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
1
作者 俞诗威 周少怀 +7 位作者 方红育 范明宇 卞峰 汪平 王欣 李宏亮 黄涛 张臣鸣 《骨科》 CAS 2024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目的探讨带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治疗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2例(12指)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病人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12~34岁,平均20.4岁。烧伤7例,碾压伤4例,... 目的探讨带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治疗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12例(12指)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病人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12~34岁,平均20.4岁。烧伤7例,碾压伤4例,绞伤1例。示指5指,中指3指,环指3指,小指1指。患指屈曲畸形程度按照McCauley对指间关节屈曲畸形分类,Ⅲ型10例,Ⅳ型2例。术中彻底松解手指瘢痕挛缩矫正屈曲畸形后皮肤缺损面积为2.8cm×2.5cm~3.9cm×3.0cm,采用带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移植修复皮肤缺损,供区采用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术后定期门诊随访观察皮瓣质地、外观、感觉恢复情况,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手指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2例(12指)手术顺利完成,皮瓣及供区移植皮片全部存活。1例术后皮瓣出现瘀紫、皮缘少许坏死,延期愈合。术后平均随访14.6个月(13~17个月),皮瓣外观良好、质地柔软、无臃肿。皮瓣两点分辨觉达4~8mm,平均5.7mm,3例出现异位感觉定位现象。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7例,可1例,优良率为91.7%;患指屈曲畸形矫正,主动伸屈功能得到改善,未再次出现瘢痕挛缩及屈曲畸形。结论应用带神经的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修复松解瘢痕后软组织缺损,携带神经可重建感觉功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术后手指功能及外观明显改善,是一种有效修复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瘢痕挛缩 屈曲畸形 指固有神经 矫形
下载PDF
背阔肌功能恢复后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 被引量:7
2
作者 林浩东 方有生 陈德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204-1206,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经神经移位修复胸背神经而恢复的背阔肌作为动力肌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的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3年6月,共有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经多组神经移位术后屈肘功能无恢复而背阔肌恢复良好者5例,屈指功能无恢复,背阔... [目的]探讨利用经神经移位修复胸背神经而恢复的背阔肌作为动力肌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的疗效。[方法]2000年3月~2003年6月,共有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经多组神经移位术后屈肘功能无恢复而背阔肌恢复良好者5例,屈指功能无恢复,背阔肌功能良好者3例,均采用恢复的背阔肌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 a^3 a 6个月,移位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肘关节活动度为伸肘10°~25,°屈肘100°以上,肌力达Ⅲ~Ⅳ级。手指可抓握,各指屈距掌纹2 cm左右,肌力达Ⅲ级。[结论]利用经神经移位恢复的背阔肌作为动力肌再移位重建屈肘、屈指功能疗效可靠,因此在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时应常规修复胸背神经以恢复背阔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背阔肌皮瓣移位 重建 屈肘 屈指
下载PDF
非侵入性腰椎屈伸运动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饶根云 戴克戎 汤荣光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8-54,共7页
本研究应用电视X线动态摄影和计算机图形重建技术,建立了数字化X线电视分析系统,可对脊柱的总体和各活动节段作非侵入性动态观检。通过对44例正常人腰椎主动屈伸运动测定,取得一组正常参数值。并将本法试用于21例腰腿痛患者。结果表明:... 本研究应用电视X线动态摄影和计算机图形重建技术,建立了数字化X线电视分析系统,可对脊柱的总体和各活动节段作非侵入性动态观检。通过对44例正常人腰椎主动屈伸运动测定,取得一组正常参数值。并将本法试用于21例腰腿痛患者。结果表明:腰椎屈伸活动时,L_(1~2)角活动度和平移量最小,分别为12.57°和2.1mm;L_(4~5)角活动度和平移量最大,分别为18.42°和3.7mm。正常人腰椎各节段屈曲活动度和平移量比伸直活动时大,每5~6°屈伸活动伴有1mm平移。正常人男、女之间在屈伸活动时,各节段活动度和平移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人各年龄组之间的活动度和平移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法在精度、可重复性、无创伤性、可分节段性检测和可发现一些“潜在”运动学异常等方面具有独特优点,有较大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 运动学 X线摄影 测量技术 腰腿痛
下载PDF
湖南省凤凰县苗族5项人类学特征调查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建国 黄飞凤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87-90,共4页
本研究调查了湖南凤凰县苗族562例(男252例,女310例)的拇指类型、环食指长、指甲形状、足趾长、通贯纹5项人类遗传学形态特征.结果显示:(1)苗族直型拇指出现率为83.27%,过伸型为16.73%;环指大多长于食指,环指长出现率为89.32%,食指长出... 本研究调查了湖南凤凰县苗族562例(男252例,女310例)的拇指类型、环食指长、指甲形状、足趾长、通贯纹5项人类遗传学形态特征.结果显示:(1)苗族直型拇指出现率为83.27%,过伸型为16.73%;环指大多长于食指,环指长出现率为89.32%,食指长出现率为10.68%;扁型指甲出现率为45.55%,非扁型指甲出现率为54.45%;拇趾长出现率为44.31%,二趾长出现率为55.69%;有通贯纹出现率(7.12%)明显低于无通贯纹出现率(92.88%).(2)直型拇指的出现率性别间有显著差异(P<0.05),环指长出现率在性别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指甲类型、足趾长和通贯纹无性别间显著差异(P>0.05).(3)5项指标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类型 环食指长 指甲类型 足趾长 通贯纹 苗族
下载PDF
指背皮瓣修复小儿手指屈曲挛缩畸形
5
作者 朱雄翔 陈璧 徐明达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8年第5期523-525,共3页
目的:手指严重屈曲挛缩畸形是小儿手烧伤常见后遗症,研究手指背皮瓣修复小儿严重手指屈曲挛缩畸形.方法:切除和松解指掌侧瘢痕,以一侧指背动脉为轴,在同一手指近、中节指背设计皮瓣,远端同达远侧指间关节,宽度可达手指侧中线,... 目的:手指严重屈曲挛缩畸形是小儿手烧伤常见后遗症,研究手指背皮瓣修复小儿严重手指屈曲挛缩畸形.方法:切除和松解指掌侧瘢痕,以一侧指背动脉为轴,在同一手指近、中节指背设计皮瓣,远端同达远侧指间关节,宽度可达手指侧中线,由皮瓣远端自伸指肌腱腱膜浅层剥离,形成一小旗状或网球拍状皮瓣,旋转45~90度覆盖指掌侧创面.结果:应用该方法共修复28例59个患指,除3个皮瓣;因指背为萎缩性瘢痕部分坏死外.56个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切取面积大,外形满意,远期效果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手指屈曲 修复 皮瓣 挛缩
下载PDF
肌皮神经肱肌支移位重建屈指功能解剖学研究与临床病例报告 被引量:17
6
作者 顾玉东 张丽银 +2 位作者 张高孟 赵新 陈琳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 设计治疗臂丛下干或C8T1节前损伤的术式。方法 通过尸体解剖,对32侧成人上肢进行肌皮神经肱肌肌支与相应平面正中神经干内屈指功能束的解剖学研究,设计肱肌肌支与正中神经屈指功能束直接缝合的部位。并将该术式在临床上应用,验证... 目的 设计治疗臂丛下干或C8T1节前损伤的术式。方法 通过尸体解剖,对32侧成人上肢进行肌皮神经肱肌肌支与相应平面正中神经干内屈指功能束的解剖学研究,设计肱肌肌支与正中神经屈指功能束直接缝合的部位。并将该术式在临床上应用,验证该术式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 (1)肌皮神经肱肌肌支在上臂下1/3段由主干发出,以单支型为主,肌支长5.2 cm,平均2.7束;(2)正中神经在肱肌肌支相应平面的主干内,屈指功能束位于后侧部1/3-1/4束组内;(3)在上臂下1/3段内,肱肌肌支可以和正中神经屈指功能束直接缝合。经临床1例证实,该术式既能保留原有功能,又于术后1年恢复了部分屈指功能,肌力2°~3°。结论 在上臂下1/3段内,肌皮神经肱肌肌支能与正中神经主干后侧部屈指功能束(约占主干1/3~1/4)作直接缝合,经临床1例证实该术式是安全的(原有功能未影响)及有效的(屈指功能恢复,肌力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皮神经 屈指功能 解剖学 肱肌肌支 正中神经 神经移位
原文传递
游离股薄肌移植重建上肢部分功能24例报告 被引量:9
7
作者 薛云皓 王树锋 +3 位作者 陈山林 栗鹏程 李文军 杨勇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总结功能性游离股薄肌移植的经验。方法对24例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行游离股薄肌移植,分别重建单纯屈指功能11例、屈肘及屈指功能12例,以及屈肘和伸腕功能1例,选择不同的动力神经源和供体血管进行神经及血运重建。结果 22例游离肌肉... 目的总结功能性游离股薄肌移植的经验。方法对24例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行游离股薄肌移植,分别重建单纯屈指功能11例、屈肘及屈指功能12例,以及屈肘和伸腕功能1例,选择不同的动力神经源和供体血管进行神经及血运重建。结果 22例游离肌肉一期成活,其中21例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1例功能未恢复;2例出现血管危象,经探查后挽救成活,但功能未恢复。结论游离股薄肌肌皮瓣移植进行上肢功能重建效果良好,但技术难度高,一旦出现血运危象,几乎无法挽救肌肉功能,并不推荐常规采用,只有各种原因导致上肢肌肉缺损、功能障碍严重而简单肌腱移位无法解决时,才可考虑运用功能性游离肌肉移植改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上肢 肌皮瓣 屈指功能 屈肘功能 伸腕功能 缺血性挛缩
原文传递
改良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烧伤后指屈曲挛缩畸形 被引量:8
8
作者 冯仕明 丁朋 +4 位作者 王爱国 张在轶 程建 孙擎擎 武艳云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改良指掌侧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烧伤性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5年8月,共收治21例21指手指烧伤性屈曲挛缩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屈曲挛缩程度按照Stern等对手指指间关节屈... 目的探讨采用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改良指掌侧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烧伤性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5年8月,共收治21例21指手指烧伤性屈曲挛缩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屈曲挛缩程度按照Stern等对手指指间关节屈曲挛缩的分型标准,均为Ⅲ型。术中屈曲手指矫正后,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0 cm × 2.0 cm^2.5 cm × 4.0 cm,动脉缺损长度为1.5~4.5 cm,神经缺损长度为2.0~4.2 cm。矫形术后的创面及动脉、神经缺损采用改良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内携带的指固有神经背侧支与创面两端的神经断端进行端端吻合以修补神经缺损并重建感觉功能。皮瓣供区取臂内侧全厚皮片游离植皮。术后定期回医院门诊复诊随访。结果21例21指手术均顺利实施,创面均Ⅰ期愈合,所有皮瓣及植皮均获成活,术后随访6~22个月,平均11.5个月。皮瓣及其供区外形恢复满意,未见明显色素沉着及瘢痕挛缩,患指均获矫正且未出现冷不耐受。皮瓣两点辨别觉为4.3~6.5 mm,平均5.2 mm。按照Michigan问卷评定患者对手外观及功能的满意度,非常满意18例,满意3例。结论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改良指掌侧固有动脉岛状皮瓣,可同时修复神经及动脉缺损,安全可靠,术后外观及感觉恢复好,是修复手指烧伤性屈曲挛缩畸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指屈曲挛缩畸形 指掌侧固有动脉 岛状皮瓣: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脑卒中患者屈曲反射点穴法与3种常规诱发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廖燕锬 林茜 +4 位作者 陈岚榕 向秋阳 刘燕平 蔡素芳 杨珊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年第9期27-28,共2页
目的:对比点穴法和常规康复方法(Bechterev法、伤害性屈曲反射诱发法、足背外侧“刺激区”诱发法)诱发脑卒中患者屈曲反应成功率。方法:对30例患者分别用4go(手法诱发屈曲反应进行观察,成功诱发为“阳性”,不能诱发为“阴性”。... 目的:对比点穴法和常规康复方法(Bechterev法、伤害性屈曲反射诱发法、足背外侧“刺激区”诱发法)诱发脑卒中患者屈曲反应成功率。方法:对30例患者分别用4go(手法诱发屈曲反应进行观察,成功诱发为“阳性”,不能诱发为“阴性”。结果:点穴法诱发屈曲反射阳性率高于其它3种常规康复方法(P〈0.01,P〈0.05)。结论:点穴法比其它三种常规康复方法更容易诱发脑卒中患者下肢屈曲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屈曲反射 点穴 Bechterev法 伤害性屈曲反射诱发法 足背外侧刺激区诱发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