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asurement of soluble solids content in watermelon by Vis/NIR diffuse transmittance technique 被引量:4
1
作者 TIAN Hai-qing YING Yi-bin LU Hui-shan FU Xia-ping YU Hai-ya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5-110,共6页
Watermelon is a popular fruit in the world with soluble solids content (SSC) being one of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used for assessing its quality.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obtaining a method for nondestructive SSC d... Watermelon is a popular fruit in the world with soluble solids content (SSC) being one of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used for assessing its quality. This study was aimed at obtaining a method for nondestructive SSC detection of watermelons by means of visible/near infrared (Vis/NIR) diffuse transmittance technique. Vis/NIR transmittance spectra of intact watermelons were acquired using a low-cost commercially available spectrometer operating over the range 350-1000 nm. Spectra data were analyzed by two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techniques: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PCR) methods. Two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for two varieties of watermelons [Qilin (QL), Zaochunhongyu (ZC)], which have different skin thickness range and shape dimensions.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data preprocessing and spectra treatment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models was assessed in terms of root mean square errors of calibration (RMSEC), root mean square errors of prediction (RMSEP)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measured parameter values. Results showed that spectra data preprocessing influenc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libration models. The first derivative spectra showed the best results with hig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0.918 (QL); r=0.954 (ZC)], low RMSEP [0.65 °Brix (QL); 0.58 °Brix (ZC)], low RMSEC [0.48 °Brix (QL); 0.34°Brix (ZC)] and small difference between the'RMSEP and the RMSEC by PLS method. The nondestructive Vis/NIR measurements provided good estimates of SSC index of watermelon, and the predicted values were highly correlated with destructively measured values for SSC. The models based on smoothing spectra (Savitzky-Golay filter smoothing method) did not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calibration models obvious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feasibility of Vis/NIR diffuse transmittance spectral analysis for predicting watermelon SSC in a nondestructive 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e transmittance Visible/near infrared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Soluble solids content WATERMELON
下载PDF
Nondestructive determining the soluble solids content of citrus using near infrared transmittance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variable selection algorithm 被引量:9
2
作者 Xi Tian Jiangbo Li +3 位作者 Shilai Yi Guoqiang Jin Xiaoying Qiu Yongjie L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Agriculture》 2020年第1期48-57,共10页
Nondestructive determination the internal quality of thick-skin fruits has always been a challenge.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rediction ability of full transmittance mode on the soluble solid content(SSC)in thick-sk... Nondestructive determination the internal quality of thick-skin fruits has always been a challenge.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rediction ability of full transmittance mode on the soluble solid content(SSC)in thick-skin fruits,the full transmittance spectra of citrus were collected using a visible/near infrared(Vis/NIR)portable spectrograph(550–1100 nm).Three obvious absorption peakswere found at 710,810 and 915 nmin the original spectra curve.Four spectral preprocessing methods including Smoothing,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and first derivativewere employ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original spectra.Subsequently,the effective wavelengths of SSC were selected from the original and pretreated spectra with the algorithms of 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and genetic algorithm(GA).Finally,the prediction models of SSC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ull wavelengths and effectivewavelengths.Results showed that SPA performed the best performance on eliminating the useless information variable and optimizing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variables.The optimal prediction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10 characteristic variables selected from the spectra pretreated by SNV with the algorithmof SPA,with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oot mean square error,and 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 for prediction set being 0.9165,0.5684°Brix and 2.5120,respectively.Overall,the full transmittance mode was feasible to predict the internal quality of thick-skin fruits,like citrus.Additionally,the combination of spectral preprocessing with a variable selection algorithmwas effective for developing the reliable predictionmodel.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ls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fast and real-time detection of the internal quality of thick-skin fruits using Vis/NIR spectrosc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 transmittance spectrum Spectral preprocessing Thick-skin fruits Soluble solids content Variable selection algorithm
原文传递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简凌锋 卢治宇 +1 位作者 谭婉怡 闵永刚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0,共4页
以2,2′-二(三氟甲基)二氨基联苯(TFMB),对苯二胺(PPD),六氟二酐(6FDA)和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为原料、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制得了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分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同步热分析仪、热... 以2,2′-二(三氟甲基)二氨基联苯(TFMB),对苯二胺(PPD),六氟二酐(6FDA)和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为原料、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制得了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分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同步热分析仪、热机械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聚酰胺酸固体质量分数对样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酰胺酸固体质量分数或初始固体质量分数对样品中电荷转移复合物(CTC)的形成无明显影响。随着聚酰胺酸固体质量分数或初始固体质量分数的降低,样品的分子链有序度均逐渐降低,结晶更加不完善。BPDA具有扭转结构,且吸电性弱于6FDA,对样品CTC效应影响较小,同时会降低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提升样品的热分解温度。样品含氟单体含量的降低导致其CTC效应增强。制得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其在可见光区的透光率为92.05%,热膨胀系数(CTE)为66.97×10^(-6)/K,T g为3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透明聚酰亚胺 固体质量分数 透光率 光致发光 热膨胀系数
下载PDF
柚子光能量衰减规律及透射深度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李雄 刘燕德 +1 位作者 王观田 姜小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74-2580,共7页
柚子果皮厚,果皮与果肉属于两种不同的介质,对光的折射、吸收程度存在差异,针对建立水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检测模型时,光谱采集量与目标不匹配,导致模型精度差的问题,以上饶马家柚为研究对象,自主搭建可调实验平台,采集并分析柚子... 柚子果皮厚,果皮与果肉属于两种不同的介质,对光的折射、吸收程度存在差异,针对建立水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检测模型时,光谱采集量与目标不匹配,导致模型精度差的问题,以上饶马家柚为研究对象,自主搭建可调实验平台,采集并分析柚子整果的光能量衰减规律,寻找柚子厚度与透光性的关系,探索果皮厚度、光透射深度对柚子SSC检测精度的影响。首先将透射光源放置在柚子赤道圈的正上方,统计柚子赤道圈不同区域接收到的光谱强度,绘制光谱强度分布图,结果显示,距离光源发射点越远,光谱强度越低,入射点由远及近的位置接收的光强分别占33.40%、2.90%、0.50%、0.40%、0.20%,柚子皮对光的吸收较为明显,散射出的光所占比重较少;采用切片法,记录剩余厚度与对应的光谱强度值,绘制光谱强度的变化规律曲线,随着剩余厚度逐渐减少,光谱强度逐渐增加,在32.90 mm的位置,光谱强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果实厚度高于32.92 mm时,果实接收的光谱强度普遍较低,当果实低于32.92 mm时,光谱强度呈跳跃式增加。采集果肉、整果、果皮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SSC预测模型,去皮后的果肉模型相关性最高。采集柚子果肉、果皮+果肉厚度为40、30、20和10 mm时的光谱,建立不同厚度的SSC预测模型,果肉厚度为20、40、60和80 mm时,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9、0.87和0.86,果肉在透射深度为20 mm时,水果SSC预测模型精度最佳。果皮+果肉的光谱透射深度为20、40、60和80 mm,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78、0.86、0.93和0.84,果皮+果肉的透射深度为60 mm时,有最好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果皮和果肉内部组织成分的差异,会影响SSC预测的结果,但是调整可见/近红外光在水果内部的传输距离,可以优化模型精度,研究揭示了可见/近红外光在水果组织中的漫透射传输特性,可为厚皮果的品质在线分选装置研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能量衰减 果肉和果皮 透射深度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传输特性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变量筛选提高西瓜糖度预测模型精度 被引量:42
5
作者 介邓飞 谢丽娟 +1 位作者 饶秀勤 应义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4-270,共7页
水果的内部品质是水果分级、保鲜及存储的一项重要指标,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西瓜内部品质进行快速无损检测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变量筛选方法对西瓜糖度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该文以麒麟瓜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漫透射光谱... 水果的内部品质是水果分级、保鲜及存储的一项重要指标,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西瓜内部品质进行快速无损检测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研究变量筛选方法对西瓜糖度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该文以麒麟瓜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技术对麒麟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进行检测,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多元线性回归(MLR)和主成分回归(PCR)建立麒麟瓜可溶性固形物数学模型,并探讨等间隔平均光谱和等间隔抽取光谱变量筛选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PA)对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谱经等间隔抽取(间隔5,115个变量)经归一化预处理,结合SPA优选出6个波长建立的PLSR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pre)为0.828、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为0.589、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611。该模型预测效果相对较优,建模时间短,提高了模型的预测能力和预测精度。该研究为西瓜内部品质的在线无损检测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模型 无损检测 西瓜 可溶性固形物 变量筛选 漫透射
下载PDF
黄桃表面缺陷和可溶性固形物光谱同时在线检测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燕德 吴明明 +3 位作者 孙旭东 朱丹宁 李轶凡 张智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89-295,共7页
表面缺陷和可溶性固形物是评价黄桃品质的重要指标,采用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技术,探讨黄桃表面缺陷与可溶性固形物同时在线检测的可行性。在运动速度为5个/s、积分时间100 ms、光照强度1 000 W的条件下采集黄桃表面缺陷果与正常果的... 表面缺陷和可溶性固形物是评价黄桃品质的重要指标,采用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技术,探讨黄桃表面缺陷与可溶性固形物同时在线检测的可行性。在运动速度为5个/s、积分时间100 ms、光照强度1 000 W的条件下采集黄桃表面缺陷果与正常果的近红外漫透射光谱。对比分析了同一个黄桃样品损伤前后的光谱特征,建立了黄桃的最小二乘支持向相机判别模型与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同时建立了黄桃可溶性固形物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并采用连续投影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研究了表面缺陷果对黄桃可溶性固形物检测模型精度的影响,最终实现了黄桃表面缺陷与可溶性固形物同时在线检测。采用未参与建模的样品来评价模型的在线分选的准确性,其中表面缺陷果的正确判断率为100%,可溶性固形物分选准确率达到93%。试验结果表明:黄桃表面缺陷与可溶性固形物同时在线检测是可行的,研究可为黄桃在线分选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检测 农产品 可见近红外光谱 漫透射 在线检测 表面缺陷 可溶性固形物
下载PDF
西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近红外透射检测技术 被引量:30
7
作者 田海清 应义斌 +2 位作者 徐惠荣 陆辉山 傅霞萍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113,共3页
设计的近红外透射式西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检测系统主要包括光纤光谱仪、光纤透射附件、数据采集卡以及自制光源。对50个麒麟瓜SSC进行了预测试验,采用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别建立了样品的原始光谱、一阶微分光谱、二阶... 设计的近红外透射式西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检测系统主要包括光纤光谱仪、光纤透射附件、数据采集卡以及自制光源。对50个麒麟瓜SSC进行了预测试验,采用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别建立了样品的原始光谱、一阶微分光谱、二阶微分光谱和SSC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51,均方根校正误差0.347,均方根预测误差0.302,样本真实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近红外透射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检测系统
下载PDF
鸭梨黑心病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在线检测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旭东 刘燕德 +2 位作者 李轶凡 吴明明 朱丹宁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7-233,共7页
采用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技术,探讨鸭梨黑心病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在线检测的可行性。在5个/s运动速度下,采集了黑心果和正常果的可见近红外能量谱。分析了正常果和黑心果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响应特性,分别建立了鸭梨黑心病峰值比判别... 采用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技术,探讨鸭梨黑心病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在线检测的可行性。在5个/s运动速度下,采集了黑心果和正常果的可见近红外能量谱。分析了正常果和黑心果的可见近红外光谱响应特性,分别建立了鸭梨黑心病峰值比判别模型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同时建立了可溶性固形物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考察了黑心病对鸭梨可溶性固形物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提出了鸭梨黑心病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在线检测策略。采用未参与建模的新样品,评价鸭梨黑心病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线分选的准确性,黑心果判别准确性达到100%,正常果可溶性固形物预测标准差为0.45°Brix,分选正确率达到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梨 黑心病 可溶性固形物 在线检测 可见近红外光谱 漫透射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漫透射成像整体检测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若宇 饶秀勤 +2 位作者 高迎旺 胡栋 应义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47-252,共6页
为了实现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的有效检测,提出高光谱漫透射成像检测方法,对比该成像方式下不同姿态(果脐端面姿态BS、赤道圆周3姿态C1、C2、C3以及组合姿态C1C2C3)的检测效果。首先对采集的不同姿态... 为了实现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的有效检测,提出高光谱漫透射成像检测方法,对比该成像方式下不同姿态(果脐端面姿态BS、赤道圆周3姿态C1、C2、C3以及组合姿态C1C2C3)的检测效果。首先对采集的不同姿态光谱图像,通过剪裁消除图像边缘噪声。针对圆周赤道面姿态C1、C2和C3,进行了拼接处理,获得组合姿态图像C1C2C3。其后对以上5种姿态图像进行单波段背景分割,获取目标区域,并统计不同姿态下番茄漫透射平均光谱。最后利用漫透射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方法,对番茄SSC分别在450~720、720~990、450~990 nm 3个波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姿态C1C2C3在3个波段区域上整体检测效果优于单个姿态的检测效果,其模型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299%、0.133%、0.151%;相关系数rp分别为0.42,0.89,0.90。说明利用高光谱漫透射成像,获取组合姿态光谱图像,可以有效检测番茄S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技术 光谱分析 果实 高光谱漫透射成像 成像姿态 番茄 可溶性固形物
下载PDF
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可见/近红外漫反射与漫透射在线检测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刘燕德 吴明明 +2 位作者 李轶凡 孙旭东 郝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24-2429,共6页
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是苹果内部品质主要评价指标之一。为此进行苹果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和漫透射对比检测研究。180个冰糖心和红富士样品被分成建模集和预测集(136∶44),分别用于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和验证模型的预... 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是苹果内部品质主要评价指标之一。为此进行苹果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和漫透射对比检测研究。180个冰糖心和红富士样品被分成建模集和预测集(136∶44),分别用于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和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在运动速度5个/秒时,采集了冰糖心和红富士两种样品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漫反射和漫透射可见近红外光谱经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基线校正等预处理后,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未参与建模的44个样品用于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经比较,漫透射检测方式优于漫反射检测方式,主要因为漫透射检测方式能更有效地克服杂散光。可溶性固形物模型预测相关系数达到0.936,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476°Brix;糖酸比模型预测相关系数达到0.785,预测均方根误差为10.94。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技术,可实现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在线检测。为大宗水果内部品质分选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 漫透射 漫反射 可溶性固形物 糖酸比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赣南脐橙可溶性固形物的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刘燕德 欧阳爱国 +1 位作者 罗吉 陈兴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190-2192,共3页
研究了应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快速检测赣南脐橙可溶性固形物的方法。以40个赣南脐橙为标准样本,利用漫反射光谱测定法获取完整赣南脐橙的可见-近红外光光谱(350~2500nm),采用多种光谱校正算法,选取不同的光谱波段范围对水果样... 研究了应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快速检测赣南脐橙可溶性固形物的方法。以40个赣南脐橙为标准样本,利用漫反射光谱测定法获取完整赣南脐橙的可见-近红外光光谱(350~2500nm),采用多种光谱校正算法,选取不同的光谱波段范围对水果样本的漫反射二阶光谱进行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并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和主成分回归等定量校正方法,建立了赣南脐橙可溶性固形物的定量数学模型。实验结果为:在361~2488nm波段范围内,偏最小二乘法校正模型的预测精度最好,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29,校正标准偏差和预测标准偏差分别为0.517,0.592,其预测集样本的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为0.791。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对赣南脐橙可溶性固形物的快速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可溶性固形物 脐橙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定量测定杨梅汁可溶性固形物 被引量:9
12
作者 谢丽娟 刘东红 +3 位作者 张宇环 徐惠荣 叶兴乾 应义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332-1335,共4页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浙江省不同产地的杨梅汁进行了光谱测定和定量分析,通过计算样品的杠杆值、学生残差和马氏距离来判别异常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杨梅汁的可溶性固形物进行建模分析,选取不同的分辨率和波段范围对光谱...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浙江省不同产地的杨梅汁进行了光谱测定和定量分析,通过计算样品的杠杆值、学生残差和马氏距离来判别异常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杨梅汁的可溶性固形物进行建模分析,选取不同的分辨率和波段范围对光谱进行有效的信息提取和分析,确定了最佳的回归因子数和用于定量分析的最优波段范围。结果显示:杨梅汁样品中有一个为异常样品,在建模时予以剔除;用于杨梅汁可溶性固形物检测的最佳分辨率和最优波段分别是4 cm^-1和4 000~12 267.46 cm^-1,最佳的回归因子数是8,该PLS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57 85,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交互验证标准偏差(RMSECV)分别是0.431,0.925和1.07°Brix。研究表明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能用于杨梅汁可溶性固形物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透射光谱 杨梅汁 可溶性固形物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不知火杂柑可溶性固形物在线检测模型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欧阳爱国 吴明明 +1 位作者 王海阳 刘燕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97-1501,共5页
应用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检测技术对不知火杂柑的可溶性固形物(SSC)进行在线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变量筛选方法对不知火杂柑可溶性固形物在线检测模型的影响,为实现其快速、准确的在线检测分级奠定基础。实验把形状不整、内藏瓤瓣... 应用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检测技术对不知火杂柑的可溶性固形物(SSC)进行在线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变量筛选方法对不知火杂柑可溶性固形物在线检测模型的影响,为实现其快速、准确的在线检测分级奠定基础。实验把形状不整、内藏瓤瓣的不知火杂柑作为研究对象,选取560~930nm的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不知火杂柑可溶性固形物的在线检测模型,并讨论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卷积平滑(S-G)、一阶微分(1st derivatives)等),不同的变量筛选方法(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MWPLS、遗传算法GA、连续投影SPA)对PLS所建预测模型性能的影响。经对比,多元散射校正(MSC)能有效地消除光散射的影响,遗传算法能大大地降低了建模的波长点数,缩短了建模时间,改善模型预测精度。其最优PLS模型的RP=0.956,RMSEP=0.380,RC=0.967,RMSEC=0.340。实验表明在线检测不知火杂柑的可溶性固形物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知火杂柑 近红外漫透射光谱 在线检测 可溶性固形物 变量筛选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预测久保桃可溶性固形物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冯晓元 王宝刚 +3 位作者 李文生 闫国华 张开春 姜微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275,共3页
以150个久保桃果实为标准样品,20个果实为验证样品,研究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预测久保桃内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一阶微分处理的光谱和化学值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预测久保桃样品的... 以150个久保桃果实为标准样品,20个果实为验证样品,研究近红外光谱漫反射技术预测久保桃内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一阶微分处理的光谱和化学值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预测久保桃样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范围为10.2~13.2°Brix,其平均值为12.0°Brix,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bias)为-0.381,标准预测误差(SEP)为0.427,相关系数为0.701。预测结果表明,采用600~1848nm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久保桃可溶性固形物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久保桃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改进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的葡萄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定量预测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辰 鲁晓翔 +2 位作者 张鹏 陈绍慧 李江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09-114,共6页
利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建立不同品种葡萄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定量预测的通用模型。以10℃贮藏的玫瑰香葡萄、马奶葡萄、红提葡萄的混合光谱为定标材料,探讨不同化学计量学建模方法、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间隔点、平滑数... 利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建立不同品种葡萄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定量预测的通用模型。以10℃贮藏的玫瑰香葡萄、马奶葡萄、红提葡萄的混合光谱为定标材料,探讨不同化学计量学建模方法、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间隔点、平滑数以及不同特征波长区间选择对建模效果的影响及模型的品种适用性。结果显示,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16点平滑,间隔点数16点,结合二阶导数、去散射的处理方法,在波长范围408~1 092.8 nm内建立的模型效果最优,其交互验证误差和交互验证判定系数R2CV分别为0.308 7、0.980 2。由3种葡萄混合组成的预测集对模型进行评价,预测标准差0.354、预测判定系数Rp2为0.980 8、验证相对分析误差为6.22、预测残差平方和为7.993。模型对单一品种预测Rp2均达到0.94以上。因此,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具有可行性,可同时适用于多种葡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葡萄 贮藏 可溶性固形物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损伤猕猴桃的内部品质 被引量:16
16
作者 岳绒 郭文川 刘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1-144,共4页
研究贮藏期间损伤猕猴桃内部品质与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之间的关系。利用近红外光谱(12000~4000cm-1)技术和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主成分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PCR)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 研究贮藏期间损伤猕猴桃内部品质与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之间的关系。利用近红外光谱(12000~4000cm-1)技术和多元线性回归(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MLR)、主成分回归(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PCR)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3种校正方法分别对损伤华优猕猴桃在2℃条件下贮藏4周期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和硬度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比吸光度原始光谱、一阶微分和二阶微分3种不同预处理方法的PLS模型校正结果。结果表明:一阶微分预处理方法时,应用PLS建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和硬度校正模型的效果最佳;预测集样品预测值与测量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2、0.703、0.919,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749、0.153、1.700。说明应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检测贮藏期间损伤猕猴桃的内部品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PH值 硬度 猕猴桃
下载PDF
流延成型法制备透明氧化铝陶瓷烧结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林 刘亮 +2 位作者 魏红康 谢志鹏 汪长安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37,共6页
采用流延成型法制备透明氧化铝陶瓷坯片,然后在氢气保护的高温电炉中烧结制备出性能优良的透明氧化铝陶瓷。系统研究了排胶升温速率、固相含量、烧结助剂等工艺参数对透明氧化铝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高温综合热分析仪、扫描电... 采用流延成型法制备透明氧化铝陶瓷坯片,然后在氢气保护的高温电炉中烧结制备出性能优良的透明氧化铝陶瓷。系统研究了排胶升温速率、固相含量、烧结助剂等工艺参数对透明氧化铝陶瓷烧结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高温综合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差示扫描量-热重曲线、SEM图和总透光率。实验结果表明:排胶升温速率1℃/min;固相含量55vol.%;烧结助剂Mg(NO3)2、Y(NO3)3、La(NO3)3配比为5M+3Y+3L时可制备出总透光率为73.5%的透明氧化铝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氧化铝 烧结助剂 固相含量 总透光率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检测梨内部指标可溶性固性物的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刘燕德 孙旭东 陈兴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97-800,共4页
旨在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与梨水果内部可溶性固形物之间的关系,以评价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在测量梨水果内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的应用价值。应用近红外光谱(350~1800nm),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法(PLS)三种不... 旨在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与梨水果内部可溶性固形物之间的关系,以评价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在测量梨水果内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的应用价值。应用近红外光谱(350~1800nm),采用多元线性回归(MLR)、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法(PLS)三种不同的数学校正方法对梨水果的可溶性固形物(SSC)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对梨水果不同位置的吸光度原始光谱,一阶微分和二阶微分三种不同预处理情况下的模型进行了最优化分析。在梨水果赤道部位预测结果较为理想,采用一阶微分预处理方法下应用PLS方法。研究结果为预测集的相关系数为0.8517,预测样本均方根误差为0.8793。研究表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可以作为一种准确、可靠和无损的检测方法用于评价梨水果内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内部品质指标 无损检测 可溶性固形物
下载PDF
近红外漫反射无损检测赣南脐橙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 被引量:25
19
作者 章海亮 孙旭东 +1 位作者 郝勇 刘燕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154,共4页
目的:利用近红外漫反射无损检测技术对赣南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进行相关研究。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NIR光谱系统测定150个赣南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120个赣南脐橙样品用来建模,其余30个用来验证模型的性能。采集完整赣南脐橙... 目的:利用近红外漫反射无损检测技术对赣南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进行相关研究。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NIR光谱系统测定150个赣南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120个赣南脐橙样品用来建模,其余30个用来验证模型的性能。采集完整赣南脐橙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350~1800nm),光谱经移动窗口平滑处理、一阶微分和二阶微分预处理后,再分别采用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赣南脐橙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的定量预测数学模型。结果:采用一阶微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所建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定量预测数学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63和0.9562,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4102°Brix和0.018%。结论: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作为一种无损的检测方法,可用于评价赣南脐橙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 无损检测 赣南脐橙 可溶性固形物 总酸
下载PDF
基于漫透射光谱技术的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及总糖含量的无损检测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凡 李永玉 +1 位作者 彭彦昆 郑晓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85-3189,共5页
为了满足果蔬品质快速安全无损检测,基于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原理,设计了番茄专用环形光源,自行搭建了番茄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多品质检测系统,并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和总糖(TS)作为内部品质指标,对58个番茄样品进行了快速无损检测研究... 为了满足果蔬品质快速安全无损检测,基于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原理,设计了番茄专用环形光源,自行搭建了番茄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多品质检测系统,并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和总糖(TS)作为内部品质指标,对58个番茄样品进行了快速无损检测研究。基于自主搭建的系统对每个番茄进行四点的光谱采集,对平均后的光谱分别用15点SG卷积平滑(SG-Smooth)、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FD)等方法进行了预处理,分别建立了SSC及TS的偏最小二乘预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15点SG平滑预处理后的SSC预测模型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 6和0.976 0,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52 4°Brix和0.082 3°Brix。采用SG平滑后一阶导数预处理的TS预测模型校正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69 1和0.972 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423 8%和0.454 9%。模型验证结果显示,番茄SSC和TS模型预测结果与标准理化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 5和0.944 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66 3°Brix和0.571 5%。利用自行搭建的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检测系统完全可以实现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及总糖含量的快速无损预测,为番茄内部品质的评价提供了实时、无损、快速的检测方法,为其在线分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可溶性固形物 总糖 可见-近红外漫透射光谱 无损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