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PL联合APT570nm强脉冲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吴博 詹文英 +2 位作者 郑晓芬 符红阳 马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45-0049,共5页
研讨DPL与APT570nm两种不同波长的强脉冲光联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医师诊断且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黄褐斑患者对照和治疗各30例。对照组:单用APT570nm强脉冲光治疗,治疗... 研讨DPL与APT570nm两种不同波长的强脉冲光联合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皮肤科门诊医师诊断且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黄褐斑患者对照和治疗各30例。对照组:单用APT570nm强脉冲光治疗,治疗组:DPL联合APT570nm强脉冲光治疗;两组治疗间隔均为30天,共治疗5次,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76.67%(23/30)比50.00%(15/30),X2=4.593,P<0.05];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MASI 评分无统计意义[(11.59±5.34)分比(11.29±4.27)分,T=0.237,P>0.05],而治疗后两组MASI 评分有显著性差异[(3.33±2.69)分比(7.06±5.91)分,T=3.144,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潮红肿胀、水疱等不良情况。结论 DPL与APT 570nm两种不同波长的强脉冲光联合治疗黄褐斑能够明显改善色斑严重程度,显著增加疗效,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dpl APT570nm 强脉冲光
下载PDF
DPL 500nm精准脉冲光联合医用愈肤生物膜治疗敏感性皮肤面部红斑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施林林 刘振强 陆晓君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DPL 500nm精准脉冲光联合医用愈肤生物膜治疗敏感性皮肤伴面部红斑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就诊的142例敏感性皮肤伴面部红斑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DPL 500nm精准脉冲光)71例,观察... 目的:探讨DPL 500nm精准脉冲光联合医用愈肤生物膜治疗敏感性皮肤伴面部红斑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1月笔者医院就诊的142例敏感性皮肤伴面部红斑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DPL 500nm精准脉冲光)71例,观察组(DPL 500nm精准脉冲光联合医用愈肤生物膜)71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皮肤生理指标、面部症状积分和红斑参数值,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81.69%vs92.96%,P<0.05)。观察组治疗后角质层水含量高于对照组,TEWL、表皮油脂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红斑参数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红斑参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皮肤灼热4例、水肿3例,观察组仅2例患者出现湿敷部位轻度发红(P<0.05)。结论:DPL 500nm精准脉冲光联合医用愈肤生物膜治疗敏感性皮肤面部红斑效果较好,抗过敏、抗炎、抗微生物营养肌肤的同时促进受损皮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l 500nm精准脉冲光 医用愈肤生物膜 敏感性皮肤 面部红斑
下载PDF
Obtaining 2D Soil Resistance Profiles from the Integration of Electrical Resistivity Data and 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 (SPT) and Light Dynamic Penetrometer (DPL) Resistance Tests—Applications in Mass Movements Studies
3
作者 Cassiano Antonio Bortolozo Tatiana Sussel Gonçalves Mendes +10 位作者 Mariana Ferreira Benessiuti Motta Silvio Jorge Coelho Simões Tristan Pryer Daniel Metodiev Marcio Roberto Magalhães de Andrade Maiconn Vinicius de Moraes Danielle Silva de Paula Nélio José Bastos Luana Albertani Pampuch Rodolfo Moreda Mendes Marcio Augusto Ernesto de Mora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23年第9期840-854,共15页
In Brazil and various regions globally, the initiation of landslides is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rainfall;yet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stratification considerably influences landslide occ... In Brazil and various regions globally, the initiation of landslides is frequently associated with rainfall;yet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stratification considerably influences landslide occurrences. 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these influences makes the surveillance of mass movements a highly intricate task, requiring an understanding of numerous interdependent variables. Recent years have seen an emergence in scholarly research aimed at integrating geophysical and geotechnical methodologies. The conjoint examination of geophysical and geotechnical data offers an enhanced perspective into subsurface structures. Within this work, a methodology is proposed for the synchronous analysis of electrical resistivity geophysical data and geotechnical data, specifically those extracted from the Light Dynamic Penetrometer (DPL) and 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 (SPT). This study involved a linear fitting process to correlate resistivity with N10/SPT N-values from DPL/SPT soundings, culminating in a 2D profile of N10/SPT N-values predicated on electrical profiles.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furnish invaluable insights into slope stability by allowing for a two-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 of penetration resistance properties. Through the synthesis of geophysical and geotechnical data, this project aims to augment the comprehension of subsurface conditions, with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refining landslide risk evaluations. This endeavor offers insight into the formulation of more effective and precise slope management protocols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PHYSICS Geotechnical Data Electrical Resistivity Method 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 (SPT) Light Dynamic Penetrometer (dpl) Mass Movements
下载PDF
基于容器调度技术的气象产品加工系统应用研究
4
作者 秦运龙 霍庆 +3 位作者 何林 何文春 高峰 陈士旺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7期23-26,31,共5页
随着研究型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和科研人员急需一种在不降低计算效率、充分利用计算资源情况下支持可独立运行、高可用、高并发、个性化研发环境、快速部署移植的新技术支撑气象业务和科研发展。针对该需求对容器技术在产品加工系统(DPL... 随着研究型业务的快速发展,业务和科研人员急需一种在不降低计算效率、充分利用计算资源情况下支持可独立运行、高可用、高并发、个性化研发环境、快速部署移植的新技术支撑气象业务和科研发展。针对该需求对容器技术在产品加工系统(DPL)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Docker容器从系统逻辑层面可实现研发环境的个性化、作业执行的独立性和算法的高效快速移植,并在业务执行完后释放资源,保障资源的充分共享利用,同时采用基于容器的分布式架构Kubernetes技术实现容器的高并发和负载均衡调度,满足气象产品固定时间高并发执行的需求,且执行效率相对物理机集群并无降低,该技术可应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气象产品加工系统(DPL)中常规气象产品业务和科研算法的调度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 DOCKER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 镜像仓库 dpl Kubernetes 负载均衡
下载PDF
DPL中晶体散热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宋小鹿 李兵斌 +3 位作者 王石语 蔡德芳 文建国 过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6,共4页
采用有限元法,以光纤耦合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为例,模拟了三种冷却方式下,激光晶体的温度分布;分析了不同冷却方式对晶体温度分布和端面形变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对流换热系数和冷却水温度对晶体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晶体侧面水冷时... 采用有限元法,以光纤耦合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为例,模拟了三种冷却方式下,激光晶体的温度分布;分析了不同冷却方式对晶体温度分布和端面形变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对流换热系数和冷却水温度对晶体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晶体侧面水冷时,改变对流换热系数和液体温度只能改变晶体的整体温度,对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几乎没有影响;三种冷却方式中,泵浦端水冷情况下晶体温度最低,端面形变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l 热效应 有限元法 冷却方式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大功率DPL的LD最佳散热效果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明山 张文平 +5 位作者 王石语 王志峰 李东 韩文杰 郑永超 过振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1-225,共5页
大功率DPL泵浦源LD的热管理技术是制约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工程应用的瓶颈之一。介绍了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工作过程,设计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LD实施温度控制。主要针对DPL的高温应用环境,对泵浦源LD的散热通道进行分析和计算,设计... 大功率DPL泵浦源LD的热管理技术是制约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工程应用的瓶颈之一。介绍了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工作过程,设计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对LD实施温度控制。主要针对DPL的高温应用环境,对泵浦源LD的散热通道进行分析和计算,设计了可以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的DPL工程样机。该样机主要性能指标:输出峰值功率大于100 kW,激光脉宽为5 ns,重频10 kHz。对该样机进行高低温环境试验,获得试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在高温50℃情况下,LD可以连续稳定工作30 min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l 高低温试验 LD温控
下载PDF
鸡朊样蛋白Doppel基因的克隆及其与PrP^C相互关系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天亮 吴润 +5 位作者 杨润霞 魏姣 万学瑞 刘霞 刘磊 张小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25-1431,共7页
克隆鸡Doppel蛋白(ChDpl)基因(PRND)并初步分析其与正常细胞型朊蛋白(PrPC)的相互关系,为禽源Dpl结构与功能、Dpl与PrPC互作关系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分子基础;以多物种Dpl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通过比对找到Dpl氨基酸序列保守区,设计... 克隆鸡Doppel蛋白(ChDpl)基因(PRND)并初步分析其与正常细胞型朊蛋白(PrPC)的相互关系,为禽源Dpl结构与功能、Dpl与PrPC互作关系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分子基础;以多物种Dpl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通过比对找到Dpl氨基酸序列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并依据鸡的密码子偏好性对引物进行优化,以逐步降低其简并性。用此特异性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鸡PRND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鉴定后将序列上传GenBank数据库。结合Dpl与PrPC相关研究初步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多物种Dpl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第11—150位(139个氨基酸残基)为Dpl氨基酸序列保守区,以此区域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得到约417bp的目的条带,GenBank登录号为KP140962。综合分析PrPC与Dpl相关研究发现,尽管Dpl与PrPC具有相似的翻译后修饰和空间结构,但两者多表现为拮抗作用,即PrPC能够拮抗Dpl的神经毒作用,尤其是其N-端包含八肽重复区的第23—88位残基对于保护Purkinje细胞免受Dpl诱导的神经退化作用至关重要。禽源Dpl的成功克隆不仅填补了目前研究的空白,更在分子水平为后续研究Dpl结构与功能及其与PrPC的拮抗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pel蛋白 PRPC 拮抗
下载PDF
DPL温度控制电路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学文 过振 +2 位作者 王石语 蔡德芳 文建国 《电子科技》 2009年第4期29-32,共4页
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高精度的Nd∶YAG晶体温度探测和控制电路;改进了风扇电路,合理地降低了风扇的能耗和噪音;采用对环境温度不敏感的‘零漂’差分放大器,使该温度控制器可以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稳定地工作;利用LC电路消除环境电... 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了高精度的Nd∶YAG晶体温度探测和控制电路;改进了风扇电路,合理地降低了风扇的能耗和噪音;采用对环境温度不敏感的‘零漂’差分放大器,使该温度控制器可以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稳定地工作;利用LC电路消除环境电磁辐射对半导体制冷器的影响,使其能够准确地反应反馈电流,并正确控制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工程 温度控制 dpl 电路设计 优化设计
下载PDF
Doppel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天兵 邢玉洁 +1 位作者 魏波 秦克锋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57-461,共5页
朊蛋白PrPC的错误折叠形式即PrPSc,它是瘙痒症感染因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可传播性海绵样脑病(TSE)的致病因子,但是PrPSc既不引发免疫应答也不产生炎症反应。编码细胞水平的PrPC蛋白的基因Prnp20年前就已经被克隆,但是其基因序列及功... 朊蛋白PrPC的错误折叠形式即PrPSc,它是瘙痒症感染因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可传播性海绵样脑病(TSE)的致病因子,但是PrPSc既不引发免疫应答也不产生炎症反应。编码细胞水平的PrPC蛋白的基因Prnp20年前就已经被克隆,但是其基因序列及功能仍不清楚。直到1999年才发现了一种新蛋白,命名为Doppel(Dpl),此蛋白与PrPC在生化和结构方面有不少相似性,其一级结构与PrPCC端的2/3有25%的同源性。尽管有关Dpl的研究尚处于萌芽状态,但它的发现已经解释了朊蛋白生物学上的一些谜团,而且对其生理功能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Dop-pel蛋白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pel PrP^C 结构 功能 综述
下载PDF
基于DPL模型对超短脉冲激光辐照金属薄板传热行为的渐进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颖泽 昝晨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3-248,共6页
基于双相滞后热传导模型(DPL模型),对超短脉冲激光辐照金属薄板的瞬态热传导行为进行了渐进分析.首先在一维条件下基于双相滞后热传导模型联合能量守恒方程得出金属薄板的热传导偏微分控制方程,然后利用Laplace正、逆变换的技术和近似... 基于双相滞后热传导模型(DPL模型),对超短脉冲激光辐照金属薄板的瞬态热传导行为进行了渐进分析.首先在一维条件下基于双相滞后热传导模型联合能量守恒方程得出金属薄板的热传导偏微分控制方程,然后利用Laplace正、逆变换的技术和近似求解的方法,推导了金属薄板在超短脉冲激光热冲击下的温度变化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将结果与文献中数值方法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解析方法的准确性.研究了热通量相位滞后值和温度梯度的相位滞后值以及金属薄板板厚对热传递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通量的相位滞后值的增加,超短脉冲激光加热引起的热波的波峰值越高,温度变化率越大;相反,随着温度梯度的相位滞后值的增加,该热波的波峰值越低,温度变化率减小;此外,金属薄板板厚对相对温度变化的波形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脉冲激光 dpl模型 渐进求解 LAPLACE变换 金属薄板
下载PDF
大功率DPL中激光二极管热负荷及散热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文建国 蔡德芳 +3 位作者 王石语 李汉国 冯倩 过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3-466,共4页
随着激光二极管器件输出功率的增大 ,热负荷对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系统影响越来越大 .对系统中的激光二极管热负荷进行了实验和研究 ,并研究了相应的散热措施 ,即对激光二极管分别采用冰水内循环技术和半导体致冷技术进行散热和温... 随着激光二极管器件输出功率的增大 ,热负荷对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系统影响越来越大 .对系统中的激光二极管热负荷进行了实验和研究 ,并研究了相应的散热措施 ,即对激光二极管分别采用冰水内循环技术和半导体致冷技术进行散热和温度控制 ,收到了满意结果 ,在 15W调Q连续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系统中获得了重复频率 10kHz,脉宽 10ns,峰值功率 2 5kW的 1 0 6 μm稳定输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 泵浦固体激光器 热负荷 散热技术
下载PDF
热效应对三向侧面泵浦DPL中TEM_(00)模输出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爱粉 过振 +2 位作者 王石语 蔡德芳 文建国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5,共3页
以三向侧面泵浦时晶体内泵浦光强分布为基础 ,数值计算了三向侧面泵浦DPL中热效应引起的热致衍射损耗随泵浦功率、腔模束腰半径和泵浦光束腰半径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讨论了热效应存在时的泵浦功率、腔模束腰半径和泵浦光束腰半径对TEM0 0... 以三向侧面泵浦时晶体内泵浦光强分布为基础 ,数值计算了三向侧面泵浦DPL中热效应引起的热致衍射损耗随泵浦功率、腔模束腰半径和泵浦光束腰半径的变化规律。进一步讨论了热效应存在时的泵浦功率、腔模束腰半径和泵浦光束腰半径对TEM0 0 模输出功率的影响。从计算结果看出 ,热致衍射损耗使输出功率明显降低。泵浦功率、腔膜束腰半径和泵浦光束腰半径对输出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中还用小孔光阑选TEM0 0 模 ,进行了输出功率随泵浦功率变化的实验 ,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效应 三向侧面泵浦 dpl TEM00模 输出功率 固体激光器 激光二极管
下载PDF
ATR-FTIR结合PCA及DPLS快速识别不同品种薰衣草精油 被引量:6
13
作者 童红 唐军 张正方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8,共5页
筛选有代表性的4个不同品种的96个薰衣草精油样品为试验对象,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获得光谱数据,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偏最小二乘辨别法(DPLS)建立薰衣草精油品种识别的模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基本能实现... 筛选有代表性的4个不同品种的96个薰衣草精油样品为试验对象,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获得光谱数据,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偏最小二乘辨别法(DPLS)建立薰衣草精油品种识别的模型。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基本能实现品种区分,DPLS法以68个样本作为校正集,交叉验证均方根标准差(RMSEE)为0.1590,以未知的28个样本进行预测,预测均方根标准差(RMSEP)为0.1860,品种识别率为100%,DPLS法建立的模型对薰衣草精油品种有很好的识别和分类能力。将红外光谱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可为薰衣草精油品种的优良宏观质控提供一个快速、直观、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精油 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辨别法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DPLS的潲水油快速鉴别方法 被引量:12
14
作者 祝诗平 梁晶 +1 位作者 屠大伟 徐原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潲水油回流餐桌等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探寻准确、快速、简便、高效且成本低廉的潲水油鉴别新方法成为食用油安全性能检测的新要求.对收集的82份潲水油和合格食用油样品进行了理化检测,鉴别出潲水油样品37份,合格油样品45份.... 潲水油回流餐桌等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探寻准确、快速、简便、高效且成本低廉的潲水油鉴别新方法成为食用油安全性能检测的新要求.对收集的82份潲水油和合格食用油样品进行了理化检测,鉴别出潲水油样品37份,合格油样品45份.从82份样品中随机选出24份样品作为第一组,余下58份样品作为第二组,以第一组24份样品作为校正集,建立判别偏最小二乘法(DPLS)模型,鉴别第二组58份样品,总体鉴别正确率为86.21%;再以第二组58份样品作为校正集,建立DPLS模型,鉴别第一组24份样品,总体鉴别正确率为95.83%.研究表明,基于近红外光谱与DPLS的潲水油快速鉴别方法可行,具有较好的鉴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 判别偏最小二乘法 潲水油 快速鉴别 食品安全
下载PDF
DPL治疗敏感性皮肤伴毛细血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德辉 姜晓勇 卢珍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12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窄谱强脉冲光(narrow-spectrum intense pulsed light,DPL)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伴毛细血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12月诊断为面部敏感伴毛细血管扩张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予DPL500 nm治疗(每间隔4... 目的观察窄谱强脉冲光(narrow-spectrum intense pulsed light,DPL)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伴毛细血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3月—2020年12月诊断为面部敏感伴毛细血管扩张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予DPL500 nm治疗(每间隔4周治疗1次)联合使用功效性护肤品保湿,对照组仅使用功效性护肤品保湿,治疗3月判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治疗3月,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9%和62.2%。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PL治疗敏感性皮肤伴毛细血管扩张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l 敏感性皮肤 毛细血管扩张 临床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高重复频率DPL激光对光学薄膜元件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代福 熊胜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074-2080,共7页
光学薄膜的高重频激光损伤特性一直是激光薄膜研究者的重点。为了分析光学薄膜在高重频激光辐照下的损伤特性,探究其损伤机理,文中从实验出发,研究了重复频率10kHz DPL激光对光学薄膜元件的损伤特性。结果表明,修正膜层内的驻波场分布,... 光学薄膜的高重频激光损伤特性一直是激光薄膜研究者的重点。为了分析光学薄膜在高重频激光辐照下的损伤特性,探究其损伤机理,文中从实验出发,研究了重复频率10kHz DPL激光对光学薄膜元件的损伤特性。结果表明,修正膜层内的驻波场分布,降低膜层内高折射材料中的驻波场峰值可以提高高重频激光损伤阈值;从激光损伤形貌与辐照激光功率的关系上看,在高重频激光辐照下光学薄膜元件的损伤实质上是热效应和场效应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微损伤"累积放大所造成的。当薄膜吸收率较小时,损伤主要表现为场效应所致的"微损伤"累积放大,当薄膜吸收率较大时,损伤主要表现为热效应所致的"微损伤"累积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薄膜 重频dpl激光 驻波场修正 损伤机理
下载PDF
基于DPLS和LS-SVM的梨品种近红外光谱识别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雪梅 章海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0-164,共5页
为了实现不同品种梨的快速光谱鉴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光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3种不同品种梨的特征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以所有建模样本主成分PC1和PC2做出的得分图,对不同种类梨具有很好的聚类作用。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载... 为了实现不同品种梨的快速光谱鉴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光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3种不同品种梨的特征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以所有建模样本主成分PC1和PC2做出的得分图,对不同种类梨具有很好的聚类作用。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的载荷图可以得到对于梨品种敏感的特征波段,用特征波段图谱作为输入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DPLS)模型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3个品种梨各70个共210个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DPLS)模型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对未知的24个样本进行预测,LS-SVM模型品种识别准确率达到100%,DPLS模型的校正及验证结果与实际分类变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80,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都小于0.100,品种识别率为100%。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分类和鉴别作用,提供了梨的品种快速鉴别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品种识别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DPL中激光二极管噪声的传递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石语 过振 +2 位作者 傅君眉 蔡德芳 文建国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4-25,共2页
测量了几种激光二极管的噪声 ,并且理论分析了这种噪声向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中传递的规律。发现低频噪声以相同的相对大小进行传递 ;而高频噪声则会被抑制 ;噪声频率接近弛豫振荡频率时 ,会被明显放大 ;
关键词 dpl 激光二极管 传递特性 固体激光器 光功率 高频噪声
下载PDF
DPL精准光治疗雀斑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莫金雪 方锐华 +5 位作者 罗佩瑜 贾淑青 赵瑞 李璟蓉 郭云龙 王建琴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DPL精准光治疗雀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DPL550 nm精准光治疗雀斑40例,能量密度8~10.6 J/cm^2,脉宽:12 ms,频率:1 Hz。治疗结束1个月后复诊,皮损未痊愈者再次治疗。观察治疗疗效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采用DPL550 nm精... 目的:探讨DPL精准光治疗雀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DPL550 nm精准光治疗雀斑40例,能量密度8~10.6 J/cm^2,脉宽:12 ms,频率:1 Hz。治疗结束1个月后复诊,皮损未痊愈者再次治疗。观察治疗疗效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采用DPL550 nm精准光治疗雀斑,1次治疗痊愈率为67.50%(27/40),2次治疗痊愈率76.92%(10/13),3次治疗痊愈率66.67%(2/3),总痊愈率97.50%(39/40),总有效率为100%。首次治疗后总满意度为87.50%。治疗后无患者出现瘢痕、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随访1年2例复发。结论:DPL550 nm精准光治疗雀斑临床疗效好,所需治疗次数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斑 dpl 精准光
下载PDF
人doppel蛋白及其类似蛋白PrPΔ32-121对SH-SY5Y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20
作者 徐琨 王新 +7 位作者 田婵 石崧 王桂荣 石琦 周瑞敏 姜惠英 楚雍烈 董小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5,46,共5页
目的体外观察细胞瞬时表达的人Dpl(doppel)蛋白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作用,并与其结构类似蛋白——截短型PrP(PrPΔ32-121)加以比较。方法通过PCR方法获得人PRND基因及截短型PRNP基因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SH-SY5Y细胞... 目的体外观察细胞瞬时表达的人Dpl(doppel)蛋白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作用,并与其结构类似蛋白——截短型PrP(PrPΔ32-121)加以比较。方法通过PCR方法获得人PRND基因及截短型PRNP基因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SH-SY5Y细胞后,观察蛋白表达及其定位情况;采用MTT实验检测转染细胞的生长状态;用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凋亡状态。结果两种蛋白均可在转染细胞中表达,并存在于细胞膜上;MTT结果显示,在转染24 h后均出现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细胞凋亡相关实验发现,转染细胞AnnexinV/PI双染阳性细胞数量增多,pro-casepase-3和Bcl-2因子水平降低。结论瞬时表达的Dpl蛋白与截短型PrP可产生类似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并诱导启动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pel蛋白 朊蛋白 细胞毒性作用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