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CULIARITIES OF METALLOGENY OF SOUTH SIBERIA AND WEST MONGOLIA DIWA REGIONS
1
作者 G. Andreev(Buryat Geological Institute, Ulan-Ude, Str. Sahyanova 6, 670042, Russia)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1995年第1期22-26,共5页
There are three diwa regions in South Siberia and West Mongolia. One of them is arranged in West Transbaikalia and was formed from Devonian till Carboniferous periods. Numerous deposits of tungsten , tin, molybdenum, ... There are three diwa regions in South Siberia and West Mongolia. One of them is arranged in West Transbaikalia and was formed from Devonian till Carboniferous periods. Numerous deposits of tungsten , tin, molybdenum, REE, synnyrites, urtites are genetically linked with intrusive rocks. The next diwa region is arranged in North Mongolia and South Buryatia. This diwa region was formed in the Late Paleozoic time. The deposits of molybdenum, tungsten, boron, iron, copper, beryllium are genetically linked with magmatic rocks of this region. The third region was formed in Devonian in West Mongollia. The magmatic rocks of this region are represented by alkaline granitoids. Some deposits of REE and rare metals are linked with these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LOGENY SOUTH Siberia and WEST Mongolia diwa regionS
下载PDF
云南九顶山正长斑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刀艳 李峰 +2 位作者 王蓉 吴静 范柱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7-509,共13页
九顶山复式岩体沿北西向金沙江–红河断裂与南北向程海断裂交汇处发育,处于南北地洼区与滇西地洼区接触带,是滇西地洼期斑岩成矿带中段的代表性富碱斑岩体之一。该岩体由呈岩株、岩脉、岩墙或岩床等产出的斑状花岗岩、正长斑岩、(二长... 九顶山复式岩体沿北西向金沙江–红河断裂与南北向程海断裂交汇处发育,处于南北地洼区与滇西地洼区接触带,是滇西地洼期斑岩成矿带中段的代表性富碱斑岩体之一。该岩体由呈岩株、岩脉、岩墙或岩床等产出的斑状花岗岩、正长斑岩、(二长)花岗斑岩、碱长花岗斑岩和煌斑岩等组成。本文着重对正长斑岩的形成年代、岩石地球化学和成因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正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4.6±0.7 Ma,即岩浆侵位于始新世(E2),属滇西地洼激烈期及新生代富碱岩浆活动高峰期(45~30 Ma)的产物;岩石具高硅(Si O2〉56%)、高钾(K2O=3.38%~8.92%,K2O/Na2O〉1)、富碱(ALK=8.15%~11.15%)和低Mg O(〈3%)的特征,属钾玄岩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过铝质(A/CNK=0.71~1.22)花岗岩;在微量元素组成上,岩石高Sr(〉400×10-6)、低Y(〈18×10-6)和Yb(〈1.9×10-6),与陆内造山环境形成的"C型"钾质埃达克岩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全岩的Sr-Nd-Hf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岩浆源区是壳幔物质混合的"EMII型"富集地幔源。正长斑岩的形成应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俯冲背景下,金沙江–红河断裂大规模左行走滑引起的热扰动和局部引张作用有关,在这种区域热–动力学条件下,地幔部分熔融与地壳物质发生混合作用,形成活化型壳幔混合源高钾富碱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长斑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SR-ND-HF同位素 源区性质 地洼区 九顶山
下载PDF
南海南部地洼区新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詹文欢 刘以宣 钟建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5-103,共9页
本文根据南海南部地洼区的岩石圈动力学环境,把本区新构造运动类型划分为拉张型、挤压型、平移剪切型和旋动型,并对其构造演化与动力学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动力学 地洼区 南海
下载PDF
广西新路锡矿田成矿规律研究与隐伏矿床预测 被引量:5
4
作者 胡火炎 邱亮斌 +1 位作者 谢国源 游建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21-238,共18页
产于平桂地区姑婆山复式花岗岩体南部接触带内凹部位的新路锡矿田.形成于地洼阶段激烈期(燕山期).赋矿围岩主要为地台构造层泥盆系.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化密切相关.但处于不同成矿空间部位的白面山、六合坳和石门矿床,又不同程度地受到成... 产于平桂地区姑婆山复式花岗岩体南部接触带内凹部位的新路锡矿田.形成于地洼阶段激烈期(燕山期).赋矿围岩主要为地台构造层泥盆系.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化密切相关.但处于不同成矿空间部位的白面山、六合坳和石门矿床,又不同程度地受到成矿有利层位、成矿构造及成矿标高等因素的控制,形成了地洼区不同成因类型的矿床组介.多成因类型,多控矿因素,多物质来源是新路锡矿田最重要的成矿特点。文章在全面深入总结成矿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隐伏矿床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床 成矿规律 隐伏矿床 预测
下载PDF
原地重熔——中国东南地洼区中生代花岗岩的重要形成途径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国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36-149,共14页
本文通过对东南地洼区部分地区地层和花岗岩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发现地层的化学组成控制着岩基的化学组成。据此并结合实验岩石学的资料,建立了原地重熔的逻辑体系。这一假说不但较好地解释了已知的地质事实。而且揭示了某些我们过去尚... 本文通过对东南地洼区部分地区地层和花岗岩化学成分的比较分析,发现地层的化学组成控制着岩基的化学组成。据此并结合实验岩石学的资料,建立了原地重熔的逻辑体系。这一假说不但较好地解释了已知的地质事实。而且揭示了某些我们过去尚未认识到的地质现象。此外,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岩基的钾钠比、锶同位素组成和稀土配分特征等,都不是判别岩基物质来源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地重熔 花岗岩 中生代 地洼区 中国 形成机制 物质来源 岩基
下载PDF
中国花岗岩类的大地构造岩石化学区划 被引量:2
6
作者 黎彤 袁怀雨 +1 位作者 吴胜昔 程先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2-207,共6页
依据12126个样品求出我国17个地洼区的花岗岩类平均化学成分,并运用富集元素组合的分析方法,讨论各地洼区花岗岩类的大地构造岩石化学类型和区域岩石化学特征。不但指出其区域差异性,而且还指出其若干区域分布规律性,以及有关南北... 依据12126个样品求出我国17个地洼区的花岗岩类平均化学成分,并运用富集元素组合的分析方法,讨论各地洼区花岗岩类的大地构造岩石化学类型和区域岩石化学特征。不但指出其区域差异性,而且还指出其若干区域分布规律性,以及有关南北地洼区的特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类 地洼区 中国 大地构造岩石化学区 类型
下载PDF
海南岛沉积建造特征及大地构造问题 被引量:8
7
作者 彭格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93-303,共11页
海南岛是欧亚大陆壳的南缘。作者主要依据沉积建造特征及其演化、空间分布和大地构造属性,并结合岩浆活动等重要标志,认为海南岛经历了地槽、地台、地洼三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以岛南九所—陵水深断裂为界,岛中岛北现阶段属东南地洼区,... 海南岛是欧亚大陆壳的南缘。作者主要依据沉积建造特征及其演化、空间分布和大地构造属性,并结合岩浆活动等重要标志,认为海南岛经历了地槽、地台、地洼三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以岛南九所—陵水深断裂为界,岛中岛北现阶段属东南地洼区,前寒武纪一早古生代为地槽区,晚古生代为地台区;深断裂以南为南海地洼区,前寒武纪时为地槽区,古生代演化为地台区。全岛早三叠世末同时进入地洼发展阶段。岛西石碌铁矿和近年发现的戈枕金矿成矿带皆位于前寒武纪地槽构造层内,皆受地洼构造叠加改造影响,皆属多因复成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沉积 建造 大地构造 演化
下载PDF
洪镇变质核杂岩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德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211-220,共10页
位于长江中下游地洼区中的洪镇地区出露了变形变质的元古界结晶基底,并伴有主动侵位的燕山期花岗岩。在结晶基底与侏罗系至第三系基本没有变形变质的“稳定盖层”之间的“活动盖层”中可划分出三个滑脱剥离系,它们分别山元古界与寒武系... 位于长江中下游地洼区中的洪镇地区出露了变形变质的元古界结晶基底,并伴有主动侵位的燕山期花岗岩。在结晶基底与侏罗系至第三系基本没有变形变质的“稳定盖层”之间的“活动盖层”中可划分出三个滑脱剥离系,它们分别山元古界与寒武系、泥盆系与石炭系、中三叠统月山组与铜头尖组三个主剥离断层及其上盘相关的正断层系组成。本区包括变质杂岩核、基底剥离断层、“活动盖层”和“稳定盖层”的构造组合。具有不同于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的结构特征,称之为陆内伸展型变质核杂岩。它表现出上地幔隆升和中,上地壳多层次拆离、减薄,并控制了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体的侵位方式和层状多金属矿床的分布、形态和成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核杂岩 剥离断层 成矿
下载PDF
中国东南地洼区上陆壳多次重熔的效应和机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国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91-198,T001,共9页
本文是在作者提出的“上陆壳层状重熔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东南地洼区上陆壳多次重熔的效应和机制,其内容涉及到复式岩体的形成、花岗岩活动带的“迁移”、花岗岩化学成份的定向演化和成矿元素的演化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上述... 本文是在作者提出的“上陆壳层状重熔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东南地洼区上陆壳多次重熔的效应和机制,其内容涉及到复式岩体的形成、花岗岩活动带的“迁移”、花岗岩化学成份的定向演化和成矿元素的演化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上述现象均为上陆壳多次重熔的逻辑结果,分别反映了这一过程的不同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陆壳 花岗岩 地洼区 中国 重熔
下载PDF
中国东南地洼区中生代陆壳重熔的构造过程和地质效应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国能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1-40,共10页
本文是在作者提出的原地重熔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东南地洼区中生代陆壳重熔的大地构造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所产生的部份区域地质现象。研究表明,本区地洼活动的构造动力和重熔热主要来自太平洋方向,与贝尼奥夫带的作用有关,据此,作者... 本文是在作者提出的原地重熔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东南地洼区中生代陆壳重熔的大地构造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所产生的部份区域地质现象。研究表明,本区地洼活动的构造动力和重熔热主要来自太平洋方向,与贝尼奥夫带的作用有关,据此,作者建立了陆壳重熔的动力学模式,并提出了重熔层和重熔界面的概念,系统解释了本区与中生代花岗岩形成有关的部份重大地质现象和地质事件的起因。诸如花岗岩与构造运动时空一致性的原因、花岗岩带平行大陆边缘分布和花岗岩穹窿产出的原因、内生成矿作用的区域分带以及闽东南变质带形成的原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洼区 陆壳 重熔 构造 地质效应
下载PDF
中国东南地洼区的深部构造及其演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国达 刘代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探讨了东南地洼区的地球物理特征(波速结构、地热、电性、重磁场异常等),由此反映出该区的深部构造特点;综合分析了该区地洼构造形成、演化的历程和力源机制。
关键词 地洼区 深部构造 演化 中国 东南
下载PDF
试论湖南境内喀斯特洞穴发育及成矿特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长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83-190,共8页
指出湖南境内喀斯特洞穴,因大地构造发展的差异,使洞穴发展不平衡。据洞穴发育时代,分为六个成洞期,并对地洼区洞穴形态,成洞条件,洞穴类型等做了论述。同时对地洼洞穴矿床特征,成矿机理,矿床分类及洞穴矿床演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指出湖南境内喀斯特洞穴,因大地构造发展的差异,使洞穴发展不平衡。据洞穴发育时代,分为六个成洞期,并对地洼区洞穴形态,成洞条件,洞穴类型等做了论述。同时对地洼洞穴矿床特征,成矿机理,矿床分类及洞穴矿床演化规律进行了探讨,指出地洼区洞穴发育及洞穴成矿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洞穴 地洼区 成矿
下载PDF
地洼区脆性变形域断裂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流 徐志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67-275,共9页
断裂构造是岩石圈脆性变形域内广泛发育着的一类构造,在地洼区内尤为发育。它们构成地洼区构造型相的主体。借助分形维来研究地洼区非线性的断裂系统,可以为评价大地构造单元的构造反差强度提供一种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对于定量地描述... 断裂构造是岩石圈脆性变形域内广泛发育着的一类构造,在地洼区内尤为发育。它们构成地洼区构造型相的主体。借助分形维来研究地洼区非线性的断裂系统,可以为评价大地构造单元的构造反差强度提供一种重要的综合性指标。对于定量地描述地洼区大地构造单元演化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分形维 地洼区 脆性变形
下载PDF
武陵源峰林地貌形成的大地构造条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国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03-112,共10页
武陵源峰林是一种新被认识的峰林地貌类型。出于它是以千姿百态、形神兼备的石峰石柱密集,幽峡深壑纵横交错,并衬托以密茂的植被和碧清的溪湖之胜驰名于世,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的重点保护地区。因其... 武陵源峰林是一种新被认识的峰林地貌类型。出于它是以千姿百态、形神兼备的石峰石柱密集,幽峡深壑纵横交错,并衬托以密茂的植被和碧清的溪湖之胜驰名于世,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的重点保护地区。因其所构成的岩石、成因和产生的大地构造历史背景和发育环境具有自己的特色,遂在地貎学上饶有研究价值。在亚洲大地构造图中,武陵源位于东亚壳体南段,云贵地洼区的湘西黔东地穹列的东北端。构成上述峰林的岩石为时代属于晚泥盆世的地台构造层的石英砂岩。这种砂岩为本区地台阶段和缓期的产物,由于它所具有的稳定区型沉积建造特征所决定,其物质组份单纯,粒度和园度也分选性好,质地致密坚硬;同时又因其所在的部位受中生代地洼阶段造山运动的褶皱作用影响较弱,且他于一个宽展型向斜层轴部的末端,岩层产状尚保持平缓,而垂直节理及断层却十分发育,遂于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期内上升过程中,在风化、水蚀及重力的综合作用配合下,形成了这样奇丽的峰林景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源峰林 地台 构造层 大地构造
下载PDF
近年来国际上研究地洼学说概况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裕藩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74-383,共10页
本文介绍了近五年来(1985—1989)国际上研究、评介和发展地洼学说的概况,对显生宙地洼区和前寒武纪原地洼区的特征作了归纳,并对各类地洼区作了比较。最后列举了当前国际上研究地洼学说和地洼成矿学的新动向。
关键词 地洼区 构造-岩浆活化区 原地洼区 原活化区 地洼学说 地洼成矿学
下载PDF
中国东南地洼区的变质作用类型及其与壳体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传楚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21-330,共10页
本文论述了东南地洼区的五种变质作用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成矿变质作用;探讨了它们与华南亚壳体的演化-运动史的关系;总结了华南亚壳体自身演化-运动及其与相邻壳体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变... 本文论述了东南地洼区的五种变质作用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成矿变质作用;探讨了它们与华南亚壳体的演化-运动史的关系;总结了华南亚壳体自身演化-运动及其与相邻壳体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变质作用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地洼区 壳体演化 变质作用 矿化 成矿
下载PDF
腾冲地洼区—一个复合型地洼区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蔚茗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89年第1期57-67,共11页
腾冲地区是由元古代的地槽褶皱带,经古生代—三叠纪的地台体制,至侏罗纪开始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形成的地洼区。该区地洼阶段的演化及成因机制分为二个阶段。早期(侏罗纪-早第三纪)以花岗岩多次侵入为特征。这些花岗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 腾冲地区是由元古代的地槽褶皱带,经古生代—三叠纪的地台体制,至侏罗纪开始构造-岩浆活化作用形成的地洼区。该区地洼阶段的演化及成因机制分为二个阶段。早期(侏罗纪-早第三纪)以花岗岩多次侵入为特征。这些花岗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及同位素特征均可与中国东部地洼花岗岩相对比。此阶段的地台活化作用源自该区的深部活动过程。晚第三世纪开始,该区的大地构造演化机制发生重大转折。巽他陆块与印度陆地的碰撞控制着该区的活化作用,形成广泛的中—基性火山岩喷发,这些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证明其构造背最及成因均与火山弧岩石相似。因此,从成因机制角度,腾冲地区属一个复合型地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台活化机制 复合型地洼区 腾冲地洼区 岩浆活化作用 成因机制
下载PDF
彭山矿田锡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毕华 《矿产与地质》 1992年第1期43-49,共7页
以地洼成矿理论为基础,从层控、岩控、构控3个方面探讨了江西彭山矿田锡多金属矿床的控矿因素,综述了锡多金属矿床的某些主要特征,指出这些矿床为典型的多因复成矿床。最后,探讨了锡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 矿床 成矿 矿田
下载PDF
产子坪铀矿床的成矿构造特点与矿床成因 被引量:3
19
作者 康自立 刘海鹰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1-10,共10页
该矿床的规模较大,是我国产于下寒武统清溪组黑色页岩建造中的代表性矿床之一。其矿化主要受富铀地层及层间断裂带的控制。前者是成矿的物质基础和赋矿围岩;后者不仅控制着矿体的分布,而且是铀等成矿元素活化转移并成矿的动力来源。其... 该矿床的规模较大,是我国产于下寒武统清溪组黑色页岩建造中的代表性矿床之一。其矿化主要受富铀地层及层间断裂带的控制。前者是成矿的物质基础和赋矿围岩;后者不仅控制着矿体的分布,而且是铀等成矿元素活化转移并成矿的动力来源。其成矿作用过程大体上经历了预富成岩,形成富铀地层→地层变形变质,铀产生初步富集→断裂动力分异、动热变质,形成热液(热水)型铀矿化(主成矿期)→次生淋积富集,形成叠生富矿体。使之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层控特点的多因复成型铀矿床,从而为寻找本类型矿床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矿床 成矿 构造
下载PDF
与地洼学说相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心宜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6-211,共6页
强调了陆内地台活化造山,是地洼学说即活化构造理论的核心概念。并从板块构造“地学革命”对经典地槽造山成因论的否定;从近廿年板块构造研究华南大地构造取得突破经典板块碰撞造山模式,提出了板内弧后造山新模式的研究实例;以及从活化... 强调了陆内地台活化造山,是地洼学说即活化构造理论的核心概念。并从板块构造“地学革命”对经典地槽造山成因论的否定;从近廿年板块构造研究华南大地构造取得突破经典板块碰撞造山模式,提出了板内弧后造山新模式的研究实例;以及从活化构造理论与多岛海板内变形理论的对比等几方面的阐明,指出陆内活化造山区,作为地台区、陆缘造山带之外的第三种大地构造类型,其自主创新的意义和作用至今并未改变。强调了地洼学说或活化构造理论与板块构造理论之间并不是对立和互相排斥,一分为二、取长补短,有利于推进中国大地构造的研究和理论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活化造山区 核心概念 地洼学说 理论创新 活化构造理论与板块构造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