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政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彬 黄秀莲 司徒尚纪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7-513,共7页
对广东现有143条政区名称按照政区地名、命名规律、名称出现最早时间和距今(截至2007-12-31)时限等属性建立广东省政区地名数据库,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省143条政区名称中,有一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明代以前就已产生。改... 对广东现有143条政区名称按照政区地名、命名规律、名称出现最早时间和距今(截至2007-12-31)时限等属性建立广东省政区地名数据库,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省143条政区名称中,有一半政区地名在明代及明代以前就已产生。改革开放以来,出现大量以"市"和"区"为通名的新政区地名,但专名多保留不变。在空间分布上,广东政区名称表现出随时间变迁呈现不均衡的分布规律;在政区名称命名方式上,越早出现的政区名称,以自然地理实体特征得名越突出,越是晚出现的政区名称,因社会人文事象得名越明显。从音节语言结构看,双音节政区名称占绝对优势,偏正式结构所占达67.8%,具有与全国其它地区大体一致的特征。此外,全省政区名称的通名、专名及其语言结构等方面也具有岭南地域文化的某些特性,移民、区域开发和国家行政区域体制变迁是广东政区地名文化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区地名 景观特征 分布规律 广东省
下载PDF
降雨空间分布模式识别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晓宏 刘德地 王兆礼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1-716,共6页
以广东省内186个站点的年降雨量分布为基础,把模式识别的聚类分析理论方法引入降雨空间特征分类研究中,进行降雨特征空间分布模式识别,以预测无雨量站点的降雨模式,从而分析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模式,以便制订有效的水资源利用方案。结果表... 以广东省内186个站点的年降雨量分布为基础,把模式识别的聚类分析理论方法引入降雨空间特征分类研究中,进行降雨特征空间分布模式识别,以预测无雨量站点的降雨模式,从而分析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模式,以便制订有效的水资源利用方案。结果表明,广东省年降雨量在空间上的分布可划分为6类模式;同时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以高程、气温、蒸发量为主要参数的可判别和预测无雨量测站区域的降雨空间分布模式所属类别的模型,经过模型的学习和验证,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降雨空间分布 BP人工神经网络 广东
下载PDF
广东省山茶科物种丰富度水平地带性格局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贾小容 苏志尧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9-474,共6页
通过分析广东省山茶科125种植物物种丰富度水平地带性格局,并对其进行环境解释,利用软件DMAP将广东省划分为72个0.5°×0.5°的经纬度网格,并将基于网格的物种丰富度表现出来,同时利用箱形图分析其水平分布格局。结果表明:... 通过分析广东省山茶科125种植物物种丰富度水平地带性格局,并对其进行环境解释,利用软件DMAP将广东省划分为72个0.5°×0.5°的经纬度网格,并将基于网格的物种丰富度表现出来,同时利用箱形图分析其水平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广东省山茶科植物的分布中心位于粤北山区,表现出显著的经度(P=0.001 2)、纬度(P=0.004 9)地带性差异。对125种植物、72个网格和6个环境因子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CCA排序轴第1轴主要代表温度的变化梯度,第2轴主要代表水分的变化梯度,说明水分、温度等因素共同影响山茶科植物在广东的生长和分布,其中年均最低温度是影响广东省山茶科植物丰富度水平地带性格局的最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科植物 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 CCA 广东省
下载PDF
基于ESDA的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模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枫 李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71,178,共6页
城镇建设用地是承载人们生产、生活以及非农产业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研究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模式,能揭示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演变规律,对全面认识城镇建设用地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广东省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将ESDA与... 城镇建设用地是承载人们生产、生活以及非农产业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研究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模式,能揭示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演变规律,对全面认识城镇建设用地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广东省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将ESDA与GIS技术相结合,对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大致呈"中心—外围"空间分布模式,整体上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局部具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关系,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形成显著HH关联模式,粤北山区东部和西部保持显著LL关联模式;自然、社会经济和政策等是影响广东省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城镇建设用地合理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分布 空间自相关 空间模式 GIS 广东省
下载PDF
广东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24
5
作者 张亮 林文欢 +2 位作者 王正 余娜 陈红跃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95-1299,共5页
基于广东省2007年森林资源清查档案数据,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量化广东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广东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广东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为246.35Tg,碳密度为22.96mg·hm-2。受人为干扰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广... 基于广东省2007年森林资源清查档案数据,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量化广东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研究广东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广东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为246.35Tg,碳密度为22.96mg·hm-2。受人为干扰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广东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在不同经济区和流域空间分布格局严重不均。就不同经济区而言,粤北及周边经济区森林植被碳储量最大,达180.22Tg;珠三角经济区次之,为34.60Tg;接着是粤西沿海经济区,为21.49Tg;粤东沿海经济区最小;仅为10.04Tg。在不同流域方面,森林植被碳储量依次为:北江流域>东江流域>西江流域>韩江流域>其他流域。广东省乔木林碳储量为202.85Tg,以中幼龄林为主,占77.1%;乔木林龄组结构与碳密度近乎成正比关系,存在较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碳储量 碳密度 分布格局
下载PDF
不同潮带红海榄群落胎生繁殖体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剑坚 李际平 +1 位作者 刘素青 韩维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9,共6页
在广东省湛江市高桥不同潮带不同红海榄群落展开胎生繁殖体空间分布格局调查。分析比较胎生繁殖体在的上、中、下等不同冠层,东、南、西、北等不同方位,以及面潮、背潮两部分等的8种聚集度指标(I、C、M*、CA…).结果表明,高桥内带红海... 在广东省湛江市高桥不同潮带不同红海榄群落展开胎生繁殖体空间分布格局调查。分析比较胎生繁殖体在的上、中、下等不同冠层,东、南、西、北等不同方位,以及面潮、背潮两部分等的8种聚集度指标(I、C、M*、CA…).结果表明,高桥内带红海榄胎生繁殖体主要分布在上层冠层、东方位和背潮部分;中带红海榄胎生繁殖体主要分布在中层冠层,在各个方位以及面潮和背潮两部分的分布无显著性区别;红海榄胎生繁殖体的空间分布格局皆为聚集分布。结合研究结果,提出在造林困难的潮带可进行红海榄胎生繁殖体的合理密集种植,提高胎生繁殖体的环境抵御能力,从而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红海榄 胎生繁殖体 分布格局 广东省湛江市
下载PDF
广东省阔叶林生物量的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薛春泉 叶金盛 +1 位作者 杨加志 陈北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8-52,共5页
基于网格系统抽样法对494块样地调查和已有各类生物量模型统计,系统研究了广东省阔叶林生物量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广东省阔叶林的平均生物量为76.82 t/hm2,处于偏低水平;全省阔叶林生物量在不同经济区和流域空间尺度分布严重不均;生物... 基于网格系统抽样法对494块样地调查和已有各类生物量模型统计,系统研究了广东省阔叶林生物量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广东省阔叶林的平均生物量为76.82 t/hm2,处于偏低水平;全省阔叶林生物量在不同经济区和流域空间尺度分布严重不均;生物量与纬度、海拔的升高成正比关系,人类活动的干扰对阔叶林生物量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气候条件影响;阔叶林的龄组结构、层次结构以及郁闭度结构与生物量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林 生物量 分布规律 广东省
下载PDF
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评估及其分布格局——基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版)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安华 陈祝锋 +4 位作者 谭淦 杨沅志 胡喻华 杨锦昌 唐光大 《亚热带植物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474-480,I0001-I0009,共16页
依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年9月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查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树木标本室(CANT)、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等馆藏标本,以及相关文献,结合近... 依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年9月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查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树木标本室(CANT)、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等馆藏标本,以及相关文献,结合近年来的野外调查记录,整理出新版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地理分布数据,利用Arc GIS软件,对其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57科87属164种(9变种2亚种),其中苔藓植物2科2属2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8科11属24种,种子植物46科73属137种9变种2亚种,10种为一级保护植物,13种为广东特有植物。兰科(36种)和豆科(22种)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较多,集中在红豆属(17种)、石斛属(13种)、兰属(9种)等。地理分布方面,依据保护植物种数排序,依次为粤北(126种)、珠三角(104种)、粤西(91种)、粤东(33种);粤北地区以乳源最为丰富(64种);粤西地区以信宜、阳春最丰富,分别为51种和50种;珠三角地区以广州最丰富(48种);粤东地区保护植物较少,所有县市均未超过25种。文中提供的2021年版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及其分布记录,可为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和森林公园的科学考察、保护地规划、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格局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021版 广东省
下载PDF
韶关市小坑林场山杜英林N和P储量及分配格局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婉奇 佘汉基 薛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5-91,共7页
对韶关市小坑林场山杜英人工林的N和P含量、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以便为山杜英人工林的养分循环和科学经营提供依据。采用标准样地法,对样地内的乔木层按照叶、枝、干和根取样,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地上和地下部分取样,凋落物层用样... 对韶关市小坑林场山杜英人工林的N和P含量、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以便为山杜英人工林的养分循环和科学经营提供依据。采用标准样地法,对样地内的乔木层按照叶、枝、干和根取样,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地上和地下部分取样,凋落物层用样方法取样。各组分的样品各取300 g,带回实验室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山杜英人工林乔木层各组分的氮和磷含量为叶片>树枝>树根>树干,人工林垂直结构的氮含量呈现凋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磷含量为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乔木层。2)山杜英人工林养分储量为0.25 t/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的养分储量分别为0.149、0.012、0.046和0.049 t/hm^2,分别占林分养分储量的58.2%、4.7%、18.0%和19.1%。3)乔木层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排序为叶>枝>根>干,储量为枝>干>根>叶。4)山杜英乔木层的C/N、C/P、N/P分别为52.86、688.80和1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杜英 人工林 养分储量 养分分配格局 广东省韶关市
下载PDF
广东省一级古树资源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谭志权 陈盼 +2 位作者 郭盛才 陈秋菊 邓冬旺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4期105-113,共9页
在广东省古树名木普查的基础上,对广东省一级古树的物种组成和地理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对一级古树的树龄、树高、胸围、平均冠幅与人为、自身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一级古树754株,隶属于35科63属82种(变种);桑... 在广东省古树名木普查的基础上,对广东省一级古树的物种组成和地理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对一级古树的树龄、树高、胸围、平均冠幅与人为、自身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一级古树754株,隶属于35科63属82种(变种);桑科Moraceae的重要值(51.5%)占绝对优势,榕树Ficus microcarpa、雅榕Ficus concinna、荔枝Litchi chinensis、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银杏Ginkgo biloba为优势种。广东省一级古树树龄主要集中在500~800 a,随着树龄增大一级古树数量逐渐减少,树高、胸围和平均冠幅呈正态分布,分别主要集中在12.0~22.0 m,400.0~900.0 cm,13.0~30.0 m;一级古树空间分布不均,以粤北山区多,东西沿海少。降雨量对广东省一级古树树高、胸围和平均冠幅的影响最为显著,树龄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不同人为因素对一级古树胸围和树高的影响差异性显著,不同寄生面积对一级古树的影响差异性极显著。综上所述:广东省一级古树种类较丰富,优势科和优势种明显;环境、人为和自身因素对广东省一级古树形态特征影响较大;建议在古树保护和复壮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因区施策、一树一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古树 物种组成 地理分布格局 相关性 差异性 广东省
下载PDF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空间格局及差异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志华 陈少沛 《地理空间信息》 2022年第4期31-36,共6页
以广东省928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对象,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撑下,应用核密度、最邻近距离及分区统计等空间分析方法,基于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统计特征、时空分布格局和区域差异特征的分析为基础,重点探讨广东省... 以广东省928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对象,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撑下,应用核密度、最邻近距离及分区统计等空间分析方法,基于对文物保护单位的统计特征、时空分布格局和区域差异特征的分析为基础,重点探讨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分布格局的形成背景与原因,在地理空间视域下探索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所表现出的岭南文化空间结构特征及地域特点。结论有利于广东创新性历史文化和文物保护利用,对广东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为弘扬、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世界级文化旅游地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保护单位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差异 广东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