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0 a来自然与人为因素对洞庭湖区水环境演变的影响
1
作者 冯晨 梁杏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5-248,共14页
为扭转洞庭湖区人-水之争严重制约湖区可持续发展的局面,需要厘清洞庭湖区水环境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的演变规律。通过梳理500 a来洞庭湖区人-水关系演变历程,研究了围垦建垸与长江水利工程对湖区水环境的影响,结合洞庭湖区构造沉降... 为扭转洞庭湖区人-水之争严重制约湖区可持续发展的局面,需要厘清洞庭湖区水环境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的演变规律。通过梳理500 a来洞庭湖区人-水关系演变历程,研究了围垦建垸与长江水利工程对湖区水环境的影响,结合洞庭湖区构造沉降和来水来沙特征,探讨了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对湖区水环境演变的影响,分析了洞庭湖区与长江水沙蓄泄关系变化,以及洞庭湖区未来演化的趋势。结果表明:(1)持续围垦建垸,侵占了蓄滞洪水的水域,大幅削减了洞庭湖蓄洪能力。(2)荆江大堤的修建,抬高了荆江洪水位并对洞庭湖形成了顶托作用,加剧了丰水期洪涝灾害。(3)荆江裁弯取直,造成城陵矶-武汉段淤积,以及荆江三口分流河道衰退萎缩,致使洞庭湖入口萎缩、出口堵塞。(4)三峡水库运行后,洞庭湖来水泥沙淤积量大幅减少,城陵矶以下荆江河段泥沙淤积量大幅增加。人类工程造成洞庭湖调蓄洪水容量大幅减少,洪水难泄,洪灾加剧;洞庭湖出现淤积滩涂,枯水期加长,长江水难以流入,旱灾加剧。(5)江汉-洞庭湖平原目前仍处于构造沉降速度较快时期,由于洞庭湖泥沙淤积速率超过构造沉降量,造成洞庭湖容量逐年减小,洞庭湖部分地区有沼泽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围垦建垸 水利工程 构造沉降 泥沙淤积 洞庭湖区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下载PDF
废旧盐方在盐湖防洪堤坝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李开梅 袁世聪 +1 位作者 王海平 李晋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7-20,共4页
青海盐湖西采区涩聂湖防洪工程建设是钾肥生产源头原卤采集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长期以来堤坝防渗、汛期防洪一直是困扰生产并消耗人力、物力的问题。近年来西采区工作人员一直在防洪原材料选取、施工设计、工程建设方面不断改进、不断优... 青海盐湖西采区涩聂湖防洪工程建设是钾肥生产源头原卤采集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长期以来堤坝防渗、汛期防洪一直是困扰生产并消耗人力、物力的问题。近年来西采区工作人员一直在防洪原材料选取、施工设计、工程建设方面不断改进、不断优化,以寻求一种长期稳定、防渗防洪的堤坝施工建设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工程 堤防 渗漏 处理措施 盐方
下载PDF
江西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发展探析——以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档案管理为例
3
作者 刘明兰(文/翻译) 李珍 +1 位作者 余强 甘小艳 《江西水利科技》 2024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圩堤是鄱阳湖区工程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湖区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中发挥重大作用,而工程档案对工程建设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在历经第四个单项、第五个单项、第六个单项近二十五年的实施过程中,产生了... 圩堤是鄱阳湖区工程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湖区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中发挥重大作用,而工程档案对工程建设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在历经第四个单项、第五个单项、第六个单项近二十五年的实施过程中,产生了数以万计的工程档案。这些工程档案生动地记录着鄱阳湖区治理的成效,也真实地反映了江西水利工程档案变化和发展。本文重点研究了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档案管理发展变化,通过分析当前堤防工程档案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提高基层档案管理水平、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等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及我省水利工程档案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堤防工程 档案管理 发展 探析
下载PDF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堤防工程技术应用性分析
4
作者 李昂 张晓云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6期203-205,共3页
从水利工程建筑堤防的施工流程出发,将水利工程堤防施工方法拆解为施工前准备与施工中技术应用两部分。施工前准备以堤防建筑施工材料的准备、填筑施工、辅料施工为主要内容;施工中技术应用以施工程序把控、清基施工技术、堤段削坡土方... 从水利工程建筑堤防的施工流程出发,将水利工程堤防施工方法拆解为施工前准备与施工中技术应用两部分。施工前准备以堤防建筑施工材料的准备、填筑施工、辅料施工为主要内容;施工中技术应用以施工程序把控、清基施工技术、堤段削坡土方加固、开挖河道土方施工作业、填塘施工、旧堤加固为主要内容,通过将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堤防施工技术进行拆解分析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注意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堤防加固 填筑施工 河道导流
下载PDF
长江口南汇边滩大治河出海口航道整治工程数值模拟优化
5
作者 李波 顾峰峰 +1 位作者 付桂 翁扬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1期79-85,共7页
内河出海口口门处通航和水流条件复杂。以大芦线东延伸航道整治工程为例,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工程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复杂水域不同导流堤的作用及其对航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口外平行导流堤方案具有一定的削弱外航道横流... 内河出海口口门处通航和水流条件复杂。以大芦线东延伸航道整治工程为例,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工程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复杂水域不同导流堤的作用及其对航道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口外平行导流堤方案具有一定的削弱外航道横流的作用,但该方案存在堤头等局部横流及增加回淤量等问题,不利于船舶航行和航道维护,不能有效改善口门外通航条件,因此本工程条件下不推荐此方案;南、北侧现状促淤堤位置布设直弧形导流堤方案,可有效减弱口门及口外航道部分水域的横流、优化环流流态、改善口门通航条件,推荐采用该方案开展后续研究。综合考虑方案效果及经济性,推荐在大芦线口门南、北现状促淤堤内侧布设南侧长930 m、北侧长1500 m的直弧形导流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河出海口航道 大芦线东延伸航道 整治工程 平行导流堤 直弧形导流堤 数值模拟 通航条件
下载PDF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堤防工程精细化管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严佩娟 许军明 《经纬天地》 2023年第2期67-71,共5页
为解决现阶段堤防工程管理维护问题,设计一种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构建该平台的数据基础过程中,本文引入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阐述倾斜摄影测量数据采集、分析、成图等技术流程,分析三维模型重建涉及的关键技术。针对... 为解决现阶段堤防工程管理维护问题,设计一种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构建该平台的数据基础过程中,本文引入倾斜摄影测量技术,阐述倾斜摄影测量数据采集、分析、成图等技术流程,分析三维模型重建涉及的关键技术。针对堤防工程地理环境复杂、数据质量低等问题,提出航线外扩、影像增强等解决方案,并对多视角密集匹配技术进行阐述,结合实测数据进行方法验证。结果显示:本文方法能快速完成堤防工程实景三维模型的构建,且精度满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工程 倾斜摄影测量 三维模型 密集匹配 影像增强
下载PDF
水利工程保险制度创新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俞浓波 王浩军 柯宇超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3年第3期62-66,73,共6页
为进一步推动保险制度在水利工程领域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本文对浙江省创新实践的水利工程保险制度进行剖析,对实施背景、保险方案、创新机制、实施效益等展开了详细论述。研究表明,水利工程运行期间非灾引发的病险隐患治理仍存在诸... 为进一步推动保险制度在水利工程领域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本文对浙江省创新实践的水利工程保险制度进行剖析,对实施背景、保险方案、创新机制、实施效益等展开了详细论述。研究表明,水利工程运行期间非灾引发的病险隐患治理仍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为此建议将保险制度引入水利工程运行维修养护管理,提出了“水利工程健康保险”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堤防灾害保险 健康保险
下载PDF
抗御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的实践启示和检视思考 被引量:17
8
作者 姚文广 《中国水利》 2023年第18期1-4,共4页
2023年“七下八上”期间,华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海河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深入分析雨情汛情特点,复盘总结洪水防御过程,系统梳理抗御本轮洪水的主要经验启示,针对监测预报、防洪工程体系、蓄滞洪区建设管理、水工程联合调度等方面... 2023年“七下八上”期间,华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过程,海河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深入分析雨情汛情特点,复盘总结洪水防御过程,系统梳理抗御本轮洪水的主要经验启示,针对监测预报、防洪工程体系、蓄滞洪区建设管理、水工程联合调度等方面检视出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提升海河流域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的对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特大洪水 工程调度 蓄滞洪区 堤防 启示 对策
下载PDF
河道堤防工程渗漏原因及防渗措施
9
作者 王婷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第14期188-190,共3页
从水文地质勘察、设计、材料采购、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后期运维等方面分析了河道堤防工程渗漏的原因,并以长江中下游A工程为例,提出了加强水文地质勘察、防渗技术应用、防渗质量监督管理等防渗措施,实现了对河道堤防工程原因及措施的深... 从水文地质勘察、设计、材料采购、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后期运维等方面分析了河道堤防工程渗漏的原因,并以长江中下游A工程为例,提出了加强水文地质勘察、防渗技术应用、防渗质量监督管理等防渗措施,实现了对河道堤防工程原因及措施的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堤防工程 渗漏原因 防渗措施
下载PDF
海岛大型能源项目场平工程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明豹 田琨 李守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3,共9页
本文根据某海岛核电项目的工程实践,对海岛大型能源项目场平工程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根据不同边坡工况对开山边坡防护提出了对应稳定分析方法,确定采用合适的综合防护方式,并辅以动态设计及信息化施工;根据围堤使用要求... 本文根据某海岛核电项目的工程实践,对海岛大型能源项目场平工程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根据不同边坡工况对开山边坡防护提出了对应稳定分析方法,确定采用合适的综合防护方式,并辅以动态设计及信息化施工;根据围堤使用要求,确定合理设计标准,并综合比选堤身结构形式、护面结构及地基处理方式,提出了爆破挤淤震动相关控制措施;针对场地回填区软土厚度差异较大、回填厚度大等特点,确定合适的回填区地基处理标准,并综合比选地基处理方案,提出了减小差异沉降的措施;同时考虑场地总沉降及差异沉降对取排水管涵结构内力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回填区管涵地基处理方案与建议。本文研究可为海岛大型类似项目场平工程提供设计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 大型能源项目 场平工程 关键技术 开山防护 围堤 地基处理 沉降
下载PDF
关于盖重宽度和管涌抢险范围的讨论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丁留谦 姚秋玲 +1 位作者 孙东亚 张启义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29,共3页
根据管涌砂槽模型试验结果,结合已有理论计算,对盖重最大、最小宽度和汛期管涌抢险的合理范围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具体建议,可供设计和抢险工作参考。
关键词 管涌 盖重 抢险范围 堤防工程
下载PDF
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湿地围堤工程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思凯 苗中博 +2 位作者 盛强 赵峰 吴纪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1-1030,共10页
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湿地围堤工程是以清除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为目的而进行的生态修复工程。由于大型底栖动物可作为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分析比较了围堤前后围堤工程内和工程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013年围堤... 长江口崇明东滩盐沼湿地围堤工程是以清除入侵植物互花米草为目的而进行的生态修复工程。由于大型底栖动物可作为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分析比较了围堤前后围堤工程内和工程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013年围堤工程前和2016年围堤工程后两次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29种,分别隶属于无针纲、多毛纲、腹足纲、双壳纲、甲壳纲和昆虫纲。在2013和2016年围堤外光滩生境分别采集到底栖动物21种和27种,并且所有样线都表现出物种数量增加或持平;然而在围堤内区域,两条全封闭样线(样线2和样线3)由围堤前的12种减少到围堤后的6种,而在保留进出水口的半封闭样线1围堤内由围堤前7种增加到围堤后12种。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在半封闭样线1围堤内由围堤前的(75±0)个/m^2增加到围堤后的(288±111)个/m^2(P=0.091),在全封闭的样线2(2013:(120±17)个/m^2;2016:(7±7)个/m^2)和样线3(2013:(359±20)个/m^2;2016:(93±93)个/m^2)围堤内都表现出围堤前显著高于围堤后(P<0.05);围堤外光滩区域所有样线虽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都表现出围堤后密度增加,总平均密度由围堤前的(410±83)个/m^2增加到2016年的(1184±393)个/m^2(P=0.072)。因此,在长江口盐沼湿地进行互花米草生态治理的围堤工程,保留进出水口保持围堤区域与外界自然水域的连通性对围堤内底栖动物结构及多样性有积极作用,而围堤外底栖动物结构及多样性在所有样点均处上升趋势。围堤工程主要对软体动物和多毛类影响较大,而同时这些物种还是鸟类或者鱼类的重要食物资源,从而对鸟类和鱼类等次级消费者造成影响。从底栖动物群落变化及其生境来看,建议应该采取保留进出水口的围堤方式,维持潮水的出入,恢复围堤内与围堤外的生境连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堤工程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崇明东滩湿地
下载PDF
基于区间数决策矩阵的堤防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程鑫 朱光华 +1 位作者 王世杰 胡少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145,共5页
鉴于堤防工程结构复杂、运行条件变幅大,存在失事风险,基于后果逆向扩散法,建立了综合考虑堤防各种失事形式的单目标、多层次、半结构型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堤防安全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区间数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确... 鉴于堤防工程结构复杂、运行条件变幅大,存在失事风险,基于后果逆向扩散法,建立了综合考虑堤防各种失事形式的单目标、多层次、半结构型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堤防安全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区间数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依据集值统计进行区间打分,最后基于幂指数法得到堤防安全综合评价值。对武汉市长江堤防的安全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区间数决策矩阵的堤防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实用性好、区分度高,能真实反映堤防安全状况,具有较强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工程 安全评价 后果逆向扩散法 区间数 集值统计法 幂指数
下载PDF
海湾工程对杭州湾北岸深槽潮流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赛花 吴彦坤 孙志林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5-611,共7页
为探讨解决杭州湾北部深槽水深问题的途径,建立了杭州湾海域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海湾工程对北岸深槽的潮流存在一定影响,其中,南岸的浅滩围垦使北岸深槽乍浦段的潮流流速增大约6.94%,而金山及其他观测点的流速普遍减小;杭州... 为探讨解决杭州湾北部深槽水深问题的途径,建立了杭州湾海域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海湾工程对北岸深槽的潮流存在一定影响,其中,南岸的浅滩围垦使北岸深槽乍浦段的潮流流速增大约6.94%,而金山及其他观测点的流速普遍减小;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北岸深槽靠近大桥段流速减小了1.8%;潜顺坝工程的实施增强了附近深槽的潮流动力,深槽附近段进潮量最大增加14.55%,流速最大增幅达21.94%;距离潜顺坝工程较远的深槽流速最大减幅为3.09%.分析认为潜顺坝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北岸深槽的潮流,改善了制约港口航运发展的深槽水深问题,可为杭州湾北岸港口建设和航运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此外,还对外海潮流等因素对深槽的潮汐动力影响做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北岸深槽 二维潮流模型 潜顺坝工程 水深维护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堤防工程风险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锋 李宗坤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04-107,共4页
国内在堤防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所引起的主观不确定性是形成堤防工程风险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考虑到人对各影响因素间比较判断的主观性和未确知性,结合未确知测度理... 国内在堤防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所引起的主观不确定性是形成堤防工程风险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考虑到人对各影响因素间比较判断的主观性和未确知性,结合未确知测度理论提出了堤防工程风险分析模型,并对模型的求解进行了详细的求证介绍。以某堤防工程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堤防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中应用的合理性,为堤防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分析 未确知测度 置信度 堤防工程
下载PDF
丁坝群间取水建筑物局部流场及其冲淤变形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哈岸英 李国栋 +1 位作者 杨兰 陈刚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2-611,共10页
本文结合黄河宁夏某河段丁坝群间设置取水建筑物的工程实际,采用正态动床模型,研究了丁坝群掩蔽条件下取水建筑物附近的流场特性及其局部冲淤变形规律.研究表明,丁坝群间设置取水建筑物,其局部流态及冲淤变形主要受到丁坝间回流及坝后... 本文结合黄河宁夏某河段丁坝群间设置取水建筑物的工程实际,采用正态动床模型,研究了丁坝群掩蔽条件下取水建筑物附近的流场特性及其局部冲淤变形规律.研究表明,丁坝群间设置取水建筑物,其局部流态及冲淤变形主要受到丁坝间回流及坝后扩散主流的控导.现状条件下,取水建筑物前流态不受回流的影响,回淤泥沙不危及取水安全,而扩散主流顶冲取水建筑物,形成较大局部冲刷;设置上挑式淹没构筑物,可极大减轻局部冲刷,比较了几种上挑式减冲设施,得到了较优化的体型及上挑角;合理下延上丁坝可有效发挥丁坝对水流的控导作用,既可形成有利的取水态势,又可减小顶冲作用,有效缓解局部冲刷.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工程实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坝群 取水建筑物 模型设计 水流流态 局部冲刷
下载PDF
黄河下游堤防工程标准化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路凯 张宝森 +1 位作者 岳瑜素 冯兴凯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5期55-58,共4页
黄河下游堤防工程岸线长、工程量大、布置点多、覆盖面广,管理难度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堤路结合工程、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对堤防工程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标准化管理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其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落... 黄河下游堤防工程岸线长、工程量大、布置点多、覆盖面广,管理难度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堤路结合工程、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对堤防工程日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进标准化管理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其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是落实标准化管理的关键技术手段。根据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需求,对黄河下游堤防工程标准化管理平台进行了总体设计,明确了平台功能结构,重点阐述了岗位责任管理、工程巡查、维修养护等功能模块。针对当前大多数堤防工程标准化管理平台面对较为复杂的工程结构时无法快速精准定位问题,本平台引入基于倾斜摄影的工程三维实景模型技术,并对其应用开展了关键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工程 标准化管理 系统平台 黄河下游
下载PDF
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综合治理措施的研究(Ⅱ)——干流河道整治与生态输水措施 被引量:7
18
作者 胡春宏 王延贵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8,共9页
针对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特性、水资源损耗特点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干流河道输水堤防的规划原则、布局形式与堤距,河道整治的部位与形式,引水工程及叠梁式生态闸等治理措施;深入分析了输水堤防工程对河道冲淤的影响,指出堤防建... 针对塔里木河干流河道的特性、水资源损耗特点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干流河道输水堤防的规划原则、布局形式与堤距,河道整治的部位与形式,引水工程及叠梁式生态闸等治理措施;深入分析了输水堤防工程对河道冲淤的影响,指出堤防建设规模与河道冲淤有一定的关系,修建堤防后中游河段向下游河道输水比例将增加,导致中游河段淤积减少或冲刷增加,下游河段淤积增加;探讨了引水分流对干流河道冲淤的影响,对于阿拉尔至英巴扎河段,引水分流使该河段的淤积加重或冲刷减轻;英巴扎至恰拉河段,引水分流会使河道处于减淤状态。当分沙量较大时,对减少干流泥沙淤积是有利的,同时也减轻了干流泥沙处理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流河道 综合治理措施 输水堤防 引水分流 河道冲淤
下载PDF
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塌方区围岩稳定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蔡斌 邓忠文 吴灌洲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3-35,共3页
大岗山水电站主厂房第Ⅰ层开挖时,在4号机组及副厂房岩脉破碎带附近发生塌方。在分析塌方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块体理论、全空间赤平投影等方法,结合塌方前后监测资料,对塌方区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主厂房洞室围岩基... 大岗山水电站主厂房第Ⅰ层开挖时,在4号机组及副厂房岩脉破碎带附近发生塌方。在分析塌方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块体理论、全空间赤平投影等方法,结合塌方前后监测资料,对塌方区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主厂房洞室围岩基本稳定,但局部受岩脉与结构面组合影响形成不稳定块体。顶拱塌方的主要原因是岩脉破碎,而已开挖的洞室又构成临空面,当受到不当施工扰动及爆破、地下水影响时,发生失稳。其分析评价方法及加固措施,可供同类工程施工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岩脉 块体 赤平投影 围岩稳定性
下载PDF
长江堤防工程软质岸坡的典型加固处理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肖本职 吴相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59,共3页
针对长江河岸不同软质岸坡类型,介绍了砂石桩、导渗盲沟、块石及卵石完全换填、杉木桩、块石回填挤淤并辅以铁丝网等加固处理方法及其适用特点,并通过长江重要堤防护岸工程中的多个工程应用实例对这些方法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验证,... 针对长江河岸不同软质岸坡类型,介绍了砂石桩、导渗盲沟、块石及卵石完全换填、杉木桩、块石回填挤淤并辅以铁丝网等加固处理方法及其适用特点,并通过长江重要堤防护岸工程中的多个工程应用实例对这些方法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验证,实践表明其效果已达到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堤防工程 软质岸坡 护岸工程 铁丝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