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谶纬视域下的《儒林外史》预言叙事探究
1
作者 隋鑫 《文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8-82,120,共6页
谶纬文化作为神秘文化的表现形式,在明清小说创作时已成为指导文本内部预言叙事模式的创作理念。《儒林外史》在预言叙事上对于结构设置的独特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特点的鲜明性显示出有别于其他作品的特点。同时又暗合吴敬梓对于社... 谶纬文化作为神秘文化的表现形式,在明清小说创作时已成为指导文本内部预言叙事模式的创作理念。《儒林外史》在预言叙事上对于结构设置的独特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与特点的鲜明性显示出有别于其他作品的特点。同时又暗合吴敬梓对于社会进行揭露批判的需要和对重构以宗法礼教为核心的三代之治理想国的崇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谶纬文化 《儒林外史》 预言叙事
下载PDF
天老与黄老考释 被引量:4
2
作者 葛志毅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8,共7页
天老本是战国时代黄帝君臣传说中较为重要的一位,在其时兴起的依托黄帝君臣之名著书的风气中,最初所谓黄老之学中的老,即是天老。但由于老子声名显赫而使之被取代,于是黄老之老转指老子。在从黄老之学至东汉道教兴起过程中,黄帝的声名... 天老本是战国时代黄帝君臣传说中较为重要的一位,在其时兴起的依托黄帝君臣之名著书的风气中,最初所谓黄老之学中的老,即是天老。但由于老子声名显赫而使之被取代,于是黄老之老转指老子。在从黄老之学至东汉道教兴起过程中,黄帝的声名影响在宗教意识上有弱化的趋势,相反老子的地位影响则一直在上升,直至其取代黄帝而独自成为道教至尊的教主,此后黄老概念则在现实的学术话语中淡出而褪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老 黄老 黄帝 老子 谶纬 道教
下载PDF
“以谶解经”的学术风潮与王逸的《楚辞》阐释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建新 辛甜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5-70,共6页
在东汉思想文化领域中,谶纬占据了主导性地位,而出于维系儒术独尊地位之虑,儒生经师多藉谶纬来训诂文辞,阐说经意,试图利用谶纬的神圣性来论证儒经之权威性,这就使得此期经学研究呈现出"以谶解经"之特征。受此种学术风潮影响... 在东汉思想文化领域中,谶纬占据了主导性地位,而出于维系儒术独尊地位之虑,儒生经师多藉谶纬来训诂文辞,阐说经意,试图利用谶纬的神圣性来论证儒经之权威性,这就使得此期经学研究呈现出"以谶解经"之特征。受此种学术风潮影响,王逸在通过强调《离骚》"依经立义"、尊其为"经"等方式回应班固等人之批评的同时,还采取"以谶解经"之方式来阐释《楚辞》:或直接引用谶纬文献以诠释字词、疏通大意,或依谶纬"阴阳五行"与"天人感应"诸说来阐发主旨,使得《楚辞章句》中展现出浓郁的谶纬色彩。王逸所建构的此种依托谶纬观念的、以君臣关系为核心的《楚辞》阐释模式,既与当时权利阶层所期望传播的政治观念相契合,又易于被具有谶纬话语体系之集体共识的士人所认可,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王逸注骚可谓典型。他所建构的依托谶纬观念的、以君臣关系为核心的《楚辞》阐释模式,既合当时权利阶层的期望传播的政治观念,又为以谶纬话语体系为集体共识的士人所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谶解经 《楚辞章句》 以纬注骚 意义
下载PDF
谶纬与魏晋南北朝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焕然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26-31,共6页
谶纬包罗繁富,是魏晋南北朝士人的必读书。它推动了赋的繁荣。谶纬的五德历史观是赋家颂扬君命天授的最有力工具。谶纬的祥瑞之象是赋家歌功颂德的最佳材料。赋家还广泛吸收借鉴了谶纬中的天文地理等丰富内容。谶纬的想象丰富、语言精... 谶纬包罗繁富,是魏晋南北朝士人的必读书。它推动了赋的繁荣。谶纬的五德历史观是赋家颂扬君命天授的最有力工具。谶纬的祥瑞之象是赋家歌功颂德的最佳材料。赋家还广泛吸收借鉴了谶纬中的天文地理等丰富内容。谶纬的想象丰富、语言精美还影响到赋的奇丽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谶纬 魏晋 南北朝
下载PDF
《潜夫论》《说苑》中神话的历史化与谶纬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震云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1期74-77,共4页
王符的《潜夫论》和刘向的《说苑》记载了三皇五帝与天地的神话传说,继儒家将神话历史化和汉代的历史神话化以后,形成神话历史的谶纬化与历史神话化的矛盾与相互融合的新的神话状态,于是神仙说、神话、谶纬开始合流,神和仙与迷信也逐步... 王符的《潜夫论》和刘向的《说苑》记载了三皇五帝与天地的神话传说,继儒家将神话历史化和汉代的历史神话化以后,形成神话历史的谶纬化与历史神话化的矛盾与相互融合的新的神话状态,于是神仙说、神话、谶纬开始合流,神和仙与迷信也逐步一体,理论系统随之形成。政治思想是这种文化状态形成的主要方式原因。刘向、刘歆的五德说是王符著作的思想贯穿与展开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符 《潜夫论》 刘向 《说苑》 神话谶纬 比较
下载PDF
封禅起源于战国新说 被引量:1
6
作者 金霞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3-38,共6页
封禅是一种帝王祭天地的礼仪,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国家祀典。历史上虽然有很多文献记载上古三代时期就已经有封禅的祀典存在了,但这类记载并不可信。事实上,通过梳理文献和考察史籍可知,儒家的早期经典中并没有有关封禅礼仪的记载,《史... 封禅是一种帝王祭天地的礼仪,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国家祀典。历史上虽然有很多文献记载上古三代时期就已经有封禅的祀典存在了,但这类记载并不可信。事实上,通过梳理文献和考察史籍可知,儒家的早期经典中并没有有关封禅礼仪的记载,《史记》和一些纬书中有关早期封禅礼仪的记载都是后起的,是受战国时期谶纬学说影响而产生的。另外,历史上祥瑞天命学说的发展及其在封禅学说中的应用时间,也能够证明这种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禅 战国 谶纬 祥瑞天命
下载PDF
郑玄《尚书》训诂的谶纬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岩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11-114,共4页
郑玄是汉学的总结性人物,其《尚书》训诂,是东汉《尚书》学之代表。郑玄《尚书》训诂,融古文、今文、谶纬于一体,是两汉《尚书》学谶纬化范围扩大的最好例证。通过郑玄,我们可以知道,古今文《尚书》学的对立并不妨碍双方对谶纬的吸收,... 郑玄是汉学的总结性人物,其《尚书》训诂,是东汉《尚书》学之代表。郑玄《尚书》训诂,融古文、今文、谶纬于一体,是两汉《尚书》学谶纬化范围扩大的最好例证。通过郑玄,我们可以知道,古今文《尚书》学的对立并不妨碍双方对谶纬的吸收,谶纬在郑玄手中变成整合古今文《尚书》学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玄 谶纬 《尚书》
下载PDF
《文心雕龙》与《论衡》谶纬观辨析
8
作者 韩中华 王利锁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34-37,46,共5页
谶纬是图谶和纬书的合一,本非一类,谶出现较早,纬起源于西汉末期。《文心雕龙》和《论衡》都表达了对谶纬的看法,却有很大反差。刘勰、王充经学思想的不同是他们谶纬观差异的基础,《文心雕龙·正纬》篇不录王充即缘于此。《文心雕... 谶纬是图谶和纬书的合一,本非一类,谶出现较早,纬起源于西汉末期。《文心雕龙》和《论衡》都表达了对谶纬的看法,却有很大反差。刘勰、王充经学思想的不同是他们谶纬观差异的基础,《文心雕龙·正纬》篇不录王充即缘于此。《文心雕龙》和《论衡》分别着眼于文章写作与"疾虚妄",他们的谶纬观都是超越时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论衡》 谶纬 经学 时代背景
下载PDF
论《白虎通义》的经学特色
9
作者 陈豪珣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9-23,共5页
《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在《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中,经学政治法典化,帝王圣人化,经学与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中,皇帝组织大臣、儒生们通过白虎观会议辩论古今文经学... 《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在《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中,经学政治法典化,帝王圣人化,经学与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中,皇帝组织大臣、儒生们通过白虎观会议辩论古今文经学的异同,调和古今文经学的矛盾,求同存异,统一经学思想。在《白虎通义》的经学思想中,圣人和五经谶纬化,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浓重的谶纬神学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学 政治化 异同 谶纬化
下载PDF
道家思想与两汉政治
10
作者 李哲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6-39,93,共4页
道家思想是两汉时期的主流思想之一,它以多种形式存在,并以不同的方式与两汉政治进行互动。首先是道家学派的治国理念,主要是指西汉初期统治者将"无为而治"作为基本国策施行天下;其次是道教兴起所利用的谶纬之术,道士利用谶... 道家思想是两汉时期的主流思想之一,它以多种形式存在,并以不同的方式与两汉政治进行互动。首先是道家学派的治国理念,主要是指西汉初期统治者将"无为而治"作为基本国策施行天下;其次是道教兴起所利用的谶纬之术,道士利用谶纬影响权贵的方式短时期影响部分政局;最后是东汉末年有些起义军领袖利用道教发动群众,最终形成声势浩大的农民大起义。这三种形式正是道家思想与政治互动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谶纬 农民起义 政治
下载PDF
字谶文化考辨
11
作者 陈发喜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5-48,共4页
字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虽然它并不是以科学作为依据的,但它自古却在官民朝野无不广泛制作运用。为什么它能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和看好的市场,其实并不仅仅因为它的谶纬方术的"灵验",而是因为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子,一个蕴含了... 字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虽然它并不是以科学作为依据的,但它自古却在官民朝野无不广泛制作运用。为什么它能有这样悠久的历史和看好的市场,其实并不仅仅因为它的谶纬方术的"灵验",而是因为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子,一个蕴含了丰富精彩文化意味的文化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谶 谶纬 字谶文化
下载PDF
汉代经学谶纬化的过程及其动因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慧清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68-71,共4页
西汉后期出现的经学谶纬化思潮是汉代思想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现象。研究汉代思想史,不能不考察经学谶纬化的过程,今、古文经学派对于谶纬的态度及其与谶纬的关系不完全相同。儒生的方士化是经学谶纬化的前提,而"学随术变"则... 西汉后期出现的经学谶纬化思潮是汉代思想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现象。研究汉代思想史,不能不考察经学谶纬化的过程,今、古文经学派对于谶纬的态度及其与谶纬的关系不完全相同。儒生的方士化是经学谶纬化的前提,而"学随术变"则是导致经学向谶纬化方向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经学 谶纬化 动因 思想史
下载PDF
论谶纬学说的文学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胜高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35-38,共4页
谶纬学说所体现出的文学理论 :天人相应的物感说、引事见世的反映论、咏怀言志的主情性以及神采飞扬的想象等 ,是汉代文学思想的组成部分 ,直接影响到汉赋的内容、艺术形式、美学特征 ,并促进了小赋体式的形成 ,显示出了一定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 谶纬学说 文学思想 汉赋 文学价值 天人感应 物感说 内容 艺术形式 想象意识 审美特征 小赋 体式 反映论
下载PDF
浅论汉代谶纬
14
作者 赵月刚 韩志强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122-123,共2页
谶纬是汉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以天人感应为核心,以阴阳五行来解释经学而产生。谶纬盛行是与经学自身的发展分不开的,它与汉代儒生的社会地位有关,又是"学随术变"的必然。在特定的环境中,谶纬被一些人用作王权争夺的工... 谶纬是汉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以天人感应为核心,以阴阳五行来解释经学而产生。谶纬盛行是与经学自身的发展分不开的,它与汉代儒生的社会地位有关,又是"学随术变"的必然。在特定的环境中,谶纬被一些人用作王权争夺的工具。王权们不断改造谶纬的功能,使谶纬限制王权的积极功能减弱,加上学者对谶纬的怀疑批判和古文经的突起,导致谶纬逐渐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谶纬 经学 学随术变
下载PDF
唐朝谶纬研究——对人物心理的展现
15
作者 王淑荣 《晋中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1-93,共3页
谶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完全是社会危机的产物。从谶纬的产生、形成、地位、作用等方面来看,它都罩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是一种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隋唐时期的谶纬十分注重对人物心理的展现。
关键词 谶纬 唐朝 政治利益 心理
下载PDF
天道与天命--慕容诸燕统治者的神学信仰
16
作者 王新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48-56,共9页
慕容鲜卑建立的诸燕政权在十六国时期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政权呈现出对汉族文化学习与模仿的特点。从昌黎时代起慕容氏统治者开始逐步改变鲜卑族原始的信仰,转向两汉时期神化的儒学,运用祥瑞、符谶、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与政治相结合,为其... 慕容鲜卑建立的诸燕政权在十六国时期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政权呈现出对汉族文化学习与模仿的特点。从昌黎时代起慕容氏统治者开始逐步改变鲜卑族原始的信仰,转向两汉时期神化的儒学,运用祥瑞、符谶、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与政治相结合,为其政权合法性寻找理论依据的。通过天象的解读,预言吉祥与灾难,用术数化解灾异以求缓和社会矛盾和稳固统治。在诸燕统治者心中,借助儒学的神学思想,把自身塑造成顺天意的政权,才能得民心与争夺天下。故而,代表了天道与天命的儒家神学成为诸燕统治者崇尚的政治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容诸燕 祥瑞 谶纬 德运 灾异 政治文化
下载PDF
西汉政治文化中的“五德终始”说
17
作者 廖璨璨 《哲学门》 CSSCI 2015年第2期133-155,共23页
“汉家尧后”说为汉朝统治者普遍接受,其最初是为汉帝具有传国之运以及汉朝当用夏之忠等政治主张提供依据,但在西汉后期经过《世经》和谶纬对其通过“五德终始”说的帝德谱系进行重新阐释后,“汉家尧后”说的思想内涵和政治目的便转向... “汉家尧后”说为汉朝统治者普遍接受,其最初是为汉帝具有传国之运以及汉朝当用夏之忠等政治主张提供依据,但在西汉后期经过《世经》和谶纬对其通过“五德终始”说的帝德谱系进行重新阐释后,“汉家尧后”说的思想内涵和政治目的便转向论证汉朝的圣统及汉朝统治的合法性。此后《世经》及谶纬中这种主相生的“五德终始”说与“汉家尧后”“汉为火德”说的亲和关系逐渐为汉代统治者以及世人所普遍认可,而王莽在篡汉时自述为“舜后”并定新朝德运为“土德”等举措正是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开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家尧后 五德终始 《世经》 谶纬 王莽篡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