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oehlert Matrix的全贯流泵装置定转子进出流间隙优化设计
1
作者 刘健峰 奚望 +2 位作者 陆伟刚 陆雯 杨晨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0-180,共11页
全贯流泵是一种新型的机电-水泵一体式贯流泵,然而其在运行时存在定转子间隙回流,扰乱了叶轮内的流场分布,导致泵装置产生能量损失、压力波动和噪声等问题,影响泵站的正常运行。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研究全贯流泵装置定转子间隙流的... 全贯流泵是一种新型的机电-水泵一体式贯流泵,然而其在运行时存在定转子间隙回流,扰乱了叶轮内的流场分布,导致泵装置产生能量损失、压力波动和噪声等问题,影响泵站的正常运行。通过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研究全贯流泵装置定转子间隙流的水力特性,结合Doehlert Matrix设计-响应面优化法对其定转子进、出流间隙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揭示全贯流泵装置定转子进、出流间隙结构对泵装置性能的影响机理,并得到最终优化的折角式定转子进、出流间隙结构方案为:外侧延伸段长度t1为4.921r,外侧收缩段长度x1为0.624r,内侧延伸段长度t2为3.655r,内侧收缩段长度x2为1.6r(r为定转子间隙宽度),使得全贯流泵装置扬程和效率分别提升约10.3%和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贯流泵 定转子间隙流 doehlert Matrix设计
下载PDF
Doehlert设计法优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冬庚 刘文英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138-1142,共5页
目的优选出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奈件。方法以提取溶剂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4个考察因素,以干膏得率、白藜芦醇含量为考察指标,运用Doehlert设计、多重响应的渴求函数优化法对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条件进行优... 目的优选出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奈件。方法以提取溶剂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4个考察因素,以干膏得率、白藜芦醇含量为考察指标,运用Doehlert设计、多重响应的渴求函数优化法对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优选的提取条件为以7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应用Doehlert设计、渴求函数的响应曲面优化法具有使用方便、预测性好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 doehlert设计 响应曲面 渴求函数
下载PDF
Doehlert设计优化利咽颗粒中水提工艺 被引量:6
3
作者 陶箭飞 陈立娜 都述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39-1443,共5页
目的:研究利咽颗粒中水提最佳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利咽颗粒中质量控制指标次野鸢尾黄素含量,并以此含量测定结果及水提取部位出膏率为考察指标,选用Doehlert设计安排实验,对影响水提效果诸因素(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进行了... 目的:研究利咽颗粒中水提最佳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利咽颗粒中质量控制指标次野鸢尾黄素含量,并以此含量测定结果及水提取部位出膏率为考察指标,选用Doehlert设计安排实验,对影响水提效果诸因素(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进行了优化。结果:利咽颗粒最佳水提工艺为加水8倍,煎煮3次,每次2 h。结论:该提取工艺可行,实验结果为确定利咽颗粒中水提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咽颗粒 doehlert设计 渴求函数
下载PDF
用Doehlert设计优化辅酶Q_(10)纳米粒的处方和制备工艺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朝辉 张晓伟 +3 位作者 谭奇爽 郑力 姜同英 王思玲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79-684,共6页
目的更好地指导处方设计。方法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辅酶Q10纳米粒;以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及总评优化值为指标,评价纳米粒的质量;采用Doehlert设计安排试验,考察稳定剂维生素E琥珀酸聚乙二醇酯(vitamin E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 目的更好地指导处方设计。方法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辅酶Q10纳米粒;以粒径、载药量、包封率及总评优化值为指标,评价纳米粒的质量;采用Doehlert设计安排试验,考察稳定剂维生素E琥珀酸聚乙二醇酯(vitamin E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质量分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质量浓度、PLGA与药物质量比、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并对结果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方程拟合,预测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各指标的二项式拟合方程均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按优化条件制备的样品平均粒径为(130.7±5.8)nm,载药量为(8.80±0.15)%,包封率为(87.99±1.49)%,与预测值偏差均小于10%。结论Doehlert设计较好地完成了辅酶Q10纳米粒的多目标同步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纳米粒 纳米沉淀法 doehlert设计 效应面优化法
下载PDF
Doehlert设计矩阵及其在药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汪冬庚 刘文英 《药学进展》 CAS 2005年第11期497-502,共6页
Doehlert设计矩阵是响应曲面优化法中常用的一种实验设计方法。综述二、三、四、五个因素Doehlert设计矩阵及其编码值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Doehlert设计的响应曲面优化法及渴求函数优化法,并列举Doehlert设计方法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doehlert设计 响应曲面优化法 渴求函数 应用
下载PDF
Doehlert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河蚬多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文骏 廖宁波 刘东红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3年第12期48-51,共4页
研究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河蚬粗多糖,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对多糖产量的影响,运用Doehlert matrix设计与响应曲面优化得到了最优条件下的最优产量。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河蚬粗多糖最优工艺参数为超声温度8... 研究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河蚬粗多糖,考察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对多糖产量的影响,运用Doehlert matrix设计与响应曲面优化得到了最优条件下的最优产量。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河蚬粗多糖最优工艺参数为超声温度82℃、超声时间35min、料液比37mL/g、超声功率270W,多糖产量达到4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多糖 超声波辅助酶提取 doehlert matrix设计
下载PDF
Doehlert设计优化叶黄素微胶囊化制备处方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鲁萍 赵洁 +1 位作者 王新春 尹俊涛 《农垦医学》 2011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Doehlert-效应面法优化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处方。方法:以高剪切-喷雾干燥法制备叶黄素微胶囊,以包封率、载药量及归一化值为评价指标,以芯材与壁材质量比,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及固形物含量为考察因素,Doehlert-效应面法优化处... 目的:Doehlert-效应面法优化叶黄素微胶囊的制备处方。方法:以高剪切-喷雾干燥法制备叶黄素微胶囊,以包封率、载药量及归一化值为评价指标,以芯材与壁材质量比,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及固形物含量为考察因素,Doehlert-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实验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非线性方程拟合,效应面法确定最佳处方配比。结果:二项式是描述各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最佳模型。优化处方制备微胶囊,叶黄素微胶囊平均载药量为1.88%,平均包封率为83.15%,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Doehlert-效应面法优化法筛选叶黄素微胶囊是一种简便、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法,制得水分散体的制备工艺简单,不涉及有机溶剂,包封率和载药量均较高,可用于药品和食品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微胶囊化 doehlert设计
下载PDF
Doehlert设计法结合渴求函数优化党参中多成分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3
8
作者 于喆源 杨海雁 张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3-139,共7页
以党参中可溶性糖、紫丁香苷、党参炔苷、浸出物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不同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超声功率为影响因素,采用Doehlert设计法进行试验,结合渴求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经计算机辅助计算,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回归... 以党参中可溶性糖、紫丁香苷、党参炔苷、浸出物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不同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超声功率为影响因素,采用Doehlert设计法进行试验,结合渴求函数,建立数学模型,并经计算机辅助计算,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回归模型与试验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预测值与实际值较为接近。通过软件拟合结合实际,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提取时间80 min,乙醇浓度70%,超声功率250 W,经工艺验证,实测渴求函数D=0.91,与预测值偏差较小。Doehlert设计法结合渴求函数优化党参中多成分的提取切实可行。该工艺下提取,可溶性糖434.14 mg/g,紫丁香苷86.37μg/g,党参炔苷287.94μg/g,浸出物65.11%,总体提取率高、操作简便,使用试剂简单经济,具有较高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doehlert设计 渴求函数 响应面法
下载PDF
Hydrogen-based direct reduction of industrial iron ore pellets:Statistically designed experiments and computational simulation 被引量:1
9
作者 Patrícia Metolina Tiago Ramos Ribeiro Roberto Guardan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908-1921,共14页
As part of efforts to reduce anthropogenic CO_(2) emissions by the steelmaking industry,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irect reduction of industrially produced hematite pellets with H_(2) using the Doehlert experimental... As part of efforts to reduce anthropogenic CO_(2) emissions by the steelmaking industry,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irect reduction of industrially produced hematite pellets with H_(2) using the Doehlert experimental design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ellet diameter(10.5-16.5 mm),porosity(0.36-0.44),and temperature(600-1200℃).A strong interactive effect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pellet size was observed,indicating that these variables cannot be considered independently.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and decrease in pellet size considerably favor the reduction rate,while porosity did not show a relevant effect.The change in pellet size during the reduction was negligible,except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due to crack formation.A considerable decrease in mechanical strength at high temperatures suggests a maximum process operating temperature of 900℃.Good predictive capacity was achieved using the modified grain model to simulate the three consecutive non-catalytic gas-solid reactions,considering different pellet sizes and porosities,changes during the reaction from 800 to 900℃.However,for other temperatures,different mechanisms of 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modeling.These results represent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re pellets for CO_(2)-free steelmaking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 use non-catalytic gas-solid reaction grain model porous hematite pellet CO_(2)emissions reduction doehlert experimental design
下载PDF
色谱优化法分离头孢唑啉钠及其相关物质 被引量:7
10
作者 丁丽霞 陈玉英 +3 位作者 倪坤仪 胡育筑 仇士林 于如嘏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6,共4页
本文应用色谱优化技术,建立了分离头孢唑啉钠及其相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优化过程分为4步:第一,应用不完全因子设计从多个影响保留时间的因素中选出两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待优化的参数;第二,应用Doehlert均匀外壳设... 本文应用色谱优化技术,建立了分离头孢唑啉钠及其相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优化过程分为4步:第一,应用不完全因子设计从多个影响保留时间的因素中选出两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待优化的参数;第二,应用Doehlert均匀外壳设计,进行选择性优化实验;第三,根据Doehlert均匀外壳设计所得实验数据,应用色谱优化专家系统进行处理,预测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分离度;第四,通过实验验证优化色谱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唑啉钠 色谱优化 不完全因子设计
下载PDF
中药渣制备活性炭及其工艺优化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娟 丘克强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4-300,共7页
以中药渣为原料,采用真空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并以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和碘吸附值为优化指标,选用Doehlert设计安排实验,在合适的范围内,对影响ZnCl2活化法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活化温度和浸渍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对于... 以中药渣为原料,采用真空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并以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和碘吸附值为优化指标,选用Doehlert设计安排实验,在合适的范围内,对影响ZnCl2活化法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活化温度和浸渍比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对于所有的响应,活化温度的影响均大于浸渍比,且两者对活性炭产率的影响都不大。得到的最优条件为活化温度474℃,浸渍比1.225,在此条件下制得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值和碘值分别为316 mg.g-1和994 mg.g-1,与理论模型计算值非常接近。和普通商品活性炭相比,用该实验方法所制活性炭具有更好的实际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doehlert设计 真空化学活化 中药渣
下载PDF
白芷香豆素微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建伟 章红燕 何福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1197-1199,I0020,共4页
目的:研究白芷香豆素微囊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白芷香豆素微囊,用Doehlert设计法对白芷香豆素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用UV法测定微囊在20h内溶出的量并作释放度考察曲线,且采用... 目的:研究白芷香豆素微囊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白芷香豆素微囊,用Doehlert设计法对白芷香豆素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用UV法测定微囊在20h内溶出的量并作释放度考察曲线,且采用电镜对其形态与粒径进行考察。结果:白芷香豆素微囊的囊材囊心比、搅拌速度及体系的pH值对微囊的包封率与载药量均有显著影响,当囊材囊心比为4.3∶1、搅拌速度为355 r·min-1、pH值5.0时,制得的白芷香豆素微囊圆整光滑,无粘连,粒径均匀,包封率可高达77.74%,载药量为23.03%,囊径在200μm以下,且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结论:复凝聚法制备白芷香豆素微囊工艺简单、可靠,产品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香豆素 微囊 doehlert设计 复凝聚法 体外释药
下载PDF
TPOs研究中的多赫勒均匀网法案例分析
13
作者 姚钟尧 《弹性体》 CAS 2005年第3期63-66,共4页
西班牙研究者M.A.Lopez-Manchado和M.Arroyo在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TPOs)研究中应用多赫勒均匀网法(an uniform net of Doehlert)。这种TPOs是一种以共混物PP/(乙烯-辛烯共聚物)为基质、用PET短纤维补强的三元复合物。多赫勒均匀网法是... 西班牙研究者M.A.Lopez-Manchado和M.Arroyo在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TPOs)研究中应用多赫勒均匀网法(an uniform net of Doehlert)。这种TPOs是一种以共混物PP/(乙烯-辛烯共聚物)为基质、用PET短纤维补强的三元复合物。多赫勒均匀网法是一种国内未见应用的试验设计方法。他们应用多赫勒均匀网法设计试验方案,求得复合物的拉伸模量等4项力学性能与组分变量PP和PET纤维用量之间关系的响应方程式。笔者从研究者的论文提取一个二变量的多赫勒均匀网法在TPOs研究中应用的案例,并说明和评议多赫勒均匀网法和试验设计的全过程;特别是利用原著提供的基本试验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讨论应用回归方程式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和指出原著响应方程式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设计 多赫勒均匀网法 逐步回归分析 异常点诊断 SAS PP/乙烯-辛烯共聚物 PET 短纤维
下载PDF
Doehlert设计法优化紫珠中苯乙醇苷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7
14
作者 巩珺 麦锦富 +4 位作者 彭素萍 苗瑞娟 袁明杨 廖琼峰 张蕾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乙醇回流法提取枇杷叶紫珠中苯乙醇苷的优化工艺。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为3个考察因素,苯乙醇苷含量为指标,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中的Doehlert设计法进行试验设计,并采用统计学和数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拟... 目的:研究乙醇回流法提取枇杷叶紫珠中苯乙醇苷的优化工艺。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为3个考察因素,苯乙醇苷含量为指标,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中的Doehlert设计法进行试验设计,并采用统计学和数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拟合出苯乙醇苷类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的提取条件为以12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结论:应用Doehlert设计的响应面优化法具有使用方便、预测性好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紫珠 苯乙醇苷 提取 doehlert设计
原文传递
芍药苷微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董自亮 卢君蓉 +3 位作者 高飞 郑勇凤 胡慧玲 傅超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756-1760,共5页
目的研究芍药苷微囊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芍药苷微囊,用Doehlert设计法对芍药苷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用HPLC法测定微囊在20 h内溶出的量并做释放度考察曲线,且采用电镜对其形... 目的研究芍药苷微囊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芍药苷微囊,用Doehlert设计法对芍药苷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用HPLC法测定微囊在20 h内溶出的量并做释放度考察曲线,且采用电镜对其形态与粒径进行考察。结果芍药苷微囊的囊材囊心比、搅拌速率及体系的pH值对微囊的包封率与载药量均有显著影响,当囊材囊心比为4.3∶1、搅拌速率为305 r/min、pH值为4.0时,制得的芍药苷微囊圆整光滑,无粘连,粒径均匀,包封率可高达83.81%,载药量为24.24%,囊径在200μm以下,且有一定的缓释作用。结论复凝聚法制备芍药苷微囊工艺简单、可靠,产品稳定性好;微囊作为一种新兴剂型,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复凝聚法 微囊 doehlert设计 体外释药
原文传递
内异消复方缓释滴丸同步释药的处方优化及其释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宇 彭春梅 +2 位作者 唐勤 徐晓玉 张继芬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5-890,共6页
目的优化内异消复方缓释滴丸各组分同步释药的处方,探讨其释药机制。方法以药载比(X1)、乙基纤维素质量分数(X2)、PEG 6000质量分数(X3)和硬脂酸质量分数(X4)为考察因素,以"释放区间"值为指标,采用Doehlert设计-响应曲面优化... 目的优化内异消复方缓释滴丸各组分同步释药的处方,探讨其释药机制。方法以药载比(X1)、乙基纤维素质量分数(X2)、PEG 6000质量分数(X3)和硬脂酸质量分数(X4)为考察因素,以"释放区间"值为指标,采用Doehlert设计-响应曲面优化法对内异消复方缓释滴丸的处方进行优化。用DDsolver软件拟合体外释药规律。结果优化处方:X1为1∶12,X2为12%,X3为30%,X4为20%。模拟的胃肠道环境下,阿魏酸与川芎嗪、阿魏酸与延胡索乙素和川芎嗪与延胡索乙素的相似因子(f2*)值分别为53.37、56.17、57.85。阿魏酸的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和Higuchi方程,川芎嗪和延胡索乙素符合Baker-Lonsdale方程和Ritger-Peppas方程。结论优化的内异消复方缓释滴丸能实现各组分的同步缓慢释放,其释放机制以扩散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ehlert设计 内异消复方缓释滴丸 阿魏酸 川芎嗪 延胡索乙素
原文传递
阿魏酸壳聚糖缓释微球的工艺优化及释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继芬 冯彬彬 +2 位作者 陈毫 彭春梅 徐晓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158-1162,共5页
目的优化离子凝聚法制备阿魏酸壳聚糖微球的工艺,并研究其缓释机制。方法运用Doehlert设计、多重相应的渴求函数优化法对阿魏酸壳聚糖微球的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差示热分析研究微球结构和药物状态,探讨释药机制。结果投药量... 目的优化离子凝聚法制备阿魏酸壳聚糖微球的工艺,并研究其缓释机制。方法运用Doehlert设计、多重相应的渴求函数优化法对阿魏酸壳聚糖微球的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差示热分析研究微球结构和药物状态,探讨释药机制。结果投药量和交联液pH值对包封率有很大影响。在优化条件下,阿魏酸壳聚糖微球的平均包封率为73.77%,平均载药量为8.08%,药物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和Weibull分布。药物以微晶状态分布于微球的骨架结构中,未与壳聚糖发生作用。结论离子凝聚法制备的壳聚糖微球的缓释行为与其网状骨架结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ehlert设计 阿魏酸 壳聚糖 微球 差示热分析法 缓释
原文传递
载多烯紫杉醇Solutol HS15/Pluronic F127混合胶束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文婷 石文晶 +1 位作者 吴琼珠 周建平 《药学进展》 CAS 2013年第5期222-229,共8页
目的:制备载多烯紫杉醇(DTX)的Solutol HS15/Pluronic F127混合胶束系统(SF-DTX),并对处方进行优化,对最佳处方的形态、粒径、包封率、体外释放特性及细胞毒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该混合胶束体系,通过Doehlert矩阵设计-... 目的:制备载多烯紫杉醇(DTX)的Solutol HS15/Pluronic F127混合胶束系统(SF-DTX),并对处方进行优化,对最佳处方的形态、粒径、包封率、体外释放特性及细胞毒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该混合胶束体系,通过Doehlert矩阵设计-渴求函数结合法进行处方优化,分别利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测定仪对混合胶束的形态、粒径进行表征;采用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采用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对混合胶束的细胞毒性进行研究。结果:最优处方制备的SF-DTX的粒径为(22.74±0.43)nm,外观呈球形或类球形,包封率大于90%,制剂24 h体外累积释药百分率为(62.3±2.54)%,且多倍稀释后的稳定性高于单一的胶束体系。SF-DTX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明显高于DTX原料药和空白混合胶束。结论:Solutol HS15/Pluronic F127混合胶束系统的粒径小,稳定性高,可显著增加所载药物的溶解性,且具有一定缓释作用,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烯紫杉醇 混合胶束 聚乙二醇十二羟基硬脂酸酯15 普朗尼克F127 doehlert矩阵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