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歧化松香中去氢枞酸含量的干扰因素研究
1
作者 王宏晓 沈娟章 +1 位作者 马艳 谭卫红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6,共7页
利用液相色谱仪、制备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歧化松香(DR)中去氢枞酸(DA)紫外光谱测定方法的干扰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测定的市售不同省份的5个样品中有2个主要干扰物质,进一步定性,确定干扰物质1为6,8,11,13-枞四烯酸(ATA)... 利用液相色谱仪、制备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歧化松香(DR)中去氢枞酸(DA)紫外光谱测定方法的干扰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测定的市售不同省份的5个样品中有2个主要干扰物质,进一步定性,确定干扰物质1为6,8,11,13-枞四烯酸(ATA),干扰物质2为混合物,主要检出物为去氢枞醛(D)和枞酸(AA)。采用二阶导数光谱法和偏最小二乘(PLS)法对紫外光谱数据进行分析,以消除去氢枞酸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干扰,结果表明:PLS法比二阶导数光谱法误差更小,能够同时消除多种干扰因素,使测试结果更加接近真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化松香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干扰因素 偏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培美曲塞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2
作者 杨泽平 陈杰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11期44-51,共8页
目的:通过挖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获取并分析培美曲塞药物不良事件(ADE)数据,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建库至2023年9月FAERS数据库中培美曲塞相关AD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 目的:通过挖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获取并分析培美曲塞药物不良事件(ADE)数据,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建库至2023年9月FAERS数据库中培美曲塞相关AD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MedDRA)(26.1版)中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挖掘出的ADE报告进行归纳分析,利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及比例报告比(PRR)法筛选有效信号。结果:共筛选出以培美曲塞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DE报告共6368份,男性报告数(3476例,54.59%)高于女性报告数(2281例,35.82%),18~65岁人群报告率与65岁及以上人群报告率相近。共挖掘出372个PT信号,涉及23种SOC,报告例数较多的SOC包括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各类检查和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等。发生频次较高的PT包括贫血、全血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等,均为培美曲塞药品说明书已提示的ADE。同时也挖掘出部分药品说明书中未收录的ADE。结论:血液学毒性仍是培美曲塞最主要的不良反应,非血液学不良事件报告最多的包括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代谢及营养类疾病、感染及侵染类疾病、胃肠系统疾病和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等,可能导致治疗延迟或停止,临床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数据挖掘 药物不良事件 比例失衡法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下载PDF
化学镀锡反应历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杰 李宁 傅石友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6年第8期44-47,共4页
化学镀锡主要包括还原法化学镀锡、歧化反应化学镀锡和浸镀法化学镀锡,总结了3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反应机理。还原法化学镀锡和歧化反应化学镀锡的镀液稳定性差;浸镀法化学镀锡的镀液稳定性好,镀层厚度均匀,其沉积过程分为置换反应期、铜... 化学镀锡主要包括还原法化学镀锡、歧化反应化学镀锡和浸镀法化学镀锡,总结了3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反应机理。还原法化学镀锡和歧化反应化学镀锡的镀液稳定性差;浸镀法化学镀锡的镀液稳定性好,镀层厚度均匀,其沉积过程分为置换反应期、铜锡共沉积与自催化沉积共存期和自催化沉积期。化学镀锡工艺在微电子行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锡 还原法 歧化反应 浸镀法 反应机理
下载PDF
制备方法对Ni2P/SiO2催化剂结构及萘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荆洁颖 杨志奋 +3 位作者 王九占 刘道诚 冯杰 李文英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42-851,共10页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和次磷酸盐歧化法制备了Ni2P/SiO2催化剂,结合现代仪器分析表征技术,研究了制备方法对Ni2P/SiO2催化剂结构和萘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制备出仅含Ni2P活性相的Ni2P/SiO2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40℃、氢气...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和次磷酸盐歧化法制备了Ni2P/SiO2催化剂,结合现代仪器分析表征技术,研究了制备方法对Ni2P/SiO2催化剂结构和萘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制备出仅含Ni2P活性相的Ni2P/SiO2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40℃、氢气压力4 MPa、空速为20.8 h-1下,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的Ni2P/SiO2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萘加氢活性,这主要是因为程序还原法制备的Ni2P/SiO2催化剂中有更多Ni2P物种生成,提供了较多的活性位点(CO吸附量21.6μmol/g);且催化剂表面弱酸位点多,有利于芳烃吸附。当选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Ni2P/SiO2催化剂时,在保证生成纯相Ni2P的前提下,较低的Ni/P比更有利于合成高加氢活性的Ni2P/SiO2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加氢 Ni2P/SiO2 程序升温还原法 次磷酸盐歧化法
下载PDF
SiO_(2)包覆对Ni_(2)P/Al_(2)O_(3)催化剂结构和萘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荆洁颖 李泽 +3 位作者 杨志奋 王九占 刘道诚 李文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88-1098,共11页
煤焦油中萘系烃类化合物通过加氢转化为氢化芳烃或环烷烃可显著增强喷气燃料的热安定性,该加氢过程实现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研制高选择性芳烃加氢催化剂。针对商业用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尚不足以控制芳烃加氢选择性的问题,Ni_(2)P催化剂因... 煤焦油中萘系烃类化合物通过加氢转化为氢化芳烃或环烷烃可显著增强喷气燃料的热安定性,该加氢过程实现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研制高选择性芳烃加氢催化剂。针对商业用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尚不足以控制芳烃加氢选择性的问题,Ni_(2)P催化剂因其具有特殊的晶体形貌和电子结构表现出很高的本征加氢活性,有望成为新一代高效芳烃加氢催化剂。但由于非负载型Ni_(2)P催化剂存在比表面积小、活性相分散度、机械强度及散热性不佳的问题,研究者大多借助载体的高比表面积分散活性组分,而不同载体对Ni_(2)P的生成、分散度和催化剂的活性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采用次磷酸盐歧化法制备了不同SiO_(2)包覆量的Ni_(2)P/Al_(2)O_(3)催化剂(Cat-xSi)以期调变前驱体中镍物种、催化剂中Ni_(2)P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在适宜的载体与金属相互作用下生成更多Ni_(2)P物种并实现更高的分散,同时系统考察了SiO_(2)包覆对Ni_(2)P/Al_(2)O_(3)催化剂结构和萘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340℃,氢气压力为4 MPa,氢油比(反应原料中氢气与3%(质量分数)萘/四氢萘的正癸烷溶液的体积比)为600,重时空速为20.8 h-1时,所有SiO_(2)包覆的Cat-xSi催化剂萘转化率(>65%)均高于未包覆SiO_(2)的催化剂(萘转化率56%),其中,Cat-16.0Si催化剂的萘转化率为72%,这是因为Cat-16.0Si催化剂中更小的Ni_(2)P颗粒(4.0 nm)和更多的Ni_(2)P数量使得催化剂中暴露出更多活性位点(CO吸附量为26.8μmol/g),而稳定存在的缺电子程度更高的Niδ+及催化剂表面更多的B酸位点进一步促进了芳烃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_(2)P 萘加氢 SiO_(2)包覆 次磷酸盐歧化法
下载PDF
均匀设计在松节油液相法直接制备对伞花烃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琳琳 陈小鹏 +3 位作者 徐徐 韦小杰 王玲 童张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直接以马尾松松节油为原料,对伞花烃为目的产物,进行Pd/C-H2SO4复合催化剂一步液相法催化异构-歧化的反应研究。采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以蒎烯转化率和对伞花烃收率为指标,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酸油比、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 直接以马尾松松节油为原料,对伞花烃为目的产物,进行Pd/C-H2SO4复合催化剂一步液相法催化异构-歧化的反应研究。采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以蒎烯转化率和对伞花烃收率为指标,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酸油比、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的工艺条件,经优化筛选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d/C催化剂用量0.2%(以松节油质量计)、油酸比(V∶V)1.0∶1.0、搅拌转速500r·min-1、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0h,蒎烯的转化率与对伞花烃的收率分别为99.03%、6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节油 对伞花烃 催化异构-歧化 液相法 均匀设计
下载PDF
硅改性对ZSM-5孔径的影响
7
作者 杨平 于网林 +1 位作者 任宾 奚正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3期6-8,共3页
用重量BET法测定了乙苯在几种分子筛催化剂上吸附量和脱附量与时间的关系,并依此推出了吸附和脱附扩散系数。根据乙苯在不同催化剂上扩散系数的变化可以判断,硅改性后命子筛的孔径发生收缩。350℃下用SiCl_4处理ZSM-5分子筛1h后,催比剂... 用重量BET法测定了乙苯在几种分子筛催化剂上吸附量和脱附量与时间的关系,并依此推出了吸附和脱附扩散系数。根据乙苯在不同催化剂上扩散系数的变化可以判断,硅改性后命子筛的孔径发生收缩。350℃下用SiCl_4处理ZSM-5分子筛1h后,催比剂的孔径与Na型分子筛孔径相近。乙苯歧化反应催化剂的孔径调至与NaZSM-5分子筛孔径相近时催化剂择形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沸石 对二乙苯 扩散系数 歧化反应 重量BET法
下载PDF
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的达比加群酯不良反应信号挖掘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曾露 王璐 魏安华 《药品评价》 CAS 2023年第5期607-611,共5页
目的挖掘达比加群酯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信号,为其临床使用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联合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法(PRR)、综合标准法(MHRA)和贝叶斯置信度递进神经... 目的挖掘达比加群酯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信号,为其临床使用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联合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法(PRR)、综合标准法(MHRA)和贝叶斯置信度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对FAERS中2010年10月至2022年12月上报的达比加群酯ADR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相关ADR信号分布及信号强度,并深入分析不同部位出血相关ADR情况。结果共筛选出达比加群酯不良反应例次155881例,ADR信号783个,映射到27个系统器官,最多的系统器官为胃肠系统,排名前三的强信号分别为胃肠出血、脑血管意外和出血。药品说明书未收载的ADR包括有脑血管意外、跌倒、缺血性脑卒中、急性肾损伤、房颤等。同时得到出血相关ADR数31669例,以胃肠系统,神经系统、血管和淋巴系统等出血为主。结论达比加群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出血相关ADR,尤其是胃肠出血,同时应警惕说明书中未记录的ADR,并做好相关事件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系统 比例失衡法 综合标准法 贝叶斯置信度递进神经网络法
下载PDF
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的不良反应信号检测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小英 王浩 +1 位作者 阳丽 陈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72-578,共7页
目的挖掘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的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两药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比值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 目的挖掘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的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两药的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比值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AERS)中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2017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共16个季度的ADE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结果经计算及二次筛选后得到司库奇尤单抗ADE信号152个,依奇珠单抗ADE信号68个,其中有12个信号为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的重叠信号。两药所得ADE信号与已知的相关安全性信息基本一致,主要涉及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等方面。并发现药品说明书有收录不全之处及两药ADE的不同之处,提示临床应注意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用药。结论基于FAERS数据库对司库奇尤单抗和依奇珠单抗上市后的ADE信号进行挖掘和分析,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库奇尤单抗 依奇珠单抗 不良反应信号 比例失衡法
下载PDF
数理统计法在歧化反应器内外部检验中的应用
10
作者 乔桢遴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02年第9期5-8,共4页
收集了扬子石油化工公司芳烃厂歧化反应器DC -501B下半部SA -2B与SA -1环缝之间的筒体壁厚的超声波测厚数据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验证了歧化反应器筒体的锻造质量和制造精度 ;阐述了无损检验如何才能保证歧化反应器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 内外部检验 芳烃厂 歧化反应器 数理统计 可靠性
下载PDF
SBA-15载体调控WO_(x)分散性对烯烃歧化反应的影响
11
作者 崔宇超 秦玉才 +3 位作者 王文燕 吴薇 张强 宋丽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23-28,共6页
采用湿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WO_(x)/SBA-15催化剂,讨论了WO_(x)分散性对烯烃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量影响了WO_(x)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度,进而影响催化活性;负载量10%的催化性能最佳;高负载量的WO_(x)/SBA-15表面聚集态WO_(x)... 采用湿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WO_(x)/SBA-15催化剂,讨论了WO_(x)分散性对烯烃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量影响了WO_(x)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度,进而影响催化活性;负载量10%的催化性能最佳;高负载量的WO_(x)/SBA-15表面聚集态WO_(x)数目较多,掩盖了活性位点。采用物理吸附、XRD、SEM表征样品织构性质,采用吡啶红外、化学吸附表征了样品的酸性和酸量。反应评价显示10%负载量的10%WO_(x)/SBA-15催化活性最佳,丙烯收率可达50%,丙烯选择性近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渍法 分散度 烯烃歧化 催化活性
下载PDF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合成AA-2G反应条件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亚妹 刘振杨 +2 位作者 郑婉 苏瑞阳 吴华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03-212,共10页
为了探究重组菌株pET-28a(+)-cgt-T1/BL21(DE3)产生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 glucosyltransferase,CGTase)催化合成2-O-α-D-吡喃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2-glucoside,AA-2G)的效果,用LB发酵培养基表达重组蛋白C... 为了探究重组菌株pET-28a(+)-cgt-T1/BL21(DE3)产生的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 glucosyltransferase,CGTase)催化合成2-O-α-D-吡喃葡萄糖基-L-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2-glucoside,AA-2G)的效果,用LB发酵培养基表达重组蛋白CGTase-T1,经亲和纯化柱纯化并浓缩后,测定其β-环化活性和歧化活性。以维生素C(Vitamin C,V_(C))和β-环糊精为底物,酶法合成AA-2G,并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糖基供体、底物浓度、pH、温度、底物比例、蛋白浓度以及反应时间对AA-2G产量的影响,对酶合成AA-2G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酶具有合成AA-2G的能力,未优化前AA-2G的产量为0.67 g/L。优化后,考虑到低成本和经济效益,选择可溶性淀粉和麦芽糊精为糖基供体,当糖基供体为可溶性淀粉时,底物浓度为70 g/L,反应pH4.5,反应温度37℃,底物比例3/3(VC/糖基供体),蛋白浓度5.0 mg/mL,反应时间为42 h时,该重组CGTase催化合成AA-2G的产量最高能达到12.68 g/L;当糖基供体为麦芽糊精时,底物浓度为30 g/L,反应pH5.0,反应温度37℃,底物比例4/2,蛋白浓度5.0 mg/mL,反应时间为30 h时,该重组CGTase催化合成AA-2G的产量最高能达到4.96 g/L。在最适条件下,AA-2G的产量分别是未优化反应条件下的18.93倍和7.40倍。经动力学分析发现可溶性淀粉作为糖基供体的催化效率高于麦芽糊精,因此,可溶性淀粉作为糖基供体比麦芽糊精更具有优势,合成得到AA-2G的产量更高。本研究成功将重组CGTase-T1用于AA-2G的合成,通过优化酶法合成的反应条件,使AA-2G的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为实现AA-2G的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2-O-α-D-吡喃葡糖基-L-抗坏血酸 生物酶法 β-环化活性 歧化活性
下载PDF
一种鲁棒的室外金属标记物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婧茹 莫锦秋 +1 位作者 曹家勇 梁庆华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7,共7页
针对光照环境或金属表面反光等干扰因素对图像分割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大津法并结合局部阈值思想的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分割目标特征对图像进行合理分块,在每个子图像内通过大津法得到各子图像阂值,然后利用图像边缘特征信息,... 针对光照环境或金属表面反光等干扰因素对图像分割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大津法并结合局部阈值思想的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根据分割目标特征对图像进行合理分块,在每个子图像内通过大津法得到各子图像阂值,然后利用图像边缘特征信息,构建目标、背景判断准则,并基于一定规则选取相关阈值插值点。在阈值插值点附近搜寻所有可能的边界点,利用凸包方法得到补充插值点后,对所有的插值点进行双三次插值得到动态阎值平面,实现对图像的自动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不均匀光照背景图像有很好的分割效果,并且特别适用于物体表面反光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不均 金属反光 图像分割 大津法阈值插值
原文传递
熵权法在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筛选及综合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韦梦玲 廖俊 +2 位作者 于锋 王丹丹 杨加培 《药学进展》 CAS 2014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在运用经典方法对药品不良反应信号进行检测后,对信号进行再筛选并评价药品的综合风险。方法:以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数据库为资料来源,SQLserver为后台数据库,Matlab为算法主要实现工具,运用熵权法结合专家评分,对BCPNN方... 目的:在运用经典方法对药品不良反应信号进行检测后,对信号进行再筛选并评价药品的综合风险。方法:以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数据库为资料来源,SQLserver为后台数据库,Matlab为算法主要实现工具,运用熵权法结合专家评分,对BCPNN方法检测出的信号进行再调整和评级。结果:运用综合权重进行调整后,发现不同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的强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氟喹诺酮类药品中的加替沙星导致低血糖、呼吸困难等药品不良反应的风险较信号评级之前有所增加,需要专家在评审时更为留意。结论:将熵权法运用在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的监测中,可使信号更接近客观筛选和主观判断的平衡值,部分罕发但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得到发现和重视,并能方便地研究药物引起的多种药品不良反应的综合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 熵权法 药品不良反应症候群 比例失衡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