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irst dinosaur tracksite from Xinjiang, NW China (Middle Jurassic Sanjianfang Formation, Turpan Basin)──a preliminary report 被引量:8
1
作者 Oliver WINCS Rico SCHELLHORN +3 位作者 Heinrich MALLISON Ben THUY Wenhao WU Ge SUN 《Global Geology》 2007年第2期113-129,共17页
A new dinosaur tracksite was discovered in a steeply inclined sandstone layer of the Middle Jurassic Sanjianfang Formation in the Shanshan area of the Turpan Basin. The site is the first record of dinosaur footprints ... A new dinosaur tracksite was discovered in a steeply inclined sandstone layer of the Middle Jurassic Sanjianfang Formation in the Shanshan area of the Turpan Basin. The site is the first record of dinosaur footprints from Xinjiang Province in northwestern China. More than 150 tridactyl theropod dinosaur footprints are preserved as positive hyporeliefs on the lower bedding plane of a fine-grained sandstone body. Most of the footprints are isolated and appear to be randomly distributed. Some show well defined phalangeal pads, heels and rarely indistinct impressions of the distal part of the metatarsus. Two distinct morphotypes are present: a larger type with relatively broad pads shows similarities to Changpeipus and Megalosauripus, and a slightly smaller, slender and gracile type which is similar to Grallator, Eubrontes and Anchisauripus. In both morphotypes, digit III is the longest with a length between 11.4 and 33.6 cm. A single imprint shows prominent scratches, probably formed during slipping of the track mak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足亚目 恐龙 足迹 侏罗纪
下载PDF
An Important Ornithischian Tracksite in the Early Jurassic of the Shenmu Region,Shaanxi,China 被引量:11
2
作者 LI Jianjun Martin G.LOCKLEY +3 位作者 ZHANG Yuguang HU Songmei MATSUKAWA Masaki BAI Zhiq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10,共10页
A large track site with multiple, well-preserved trackways of an Early Jurassic quadrupedal ornithischian dinosaur is the first report of Moyenisauripus-like trackways from Asia, herein named Shenmuichnus youngteilhar... A large track site with multiple, well-preserved trackways of an Early Jurassic quadrupedal ornithischian dinosaur is the first report of Moyenisauripus-like trackways from Asia, herein named Shenmuichnus youngteilhardorum. The tracks occur in a clastic fluvial sequence in the Fuxian Formation in Shenmu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which is in the same general region as the discovery site of Sinoichnites, the first dinosaur track reported from China. Based on size and morphology, it is likely that Sinoichnites, which is now lost, also represents an ornithischian. The Shenmuichnus youngteilhardorum trackways show two modes of preservation: the first representing deeper tracks, with sediment rims, results in Deltapodus-like tracks, with indistinct pes digit traces and sub-circular manus traces, the second produces Moyenosauripus-like tracks, with clear tridactyl and pentadactyl digit traces in the pes and manus respectively. Thus the Shenmu trackways play a key role in resolving globally significant ichnotaxonomic problems surrounding the nomenclature of Sinoichnites, Moyenosauripus, Deltapodus and other named (Ravatichnus) and unnamed trackways from Asia, Africa and Europe. In addition they shed important light on the paleogeographical and paleoecological distribution of quadrupedal ornithischians in the Early Mesozoic. The track site has been the focus of a major excavation to transfer the trackways from their original remote location to the new Shenmu Museum, in Shenmu City. Other tracksites in the area which reveal Anomoepus, Grallator and the Deltapodus morphotype, together with Shenmuichnus and plant fossil evidence, suggest an Early Jurassic age for the track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osaur tracks Early Jurasic Shenmu SHAANXI
下载PDF
福建上杭恐龙足迹化石资源及保护探讨
3
作者 黄泓 《福建地质》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在福建上杭首次发现了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化石,对上杭盆地的地质背景特征和恐龙生活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经测量研究,鉴定出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共3大类9种恐龙足迹类型,分析了其主要特点。结合化石保护实际成效,重点总结了恐龙足... 在福建上杭首次发现了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化石,对上杭盆地的地质背景特征和恐龙生活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并经测量研究,鉴定出蜥脚类、兽脚类、鸟脚类共3大类9种恐龙足迹类型,分析了其主要特点。结合化石保护实际成效,重点总结了恐龙足迹化石产地的应急保护方法和工作程序,并提出了下一步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足迹化石 保护方法 沙县组 上杭盆地
下载PDF
Dinosaurs,birds and pterosaurs of Korea and geological heritage protection
4
作者 Min Huh 《Global Geology》 2019年第4期289-292,共4页
Republic of Korea(South Korea)is one of the richest and most exciting regions on earth for the study of vertebrate ichnology.Very unique vertebrate fossils include dinosaurs,bird tracks,pterosaurs were discovered from... Republic of Korea(South Korea)is one of the richest and most exciting regions on earth for the study of vertebrate ichnology.Very unique vertebrate fossils include dinosaurs,bird tracks,pterosaurs were discovered from more important sites.New finds of dinosaur skeletal remains have increased the number and diversity of known Korean dinosaur taxa.Other fossils including dinosaur tooth and skin impressions,pterosaur bonesand tooth,turtle bones and eggs,crocodile skull and tooth,lizard bone,wood fossils,and trace fossils.Many sites reveal the highest density of bird and dinosaur track levels anywhere in the world.In South Korea there is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parks as well as nearly 500 sites identified under national legislation as‘naturalmonuments',in which the Cretaceous sites are the most abundant,and the Mudeungsan National Geopark newly established was certificated as the UNESCO Global Geopa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osaurs bird tracks PTEROSAURS fossil protection GEOPARK South Korea
下载PDF
Substrate control in track registration and preservation:insights across the Triassic—Jurassic boundary in southern Africa
5
作者 Loyce Mpangala Miengah Abrahams Emese M.Bordy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351-371,共21页
Tracks registration is influenced by the dynamic interplay between the pedal anatomy of the trackmaker,its behaviour,and the substrate conditions it interacts with.Differences in substrate conditions,especially those ... Tracks registration is influenced by the dynamic interplay between the pedal anatomy of the trackmaker,its behaviour,and the substrate conditions it interacts with.Differences in substrate conditions,especially those linked to grain size and moisture content,often result in the most dramatic variations in track morphology.In the upper Stormberg Group,main Karoo Basin of southern Africa,diverse trace fossils,primarily comprising Late Triassic—Early Jurassic dinosaur tracks,are preserved.Numerous studies have extensively documented individual ichnosites,investigating variations between sites over time,with recent studies suggesting that track abundance and anatomical fidelity increase up-stratigraphy.Despite the well-established link between substrate and track morphology,past studies have not specifically focused on substrate conditions,often emphasizing macro-sedimentary features instead.Here,we examine the micro-sedimentary features of track-bearing units in the upper Stormberg Group using petrographic techniqu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alaeosubstrate and its effect on fossil track registration and preservation.Th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very fine-grained sandstones and substrates modified by microbial activity tend to preserve tracks with greater abundance and/or higher anatomical fidelity.Furthermore,the prevalence of very fine-grained and microbially modified strata,and their associated track trends increases in younger stratigraphic units.Across the Triassic—Jurassic boundary in southern Africa,a boom in dinosaur track abundances is observed and credited to the proliferation of dinosaur populations during the Early Jurassic.Our findings,however,suggest that the observed local increase in track abundance(and anatomical fidelity)up-stratigraphy may be linked to substrate composition differences,which were ultimately controlled by large-scale changes in the palaeoenvironment from high-energy meandering fluvial to lower-energy aeolian-lacustrine settings in the Late Triassic and Early Jurassic,respectively.Thes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macroevolutionary patterns,palaeo-geographical reconstructions,and bio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s in the early Mesozo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osaur tracks Footprint anatomical fidelity Micro-sedimentary features Substrate conditions track registration Palaeoenvironmental context
原文传递
冀北宣化地区晚侏罗世土城子组恐龙足迹群沉积环境
6
作者 高尚 张运强 +4 位作者 贠杰 张亚光 周正柱 谷文杰 刘洪章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5-36,共2页
笔者等在冀北宣化地区晚侏罗世土城子组发现了大量恐龙足迹,共发现足迹5000余个,行迹80余条,出露总面积达30000 m^(2)(贠杰等,2022)。野外调查研究其沉积环境对恢复恐龙动物群的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沉积构造特征、粒... 笔者等在冀北宣化地区晚侏罗世土城子组发现了大量恐龙足迹,共发现足迹5000余个,行迹80余条,出露总面积达30000 m^(2)(贠杰等,2022)。野外调查研究其沉积环境对恢复恐龙动物群的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沉积构造特征、粒度分布特征等分析宣化地区晚侏罗世土城子组恐龙足迹群的沉积环境,为恢复恐龙动物群的生态环境面貌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土城子组 恐龙足迹群
下载PDF
山东诸城早白垩世中期超大规模恐龙足迹群及其古地理与古生态 被引量:18
7
作者 许欢 柳永清 +7 位作者 旷红伟 王克柏 陈树清 张艳霞 彭楠 陈军 汪明伟 王宝红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7-488,共22页
山东诸城黄龙沟恐龙足迹产于下白垩统中部莱阳群杨家庄组,其中以兽脚类为主,同时有蜥脚类和疑似鸟脚类足迹;兽脚类足迹又可进一步区分为大型兽脚类、似跷脚龙类(Paragrallator)和东方强壮百合龙类(Corpulentapus lilasia)。足迹共组成至... 山东诸城黄龙沟恐龙足迹产于下白垩统中部莱阳群杨家庄组,其中以兽脚类为主,同时有蜥脚类和疑似鸟脚类足迹;兽脚类足迹又可进一步区分为大型兽脚类、似跷脚龙类(Paragrallator)和东方强壮百合龙类(Corpulentapus lilasia)。足迹共组成至少63条行迹,作者系统实测了其中50条,并据足迹大小指数—复步长和GAE(跷脚龙—安琪龙—实雷龙)图解给出了识别3类兽脚类足迹的经验性数值。足迹点沉积特征显示,浅湖相粉砂质泥岩和粉砂岩逐渐过渡为滨湖相砂岩。足迹层及其邻近层位波痕、泥裂发育,根据波脊线恢复的古岸线方向为东西向,波浪运动方向呈现出北至北西周期性变化,表明可能存在季节性风向变化。泥裂以及恐龙分布特征显示足迹点以S/WS为湖心方向,以N/EN为湖岸方向。似跷脚龙类和东方强壮百合龙类足迹分布区域的差异性表明东方强壮百合龙类生活区域更靠近湖岸。恐龙足迹中存在的明显叠盖现象表明足迹不是同时,而是多次活动遗迹。小型兽脚类行迹中较多近于平行的行迹体现了集群性生活习性。行进行为研究又显示兽脚类的绝大多数为快速奔跑状态,但蜥脚类等为慢行状态。兽脚类与蜥脚类、疑似鸟脚类足迹数量之比远大于正常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比也表明,早白垩世中期的胶莱盆地生存着以兽脚类为主、蜥脚类和鸟脚类为辅的恐龙动物群。早白垩世晚期,胶莱盆地以及沂沭断裂带内蜥脚类、鸟脚类恐龙以及鸟类逐渐繁盛,这与华北北部恐龙足迹所恢复的造迹恐龙动物群特征较为一致。中国北方、韩国、日本白垩纪恐龙足迹以及骨骼化石发育情况暗示,晚中生代中国北方以及东亚地区发育一个以恐龙等脊椎动物为主的大型陆地动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诸城 早白垩世 莱阳群 恐龙足迹 古地理 古生态
下载PDF
山东诸城早白垩世莱阳期古地震事件与恐龙迁移 被引量:30
8
作者 何碧竹 乔秀夫 +1 位作者 田洪水 张艳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20-1330,共11页
在诸城断陷皇华镇大山村黄龙沟存在丰富的、多样的恐龙足迹化石,在紧邻化石埋藏层下伏及上覆地层中发现了下白垩统莱阳群杨庄组多套古地震记录,主要包含波状褶皱、底劈构造、液化砂岩脉、液化角砾岩、粒序断层、卷曲变形和震积不整合等... 在诸城断陷皇华镇大山村黄龙沟存在丰富的、多样的恐龙足迹化石,在紧邻化石埋藏层下伏及上覆地层中发现了下白垩统莱阳群杨庄组多套古地震记录,主要包含波状褶皱、底劈构造、液化砂岩脉、液化角砾岩、粒序断层、卷曲变形和震积不整合等塑性、脆性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分析表明初始沉积物、沉积相及构造作用确定了地震活动作用时形成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类型。在早白垩世莱阳群沉积中期,地震活动具有阶段性及频发性,以单向挤压的丘-槽构造及双向挤压的波状变形为主,且后期有构造活动强度加大的特征。根据已识别的古地震记录发育及古地震活动强度分析,推测此时期发震断裂可能是断陷的南缘断裂——五莲断裂。区域构造作用使得该时期沉积环境发生变化,由湖相逐渐过渡到河流相,在突发古地震事件发生之后,在滨浅湖区域留下了丰富的恐龙迁徙足迹。古地震记录的研究,可建立古地震事件与沉积、构造演化的联系,约束构造作用的属性、频次及时限,为确定盆地及周缘构造-沉积演化历史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古地震成因 恐龙足迹化石 早白垩世 山东诸城
下载PDF
基于恐龙足迹重建攀西地区白垩纪恐龙动物群 被引量:6
9
作者 曹俊 邢立达 +8 位作者 杨更 沈洪江 郑小敏 杨林 刘明 秦永超 张焕新 冉浩 茅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61-1966,共6页
攀西地区没有白垩纪恐龙骨骼化石记录,对该区白垩纪恐龙动物群组合的认识尚属空白。1991年,攀西地区首次发现了恐龙足迹,此后陆续发现了8个足迹点。这些足迹点共发现9种不同的非鸟恐龙足迹(6种非鸟兽脚类、1种蜥脚类和2种鸟脚类足迹),... 攀西地区没有白垩纪恐龙骨骼化石记录,对该区白垩纪恐龙动物群组合的认识尚属空白。1991年,攀西地区首次发现了恐龙足迹,此后陆续发现了8个足迹点。这些足迹点共发现9种不同的非鸟恐龙足迹(6种非鸟兽脚类、1种蜥脚类和2种鸟脚类足迹),以及翼龙和龟类足迹。共11种足迹形态类型由185道行迹(与孤立足迹)组成,可能代表着同等数量的造迹者。其中飞天山组的组合多样性最强,小坝组和雷打树组较弱。这个相对全面的足迹数据库,为该地区白垩纪四足类的古生态学普查提供了动物群的组成信息,这在该缺乏骨骼化石的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足迹 恐龙动物群 攀西地区 白垩纪
下载PDF
北京延庆千家店地区土城子组恐龙足迹点沉积环境 被引量:8
10
作者 何情 张建平 +2 位作者 邢立达 路硕 屈海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6-1734,共9页
北京延庆千家店地区晚侏罗世土城子组化石稀少,而新发现的恐龙足迹是北京恐龙存活过的重要证据,研究其沉积环境对恢复当时恐龙动物群的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区恐龙足迹主要包括兽脚类、蜥脚类和可能的鸟脚类足迹。运用地层... 北京延庆千家店地区晚侏罗世土城子组化石稀少,而新发现的恐龙足迹是北京恐龙存活过的重要证据,研究其沉积环境对恢复当时恐龙动物群的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区恐龙足迹主要包括兽脚类、蜥脚类和可能的鸟脚类足迹。运用地层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和沉积学方法,通过地层剖面、岩石薄片、足迹分布、沉积构造及详细的粒度分布特征,综合得出千家店地区土城子组三段恐龙足迹点的沉积环境,认为当时的沉积环境为含火山碎屑的浅湖沉积,恐龙足迹的赋存层位为湖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土城子组 恐龙足迹点 北京延庆
下载PDF
石花形恐龙幻迹:中国重庆綦江区下白垩统夹关组的罕见遗迹化石(英文) 被引量:5
11
作者 邢立达 洛克利 马丁 G. +8 位作者 王丰平 胡旭峰 罗顺清 张建平 杜伟 培森四世W.斯考特 谢显明 代辉 王荀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4-889,共6页
在中国重庆綦江区虎山足迹点发现了2个大型恐龙天然足模化石,化石赋存于砂质富集的夹关组的一悬崖底面。它们属于罕见的幻迹,同类足迹也发现于韩国和北美白垩系足迹点。放射状、同心及半脆性形变使这些幻迹具有切断状或网状外观,有时呈... 在中国重庆綦江区虎山足迹点发现了2个大型恐龙天然足模化石,化石赋存于砂质富集的夹关组的一悬崖底面。它们属于罕见的幻迹,同类足迹也发现于韩国和北美白垩系足迹点。放射状、同心及半脆性形变使这些幻迹具有切断状或网状外观,有时呈现出类似裂断花或菜花的形态。这正是当地"石头开花"民间传说的来源。这些特征表明,造迹者必然是恐龙,同时也清晰地展现了其外形态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足迹 幻迹 夹关组 下白垩统 綦江
下载PDF
四川美姑发现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 被引量:4
12
作者 鄢圣武 巴金 +2 位作者 邢立达 金灿海 毛胜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5-927,共3页
2016年8月,在位于西昌盆地边缘的四川美姑县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底部薄层粉砂岩之上,发现有恐龙足迹化石。恐龙足迹共3个,均与跷脚龙足迹相似。该发现对于古气候、古地理和地层对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足迹详细分类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侏罗纪 恐龙足迹 美姑 四川
下载PDF
内蒙古鄂托克旗查布地区恐爪龙类足迹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宝鹏 李建军 +2 位作者 白志强 常洁琼 张永强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90,共10页
内蒙古查布地区下白垩统中保存大量的兽脚类和蜥脚类恐龙足迹以及鸟类足迹化石,2014年再次对内蒙古鄂托克旗野外地质遗迹博物馆(8A和8B化石点)周边的地层进行系统考察,发现两个恐爪龙类恐龙(Deinonychosauria)的二趾型兽脚类足迹,这在... 内蒙古查布地区下白垩统中保存大量的兽脚类和蜥脚类恐龙足迹以及鸟类足迹化石,2014年再次对内蒙古鄂托克旗野外地质遗迹博物馆(8A和8B化石点)周边的地层进行系统考察,发现两个恐爪龙类恐龙(Deinonychosauria)的二趾型兽脚类足迹,这在鄂托克地区是首次发现。经对比研究,将其归入奔驰龙足迹属(Dromaeosauripus)。与奔驰龙足迹一起发现的还有其他两种兽脚类足迹(Asianopodus robustus和Grallator),反映了恐爪龙类恐龙的生活习性。此类足迹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内蒙驰龙足迹(Dromaeopodidae)的空白,增加了世界二趾型足迹的记录,也为鄂托克地区古生态与地层对比提供了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足迹 二趾型足迹 恐爪龙 查布 早白垩世
下载PDF
重庆綦江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严松 何政伟 +3 位作者 龙晓君 李晓琴 李能炯 龚黎明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10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綦江地质公园发育木化石、恐龙足迹、恐龙骨骼化石、鱼化石、沉积构造、丹霞地貌等地质遗迹景观,木化石和恐龙足迹为园区的导向型景观。木化石分布在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上部砂岩层中,砂岩层含钙质结核,在约300×200m2的砂岩层... 綦江地质公园发育木化石、恐龙足迹、恐龙骨骼化石、鱼化石、沉积构造、丹霞地貌等地质遗迹景观,木化石和恐龙足迹为园区的导向型景观。木化石分布在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上部砂岩层中,砂岩层含钙质结核,在约300×200m2的砂岩层内共埋藏有60多根木化石,其中一半木化石为钙化作用形成。恐龙足迹集中分布在白垩系上统夹关组(K2j)砂泥岩层中,岩层发育交错层理、波痕和泥裂。在夹关组的3个层位中共发现329个恐龙足迹,其分别属于甲龙类、鸟脚类和兽脚类。园区地质遗迹分布在一套河湖相沉积层中,其形成于内陆河湖网形成之时(如木化石),并随着四川盆地周围的湖泊系统解体而发展(如恐龙足迹),最终随着河流由堆积作用为主的阶段转变为以侵蚀作用为主的阶段而减弱(如丹霞地貌)。白垩纪上统夹关组的恐龙足迹群形成于干热的环境,多类型的恐龙足迹集中分布反映了白垩纪晚期(夹关期)恐龙种群的丰富,恐龙足迹的发现为区域内寻找白垩系地层的恐龙骨骼化石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恐龙足迹 木化石 古环境 重庆綦江
下载PDF
中国西南攀西地区下侏罗统益门组蜥脚类足迹:分类学与潜在的造迹者(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邢立达 Lockley Martin G +6 位作者 尤海鲁 彭光照 唐翔 冉浩 王涛 胡健 Persons Ⅳ W Scott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1-855,共5页
恐龙足迹和骨骼的记录往往出现在不同的地区。然而,一些地层显示了关系紧密的骨骼和足迹,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来源。报道了来自四川省攀西地区会理县通安镇通保村下侏罗统益门组中上部的蜥脚类足迹(雷龙足迹Brontopodus),其地理和地层归属... 恐龙足迹和骨骼的记录往往出现在不同的地区。然而,一些地层显示了关系紧密的骨骼和足迹,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来源。报道了来自四川省攀西地区会理县通安镇通保村下侏罗统益门组中上部的蜥脚类足迹(雷龙足迹Brontopodus),其地理和地层归属均与真蜥脚类的何氏通安龙极为接近。通保足迹与造迹者的关联是可能的,但目前还需要更多的证据。通保的雷龙足迹是攀西地区首次发现侏罗纪的蜥脚类足迹,这也表明,在早侏罗世,原始蜥脚类和基干蜥脚型类共存于中国西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足迹 蜥脚类 益门组 下侏罗统 通安
下载PDF
山东莒南后左山恐龙公园早白垩世恐龙足迹化石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李日辉 刘明渭 Lockley Martin R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山东省莒南县后左山恐龙公园内保存了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恐龙足迹化石。该足迹化石群产于早白垩世大盛群田家楼组,主要是兽脚类、鸟脚类恐龙的足迹,尤以前者占优质。最大的一个为椭圆形,大小100cm×70cm,可能系鸟脚类恐龙的足迹... 山东省莒南县后左山恐龙公园内保存了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恐龙足迹化石。该足迹化石群产于早白垩世大盛群田家楼组,主要是兽脚类、鸟脚类恐龙的足迹,尤以前者占优质。最大的一个为椭圆形,大小100cm×70cm,可能系鸟脚类恐龙的足迹。鸟脚类足迹大多为椭圆形,长轴一般30~40cm,常呈幻迹保存。最大的兽脚类足迹为三趾型,长49cm,宽35cm,是大型肉食龙类的足迹;最小的一个长8.5cm,宽4.5cm,可能是虚骨龙类的足迹。另外还发现了少量可能是驰龙的足迹,具有2个很长的趾(Ⅲ和Ⅳ趾),趾间角极小,二者几乎平行。鸟脚类恐龙足迹层位分布局限,但密度较大,产出的层面常发育泥裂、波痕,甚至冰晶痕,与泥岩、粉砂质泥岩等层位相关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足迹化石 驰龙类足迹 早白垩世 田家楼组 山东莒南
下载PDF
中国贵州中生代四足类足迹化石的回顾与新发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邢立达 曾嵘 +3 位作者 张羽 邱亮 佟柏霖 王董浩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3-885,共13页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中生代脊椎动物化石记录,多为三叠纪海生爬行类化石,侏罗纪和白垩纪的脊椎动物化石较少。目前,贵州省已发现中生代爬行类足迹点9处,分别为贞丰牛场、贞丰龙场、安顺幺铺、赫章辅处、毕节响水(2处)、仁怀茅台、赤水宝源... 贵州省拥有丰富的中生代脊椎动物化石记录,多为三叠纪海生爬行类化石,侏罗纪和白垩纪的脊椎动物化石较少。目前,贵州省已发现中生代爬行类足迹点9处,分别为贞丰牛场、贞丰龙场、安顺幺铺、赫章辅处、毕节响水(2处)、仁怀茅台、赤水宝源和习水同民足迹点。文中除描述了贞丰龙场新增的一批足迹化石外,整理并总结了所有足迹点的发现史、研究现状、足迹类型与特征以及所反映的古生态信息。已发现的遗迹记录由69条行迹和420个孤立足迹组成,足迹总数达991个。所有的遗迹化石指示了至少477个造迹者,包括海生爬行类、手兽足迹类、非鸟兽脚类、鸟类、蜥脚类和鸟臀类等,其中三叠纪以海生爬行类主导,侏罗纪和白垩纪以蜥臀类主导。这个数据集为贵州中生代古生物类群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是晚中生代稀缺骨骼化石记录的良好补充,为研究贵州省中生代脊椎动物群的古生态与古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足迹化石 古生态学 多样性
下载PDF
中国新沂马陵山白垩纪恐龙足迹——从虎到肉食龙及由传说至古生物学(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邢立达 钮科程 +4 位作者 马丁G洛克利 郭颖 唐永刚 W.斯考特培森四世 冉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5-910,共6页
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地区的4个神秘的印记,传统上被解释为“李存孝打虎处”的“虎爪印”和“人足迹”,重新将其解释为大盛群田家楼组恐龙足迹。这些足迹中只有一个最深的“虎爪印”保存了可识别的趾印,表明它是一个有着后内侧拇趾印的兽... 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地区的4个神秘的印记,传统上被解释为“李存孝打虎处”的“虎爪印”和“人足迹”,重新将其解释为大盛群田家楼组恐龙足迹。这些足迹中只有一个最深的“虎爪印”保存了可识别的趾印,表明它是一个有着后内侧拇趾印的兽脚类恐龙左足迹,是一道单步约50cm的直线行迹的一部分;另一种解释是该足迹为小型蜥脚类恐龙的右后足迹,形成行迹的右侧部分,其左侧部分没有保存。马陵山足迹点提供了恐龙足迹如何影响中国民间传说的另一个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恐龙足迹 蜥脚类 大盛群 传说
下载PDF
山东莒南地质公园发现小型兽脚类恐龙足迹化石MinisauripUS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日辉 Lockley Martin G +1 位作者 Matsukawa Masaki 刘明渭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5,共5页
在山东省莒南地质公园内发现6个小型恐龙足迹化石,被归入足迹属Minisauripus。化石产于下白垩统大盛群田家楼组,时代为早白垩世巴列姆(Barremian)—阿普特期(Aptian)。5个较大,长约6cm,产于下部"主"层面上,其中4个组成2节行... 在山东省莒南地质公园内发现6个小型恐龙足迹化石,被归入足迹属Minisauripus。化石产于下白垩统大盛群田家楼组,时代为早白垩世巴列姆(Barremian)—阿普特期(Aptian)。5个较大,长约6cm,产于下部"主"层面上,其中4个组成2节行迹;1个较小,长约3cm,位于"主"层面30cm之上的上部层面上。山东Minisauripus的特征是:足迹个体小(长3.1~5.6cm,宽2.0~3.7cm),三趾型,略不对称;足迹纵长,各趾近平行,趾垫较清晰;趾末端较钝,但爪迹较尖。Ⅲ趾比Ⅳ趾略长,而Ⅳ趾比Ⅱ趾略长且窄。此外,步幅较长,足长与步长之比约为10∶1。与四川、韩国的Minisauripus不同之处是:足迹个体较大,长约是它们的2倍。继中国四川和韩国之后,山东是Minisauripus在全球的第三个发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恐龙足迹 Minisauripus足迹属 早白垩世田家楼组 山东莒南地质公园
下载PDF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恐龙足迹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李建军 白志强 +3 位作者 Martin Lockley 周彬 刘疆 宋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3-742,共20页
2006年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西10公里处发现一恐龙足迹化石点。由于恐龙足迹产地的地层研究程度较低,因此这批恐龙足迹的研究在地层年代确定、以及恢复古环境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共识别出脊椎动物足迹化石119个,其... 2006年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西10公里处发现一恐龙足迹化石点。由于恐龙足迹产地的地层研究程度较低,因此这批恐龙足迹的研究在地层年代确定、以及恢复古环境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共识别出脊椎动物足迹化石119个,其中大部分为恐龙足迹,包括兽脚类恐龙足迹:玫瑰实雷龙足迹(Eubrontes glenrosensis)、海流图卡岩塔足迹(Kayentapus hailiutuensis ichnosp.nov)和鸟脚类恐龙足迹中型异样龙足迹种(Anomoepus intermedius),以及鳄类足迹的蛙步足迹,其中海流图卡岩塔足迹(Kayentapus hailiutuensisichnosp.nov)为新种。根据足迹形态的对比,推断造迹恐龙分别为兽脚类恐龙中的巨齿龙类(Megalosaurus)和双脊龙类(Dilophosaurus)以及鸟脚类恐龙棱齿龙类(Hypsilophodont)。通过对比发现乌拉特与波兰Opatw附近的Podole地区的早侏罗世的足迹组合十分相似,因此建议将乌拉特中旗海流图的足迹及含足迹地层的年代归入侏罗纪早期。根据对足迹产地附近的地层剖面的研究以及足迹组合中含大量鸟脚类恐龙足迹的事实推断:侏罗纪早期研究区古环境为山涧河流环境,雨量充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足迹 早侏罗世 乌拉特中旗 内蒙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