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ing Converging Strategies to Reduce Divergence in Intercultural User Interface Design
1
作者 Rüdiger Heimgartner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17年第4期84-115,共32页
This chapter starts with an introduction illuminating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necessary for taking culture into account in HCI design. Definitions of concepts used are provided followed by a historical overview on... This chapter starts with an introduction illuminating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necessary for taking culture into account in HCI design. Definitions of concepts used are provided followed by a historical overview on taking culture into account in HCI design. Subsequently, a glimpse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in culture-centered HCI design is derived from secondary literature providing the gist of the structures, processes, methods, models and theoretic approaches concer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HCI design (“converging” strategies). After presenting controversies and challenges, a short discussion of results from empirical studies and design recommendations for culture-centered HCI design lead to implications and trends in future intercultural user interface design research to close the knowledge gap (the “divergence”)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 i.e. converging the divergence to reach the convergent diverg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URE HCI Cross-Cultural Design INTERCULTURAL Culture-Centered Methods Tools Standards Overview State of Research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cation Understanding EMPATH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ercultural HCI Design divergENCE convergence wave Process Cycle
下载PDF
Strong and Weak Property of Travelling Wave Front Solutions for a Class of Degenerate Parabolic Equations
2
作者 李正元 刘迎东 叶其孝 《Northeastern Mathematical Journal》 CSCD 2001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strong and weak property of travelling wave front solutions for a class of degenerate parabolic equations. How the strong and weak property changes under the effects of wave speed and reacti...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strong and weak property of travelling wave front solutions for a class of degenerate parabolic equations. How the strong and weak property changes under the effects of wave speed and reaction diffusion terms are show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generate parabolic equation strong traveling wave front solution weak traveling wave front solution convergence or divergence propety of integral
下载PDF
利用多源数据对2019年2月贵阳机场准静止锋低云天气诊断分析
3
作者 罗浩 张亚男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23年第2期44-51,共8页
利用多源数据对贵阳机场2019年2月发生的昆明准静止锋低云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当贵阳机场发生低云天气时,昆明准静止锋位于24°~27.5°N、104.5°~109°E;850 hPa及以下的偏南气流为准静止锋背景下贵阳机场低... 利用多源数据对贵阳机场2019年2月发生的昆明准静止锋低云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当贵阳机场发生低云天气时,昆明准静止锋位于24°~27.5°N、104.5°~109°E;850 hPa及以下的偏南气流为准静止锋背景下贵阳机场低云天气的发生提供了主要水汽来源,越接近地面,水汽来源越趋向于西太平洋;贵阳机场低云天气发生时,准静止锋具有浅薄冷空气层的特点,冷空气层平均厚度为390m,最厚780m,最浅时仅有120m。低云天气发生时,贵州中部一线多有地面辐合线出现,可分为三类:当准静止锋位于贵州西部或云南东部时,需要重点关注偏北风与东南风之间的辐合;当准静止锋东退时,近地面偏南气流大范围进入贵州中南部区域,并与偏北气流在贵州中部一线形成辐合;当准静止锋处于锋生时,较强的冷空气南下与昆明热低压前沿的偏南气流在贵州中部形成对峙,产生辐合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准静止锋 低云低能见度 锋生函数 温度平流 水汽通量散度 地面辐合线
下载PDF
Detonation Shock Dynamics Relations for RDX-TNT Based Cast Explosives 被引量:2
4
作者 SHAKEEL Abbas Rofi 黄风雷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8年第2期138-142,共5页
RDX and TNT based explosives are very useful in perform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orks especially when complex shaping of an assembly is required due to their molding capability and the range of ratios in which the... RDX and TNT based explosives are very useful in perform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orks especially when complex shaping of an assembly is required due to their molding capability and the range of ratios in which they can be mixed. In this paper, for these compositions, detonation shock dynamics (DSD) relations between normal detonation velocity D. and detonation wave curvature κ are determined for RDX: TNT explosives in weight ratios 40:60, 50:50 and 60:40.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with 50 mm diameter rate sticks of approximately 200 mm length using high speed rotating mirror camera and time measurement prob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order DSD relation is indeed representative of these explosives. The slope of this relation increases by increasing TNT contents in these explosives. Going from 40% to 60% TNT, the data show an increase of more than 100% in negative slope of Dn-κ re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D CURVATURE high-speed photography diverging/converging wave fronts
下载PDF
自适应光学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波前整形规律仿真(英文)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卫兵 王挺峰 郭劲 《中国光学》 EI CAS 2014年第3期411-420,共10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Zernike模式的SPGD算法对大气湍流畸变波前的整形原理,通过推导得到了关于性能指标的简明表达式,使SPGD算法收敛速率得到明显提升。然后建立了自适应光学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波前整形系统模型,主要对SPGD算法收敛速... 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Zernike模式的SPGD算法对大气湍流畸变波前的整形原理,通过推导得到了关于性能指标的简明表达式,使SPGD算法收敛速率得到明显提升。然后建立了自适应光学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波前整形系统模型,主要对SPGD算法收敛速率、整形能力和整形效果随波前畸变量和变形镜模型的变化规律作了较为详细的仿真研究,整体定性结果表明:三者的变化规律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了关于整形能力和整形效果变化规律的定量表达式,若从自适应光学波前整形系统的实时性和简单性考虑,在保证一定整形效果的情况下,选择37单元变形镜对畸变波前的3~27(25)阶Zernike像差进行整形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波前整形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 收敛速率 整形能力 整形效果
下载PDF
潜艇内波波迹—航空猎潜的新对象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效慈 张军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8-513,共6页
阐明航空猎潜新的标的物—潜艇自生内波组成的庞大水下锥形扰动水体及其水面映波被机载SAR探测到的可能性。并列举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近期工作。
关键词 航空猎潜 内波波迹 SAR探 幅合幅散
下载PDF
纳米级针孔矢量衍射波前误差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俐 饶长辉 饶学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9-505,共7页
应用哈特曼-夏克(H-S)波前检测仪检测大数值孔径(NA)透镜时,需要采用纳米级针孔产生参考球面波前对H-S传感器进行标定。为了制作出满足要求的高质量针孔,本文对影响参考波前质量的各种要素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以获得最优针孔加工参数... 应用哈特曼-夏克(H-S)波前检测仪检测大数值孔径(NA)透镜时,需要采用纳米级针孔产生参考球面波前对H-S传感器进行标定。为了制作出满足要求的高质量针孔,本文对影响参考波前质量的各种要素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分析,以获得最优针孔加工参数。基于矢量衍射理论,在会聚高斯光束照射下,计算了针孔厚度和直径大小对衍射波前误差的影响,衍射波前中的像差成份、能量透过率、强度均匀性、针孔加工误差及光束相对针孔中心发生平移、离焦、倾斜时衍射波前误差的变化。分析计算显示,在NA为0.6时,为了使相对于理想球面波的波峰波谷值(P-V)偏差不大于0.005λ(λ=193nm),在实际针孔的加工制作中,应选取材料铬,并取厚度200nm,直径180nm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检测 波前误差 会聚高斯光束 矢量衍射 Hartmann-Shack波前检测仪 时域有限差分法
下载PDF
语言学研究方法论(四)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树辉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17,共4页
“比较的方法”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思维和表达方式 ,亦是语言学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本文回顾了比较法在语言学研究中的运用历史及其自身的发展、完善进程。同时亦对该方法在现代语言学研究中所做出的贡献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语言谱系学说 类型对比研究 分化发展理论 波动理论 聚合发展理论
下载PDF
高功率准分子激光参数测量研究
9
作者 华恒祺 赵学庆 +2 位作者 郑国鑫 易爱平 叶锡生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55-59,共5页
介绍了对高功率 XeCl 准分子激光 MOPA 系统中前三台激光器的输出激光进行的参数测量。实验分别对 MOPA 系统的前端输出种子光及其经过一级、二级、三级放大后所得激光进行了测量,研究包括采用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对激光近场波前的测量和... 介绍了对高功率 XeCl 准分子激光 MOPA 系统中前三台激光器的输出激光进行的参数测量。实验分别对 MOPA 系统的前端输出种子光及其经过一级、二级、三级放大后所得激光进行了测量,研究包括采用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对激光近场波前的测量和采用激光光束分析仪对激光远场光强的测量两个方面,分别得出激光的近场相位均方根误差和不同光斑尺寸定义下的远场发散角等实验测量结果,将实验结果与系统设计值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激光器系统输出激光作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 哈特曼 波前 光斑定义 发散角
下载PDF
受光阑限制球面波焦移的一般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文龙 吕百达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4期471-475,共5页
对Li,Wolf等人提出的球面波焦移概念作了推广;在较为普遍的情况下,即入射球面波可以是会聚的、发散的或平面波情况下,详细讨论了受光阑限制的球面波的焦移。
关键词 焦移 光阑效应 会聚 球面波 平面波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重力波引发局地暴雨的预报方法初探 被引量:7
11
作者 孟凯 张迎新 +1 位作者 姚洁 田志广 《干旱气象》 2015年第1期144-148,173,共6页
通过动力学推导探讨了重力波引发的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机制,提出预报重力波传播的可行方法,并通过个例分析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重力波的传播路径应与位温脊线一致,利用地面观测数据分析等位温线,可有效预报重力波... 通过动力学推导探讨了重力波引发的局地暴雨天气过程的发生发展机制,提出预报重力波传播的可行方法,并通过个例分析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重力波的传播路径应与位温脊线一致,利用地面观测数据分析等位温线,可有效预报重力波的发生和演变;(2)波动既可以从高位温一侧向低位温一侧传播,也可以反方向传播;(3)重力波的传播与地面辐合线虽有对应关系,但并不一定由辐合线产生;(4)阵风锋是激发重力波的一种触发机制,受阵风锋作用2011年8月9日石家庄市区西侧造成短时强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波 阵风锋 地面辐合线 局地暴雨 中尺度
下载PDF
在热电联产中,对大焓降调节级喷嘴的节能改造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福军 张德岩 +1 位作者 程志芬 赵肃铭 《节能技术》 CAS 2000年第6期33-35,共3页
本文提出在热电联产中 ,将凝汽式汽轮机改为供热式汽轮机时 ,对大焓降调节级缩放喷嘴进行改型设计 ,从而减少了激波损失 。
关键词 大焓降 调节级 喷嘴 热电联产 节能 汽轮机
下载PDF
Talbot象之间的类焦距现象
13
作者 刘前 《内蒙古工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对发散球面波和会聚球面波分别照明同一光栅时产生的 Talbot 象进行了研究,发现在这两种照明下,同一级的 Talbot 象距之间存在类似薄透镜成象的类焦距现象。
关键词 会聚球面波 类焦距 Talbot象
下载PDF
一次东风波引起的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斌 董玲 《江西科学》 2018年第2期291-296,共6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结合自动站加密资料对2017年8月25日20:00-26日08:00发生在江西南部的一次东风波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发生在夏季东风波和近地面层冷空气共同作用下的暴雨过...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结合自动站加密资料对2017年8月25日20:00-26日08:00发生在江西南部的一次东风波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发生在夏季东风波和近地面层冷空气共同作用下的暴雨过程。副热带高压控制使赣南地区积蓄不稳定能量;近地面层的弱冷空气触发对流发展;南海的偏东风急流为降水区域输送水汽。此次东风波表现为较深厚的波动特征,但在高层300hPa附近有正涡度中心,特征更显著。东风波的产生是由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的热带扰动波动向西北方传播诱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风波 暴雨 正涡度 低层辐合高层辐散
下载PDF
跨声速缩放型流道涡轮平面叶栅流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雒伟伟 王会社 赵晓路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29-1233,共5页
本文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跨声速缩放型流道涡轮平面叶栅在不同攻角、不同落压比时的进出口参数、叶表静压及端壁静压分布,并利用纹影显示技术记录了零攻角下不同落压比时流道内波系结构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此缩放型流道涡轮叶栅中攻角... 本文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跨声速缩放型流道涡轮平面叶栅在不同攻角、不同落压比时的进出口参数、叶表静压及端壁静压分布,并利用纹影显示技术记录了零攻角下不同落压比时流道内波系结构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此缩放型流道涡轮叶栅中攻角仅对约30%轴向弦长之前的叶表静压有明显影响;随着落压比的增大,流道内的波系由正激波转变为斜激波,叶栅损失减小,并且波系逐渐向流道出口移动,吸力面压力突跃位置向叶片尾缘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涡轮 缩放型流道 激波 平面叶栅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吸力面凸台对缩放型流道涡轮动叶气动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雒伟伟 张磊 +2 位作者 王会社 徐建中 黄家骅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89-1293,共5页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1+1/2对转涡轮高压动叶吸力面内伸波作用位置添加凸台以降低激波损失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详细的数值模拟及流场分析可知,加凸台对于涡轮级间的匹配关系不会带来明显的影响,合适的凸台位置及高度能有效地抑...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1+1/2对转涡轮高压动叶吸力面内伸波作用位置添加凸台以降低激波损失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详细的数值模拟及流场分析可知,加凸台对于涡轮级间的匹配关系不会带来明显的影响,合适的凸台位置及高度能有效地抑制内伸波引起的边界层分离,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内伸波的强度,提高涡轮效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当凸台位于高压动叶吸力面84%~86%轴向弦长,最大高度为1 mm,且与叶片表面光滑连接时,效果最佳,此时涡轮效率提高约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2对转涡轮 缩放型流道 激波 流动控制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球面波的相奇异分布区域特征
17
作者 孙存英 赵道木 王绍民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04-1407,共4页
从波动方程出发 ,在基尔霍夫边界条件下 ,根据积分的物理意义 ,简明地研究了发散和汇聚球面波的相奇异区域分布。结果表明 ,除了汇聚的球面波焦点区域存在相奇异现象外 ,焦点以外的区域及对发散的球面波同样存在相奇异现象。发散球面波... 从波动方程出发 ,在基尔霍夫边界条件下 ,根据积分的物理意义 ,简明地研究了发散和汇聚球面波的相奇异区域分布。结果表明 ,除了汇聚的球面波焦点区域存在相奇异现象外 ,焦点以外的区域及对发散的球面波同样存在相奇异现象。发散球面波的相奇异区位于入射空间 ,在相奇异区域的不同部分相奇异规律不同 ,源点是相奇异区里的一个特殊点。汇聚的球面波的相奇异区域存在于像空间 ,结构简单 ,焦点是相奇异区域里的一个特殊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尔霍夫边界条件 发散球面波 汇聚球面波 相奇异区域分布 光学
原文传递
一种形状可控的激波增强管道型线设计新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詹东文 杨剑挺 +1 位作者 杨基明 朱雨建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08-2416,共9页
激波管所产生的非定常运动激波,若强度和形状能够按照一定的设计要求进行可控条件下的调节,将可望为燃料点火燃烧试验等提供具有独到优势的研究手段。基于激波动力学理论,针对激波管中所产生的平面运动激波,通过设计特定的上下壁面收缩... 激波管所产生的非定常运动激波,若强度和形状能够按照一定的设计要求进行可控条件下的调节,将可望为燃料点火燃烧试验等提供具有独到优势的研究手段。基于激波动力学理论,针对激波管中所产生的平面运动激波,通过设计特定的上下壁面收缩型线,使初始平面运动激波,经收缩段(包括光滑凹形曲线段、斜直线段和光滑凸形曲线段)的变形和强度增加,再以平面波面形状进入较小截面直管段的连续转变过渡,得到了强度增加的平面激波。进一步对所设计的典型型线分别采用数值计算和试验的方法,考核分析激波运动过程中的形状变化,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型线设计的关键参数对激波增强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激波管方法,本文中所提出的收缩截面方法能更显著地增加平面激波强度;另外,还考察了初始入射激波马赫数对壁面型线和运动激波波面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较强的初始入射激波来说,壁面型线对入射激波强度依赖较小,也就是说,当实际入射激波马赫数即使稍偏离设计状态时,仍然能得到近乎完美的平面形状增强激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动力学 激波管 激波增强 收缩管道 壁面型线 激波面形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