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今中西之争: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二维架构
1
作者 崔发展 黄荣琴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4-40,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古今之争、中西之辩两个维度。“中国式”主要回答了这一“现代化”何以是中国的、为何不是西方的,有力回应了中西之争;“现代化”主要回答了这一“中国式”何以是现代的、为何不是古代的,有力回应了古今之争。中国...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古今之争、中西之辩两个维度。“中国式”主要回答了这一“现代化”何以是中国的、为何不是西方的,有力回应了中西之争;“现代化”主要回答了这一“中国式”何以是现代的、为何不是古代的,有力回应了古今之争。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有效破解“古今中西之争”,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不断深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创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底、以中国共产党为统领、以人民群众为依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式 现代化 古今中西之争 “两个结合”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起点、主要内涵与使命追求 被引量:30
2
作者 蒋英州 王创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共13页
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经历了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对现代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或时间节点。这造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史起点的争议,而历史起点的确认对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使命有着... 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经历了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对现代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或时间节点。这造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史起点的争议,而历史起点的确认对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使命有着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任务,开启了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但它需要解决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提出的现代化命题和遗留的现代化任务。这种历史任务的承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续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形成了一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实现共同富裕、兼具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抗拒外来压力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道路内涵的不断丰富,表明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承载的历史使命与中国人民的现代化追求在不断拓展,一方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另一方面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使命在本质上是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对人类社会前途命运作出最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共产党 西方式现代化 发展中国家 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下载PDF
政党的民主功能及其中西差异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红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6-20,共5页
政党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政治权力的中心、代议制民主的关键,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操作者和主导者;政党制度文明与政治文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我国,政党与政党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切入点。但是,由于政党-国家-社... 政党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政治权力的中心、代议制民主的关键,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操作者和主导者;政党制度文明与政治文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我国,政党与政党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有效切入点。但是,由于政党-国家-社会关系不同,中西政党制度与政党功能也有所不同。同西方国家的执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承担的责任重大得多,同政府、社会的联系密切得多,不但肩负着政治领导职能,还肩负着执政职能,对国家发展、人民幸福、民族复兴、执政成败负总责。我们要正视中西政党与政党制度的特点与功能差异,坚持正确的民主政治观与制度衡量标准,避免在政党与政党制度问题上的"简单化"或"趋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 民主政治功能 政治发展 政党制度建设 中西政党差异
下载PDF
新媒体视阈下西方主要政党形象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红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62-68,共7页
在媒介化时代,政党形象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更好地适应新媒体发展、不断提升自身形象成为政党建设的重要主题。当前,西方主要政党积极运用新媒体强化自身形象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中国共产党在建设自身形象时,必须... 在媒介化时代,政党形象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更好地适应新媒体发展、不断提升自身形象成为政党建设的重要主题。当前,西方主要政党积极运用新媒体强化自身形象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中国共产党在建设自身形象时,必须避免西方政党在竞选制度下存在的政党形象建设失真、失范和失稳等弊端,借鉴西方政党提升政党形象的成熟做法;同时,正视新媒体给政党形象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强化新媒体在政党形象提升上的工具作用,运用新媒体强化主要领导干部的形象建设,利用新媒体打造政党形象建设新的风貌,重视新媒体场域中青年群体对政党形象的认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西方政党 政党形象 政党形象建设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的特征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晓宇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7-51,共5页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它有着执政党的一般特征。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它也有自己的特征,即具备长期执政的资格,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具有与群众天然联系的优势。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在执政文化、执政基础、执政党与...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它有着执政党的一般特征。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它也有自己的特征,即具备长期执政的资格,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具有与群众天然联系的优势。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在执政文化、执政基础、执政党与政府的关系方面,在执政党与军队的关系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西方执政党 特征 区别
下载PDF
民族精神与文化认同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峰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28-33,共6页
文化认同的重建,意味着文化共同体对世界和自我的重新定义,意味着文化共同体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中华民族的现代复兴,包含着时代认同和民族认同两个性质不同的认同重建。对民族精神的肯定,必然要求从文化的民族性方面对中华文化的全部... 文化认同的重建,意味着文化共同体对世界和自我的重新定义,意味着文化共同体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中华民族的现代复兴,包含着时代认同和民族认同两个性质不同的认同重建。对民族精神的肯定,必然要求从文化的民族性方面对中华文化的全部历史予以总体肯定。从文化认同的角度看,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但有鲜明的时代性,也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长期扎根,就必须妥善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并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转型,即由一种革命理论转向一种建设理论。在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就是要在人类普遍利益的指导下更好地实现民族和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认同 民族认同 阶级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