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接受的问题与对策
1
作者 刘智玉 周业勤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话语在学生认知建构、情感内化、行为选择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各个环节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思政课教学话语接受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话语接受倾向功利化、话语接受效果浮于表面以及知行转化障碍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话语在学生认知建构、情感内化、行为选择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各个环节起着重要作用。当前,思政课教学话语接受过程中存在着学生话语接受倾向功利化、话语接受效果浮于表面以及知行转化障碍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教师未能走进学生生活因而对学生话语接受特点把握不到位、现有考核方式偏重于教材话语记忆以及课程实践教育未能真正走进现实生活。因此,为提高思政课教学话语接受程度,需要思政课教师走进学生生活、在互动中实现师生话语融合;创设民主宽松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走进社会的条件,促进知行转换;丰富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话语中的三观而非教材话语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话语 话语接受 以人为本 实践教育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论的平行性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立 《武陵学刊》 2016年第3期86-95,共10页
中国古代文论的根本特征是平行性,区别于西方文论的切入性。所谓平行性,指的是古代文论较少采用逻辑、概念、分析、推理等方式直接切入性地表达观点,而常采用一种平行的方式即如比喻、象征、类比、拟人、意境营造、暗示等方式来间接言说... 中国古代文论的根本特征是平行性,区别于西方文论的切入性。所谓平行性,指的是古代文论较少采用逻辑、概念、分析、推理等方式直接切入性地表达观点,而常采用一种平行的方式即如比喻、象征、类比、拟人、意境营造、暗示等方式来间接言说,并使言说内容与评论对象平行的特征。平行性使得古代文论范畴与比喻都表现出能指的诗意滑动、无限替换与平行游戏,也使古代文论的诸多特征如朦胧、诗性、生命性、整体性、形象性等得到解释。在这个意义上,诗性思维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平行性思维,而中国古代文论的终极价值与最高指向则是从平行走向天人合一。平行性特征是由中国古代文论的精神价值取向特征、思维特征和话语特征所决定的。古代文论家将文学作品看成与自己同质平行的生命整体,这也是古代文论区别于西方文论的根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论 平行性 精神特征 思维特征 话语特征
下载PDF
功能派翻译理论在广告英译中的运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向晖 《孝感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3-66,共4页
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了目的性原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要求翻译活动必须依据翻译目的,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同时,它还强调了忠实原则,并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化的观点。在广告英译的实践中,以该理论为指导,可以使译文更容易... 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了目的性原则,突破了对等理论的限制,要求翻译活动必须依据翻译目的,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同时,它还强调了忠实原则,并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化的观点。在广告英译的实践中,以该理论为指导,可以使译文更容易为英语受众接受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派翻译理论 广告 英语 目的论 忠实性原则 多元化翻译标准 语篇
下载PDF
艺术学想像力诸问题研究
4
作者 梁玖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9-136,共8页
艺术学成为独立门类后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不断建构自身的学科学理以供给学科内外的人分享和运用。由是,该文尝试提出"艺术学想像力"的研究命题,并运用社会学等研究方法,通过设定讨论艺术学想像力的逻辑起点——"置身其... 艺术学成为独立门类后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不断建构自身的学科学理以供给学科内外的人分享和运用。由是,该文尝试提出"艺术学想像力"的研究命题,并运用社会学等研究方法,通过设定讨论艺术学想像力的逻辑起点——"置身其中的眺望"、"叩问获得另一种实在",重点理解艺术学想像力及其体系。本文认为,艺术学想像力乃指对存在与非存在悲欣情曲间巧妙关系的取向增进性空灵建构能力学说;艺术学想像力能力学说是对艺术学学科特质与时空之专注性、概念性、原理性、顶点性与相关性的揭示与识别表征;艺术学想像力学说的建立与存在具有促进"基于艺术既有的远走"性学理与方法的引领价值。总之,该研究及其确立的艺术学想像力思想,对个体或群体寻求走出艺术之困、探求无知新艺、厚重性建构艺术学学科都有认识论和方法论、实验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想像力 学科建设 能力学说 悲欣情曲 取向增进性
下载PDF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转换
5
作者 朱冬梅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94-97,共4页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文本"式话语是造成学生主体性缺失、师生关系异化和学生知行脱节的根本原因,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深层症结。构建"人本"式话语是走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本...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文本"式话语是造成学生主体性缺失、师生关系异化和学生知行脱节的根本原因,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深层症结。构建"人本"式话语是走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本"式话语困境的根本出路,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从"文本"式话语到"人本"式话语的转换的路径主要包括建立对话型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强化实践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话语 “文本”式话语 “人本”式话语
下载PDF
权力话语理论观照下异化策略在外宣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6
作者 宋红波 黄攀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11年第2期13-16,共4页
过去我国外宣翻译多采用归化翻译策略,但随着中国成功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正在举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广州亚运会,中国的实力和地位得到世界的认可,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保持原文的&... 过去我国外宣翻译多采用归化翻译策略,但随着中国成功举办2008北京奥运会,正在举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及广州亚运会,中国的实力和地位得到世界的认可,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保持原文的"原汁原味",反映出源语的民族文化特点的异化翻译策略在外宣翻译中的作用日趋明显。文章拟以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为依托,论述了异化翻译策略在外宣翻译中的优势或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宣翻译 异化翻译策略 权力话语理论 源语
下载PDF
刑事冤错案件的深层成因探赜——基于典型案例与司法语境的解读
7
作者 陈磊 张宇 李璟瑞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16-122,共7页
司法规范化的到场、权力高层的关注、学者学术研究的关怀使得对刑事冤错案件深层成因的理性解读成为一种契机。实证样本研究表明,我国刑事冤错案件的纠错原因多具偶然性、救济管道不畅通、救济进程存在博弈。对两种主流范式的省思可以发... 司法规范化的到场、权力高层的关注、学者学术研究的关怀使得对刑事冤错案件深层成因的理性解读成为一种契机。实证样本研究表明,我国刑事冤错案件的纠错原因多具偶然性、救济管道不畅通、救济进程存在博弈。对两种主流范式的省思可以发现,观念误区与制度痹症是"话语中心论"的关注焦点,而科技落后与认知局限则是"物质中心论"的论证理据。法治话语的实践困境、司法政策的倾向性与司法绩效的实体导向性等转型时期的历史、社会及制度语境决定了中国刑事冤错案件的普遍性和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冤错案件 物质中心论 话语中心论 司法政策 司法绩效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生活化话语体系的构建——基于福柯规训理论视角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慧微 朱晨静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55-61,共7页
思政课生活化话语体系转换的探索,旨在追求抽象理论与现实生活融通而具象化,以增强其亲和力、实效性和思想性。在坚持思政课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将教学话语转向日常生活实践,从话语双主体、话语内容、提高话语有效性三方面促进话语体系的... 思政课生活化话语体系转换的探索,旨在追求抽象理论与现实生活融通而具象化,以增强其亲和力、实效性和思想性。在坚持思政课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将教学话语转向日常生活实践,从话语双主体、话语内容、提高话语有效性三方面促进话语体系的生活化转换。注重从鲜活的案例和生活体验中凝练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度。尊重学生主体的平等地位、关注学生多样化个性,借助大众化、有力量的话语表达,让理性光辉与生活气息、学理性与时代性融合的话语内容融汇在思政课堂,使大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思政课实践中坚定信仰,收获成长,从而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训理论 高校思政课 话语体系 生活化 德育
下载PDF
死于幻想?或是死于清醒?——论《蝴蝶君》伽里玛之死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利均 《昭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95-98,109,共5页
《蝴蝶君》是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对普契尼(Giacomo Puccini)歌剧《蝴蝶夫人》的“逆写”,颠覆了西方对东方的模式化观念。西方男子伽里玛爱上东方“女子”宋丽玲,二十年后发现自己才是真正的“蝴蝶夫人”,而后在监狱中自杀。运... 《蝴蝶君》是黄哲伦(David Henry Hwang)对普契尼(Giacomo Puccini)歌剧《蝴蝶夫人》的“逆写”,颠覆了西方对东方的模式化观念。西方男子伽里玛爱上东方“女子”宋丽玲,二十年后发现自己才是真正的“蝴蝶夫人”,而后在监狱中自杀。运用东方主义话语理论分析伽里玛之死,揭示伽里玛死亡的原因不仅在于他的东方幻想,也在于他清醒的认识到他和“蝴蝶夫人”一样的“女性”以及“他者”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君》 东方主义话语理论 伽里玛之死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批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朝霞 刘立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0年第3期76-79,共4页
本文阐明了殖民主义批评是一种政治批评 ,而作为当今西方显学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则是一种文化批评。深入研究了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范畴中的东方主义文化批评和女权主义文化批评 ,并指出了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批评对我们实现文化战略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东方主义 文化话语 女权主义
全文增补中
方法和视域:中国当代生态批评理论构建研究
11
作者 黄轶 杨高强 《中州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构建的多维性或者称为“芜杂”,从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生态批评面对的“中国话语”,其内涵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中国式现实”和“中国式成因”,二是生态批评理论在中西对话中复杂而又独特的学术资源、思想倾... 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构建的多维性或者称为“芜杂”,从根本上取决于中国生态批评面对的“中国话语”,其内涵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中国式现实”和“中国式成因”,二是生态批评理论在中西对话中复杂而又独特的学术资源、思想倾向和文化根基。如果能够在这个基本事实上予以理解和包容,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是充满活力的、多元丰富的,也是具有生成原生自洽潜质的。换而言之,正是由于和西方不同的“中国话语”内涵,使得生态批评在中国形成了不少可以视为“原生性”“创见性”的理论构建特点,具体体现为其理论构建的基本路径是“西学转化”和“古为今用”,其理论的主要视域既强调“自然之维”又突出“人文关怀”,形成了一种温和的“人本生态主义”的主流批评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批评 理论构建 中国话语 人本生态观
下载PDF
生活化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提升研究
12
作者 贾则琴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10,共6页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生活化水平是提高话语可接受性和完善相关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存在话语理念创新滞后、话语传播内容陈旧、话语传播...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的生活化水平是提高话语可接受性和完善相关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存在话语理念创新滞后、话语传播内容陈旧、话语传播方式简单、话语体系建设落后四大问题。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生活化,应从提升教学话语理念、丰富话语传播内容、转换话语传播方式、完善话语体系建设等方面实现路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话语 生活化
下载PDF
刑事庭审法官话语博弈目的及策略特征研究
13
作者 向波阳 徐傲龙 《政法学刊》 2024年第4期91-98,共8页
刑事庭审法官话语的博弈交际具有阶段性、兼容性和整体性等特点,法官通过控制话题、话语轮转、问答序列、指令性言语、重述、重复、打断、预设、对照和修正等话语策略来组织控辩双方有序地进行话语博弈,实现博弈交际目的一致、目的中立... 刑事庭审法官话语的博弈交际具有阶段性、兼容性和整体性等特点,法官通过控制话题、话语轮转、问答序列、指令性言语、重述、重复、打断、预设、对照和修正等话语策略来组织控辩双方有序地进行话语博弈,实现博弈交际目的一致、目的中立和目的多重。法官通过运用这些话语策略能有效地促进庭审整体博弈交际目的的实现,从而构建和谐的刑事庭审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庭审 博弈交际目的论 法官话语 话语策略
原文传递
生活儒学的话语理论——兼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建构问题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玉顺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3,共19页
与福柯的“话语”概念相比较,生活儒学的“话语”概念同样并非“语言”概念,但同时也注意话语的语言形式;同样关注“主体何以可能”的问题,但更深入彻底地揭示作为话语基础的存在者化的既定社会关系何以可能的问题,从而导向“前主体性... 与福柯的“话语”概念相比较,生活儒学的“话语”概念同样并非“语言”概念,但同时也注意话语的语言形式;同样关注“主体何以可能”的问题,但更深入彻底地揭示作为话语基础的存在者化的既定社会关系何以可能的问题,从而导向“前主体性”观念;同样注重历史,但认为历史并非本源性的存在——生活;同样认为话语是言说,但并不专指特定历史情境中的言说,而是泛指任何生活情境中的言说。生活儒学的话语理论旨在区分话语的层级,但并非塔尔斯基的语言层次,而与海德格尔对“人言”与“道言”的区分具有同构关系或对应关系。生活儒学将话语区分为“有所指”的言说即“主体话语”和“无所指”的言说即“前主体性话语”。关于主体话语的典型理论是索绪尔的语言学和弗雷格的语言哲学,在现代中国哲学中的典型体现是“失语”说和所谓“中西比较”。前主体性话语则是本真的“情语”,其典型为“诗语”,乃是“天命”之“诚”,具有存在论层级的奠基性。现代中国哲学的“中西”“古今”话语即属主体话语;而生活儒学的话语理论则因其“前主体性话语”观念而超越“中西”“古今”话语并为之奠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首先需要解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传统话语,超越“中西”“古今”对峙,才能建构起一个新的“存在哲学→本体哲学→分支哲学”话语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儒学 话语理论 话语 言说 中国哲学话语体系
原文传递
研究生导师组集体身份的话语建构研究——以导师组“我们”的使用为例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咏梅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4,共4页
本文从机构话语视角出发,采用社会身份理论为理论框架,以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我们"为身份标记,通过分析由三位研究生导师组成的导师组在研究生论文汇报中的话语互动,探讨导师组在机构语境下建构集体身份的话语实践。研究结果表... 本文从机构话语视角出发,采用社会身份理论为理论框架,以第一人称代词复数"我们"为身份标记,通过分析由三位研究生导师组成的导师组在研究生论文汇报中的话语互动,探讨导师组在机构语境下建构集体身份的话语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导师组使用"我们"建构集体身份的话语实践既与机构话语的"目的导向"紧密相关,也带有明显的人际关系维度。同时,三位导师"我们"的使用频率和涉及语用功能的不同,揭示出导师组的"角色分工"及相应的"互动权利和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话语 集体身份 社会身份理论 目的导向 角色分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