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嘉靖十才子”的文学活动和创作趋向——以唐顺之早期文学思想演变为中心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遇青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4-87,共4页
嘉靖十才子是嘉靖5年和8年进士群体里涌现出的文坛新锐。他们从嘉靖12年到14年前后,同在京师,相与酬唱,其中陈束、唐顺之和王慎中是中坚。唐顺之在嘉靖癸丑后,受王慎中的影响,摒弃"雄豪亢硬"的风格,与陈束等一起"倡为初... 嘉靖十才子是嘉靖5年和8年进士群体里涌现出的文坛新锐。他们从嘉靖12年到14年前后,同在京师,相与酬唱,其中陈束、唐顺之和王慎中是中坚。唐顺之在嘉靖癸丑后,受王慎中的影响,摒弃"雄豪亢硬"的风格,与陈束等一起"倡为初唐",形成有别于前七子的文学思潮,在明代诗文演变过程中写下重要的一笔。他们的文学活动在政治挫折、外部批判和自我反省之中分化、式微,最后表现出宗法"唐宋"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十才子 唐顺之 癸丑转向 初唐六朝 文学思潮
下载PDF
唐太宗与齐梁诗风之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杜晓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67,共22页
学界在评价唐初贞观诗坛创作成就时,往往对魏徵在《隋书·文学传序》中融合南北文风的观点赞不绝口,但是我们在对南北朝文学创作成就进行分析后,发现北朝并没有产生能够与南方分庭抗礼的文学成就,魏徵之论乃出于崇重北朝文化之目的... 学界在评价唐初贞观诗坛创作成就时,往往对魏徵在《隋书·文学传序》中融合南北文风的观点赞不绝口,但是我们在对南北朝文学创作成就进行分析后,发现北朝并没有产生能够与南方分庭抗礼的文学成就,魏徵之论乃出于崇重北朝文化之目的,与史实并不相符。在此历史条件下,唐太宗要想进行诗歌创作,客观上就只能多从齐梁诗歌或受齐梁诗风影响的齐周、陈隋诗歌中汲取艺术养料了。另一方面,唐太宗主观上也对齐梁以来的南方文化艺术颇为推崇,他不仅重用江左文人,而且能以较公正、平和的态度对待齐梁诗风,创作中更是多有学南之举。唐太宗对齐梁诗风的这种态度及其艺术实践,为唐初诗人如何合理地改造齐梁诗、形成唐诗新品格,进行了一次很有价值的艺术尝试,具有深远的诗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太宗 贞观诗坛 齐梁诗风 《隋书·文学传序》
下载PDF
贞元的价值及意义——兼及对古代文学史分期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方丽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3-79,共7页
文学史上,唐德宗贞元时期是一个处于文化"夹缝"间,少被研究者重视,但又有着丰富文化蕴含的时期。它新旧杂陈,既有浓重的大历气息,又有元和文学的很多质素。文化史上,贞元文学是"唐宋变革"的一个关节点;文学史上,它... 文学史上,唐德宗贞元时期是一个处于文化"夹缝"间,少被研究者重视,但又有着丰富文化蕴含的时期。它新旧杂陈,既有浓重的大历气息,又有元和文学的很多质素。文化史上,贞元文学是"唐宋变革"的一个关节点;文学史上,它奠定了宋代文学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对贞元时期的审视,认为古代文学史应该打破王朝分期界限;古代文学史家应当以更通达的眼光和多元的思路、方法来构建文学史框架,以期对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有一个更接近于历史真实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元时期 夹缝时代 唐宋转型 文学史 分期
下载PDF
盛唐之音:殷璠《河岳英灵集》之文学批评论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和生 《殷都学刊》 2004年第1期74-77,共4页
In the last period time of Tianbao, Yinpan, who was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from Danyang, finished an selections of poems “He Yue Ying Ling Ji ", which was Libai’s unfinished... In the last period time of Tianbao, Yinpan, who was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from Danyang, finished an selections of poems “He Yue Ying Ling Ji ", which was Libai’s unfinished wish. He was a serious man with specific view on the poems. As Xiaotong , the editor of selections, did, he showed his opinion on the literature by the selections to carry out the literary criticism. It was a model among the selections of poems by the people of Tang Dynasty, and also “a strong voice of flourishing period of Tang Dynas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岳英灵集》 殷璠 文学批评论 诗歌 文艺观点 版本 唐代 文学风格
下载PDF
论唐甄的文学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戴峰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36-39,共4页
唐甄是清初一位十分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与经世致用的学风相呼应,唐氏的文学思想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重理性,疾虚妄。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提倡"文必有质"的文风,强调文学作品必须有用于世。第二,认为"文不可以伪... 唐甄是清初一位十分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与经世致用的学风相呼应,唐氏的文学思想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重理性,疾虚妄。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提倡"文必有质"的文风,强调文学作品必须有用于世。第二,认为"文不可以伪为也",不仅强调言出于己,更加强调思出于己。第三,主张独抒己见,无所蹈袭的精神,反对斤斤复古的作法。这些文学观点,与他思想家和学者的身份特点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唐甄 文学思想
下载PDF
明前期唐诗分期与宗尚
6
作者 汤志波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8-115,共8页
明前期关于唐诗分期的论述,主要以高棅与台阁文人为代表。洪武间高棅编选《唐诗品汇》,形成"四唐九品"之分期,在"世变论"与"体裁论"结合下注重唐诗之文学考察;永乐末高棅在《唐诗品汇》基础上删减成《唐... 明前期关于唐诗分期的论述,主要以高棅与台阁文人为代表。洪武间高棅编选《唐诗品汇》,形成"四唐九品"之分期,在"世变论"与"体裁论"结合下注重唐诗之文学考察;永乐末高棅在《唐诗品汇》基础上删减成《唐诗正声》一书,已多以"性情之正"为标准选诗,其诗学思想与台阁文人渐趋一致。永乐至成化间台阁文人之唐诗分期多曲解杨士弘《唐音》之三分法,分期更多是依据"世变论"。高棅与台阁文人虽同尊盛唐,但又有区别,前者多推崇盛唐之古诗,而后者更尊尚盛唐之律诗。台阁诗学思想下的唐诗分期与宗尚存在诸多矛盾,在为何尊唐、为何尊杜等问题上难以自圆其说,显示出其理论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棅 台阁诗学 唐诗分期 唐诗宗尚 明前期
下载PDF
唐诗中的经济学——《卖炭翁》另解
7
作者 吴荻枫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30期301-303,共3页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现实,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经济面貌,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是中国古代经济不可忽略的研究对象。以白居易的名篇《卖炭翁》为例,可分析以长安为代表的唐代分工与交换的发展状况...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现实,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经济面貌,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是中国古代经济不可忽略的研究对象。以白居易的名篇《卖炭翁》为例,可分析以长安为代表的唐代分工与交换的发展状况、货币制度、财产权和契约制度,并可根据基本的经济规律,推断出古代人民勤劳简朴,却难得温饱的经济学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唐诗 社会分工 格雷欣法则 财产权
下载PDF
《唐诗品汇》与四唐分期说的确立
8
作者 邓新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26-131,共6页
明初诗学批评家高棅编选的《唐诗品汇》是明代最有影响的唐诗选本,也是以评选结合方式来体现自己诗学批评思想的重要的诗论著作。尤其是其唐诗分期理论,在广泛吸收唐末以来唐诗分期学说的基础上,正式确定了四唐分期说,显示了唐诗分期的... 明初诗学批评家高棅编选的《唐诗品汇》是明代最有影响的唐诗选本,也是以评选结合方式来体现自己诗学批评思想的重要的诗论著作。尤其是其唐诗分期理论,在广泛吸收唐末以来唐诗分期学说的基础上,正式确定了四唐分期说,显示了唐诗分期的批评史意义,对明代唐诗学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棅 《唐诗品汇》 明代唐诗学 四唐分期说
下载PDF
唐代治乱分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晓晴 章典 +2 位作者 裴卿 张盛达 李腾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5-396,共12页
将唐代定量划分为治世与乱世5个时期,探讨了唐代治乱分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治世、乱世的划分标准参考一套系统的战争数据集,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验证各项数据指标在治世与乱世间的差异性,从而说明唐代治世、乱世分期的合理性。治... 将唐代定量划分为治世与乱世5个时期,探讨了唐代治乱分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治世、乱世的划分标准参考一套系统的战争数据集,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验证各项数据指标在治世与乱世间的差异性,从而说明唐代治世、乱世分期的合理性。治世、乱世分期结果如下:公元618-626年为乱世,公元627-742年为治世,公元743-784年为乱世,公元785-859年为治世,公元860-907年为乱世。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除了总边境战争外,气候变化、总战争、反叛战争、进攻型边境战争、防御型边境战争、农业丰歉等级和人口增长率在治世与乱世之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用战争定量体现唐代社会治世、乱世变化,探讨气候变化与社会治、乱的关系即是探讨气候变化与战争的关系,乱世的主要战争类型是反叛战争和防御型边境战争,治世的主要战争类型是进攻型边境战争。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唐代温度降低、降水减少的时期,农业收成减少导致资源供给不足,更容易发生反叛战争;温度暖期、降水充沛的时期,农业产量提高,刺激了快速增长的人口,在技术改善能力有限、土地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更易发生以对外扩张为目的的边境战争,因此气候变化是影响唐代社会治乱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气候变化 社会分期 战争 治世 乱世
下载PDF
从唐人眼中的盛唐看唐诗分期的客观标准 被引量:1
10
作者 傅绍良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6-71,共6页
唐代文学的分期在唐诗研究中分歧最大 ,导致众说纷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确立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本文认为“声律”和“风骨”是唐诗分期的客观因素。文章以唐诗选本和唐人评述为基点 ,通过分析“声律”、“风骨”在唐诗艺术和理论中的演... 唐代文学的分期在唐诗研究中分歧最大 ,导致众说纷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确立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本文认为“声律”和“风骨”是唐诗分期的客观因素。文章以唐诗选本和唐人评述为基点 ,通过分析“声律”、“风骨”在唐诗艺术和理论中的演变 ,认为初唐诗人所期待的“文质斌斌”的艺术内涵就是“声律风骨兼备” ,这一未能在初唐实现的诗歌理想在盛唐得到了实现 ,因而也构成了唐诗成熟和繁荣的标志。中晚唐诗歌在声律、风骨分化的前提下走向狭隘现实主义和追求声律格调的新形式主义 ,因而出现了元白扬杜抑李的偏激的诗教理论 ,导致了重格律轻风骨的单调的唐诗选。而对唐诗风格有过全面研究的司空图 ,则最早依据“文质斌斌”的理想提出了初、盛、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诗歌 分声律 风骨 李白 杜甫 文学研究 分期标准 元稹 盛唐 中唐 白居易
下载PDF
论南朝至唐代“人文化成”文学观的流行历史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志熙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84,共13页
“人文化成”之说源于《周易》“文”说,具有原始美学的价值。在齐梁文学风气兴盛、文笔说流行的背景下,被刘勰及萧氏兄弟等人适时引入文学理论范畴,成为齐梁文学的基本原理。唐初诸史沿用齐梁文说,使此说更得以流行,成为初唐文论的常... “人文化成”之说源于《周易》“文”说,具有原始美学的价值。在齐梁文学风气兴盛、文笔说流行的背景下,被刘勰及萧氏兄弟等人适时引入文学理论范畴,成为齐梁文学的基本原理。唐初诸史沿用齐梁文说,使此说更得以流行,成为初唐文论的常调。但在初盛唐复古文学流行之后,其说逐渐淡出。传统评价,将此论仅视为对齐梁文学的批评观点、单纯从文学复古、重视教化的方面来阐述,并没有凸现从齐梁到唐代人文说流行的全部事实真相。“人文化成说”,至少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用其来缘饰上层的文治及其文学创作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化成说 《周易》文说 齐梁文笔说 初盛唐文论
原文传递
盛唐诗人群体的构成与分野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伯江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17,共9页
对于盛唐诗人群体的构成情况,本文尝试以文献分析与统计学的方法兼顾诗人的存诗数量与诗歌名篇入选情况,以系统化的考察展现诗人的整体群像。通过对诗人群体的整体分析,确立开天时期的核心诗人群与边缘的中小诗人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对于盛唐诗人群体的构成情况,本文尝试以文献分析与统计学的方法兼顾诗人的存诗数量与诗歌名篇入选情况,以系统化的考察展现诗人的整体群像。通过对诗人群体的整体分析,确立开天时期的核心诗人群与边缘的中小诗人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诗人群体的分野及类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唐 诗人构成 分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