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私利性规范的内涵、合理性和适用范围 被引量:12
1
作者 欧阳锋 徐梦秋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39,51,共5页
本文对默顿的“无私利性”规范做新的解读 ,力图消除翻译上和理解上的错误 ;归纳了批评“无私利性”规范合理性的四种类型 ,并针对性地提出反批评和辩护 ;界定了“无私利性”规范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 无私利性(非谋利性、超功利性) 科学规范 罗伯特.K.默顿
下载PDF
“需要”和“欲望”:正确理解“审美无利害性”必须分清的两个概念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元骧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41,共7页
康德把审美判断的特征从"质"的契机上界定为"无利害关系的自由愉快",其用意在于借助审美来抵制人的思想行为受"欲望"所支配,从而使人具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表明审美乃是"作为一个人的人&qu... 康德把审美判断的特征从"质"的契机上界定为"无利害关系的自由愉快",其用意在于借助审美来抵制人的思想行为受"欲望"所支配,从而使人具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表明审美乃是"作为一个人的人"所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需求。但这一思想从王国维把"美学"介绍到我国的那一天开始,就遭到我国美学界的曲解和误解,以致对"需要"与"欲望"不加区分、把"需要"也当作"欲望"来加以否定,从而造成我国现代美学研究领域的所谓"人生艺术化"而实际上却是与现实人生分离的一种高蹈的理论。由此,在区分"需要"与"欲望"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可以看到美与"作为一个人的人"的生存活动的不可分离性,即美是人的生存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王国维 需要 欲望 审美无利害性
下载PDF
杜威实用主义美学与“审美无利害”原则 被引量:6
3
作者 吕宏波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7-90,共4页
康德为美学所确立的“审美无利害”的原则曾是审美现代性的基石之一,而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从经验自然主义出发,系统地否定了“审美无利害”的原则。康德确立这一原则,是希望通过审美来弥合主客体的分立,而杜威否定和批判这一原则,是为... 康德为美学所确立的“审美无利害”的原则曾是审美现代性的基石之一,而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从经验自然主义出发,系统地否定了“审美无利害”的原则。康德确立这一原则,是希望通过审美来弥合主客体的分立,而杜威否定和批判这一原则,是为了维护审美的多元个性和鲜活生动的审美经验。他们其实都属于审美现代性的范畴,只不过从不同维度出发而已。二者在这一原则的对立上,再一次体现了现代性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威 实用主义美学 审美无利害 审美现代性
下载PDF
叙事在何种意义上可能是美的? 被引量:1
4
作者 包向飞 姚璇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99-107,共9页
叙事形态的普遍化和叙事载体的多样化使叙事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极大地拓展,叙事不再囿于传统的文学范围。无论从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角度来看,带有目的的"挑选"是人类在叙事中都无法回避的。相比之下,审美无利害(无目的的美)一... 叙事形态的普遍化和叙事载体的多样化使叙事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极大地拓展,叙事不再囿于传统的文学范围。无论从消极的还是积极的角度来看,带有目的的"挑选"是人类在叙事中都无法回避的。相比之下,审美无利害(无目的的美)一直或明或暗地属于西方美学的核心内涵。由此,就叙事所必然关涉的既定目的来说,叙事与美似乎是背道而驰的。这一对立清晰地表现在两种迥然相异的叙事上:一方面,以同一性、强制性和封闭性为特征的"宏大叙事"必然有违无利害的审美;另一方面,深陷资本主义利害的"任意叙事"也很难与审美兼容。经过辨析,美并非与一切叙事相悖。"倾听式叙事"不同于宏大叙事和任意叙事,它作为不预先设定目的却能实现真正交流和理解的"对话",具有内在规定性,故此它契合了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审美无利害 倾听哲学
下载PDF
后文化研究时代的美学 被引量:7
5
作者 高建平 《美育学刊》 2011年第4期1-11,共11页
作为一门学科,美学在中国曾经扮演过某种角色,这个角色后来被文化研究所取代,今天在重新恢复美学的地位时,仍需从文化研究中吸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美学的复兴是经过文化研究并超越文化研究的一种复兴。接纳文化研究,可以使美学研究走出... 作为一门学科,美学在中国曾经扮演过某种角色,这个角色后来被文化研究所取代,今天在重新恢复美学的地位时,仍需从文化研究中吸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美学的复兴是经过文化研究并超越文化研究的一种复兴。接纳文化研究,可以使美学研究走出"审美无功利"的狭窄圈子。不过,为了给美学寻找一个新的定位,还需要回归审美评价,回归文学自身。另外,还要再次回到马克思主义,使美学成为面对着社会发展,针对着各种各样流行的艺术趋势来发言的一种艺术批判的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文化研究 美学 审美无功利 审美评价 艺术批判
下载PDF
评阿诺德“去个人好恶”的文学批评原则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意青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09年第2期313-326,共14页
本文以评介马修·阿诺德的批评理论为中心讨论了文学批评的原则、西方和中国的批评实践、两希传统对西方批评的不同影响以及现当代多元文论语境中批评的特点和问题,并肯定了阿诺德对批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的追求。
关键词 阿诺德 批评 去个人好恶 认识论 逻各斯中心 希伯来 希腊
下载PDF
走向后经学时代的文学之思——关于王国维文学研究的重新认识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睿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6-141,共6页
以经学作为理论资源 ,运用经学的意识形态、思维模式、话语方式来定义和评判文学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主流。时至 2 0世纪初 ,经学对人们文学思考的控制却难以为继。此时王国维的一系列文学研究活动颇引人注目 ,尤其是《红楼梦评论》、《人... 以经学作为理论资源 ,运用经学的意识形态、思维模式、话语方式来定义和评判文学是中国传统文论的主流。时至 2 0世纪初 ,经学对人们文学思考的控制却难以为继。此时王国维的一系列文学研究活动颇引人注目 ,尤其是《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史》分别在小说论、词论、戏曲论三个领域消除了经学眼光 ,尝试了新型的文学批评模式和文学研究方法 ,其基本思路、价值体系和主要术语 ,都已凸现出“后经学”文论的特征 ,成为中国文论走出经学时代的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经学时代 王国维 文学 审美非功利
下载PDF
审美情感理论的发源 被引量:1
8
作者 董志刚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1,共4页
审美情感理论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对情感的重视始于霍布斯,在他那里,情感甚至成为一切价值判断的动机和准则,但不存在真正的审美情感;夏夫兹博里对霍布斯的情感理论进行了改造,从而提出了一种具有审美内涵的情感;而哈奇生突... 审美情感理论是现代西方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对情感的重视始于霍布斯,在他那里,情感甚至成为一切价值判断的动机和准则,但不存在真正的审美情感;夏夫兹博里对霍布斯的情感理论进行了改造,从而提出了一种具有审美内涵的情感;而哈奇生突出了这种情感,将其看作一种截然不同于认识的独特能力,并规定了其独特对象,这实际上意味着美学学科本身的建立。受18世纪英国美学的影响,康德正式将情感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了审美情感的特征,从而使美学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情感 欲望 非功利性 现代美学
下载PDF
超然无执:文学批评的圭臬——马修·阿诺德批评理论解读 被引量:3
9
作者 吕佩爱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第2期38-42,共5页
"超然无执"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评论家马修.阿诺德文学批评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即要求评论家超越任何外在的、实际的考虑;克服偏狭,拓展视野,向其他国家学习;要克服个人好恶,不迷信权威;避免抽象的体系,运用比较的方法,从... "超然无执"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评论家马修.阿诺德文学批评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即要求评论家超越任何外在的、实际的考虑;克服偏狭,拓展视野,向其他国家学习;要克服个人好恶,不迷信权威;避免抽象的体系,运用比较的方法,从而做到客观公允的真实评价。为此,他还提出了著名的"试金石"理论。指出,要恰当地运用"试金石",实现"客观地学习并传播世界上最优秀的思想和言论"的批评目标。他的观点对今天的批评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超然无执” “试金石”
下载PDF
美在爱之中:美的本质问题别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军海 《美育学刊》 2013年第3期90-95,共6页
心中无爱,美便不可能。与其抽象地讨论美是什么,不如呵护并培养人的爱美之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爱",并非情感,而是人的一种能力,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系。这种具有本源意义的爱,是绝对的。我们通常所谓的爱恨辩... 心中无爱,美便不可能。与其抽象地讨论美是什么,不如呵护并培养人的爱美之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爱",并非情感,而是人的一种能力,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系。这种具有本源意义的爱,是绝对的。我们通常所谓的爱恨辩证法,所谈的其实是主观好恶,而不是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本质 无利害
下载PDF
试论孝廉思想对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克森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4,23,共5页
阐述了孝、孝道和孝廉思想的演变过程,概要分析了孝廉思想缺失的现象和原因,认为孝廉思想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对提高领导干部的人文素养、营造廉洁从政的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等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孝道 孝廉思想 廉政文化建设 启示
下载PDF
“以言动众”的艺术——论比彻的修辞形势理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涂家金 《大连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80-82,71,共4页
比彻的修辞形势理论对修辞形势这一概念作了清晰的表述。比彻强调修辞者需要通过适切的话语反应"动员"受众,使受众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参与到相关形势之中而成为改变现实的干预力量。如何实现"以言动众"正是适应修... 比彻的修辞形势理论对修辞形势这一概念作了清晰的表述。比彻强调修辞者需要通过适切的话语反应"动员"受众,使受众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参与到相关形势之中而成为改变现实的干预力量。如何实现"以言动众"正是适应修辞形势的关键。现当代修辞大家的思想洞见和美国反恐话语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此做了生动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形势 活现 认同 施压 超功利性
下载PDF
丰子恺美学观念的思想根源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剑 《嘉兴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5-10,共6页
丰子恺美学的思想源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康德"审美无利害关系"命题为代表的西方现代美学思潮,另一个是传统的佛学思想;前者为丰子恺美学提供了最初的理论生长点,后者则为其确立了自身的主导价值取向。丰子恺的美学思想虽... 丰子恺美学的思想源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康德"审美无利害关系"命题为代表的西方现代美学思潮,另一个是传统的佛学思想;前者为丰子恺美学提供了最初的理论生长点,后者则为其确立了自身的主导价值取向。丰子恺的美学思想虽然起源于对西方美学资源的吸收和阐发,但在理论的完成上却走出了一条用传统佛学思想改造西方思想、用传统观念来包容西方观念的路径,这为传统文明的现代更新提供了极大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美学观念 思想根源 “审美无利害关系” 佛学思想
下载PDF
试论广告的审美无功利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圣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65-68,共4页
广告以其他作品无法比拟的普遍性和审美性,使其成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艺术作品。文章从纯粹审美的无功利性、广告目标的功利性以及广告审美的无功利性几个方面,分析了广告审美无功利性的特点。虽然广告本身具有强烈的功利性,但对广告的... 广告以其他作品无法比拟的普遍性和审美性,使其成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艺术作品。文章从纯粹审美的无功利性、广告目标的功利性以及广告审美的无功利性几个方面,分析了广告审美无功利性的特点。虽然广告本身具有强烈的功利性,但对广告的审美却也具有纯粹审美的无功利性特点,这可以为广告作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艺术作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 审美 无功利性 功利性
下载PDF
都市空间与美学纠葛中的生态问题研究
15
作者 聂鑫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6-81,共6页
空间既可以用来生产,也可以用来消费,是各种利益的角逐场,是意识形态支配下的权力活动中心。都市空间受到资本的青睐,资本利用各种手段来达到对其占有、控制并利用的目的,美学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在都市空间与美学的纠葛中,都市空间... 空间既可以用来生产,也可以用来消费,是各种利益的角逐场,是意识形态支配下的权力活动中心。都市空间受到资本的青睐,资本利用各种手段来达到对其占有、控制并利用的目的,美学是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在都市空间与美学的纠葛中,都市空间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之间的关系失衡,这必将影响到人类在地球上的栖居,因此,都市空间的建设应当遵循和谐美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空间 美学 生态 审美非功利性 审美功利性
下载PDF
论康德美学与中国现代纯文学观念的发生
16
作者 蒋霞 杨晓河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1-75,共5页
康德的审美无利害观对中国长期以来的文学功利主义如载道观、言志观形成了冲击,影响到中国现代纯文学观念的形成。同时,康德美学思想中审美的无目的与有目的、理性与形象、内容与形式之间也存在矛盾,矛盾的统一便在于"美的理想&qu... 康德的审美无利害观对中国长期以来的文学功利主义如载道观、言志观形成了冲击,影响到中国现代纯文学观念的形成。同时,康德美学思想中审美的无目的与有目的、理性与形象、内容与形式之间也存在矛盾,矛盾的统一便在于"美的理想"。这也对中国文人学者形成很大影响,使他们既坚持文学的纯粹性与独立性,又主张其社会功用性,并力图在二者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美学 审美无利害 纯文学观念 社会功用性 矛盾
下载PDF
“非功利”概念内涵的演变和界定
17
作者 张青岭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1期65-67,共3页
“非功利”概念是现代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其内涵因美学理论的发展、历史语境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它有指向主体与指向客体的不同、西方与中国的不同 ,亦有知觉方式与事物功用性的差异。
关键词 '非功利' 审美态度 认知美学 美学理论 '无利害关系' 审美感兴
下载PDF
中国现代美学审美主义四种历时性形态
18
作者 梁光焰 《美育学刊》 2018年第6期76-82,共7页
中国现代美学审美主义伴随中国社会变革和主流美学形态转换,先后发展出无功利审美主义、心理自足审美主义、个体感性审美主义和生命本体审美主义四种历时性形态,各形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较强的针对性。无功利审美主义是为对抗中国... 中国现代美学审美主义伴随中国社会变革和主流美学形态转换,先后发展出无功利审美主义、心理自足审美主义、个体感性审美主义和生命本体审美主义四种历时性形态,各形态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较强的针对性。无功利审美主义是为对抗中国实用主义文化观和人生观而引入的;心理自足审美主义是借鉴西方心理学美学成果建立起来的;个体感性审美主义则是为纠正客观派、实践派美学的偏颇而提出的;生命本体审美主义则是对实践论美学的超越与反拨。四种形态的审美主义共时上与主流美学交织互补,历时上具有清晰的发展线索,构成中国现代美学不可分割的部分。梳理美学审美主义思想,有助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现代美学发展规律,展望当代中国美学发展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主义 无功利 心理自足 个体感性 生命本体
下载PDF
马修·阿诺德对威廉·华兹华斯的评价浅析
19
作者 吕佩爱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04-108,共5页
马修·阿诺德根据"诗歌即人生批评"的诗学理念,给出了威廉·华兹华斯在其诗人排行榜上的显赫位置。阿诺德提出,华兹华斯的卓越之处,不仅在于其能把思想崇高而深刻地运用到生活中,而且在于其师法自然、质朴无华的创作... 马修·阿诺德根据"诗歌即人生批评"的诗学理念,给出了威廉·华兹华斯在其诗人排行榜上的显赫位置。阿诺德提出,华兹华斯的卓越之处,不仅在于其能把思想崇高而深刻地运用到生活中,而且在于其师法自然、质朴无华的创作风格。同时,华兹华斯之所以还未被公众所广泛认可,主要是存在影响其声誉的三大障碍:良莠不齐的诗作堆积;不拘常理的排列标准;虚无缥缈的哲学体系。要让华兹华斯的价值得以展现,就必须消除这些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修·阿诺德 威廉·华兹华斯 人生批评 超然无执
下载PDF
马修·阿诺德的“拿来主义”
20
作者 袁晓军 《宜宾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7-19,29,共4页
马修.阿诺德在其文化批评生涯中借用了诸如"非利士""超然无执""甜蜜与光明"等术语,这种"拿来主义"用意甚为深刻。他借用"非利士"抨击了中产阶级的物质崇拜症;用"超然无执"... 马修.阿诺德在其文化批评生涯中借用了诸如"非利士""超然无执""甜蜜与光明"等术语,这种"拿来主义"用意甚为深刻。他借用"非利士"抨击了中产阶级的物质崇拜症;用"超然无执"批评了维多利亚人狭隘的阶级观念;用"甜蜜与光明"阐明了在一个物质至上的社会中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修·阿诺德 “拿来主义” “非利士” “超然无执” “甜蜜与光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