时,全压效率值为87.43%;经过分组改进设计后的风机在设计工况下的全压和全压效率较原始风机分别提升了17.84%和12.79%,最高效率值为88.58%,内部流场得到优化,流动损失明显减小,性能得到全面提升。采用分组模型的改进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风机 高比转速 分组模型 改进设计
下载PDF
离心泵叶轮动应力的长短期记忆网络预测与疲劳分析
13
作者 乔凤权 孙毅 +4 位作者 吴松泉 张鹏昌 方铭坤 张方芳 陶然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2-102,共11页
低比转速离心泵在运行时会伴随着应力集中问题,应力集中和动应力变化可能导致低比转速离心泵发生疲劳损伤。传统的有限元方法在分析应力疲劳问题时受限于预测能力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离心泵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低比转速离心泵在运行时会伴随着应力集中问题,应力集中和动应力变化可能导致低比转速离心泵发生疲劳损伤。传统的有限元方法在分析应力疲劳问题时受限于预测能力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离心泵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通过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对额定工况和小流量工况下动应力时间序列信号进行训练及预测,并结合疲劳寿命模型对不同运行条件下的离心泵运行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LSTM模型能够准确捕捉动应力的变化趋势,额定工况下的动应力拟合效果明显优于小流量工况。额定工况下动应力预测集MAPE值相较于小流量工况下降了21.33%。预测动应力为2.28×10^(7)Pa时,其运行寿命可达3×10^(8)的循环次数,满足高强度运行的寿命要求。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离心泵的运行寿命预测精度,为离心泵的管理和维护提供更可靠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比转速离心泵 长短期记忆网络 动应力 疲劳寿命
下载PDF
基于改性剪切增稠胶/芳纶复合材料的低速冲击性能的研究
14
作者 文浩李洁 陈志远 俞科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0-105,110,共7页
为了改善传统剪切增稠胶存在的缺陷,从分子结构设计和共混改性两方面出发,通过在分子链上引入苯环结构并共混交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有效地改善了冷流效应,并利用芳纶织物作为增强材料,热压制备得到新型轻量化抗冲击复合材料。... 为了改善传统剪切增稠胶存在的缺陷,从分子结构设计和共混改性两方面出发,通过在分子链上引入苯环结构并共混交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有效地改善了冷流效应,并利用芳纶织物作为增强材料,热压制备得到新型轻量化抗冲击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复合弹性体内大量动态可逆键和硫化形成的共交联网络,是新型轻量化抗冲击复合材料具有良好抗冲击防护效果的主要原因。PEVA-Kevlar-4复合材料在面对不同冲击能量时(13.4J和26J),能量吸收率分别可达86.6%和90.1%。此外,该复合材料在低速抗冲击防护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增稠胶 分子结构设计 共混改性 动态可逆 抗低速冲击
下载PDF
一种抑制高速电机低次电流谐波的调制方法
15
作者 张国强 刘剑 +1 位作者 吴奎奎 张红旗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7-64,共8页
针对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低载波比、数字控制延时所引起的电流谐波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抑制低次电流谐波的改进型特定次谐波消除调制方法。首先,对该调制方法的调制波形原理和数字实现特点进行分析,建立新的电压谐波方程和开关角求解方程;... 针对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低载波比、数字控制延时所引起的电流谐波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抑制低次电流谐波的改进型特定次谐波消除调制方法。首先,对该调制方法的调制波形原理和数字实现特点进行分析,建立新的电压谐波方程和开关角求解方程;其次,以电流总谐波失真为目标优化函数,研究了调制比和载波比对开关角分布、电流谐波含量的影响;最后,以三相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搭建系统仿真模型对所提调制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与特定次谐波消除调制方式相比,所提调制方法计算量更少,可以提高输出脉宽调制波形的对称性,具有更优的低次电流谐波抑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 特定次谐波消除 电流谐波抑制 低载波比 开关角 总谐波失真 脉宽调制
下载PDF
长沙至衡阳低真空管道磁浮线路方案动力性能评估
16
作者 黄成名 杨文东 +2 位作者 王英杰 鲍慧明 张继鹏 《铁道勘察》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低温超高真空管磁悬浮是当前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超高速交通方式之一。目前,该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对其动力性能进行评估。以长沙至衡阳低真空管道磁悬浮试验线为例,建立低温超导电动悬浮制式的车辆-线路耦合模型,分析磁浮车辆通... 低温超高真空管磁悬浮是当前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超高速交通方式之一。目前,该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对其动力性能进行评估。以长沙至衡阳低真空管道磁悬浮试验线为例,建立低温超导电动悬浮制式的车辆-线路耦合模型,分析磁浮车辆通过该段线路时的动力性能。首先,计算得到以1 000 km/h速度运行时的车体垂向和横向加速度、悬浮力及导向力情况。在此基础上,绘制各动力性能指标的频数直方图,分析其在不同区间的分布情况,研究各动力性能指标随曲线半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磁浮车辆通过长沙至衡阳线路时,计算得到的车体垂向和横向加速度均低于舒适性限值,动力性能满足要求;从车辆动力性能角度来看,缓和曲线长度设置为1 400 m合理;曲线半径20 000 m、车速1 000 km/h与横坡为16°相匹配,各项动力性能指标较优。研究结果可为超高速磁悬浮线路设计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磁浮系统 低温超导 真空管道 动力学 线路设计
下载PDF
超高比转速离心泵的高效设计
17
作者 吕忠斌 刘洁琼 +2 位作者 曹璞钰 尤保健 周春萍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期174-179,208,共7页
为研究叶轮结构参数对提升n_(s)在300~450间的超高比转速离心泵设计点效率的影响,以某超高比转速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选取叶轮出口宽度b_(2)、叶片进口安放角β_(1)、叶片出口安放角β_(2)和叶片包角φ为试验因素,建立L_(9)(4... 为研究叶轮结构参数对提升n_(s)在300~450间的超高比转速离心泵设计点效率的影响,以某超高比转速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选取叶轮出口宽度b_(2)、叶片进口安放角β_(1)、叶片出口安放角β_(2)和叶片包角φ为试验因素,建立L_(9)(4~3)正交试验方案,在0.9Q_(n)~1.1Q_(n)工况内对各方案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各因素对泵水力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进而得到叶轮结构尺寸的最佳参数组合。按照最佳尺寸优化叶轮,将优化后的泵外特性试验结果与原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高效设计时超高比转速离心泵叶轮结构参数对效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φ→b_(2)→β_(2)→β_(1),影响水力性能的主要因素为φ,以便指导超高比转速离心泵的高效设计;(2)确定了高效设计时叶轮结构参数的最优水平组合;(3)优化后泵设计点效率较原型提高约4.2%,高效区扩宽至0.75Q_(n)~1.1Q_(n)工况,效率整体提升2.5%以上;(4) 0.75Q_(n)~1.2Q_(n)工况优化后泵轴功率与原型相比降低5.8%~15.8%,利于节能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比转速离心泵 优化设计 正交试验 高效区
下载PDF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工务数据管理与应用
18
作者 秦菊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以提升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工务专业试验数据归集、处理、分析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为目的,开展联调联试工务数据管理与应用技术研究,制定联调联试数据接口规范,研究提出试验数据综合分析应用系统功能设计、技术架构与部署方案。系统接入轨... 以提升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工务专业试验数据归集、处理、分析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为目的,开展联调联试工务数据管理与应用技术研究,制定联调联试数据接口规范,研究提出试验数据综合分析应用系统功能设计、技术架构与部署方案。系统接入轨道、道岔、桥梁、隧道、路基等工务专业联调联试数据,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和信息共享,提升了试验数据管理水平。基于历年试验数据,开展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提供试验数据异常值判识、多维综合分析、试验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联调联试 接口规范 功能设计 智能化分析 置信区间
下载PDF
PDC高速切削水泥塞机理研究
19
作者 辛永安 朱峰 +3 位作者 付悦 胡璠 李明慧 蒲晓莉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8-85,共8页
针对连续管在钻井作业时因钻压高、转速低导致钻头磨损严重和钻磨水泥塞效果不佳的问题,基于弹塑性力学和岩石力学,以Drucker-Prager准则作为固井水泥强度准则,通过单轴和三轴试验得到固井水泥弹性模量、泊松比、内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参... 针对连续管在钻井作业时因钻压高、转速低导致钻头磨损严重和钻磨水泥塞效果不佳的问题,基于弹塑性力学和岩石力学,以Drucker-Prager准则作为固井水泥强度准则,通过单轴和三轴试验得到固井水泥弹性模量、泊松比、内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参数,建立固井水泥本构模型,并用ABAQUS软件建立高速切削水泥塞二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倾角、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对破碎比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下切削水泥塞产生细小且均匀的碎屑,较低的速度切削水泥塞产生块状或者带状的碎屑;倾角(5°~25°)和切削深度(1.0~2.5 mm)与破碎比功呈正相关,而破碎比功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切削速度为2.26 m/s时破碎比功最小,破碎水泥塞的效率最高。研究结果可为PDC钻头切削水泥塞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钻头 低钻压 高速切削 破碎比功 倾角 切削深度 切削水泥塞
下载PDF
低低温电除尘选型方法研究及软件研制
20
作者 赵海宝 王少权 +2 位作者 王飞燕 胡小鑫 傅潮 《黑龙江电力》 CAS 2024年第4期293-301,共9页
低低温电除尘器装机容量已超15万MW,具有高除尘效率和高SO_(3)脱除效率的效果,但由于电除尘性能与煤、灰成分和烟气温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存在选型设计难的问题。在结合常规电除尘选型技术和低低温电除尘提效作用的基础上,运用Visual Basi... 低低温电除尘器装机容量已超15万MW,具有高除尘效率和高SO_(3)脱除效率的效果,但由于电除尘性能与煤、灰成分和烟气温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存在选型设计难的问题。在结合常规电除尘选型技术和低低温电除尘提效作用的基础上,运用Visual Basic语言研发低低温电除尘选型设计软件,应用此软件可对烟气酸露点、灰硫比、表观趋近速度等关键技术参数进行计算,完成电除尘器进口烟气温度、比集尘面积的计算,实现低低温电除尘器的选型设计。软件应用后,通过对26个工程案例的统计对比分析,实际运行效率大于软件选型设计保证效率的项目数量占总数的92%,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提高了低低温电除尘的选型命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 选型设计 烟气酸露点 趋近速度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