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颈部脊神经后根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朋
徐达传
+1 位作者
石瑾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5-307,F002,共4页
目的 :为颈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 (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 ,SPR)提供可靠的后根分束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2 0例 (40侧 )C4 ~T1节段脊神经后根的自然分束和后根之间纤维联系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观察。结果 :颈部各节段后根...
目的 :为颈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 (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 ,SPR)提供可靠的后根分束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2 0例 (40侧 )C4 ~T1节段脊神经后根的自然分束和后根之间纤维联系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观察。结果 :颈部各节段后根所含各级神经束的数目基本一致。一个脊神经后根有 8~ 10个神经小束组成 ,上位的 4~ 5个神经小束形成 1~ 2个神经亚束 ;下位的 4~ 5个神经小束形成 1~ 2个神经亚束。神经亚束出硬脊膜 ,在神经根袖内形成上下排列的两个神经束。颈部后根间存在着神经纤维联系 ,出现率为 72 .9%。根据神经纤维联系的形状 ,可分为“N”型或反“N”型、“Y”型、“H”型、“人”型、“X”型和复杂型 ;根据神经纤维联系的位置 ,可分为近端、中段和远端 3型 ;根据神经纤维联系的粗细 ,可分为神经小束分支、神经小束和神经亚束 3型。结论 :颈部后根神经分束位于齿状韧带外侧缘的内侧 ,一般的SPR后根分束为 4~ 6束 ,达神经亚束水平。高选择性SPR后根分束应达到神经小束水平 ,8~ 10束。同时对后根间的神经纤维联系进行了系统的形态学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
颈脊神经后根切除术
显微外科解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双脉冲易化和抑制
被引量:
2
2
作者
金建慧
江潇
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同侧背根(iDR)和腹外侧索(iVLF)双脉冲电刺激(PPS)对脊髓运动神经元(MN)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影响。方法:应用新生大鼠(7~14天龄)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对iDR和iVLF施加不同刺激间隔(ISI)的PPS,在MN观察iDR-EPSP和iVL...
目的:探讨同侧背根(iDR)和腹外侧索(iVLF)双脉冲电刺激(PPS)对脊髓运动神经元(MN)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影响。方法:应用新生大鼠(7~14天龄)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对iDR和iVLF施加不同刺激间隔(ISI)的PPS,在MN观察iDR-EPSP和iVLF-EPSP的变化。结果:在69个记录到iDR-EPSP和(或)iVLF-EPSP的MN,对iDR或(和)iVLF给予ISI为30~150ms的PPS,主要诱发iDR-EPSP和iVLF-EPSP的双脉冲易化(PPF,P<0.01),也可在少数MN产生双脉冲抑制(PPD,P<0.01)。比较分析还显示iVLF-EPSP的PPF出现率高于iDR-EPSP(P<0.01),其PPF的双脉冲比值随ISI的延长而降低(P<0.01)。结论:通过给予iDR和iVLF不同脉冲间隔的PPS,MN的外周传入性和下行激活性突触传递均出现以PPF为主的短时程可塑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
背根
腹外侧索
双脉冲易化
双脉冲
抑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腰骶部脊神经后根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15
3
作者
徐朋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为临床SPR提供可靠的后根分束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对20例(40侧)L1~S2节段的脊神经后根的自然分束和后根间纤维联系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观察。结果:一个脊神经后根是由前后2股神经束构成的,每股神经束又含有1~...
目的:为临床SPR提供可靠的后根分束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对20例(40侧)L1~S2节段的脊神经后根的自然分束和后根间纤维联系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观察。结果:一个脊神经后根是由前后2股神经束构成的,每股神经束又含有1~2束神经亚束,一个神经亚束由2~3支神经小束组成,神经小束进入脊髓。各节段脊神经后根的所含神经束的数目基本一致。脊神经后根间神经纤维联系出现率为66.9%,根据神经纤维联系的形状,可分为“N”或反“N”、“人”、“Y”、“X”、“H”五型;根据神经纤维联系的位置,可分为近端、中部和远端三型;根据神经纤维联系的粗细,可分为神经小束的分支、神经小束和神经亚束三型。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后根分束应达到神经亚束水平。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后根分束应达到神经小束水平,以9~10束为宜。同时对后根间的神经纤维联系作了形态学观察和系统的形态学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根
神经束
SPR
显微外科
解剖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颈部脊神经后根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徐朋
徐达传
石瑾
钟世镇
机构
青岛海军
广州市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5-307,F002,共4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960 332 )
文摘
目的 :为颈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 (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 ,SPR)提供可靠的后根分束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对 2 0例 (40侧 )C4 ~T1节段脊神经后根的自然分束和后根之间纤维联系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观察。结果 :颈部各节段后根所含各级神经束的数目基本一致。一个脊神经后根有 8~ 10个神经小束组成 ,上位的 4~ 5个神经小束形成 1~ 2个神经亚束 ;下位的 4~ 5个神经小束形成 1~ 2个神经亚束。神经亚束出硬脊膜 ,在神经根袖内形成上下排列的两个神经束。颈部后根间存在着神经纤维联系 ,出现率为 72 .9%。根据神经纤维联系的形状 ,可分为“N”型或反“N”型、“Y”型、“H”型、“人”型、“X”型和复杂型 ;根据神经纤维联系的位置 ,可分为近端、中段和远端 3型 ;根据神经纤维联系的粗细 ,可分为神经小束分支、神经小束和神经亚束 3型。结论 :颈部后根神经分束位于齿状韧带外侧缘的内侧 ,一般的SPR后根分束为 4~ 6束 ,达神经亚束水平。高选择性SPR后根分束应达到神经小束水平 ,8~ 10束。同时对后根间的神经纤维联系进行了系统的形态学分类。
关键词
形态学
颈脊神经后根切除术
显微外科解剖学
Keywords
Cervical
dorsal
root
rootlet
Morphology SPR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329.485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双脉冲易化和抑制
被引量:
2
2
作者
金建慧
江潇
汪萌芽
机构
皖南医学院细胞电生理研究室
出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0413084)
文摘
目的:探讨同侧背根(iDR)和腹外侧索(iVLF)双脉冲电刺激(PPS)对脊髓运动神经元(MN)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影响。方法:应用新生大鼠(7~14天龄)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对iDR和iVLF施加不同刺激间隔(ISI)的PPS,在MN观察iDR-EPSP和iVLF-EPSP的变化。结果:在69个记录到iDR-EPSP和(或)iVLF-EPSP的MN,对iDR或(和)iVLF给予ISI为30~150ms的PPS,主要诱发iDR-EPSP和iVLF-EPSP的双脉冲易化(PPF,P<0.01),也可在少数MN产生双脉冲抑制(PPD,P<0.01)。比较分析还显示iVLF-EPSP的PPF出现率高于iDR-EPSP(P<0.01),其PPF的双脉冲比值随ISI的延长而降低(P<0.01)。结论:通过给予iDR和iVLF不同脉冲间隔的PPS,MN的外周传入性和下行激活性突触传递均出现以PPF为主的短时程可塑性变化。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
背根
腹外侧索
双脉冲易化
双脉冲
抑制
Keywords
motoneuron
dorsal rootlet
ventrolateral funieulus
paired-pulse facilitation
paired-pulse depression
分类号
R338.1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骶部脊神经后根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15
3
作者
徐朋
徐达传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1-245,共5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目的:为临床SPR提供可靠的后根分束的形态学依据。方法:对20例(40侧)L1~S2节段的脊神经后根的自然分束和后根间纤维联系进行显微外科解剖学观察。结果:一个脊神经后根是由前后2股神经束构成的,每股神经束又含有1~2束神经亚束,一个神经亚束由2~3支神经小束组成,神经小束进入脊髓。各节段脊神经后根的所含神经束的数目基本一致。脊神经后根间神经纤维联系出现率为66.9%,根据神经纤维联系的形状,可分为“N”或反“N”、“人”、“Y”、“X”、“H”五型;根据神经纤维联系的位置,可分为近端、中部和远端三型;根据神经纤维联系的粗细,可分为神经小束的分支、神经小束和神经亚束三型。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后根分束应达到神经亚束水平。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后根分束应达到神经小束水平,以9~10束为宜。同时对后根间的神经纤维联系作了形态学观察和系统的形态学分类。
关键词
脊神经后根
神经束
SPR
显微外科
解剖学
Keywords
lunbosacral spinal and
dorsal
root
rootlet
morphology
posterior rhizotomy
分类号
R329.485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颈部脊神经后根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徐朋
徐达传
石瑾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双脉冲易化和抑制
金建慧
江潇
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腰骶部脊神经后根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徐朋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