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recombinant dopa decarboxylase from Harmonia axyridis for the efficient biosynthesis of dopamine
1
作者 Siyuan Gao Yuanke Guo +4 位作者 Chen Ma Ding Ma Kequan Chen Pingkai Ouyang Xin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期449-456,共8页
Here,a dopa decarboxylase(DDC)from Harmonia axyridis was heterogeneously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for the efficient biosynthesis of dopamine.For the production of recombinant DDC,the cultivation conditions includ... Here,a dopa decarboxylase(DDC)from Harmonia axyridis was heterogeneously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for the efficient biosynthesis of dopamine.For the production of recombinant DDC,the cultivation conditions including IPTG concentration,temperature and induction time were optimized and obtained an optimal specific enzyme activity of 51.72 U·mg^(-1) crude extracts.After the purification of DDC with a recovery yield of 68.79%,its activity was further characterized.The Vmax,Km,Kcat,and Kcat/Km of DDC for d ihyd roxy pheny la la nine(dopa)were 0.02 mmol·ml^(-1)·s^(-1),2.328 mmol·ml^(-1),10435.90 s^(-1) and4482.77 ml,mmol respectively.The highest DDC activity was observed at the condition of pH 7.5 and 45℃.With the purified DDC,the feasibility to produce dopamine from L-dopa was evaluated.The optimal yield was determined at the following bioconversion conditions:pH of 7,0,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40℃,0.4 mmol·L^(-1) of PLP and 4 g·L^(-1) of L-dopa,Subsequently,a fed-batch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dopamine was developed and the effect of oxygen was evaluated.The titer,yield and productivity of dopamine reached up to 21.99 g·L^(-1)80.88%and 14.66 g·L^(-1)·h^(-1) at 90 min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a decarboxylase dopamine Enzyme catalysis Fed-batch bioconversion
下载PDF
加油站油罐多帕技术(DOPA)内衬改造对汽油胶质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张吉峰 《石油库与加油站》 2023年第6期24-26,I0002,I0003,共5页
针对国内一小部分加油站油罐通过多帕技术(DOPA)内衬改造完成出现使用一段时间后罐中汽油胶质含量大幅上升的现象,依据《GB/T 8019-2008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国家标准,分别对汽油加入到改造罐前后的胶质含量、改造后油罐不... 针对国内一小部分加油站油罐通过多帕技术(DOPA)内衬改造完成出现使用一段时间后罐中汽油胶质含量大幅上升的现象,依据《GB/T 8019-2008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国家标准,分别对汽油加入到改造罐前后的胶质含量、改造后油罐不同深度的汽油胶质含量、重新加入半罐汽油后不同深度的汽油胶质含量、不同储存时间胶质含量、玻璃钢层不同浸泡时间后的汽油胶质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试验测定和分析,确定加油站油罐DOPA内衬改造使用一段时间后,罐内表面的导电层发生破损,导致其中间夹层材料与汽油发生反应,造成汽油胶质含量严重超标。为此,建议油罐DOPA内衬改造厂家处理好导电层,确保其不破损或者更换夹层材料,以防该问题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油站 油罐 dopa 内衬改造 汽油 胶质 含量 影响
下载PDF
应用于MBfR技术的DOPA/DETA共沉积表面改性复合膜性能研究
3
作者 林金雪 王暄 +2 位作者 吕晓龙 潘仕林 彭维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1-5,共5页
由于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应用于膜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Biofilm Reactor,MBfR)存在泡点压力低、氧传质性能差、耐污染性差等问题以及单独多巴胺(DOPA)对膜表面改性存在反应时间长、稳定性差等问题,本研究采用多巴胺/二... 由于疏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应用于膜生物膜反应器(Membrane Biofilm Reactor,MBfR)存在泡点压力低、氧传质性能差、耐污染性差等问题以及单独多巴胺(DOPA)对膜表面改性存在反应时间长、稳定性差等问题,本研究采用多巴胺/二乙烯三胺(DOPA/DETA)共沉积体系对本实验室自制的疏水性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表面改性,获得PDA/DETA-coated PVDF复合膜。研究表明,PDA/DETA-coated PVDF复合膜水接触角由原膜的86.1°降至45.9°,复合膜表面亲水性大幅提升;泡点压力由8 kPa提升至70 kPa,传质推动力大幅提升;氧传质性能为原膜的1.61倍(KLa由0.89×10^(-2)min^(-1)提升至1.43×10^(-2)min^(-1))。通过FTIR,XPS,FESEM与AFM分析,表明PDA/DETA成功沉积到膜表面,改性层较为致密均匀。之后对复合膜物理/化学稳定性进行测试,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a/DETA 表面改性 PVDF中空纤维膜 膜生物膜反应器 膜稳定性
下载PDF
苋菜AmaDOPA5-GT基因的启动子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郑学立 刘生财 +2 位作者 谢礼洋 程春振 赖钟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64-1070,共7页
对获得的苋菜环多巴5-糖基转移酶基因(AmaDOPA5-GT)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并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该基因的启动子。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AmaDOPA5-GT定位于细胞膜。启动子分析结果表明AmaDOPA5-GT启动子中植物光响应元... 对获得的苋菜环多巴5-糖基转移酶基因(AmaDOPA5-GT)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并利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该基因的启动子。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AmaDOPA5-GT定位于细胞膜。启动子分析结果表明AmaDOPA5-GT启动子中植物光响应元件多达8个,说明光对该基因的表达影响较大。色素含量测定及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暗处理抑制苋菜苷合成和AmaDOPA5-GT表达;黄光和绿光抑制苋菜苷合成但对AmaDOPA5-GT表达影响不大;红光显著抑制苋菜苷合成但却显著诱导AmaDOPA5-GT表达;蓝光显著促进苋菜苷合成和AmaDOPA5-GT表达。本研究可为揭示AmaDOPA5-GT基因在苋菜苷的作用奠定基础并为富含甜菜红色素苋菜苷的苋菜育种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菜 dopa5-GT 启动子 光质 甜菜红色素合成
下载PDF
^(18)F-DOPA PET显像在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吉刚 靳会宾 李春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2期1857-1860,共4页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的特点是顽固的低血糖及与血糖水平不相称的相对高胰岛素血症。CHI最初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该病起病隐匿,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即使做出CHI的诊断,准确鉴别局灶型或弥散型CHI对进一步的治疗非常重要。截至目...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HI)的特点是顽固的低血糖及与血糖水平不相称的相对高胰岛素血症。CHI最初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该病起病隐匿,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即使做出CHI的诊断,准确鉴别局灶型或弥散型CHI对进一步的治疗非常重要。截至目前形态学的检查方法,如B超、CT、MRI等不能对二者进行准确的鉴别。近年来随着新型放射性药物的出现以及新的影像学技术(PET/CT)的进步,18F-DOPA(18氟-左旋多巴)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已用于CHI的鉴别诊断。文章对18F-DOPA PET在CHI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 PET^18氟-左旋多巴(^18F—dopa) 局灶型 弥散型
下载PDF
高温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黑色素生成及DOPA反应组化观察
6
作者 刘云华 罗惠先 +1 位作者 余达经 周洁萍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6-18,共3页
本文采用显微荧光分光仪测定法及3,4二羟基苯丙氨酸(DOPA)反应的超微组化方法,观察高温对S91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经42℃(3小时)或44℃(1小时)加温后,黑色素含量显著减少(P<0.01)。经0.1%DOPA孵育电镜下显示... 本文采用显微荧光分光仪测定法及3,4二羟基苯丙氨酸(DOPA)反应的超微组化方法,观察高温对S91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胞经42℃(3小时)或44℃(1小时)加温后,黑色素含量显著减少(P<0.01)。经0.1%DOPA孵育电镜下显示:42℃加温组,胞浆内各型黑色素小体减少,Ⅰ、Ⅱ型尤为明显。DOPA反应阳性产物消失。高尔基氏器、线粒体及细胞核亦受到损害;44℃加温组,细胞内出现大量空泡,结构模糊,不易辨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细胞 高温 黑色素 dopa
下载PDF
DOPA醌在Cu(10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7
作者 周太刚 王伯初 +3 位作者 陈双扣 冯莹柱 梁华民 杨丽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86-690,共5页
采用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GGA)的BLYP方法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以原子簇Cu41为模拟表面,对DOPA醌分子在Cu(100)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以及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相邻的羰基垂直吸附在表面的桥位是其... 采用广义梯度密度泛函理论(GGA)的BLYP方法结合周期性平板模型,以原子簇Cu41为模拟表面,对DOPA醌分子在Cu(100)表面不同位置的吸附模型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以及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相邻的羰基垂直吸附在表面的桥位是其最佳吸附方式,吸附能为247.2310kJ/mol;其次为顶位、顶位R45和穴位,吸附能分别为227.7162kJ/mol、220.7305kJ/mol和217.8456kJ/mol。Mulliken布居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吸附体系发生了由Cu原子向DOPA醌分子的电荷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3 4-醌(dopa醌) Cu(100)表面 表面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Maps强力黏附单元DOPA二联体与HClO反应的理论研究
8
作者 陈双扣 王伯初 +1 位作者 周太刚 罗光 《分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2-45,共4页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HF/3-21G方法,在全局优化中确定贻贝黏附蛋白的强力粘附单元DOPA二联体的几何构型、各原子电荷分布及热力学参数.计算表明:DOPA二联体易与HClO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2-氯-4-酮-5羟基-苯丙氨酸,破坏了贻贝内超强黏附单... 应用量子化学从头算HF/3-21G方法,在全局优化中确定贻贝黏附蛋白的强力粘附单元DOPA二联体的几何构型、各原子电荷分布及热力学参数.计算表明:DOPA二联体易与HClO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2-氯-4-酮-5羟基-苯丙氨酸,破坏了贻贝内超强黏附单元DOPA二联体的结构,降低粘附蛋白内粘性;热力学性质的ΔH放热为88.712 kJ/mol,吉布斯自由能变ΔG恒小于0,较易自发正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计算 dopa二联体 HClO
下载PDF
“Buyi Ganshe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combined with dopa preparation for Parkinson’s disease therapy: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9
作者 Xiao-Qian Hao Wen-Wen Si +8 位作者 Ye Tian Jie Liu Yi-Chun Ji Xin-Rong Li Zi-Feng Huang Yu Zhu Dong-Feng Chen Wei-Hong Kuang Mei-Ling Zhu 《TMR Aging》 2020年第3期97-109,共13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uyi Ganshen therapy combined with dopa preparation in the therapy of Parkinson’s disease could enhance the clinical safety and efficacy compared with dopa preparation along.The exact me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uyi Ganshen therapy combined with dopa preparation in the therapy of Parkinson’s disease could enhance the clinical safety and efficacy compared with dopa preparation along.The exact mechanism of how Buyi Ganshen works combined with dopa preparation still unknown and the enrolled articles quality was relatively inadequate,yet it could provide the reference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further studies.Background: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Buyi Ganshen”,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at commonly used in“Tonifying the Liver and the Kidney”,added dopa preparation for the therapy of Parkinson’s disease.Methods:This meta-analysis examined existing literature by searching 7 electronic databases(CNKI,WanFang,EMBASE,PubMed,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and the VIP database)from inception to December 2019.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evaluating the influence of“Buyi Ganshen”combined with dopa preparation for Parkinson’s disease were identified.The main results were clinical efficacy,UPDRS I(mental score),total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scale score,UPDRS III(motor score),UPDRS II(activities of daily life),and UPDRS IV(complications of treatment).The subordinate results were the SPOCA-AUT score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 and other adverse reactions.The Review Manager 5.3 software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pooled estimate effect.The outcomes were showed as relative ratio with 95%confidence interval.The fixed or random model was elected based on the level of homogeneity among researches.The I2 was used to detected heterogeneity.The quality of the researches was also assessed.Results:The meta-analysis include 2,241 individuals from a total of 30 studies.These data suggested that the therapy of Parkinson’s disease with the combination of“Buyi Ganshen”and dopa preparation were more effective compared to dopa preparation alone.Conclusion:“Buyi Ganshen”combined with dopa preparation exists,in some degree,to enhance clinical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in the cure of Parkinson’s disease,compared with dopa preparation along.As most of the studies included were with low quality,this conclusion must be considered with caution.Thus,more multi-center,high-quality,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with large enough sample sizes are required to further illuminate the influence of“Buyi Ganshen”combined with dopa preparation for Parkinson’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inson’s disease Buyi Ganshen dopa preparation META-ANALYSIS
下载PDF
支持DoPa/FOMA/PHS的无线通信模块
10
作者 W.BP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04年第4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无线通信模块 dopa FOMA PHS 移动通信
下载PDF
厚壳贻贝低分子量足丝蛋白的初步鉴定(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鲁涛 廖智 +3 位作者 刘梅 叶茂 谭亮 王日昕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0-36,共7页
足丝蛋白是贻贝科(Mytilidae)所特有一种在水环境中也能表现出强黏附功能的蛋白,也是目前开发新型生物黏附剂的主要候选分子。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是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贻贝,其足丝粗硬,黏附力强,关... 足丝蛋白是贻贝科(Mytilidae)所特有一种在水环境中也能表现出强黏附功能的蛋白,也是目前开发新型生物黏附剂的主要候选分子。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沿海,是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贻贝,其足丝粗硬,黏附力强,关于厚壳贻贝的足丝蛋白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通过醋酸抽提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从厚壳贻贝足丝盘中分离纯化到数种低分子量足丝蛋白,经质谱鉴定和氨基酸序列测定,其中三种足丝蛋白(分子量6 kD左右)属于贻贝足丝蛋白-3(mytilus foot protein-3,mfp-3)家族,且序列中富含DOPA,另有三种足丝蛋白为未知新型足丝蛋白。石英晶体微天平分析表明,厚壳贻贝低分子量足丝蛋白在金表面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这与其黏附功能是直接相关的。以上工作为深入了解厚壳贻贝低分子量足丝蛋白的分子多样性以及黏附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壳贻贝 足丝蛋白 Mfp-3 dopa
下载PDF
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足丝盘及足丝的多巴分析(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楠楠 石戈 +2 位作者 杨宵旭 王智平 廖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8-153,共6页
多巴(3,4-l-dihydroxyphenylalanine,DOPA)是贻贝足丝粘附蛋白中的一种特殊的氨基酸,由酪氨酸经羟化后生成,与贻贝足丝粘附蛋白的强粘附性能具有直接联系.目前,已鉴定的多种贻贝足丝蛋白序列中均发现有不同含量的DOPA存在.蛋白中DOPA的... 多巴(3,4-l-dihydroxyphenylalanine,DOPA)是贻贝足丝粘附蛋白中的一种特殊的氨基酸,由酪氨酸经羟化后生成,与贻贝足丝粘附蛋白的强粘附性能具有直接联系.目前,已鉴定的多种贻贝足丝蛋白序列中均发现有不同含量的DOPA存在.蛋白中DOPA的定量检测对于了解DOPA在蛋白粘附中的作用以及粘附蛋白的粘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厚壳贻贝足丝盘和足丝纤维中DOPA的含量以及DOPA与厚壳贻贝足丝蛋白的粘附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氮蓝四唑(nitrobluetetrazolium,NBT)对DOPA的特异染色原理,结合蛋白质电泳、组织化学染色以及玻璃包被实验,分析和比较了厚壳贻贝足丝不同部位的DOPA含量、蛋白组成特点以及粘附能力.NBT可以在不水解蛋白质的情况下进行DOPA的定量分析,且与DOPA的氧化状态无关.研究结果表明,厚壳贻贝足丝盘中蛋白的DOPA含量明显高于足丝,两者DOPA含量相差2.33倍;蛋白质电泳结果表明,厚壳贻贝足丝盘和足丝纤维的蛋白质组成差异较大,足丝盘中的蛋白质分子量范围明显低于足丝纤维;玻璃包被实验结合POQuest软件半定量分析表明,厚壳贻贝足丝盘蛋白的粘附能力明显高于足丝纤维,且蛋白在玻璃表面的吸附能力与DOPA含量具有相关性.通过以上研究,建立了一种蛋白中DOPA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初步了解了厚壳贻贝足丝盘和足丝纤维的蛋白组成、DOPA含量以及粘附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深入了解贻贝足丝的粘附性能、粘附机制以及开发新型生物粘合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TILUS coruscus 多巴(dopa) 足丝 足丝纤维 足丝盘
下载PDF
多巴胺舒张猪冠状动脉及激活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钾通道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桂春 Patricia JP McM ILLIN Richard E WHITE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1-424,共4页
采用血管环实验和膜片钳细胞贴附式技术分别在器官和细胞分子水平观察多巴胺舒张猪冠状动脉作用及对平滑肌细胞大电导型钙激活钾通道(BKCa)的影响 .结果表明多巴胺引起前列腺素 F2α(PGF2α)预收缩动脉环浓度依赖性舒张反应 ,而不引起高... 采用血管环实验和膜片钳细胞贴附式技术分别在器官和细胞分子水平观察多巴胺舒张猪冠状动脉作用及对平滑肌细胞大电导型钙激活钾通道(BKCa)的影响 .结果表明多巴胺引起前列腺素 F2α(PGF2α)预收缩动脉环浓度依赖性舒张反应 ,而不引起高 K+预收缩动脉环舒张反应 .表明多巴胺引起的冠状动脉血管舒张反应依赖于 K+生理浓度梯度的存在 ,结果提示钾通道参与了多巴胺的血管舒张反应 .向细胞浴液内灌流多巴胺增强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膜 BKCa通道活性 .用 DA1受体阻断剂 SCH2 3390预处理细胞 ,完全阻断多巴胺的这一作用 ,而用 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无影响 .提示多巴胺通过 DA1受体激活 BKCa通道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冠状动脉 平滑肌细胞 钾通道 多胺受体
下载PDF
Q开关激光爆破技术对豚鼠皮肤色素的影响
14
作者 林淑冰 朱健 +2 位作者 曹浩财 张滨岳 何清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研究Q开关激光爆破术对豚鼠黑素细胞的影响及照射周边组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皮肤色素病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Q开关-YAG激光分别照射豚鼠黑色毛区及棕色毛区(波长分别用1064nm和530nm,光斑直径2mm),实验动物20只,随机分四组,分别... 目的研究Q开关激光爆破术对豚鼠黑素细胞的影响及照射周边组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皮肤色素病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Q开关-YAG激光分别照射豚鼠黑色毛区及棕色毛区(波长分别用1064nm和530nm,光斑直径2mm),实验动物20只,随机分四组,分别于照射后间隔7d、10d、14d取材,照射前取材作对照,10%甲醛固定,冰冻切片,分别用HE和DOPA反应显示黑素细胞。结果照射后皮肤黑色素颗粒逐渐减少至消失,照射后30d黑毛区与棕毛区肉眼见照射区皮肤变白,毛也变白,HE染色皮肤、毛囊及毛未见黑色素颗粒,DOPA反应表皮黑色素细胞、毛囊和毛均呈阴性反应,部分豚鼠棕毛区毛及毛囊见黄色色素颗粒。结论波长1064nm和532nm Q-YAG激光对豚鼠皮肤黑色素细胞和黑色素颗粒的破坏效果显著;但对棕色色素清除效果较差。波长1064nm Q-YAG激光对豚鼠皮肤黑色素消减与照射次数有关,与照射间隔时间长短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开关激光 黑色素细胞 dopa反应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菌的胞外黑色素种类及影响其产量的因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楠 李青为 +3 位作者 曹志艳 张娇 郝志敏 董金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7-933,共7页
【目的】对玉米大斑病菌胞外黑色素的种类进行确定,探索影响玉米大斑病菌野生型菌株胞外黑色素产量的因素。【方法】利用酸碱沉淀法提取玉米大斑病菌01-23(野生型)菌株和1,3,8-三羟基萘还原酶(3HNR)基因缺失突变菌株ΔSt3hnr-3的胞外黑... 【目的】对玉米大斑病菌胞外黑色素的种类进行确定,探索影响玉米大斑病菌野生型菌株胞外黑色素产量的因素。【方法】利用酸碱沉淀法提取玉米大斑病菌01-23(野生型)菌株和1,3,8-三羟基萘还原酶(3HNR)基因缺失突变菌株ΔSt3hnr-3的胞外黑色素,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确定黑色素的种类。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物质,确定影响胞外黑色素产量的因素。【结果】玉米大斑病菌胞外黑色素不同于DHN黑色素,2种黑色素的理化性质相似,溶解于热碱溶液,且与FeCl3反应产生沉淀。在振荡培养条件下,加入酪氨酸和三环唑分别使胞外黑色素的产量提高了2倍和1.5倍,而Cu2+浓度低于0.5μmol.L-1利于胞外黑色素的合成,反之则表现抑制作用;pH值为6时较利于对胞外黑色素分泌。【结论】玉米大斑病菌胞外黑色素为DOPA黑色素类型,酪氨酸和三环唑对胞外黑色素的产生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dopa黑色素 红外光谱
下载PDF
贻贝粘性蛋白组成、作用机理与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曜曜 丁海兵 孙承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0-570,共11页
从贻贝足丝的结构和组成特征开始,全面总结了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贻贝足丝内部和表面层的结构特点以及相关重要组成蛋白的种类和理化特性,着重讨论了在贻贝足丝粘附中起重要作用的足丝斑块部分的粘性蛋白组成、结构、分布特征以及相互作... 从贻贝足丝的结构和组成特征开始,全面总结了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贻贝足丝内部和表面层的结构特点以及相关重要组成蛋白的种类和理化特性,着重讨论了在贻贝足丝粘附中起重要作用的足丝斑块部分的粘性蛋白组成、结构、分布特征以及相互作用。同时,也讨论了贻贝粘附机理以及DOPA(3,4-二羟基苯丙氨酸)在实践中的重要应用,探讨了DOPA的作用及其衍生物在粘胶剂、密封剂、涂料、生物防污等领域,特别是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 粘性蛋白 dopa 生物污损 生物防污
下载PDF
叶子花重瓣品种DOD基因序列比对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进展 王想兰 +3 位作者 冯世秀 王晓明 胡章立 陈涛 《草原与草坪》 CAS 2014年第2期7-10,共4页
叶子花品种的苞片色彩丰富艳丽,是研究颜色表达调控的优良材料。对调控甜菜色素合成酶的DOD基因进行比对分析,以探讨叶子花的DOD基因与其苞片颜色表达的关联。通过对5个具有不同苞片颜色的重瓣叶子花栽培品种DOD基因转录组测序,应用软件... 叶子花品种的苞片色彩丰富艳丽,是研究颜色表达调控的优良材料。对调控甜菜色素合成酶的DOD基因进行比对分析,以探讨叶子花的DOD基因与其苞片颜色表达的关联。通过对5个具有不同苞片颜色的重瓣叶子花栽培品种DOD基因转录组测序,应用软件ClustalX 2.0进行DOD cDNA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其序列同源性达100%,其调控色素合成的功能基因序列并没有差异。叶子花重瓣栽培品种的不同苞片颜色的表达与DOD基因对色素合成的调控可能无直接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子花 重瓣栽培品种 甜菜色素 dopa 4 5-双加氧酶 基因比对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和IGF-Ⅰ对帕金森病小鼠DA能神经元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晏振 吴林 +2 位作者 薛丹丹 高先琦 陈文芳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83-285,288,共4页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二者合用对小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C57BL/6去卵巢(OVX)小鼠50只,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方法制备帕金森病...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二者合用对小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C57BL/6去卵巢(OVX)小鼠50只,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方法制备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Rg1组(10mg/kg腹腔注射)、IGF-Ⅰ组(0.5g/L侧脑室注射)、Rg1+IGF-Ⅰ组,每组10只。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纹状体内DA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TH-IR)神经元数目。结果 MPTP组纹状体内DA含量、黑质TH-IR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F=21.23、45.45,q=11.67、14.24,P〈0.01)。Rg1组、IGF-Ⅰ组及Rg1+IGF-Ⅰ组纹状体DA含量、黑质TH-IR神经元数目较MPTP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q=5.66~17.91,P〈0.01);Rg1+IGF-Ⅰ组与Rg1组、IGF-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4.37~8.74,P〈0.05)。结论 Rg1、IGF-Ⅰ及二者合用均能够对抗MPTP对黑质纹状体系统DA能神经元的毒性作用,且Rg1与IGF-Ⅰ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多巴胺 帕金森病
下载PDF
不宁腿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和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朝 关睿骞 潘立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第7期899-905,共7页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特点是不舒服的腿部冲动,在运动或起身行走时缓解,并在夜间症状加重。RLS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随着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进展,发现可能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功能障... 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特点是不舒服的腿部冲动,在运动或起身行走时缓解,并在夜间症状加重。RLS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随着病理生理学研究的进展,发现可能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功能障碍,以及其他未确定的促进机制,特别是缺铁和慢性肾功能障碍。有家族史的遗传易感性很常见。RLS增强的特点是症状的严重性更强,症状发生的时间更早,而且常常是症状从腿部扩散至手臂或身体其他区域。一些RLS患者通过非药物措施,如按摩和温水浴,可以充分控制症状。一线治疗方案包括对体内铁储存减少的人进行铁补充治疗,或使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以及多巴胺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罗匹尼罗和罗替戈汀。二线疗法包括曲马多、羟考酮和美沙酮等阿片类药物。RLS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仍是一个非常需要创新的治疗领域,需要有更多新的、有生物依据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宁腿综合征 基因位点 铁缺乏 高敏感皮层终结点 多巴胺功能障碍 补铁疗法 加巴喷丁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阿片类药物
下载PDF
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al biology of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impacts drug design 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neurodegenerative processes
20
作者 Farfán-García Eunice Dalet Trujillo-Ferrara José Guadalupe +2 位作者 Castillo-Hernández María del Carmen Guerra-Araiza Christian Humberto Soriano-Ursúa Marvin Antoni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4期2290-2302,共13页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re have been important new 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al biology of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It is now known that allosteric binding sites are involved in the affinity and selec- tivity of...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re have been important new insights into the structural biology of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It is now known that allosteric binding sites are involved in the affinity and selec- tivity of ligands for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and that signaling by these receptors involves both G-protein 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pathways. The present review outlines the physi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is perspective for the design of new drugs to treat disorde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ally, new possibilities are explored in relation to allosteric and or- thosteric binding sites on dopamine recep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and on muscarinic recepto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Future research can seek to identify ligands that can bind to more than one site on the same receptor, or simultaneously bind to two receptors and form a dimer. For example, the design of bivalent drugs that can reach homo/hetero-dimers of D2 dopa- mine receptor holds promise as a relevant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Parkinson's disease. Regarding the treatment of Alzheimer's disease, the design of dualsteric ligands for mono-oligomeric mus- carinic receptors could increase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by generating potent compounds that could activate more than one signaling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s structural biology drug design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oligomedzation biased signaling Parkinson's disease Alzheimer's disease dopa-mine receptors muscarinic receptors grants-supported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