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4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ults of the Sauvé-Kapandji Procedure for Posttraumatic Disorders of the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in Young Patients
1
作者 Hatim Abid Mohammed Shimi +1 位作者 Abdelhalim El Ibrahimi Abdelmajid El Mrini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5年第3期35-40,共6页
The authors report their experience with the Sauvé-Kapandji procedur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traumatic disorders of the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in 9 younger and active patients. The mean age of our series was ... The authors report their experience with the Sauvé-Kapandji procedur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osttraumatic disorders of the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in 9 younger and active patients. The mean age of our series was 37 years. We operated patients for whom pain in the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was more relieved by usual analgesic medical treatment, and those with a limitation of wrist movements. Until the latest follow-up, patients have benefited from antero-posterior and profile radiographs of the wrist. Functional assessment was based on the Modified Mayo Wrist Score whose average value was around 77 points. Postoperatively all patients experienced relief of pain. Rotation of the forearm increased to near normal values. On a professional level, eight of nine employed patients had returned to work. There were no major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TTRAUMATIC DISORDERS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Sauvé-Kapandji PROCEDURE
下载PDF
Intra-Articular Distal Radius Fracture with Lunate Fossa Rotated and Associated Lesions: Radiologic Analysis
2
作者 Issam Ait Hadj Sliman Cesar Tommeh +1 位作者 Frederic Desmoulin André-Pierre Uzel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3年第4期123-130,共8页
Introduction: Intra-articular distal radial fractures in young patients occur in high energy trauma which can lead to a combination of bone and ligaments lesions. An articular step superior to 2 mm is pejorative, for ... Introduction: Intra-articular distal radial fractures in young patients occur in high energy trauma which can lead to a combination of bone and ligaments lesions. An articular step superior to 2 mm is pejorative, for that an adequate radiologic analysis is necessary accessing to the best surgical treatment. The purpose of our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is type of fracture and expose radiologic analysis (radiograph and CT-scan) of bone and ligamentous associated lesions of this specific twisted lunate facet fracture for recognizing it and accessing to the best surgical treatment. Patients and Methods: Seven patients with severely displaced type 4 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radius whose wrists had been exposed to violent compression are reported in our series, they are required open treatment for the reduction and fixation of disrupted articular surfaces by using an antero-medial approach which allows direct access to the fragment of the lunate facet and easier visualization of the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clinically examined with antero-posterior and lateral X ray, completed by a CT scan, all the fractures were type IV according to Melone classification. In all of our seven cases there was a lesion of the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DRUJ) identified in the CT scan. The CT scan allowed us to individualize well the void of the lunate fossa and calculate his exact degree of rotation,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planning therapeutic management. Discussion: In all of our cases the CT scan was to expose all of the osseous and ligamentous injuries;in the sagittal reconstruction we were able to objectify and calculate the exact degree of the rotation of the lunate fossa fragment;in the frontal reconstruction the void of the lunate fossa is visible and in the axial reconstruction we can determine the incongruence of the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DRUJ). Intra-articular involvement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a poor prognostic factor in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radius. However, despite early studies reporting poor results with non operative treatment for these injuries, most authors opposed operative intervention, due to lack of a good radiological analysis and the CT scan;knowledge that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inadequate reduction of intra-articular distal radius fractures leads to the development of arthr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icular Fracture Lunate Facet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WRIST RADIOGRAPH CT-SCAN
下载PDF
尺骨茎突修复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疗效评价
3
作者 刘锋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评价尺骨茎突修复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随访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入院的48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患者,分为固定组和非固定组各24例,固定组在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基础上进行尺... 目的评价尺骨茎突修复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随访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入院的48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患者,分为固定组和非固定组各24例,固定组在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基础上进行尺骨茎突修复手术,非固定组进行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对比固定组和非固定组术后8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背伸和屈曲及前臂旋转活动范围,术后12个月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估结果和愈合率。结果尺骨茎突骨折固定组和非固定组对患者腕部功能、前臂活动范围、愈合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Gartland-Werley评分中残余畸形和客观评分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测可能是三角纤维软骨撕裂与否对尺骨茎突骨折有影响。结论尺骨茎突骨折修复与否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术后愈合能力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腕关节和前臂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尺骨茎突骨折 腕关节 愈合能力
下载PDF
健康赋权理论下的干预措施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
4
作者 张萍霞 袁甜 +3 位作者 倪艳 吴文婷 李佳怡 张玲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赋权理论下的干预措施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50例,常规... 目的探讨健康赋权理论下的干预措施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50例,常规护理干预联合健康赋权理论下的干预措施),两组均持续干预至出院,并院外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恢复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出院前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比较两组干预前及随访6个月时腕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ESCA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时,两组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桡偏活动度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健康赋权理论下的干预措施可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可促进腕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赋权理论 桡骨远端骨折 自我护理能力 腕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个体化股骨远端外旋截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田鑫铎 缪祎 +1 位作者 魏海强 刘娜 《骨科》 CAS 2024年第3期211-217,共7页
目的探究个体化股骨远端外旋截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病人膝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医治的98例KOA病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TKA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究个体化股骨远端外旋截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病人膝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医治的98例KOA病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TKA治疗,研究组采用个体化股骨远端外旋截骨TKA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前后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SS)、关节活动度,以及关节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关节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康复效果相关指标,冠状位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mLDFA)、下肢机械轴夹角(HKA)等力线参数,支撑时间百分比、步幅、步速等步态参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2(AIMS2)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随访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无失访病例。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6.24±1.18)dvs.(7.36±1.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12%)与对照组(10.2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均较术前改善,且研究组术后第3、6个月HSS评分、KSS稳定性评分、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冠状位mLDFA、HKA均低于对照组,支撑时间百分比、步速、步幅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AIMS2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关节液TNF-α、sICAM-1、MMP-9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TKA治疗相比,个体化股骨远端外旋截骨TKA治疗能降低关节液TNF-α、sICAM-1、MMP-9水平,改善关节力线参数,提高膝关节功能,调整步态参数,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股骨远端外旋截骨 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功能 临床效果 MMP-9
下载PDF
TFCC损伤与腕部骨折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吕云云 林小慧 +2 位作者 王静宇 袁亮 李晓兰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312-1316,共5页
目的探讨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与腕部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4月该院因前臂创伤行腕部磁共振成像平扫患者168例,依据Palmer分型标准将其分为TFCC损伤组(118例)和TFCC无损伤组(50例)。同时根据血管分布和临床... 目的探讨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与腕部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4月该院因前臂创伤行腕部磁共振成像平扫患者168例,依据Palmer分型标准将其分为TFCC损伤组(118例)和TFCC无损伤组(50例)。同时根据血管分布和临床治疗策略将TFCC损伤组进一步分为TFCC单处损伤组(58例)和TFCC多处损伤组(60例),比较各组桡骨远端伴尺骨茎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尺骨茎突骨折情况,分析TFCC损伤与腕部骨折相关性。结果TFCC损伤组、TFCC无损伤组中桡骨远端伴尺骨茎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尺骨茎突骨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桡骨远端伴尺骨茎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尺骨茎突骨折分别与TFCC损伤具有相关性(Phi系数=0.204、0.164、0.462)。TFCC单处损伤组、TFCC多处损伤组中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茎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茎突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分别与TFCC多处损伤具有相关性(Phi系数=0.254、0.222)。桡骨远端骨折C型与TFCC多处损伤具有相关性(Phi系数=0.340)。桡骨远端骨折C型伴尺骨茎突Ⅱ型、桡骨远端骨折A型伴尺骨茎突骨折Ⅰ型分别与TFCC多处损伤具有相关性(Phi系数=0.335、0.349)。结论TFCC多处损伤与腕部骨折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桡骨远端骨折 远尺桡关节
下载PDF
Schildhauer入路与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内固定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手术创伤程度的影响
7
作者 任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0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Schildhauer入路与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采用Schildhauer入路复位内固... 目的探讨Schildhauer入路与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采用Schildhauer入路复位内固定手术,B组采用鹰嘴截骨入路复位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 d,A组的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醛固酮(ALD)水平均低于B组(P<0.05)。A组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6个月,A组的肘关节外旋、内旋、屈伸活动范围大于B组(P<0.05)。术后6个月,A组的Mayo、Neer评分均高于B组(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hildhauer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能减小创伤,改善肘关节活动度,促进肘肩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ldhauer入路 鹰嘴截骨入路 复位 内固定 肱骨远端C型骨折 关节功能 手术创伤
下载PDF
两种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8
作者 朱知辉 毛文华 郑驰前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66-369,共4页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与锁骨外侧解剖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和观察组(采用锁骨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骨折愈...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与锁骨外侧解剖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4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和观察组(采用锁骨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活动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优良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锁骨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肩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钩钢板 锁骨外侧解剖钢板 锁骨远端骨折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自我效能干预对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术后关节功能、自我管理效能、心理状态的影响
9
作者 石玉君 王送 魏琳琳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术后关节功能、自我管理效能、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86例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比较...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术后关节功能、自我管理效能、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依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86例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关节功能[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管理效能[中文版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可促进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肉瘤 关节功能 自我效能干预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尺骨远端掌侧成角与腕尺侧疼痛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王义兵 刘明 +5 位作者 步建立 张男 崔健 孙成 李正强 郑兴辉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18-420,424,共4页
目的探讨尺骨远端掌侧成角与腕尺侧疼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因腕尺侧疼痛就诊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的患者64例(观察组),选择同期无腕尺侧疼痛症状志愿者64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拍摄双侧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 目的探讨尺骨远端掌侧成角与腕尺侧疼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因腕尺侧疼痛就诊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的患者64例(观察组),选择同期无腕尺侧疼痛症状志愿者64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拍摄双侧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通过测量尺骨远端掌侧成角,研究尺骨远端掌侧成角与腕尺侧疼痛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双腕尺骨远端掌侧成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尺骨远端掌侧成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观察组尺骨远端掌侧成角170~175°范围的概率为48.44%,对照组为9.3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骨远端掌侧成角可能是腕尺侧疼痛的危险因素之一,且角度越小越容易出现腕尺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尺侧疼痛 尺骨远端 掌侧成角 腕关节
下载PDF
补骨续断胶囊联合骨伤合剂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吴海洋 索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补骨续断胶囊联合骨伤合剂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3月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26组。A组采用骨伤合剂治疗,B组采用补骨续断胶囊治疗,... 目的:探讨补骨续断胶囊联合骨伤合剂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3月海安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各26组。A组采用骨伤合剂治疗,B组采用补骨续断胶囊治疗,C组采用补骨续断胶囊联合骨伤合剂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愈合情况、骨代谢水平、腕关节功能(掌倾角、桡骨高度、尺偏角)、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纵向叩击痛、肿胀、压痛消失时间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短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骨钙素、降钙素及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水平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掌倾角、桡骨高度及尺偏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骨续断胶囊联合骨伤合剂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及骨代谢水平,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续断胶囊 骨伤合剂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
下载PDF
基于“筋骨并重”理念的郑氏理筋手法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的影响
12
作者 刘政 赵纯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期184-187,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筋骨并重”理念的郑氏理筋手法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及指夹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目的:观察基于“筋骨并重”理念的郑氏理筋手法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及指夹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郑氏理筋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腕关节功能评分(PRWE)、臂肩和手残疾功能评分(DASH)、腕关节活动度、握力及指夹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腕关节功能评分(PRWE)、臂、肩和手残疾功能评分(DASH)、腕关节活动度、握力、指夹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PRWE和DASH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腕关节屈伸活动度、尺桡偏活动度、前臂旋前后活动度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握力、指夹力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RWE评分、DASH评分、腕关节屈伸活动度、尺桡偏活动度、前臂旋前后活动度、握力、指夹力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筋骨并重理念的郑氏理筋手法可改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活动度,促进肌肉力量恢复,改善腕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理筋手法 腕关节功能 腕关节活动度 握力
下载PDF
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对踝关节冠状面角度的影响
13
作者 尹岳桐 朱光宇 +5 位作者 田向东 谭冶彤 马晟 薛志鹏 胡元一 李晓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49-3354,共6页
背景: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作为一种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目前缺乏其对踝关节影响的研究。目的:观察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对患者负重位下肢X射线片上踝关节冠状面角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行... 背景: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作为一种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目前缺乏其对踝关节影响的研究。目的:观察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对患者负重位下肢X射线片上踝关节冠状面角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行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40例(41膝),其中女31例,男9例;左膝20例,右膝21例;年龄49-75岁,平均(63.44±6.57)岁。收集术前及术后第2,48周的负重位下肢全长X射线片资料,测量髋-膝-踝关节角、距骨倾斜角、踝关节倾斜角、胫骨踝穴角、胫骨远端关节面角的术前术后变化。结果与结论:①髋-膝-踝关节角由术前的(-6.24±3.69)°改善为术后第2周的(2.59±3.49)°,至第48周为(2.15±3.49)°;踝关节倾斜角由术前的(-7.90±3.11)改变为术后第2周的(-2.51±2.59)°,至第48周为(-2.46±2.4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②距骨倾斜角、胫骨踝穴角及胫骨远端关节面角的术前、术后2次随访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第2周与第48周各角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④提示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在纠正膝内翻的同时,能够改善踝关节的角度异常,且在48周负重活动后该角度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 踝关节 冠状面 影像学
下载PDF
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筋伤膏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王生 王向红 +3 位作者 王开峰 史娟 张建和 袁丽霞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筋伤膏对腕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酒泉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挂号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应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筋伤膏对腕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酒泉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挂号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筋伤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变化、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腕关节功能改良加特兰德-韦利评分(Gartland-Werley,GW)及治疗前后腕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2,P=0.014)。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背伸度、掌屈度、旋后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背伸度、掌屈度、旋后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VAS、GW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GW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筋伤膏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骨折愈合,提高腕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正骨手法 筋伤膏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腕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对比
15
作者 尚锦梁 孙森淼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4年第2期148-151,156,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交锁髓内钉(IIN)内固定与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IIN组(28例)和MI... 目的对比分析交锁髓内钉(IIN)内固定与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IIN组(28例)和MIPPO组(30例),IIN组患者采用IIN内固定治疗,MIPPO组患者采用MIPPO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功能、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IIN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与MIPPO组均无明显差异(t=0.268、1.161、0.309,P=0.790、0.251、0.759);术后3个月,IIN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功能评分与MIPPO组均无明显差异(t=0.406、0.586,P=0.687、0.561);IIN组患者术后1年感染、延迟愈合发生情况与MIPPO组均无明显差异(χ^(2)=0.301、0.003,P=0.583、0.960),而畸形愈合与关节疼痛发生例数均明显多于MIPPO组(χ^(2)=4.469、4.870,P=0.034、0.027)。结论IIN内固定与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无明显差异,且均能够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功能恢复,但MIPPO术后骨折畸形愈合和关节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IIN内固定,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经皮微创接骨板 内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膝关节功能 踝关节功能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对其关节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黄志 蒋本秀 张晓琼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1期191-194,共4页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对其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贵州省毕节市中医医院于2017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n=30,单纯应用手法复位)和观察组(n=30,...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对其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贵州省毕节市中医医院于2017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n=30,单纯应用手法复位)和观察组(n=30,在参照组基础上加入中药汤剂口服、中药熏蒸等中医综合治疗措施),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关节功能、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90 d后腕关节功能评分为(103.12±12.13)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1,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67%)、并发症发生率(10.00%)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4.812,P均<0.05)。结论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选择中医综合治疗,腕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均有所提高,可降低对于患者机体存在的伤害,具有较高安全性,还可加快患者骨折愈合速度,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综合治疗 临床疗效 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
17
作者 张东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3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Lyshom膝部量表(LKS)评分、屈膝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肾上腺素(E)、β-内啡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优良率为88.24%(30/34),高于对照组的67.65%(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LKS评分、屈膝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E、β-EP、Cor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34),低于对照组的29.41%(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提高手术优良率,改善预后及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和机体氧化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锁定加压钢板术 胫骨远端骨折 骨折愈合 关节功能 氧化应激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对肘肩关节功能、肌力恢复的影响
18
作者 方锐 郭建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手术,观察组行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Ne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肘屈曲、伸展60°峰力矩(PT)大于对照组,肘屈曲、伸展180°到达峰力矩时间(TP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可提高效果,有效促进患者肘肩关节功能改善和肌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 双钢板内固定 AO-C型肱骨远端骨折 肘肩关节功能 肌力
下载PDF
基于CT平扫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19
作者 尹诗琴 杨思艺 +3 位作者 王锐涵 游贵宣 杨迎秋 张磊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基于CT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形态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分析在骨伤科行踝关节CT检查患者(男性123例,女性102例,均为汉族,年龄18~60岁)的图像资料,按形态学特点对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进行分型,并测量下胫腓联合腓骨... 目的基于CT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形态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分析在骨伤科行踝关节CT检查患者(男性123例,女性102例,均为汉族,年龄18~60岁)的图像资料,按形态学特点对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进行分型,并测量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周围的8个距离。结果回顾分析了2013年12月~2022年12月225例患者结果,可将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分为4型:C形(50.67%)、V形(26.67%)、平坦形(15.11%)、L形(7.56%)。平坦形的切迹前后部夹角(145.56±9.25)°最大(P<0.05),L形切迹前后部夹角(125.07±13.54)°最小(P<0.05);平坦形的切迹深度(3.11±0.83)mm最小(P<0.05),L形的切迹深度(4.47±1.11)mm最大(P<0.05)。左侧切迹后部长度(13.06±3.56)mm、胫腓前间隙(3.83±1.49)mm明显大于右侧(P<0.05);男性切迹后部长度(13.36±3.46)mm、切迹深度(3.93±1.10)mm及胫腓重叠垂直距离(9.10±2.55)mm明显大于女性(P<0.05)。结论通过测量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相关数据并根据形态将其分为4种类型。平坦形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更易出现慢性踝关节不稳,在解剖复位时更易发生腓骨前移;而L形和C形切迹的下胫腓联合在解剖复位时更易发生腓骨后移或旋转复位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胫腓联合腓骨切迹 分型 解剖学复位 踝关节不稳 计算机断层成像 解剖学
下载PDF
“助康”应用程序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管理中的应用
20
作者 何丽芳 李倩倩 +2 位作者 林浴坤 郑锋 陈君玉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9例桡骨远端骨折(D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康复护理及随访,干预组除接受同对照组常规术后康复护理及随访外,还接受基于“助康”应用程序的早期功能锻炼康复管理。干预组出...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9例桡骨远端骨折(D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康复护理及随访,干预组除接受同对照组常规术后康复护理及随访外,还接受基于“助康”应用程序的早期功能锻炼康复管理。干预组出院时、术后第3周及术后第6周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出院时和术后第6周Cooney腕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第6周腕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说明对DRF患者术后实施基于“助康”应用程序的早期功能锻炼康复管理,可提高其锻炼依从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腕关节功能和腕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康”应用程序 桡骨远端骨折 术后 康复管理 依从性 腕关节功能 腕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