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2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NT-Fe/Zn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臭氧氧化降解DBP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天翔 张翼飞 +4 位作者 林原 马思佳 王艳茹 任洪强 许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4-824,共11页
本研究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负载锌(CNT-Zn)、铁(CNT-Fe)和锌铁共掺杂(CNT-Fe/Zn)的碳纳米管催化剂,考察了不同pH值下3种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水中DBP的效果.结果表明,CNT-Fe/Zn具有最佳催化性能,在宽pH值范围内比单独臭氧降解DBP的去除... 本研究采用浸渍-煅烧法制备了负载锌(CNT-Zn)、铁(CNT-Fe)和锌铁共掺杂(CNT-Fe/Zn)的碳纳米管催化剂,考察了不同pH值下3种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水中DBP的效果.结果表明,CNT-Fe/Zn具有最佳催化性能,在宽pH值范围内比单独臭氧降解DBP的去除率提升22%~52%.在DBP初始浓度4mg/L、初始pH值为4、臭氧用量20mg/L、催化剂投加量50mg/L的条件下,30min内DBP去除率可达72.41%.利用SEM、XRD和XPS等多种手段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CNT-Fe/Zn表面的含氧基团是主要活性位点,CNT-Fe/Zn的加入促进了羟基自由基的产生,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过氧化氢进一步提高了DBP的去除率.催化剂循环实验表明,CNT-Fe/Zn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稳定性和重复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p催化臭氧氧化 锌铁尖晶石 碳纳米管 pH值
下载PDF
大鼠孕期暴露DBP对子代睾丸mRNA差异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孙秀玲 冯馨阅 +3 位作者 刘闵慧 于佳鑫 王洪艳 李环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795-800,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孕期暴露DBP对子代睾丸mRNA差异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SD成年鼠,雌雄比例12交配,确定怀孕后行DBP染毒,试验组灌胃剂量为500 mg/kg,同时设置对照组,每组8只;试验组老鼠染毒至哺乳期结束,饲养子代雄鼠60 d,解剖取睾丸组... 目的探讨大鼠孕期暴露DBP对子代睾丸mRNA差异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SD成年鼠,雌雄比例12交配,确定怀孕后行DBP染毒,试验组灌胃剂量为500 mg/kg,同时设置对照组,每组8只;试验组老鼠染毒至哺乳期结束,饲养子代雄鼠60 d,解剖取睾丸组织,采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睾丸样本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及筛选,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差异表达的基因共有1421个,其中,上调基因722个,下调基因699个。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 BP)中,差异表达基因与老化、细胞增殖、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细胞成分(Cellular Component CC)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内质网膜、细胞膜等部分;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 MF)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钙离子结合、趋化因子活性等密切相关。KEGG富集结果显示,孕期暴露DBP对子代雄鼠的影响集中分布在TNF信号传导途径、类固醇生成、细胞黏附分子(CAMs)、醛固酮合成和分泌等通路。结论大鼠孕期DBP暴露可致雄性子代睾丸mRNA差异表达,影响生殖系统的通路主要有TNF信号传导途径、类固醇生成、细胞黏附分子(CAMs)、醛固酮合成和分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MRNA 睾丸 基因差异表达
下载PDF
我国典型水源地N-DBPs生成势及生态风险评价
3
作者 袁炘玥 肖玉冰 +1 位作者 欧子旋 冯骞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7-16,125,共11页
随着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的基因毒性和细胞毒性受到重视,饮用水中的N-DBPs产生和生态风险的研究成为近年的关注热点。文章基于前人研究分析,研究了我国典型水源地中N-DBPs生成势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风险熵值法,对我国典型水源地N-DBP... 随着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的基因毒性和细胞毒性受到重视,饮用水中的N-DBPs产生和生态风险的研究成为近年的关注热点。文章基于前人研究分析,研究了我国典型水源地中N-DBPs生成势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风险熵值法,对我国典型水源地N-DBPs的潜在生成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还关注了有机物指标与N-DBPs生成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DON与N-DBPs生成势的分布特点均存在地域差异,总体表现为在东部沿海城市呈现南北高、中部低、东部地区高于其他地区、经济发达地区高于其他地区、珠三角地区高于其他地区的特点。结合生态风险的评价方法,利用现有数据进行初步估计,发现部分城市水源地生态风险呈现低风险,水库水源N-DBPs的生态风险一般高于河流水源。UV_(254)与N-DBPs生成势相关性较好,可以作为N-DBPs生成势的替代性指标。研究结果将为做好我国水源地的修复与保护、保障居民饮水安全提供重要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 水源地 含氮有机物 空间分布 UV_(254)
下载PDF
DBP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对烤烟苗期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李名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6期154-156,共3页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化合物,对含烟草在内的众多作物有着严重的危害。烤烟育苗系统中长期使用的塑料制品以及环境中所带的PAEs组分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为主。该试验从土壤材...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化合物,对含烟草在内的众多作物有着严重的危害。烤烟育苗系统中长期使用的塑料制品以及环境中所带的PAEs组分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为主。该试验从土壤材料中提取一种DBP降解菌,并研究其对育苗环境中存在的DBP的降解效果以及不同浓度DBP对烤烟苗期的生理影响。研究采用压力梯度驯化法从长期污染的土壤材料中筛选出一批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具有降解效果的菌株,并对这些菌株通过测试其降解能力,并通过针对广泛种植的K326烤烟种子施加不同浓度的DBP测定其对烤烟种子萌发的影响,并且通过施加筛选出的降解菌测定降解后对烤烟种子萌发的影响,为烤烟育种中的邻苯二甲酸酯危害的微生物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dbp 烤烟 微生物降解
下载PDF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对SBP、DBP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邵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42-0045,共4页
探讨高血压治疗中选择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的价值。方法 在常熟市支塘人民医院选择60例高血压患者,病例均于2021年3月—2024年1月入心内科就诊,依据随机数字法分2组,以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者30例入选观察一组,以硝苯... 探讨高血压治疗中选择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的价值。方法 在常熟市支塘人民医院选择60例高血压患者,病例均于2021年3月—2024年1月入心内科就诊,依据随机数字法分2组,以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治疗者30例入选观察一组,以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者30例入选对照一组,在治疗后比较临床疗效、血压、血脂、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比对照组(80.00%),观察组临床疗效(96.67%)升高(P<0.05)。比治疗前,治疗后SBP、DBP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SBP(78.58±5.14mmHg)、DBP(128.55±8.21mmHg)比对照组低(P<0.05)。比治疗前,治疗后TC、TG、LDL-C、HDL-C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TC(4.52±0.12mmol/L)、TG(1.41±0.11mmol/L)、LDL-C(3.21±0.48mmol/L)比对照组低,HDL-C(1.86±0.33mmol/L)则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比对照组(26.67%)低(P<0.05)。结论 高血压治疗中选择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可降低血压、调整血脂,确保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 硝苯地平缓释片 高血压 SBP dbp 血脂
下载PDF
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植物DBP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曙光 林先贵 尹睿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89-592,共4页
在温室进行盆栽试验 ,以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为研究对象 ,以豇豆 (Pignasinensis)为宿主植物 ,分别接种AM真菌Acaulosporalavis(光壁无梗球囊霉 )和Glomuscaledonium(苏格兰球囊霉 ) ,观察接种AM真菌对植物DBP污染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 在温室进行盆栽试验 ,以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为研究对象 ,以豇豆 (Pignasinensis)为宿主植物 ,分别接种AM真菌Acaulosporalavis(光壁无梗球囊霉 )和Glomuscaledonium(苏格兰球囊霉 ) ,观察接种AM真菌对植物DBP污染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接种AM真菌明显控制了植物对DBP的吸收 ,降低了植物体内DBP的浓度 .在低浓度DBP( 4mg·kg-1)土壤处理时 ,接种Acaulosporalavis和Glomuscaledo nium分别使植物体内DBP浓度比不接种 (CK)最大下降 32 .7%和 2 1.7% ;高浓度DBP( 10 0mg·kg-1)土壤处理时 ,分别比CK最大下降 30 .5 %和 30 .0 % .接种AM真菌还抑制了DBP由植物根系向地上部的迁移 ,对减轻植物遭受DBP污染起了一定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dbp 污染 迁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4
7
作者 李文英 熊丽 +3 位作者 刘荣 蒋园 胡芹芹 王黎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将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暴露于DBP5个浓度组中96h急性染毒,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8.51mg·L-1,从而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85mg·L-1.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 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将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暴露于DBP5个浓度组中96h急性染毒,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8.51mg·L-1,从而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85mg·L-1.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4个质量浓度0.38、0.85、1.90、4.25mg·L-1进行20d慢性染毒,期间每5d测定斑马鱼的体重、肝重和鳃重,同时测定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结果表明,斑马鱼比肝重总体随DBP浓度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1),而比鳃重总体变化不大.随DBP浓度增大和暴露时间延长,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均显著受到抑制(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毒性 斑马鱼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腺三磷酸酶(ATPase)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斜生栅藻的致毒效应研究 被引量:43
8
作者 胡芹芹 熊丽 +1 位作者 田裴秀子 李文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7-92,共6页
为了评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DBP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设置5个暴露组(5、10、20、50、100mg·L-1)和1个对照组(0mg·L-1),暴露96h后分别测定... 为了评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DBP对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设置5个暴露组(5、10、20、50、100mg·L-1)和1个对照组(0mg·L-1),暴露96h后分别测定DBP对斜生栅藻生长量、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暴露组DBP对斜生栅藻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DBP暴露浓度的增大,藻细胞密度逐渐降低,显示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DBP对斜生栅藻的24、48、72、96h的EC50值分别为3.31、15.49、1.95、2.21mg·L-1.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随着DBP暴露浓度的增大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均为低浓度(5~10mg·L-1)上升,高浓度(10~100mg·L-1)下降.随DBP暴露浓度的增大,斜生栅藻SOD活性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在20mg·L-1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与对照比较,p<0.05);当DBP暴露浓度≥10mg·L-1时,MDA含量随DBP浓度的增大显著增加(与对照比较,p<0.0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斜生栅藻 光合色素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下载PDF
环境激素DBP对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晓娟 金樑 陈家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889-1893,共5页
报道了酞酸酯类化合物DBP对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DBP处理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切片观察拟南芥茎段试管形态发生过程中脱分化、分化及再分化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在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首先是愈... 报道了酞酸酯类化合物DBP对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的DBP处理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切片观察拟南芥茎段试管形态发生过程中脱分化、分化及再分化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拟南芥茎段外植体在对照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首先是愈伤组织产生,而后愈伤组织块增大,颜色呈淡绿色,生长旺盛,并有分化出芽现象;添加0.01mg/L、0.1mg/L和1.0mg/LDBP,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低,且高浓度时愈伤组织出现褐化、活力差的现象;培养12h、24h、2d、3d、7d、14d、21d和28d茎段显微切片结果显示,DBP具有抑制拟南芥试管形态发生的作用,随着DBP浓度的增加呈现剂量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菜 dbp 分化 脱分化 形态发生
下载PDF
一株DBP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颖 王丽华 +4 位作者 陈艺洋 王蕾 周长健 付嘉伟 范新会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6-54,共9页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属邻苯二甲酸酯(PAEs),DBP与基质间非共价键连接,是环境污染物。由于DBP性质相对稳定,微生物降解是其降解主要途径。试验从荒废污染设施土壤中成功筛选一株DBP高效降解菌,经16S r RNA比对与剑菌(Ens ife r sp.)相...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属邻苯二甲酸酯(PAEs),DBP与基质间非共价键连接,是环境污染物。由于DBP性质相对稳定,微生物降解是其降解主要途径。试验从荒废污染设施土壤中成功筛选一株DBP高效降解菌,经16S r RNA比对与剑菌(Ens ife r sp.)相似度为99%,将其命名为DNB-S2。经研究发现DNB-S2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35℃;p H 7.0;DBP浓度500 mg·L^(-1);转速125 r·min^(-1)。DNB-S2能利用高浓度DBP,在500 mg·L^(-1)DBP浓度下,48 h内降解率达95%。底物广谱性研究发现DNB-S2可降解PAEs家族中其他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为PAEs污染的生物降解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PAEs)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降解菌 广谱性
下载PDF
30%TBP-煤油-HNO_3体系的α辐解行为Ⅰ.溶剂辐解生成DBP/MBP的规律 被引量:6
11
作者 丛海峰 李辉波 +5 位作者 苏哲 袁洁琼 刘占元 宋凤丽 王孝荣 林灿生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227,共6页
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238Pu为α源的30%TBP-煤油-HNO3体系的辐解产物DBP和MBP的生成情况,研究了反萃剂、反萃条件和钚等因素对DBP/MBP分析的影响,考察了辐照累积剂量、剂量率和稀释剂等因素对DBP和MBP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BP和MBP生... 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238Pu为α源的30%TBP-煤油-HNO3体系的辐解产物DBP和MBP的生成情况,研究了反萃剂、反萃条件和钚等因素对DBP/MBP分析的影响,考察了辐照累积剂量、剂量率和稀释剂等因素对DBP和MBP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BP和MBP生成量随吸收剂量、剂量率的增加而增大;在剂量率73.7Gy/min、累积剂量5×105 Gy时,DBP浓度达到7.09×10-2 mol/L,MBP浓度达到9.84×10-3 mol/L;在吸收剂量5×105 Gy时,加氢煤油、正十二烷和特种煤油中的DBP生成量分别为4.45×10-2、4.44×10-2、4.35×10-2 mol/L,MBP生成量为3.52×10-3、3.50×10-3、3.52×10-3 mol/L,在吸收剂量5×105 Gy时,三种稀释剂的DBP和MBP的生成量近似相等;在吸收剂量5×104 Gy时,α辐照的DBP和MBP的生成量分别为5.57×10-2 mol/L和5.10×10-3 mol/L,对应的γ辐照的为2.50×10-3 mol/L和3.14×10-4 mol/L,α辐照产生的DBP和MBP的生成量明显大于γ辐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辐解 dbp MBP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Elizabethkingia sp. DBP-WUST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颜家保 王巧凤 +1 位作者 魏鑫 游海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16-21,共6页
从武汉石化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能高效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菌株DBP-WUST.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及16SrDNA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Elizabethkingia sp..研究发现,该菌株较优的生长条件为:温度35℃,pH7,摇床转速150r/min... 从武汉石化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能高效降解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菌株DBP-WUST.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及16SrDNA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Elizabethkingia sp..研究发现,该菌株较优的生长条件为:温度35℃,pH7,摇床转速150r/min,接种量7%.在较优生长条件下,菌株DBP-WUST能在60h将400mg/L的DBP全部降解.将菌株投加到实际炼油废水中,能有效降低废水的C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p 优势菌 筛选 降解特性 Elizabethkingia sp.
下载PDF
30%TBP/煤油中DBP和MBP的离子色谱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陶苗苗 康海英 +2 位作者 张彤 付建丽 谈树苹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7-572,I0004,共7页
采用离子色谱作为检测仪器,建立了简单、快速、灵敏地测定30%TBP/煤油中DBP和MBP的新方法。以去离子水为反萃剂将有机相中DBP和MBP反萃到水相,去除有机相干扰,离子色谱仪进行检测。当DBP浓度在0.01~6.0 mmol/L、MBP浓度在0.02~2.5 mmol/... 采用离子色谱作为检测仪器,建立了简单、快速、灵敏地测定30%TBP/煤油中DBP和MBP的新方法。以去离子水为反萃剂将有机相中DBP和MBP反萃到水相,去除有机相干扰,离子色谱仪进行检测。当DBP浓度在0.01~6.0 mmol/L、MBP浓度在0.02~2.5 mmol/L时,标准曲线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 2均达到0.999,DBP的检出限为5.0μmol/L,MBP的检出限为4.0μmol/L。采用建立的方法对模拟30%TBP/煤油生成的辐解产物进行重加回收实验,DBP的重加回收率在92%~96%,模拟样品6次平行测定的s r=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P dbp MBP 离子色谱
下载PDF
水体表面微层中DBP和DEHP的色谱测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国兰 张卫华 +1 位作者 李红亮 金朝晖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9-21,共3页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GC)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的方法。首次在HPLC中用异丙醇作为流动相分离上述两种化合物,取得满意的结果。GC的检测限为D... 建立了用气相色谱(GC)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的方法。首次在HPLC中用异丙醇作为流动相分离上述两种化合物,取得满意的结果。GC的检测限为DBP2ng,DEHP2ng。HPLC的检测限为DBP5ng,DEHP10ng。两种方法都有良好的精密度、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微层 dbp DEHP 水体 污染物测定 色谱
下载PDF
不同预氧化剂对黄浦江原水氯(胺)化DBPs生成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富箱 徐斌 +4 位作者 秦朗 荣蓉 张天阳 朱贺振 林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705-3711,共7页
以上海市微污染黄浦江原水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3种常见预氧化剂即二氧化氯(ClO2)、高锰酸钾(KMnO4)及氯(Cl2)预氧化对削减氯化和氯胺化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潜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预氧化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黄浦江原水氯化DBP... 以上海市微污染黄浦江原水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3种常见预氧化剂即二氧化氯(ClO2)、高锰酸钾(KMnO4)及氯(Cl2)预氧化对削减氯化和氯胺化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潜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预氧化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黄浦江原水氯化DBPs的生成潜能,经ClO2,Cl2及KMnO4作用后可分别削减29.07%,8.08%及20.14%,效果由大到小顺序为ClO2,KMnO4,Cl2。对黄浦江原水使用氯化消毒时,采用ClO2作为预氧化剂,对消毒副产物有较明显的去除效果,Cl2预氧化效果较差,应避免采用。3种预氧化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黄浦江原水氯胺化DBPs的生成潜能,经ClO2,Cl2及KMnO4作用后可分别削减14.96%,7.51%及32.99%,黄浦江原水使用氯胺化消毒时,采用KMnO4作为预氧化剂可取得较明显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ClO2及C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氧化 黄浦江原水 氯化 氯胺化 dbpS
下载PDF
4种活性炭吸附典型内分泌干扰物DBP的特性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辉 方战强 +1 位作者 曾宝强 陈晓蕾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87-93,共7页
在测定4种颗粒状活性炭常规性能指标(比表面积、亚甲基兰值、碘值、苯酚值)的基础上,测定了4种活性炭对水中微量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吸附等温线以及吸附效果,同时对活性炭的电化学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时,4种... 在测定4种颗粒状活性炭常规性能指标(比表面积、亚甲基兰值、碘值、苯酚值)的基础上,测定了4种活性炭对水中微量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吸附等温线以及吸附效果,同时对活性炭的电化学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5℃时,4种活性炭均能有效地去除DBP,去除率高达90%以上;煤质1.0、煤质1.5、果壳和椰壳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2.52、29.90、159.3、147.2 mg/g.根据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DBP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活性炭对DBP吸附量的大小与其比表面积、亚甲基兰吸附量、碘值、苯酚值存在一定的关系,为选择合适的活性炭来处理水中微量邻苯二甲酸类化合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活性炭 吸附等温线
下载PDF
土壤中DBP/DEHP污染对几种蔬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8
17
作者 尹睿 林先贵 +3 位作者 王曙光 张华勇 陈瑞蕊 王俊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考察了土壤中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污染对番茄、蕹菜和胡萝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当土壤中DBP/DEHP(1∶1m/m)施加量为20mg·kg-1土和200mg·kg-1土时,番茄果实中维生...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考察了土壤中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污染对番茄、蕹菜和胡萝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当土壤中DBP/DEHP(1∶1m/m)施加量为20mg·kg-1土和200mg·kg-1土时,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分别降低8.53%和23.86%,蕹菜茎叶中维生素C含量分别降低4.77%和24.62%;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32.11%和42.95%,可滴定酸度分别降低0.58%和20.66%,糖酸比分别提高33.07%和82.02%;胡萝卜块根中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增加6.19%和6.97%。表明DBP和DEHP可以影响蔬菜的品质。它们对蔬菜品质的影响并不是因为对植物生长的毒害作用而引起的,而可能是由于干扰了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谢而引起的。在番茄、蕹菜和胡萝卜的果实、茎叶和根系中都检测到了DBP和DEHP的残留,残留量随土壤中施加DBP/DEHP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植物的地上部分DBP的含量较高,而DEHP含量很低,说明植物容易吸收积累DBP,而对DEHP的吸收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dbp/DEHP污染 蔬菜品质 影响因素 田间试验
下载PDF
强化絮凝去除水中 DBP 先质研究(Ⅰ)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廷林 王锦 +1 位作者 石宏志 肖天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4期328-331,352,共5页
分析探讨了水中DBP的产生、消除方法及去除DBP先质的絮凝机理,认为在传统水净化工艺中,通过强化絮凝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DBP先质.实验研究了强化絮凝条件下,去除水中腐殖酸类有机质的适宜操作控制条件,求得了该条件下的最... 分析探讨了水中DBP的产生、消除方法及去除DBP先质的絮凝机理,认为在传统水净化工艺中,通过强化絮凝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DBP先质.实验研究了强化絮凝条件下,去除水中腐殖酸类有机质的适宜操作控制条件,求得了该条件下的最优pH值及最佳投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絮凝 dbp先质 腐殖酸 净水工艺 给水
下载PDF
DBP-DBS刮膜分子蒸馏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国兵 许春建 周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6-202,共7页
利用传质和传热数学模型描述和模拟刮膜分子蒸馏过程,是刮膜分子蒸馏器设计改进与优化操作的有效途径.为此,作者在已有的刮膜分子蒸馏过程数学模型基础上,对DBP DBS混合物分子蒸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即使进料温度和壁温一致... 利用传质和传热数学模型描述和模拟刮膜分子蒸馏过程,是刮膜分子蒸馏器设计改进与优化操作的有效途径.为此,作者在已有的刮膜分子蒸馏过程数学模型基础上,对DBP DBS混合物分子蒸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即使进料温度和壁温一致,液膜温度和浓度依然呈三维变化.同时对进料温度、进料组成和进料流量对液膜温度、浓度分布、蒸馏速率、馏出液组成以及分离因数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刮膜分子蒸馏器 数值模拟 dbp DBS 液膜温度 进料温
下载PDF
饮用水中微量内分泌干扰物质(DBP)的O_3氧化去除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海燕 曲久辉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0-574,共5页
以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简称DBP)为典型内分泌干扰物质的代表物 ,采用静态反应方式对饮用水进行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O3 氧化研究 .结果表明 ,当O3 投加量仅为 0 5 3mg L时 ,水中 10 0 μg LDBP 4 0min后就能去除 6 0 %以上 ,较高的溶液pH。
关键词 饮用水 内分泌干扰物质 dbp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氧化 O3 降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