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0 kA铝电解槽焙烧工艺控制和优化
1
作者 曹亚兵 程久元 +3 位作者 杨成亮 王嘉盛 刘海锋 魏振鹏 《轻金属》 2024年第8期23-26,共4页
铝电解槽焙烧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焙烧温度的控制,核心是控制好焙烧温度均匀程度和上升梯度。本文详细阐述了500 kA铝电解槽焙烧工艺控制过程,通过对铺焦挂极、装炉、分流器和软连接的安装使用等关键因素进行工艺优化,使焙烧温度均匀程... 铝电解槽焙烧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焙烧温度的控制,核心是控制好焙烧温度均匀程度和上升梯度。本文详细阐述了500 kA铝电解槽焙烧工艺控制过程,通过对铺焦挂极、装炉、分流器和软连接的安装使用等关键因素进行工艺优化,使焙烧温度均匀程度、上升梯度得到明显改善,冲击电压大幅降低,阳极电流分布更加均匀,有效提升了焙烧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槽 焦粒焙烧 焙烧温度 铜质分流器 工艺控制优化
下载PDF
活性染料印花工艺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翊 张京彬 +3 位作者 沙乾坤 薛孟芳 张子超 黄凯 《染整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活性染料是棉织物印花应用最普遍的一类染料,具备高溶解度、高固色率、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有K型、N型、M型等类型,应根据印花固色工艺选择合适的染料。常用的印花流程较长,采用尿素和小苏打为固色剂,导致产生大量废水,污染环境。为了... 活性染料是棉织物印花应用最普遍的一类染料,具备高溶解度、高固色率、良好的稳定性等优点,有K型、N型、M型等类型,应根据印花固色工艺选择合适的染料。常用的印花流程较长,采用尿素和小苏打为固色剂,导致产生大量废水,污染环境。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可改用甲酸钠、双氰胺、乙二胺四乙酸钠、叔胺类等固色剂,亦可采用阳离子改性棉纤维或活性染料提高上染率。将上述两种方式应用于高温焙烘法和汽蒸法,可制备较高固色率的印花织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印花 短流程 高温焙烘法 汽蒸法
下载PDF
烤烟模块化烘烤工艺特征分析
3
作者 何蓉 王鹏宇 +3 位作者 彭奎 肖庆礼 袁明 谭奇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3期132-136,共5页
为建立基于模块化的烘烤工艺关键参数提取与工艺分析方法,通过传统记录与物联网设备,提取分析重庆市酉阳县不同部位、不同地区烟叶烘烤过程中各模块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及烘烤时间,并拟合出烘烤工艺曲线,对比分析其烘烤工艺特点。结果... 为建立基于模块化的烘烤工艺关键参数提取与工艺分析方法,通过传统记录与物联网设备,提取分析重庆市酉阳县不同部位、不同地区烟叶烘烤过程中各模块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及烘烤时间,并拟合出烘烤工艺曲线,对比分析其烘烤工艺特点。结果表明:酉阳县烘烤总时间中位值集中在215~235 h之间,板溪镇上部叶变黄时间比中部叶长10 h左右,板溪镇上部叶烘烤时间比两罾乡长20 h左右;板溪镇变黄阶段、定色阶段和干筋阶段烘烤时间占比分别为40%、30%、30%,而两罾乡分别为45%、30%、25%;两地干球温度调控相近,湿球温度调控存在差异,中部叶湿球温度随干球温度上升呈阶梯式上升,上部叶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在变黄后期和定色前期存在0.5℃左右的下降。基于模块化的烘烤工艺关键参数提取方法可较为准确地获取烟叶烘烤过程中各模块的烘烤时间、干球温度及湿球温度等关键参数,为后续智能化烘烤数据库构建与烘烤工艺的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模块化 烘烤工艺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物联网 智能烘烤
下载PDF
不同炮制工艺盐菟丝子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艳芳 姚惠凤 +1 位作者 陈文举 李秋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128-2130,共3页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工艺对盐制菟丝子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烘制温度(70、100、130、160、190、210℃)、烘制时间(10、15、30、45、60、75 min)、闷润时间(0.5、1、2、4、6 h)制备盐制菟丝子饮片。采用高效液...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工艺对盐制菟丝子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烘制温度(70、100、130、160、190、210℃)、烘制时间(10、15、30、45、60、75 min)、闷润时间(0.5、1、2、4、6 h)制备盐制菟丝子饮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片中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含量:色谱柱为Synergi 4u Hydro-Rp 80A,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为35℃。结果:金丝桃苷、芦丁、槲皮素、山柰素检测进样量线性范围分别为0.416-12.48μg(r=0.999 9)、0.14-4.2μg(r=0.999 9)、0.185-5.55μg(r=0.999 9)、0.078-2.34μg(r=0.999 8);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55%-99.74%(RSD=2.12%,n=6)、95.96%-101.42%(RSD=2.01%,n=6)、95.76%-102.75%(RSD=2.77%,n=6)、99.42%-104.93%(RSD=2.02%,n=6)。烘制温度为160℃,烘制时间为60 min,闷润2 h时盐制菟丝子黄酮类成分含量最高。结论:不同炮制工艺对盐菟丝子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菟丝子 烘制温度 烘制时间 闷润时间 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阳极焙烧传热和热应力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冯明杰 彭庆勇 +1 位作者 王恩刚 赫冀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56-1260,共5页
建立了阳极焙烧的三维传热和热应力模型,以现场测定的升温曲线为边界条件,对阳极的升温过程和热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阳极内的热应力随温度梯度同步变化,其最大温度梯度和热应力与焙烧时间成抛物线关系.进入中温加热... 建立了阳极焙烧的三维传热和热应力模型,以现场测定的升温曲线为边界条件,对阳极的升温过程和热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阳极内的热应力随温度梯度同步变化,其最大温度梯度和热应力与焙烧时间成抛物线关系.进入中温加热阶段时,阳极在宽度方向上具有最大的断面温差和最大的温度梯度,热应力也达到最大值.焙烧过程中,阳极宽度方向上的传热热流密度远大于长度和高度方向上的传热热流密度,两者相差大于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阳极 焙烧过程 热应力 温度梯度 热流密度
下载PDF
软烤扇贝加工过程的细菌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舒 许钟 +1 位作者 郭全友 杨宪时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9-206,共8页
对软烤扇贝加工过程中物料的细菌特性和有关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细菌菌群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室加工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Aw)的降低都主要发生在调味腌制、焙干过程,最终产品水分含量为42%左右,Aw为0.902±0.... 对软烤扇贝加工过程中物料的细菌特性和有关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细菌菌群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室加工中,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Aw)的降低都主要发生在调味腌制、焙干过程,最终产品水分含量为42%左右,Aw为0.902±0.003。工厂加工在焙干、烤制过程水分含量和Aw的降低较多,成品水分含量为42%左右,Aw为0.910±0.007,控制良好。实验室加工pH下降主要发生在调味腌制过程,产品pH为5.83左右,工厂产品pH没有明显下降,最终pH为6.70左右,不符合标准要求。实验室加工原料菌落总数是(4.47±1.59)×102cfu/g,在调味摆盘和包装过程分别上升到(1.35±0.83)×103cfu/g、(7.30±0.53)×102cfu/g,在焙干、烤制过程分别下降到(5.43±0.67)×102cfu/g、(2.90±0.75)×102cfu/g,二次杀菌冷却后产品菌落总数均小于300 cfu/g。工厂加工原料菌落总数为(9.08±0.20)×103cfu/g,焙干过程上升至(4.69±0.10)×105cfu/g,烤制过程下降到(1.12±0.40)×104cfu/g,包装过程上升至(2.58±0.20)×106cfu/g。二次杀菌冷却后3个产品中,有1个产品细菌总数为340 cfu/g,不符合企业标准要求。实验室烤制冷却后样品的主要菌群为芽孢杆菌,但仍含有小比例的葡萄球菌。二次杀菌冷却后,样品中仅残存芽孢杆菌,无球菌。工厂二次杀菌冷却后样品中主要菌群为芽孢杆菌,但仍含有相当数量的球菌,比例接近1/3,表明其生产过程不良,产品质量安全存在一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烤扇贝 温度-时间 栅栏因子 过程控制 球菌
下载PDF
建筑材料加工工艺对氡析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福东 冀东 +3 位作者 王春红 张永贵 潘自强 刘森林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8-412,共5页
为探讨不同加工工艺对掺渣建筑材料的氡析出率的影响,通过改变建筑材料的组成成分、焙烧温度、建筑材料表面和建筑材料内部压力差、粒径等因素在实验室内加工制作建筑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改变建筑材料原材料的配比,对建筑材料的氡析出... 为探讨不同加工工艺对掺渣建筑材料的氡析出率的影响,通过改变建筑材料的组成成分、焙烧温度、建筑材料表面和建筑材料内部压力差、粒径等因素在实验室内加工制作建筑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改变建筑材料原材料的配比,对建筑材料的氡析出率影响最为明显;改变焙烧温度次之;改变压制成型时建筑材料内部压强和外部压强差对氡析出率影响不明显。对于生产页岩砖的企业,煤矸石含量在40%~50%,原材料的球磨粒径小于2mm,焙烧温度在960℃或者在1020℃附近,负压在85kPa时,氡的析出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出率 建筑材料 加工工艺 焙烧温度
下载PDF
焙烧工艺对阳极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楠 《轻金属》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43,共6页
通过焙烧工艺对阳极质量影响的分析,研究了升温速率,焙烧终温,保温时间对阳极质量的影响.为了保证阳极质量,其升温速率尽量不要超过16℃/h,阳极的焙烧终温尽量控制在1100℃左右,同时也会降低制品温差水平和能耗水平.焙烧保温时间的延长... 通过焙烧工艺对阳极质量影响的分析,研究了升温速率,焙烧终温,保温时间对阳极质量的影响.为了保证阳极质量,其升温速率尽量不要超过16℃/h,阳极的焙烧终温尽量控制在1100℃左右,同时也会降低制品温差水平和能耗水平.焙烧保温时间的延长将有利于阳极电阻率的降低,控制能耗保温时间在24小时以内比较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工艺 升温速率 焙烧终温 保温时间
下载PDF
500 kA石墨化阴极电解槽燃气焙烧工艺技术研究
9
作者 曹亚兵 王嘉盛 杨珅 《轻金属》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39,共4页
本文根据500 kA石墨化电解槽阴极、阳极、扎固糊的理化性能,对电解槽燃气焙烧工艺温度梯度控制标准和燃气配比(空气过剩系数)控制标准进行优化试验,提高了燃气焙烧效率和焙烧质量,节约焙烧成本的同时降低了阴极压降。
关键词 石墨化阴极 燃气焙烧 温度梯度 空气过剩系数 焙烧工艺
下载PDF
用金属有机溶液和浸渍法制备SiO_2和TiO_2光学薄膜
10
作者 黎夏生 熊予莹 廖秉良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1期51-55,共5页
采用TiO_2和SiO_2的金属烃氧基在乙醇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制成胶状非晶态物质溶液.用浸渍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出多层TiO_2/SiO_2介质复合膜.它具有涂膜设备和工艺简单,成本低等特点.作者对溶液配制、涂膜工艺和膜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 采用TiO_2和SiO_2的金属烃氧基在乙醇溶液中进行水解反应,制成胶状非晶态物质溶液.用浸渍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出多层TiO_2/SiO_2介质复合膜.它具有涂膜设备和工艺简单,成本低等特点.作者对溶液配制、涂膜工艺和膜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由实验得出膜厚d与溶液浓度C及提拉速度V的关系;给出了膜厚随其热处理温度的变化;并用扫描电镜对膜的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溶液 介质复合膜 浸渍提拉法 焙烧温度 薄膜厚度
下载PDF
5种不同干燥方式对云南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倩 熊梦钒 +4 位作者 周艳珠 陈泽文 黄媛 李亚莉 周红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6772-6780,共9页
目的 探讨5种不同干燥方式(全烘、炒烘结合、炒干、日光干燥、微波干燥)对云南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优化干燥的关键工序,探寻云南工夫红茶最适干燥方式。方法 以夏秋季佛香三号品种和清水三号品种优质鲜叶为原料,经过相同的萎凋、揉捻、... 目的 探讨5种不同干燥方式(全烘、炒烘结合、炒干、日光干燥、微波干燥)对云南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优化干燥的关键工序,探寻云南工夫红茶最适干燥方式。方法 以夏秋季佛香三号品种和清水三号品种优质鲜叶为原料,经过相同的萎凋、揉捻、发酵工序后,按照实验设计进行不同干燥温度及不同的干燥方式进行干燥,制得实验样品。通过设置毛火100、110、120℃和足火90、100、110℃的干燥组合条件,对比分析所制成品茶理化成分及感官品质,探寻云南工夫红茶最佳干燥温度组合。并基于此分析5种不同干燥方式对成品茶理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 云南工夫红茶最优干燥温度组合为毛火110℃,足火90℃。全烘有利于工夫红茶各项感官指标的协调,综合品质最好;日光干燥有利于花香、果香的形成,且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均高,有利于茶汤形成“红、亮,有金圈”的品质特征;微波干燥有利于花香型香气物质的形成,但汤色茶红素茶褐素含量较低,不利于“红汤”的形成;炒干不利于红茶干茶色泽的形成,也不利于滋味物质的形成,整体滋味评价均呈现出稍涩;炒烘结合的干燥方式有利于产生焦糖香,甜香。结论 5种干燥方式中,全烘更有利于云南工夫红茶各项品质的形成,其次是日光干燥和炒烘结合干燥,其次是微波干燥,最后是炒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夫红茶 毛火 足火 干燥温度 品质
下载PDF
基于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低温低湿烘烤工艺对云烟87烟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覃潇 姚少云 +6 位作者 王祖福 汤晓明 姚旺 符昌武 李迪秦 王修忠 成志军 《作物研究》 2022年第6期546-550,567,共6页
为探讨低温低湿烘烤工艺技术在湘西植烟区烟叶调制上的可行性,比较分析了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和低温低湿烘烤工艺下云烟87烤后烟叶的质量差异。结果表明:与中温中湿烘烤工艺相比,低温低湿烘烤工艺下,X2F、B2F和C3F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可用... 为探讨低温低湿烘烤工艺技术在湘西植烟区烟叶调制上的可行性,比较分析了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和低温低湿烘烤工艺下云烟87烤后烟叶的质量差异。结果表明:与中温中湿烘烤工艺相比,低温低湿烘烤工艺下,X2F、B2F和C3F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CUI)分别提高3.29%、2.62%和2.47%,感官质量指标评价总分值分别提高8.89%、10.8%和6.02%,外观质量指标评价总分值分别提高7.32%、10.0%和8.05%,物理特性指标评价总分值分别提高5.97%、14.6%和3.59%,烟叶质量综合指标评价总分值分别提高5.83%、8.31%和5.36%。同时,本研究使用的烘烤燃料总成本较对照低14.3%。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低温低湿烘烤工艺可提高湘西烟区种植的云烟87烟叶烘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烘烤 低温低湿烘烤工艺 烟叶质量 云烟87
下载PDF
干辣椒节炒制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欠 唐毅 +5 位作者 郑红 吴迪 黄采姣 江雪雪 徐伟伟 张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2-127,共6页
以公司采购的山东产地干小椒为实验材料,对该品种小椒切节炒制工艺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小椒节炒制质量的影响;并在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实验基础上进行不同烘制和炒制方式的优化实验,以确定最优的烘制... 以公司采购的山东产地干小椒为实验材料,对该品种小椒切节炒制工艺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小椒节炒制质量的影响;并在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实验基础上进行不同烘制和炒制方式的优化实验,以确定最优的烘制工艺和炒制方式。结果表明,干小椒于90℃炒制50 min质量最好;小椒切节后烘15 min后关火烘制15 min,分离去籽,利用滚筒电炒锅间断炒制方式,先于90℃炒制20 min,冷却至常温;再于80℃炒制20 min,冷却至常温,75℃炒制10 min质量最好,炒制的小椒节水分含量为1.85%,色度红值为10.8,辣椒素含量为0.658 g/kg,色泽红亮,香味浓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小椒 炒制时间和温度 烘制工艺 炒制工艺
下载PDF
以湿球控制为主烘烤对烤烟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光伟 陈振国 +3 位作者 李建平 孙敬国 陈均芝 陈国权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640-643,共4页
为研究密集烤房温湿度环境与烤后烟叶质量的关系,尤其是湿度对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设计了同一湿球温度曲线下的不同干球温度烘烤处理。结果表明,在同一湿球温度曲线下,变黄前期干球温度高变黄快,变黄后期干球温度高的变黄慢;各处理随着... 为研究密集烤房温湿度环境与烤后烟叶质量的关系,尤其是湿度对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设计了同一湿球温度曲线下的不同干球温度烘烤处理。结果表明,在同一湿球温度曲线下,变黄前期干球温度高变黄快,变黄后期干球温度高的变黄慢;各处理随着干球温度的升高,外观质量、经济性状中部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上部叶逐渐降低;高干球温度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评吸质量较差;建议中部叶烘烤各阶段干球温度控制在37~38、41~42、47~48、53~54℃,上部叶各阶段干球温度以36、38、46、5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烘烤 温湿度 烘烤质量 烘烤工艺
下载PDF
全麦法棍的制作工艺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敏 《现代食品》 2017年第24期126-128,共3页
本文以高筋粉、全麦粉为主料,葡萄干、黑芝麻、白芝麻、瓜子仁、盐、糖、酵母、黄油、冷水为辅料,通过实验制作,既能保持白法棍本来的风味特点,又能在原来的基础上使其口感更香脆,更有嚼劲,味道也更香甜,充满浓浓的麦香味。
关键词 全麦法棍 制作工艺 烘焙时间 烘焙温度 醒发时间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涂装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恩 刘晓旭 尤华伟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88,共4页
本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的涂装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极星汽车厂第一代碳纤维跑车的实际涂装过程,完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整体涂装工艺,相比传统涂装,碳纤维表面涂装应更加关注基材的来件质量、涂料低温烘烤工艺以及打磨过程中产生... 本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的涂装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极星汽车厂第一代碳纤维跑车的实际涂装过程,完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整体涂装工艺,相比传统涂装,碳纤维表面涂装应更加关注基材的来件质量、涂料低温烘烤工艺以及打磨过程中产生的打磨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材料 涂装工艺 基材质量 低温烘烤工艺 打磨灰控制
下载PDF
基于SU—8光刻胶的微光学元件制备工艺研究
17
作者 鹿胜康 唐波 +2 位作者 陈伟 郜晚蕾 金庆辉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2-26,共5页
面向光学传感器微型化需求,针对传统光学元件体积偏大和不易集成等问题,探索了使用SU—8光刻胶制备聚合物微型透镜等光学元件的全套制备工艺。对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创新性地使用长时间45℃低温前烘技术解决了厚SU—8结构制... 面向光学传感器微型化需求,针对传统光学元件体积偏大和不易集成等问题,探索了使用SU—8光刻胶制备聚合物微型透镜等光学元件的全套制备工艺。对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创新性地使用长时间45℃低温前烘技术解决了厚SU—8结构制备过程中易脱落和侧壁均匀程度差的问题。并根据光刻胶使用场景的不同,给出了在平面结构上的甩胶和沟槽结构中的喷胶工艺参数及方法,为光学元件微型化提供了解决方案。经过显微镜和台阶仪测试,平面结构上SU—8光刻胶最大制备厚度可达180μm,沟槽结构中使用喷胶工艺制备厚度可达200μm以上,结构厚180μm时,侧壁顶部与底部最大线宽差小于2μm,使用光学平台和激光器对微光学元件进行了简单测试,均符合设计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8光刻胶 微光学元件 制备工艺 低温前烘 聚合物
下载PDF
碳素制品焙烧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武岩鹏 周铁柱 曹兴卫 《江西有色金属》 2010年第2期26-28,共3页
通过对焙烧升温曲线的优化,挥发份的白烟焚烧和填充料的充分利用,使挥发份得到了充分的燃烧,节约了煤气的用量,降低了填充料的烧损,炭块质量一直非常稳定,焙烧曲线从168h缩短到了156h,同时节能减排,降低了环保设备的工作负荷和安全隐患... 通过对焙烧升温曲线的优化,挥发份的白烟焚烧和填充料的充分利用,使挥发份得到了充分的燃烧,节约了煤气的用量,降低了填充料的烧损,炭块质量一直非常稳定,焙烧曲线从168h缩短到了156h,同时节能减排,降低了环保设备的工作负荷和安全隐患,优化周围环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工艺 升温曲线 挥发份 填充料
下载PDF
带盖环式炉新焙烧制度的试行
19
作者 蒋利 强满祥 赵重福 《炭素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3期44-45,共2页
对国内外环式炉现行焙烧制度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焙烧制度。运行实践表明:新焙烧制度可节能降耗,炉室上下温差可缩小到105℃以下,制品焙烧质量能得到改善。
关键词 环式炉 焙烧制度 能耗 温差 电极 石墨电极
下载PDF
焙烧参数对预焙阳极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彭庆勇 王克 王广稳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9-51,58,共4页
搭建了实验平台,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升温速率和终焙温度对预焙阳极体积密度、气孔率、电阻率和挥发分析出率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孔率、电阻率和挥发分析出率都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升温速率较小时,体积密度随升温速率的增... 搭建了实验平台,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升温速率和终焙温度对预焙阳极体积密度、气孔率、电阻率和挥发分析出率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孔率、电阻率和挥发分析出率都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在升温速率较小时,体积密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大快速减小,当升温速率超过80℃/h后,再增大升温速率,体积密度变化不大。体积密度、气孔率和挥发物析出率都随终焙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电阻率则随终焙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焙阳极 焙烧过程 升温速率 终焙温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