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地区草地贪夜蛾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治理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大为 陈靖 +3 位作者 魏玉红 惠娜娜 郭致杰 罗进仓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2-320,共9页
旨在明确甘肃省草地贪夜蛾的入侵来源,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对策。基于mtCOI基因分子标记分析中国草地贪夜蛾不同生态区8个省12个地理种群276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遗传分化系数及基因流等。结果表明,甘肃省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单倍型... 旨在明确甘肃省草地贪夜蛾的入侵来源,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对策。基于mtCOI基因分子标记分析中国草地贪夜蛾不同生态区8个省12个地理种群276个样品的遗传多样性指数、遗传分化系数及基因流等。结果表明,甘肃省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0.133~0.157与0.133~0.317,均低于中国周年繁殖区广东、广西、云南种群的0.157~0.819与1.033~7.705;所有种群的Tajima’s D中性检验和Fu’s F检验结果均为负值,表明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后经历了明显的种群扩张事件。四川种群与其他种群遗传分化显著,62个种群间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基因交流。陕西略阳、陕西宁强、甘肃徽县、甘肃成县种群的有效迁入个体数和有效迁出个体数之和分别为11 860.66、11 708.65、10 878.66和10 379.32,在中国草地贪夜蛾的基因交流过程中具有中继站的作用,表明陕南汉水谷地为中国草地贪夜蛾西线北迁入侵西北的主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COI基因 草地贪夜蛾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基因流
下载PDF
以“虚实三态理论”构建急危重症中医辨治体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淑文 曲永龙 +3 位作者 陈腾飞 杨宇飞 徐霄龙 刘清泉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5期820-823,共4页
急危重症病种多样、患者病情危重、证候复杂、变化迅速,有其固有的疾病演变规律。本文提出,中医辨证不同于中医内科学辨证体系,姜良铎教授、刘清泉教授依据多年治疗急危重症的临床经验概括其核心病机为“正气虚于一时,邪气暴胜而突发”... 急危重症病种多样、患者病情危重、证候复杂、变化迅速,有其固有的疾病演变规律。本文提出,中医辨证不同于中医内科学辨证体系,姜良铎教授、刘清泉教授依据多年治疗急危重症的临床经验概括其核心病机为“正气虚于一时,邪气暴胜而突发”,进而总结提炼出一种适用于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的辨治体系——“虚态-实态-虚实互存态”的“虚实三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虚实三态理论 中医药 辨治体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概述 被引量:2
3
作者 钱琦 安晓飞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93-98,107,共7页
近年来临床上关于糖尿病肾病(DKD)中医辨证分型和治法方药的研究涌现了多种学术观点。辨证方式主要包括根据病因病机辨证及根据临床分期辨证两种。病因病机辨证主要包括病因辨证与脏腑辨证,脏腑辨证中主要涉及脾不散精理论和心肾一体论... 近年来临床上关于糖尿病肾病(DKD)中医辨证分型和治法方药的研究涌现了多种学术观点。辨证方式主要包括根据病因病机辨证及根据临床分期辨证两种。病因病机辨证主要包括病因辨证与脏腑辨证,脏腑辨证中主要涉及脾不散精理论和心肾一体论;分期辨证则多以DKD的各种西医分期为基础。随着检验检查技术的提高,检验指标和检查结果逐渐成为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和量化指标,DKD辨证分型涉及的检查指标主要有糖脂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尿蛋白及肾功能相关指标、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等。参考文献8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辨证分型 病因辨证 脏腑辨证 分期辨证 脾不散精理论 心肾一体
下载PDF
从“肺玄府-气液-络脉”理论分期辨治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探析
4
作者 黄仁 刘俊 +2 位作者 刘敏 商燕 柏正平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4期612-616,共5页
笔者认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病机演变与“肺玄府-气液-络脉”理论关系密切,宜分期辨治,早期宜清肺调玄、活血化饮、通利肺络,以阻断病情进展;炎性渗出期当泻肺调玄、活血利水、行气通络;肺水肿期需宣肺通玄、祛瘀逐饮、益气通络;肺实变... 笔者认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的病机演变与“肺玄府-气液-络脉”理论关系密切,宜分期辨治,早期宜清肺调玄、活血化饮、通利肺络,以阻断病情进展;炎性渗出期当泻肺调玄、活血利水、行气通络;肺水肿期需宣肺通玄、祛瘀逐饮、益气通络;肺实变期应益肺开玄、祛瘀化痰、补虚通络。提倡早期干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尽早阻断病情恶性循环,降低死亡率,为中医药防治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肺玄府 脉络 气液 中医辨治
下载PDF
史锁芳治疗感染后咳嗽经验
5
作者 薛宇菲 唐艳芬 +1 位作者 章匀 洪玲玲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2期185-188,196,共5页
史锁芳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病位在肺,涉及肝脾,病理因素多责之于风、痰、火。临床治疗可根据病程分阶段论治:初期重在宣透,处方以三拗汤加质轻性浮之品;中期以清解郁热为主,辅以疏风散邪,常用桑叶、桑白皮、薄荷等;晚期清热养阴、润肺益... 史锁芳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病位在肺,涉及肝脾,病理因素多责之于风、痰、火。临床治疗可根据病程分阶段论治:初期重在宣透,处方以三拗汤加质轻性浮之品;中期以清解郁热为主,辅以疏风散邪,常用桑叶、桑白皮、薄荷等;晚期清热养阴、润肺益气,处方可选麦门冬汤、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加减。同时,史教授还善用“风四药”(桑叶、菊花、全蝎、僵蚕)疏风解痉止咳。对于难治性感染后咳嗽,史教授遵循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原则,因势利导,常获佳效。附验案2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分期辨治 风药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 六经欲解时 史锁芳
下载PDF
从“风、热、虚”探讨小儿外感银屑病辨治思路
6
作者 吴治民 邓欢欢 +4 位作者 陈李源 陈彦蓉 祝佳音 由子清 段行武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5期812-815,共4页
小儿银屑病多继发于感冒发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外感病症之后,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本文从小儿特殊体质生理、病理特点出发,总结提出小儿外感银屑病以“风、热、虚”为主要病机特征表现,并倡导“风者散之,... 小儿银屑病多继发于感冒发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外感病症之后,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本文从小儿特殊体质生理、病理特点出发,总结提出小儿外感银屑病以“风、热、虚”为主要病机特征表现,并倡导“风者散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的论治思路指导临床治疗,以期为小儿外感银屑病的中医诊疗及瘥后防复提供新思路。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银屑病 外感 风热虚 病因病机 辨治思路
下载PDF
探讨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丸改进选穴方法后对近视防控的作用
7
作者 李雅琳 辛瑞 康子姮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1025-1028,共4页
当前,中国的青少年视力健康面对着重大挑战,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达到52.7%,近视的防控却没有取得有效理论突破。近几年耳穴压丸在防控近视过程中发挥着一定优势,但临床实践中选穴方法比较模糊,效果不理想,为更好的在近视防控过程... 当前,中国的青少年视力健康面对着重大挑战,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达到52.7%,近视的防控却没有取得有效理论突破。近几年耳穴压丸在防控近视过程中发挥着一定优势,但临床实践中选穴方法比较模糊,效果不理想,为更好的在近视防控过程中应用耳穴疗法。文章将对近视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作详细论述,对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丸防控青少年近视的选穴方法进行改进,实施辨证压穴的方法,精准选用施治耳穴,以提高近视防控效果,为今后临床实施耳穴压丸防控近视提供新方法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适宜技术 耳穴压丸 辨证选穴 轻度近视
下载PDF
浙闽五个红豆树自然保留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2
8
作者 赵颖 何云芳 +3 位作者 周志春 冯建国 金国庆 王邦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79-1283,共5页
红豆树是我国三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是家具、装饰、雕刻等上等用材。应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浙闽2省5个红豆树自然保留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分化。结果表明,红豆树遗传多样性丰富,物种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率高达91.46%,总的... 红豆树是我国三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是家具、装饰、雕刻等上等用材。应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浙闽2省5个红豆树自然保留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分化。结果表明,红豆树遗传多样性丰富,物种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率高达91.46%,总的种群基因多样性为0.3981,显著地高于其他珍稀濒危树种。研究的5个红豆树自然保留种群虽较小,但皆维持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态百分率(PPL)、Nei基因多样性(HE)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81.71%~89.02%、0.3498—0.3831和0.5026~0.5506。因现有红豆树种群皆是在过渡采伐后保留下来的,片断化时间较短,种群间遗传分化较小,仅有6.4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自然保留种群间,而种群内的变异占总变异的93.55%。较大的红豆树种群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应优先加强遗传保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树 自然保留种群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ISSR—PCR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金雀异黄酮通过p38MAPK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被引量:19
9
作者 廖清船 肖洲生 +3 位作者 秦艳芳 刘亭 赵彦 周宏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3-687,共5页
目的研究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的亚型p38 MAPK在植物雌激素金雀异黄酮(Genistein)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 目的研究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的亚型p38 MAPK在植物雌激素金雀异黄酮(Genistein)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BMSCs用无酚红α-MEM(含经活性碳吸附的10% FBS、β-磷酸甘油、维生素C)培养,先用Genistein处理细胞,观察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情况,然后用SB203580(p38 MAPK通路阻断剂)以及PD98059(p44/42 MAPK通路阻断剂)阻断相应的通路后,再用Genistein处理细胞,观察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情况,并同时观察上述处理后MAPK通路的变化.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钙(Ca)沉积量反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状况,用Western blot来检测MAPK通路是否激活.结果 Genistein(0.01,0.1,1 μmol·L-1)剂量依赖性增加小鼠BMSCs细胞内ALP活性和细胞外Ca沉积量,并同时引起p38MAPK通路的激活和p44/42MAPK通路的抑制.SB203580预处理能减弱Genistein刺激引起的p38MAPK通路的激活并同时阻止Genistein诱导的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结论 Genistein在0.01~1 μmol·L^-1剂量范围内可通过p38MAPK通路促进小鼠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分化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下载PDF
荭草素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彦峰 李刚 +2 位作者 盖祥云 林鹏程 王洪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21-1226,共6页
目的研究荭草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对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传统鸡尾酒法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检测荭草素对前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油红O染色法检测脂质积累,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 目的研究荭草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及对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传统鸡尾酒法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MTT法检测荭草素对前脂肪细胞活力的影响,油红O染色法检测脂质积累,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含量。地塞米松诱导成熟的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荧光标记2-脱氧葡萄糖(2-[N-(7-nitrobenz-2-oxa-1,3-diaxol-4-yl)amino]-2-deoxyglucose,2-NBDG)摄入法观察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 A carboxylase,ACC)的磷酸化水平及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4,GLUT4)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GLUT4的向膜转位能力。结果荭草素可浓度依赖性地减少细胞脂滴的积累及细胞内TG的含量,但对细胞活力无明显的影响(P>0.05)。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荭草素明显增加脂肪细胞对2-NBDG的摄取(P<0.05),明显上调AMPK、ACC的磷酸化水平(P<0.05),促进GLUT4的向膜转位及表达。结论荭草素抑制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同时,荭草素通过上调AMPK/GLUT4信号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了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达到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荭草素 3T3-L1脂肪细胞 分化 胰岛素抵抗 p-ACC p-AMPK GLUT4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Smad3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运涛 吴小涛 +3 位作者 郑启新 陈辉 李永刚 茅祖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689-692,786,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成骨分化的机制。方法:常规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TGF-β1作用下MSC中Smad3的表达情况;脂质体介导稳定转染Smad3中部分C端功能域突变体(Smad3△C),...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信号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成骨分化的机制。方法:常规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TGF-β1作用下MSC中Smad3的表达情况;脂质体介导稳定转染Smad3中部分C端功能域突变体(Smad3△C),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采用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P)和核心结合因子(cbfa1)mRNA的表达,用Gomori钙钴法定性检测ALP,用对硝基苯磷酸盐(PNP)法检测细胞ALP活性,观察Smad3△C对MSC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MSC细胞表达Smad3,受TGF-β1刺激后,呈现出即刻由细胞质向细胞核转位的趋势。稳定转染细胞中c-Myc抗原阳性表达;受TGF-β1刺激后,MSC和空载体对照MSC(V-MSC)中ALP染色呈强阳性反应,而Smad3△C-MSC中阳性率仅为34.9%(P<0.01);MSC和V-MSC中ALP、cbfa1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ALP活性明显高于Smad3△C-MSC(P<0.05或P<0.01),而MSC和V-MSC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SC中的Smad3是作为TGF-β1信号转导通路下游转导介质而存在的;通过Smad3选择性调节,具有多重生物学效应的TGF-β才得以实现其促进MSC成骨分化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组织工程
下载PDF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对MCF-7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汪楠 陈飞虎 +3 位作者 葛金芳 潘春晓 彭晓清 居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7-772,共6页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TPR作用MCF-7细胞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细胞增殖情况;瑞氏-吉姆萨染... 目的研究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TPR作用MCF-7细胞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析细胞增殖情况;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粘蛋白(mucin 1,MUC-1)活性;RT-PCR法检测维甲酸受体(RARα、RARβ、RARγ)、维甲酸受体诱导基因1(RRIG1)、雌激素受体(ERα、ERβ)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ARα、RARβ、R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 ATPR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且随浓度和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镜下观察ATPR作用72 h后MCF-7细胞形态趋向正常细胞分化;ELISA结果显示ATPR明显降低MCF-7细胞培养上清MUC-1浓度(P<0.05);ATPR作用MCF-7细胞72 h后,RARβ、RRIG1、ERβ表达增强(P<0.05),RARγ表达下调(P<0.05),RARα和ERα表达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ATPR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分化程度增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维甲酸受体和雌激素受体平衡,并上调RRIG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 乳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MCF-7细胞 维甲酸衍生物
下载PDF
卡托普利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及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钰瑜 姚卫民 +1 位作者 徐道华 崔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影响。方法在MC3T3-E1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卡托普利,应用MTT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RT-PCR的方法观察卡托普利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和Ⅰ型胶原mRNA表...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对MC3T3-E1细胞增殖、分化和Ⅰ型胶原基因表达水平影响。方法在MC3T3-E1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卡托普利,应用MTT法、对硝基苯磷酸盐法、RT-PCR的方法观察卡托普利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10-11 mol.L-1浓度的卡托普利作用24 h能明显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作用3 d能明显促进MC3T3-E1细胞表达碱性磷酸酶。卡托普利可刺激MC3T3-E1细胞表达Ⅰ型胶原,以10-11 mol.L-1作用最强。结论卡托普利有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促进碱性磷酸酶表达和增加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MC3T3-E1细胞 增殖 SY化 I型胶原 骨质疏松
下载PDF
血清TNF-α升高对糖尿病肾脏脂质积聚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松 朱琳 +1 位作者 郝军 郑书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61-1165,共5页
目的明确糖尿病小鼠血清TNF-α升高与肾脏脂质代谢的关系。方法 CD1小鼠按体重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50 mg·kg-1),72 h后空腹血糖大于16.7 mmol·L-1者确定为1型糖尿病模型,饲养1个月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免... 目的明确糖尿病小鼠血清TNF-α升高与肾脏脂质代谢的关系。方法 CD1小鼠按体重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50 mg·kg-1),72 h后空腹血糖大于16.7 mmol·L-1者确定为1型糖尿病模型,饲养1个月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REBP-1和ADRP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糖尿病小鼠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为正常对照小鼠的7.73倍。SREBP-1和ADRP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糖尿病小鼠肾脏SREBP-1前体片段、成熟片段和ADRP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小鼠,分别是对照组的2.31倍、1.74倍和1.72倍。小鼠血清TNF-α水平和肾脏ADRP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证实二者间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4。结论糖尿病小鼠血清TNF-α升高可能是导致肾脏脂质积聚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A 糖尿病 肾小管上皮细胞 脂质积聚 脂肪分化相关蛋白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下载PDF
TGF-β2和geneX对BrdU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胡正雄 李彪 +3 位作者 蓝天 杨毅 王晓东 龚跃昆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TGF-β2和gene X对Brd 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并鉴定,设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4组:A组:Brd U标记后的BMSCs组;B组:Brd U标记后的BMSCs+TGF... 目的研究TGF-β2和gene X对Brd 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并鉴定,设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4组:A组:Brd U标记后的BMSCs组;B组:Brd U标记后的BMSCs+TGF-β2组;C组:Brd U标记后的BMSCs+gene X组;D组:Brd U标记后的BMSCs+gene X+TGF-β2组.空白对照组为Brd U标记后的单纯BMSCs加入基础培养基避光培养.诱导培养后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形态、检测生长动力学(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碱性磷酸酶(ALP)和钙定量、进行细胞Von-Kossa法染色,观察成骨分化作用.结果 (1)4组BMSCs吸光度值(OD)分析比较显示:细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BMSCs成骨诱导后碱性磷酸酶(ALP)和钙定量检测结果显示:细胞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进行细胞Von-Kossa法染色,D组可见大量钙结节;C组可见较多钙结节;B组可见部分钙结节;A组可见少量钙结节;空白对照组未见钙结节.结论 (1)TGF-β2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2)gene X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且在细胞因子TGF-β2联合作用下成骨分化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TGF-Β2 GENE X 细胞增殖 成骨分化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中医分型与RNFL厚度改变及视野损害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庆 成洪波 +3 位作者 曾平 刘军 文宠 郑蓥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952-95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青风内障)中医辨证分型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改变及视野损害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方法:对72例144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对144眼作围绕视盘3.4mm的环形扫描,记录各个象限视...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青风内障)中医辨证分型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改变及视野损害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方法:对72例144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对144眼作围绕视盘3.4mm的环形扫描,记录各个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并采用进口Humphry视野分析仪作中30°全定量视野检测检查,同时根据中医理论对患者作中医辨证分型,观察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中医的证型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改变类型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型与视野损害的类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神经损害较严重多见于青风内障的虚证,视神经损害早期多见于实证,因此视神经损害的程度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视野 中医辨证分型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向成骨及软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盛伟华 杨吉成 +3 位作者 李丽娥 董宁征 王晓东 戴连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成骨及软骨分化功能。方法 采用细胞静置贴壁培养法,体外培养了兔和儿童的BMSC,用传至2-3代兔BMSC和Ⅱ型胶原联合治疗兔膝关节软骨缺损;采用成骨诱导培养法研究儿童BMSC的成骨效...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BMSC)的成骨及软骨分化功能。方法 采用细胞静置贴壁培养法,体外培养了兔和儿童的BMSC,用传至2-3代兔BMSC和Ⅱ型胶原联合治疗兔膝关节软骨缺损;采用成骨诱导培养法研究儿童BMSC的成骨效应。结果(1)Ⅱ型胶原和bFGF对兔BMSC的贴壁和生长是有效的。(2)用兔BMSC和Ⅱ型胶原治疗12周后,能使兔膝关节软骨缺损获得恢复,其软骨细胞分化明显。(3)用成骨诱导培养法,可使儿童BMSC骨钙素分泌水平比常规对照组升高8~10倍,并可见有典型的成骨化的黑色矿化细胞区。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具有成骨和软骨分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成骨分化 软骨缺损治疗 软骨分化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普利安娜百合鳞茎直接分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欢蕊 刘雅莉 王跃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2-147,共6页
以亚洲百合"普利安娜"为材料,通过不定芽诱导、植株再生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建立了百合直接分化受体系统。结果表明:鳞片和试管苗鳞片叶不定芽分化培养基均以MS+BA2.0 mg/L+NAA0.2 mg/L为最佳;试管苗小叶柄分化不定芽培养基以... 以亚洲百合"普利安娜"为材料,通过不定芽诱导、植株再生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建立了百合直接分化受体系统。结果表明:鳞片和试管苗鳞片叶不定芽分化培养基均以MS+BA2.0 mg/L+NAA0.2 mg/L为最佳;试管苗小叶柄分化不定芽培养基以MS+BA1.0 mg/L+NAA0.3 mg/L为宜;1/2MS+IBA0.5 mg/L+90 g Sucrose+暗培养1个月后再光照培养可诱导形成试管苗鳞茎;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0.5mg/L+0.1%活性炭;卡那霉素筛选浓度鳞片为150 mg/L,鳞片叶为1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百合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直接分化受体系统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对HL-60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海容 邓琦 李玉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CA)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HL-60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HL-60细胞经不同浓度DCA、ATRA、两药单用或联合处理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DCA和ATRA对HL-60细胞增殖...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CA)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HL-60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HL-60细胞经不同浓度DCA、ATRA、两药单用或联合处理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DCA和ATRA对HL-60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用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试验和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DCA和ATRA对HL-60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DCA和ATRA均能够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并且3.2mmol·L-1DCA联合1×10-6mol·L-1ATRA组与单用两药比较,其增殖抑制的协同作用明显增强(P<0.05)。DCA和ATRA均能够促进HL-60细胞的分化,3.2mmol·L-1DCA和1×10-6mol·L-1ATRA的促分化能力最强,并且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促分化作用。结论DCA和ATRA均可以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以及促进HL-60细胞分化,两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维甲酸 HL-60细胞 白血病 粒-单核细胞 急性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下载PDF
基于糖皮质激素给药阶段辨证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1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顺金 汪飞 +6 位作者 郭茹叶 任克军 茅燕萍 刘小平 张莉 王亿平 方琦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9-23,共5页
目的在不同的激素治疗阶段,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将62例P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按首始量、减量、维持量规范用药。在对照组... 目的在不同的激素治疗阶段,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将62例P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按首始量、减量、维持量规范用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在不同的激素治疗阶段,分别采用解毒祛湿益肾养阴、清热利湿益气养阴、补益脾肾的中医治法。在不同的激素治疗阶段,分别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尿蛋白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肾功能。结果在激素减量阶段,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和尿蛋白完全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向心性肥胖、精神兴奋、痤疮、血糖升高、肝功能受损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激素维持量阶段,治疗组疾病总缓解率、中医证候总缓解率和尿蛋白完全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及向心性肥胖、精神兴奋、痤疮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激素减量和维持量阶段,治疗组在升高血浆ALB,降低24h尿蛋白和血浆TG、TC水平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不同的糖皮质激素给药阶段,中医辨证论治能够显著提高糖皮质激素治疗PNS的效果,减轻其不良反应,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分期辨治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