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锂碳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伊文涛 闫春燕 +2 位作者 马培华 李法强 邓小川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24,共4页
研究了碳酸锂碳化反应动力学,利用气-液-固三相机械搅拌反应器,通过监测反应过程中CO2气体的压力变化与消耗情况,计算出反应速率,简化了分析步骤。实验发现,在实验范围内,得到的碳化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均经历一个非单调的从大变小... 研究了碳酸锂碳化反应动力学,利用气-液-固三相机械搅拌反应器,通过监测反应过程中CO2气体的压力变化与消耗情况,计算出反应速率,简化了分析步骤。实验发现,在实验范围内,得到的碳化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均经历一个非单调的从大变小,再增大,后又减小直至为0或趋于稳定的变化过程。通过反应机理分析,借助气-液传质的双膜理论模型,导出了碳酸锂碳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并根据动力学方程解释了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锂 碳化反应 动力学 双膜理论
下载PDF
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中气液传质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潘朝群 张亚君 +1 位作者 邓先和 黄阔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7-71,共5页
利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发的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采用化学吸收的方法测定了其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体积传质系数,并根据双膜理论建立了旋转床中气液两相之间的传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气液两相间... 利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发的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采用化学吸收的方法测定了其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体积传质系数,并根据双膜理论建立了旋转床中气液两相之间的传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多级雾化超重力旋转床气液两相间的体积传质系数随气液流量的增加而增大.文中还从实验数据中归纳出了液滴内的传质系数方程,指出丝网层的雾化使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高速旋转进入雾化区,由于液滴内循环非常剧烈,从而使多级雾化旋转床的液滴内传质系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旋转床 传质模型 双膜理论 多级雾化
下载PDF
新型生物流化反应器氧转移的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玉魁 张硌 施汉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7-551,共5页
气体的转移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基于气体转移的“双膜理论”,采用在反应器中清水曝气的方法,对新型生物流化反应器进行了氧转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随着曝气量的增大,氧传质系数呈直线上升;投加载体后,随着载体... 气体的转移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基于气体转移的“双膜理论”,采用在反应器中清水曝气的方法,对新型生物流化反应器进行了氧转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随着曝气量的增大,氧传质系数呈直线上升;投加载体后,随着载体量的增加,氧传质系数降低.在新型生物流化反应器不同运行方式下,随着Ad /Ar(降流区与升流区面积比)变大,反应器中氧传递效果变差.新型生物流化反应器氧利用率可以达到10%,充氧动力效率可以达到5.5kgO2/(kWh).并且在载体浓度较高和空塔气速较大时,新型生物流化反应器氧利用率和充氧动力效率没有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流化反应器 氧传质系数 氧利用率 充氧动力效率 双膜理论
下载PDF
跌水曝气充氧效果模型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发站 蒋蒙宾 吕平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2-44,77,共4页
以双膜理论为跌水曝气充氧的理论基础,建立氧气传质模型。借助物料衡算方程,求得采用穿孔管跌水曝气的充氧模型。结果表明,跌水后DO的质量浓度ρ是饱和DO的质量浓度ρs、初始DO的质量浓度ρ0、初始流速v0、跌水高度h的函数,而与孔径大... 以双膜理论为跌水曝气充氧的理论基础,建立氧气传质模型。借助物料衡算方程,求得采用穿孔管跌水曝气的充氧模型。结果表明,跌水后DO的质量浓度ρ是饱和DO的质量浓度ρs、初始DO的质量浓度ρ0、初始流速v0、跌水高度h的函数,而与孔径大小无关。实际检测结果与模型的偏差率在-4.24%~5.29%波动,平均偏差率仅为0.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水曝气 充氧模型 传质 双膜理论
下载PDF
铝矿赤泥碱回收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琪 栾兆坤 韦斌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1,61,共4页
悬浮碳化工艺是碱性赤泥常压下回收碱的新工艺。以该工艺为研究对象,用双膜理论揭示了在赤泥浆液中进行的气、液、固三相碳化反应的机理,并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角度对整个碳化反应过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阐述了工艺中不同碳化反应阶段的... 悬浮碳化工艺是碱性赤泥常压下回收碱的新工艺。以该工艺为研究对象,用双膜理论揭示了在赤泥浆液中进行的气、液、固三相碳化反应的机理,并从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角度对整个碳化反应过程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阐述了工艺中不同碳化反应阶段的反应行为,给予了理论上的解释,同时对工艺的4个影响因素(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固比和二氧化碳通入量)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该回收过程的控制步骤是二氧化碳和碱的溶解与扩散传质,4个因素对回收工艺本身有较大影响。对于新工艺的反应行为和机理的分析为悬浮碳化法顺利实现工业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为同类工艺提供了可靠的理论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碳化 碱回收 赤泥 双膜理论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碳化过程中“四膜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颜鑫 邓新云 +1 位作者 欧阳楚理 徐明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6-719,共4页
在双膜理论基础上,探讨建立了纳米碳酸钙碳化过程的"四膜模型";用"四膜模型"来解释超细碳酸钙生产过程中碳化前期、中期、末期及过度碳化等各阶段的动力学区域和碳化机理,解释碳化过程中包裹返碱现象发生的规律和... 在双膜理论基础上,探讨建立了纳米碳酸钙碳化过程的"四膜模型";用"四膜模型"来解释超细碳酸钙生产过程中碳化前期、中期、末期及过度碳化等各阶段的动力学区域和碳化机理,解释碳化过程中包裹返碱现象发生的规律和预防机理,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固多相反应体系 双膜理论 四膜模型 超细碳酸钙 碳化过程
下载PDF
高纯度二氧化碳生产超细碳酸钙的碳化机理 被引量:5
7
作者 颜鑫 刘跃进 《无机盐工业》 CAS 2003年第5期13-15,共3页
以连续鼓泡碳化法为研究对象 ,以高纯度CO2 为碳化气 ,用双膜理论探讨了生产超细碳酸钙的碳化反应机理 ,为实际生产中碳化反应速率与产品粒径大小实行分级控制、防止包裹返碱现象的发生、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结论虽来源于连... 以连续鼓泡碳化法为研究对象 ,以高纯度CO2 为碳化气 ,用双膜理论探讨了生产超细碳酸钙的碳化反应机理 ,为实际生产中碳化反应速率与产品粒径大小实行分级控制、防止包裹返碱现象的发生、优化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结论虽来源于连续鼓泡碳化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度 二氧化碳 超细碳酸钙 碳化机理 连续鼓泡碳化法 双膜理论 碳化反应机理
下载PDF
超细碳酸钙的碳化机理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颜鑫 舒均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5,62,共4页
间歇鼓泡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碳化过程是一个四相浆态反应过程。本文在双膜理论基础上 ,提出用“四膜模型”的观点来探讨碳化各阶段的动力学区域和碳化机理 ;探讨了包裹返碱现象发生的规律和碳化过程的化学理论基础。
关键词 碳化机理 超细碳酸钙 碳化过程 碳化法 鼓泡 反应过程 间歇 学区 观点 基础
下载PDF
启动瓶微漏导致气体灭火系统误喷的可能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源雪 张建国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6年第1期61-64,共4页
基于启动瓶微小泄漏造成气体灭火系统误喷的事实,针对启动瓶瓶头阀密封膜片的泄漏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一定压力下微小孔径的泄漏量,说明存在微小泄漏的可能性。通过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和溶解速率的分析,应用气体溶解速率的“双膜理... 基于启动瓶微小泄漏造成气体灭火系统误喷的事实,针对启动瓶瓶头阀密封膜片的泄漏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一定压力下微小孔径的泄漏量,说明存在微小泄漏的可能性。通过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和溶解速率的分析,应用气体溶解速率的“双膜理论”和气体扩散的“菲克定律”,从理论上计算出气密性试验中的氮气在水中的溶解速率。并以无管网气体灭火系统为例,计算出由于启动瓶微小泄漏可能导致误喷的时间,得出满足标准气密性试验条件的启动瓶也有可能由于慢性泄漏而导致气体灭火系统误喷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灭火系统 误喷 泄漏 气体扩散 菲克定 双膜理论
下载PDF
活性焦脱硫系统再生气低温输送管道改造 被引量:2
10
作者 付圣江 《铜业工程》 CAS 2012年第6期9-11,共3页
主要介绍了活性焦脱硫系统运行后,再生气出口管道存在少量的高温稀酸,而再生气出口管的不锈钢材质不耐高温稀酸的腐蚀,出现的不锈钢管于固定件的焊接处和法兰连接面渗漏稀酸的问题,同时造成现场卫生环境差,不符合厂部下达的现场管理要... 主要介绍了活性焦脱硫系统运行后,再生气出口管道存在少量的高温稀酸,而再生气出口管的不锈钢材质不耐高温稀酸的腐蚀,出现的不锈钢管于固定件的焊接处和法兰连接面渗漏稀酸的问题,同时造成现场卫生环境差,不符合厂部下达的现场管理要求。为此提出了将再生气降温后使用玻璃钢管的改进措施,这样改造后不仅再生气出口管腐蚀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使脱硫系统的作业率大大提高,现场环境卫生也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再生气 玻璃钢 腐蚀 双膜理论
下载PDF
铜基片静态气液界面腐蚀规律的实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宏霞 刘霖 李林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92-1299,共8页
气液两相界面腐蚀广泛存在于日常工业中。因气液相界面存在不稳定特性,迄今对于相界面处腐蚀的研究多针对不断变化的界面位置附近,分析一段时间内的累积腐蚀效果。本文向液相内注入一定体积的气泡,维持气液界面在金属铜壁面的稳定以及... 气液两相界面腐蚀广泛存在于日常工业中。因气液相界面存在不稳定特性,迄今对于相界面处腐蚀的研究多针对不断变化的界面位置附近,分析一段时间内的累积腐蚀效果。本文向液相内注入一定体积的气泡,维持气液界面在金属铜壁面的稳定以及气液相界面和液相主体浓度近似恒定;在含不同Cl^(−)浓度的溶液中,通过电化学方法对比有无相界面的腐蚀规律,并根据数据深入分析相界面处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引入气液界面导致铜试样腐蚀电位升高、腐蚀电流增大,腐蚀更严重;气液界面处由于引入微观界面能差腐蚀、宏观氧浓差电池腐蚀的作用显著增大了试样的腐蚀电流,使得在整个溶液浓度范围内含界面的铜腐蚀电流均高于不含界面的腐蚀电流,同时在铜表面留下清晰的界面腐蚀线;通过对界面腐蚀电流的剥离,包含液相主体腐蚀部分时无论有无界面的铜腐蚀速率均随Cl^(−)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去除液相部分影响的单独界面腐蚀电流则随Cl^(−)浓度升高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 界面腐蚀 双膜理论 扩散 电化学
下载PDF
纳米复合薄膜特异电容机制探讨(英文)
12
作者 程开甲 程漱玉 +1 位作者 林东升 肖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81-1685,共5页
TFDC(Thomas-Fermi-Dirac-Cheng)electrontheory用于分析讨论了纳米复合薄膜二极层中电子的特性。根据TFDC电子理论研究和实验测试提出了纳米复合薄膜二极层特异电容产生的机制。
关键词 TFDC电子理论 二极层 大电容 薄膜
下载PDF
超细碳酸钙的碳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颜鑫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05年第1期24-26,32,共4页
间歇鼓泡碳化法生产超细碳酸钙的碳化过程是一个四相浆态反应过程。在双膜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用"四膜模型"的观点来探讨碳化各阶段的动力学区域和碳化机理;揭示了包裹返碱现象发生的规律,完善了碳化过程的化学理论基础。
关键词 碳化机理 超细碳酸钙 碳化过程 碳化法 鼓泡 反应过程 间歇 基础 包裹 区域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碳化过程的“四膜模型”研究
14
作者 阳铁建 颜鑫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68,79,共4页
在经典的双膜理论基础上,提出纳米碳酸钙碳化过程的"四膜模型"假设,用"四膜模型"来解释纳米碳酸钙生产过程中碳化初期、中期、末期及过度碳化等各阶段的动力学区域和碳化机理,解释碳化过程中包裹返碱现象发生的规... 在经典的双膜理论基础上,提出纳米碳酸钙碳化过程的"四膜模型"假设,用"四膜模型"来解释纳米碳酸钙生产过程中碳化初期、中期、末期及过度碳化等各阶段的动力学区域和碳化机理,解释碳化过程中包裹返碱现象发生的规律和预防机理,都取得理想的效果。该"四膜模型"可以类推到其它的气-液-固多相反应体系,如生产碳酸钙的CO2-Ba(OH)2-BaCO3体系、石灰乳烟气脱硫过程中的SO2-Ca(OH)2-CaSO4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双膜理论 四膜模型 碳化
下载PDF
基于双膜理论润滑油溶解制冷剂质量计算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恩新 丁国良 +1 位作者 赵丹 胡海涛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5-77,共3页
针对已有压缩机润滑油溶解的制冷剂计算模型不能反应溶解的制冷剂动态释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膜理论的溶解制冷剂动态释放速率模型。新的模型克服了已有模型的问题,将该模型和已有模型分别嵌入冰箱动态仿真模型,比较结果显示含有新... 针对已有压缩机润滑油溶解的制冷剂计算模型不能反应溶解的制冷剂动态释放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膜理论的溶解制冷剂动态释放速率模型。新的模型克服了已有模型的问题,将该模型和已有模型分别嵌入冰箱动态仿真模型,比较结果显示含有新的模型的冰箱动态仿真模型能反应冰箱开机压力运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膜理论 润滑油 动态 释放速率
下载PDF
尾气排放中氟含量超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常艳艳 《广东化工》 CAS 2008年第3期59-61,共3页
气体与液体接触后,都会产生溶解。吸收过程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即气体)在某种溶剂中溶解的过程。利用这一原理在生产过磷酸钙的氟吸收系统中,使用初期,性能良好,尾气中氟含量可以维持在国家标准以下。但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效果就达不... 气体与液体接触后,都会产生溶解。吸收过程就是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即气体)在某种溶剂中溶解的过程。利用这一原理在生产过磷酸钙的氟吸收系统中,使用初期,性能良好,尾气中氟含量可以维持在国家标准以下。但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效果就达不到要求。为了达到标准,在生产过程中,找到了一些原因并采取相应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氢 吸收 溶解度 双膜理论
下载PDF
水车驱动式生物转盘氧传质模型的构建
17
作者 查晓 马骏 吕锡武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8期111-116,共6页
水车驱动式生物转盘将生物转盘与跌水充氧相结合,实现高效充氧。经理论分析与试验校核,为水车生物转盘建立氧传质模型。将水车生物转盘充氧过程简化为跌水过程充氧和盘片转动充氧两部分,对两部分分别建立模型。跌水过程以双膜理论为基础... 水车驱动式生物转盘将生物转盘与跌水充氧相结合,实现高效充氧。经理论分析与试验校核,为水车生物转盘建立氧传质模型。将水车生物转盘充氧过程简化为跌水过程充氧和盘片转动充氧两部分,对两部分分别建立模型。跌水过程以双膜理论为基础,从物料平衡角度建立氧传质模型。盘片转动过程以体积修正系数为基础,对Kim&Molof模型进行修正,建立充氧模型。二者结合,经理论推导与试验校正得出最终的水车生物转盘充氧模型。模型结果显示,水车生物转盘充氧能力与初始溶解氧浓度、跌水高度、盘片转速、装置尺寸及温度有关。此模型的建立为其他改进型生物转盘的氧传质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有效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车驱动式生物转盘 氧传质模型 跌水充氧 双膜理论 氧传质性能
下载PDF
传统工艺控制理论的偏差阻碍湿式氧化脱硫工艺的发展
18
作者 葛松 《中氮肥》 2008年第4期11-13,共3页
详细分析了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原理。结合生产实践,阐明传统工艺控制理论的偏差是造成当前湿式氧化法脱硫工艺不足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双膜理论 界面 吸附 催化剂
下载PDF
Mechanism of Quantum Consciousness that Synchronizes Quantum Mechanics with Relativity—Perspective of a New Model of Consciousness
19
作者 Siva Prasad Kodukula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21年第12期1633-1655,共23页
Synchroniz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with relativity has been considered differently from the present quantum gravity models. It is originated from the roots of philosophy of physics 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relativi... Synchroniz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with relativity has been considered differently from the present quantum gravity models. It is originated from the roots of philosophy of physics a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relativity & quantum mechanics. It emphasizes the fact that two conscious observers are necessary to experience one conscious moment. Various concepts of consciousness have been discussed and emphasized the necessity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model of quantum consciousness. A quantum coordinate system has been introduced to explain the pres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phenomena “observation” and “reality”. It has been elaborated that the observation defined by physics is confined to Lorentz space time coordinate system, Minkowski coordinate system and general relativity. But phenomena of observation cannot be completed without considering one more hidden transformation explaining quantum coordinate system which transforms the quantum states into relativistic coordinate system a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conscious observers explained by an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quantum states. A flow chart has been illustrated by a mechanism giving rise to conscious moment and proposed a new model of consciousness. It emphasizes on the fact that “reality” is different from “observation” defined by physics. It affects the relativistic factor of special relativity and suggests a modification for it. If this modified relativistic factor is proved experimentally, the results establish consciousness’s mechanism and a remarkable breakthrough in physics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Mechanics RELATIVITY double Relativity Effect film theory of Universe CONSCIOUSNESS
下载PDF
一株脱硫菌的分离及脱硫动力学 被引量:2
20
作者 贡俊 张肇铭 穆遥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0-1314,共5页
从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分离获得一株硫酸盐还原菌厌氧菌株,依据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该菌株被鉴定为脱硫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在气体吸收的双膜理论和液相中微生物转化的米门方程基础上,建立了搅拌式生... 从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分离获得一株硫酸盐还原菌厌氧菌株,依据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该菌株被鉴定为脱硫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 desulfuricans)。在气体吸收的双膜理论和液相中微生物转化的米门方程基础上,建立了搅拌式生物吸收反应器中脱硫脱硫弧菌净化二氧化硫气体的动力学模型,并求解出相应的动力学参数基质转化最大速度Vmax和米氏常数Km,实验结果所得到的线性方程相关性较好,线性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98,而且脱硫脱硫弧菌吸收液具有较高转化二氧化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脱硫弧菌 鉴定 脱硫 动力学模型 双膜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