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MS结合电子鼻技术对不同茶区茉莉花茶香气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璐 尹礼国 +4 位作者 陆安霞 王秋卫 陈丽 赵先明 黄彤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11,共10页
为探究不同产区茉莉花茶香气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合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技术对西南、华南、江南三大茶区的8种茉莉花茶进行香气研究。结果表明,8个样品共鉴定出香气成分58... 为探究不同产区茉莉花茶香气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合电子鼻(Electronic Nose,E-nose)技术对西南、华南、江南三大茶区的8种茉莉花茶进行香气研究。结果表明,8个样品共鉴定出香气成分58种,其中西南、江南、华南茶区分别为45种、51种、47种。江南茶区香气化合物总量最高。共有香气成分主要包括邻氨基苯甲酸甲酯、顺式-3-己烯醇苯甲酸酯、乙酸苄酯、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吲哚等。其中水杨酸甲酯在江南茶区含量最高(22.32μg/g),分别较华南、西南茶区高33.96%、68.01%;邻氨基苯甲酸甲酯(67.39μg/g)和吲哚(43.84μg/g)含量在华南茶区最高。茉莉花茶香气评价指数(JasmineTea Flavor Index,JTF index)分析表明西南茶区样品等级最高。香气聚类分析将共有香气成分分为3类,分别呈花香、茉莉花香和草木香。通过电子鼻技术可知样品香气物质变化与硫化物、碳氢化合物、芳香化合物有关,并能有效区别样品香气。综上,三大茶区样品香气种类差异不明显,但各香气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江南和华南茶区的样品特征性香气成分含量较高,西南茶区样品综合指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气 茉莉花茶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电子鼻 茉莉花茶香气评价指数(JTF index)
下载PDF
基于GC-IMS和GC-M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干燥方式对香椿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乐 魏依馨 +5 位作者 史冠莹 蒋鹏飞 赵丽丽 王继红 张少南 王赵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234,共13页
为研究干燥方式对香椿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相对香气活性值(relative odor... 为研究干燥方式对香椿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相对香气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真空冷冻干燥、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的香椿样品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并进一步结合化学计量方法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探究样品间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通过GC-IMS检测到78个峰,鉴定出59种化合物。通过GC-MS鉴定出94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挥发性成分是硫化物、烯烃类和醛类。经过干燥后总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降低。通过ROAV法确定了(E,Z)-二-1-丙烯基二硫化物、2-巯基-3,4-二甲基-2,3-二氢噻吩、正己醛、2-己烯醛、丁香酚等为香椿样品中关键香气化合物。PCA和PLS-DA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的样品与新鲜样品有明显的分离,彼此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鲜样和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为一组,其他3个干燥香椿样品为一组。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得分共筛选出10种(VIP>1)标志挥发性化合物。干燥方式对香椿风味特性影响显著,真空冷冻干燥组与鲜样最为接近,考虑实际应用热泵干燥为香椿最适宜的脱水方式。本研究为热加工过程中风味品质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干燥方式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挥发性化合物
下载PDF
硅烷衍生化GC-MS检测香精中糖类物质成分
3
作者 邹琳 王云龙 +3 位作者 刘茜 李坚 杨龙彦 宁振兴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126,131,共6页
建立了基于硅烷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检测香精中17种糖类物质的方法。结果表明:衍生化的最佳条件为以BSTFA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化温度40℃、衍生化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共鉴定出17种糖类物质。17种糖类物质在一定质量浓度内具... 建立了基于硅烷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检测香精中17种糖类物质的方法。结果表明:衍生化的最佳条件为以BSTFA为衍生化试剂、衍生化温度40℃、衍生化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共鉴定出17种糖类物质。17种糖类物质在一定质量浓度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27~0.077μg/mL,加标回收率为94.80%~110.03%,相对标准偏差为3.03%~8.06%。实际样品测定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香精中17种糖类物质成分,满足对香精中糖类物质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衍生化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检测 糖类物质
下载PDF
托里阿魏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及抗宫颈癌作用研究
4
作者 张柏生 王德玺 +2 位作者 张帆 赵生俊 张海英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目的建立托里阿魏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指纹图谱,并考察托里阿魏挥发油的抗宫颈癌作用。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托里阿魏根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鉴定所含成分。通过MTT比色法考察不同浓度托里阿魏挥发油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 目的建立托里阿魏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指纹图谱,并考察托里阿魏挥发油的抗宫颈癌作用。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托里阿魏根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鉴定所含成分。通过MTT比色法考察不同浓度托里阿魏挥发油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Transwell法检测托里阿魏挥发油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托里阿魏挥发油作用下的细胞凋亡率。结果托里阿魏挥发油中鉴别出58种化学成分,含量最多的是孕酮。托里阿魏挥发油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为55.21μg/ml。托里阿魏高、低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托里阿魏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是酮类化合物。托里阿魏提取物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里阿魏 挥发油 宫颈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凋亡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下载PDF
闽南产罗勒不同部位挥发油的GC-MS成分分析及其抑菌活性比较
5
作者 刘舜慧 罗秀针 +2 位作者 王琼珺 林泽燕 张怡评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81-187,共7页
目的对闽南产罗勒不同部位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及抑菌活性比较。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闽南产罗勒不同部位(种子、叶、根、茎)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其化学成分组成;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鉴定... 目的对闽南产罗勒不同部位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及抑菌活性比较。方法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闽南产罗勒不同部位(种子、叶、根、茎)的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其化学成分组成;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作为鉴定菌,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比较罗勒四个部位挥发油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从闽南产罗勒种子、叶、根、茎分别鉴定出30、26、16和26种挥发性化合物;种子和叶片的抑菌活力显著,根部和茎部的抑菌活性弱。结论罗勒种子和叶子在化学成分种类和主成分含量上相近,并表现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相当的抑菌活性;根、茎部挥发油的抑菌力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勒 挥发油 挥发性成分 gc-ms 抑菌活性
下载PDF
GC-MS分析大莪术根茎挥发油成分
6
作者 张娜 翁伟锋 +2 位作者 黄淳 魏坤盛 刘敬 《化工管理》 2024年第8期59-61,65,共4页
文章分析了大莪术根茎挥发性成分,并探究不同加工方法对其成分的影响,为大莪术的加工工艺筛选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利用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处理新鲜的大莪术根茎样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莪术挥发油,应用GC毛细管柱进行... 文章分析了大莪术根茎挥发性成分,并探究不同加工方法对其成分的影响,为大莪术的加工工艺筛选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利用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处理新鲜的大莪术根茎样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莪术挥发油,应用GC毛细管柱进行分离、质谱检测、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含量,分析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由于不同干燥方法加工大莪术根茎挥发油的组分绝大部分相同,但是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实验证明,大莪术根茎主要含有表莪术呋喃烯酮、β-榄香烯、β-桉叶醇、吉马酮、莪术双环烯酮、蓬莪术环氧酮、莪术烯、β-石竹烯等挥发性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莪术根茎 挥发性成分 gc-ms 中医药 药理药效
下载PDF
鼻吸能量棒中挥发性成分的GC-MS法检验
7
作者 时秋娜 姜棕耀 《刑事技术》 2024年第4期396-400,共5页
鼻吸能量棒在中小学生中的风靡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极大担忧,对其成分进行检验可为明确其是否具有身体危害性提供依据。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收集到的15个品牌21种不同气味的30个鼻吸能量棒样品进行检验,共... 鼻吸能量棒在中小学生中的风靡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极大担忧,对其成分进行检验可为明确其是否具有身体危害性提供依据。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收集到的15个品牌21种不同气味的30个鼻吸能量棒样品进行检验,共检出69种化合物,除包装标明的樟脑、冰片、薄荷脑所含有的左旋樟脑、右旋樟脑、龙脑、异龙脑、薄荷醇等主要成分外,还检出化妆品行业常用溶剂C11、C12、C13、C16的异构烷烃和丰富的烯烃、酯类、醇类、醛类等植物精油、合成香料原料及中间体成分。对相同品牌不同气味、不同品牌相同气味的鼻吸能量棒检出成分进行综合分析和分类比对,结果表明,鼻吸能量棒成分复杂,含量各异,且与包装标示不符,长期滥用能够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加之使用方式有诱导吸毒的负面示范效应,急需规范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吸能量棒 薄荷醇 樟脑 固相微萃取 gc-ms
下载PDF
三种柑橘类精油的GC-MS分析及抑菌活性对比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彦 潘晓薇 +1 位作者 陶红 林恋竹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选取陈皮、柠檬和金桔这三种柑橘类植物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高效提取精油。采用GC-MS分析样品成分,进而探究三种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烟曲霉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表明:柠檬精油中的醇类(3.41%)、醛类(2.55%)、酮类(2.03%)、酯... 选取陈皮、柠檬和金桔这三种柑橘类植物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高效提取精油。采用GC-MS分析样品成分,进而探究三种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烟曲霉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表明:柠檬精油中的醇类(3.41%)、醛类(2.55%)、酮类(2.03%)、酯类(7.17%)和除柠檬烯以外的萜烯类化合物(34.06%)含量较高,D-柠檬烯含量是这三种精油中最低的(46.52%);陈皮精油中的萜烯类(86.34%)、酚类化合物(1.82%)含量较高;金桔精油中的酸类化合物(12.71%)和D-柠檬烯(72.69%)含量较高。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烟曲霉菌的抑菌活性均为柠檬精油>陈皮精油>金桔精油。在这三种柑橘类精油中D-柠檬烯并非是唯一的抑菌成分,精油的抑菌活性也与除D-柠檬烯以外的抑菌成分密切相关。其中柠檬精油中含量丰富的γ-松油烯和β-蒎烯等其他抑菌成分可与D-柠檬烯协同起到有效提高精油抑菌活性的作用。该方法所提取的精油可为相关天然抑菌产品研发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精油 超临界萃取 抑菌活性 gc-ms
下载PDF
GC-MS法同时测定枸杞中16种农药残留的含量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秦佳琪 齐强强 +4 位作者 张亚军 王焱 赵思源 曹德艳 朱美霖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49,共7页
目的建立GC-MS法同时测定枸杞中16种农药残留量的含量,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分析采用DB-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进样量1.0μL,不分流;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口温度250℃;电子轰击电离(EI),电子能量70 eV;... 目的建立GC-MS法同时测定枸杞中16种农药残留量的含量,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分析采用DB-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进样量1.0μL,不分流;体积流量1.0 mL/min;进样口温度250℃;电子轰击电离(EI),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多反应监测模式;碰撞气高纯N_(2)。采用残留水平、膳食摄入风险、风险排序和累积暴露评估对农药残留膳食风险相对较高的农药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16种农药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44),平均加样回收率70%~114%,RSD小于2%。产地枸杞和商超枸杞均未出现农药残留超标情况;产地枸杞中氟氯氰菊酯的平均残留量最高,为0.9992 mg/kg,商超枸杞中氯氰菊酯的平均残留量最高,为0.0884 mg/kg;产地枸杞和商超枸杞的慢性和急性膳食风险最高的农药均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哒螨灵、毒死蜱、敌敌畏、杀扑磷风险较高,但实际检测中只有哒螨灵被检出,并且未超标;产地、商超枸杞慢性危害指数(HI)值分别为0.0129、0.0012,急性HI值分别为0.0655、0.0054。结论部分枸杞样品存在农药残留,但均处于安全水平,喷洒农药时需要注意氯氰菊酯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农药残留 gc-ms 风险评估
下载PDF
白木香6个不同种质所结沉香的GC-MS分析
10
作者 李慧婷 王露露 +4 位作者 王雅丽 王军 徐诗涛 李思 杨照剑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27-1741,共15页
本研究旨在为区分白木香不同种质、品种选育及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以白木香6个不同种质的结香样品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海香1号(Aquilaria sinensis‘Haixiang 1’)、海香2号(A.sinensis‘Haixiang 2’)、海香3号(A.sine... 本研究旨在为区分白木香不同种质、品种选育及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以白木香6个不同种质的结香样品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海香1号(Aquilaria sinensis‘Haixiang 1’)、海香2号(A.sinensis‘Haixiang 2’)、海香3号(A.sinensis‘Haixiang3’)、皮油种、大叶种和囊泡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乙醚法超声提取的结香样品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个不同种质所结沉香的挥发性成分中倍半萜类较高,而色酮类较低;种质间差异较大,共有成分仅有2个,即叔丁基对甲酚和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倍半萜类成分的数量(10~26种)和总相对含量(25.39%~87.50%)较高,以白木香醛为主,其中海香3号中的倍半萜类数量和含量最高。色酮类的数量(1~3种)和总相对含量(4.66%~37.32%)较低,以2-(2-苯乙基)色酮为主,其中海香1号中的色酮类数量和含量最高,而海香3号、大叶种和囊泡种中均未检出。海香1号、海香2号、海香3号和皮油种所结沉香具有较丰富的致香成分,如白木香醛、7α-H-9(10)-烯-11,12-环氧-8-氧艾里莫芬烷和卡拉酮等;海香2号、海香3号、皮油种和囊泡种所结沉香中含有多种倍半萜成分,如沉香螺旋醇和沉香雅槛蓝醇等;海香1号和海香2号所结沉香中的苄基丙酮成分含量较高;海香1号、海香3号和大叶种所结沉香中的7α-H-9(10)-烯-11,12-环氧-8-氧艾里莫芬烷和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等成分含量较高。白木香6个不同种质所结沉香的挥发性成分在种类及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可根据活性成分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木香 种质 沉香 成分 gc-ms
下载PDF
岩蔷薇精油的GC-MS分析及其抗氧化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华锦 李雨欣 +5 位作者 曾小燕 钟冲 肖达群 罗秋根 索超 陈尚钘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1期108-113,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岩蔷薇精油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并采用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法研究岩蔷薇精油的体外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对岩蔷薇精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后共鉴定...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岩蔷薇精油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并采用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法研究岩蔷薇精油的体外抗氧化性。结果表明,对岩蔷薇精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后共鉴定出37种化合物,已鉴定成分相对含量占精油总量的99.76%(体积分数)。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为2-甲基-4,5-壬二烯(体积分数17.97%)、香叶醇(体积分数8.87%)、芳樟醇(体积分数7.17%)、橙花醇(体积分数6.49%)、甲酸香茅酯(体积分数6.46%)和1-丁烯亚基环己烷(体积分数5.88%),共占总成分的52.84%(体积分数)。岩蔷薇精油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70.81%和90.00%,表明岩蔷薇精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蔷薇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化学成分 抗氧化性
下载PDF
基于GC-MS分析不同资源姜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差异
12
作者 刘梦婷 王清隆 +6 位作者 羊青 王祝年 晏小霞 汤欢 袁浪兴 王茂媛 冯世秀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7-176,共10页
为比较不同资源姜黄挥发油成分的异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24批姜黄样品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鉴定各色谱峰的化学成分;采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24批挥发油... 为比较不同资源姜黄挥发油成分的异同,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24批姜黄样品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离鉴定各色谱峰的化学成分;采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24批挥发油成分进行组学分析和差异代谢物筛选。结果表明,24批姜黄挥发油提取得率为0.30%~1.10%,从中共检测出63种成分,主要为姜黄酮类成分,相对含量在50%以上,其次为萜烯类物质,含量低且组成复杂。建立姜黄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911~0.997之间,从中确认7个共有峰。HCA和PCA将其中21个样品分为A组和B组,OPLS-DA筛选出19个差异代谢物,聚类热图分析显示A组的特征性成分为姜黄酮类物质芳姜黄酮、α-姜黄酮和β-姜黄酮,B组为姜烯、β-红没药烯和β-倍半水芹烯等16种萜烯类成分。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来源的姜黄挥发油存在一定的质量差异,姜黄酮的含量与姜黄切面的颜色直接相关,含量越高,姜黄颜色越深。该研究通过对比24批不同来源的姜黄挥发油成分及其差异物质,为今后姜黄种质资源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筛选出6种挥发油和姜黄酮类成分含量均较高的优异种质,可用于指导姜黄新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挥发油 gc-ms 组学分析 姜黄酮
下载PDF
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桂花净油分子蒸馏馏分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智鑫 郝丹丹 +5 位作者 卞建明 谢秋涛 孙亚丽 汪凯 李高阳 朱向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6-285,共10页
为了探究分子蒸馏技术纯化桂花净油的不同馏分挥发性成分与香气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中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 为了探究分子蒸馏技术纯化桂花净油的不同馏分挥发性成分与香气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中的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OPLS-DA)、P-value与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important in the projection,VIP)与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桂花净油的轻组分、重组分和残留物组分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馏分中共检测到8大类挥发性成分共73种,其中醇类22种、醛类5种、酸类10种、酚类3种、酮类5种、酯类17种、烷烃类5种、烯萜类6种。各馏分中醇类物质的种类与相对含量最高,是桂花净油挥发性成分的主要贡献物质,且各馏分的挥发性成分种类与相对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建立的三种馏分挥发性成分判别模型,分类准确率为98.2%;并在分析确定出三种馏分27种差异性挥发物成分(VIP>1)后,对轻组分14种、重组分9种和残留物组分11种的关键香气贡献成分(ROAV>1)进行香气轮廓分析,轻组分与重组分、残留组分相比,表现出的花香味、甜味以及松木香味更为强烈。轻组分的挥发性成分种类与相对含量最多,香气特征中的桂花花香味最为浓郁强烈。本研究采用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桂花净油各馏分挥发性成分差异与香气特征,为桂花净油分子蒸馏各馏分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技术 桂花净油 化学计量学方法 气质分析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O分析滇绿茶特征香气物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雪 王静 +2 位作者 胡月朦 韦朝领 翟小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5-565,共11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HS-SPME/GC-MS/O)技术,对滇绿茶的香气物质进行定性、相对定量以及感官分析。将26个茶样根据产地分为四组,通过绿茶传统感官审评和香气定量描述性分析(QDA)筛选出3个品质突出的滇绿茶样品。HS...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嗅闻(HS-SPME/GC-MS/O)技术,对滇绿茶的香气物质进行定性、相对定量以及感官分析。将26个茶样根据产地分为四组,通过绿茶传统感官审评和香气定量描述性分析(QDA)筛选出3个品质突出的滇绿茶样品。HS-SPME/GC-MS/O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3个样品中共鉴定出83种挥发性成分,总相对含量为10.694%,主要为醛、酮和芳香族化合物,对应的主要香气物质有22种。综合仪器分析和感官评价结果得出,香气强度最高的化合物有2,3-辛二酮(奶香)、月桂烯(柑橘香/花香)、(E,E)-2,4-庚二烯醛(花香)、苯甲醛(杏仁味)、芳樟醇(柑橘香/花香)、二氢芳樟醇(柠檬味/甜香)、香叶醇(玫瑰香/柑橘味)、柠檬烯(柑橘味)、香叶基丙酮(青草味)、二甲基硫醚(玉米香)、3-甲基丁醛(麦芽香)、6-甲基-5-庚烯-2-酮(爆米花香/烘烤香)、别罗勒烯(罗勒草香)、己醇(青草味/杏仁味)、水杨酸甲酯(清凉/薄荷味)、β-大马士酮(煮苹果味)、茉莉酮(花香)和β-紫罗兰酮(花香),上述化合物为滇绿茶特征香气成分。该研究为滇绿茶香气品质提升和工艺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绿茶 特征香气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gc-ms/O) 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基于GC-MS检测油料中多环芳烃基质固相提取方法优化
15
作者 钟诚 戚欣 +2 位作者 李松鹤 印南日 王秀嫔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8-1177,共10页
油料作物由于含油量高、基质复杂,导致其弱极性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提取率低,成为准确检测高油样品中多环芳烃的瓶颈。本文对比了16种多环芳烃的GC-MS/MS检测条件SIM(Single Ion Monitoring)模式和SRM(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ing)模式... 油料作物由于含油量高、基质复杂,导致其弱极性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提取率低,成为准确检测高油样品中多环芳烃的瓶颈。本文对比了16种多环芳烃的GC-MS/MS检测条件SIM(Single Ion Monitoring)模式和SRM(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ing)模式质谱信号响应,SRM模式干扰峰更少,检出限更低;对比了QuEChERS和超声辅助提取方法对大豆、油菜籽、花生三种油料中16种多环芳烃的提取效果,超声辅助提取的基质效应很高,部分多环芳烃基质减弱80%以上,且油菜籽的提取稳定性差,部分相对标准偏差达到32%~45%。并比较了乙腈和丙酮作为QuCEhERS方法提取溶剂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QuCEhERS方法中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在极性最弱的多环芳烃回收率低,如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等,回收率甚至小于10%。而丙酮作为QuCEhERS方法提取溶剂,而在极性弱的多环芳烃中,回收率提高了3~5倍,适合提取高油样品中多环芳烃。三种油料基质匹配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16种多环芳烃均能获得较好的回收率(58%~100%),相对标准偏差为0.4%~10.6%,方法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料 多环芳烃 QuCEhERS gc-ms
下载PDF
基于手性固定相-GC-MS的抑霉唑光学纯度分析研究
16
作者 王雨露 王麒瑞 +6 位作者 李刚 朱军峰 韩翔 龚频 张楠 李侃社 陈福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6-210,共5页
针对手性农药广泛使用、手性安全日益关注的现实问题,基于手性固定相-GC-MS构建抑霉唑光学纯度的快速分析方法。应用经过改性的二甲基硅基-β-环糊精CYCLOSIL-B手性色谱柱,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手性农药抑霉唑进行了对映异构体... 针对手性农药广泛使用、手性安全日益关注的现实问题,基于手性固定相-GC-MS构建抑霉唑光学纯度的快速分析方法。应用经过改性的二甲基硅基-β-环糊精CYCLOSIL-B手性色谱柱,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手性农药抑霉唑进行了对映异构体的分析,且在15.625~500μg·mL^(-1)的线性范围良好。同时用小鼠血浆初步验证了抑霉唑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实验,结果表明,其对映异构体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有所不同,分别为76.02%和81.41%,在生物体内存在的立体选择性差异。对抑霉唑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简便的光学纯度的分析方法,为农药的高效利用及手性安全提供了一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手性分析 抑霉唑 gc-ms 血浆蛋白结合
下载PDF
不同方法提取姜黄油挥发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玲玲 黄幼霞 +1 位作者 蔡聪艺 张文州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5期302-311,共10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选择石油醚、正己烷、乙醚3种萃取剂及纤维素酶、盐析2种辅助方式共五种方式提取姜黄油,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姜黄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影响。利用GC-MS法鉴定姜黄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归一化法计算挥发性化学成分...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选择石油醚、正己烷、乙醚3种萃取剂及纤维素酶、盐析2种辅助方式共五种方式提取姜黄油,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姜黄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影响。利用GC-MS法鉴定姜黄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归一化法计算挥发性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用5种提取方法共鉴定出84种化合物,其中共有化合物24种。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4种主成分可反映姜黄油挥发性化学成分的100%的信息,芳姜黄酮、姜黄酮、β-姜黄酮、β-倍半水芹烯和α-姜油烯对姜黄风味贡献最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种提取方法可分为3类即T1和T2一类,T4一类,T3和T5一类。24种化合物被聚为2类,其中α-姜油烯等5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聚为一类。不同提取方法对姜黄油的提取效果影响较显著,以纤维素酶辅助SDE提取方式和盐析辅助SDE提取方式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萃取法 gc-ms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酶辅助 盐析
下载PDF
基于GC-MS和电子鼻技术分析不同烘烤度橡木对荔枝白兰地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晨 郭德军 +1 位作者 游刚 覃宁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59,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烘烤度橡木片对荔枝白兰地陈酿风味的影响,在荔枝白兰地中加入不同烘烤度橡木片进行陈酿。运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四种(原酒、轻度烘烤、中度烘烤和重度烘烤)荔枝白兰地的品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评... 为了研究不同烘烤度橡木片对荔枝白兰地陈酿风味的影响,在荔枝白兰地中加入不同烘烤度橡木片进行陈酿。运用感官评价、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四种(原酒、轻度烘烤、中度烘烤和重度烘烤)荔枝白兰地的品质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四种荔枝白兰地中共检测出21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其中酯类和醇类物质在四种酒中皆有,气味活度值较高,对酒的风味贡献大,它们的组成与含量构成了荔枝白兰地的主要挥发性香气特征。原酒中含有独特的烯烃类和芳香烃类化合物,不同烘烤橡木浸渍的荔枝白兰地中含有独特的醛酮类物质。原酒中风味化合物种类最多,含量较高。轻度和中度烘烤橡木荔枝白兰地中风味化合物种类较少,主要是酯类、醇类和醛酮类,而重度烘烤橡木荔枝白兰地中则含有部分烯烃和芳香烃类化合物。在感官评价中,重度烘烤橡木荔枝白兰地得分最高,风味较好,同时电子鼻检测可以明显的区分出添加不同烘烤度橡木的荔枝白兰地,因此添加重度烘烤的橡木片能提升荔枝白兰地陈酿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白兰地 橡木 烘烤度 gc-ms 电子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UHPLC-Q-TOF-MS分析消积洁白丸化学成分
19
作者 唐雨晨 渠淑萍 +3 位作者 李长坤 程杰 石妍 董志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06-3514,共9页
目的建立GC-MS和UHPLC-Q-TOF-MS法分析蒙药消积洁白丸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和UHPLC-Q-TOF-MS技术,结合对照品及数据库比对,对挥发性、非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其裂解规律进行研究。结果通过GC-MS法,共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通... 目的建立GC-MS和UHPLC-Q-TOF-MS法分析蒙药消积洁白丸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和UHPLC-Q-TOF-MS技术,结合对照品及数据库比对,对挥发性、非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其裂解规律进行研究。结果通过GC-MS法,共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通过UHPLC-Q-TOF-MS法,共鉴定出85种成分,包括黄酮类32种、有机酸类7种、生物碱类40种、其他类5种。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可全面表征蒙药消积洁白丸化学成分,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积洁白丸 化学成分 gc-ms UHPLC-Q-TOF-MS
下载PDF
基于柱前衍生GC-MS法比较不同工艺制备黄精的氨基酸含量
20
作者 张剑光 王月 +3 位作者 金文芳 杨丽 王洁雪 张志锋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272-280,共9页
建立了柱前衍生GC-MS法测定黄精中15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测定经不同工艺制备的黄精鲜品、干品及炮制品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并运用多元数据统计对这3种不同黄精样品中的氨基酸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黄精制品中的15种氨基酸在33mi... 建立了柱前衍生GC-MS法测定黄精中15种氨基酸含量的方法。测定经不同工艺制备的黄精鲜品、干品及炮制品样品中氨基酸的含量,并运用多元数据统计对这3种不同黄精样品中的氨基酸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三种黄精制品中的15种氨基酸在33min内有良好的分离效果,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3〜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66%〜105.55%(n=6)。说明该方法能准确测定黄精中多种氨基酸的含量,且黄精鲜品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干品及炮制品。聚类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表明,黄精鲜品、干品和炮制品可以明显聚为不同三类,说明上述三种黄精制品的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差异性,并筛选出赖氨酸、组氨酸、甘氨酸和络氨酸作为区分黄精鲜品、干品和炮制品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gc-ms 含量测定 聚类分析 炮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