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班尺探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牛晓霆 王逢瑚 朱长岭 《家具》 2006年第5期90-93,共4页
鲁班尺是在营造建筑,制作器物时,用来度量、下料及选择吉凶压字的专用工具。本文从曲尺与门光尺两个角度阐述了鲁班尺的源流、尺度的演变、形制及尺法,这对于研究中国各时代的社会、文化、风俗、建筑及器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鲁班尺 度量 下料 营造 吉凶
下载PDF
吴镇诗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冉耀斌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9-23,共5页
吴镇是清代中期陇右著名诗人 ,其诗学理论有许多真知灼见 ,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吴镇论诗主张“性灵” ,也强调学问的重要性 ;他还受到“格调说”的影响 ,坚持“风雅”的诗教原则。更为重要的是 ,吴镇还继承司马迁、欧阳修等人“发愤著... 吴镇是清代中期陇右著名诗人 ,其诗学理论有许多真知灼见 ,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吴镇论诗主张“性灵” ,也强调学问的重要性 ;他还受到“格调说”的影响 ,坚持“风雅”的诗教原则。更为重要的是 ,吴镇还继承司马迁、欧阳修等人“发愤著书”、“诗穷而后工”的思想 ,提出“穷乃工诗”的观点 ,同情下层文士 ,反对庙堂文人左右诗坛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镇 “性灵” “格调” “穷乃工诗”
下载PDF
“观象授时”与“占候吉凶”——先秦时期天文学的二重功能性论析
3
作者 甄尽忠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78-83,共6页
在先秦时期,"观象授时"与"占候吉凶"是天文学的两大基本功能,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这既缘于农耕文明的社会性质,也取决于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到春秋时期,人们在视异常天象为上天"告凶"的同时... 在先秦时期,"观象授时"与"占候吉凶"是天文学的两大基本功能,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这既缘于农耕文明的社会性质,也取决于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到春秋时期,人们在视异常天象为上天"告凶"的同时,开始思索导致"天谴"的人事原因。先秦时期天文机构、职官的设置基本上是一身二任的,既负责观察天象的运行来治历明时,又负责通过天象的变异来占测吉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天文学 观象授时 占候吉凶
下载PDF
1949年前浙江传统民俗生活中的信仰文化略记 被引量:1
4
作者 程群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22-38,共17页
1949年前,浙江传统民俗生活内容较为丰富,渗透着浓郁宗教信仰文化,显现有神灵仙怪身影。那些神灵仙怪分别隶属于佛教、道教以及民间宗教的神灵谱系,身份复杂、历史悠久。驱鬼避邪仪式折射出该地区传统民众对于生命平安、宁静祥和状态的... 1949年前,浙江传统民俗生活内容较为丰富,渗透着浓郁宗教信仰文化,显现有神灵仙怪身影。那些神灵仙怪分别隶属于佛教、道教以及民间宗教的神灵谱系,身份复杂、历史悠久。驱鬼避邪仪式折射出该地区传统民众对于生命平安、宁静祥和状态的追求。从那些纳吉迎福仪式,可以洞察该地区民众对于圆满、丰足生活的具体设想与期待。此外,那些占卜活动在该地区民众生活中曾是一种普遍、广泛的存在。总体来说,诸多宗教信仰文化曾深入浙江地区民众的生活,并对他们的精神世界产生过持续、深刻的影响。文章略记1949年前浙江传统民俗生活中的仙踪神影、避邪驱鬼仪式、纳吉迎福仪式、占卜活动,为进一步研究浙江地方民俗文化提供参考。对文中所记录的传统民俗,期望后来的研究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踪神影 驱鬼避邪 纳吉迎福 占卜
下载PDF
先唐相风礼俗考
5
作者 邰旻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84-86,共3页
《相风赋》在西晋武帝年间大为流行,内容上对相风极尽夸赞。相风礼俗经过流传演变,由最初的用于占卜吉凶的测风仪器,至晋时赋予了新的文化意蕴,成为彰显皇室威严的仪仗法度。《相风赋》的相继涌现,是晋初儒学复兴的标志之一。
关键词 《相风赋》 测风仪器 占卜吉凶 仪仗法物 文化意蕴
下载PDF
严哉天人:郝经的天文诗与天官学考论
6
作者 马奥远 《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 2022年第2期78-92,共15页
在一以经学为本的郝经看来,“道贯天地人”不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它还应有相应的符号相配,概念层面的三才之道,也应在现实中做到互相映照,略无遗阙。而由《系辞》“天垂象,见吉凶”所申明的天人之义,所蕴含的幽微之机,不仅是传统天官学的... 在一以经学为本的郝经看来,“道贯天地人”不仅停留在概念层面,它还应有相应的符号相配,概念层面的三才之道,也应在现实中做到互相映照,略无遗阙。而由《系辞》“天垂象,见吉凶”所申明的天人之义,所蕴含的幽微之机,不仅是传统天官学的思想导源,更是郝经天官学着力发明阐微之处。《郝文忠公陵川文集》中所见《纬亢行》《太白入斗》《长星行》等诗反映郝经自青年时代即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天官学知识系统,并持续对天象进行关注。对这些天文诗进行解读,不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郝经的学术体系和政治观念,也能够从另一个侧面观察元初士人对于天道人事的理解与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郝经 天文诗 天官学 垂示吉凶 天人之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