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of rural households on their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agro-pastoral areas of northern China 被引量:20
1
作者 HAO Haiguang ZHANG Jiping +2 位作者 LI Xiubin ZHANG Huiyuan ZHANG Qi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5年第5期653-664,共12页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is a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es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 tionship is important for making effective policies and decisions. In this study, based on rural household survey data...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is a focus of academic researches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 tionship is important for making effective policies and decisions. In this study, based on rural household survey data of Taibus Banner, Duolun county and Zhengxiangbai Banner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we identified the impact of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on ecosystems in these agro-pastoral areas by using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ory and methodology together with the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methods. In 2011, the total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consumption (EFC) was 0.665 g hm2, and the total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production (EFP) was 2.045 g hm2, which was more than three times the EFC.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arable land consumption (EFAC) accounted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EFC, and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grassland production (EFGP) occupied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EFP. Bo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grassland consumption (EFGC) and EFGP ha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income, indicating that income was mainly depended on livestock production and the households with higher incomes consumed more livestock prod- ucts. The full-time farming households (FTFHs) had the highest EFP,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arable land production (EFAP), EFGP and EFGC, followed by the part-time farming households (PTFHs) and non-farming households (NFHs), which indicated that part-time farming and non-farming employment reduced the occupancy and con- sumption of rural households on local ecosystems and natural resources to some extent. When farming households engaged in livestock rearing, both the EFAP and EFAC became smaller, while the EFP, EFC, EFGC and EFG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differences in ecological footprints among different household group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making ecosystem conservation policies. Encouraging the laborers who have the advantages of participating in non-farming employment to move out of the rural areas and increas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liveli- hoods of rural households are important in reducing the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and improving the welfare of households in the study area. Moreover, grassland should be utilized more effectively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footprint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livestock rearing non-farming employment rural households agro-pastoral area
下载PDF
Subject,Object and Target Systems of Rur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2
作者 SHEN Hong1,2,ZHAO Yong-le2,HUANG De-bing1 1.School of Management,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541004,China 2.Business School of Hehai University,Nanjing 210098,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3期33-36,共4页
From subject,object and target subsystems,we analyze the rur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system.The subject system includes government,education and training organizations,society,and rural human resource itself.Diff... From subject,object and target subsystems,we analyze the rur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system.The subject system includes government,education and training organizations,society,and rural human resource itself.Different development subject bears different responsibility.Object system includes farmers engaged in farming,farmer workers,rural unemployed people,rural students,rural left-behind people,and other people in rural areas.Different development object has different features.Development target system includes raising quality of rural human resource,keeping reasonable population size,optimizing structure of rural human resource,and improving vitality of rural human resource,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areas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SUBJECT OBJ
下载PDF
弥合接入沟:农村老年人数字阅读接入主体性困境及破解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3
作者 万馨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42,共11页
文章基于扎根理论对G村老年人访谈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和提炼,探索农村老年人数字阅读接入主体性困境的成因。研究发现,感知觉退减、有限注意和思维退化造成农村老年人主体认知结构局限,从而限制接入数字阅读;信息闭塞、社交隔离和回避... 文章基于扎根理论对G村老年人访谈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和提炼,探索农村老年人数字阅读接入主体性困境的成因。研究发现,感知觉退减、有限注意和思维退化造成农村老年人主体认知结构局限,从而限制接入数字阅读;信息闭塞、社交隔离和回避心理造成农村老年人“个体-社会”陌生适应,导致回避接入数字阅读;要素阻碍、负面感知和自我防御造成农村老年人“自我-技术”消极感知,致使拒绝接入数字阅读。基于三者之间的关系构建农村老年人数字阅读接入主体性困境成因模型,并提出“自我—家庭—社会”三层接入的困境破解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阅读 老年人 农村 数字接入沟 主体性困境 扎根理论
下载PDF
西部乡村基础教育跨学科主题教学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白玉洁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9期59-61,67,共4页
为探究西部乡村基础教育下跨学科主题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以数据为支撑,剖析西部乡村基础教育背景下跨学科主题教学对学生的影响。调研结果显示,西部乡村地区小学生感知下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效果及学习兴趣处于中等偏... 为探究西部乡村基础教育下跨学科主题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以数据为支撑,剖析西部乡村基础教育背景下跨学科主题教学对学生的影响。调研结果显示,西部乡村地区小学生感知下的跨学科主题教学效果及学习兴趣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合作学习能力与对课程满意方面还有待提升。小学生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学习兴趣与跨学科主题教学效果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西部乡村地区小学生自信心对其跨学科主题教学效果具有正面预测作用。基于此,应加强跨学科主题教学奖的引进,强化小学生跨学科主题合作学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乡村基础教育 跨学科主题教学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乡村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以扎鲁特旗东萨拉嘎查为例
5
作者 侯依林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期77-80,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治理内容与能力的内涵更加丰富,为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面对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深层结构性矛盾,内蒙古牧区开展的多元复合主体的治理模式是以“乡村有效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治理内容与能力的内涵更加丰富,为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面对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深层结构性矛盾,内蒙古牧区开展的多元复合主体的治理模式是以“乡村有效治理”推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中国特色牧区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为共建共治共享下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为我国牧区生态治理提供一种创新思路。该文以多元复合主体的治理结构为切入点,探讨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内在逻辑,提出以草场整合为合作基础,构建多元主体治理结构和互惠合作机制的乡村治理体系,对于保障草原生态保护、牧业高质量发展和牧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牧区 生态治理 乡村振兴 多元主体 治理模式
下载PDF
脱域与回归:流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13
6
作者 贺芒 范飞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3,共11页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村民,吸引村民回归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村民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形成了乡村“脱域”。经历“脱域”酝酿期、萌芽期、发展期以及稳定期四个阶段,导致中国乡村主体缺位现象严重。剖析...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村民,吸引村民回归乡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村民大规模地向城市流动,形成了乡村“脱域”。经历“脱域”酝酿期、萌芽期、发展期以及稳定期四个阶段,导致中国乡村主体缺位现象严重。剖析深层次原因,主要受到乡村生活环境的推力、城市经济驱动的拉力、制度安排的动态调节力的影响,造成了村民缺位乡村发展的生成性困境。为突破这一困境,可从市场驱动、文化培育、制度支撑以及技术赋能,即建立乡村主体回流的产业基础、唤醒乡村主体情感联结的乡愁记忆、构建乡村主体回归的政策保障体系和搭建乡村主体“线上回归”的数字乡村平台等四条路径来推动在外村民回归参与乡村振兴。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还要政府和其他社会参与者的引导和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主体性 村民流动 三农问题 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
下载PDF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视域下农民主体意识培育研究
7
作者 孙亦凡 魏锋 +1 位作者 郭胜浩 韩莉媛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1期49-52,共4页
农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培育农民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对加快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着农民自我意识、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缺失的问题,农... 农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培育农民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对加快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着农民自我意识、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缺失的问题,农民主体意识缺失主要由历史、现实、文化和制度原因造成,阻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视域下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必须夯实农村思想阵地,提升农民家园建设凝聚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调动村民自治参与力;强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引导,提高农民发展内生力;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提高农民自我认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精神文明 乡村振兴 农民 主体意识 “三农”
下载PDF
内蒙古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多元主体参与的对策研究
8
作者 刘春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8期65-68,共4页
本文基于对内蒙古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指出了内蒙古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从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留守儿童自身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政府方面从政策... 本文基于对内蒙古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指出了内蒙古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从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留守儿童自身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政府方面从政策支持的角度提供保障;社会方面逐渐完善各项服务体系;家庭方面要提升留守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效果;学校方面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留守儿童应提升自身的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牧区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多元主体参与 对策研究
下载PDF
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治理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
9
作者 侯依林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24期76-79,共4页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与牧区高质量发展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学界围绕牧区生态治理进行一系列颇具启示的研究,如人口流动下的牧区生态治理、平衡生态治理权力关系、生态治理政策绩效评价和牧区生态多元治理等方面,但对于草原生态治理...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与牧区高质量发展是目前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学界围绕牧区生态治理进行一系列颇具启示的研究,如人口流动下的牧区生态治理、平衡生态治理权力关系、生态治理政策绩效评价和牧区生态多元治理等方面,但对于草原生态治理仍处在理论探讨阶段,尚未提出较成熟的牧区生态治理体系。展望未来,构建生态保护视野下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牧区生态治理统筹衔接的长效机制,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国特色牧区现代化道路将是草原生态治理研究的重点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牧区 生态治理 乡村振兴 生态保护 多元主体
下载PDF
基于公众参与的新农村建设环境设计探索
10
作者 廖蓓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30-34,共5页
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环境设计的结果更加贴合广大村民的实际需求,应该探索出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提升相关社会成员的参与程度。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公众参与的主体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农民、农村自治组织、环境设计机构、工程施工企业、专... 为了保证新农村建设环境设计的结果更加贴合广大村民的实际需求,应该探索出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提升相关社会成员的参与程度。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公众参与的主体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农民、农村自治组织、环境设计机构、工程施工企业、专家、村庄规划委员会的非政府人员,分析相关主体的职能,进而从引导机制和保障机制两个层面提出公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环境设计的主要策略,具体措施涵盖调动村民的参与意愿、发挥专家学者的专业优势、动员社会团体或个人、建立考核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主体 新农村建设环境设计 职能划分 引导机制 保障机制
下载PDF
农村多元养老模式的现实解读:区域比较的视角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俏 刘培 顾昱 《西北人口》 CSSCI 2014年第1期97-102,108,共7页
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养老问题已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农村养老形势尤其严峻,传统养老模式独木难支,新型养老方式尚未成熟。文章主要选取了东部的江苏南通和西部的陕西榆林两个地区作为调查地点,对各自养老模式的实施与... 随着中国老龄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养老问题已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农村养老形势尤其严峻,传统养老模式独木难支,新型养老方式尚未成熟。文章主要选取了东部的江苏南通和西部的陕西榆林两个地区作为调查地点,对各自养老模式的实施与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并深入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农村养老模式呈现出"嵌入性"特征,即完全与地方的文化与经济社会结构相融合,且各具特点与问题。对此,应有针对性地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各地农村实际的多元养老模式,多途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养老模式 邻里互助 机构养老 多元化
下载PDF
国际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娟 王茂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10-319,共10页
伴随着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出现,城乡移居、消费农村等农村空间多元化问题成为国际学者的研究焦点与前沿。该研究借助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挖掘最新研究成果,追踪热点期刊,探讨研究区域布局,识别研究基础,提取并解读乡村性、农村... 伴随着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出现,城乡移居、消费农村等农村空间多元化问题成为国际学者的研究焦点与前沿。该研究借助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挖掘最新研究成果,追踪热点期刊,探讨研究区域布局,识别研究基础,提取并解读乡村性、农村功能转变、农村空间再生产、乡村绅士化、乡村社会表征等六大研究主题。结果表明,国际农村空间多元化研究成果丰硕,研究热点和议题不断扩展,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研究格局极不均衡,产出成果高度聚集。而国内农村空间多元化关注时间较短,研究内容以传统生产导向维度为主,现代消费导向的研究成果相对有限;研究内容以实证现象判别为主,乡村性、乡村空间再生产等理论研究成果相对不足。结合国际研究经验,该研究指出未来国内研究应注重构建理论体系、强化机理剖析、注重微观解析,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农村空间 多元化 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 研究格局
下载PDF
论多维贫困视角下我国农村多元化社会救助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杰 李杨 甫玉龙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近年来,从多个维度而不是单一的收入维度来测量贫困和缓解贫困是学术界达成的一个重要共识。当前我国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少从制度构建上来关注除了收入贫困之外的其他贫困群体,这显然忽视了不同贫困类型群体间的... 近年来,从多个维度而不是单一的收入维度来测量贫困和缓解贫困是学术界达成的一个重要共识。当前我国农村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少从制度构建上来关注除了收入贫困之外的其他贫困群体,这显然忽视了不同贫困类型群体间的差异性,难以满足人们不断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在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构中引入多维贫困视角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多维贫困理论及其衡量维度和指标对我国当前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提出构建我国农村多元化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贫困 农村 社会救助 多元化
下载PDF
边疆地区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慧 利爱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0-124,共5页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是衡量老年人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月收入、亲密朋友个数和子女个数的不同会对边疆地区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做好基本生活保障、针对农村老年人的特点建立或健全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制和完善农村...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是衡量老年人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月收入、亲密朋友个数和子女个数的不同会对边疆地区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做好基本生活保障、针对农村老年人的特点建立或健全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制和完善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体系对于提高边疆地区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地区 农村老年人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转型中农村多元纠纷解决方式的重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汤唯 郭晓燕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6,共7页
处于转型中的中国农村,其社会特征既不同于传统的"乡土社会",又不同于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民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特征之下,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仍然存在着深邃的社会基础和重要的功能作用。司法机关在介入农村... 处于转型中的中国农村,其社会特征既不同于传统的"乡土社会",又不同于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民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特征之下,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仍然存在着深邃的社会基础和重要的功能作用。司法机关在介入农村纠纷时,必须对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给予必要的尊重。但是,农村发生的变化已初步奠定了法治实践的社会基础,正式司法制度可以越来越多地依赖一种合法化的设计,为调整变革中和变革后的农村现代关系提供坚强有力的法律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 中国农村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
下载PDF
利益驱动视角下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法律调控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卫琴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6-100,共5页
通过引入利益驱动理论,深入地剖析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成因和现状,指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导致我国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根本原因。农村利益结构多元化,农村利益差距扩大化,导致了农村利益冲突显性化,加剧了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矛盾和... 通过引入利益驱动理论,深入地剖析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成因和现状,指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导致我国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根本原因。农村利益结构多元化,农村利益差距扩大化,导致了农村利益冲突显性化,加剧了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协调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冲突,缓和矛盾,就要在法律的机制里引入利益驱动理论,建构良性利益驱动机制,增强法治观念,落实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各农村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有效调节收入分配,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有效畅通的各农村利益主体的多元利益诉求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驱动 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 法律调控
下载PDF
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1
17
作者 崔晓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9期882-885,900,共5页
在村民自治的背景下,我国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成为农村治理的必然趋势。基层政府、农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广大村民都成为农村治理的重要主体。但由于我国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是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一次不彻底的改革,在农村治理... 在村民自治的背景下,我国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成为农村治理的必然趋势。基层政府、农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广大村民都成为农村治理的重要主体。但由于我国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是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一次不彻底的改革,在农村治理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单中心"治理,致使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实现遭遇到了种种困境。针对此,笔者从改革农村治理主体、完善多元合作治理体制两方面探寻实现农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路径,这本身也是对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路径进行探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农村治理 主体多元化 合作治理
下载PDF
数字技术可得性对农村贫困地区主观相对贫困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本健 邓蕾 +1 位作者 袁伟伦 毕洁颖 《农村金融研究》 2021年第6期59-68,共10页
数字技术既可能带来数字红利,也可能带来"数字鸿沟"问题。在贫困地区,农户数字技术可得性会给农村相对贫困带来什么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基于系统抽样获取的1564个样本的贫困地区农户数据,运用Logit模型,从主观角度... 数字技术既可能带来数字红利,也可能带来"数字鸿沟"问题。在贫困地区,农户数字技术可得性会给农村相对贫困带来什么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基于系统抽样获取的1564个样本的贫困地区农户数据,运用Logit模型,从主观角度分析了农户数字技术可得性对贫困地区农村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贫困地区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数字红利"效应大于"数字鸿沟"效应,数字技术可得性能有效缓解贫困地区农户的主观相对贫困。这种缓解效应是通过增加社会资本、积累人力资本以及促进非农就业来实现的,且在未参加小额信贷的农户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应加快贫困地区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高农户数字技术可得性,同时注意"数字鸿沟"和小额信贷带来的压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农村 贫困地区 主观相对贫困
下载PDF
治理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困境及乡土文化的治理功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焕贵 梁剑锋 段云青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5-9,共5页
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当今乡村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之一。传统治理主体在功能定位、职责权限、治理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宗族组织、民营组织以及乡村草根组织等社会力量、组织的兴起与参与,又因价值取向、文化水平、自身利益等催化... 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当今乡村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之一。传统治理主体在功能定位、职责权限、治理能力等方面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宗族组织、民营组织以及乡村草根组织等社会力量、组织的兴起与参与,又因价值取向、文化水平、自身利益等催化了乡村治理失衡。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核心,以其显著的乡土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为多元主体提供了主体认同;以其文化意识形态功用,内化民众的思想,促进乡村社会有序发展和自治调控;以其独特的秩序意义助推乡村社会矛盾整合、多元主体价值观趋同以及各阶层利益归一,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以乡土文化提升乡民的文化自信和公德意识,通过"文化+产业"模式推动经济、文化双赢,实现乡土社会的良性共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主体多元化 乡土文化
下载PDF
统筹城乡视域中的农民主体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宇伟 陶志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24-27,共4页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关键时刻"和"重要时期"。在这项系统工程中,需要把实践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协同推进。但目前,农民对现实的评判力不够,主体意识性缺乏;...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当下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关键时刻"和"重要时期"。在这项系统工程中,需要把实践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协同推进。但目前,农民对现实的评判力不够,主体意识性缺乏;主体性诉求不能充分表达,自觉能动性未充分发挥;作为社会历史推动者的创造能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要更好地发挥农民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应从分析农民主体性入手,挖掘农民自我解放的力量,保障农民在农村与城市间合理流动的权益,满足农民知识化、技能化的教育需求,推进农民享有社会服务与社会地位的均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城乡协调发展 主体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