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事理图谱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勘 於陆 徐勤亚 《软件导刊》 2023年第8期1-9,共9页
挖掘政府政策中的事件及其关联,以充分解读政策内涵,将有利于政策的准确宣传与贯彻执行。基于政府政策文本构建事理图谱,设计政策标题感知注意力神经网络并用于政策事件抽取与分类,通过对结果进行数据增强,制定抽取规则实现组成政策事... 挖掘政府政策中的事件及其关联,以充分解读政策内涵,将有利于政策的准确宣传与贯彻执行。基于政府政策文本构建事理图谱,设计政策标题感知注意力神经网络并用于政策事件抽取与分类,通过对结果进行数据增强,制定抽取规则实现组成政策事件对的识别与抽取,结合自底向上思想评估政策事件的相对重要性,形成以政策事件为节点、相对重要性为边的政策事理图谱,自动化抽取核心政策事件及关系,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供新的途径。在构建政策事理图谱的实验中,该事件抽取模型结合数据增强方法比最优基线模型在召回率和F-score指标上分别提高了0.79%和0.16%。最后,以营商环境政策为例展示了政策事理图谱的构建及应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理图谱 政策文本 知识图谱 数据增强 政策解读
下载PDF
脚本认知模式与语篇的解读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安玲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5-27,59,共4页
脚本是在一个更宽的框架概念下的一种认知模式的变体,它是用来解释生活经验中那些经常、反复发生并以成因链连接在一起的更大的事件序列。这种事件序列根植于人的大脑中,而以隐性知识结构的形式出现在语篇中。这种知识结构通常在语篇... 脚本是在一个更宽的框架概念下的一种认知模式的变体,它是用来解释生活经验中那些经常、反复发生并以成因链连接在一起的更大的事件序列。这种事件序列根植于人的大脑中,而以隐性知识结构的形式出现在语篇中。这种知识结构通常在语篇解读过程中首先被激活,成为语篇理解的辅助知识。 本文将根据常规依循性对脚本认知模式进行归类,说明多数脚本认知模式是无标记的,通常描述常规事件序列;有一部分是有标记的,通常描述不同程度偏离常规的事件序列,并着重就标记脚本模式的知识结构在语篇解读过程如何被激活以及如何对其知识结构进行信息转换和语境推断来实现对语篇的正确理解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本 事件序列 语篇 解读
下载PDF
语文教材文本与文学文本的解读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义生 《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24-128,共5页
语文教材文本是以教材的编者为作者、以中小学生为主要读者、以营造能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语言世界为旨归、以其特有的组织构件建构的具有明确的教育支撑功能的特定文本,在作者、反映的世界、读者、存在的价值与文本类型等方面与文学文... 语文教材文本是以教材的编者为作者、以中小学生为主要读者、以营造能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语言世界为旨归、以其特有的组织构件建构的具有明确的教育支撑功能的特定文本,在作者、反映的世界、读者、存在的价值与文本类型等方面与文学文本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此,语文教材文本的解读与文学文本的解读相比在解读的理论基础、目的、环境与思维模式上存在着不同,它是在尊重两种文本共性的基础上,以阅读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并借鉴文学文本解读的基础理论:接受美学与哲学的相关成果,在师生的工作或学习环境中进行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的多维对话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材 文学 文本 解读 差异
下载PDF
传闻异辞与文献性质、叙述目的关系考论——以“商汤灭夏”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雯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40-143,153,共5页
从叙述学角度切入,分析商汤灭夏史实在《竹书纪年》、《帝王世纪》、《吕氏春秋》、《清华简》、《尚书》中载述的差异,并推断造成差异的原因在于文献的性质和叙述目的不同。同时,运用统计学方法,考察商汤灭夏的肇因、前期准备、战争过... 从叙述学角度切入,分析商汤灭夏史实在《竹书纪年》、《帝王世纪》、《吕氏春秋》、《清华简》、《尚书》中载述的差异,并推断造成差异的原因在于文献的性质和叙述目的不同。同时,运用统计学方法,考察商汤灭夏的肇因、前期准备、战争过程在不同文献载述中所占比例,反观文献的叙述目的及特点,并确定《清华简·尹至》乃是后人追述伊尹功绩的文章。总结出史书类文献偏重叙述事件肇因,重视戒鉴意涵;政书类文献偏重全面概述和论说,缺乏细节;记言类文献以铭记个人功绩为目的,详记人物的优秀事迹,其余则少论及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汤灭夏 文献性质 叙述目的 传闻异辞 《清华简·尹至》
下载PDF
有稿同传与视译在同声传译中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聪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5期138-139,共2页
在同声传译中,有稿同传和视译是两种比较常见的训练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认为有稿同传与视译在同声传译时译员提前都会得到稿件,没有太多的差别。但事实并非如此,有稿同传与视译,在翻译难度上,翻译准备时,翻译过程中都存在着联系... 在同声传译中,有稿同传和视译是两种比较常见的训练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认为有稿同传与视译在同声传译时译员提前都会得到稿件,没有太多的差别。但事实并非如此,有稿同传与视译,在翻译难度上,翻译准备时,翻译过程中都存在着联系与区别。通过在同声传译实践中的比较,分析有稿同传与视译之间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稿同传 视译 同声传译 联系 区别
下载PDF
土地使用规则不明导致农村干群关系的紧张——A村土地调整风波案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曹俊宇 《新余高专学报》 2007年第1期40-42,共3页
运用“过程-事件”的视角(即从“农民”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农村问题),对一个村庄土地调整过程中的干群冲突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是:当前土地纠纷问题严重的原因在于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因此,明确土地的使用规则,是解决当前农村干群... 运用“过程-事件”的视角(即从“农民”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农村问题),对一个村庄土地调整过程中的干群冲突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是:当前土地纠纷问题严重的原因在于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因此,明确土地的使用规则,是解决当前农村干群关系紧张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事件”分析 土地调整 土地使用规则的不同解释 干群关系
下载PDF
与文本差异相对应的阐释方式的差异
7
作者 朱怀清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79-83,137,共6页
中国古代文学文本可以划分为记事性文本和象喻性文本两种不同的类型,这种文本类型的差异导致了阐释方式的差异,记事性文本由于其直接的指事陈情,在理解上很容易把握,象喻性文本由于比兴等的运用、主观的差异性,更容易导致阐释上的差异,... 中国古代文学文本可以划分为记事性文本和象喻性文本两种不同的类型,这种文本类型的差异导致了阐释方式的差异,记事性文本由于其直接的指事陈情,在理解上很容易把握,象喻性文本由于比兴等的运用、主观的差异性,更容易导致阐释上的差异,所以既有客观对象上的文本,也有因主观因素而引起的主观性文本,这种因比兴或象喻的运用以及因具有主观性的人引起的文本差异导致了阐释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需要我们在阐释文本对象时要保持一种宽容性,最后达到一种得意忘言的非主观性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 差异 阐释方式 主观
下载PDF
古籍整理与方言的关系
8
作者 钟文 林伦伦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35-39,共5页
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古籍中因方言的存在而造成了异文和疑难词语的问题;第二部分讨论了古籍训诂应该重视方言的研究成果的问题。总之,本文旨在论述古籍整理与方言(包括古代和现代)研究的重要关系,不重视0方言研究的成... 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了古籍中因方言的存在而造成了异文和疑难词语的问题;第二部分讨论了古籍训诂应该重视方言的研究成果的问题。总之,本文旨在论述古籍整理与方言(包括古代和现代)研究的重要关系,不重视0方言研究的成果,就难以很好地做好古籍的校勘和训诂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整理 方言 异文 训诂
下载PDF
“希望的文本”与“批判的文本”——中日两国语文教科书里的《故乡》
9
作者 李芯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63-67,共5页
鲁迅的作品《故乡》自1923年陆续入选中日两国各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以来,对一代代的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故乡》一文仍然同时出现在中国的多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和日本五种主要国语教科书中。然而,《故乡》在中日两国教科书中的呈... 鲁迅的作品《故乡》自1923年陆续入选中日两国各版本的语文教科书以来,对一代代的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故乡》一文仍然同时出现在中国的多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和日本五种主要国语教科书中。然而,《故乡》在中日两国教科书中的呈现方式以及教学方法、文本解读方式上都存在诸多不同,对此进行深入地对比分析,可为我国的中学的语文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乡》 语文教科书 中日差异 文本解读
下载PDF
试论西方现当代文学理论的“中国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峰 《福建外语》 2002年第1期60-65,共6页
我国自20世纪初就开始引进西方现代文论。80年代至今,形形色色的西方文论相继涌入我国,出现了“名词、主义大轰炸 ”的局面。对西方文论“原装进口式”的引进与“补课式”的简单求同导致了文论话语“表面过剩 ”的危机。本文试... 我国自20世纪初就开始引进西方现代文论。80年代至今,形形色色的西方文论相继涌入我国,出现了“名词、主义大轰炸 ”的局面。对西方文论“原装进口式”的引进与“补课式”的简单求同导致了文论话语“表面过剩 ”的危机。本文试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即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一种建立在经典文本解读基础上的接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国家 文学理论 当代 “中国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