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mparative Study on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Double Deflector Rectangular Cambered Otter Board 被引量:7
1
作者 XU Qingchang FENG Chunlei +7 位作者 HUANG Liuyi XU Jiqiang WANG Lei ZHANG Xun LIANG Zhenlin TANG Yanli ZHAO Fenfang WANG Xinxi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218-1224,共7页
In the present work,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double deflector rectangular cambered otter board was studied using wind tunnel experiment,flume tank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 the present work,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double deflector rectangular cambered otter board was studied using wind tunnel experiment,flume tank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tter board had a good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with the maximum lift-to-drag ratio(K_(MAX) = 3.70).The flow separation occurred when the angle of attack(AOA) was at 45?,which revealed that the double deflector structure of the otter board can delay the flow separation.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a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 ones,and could predict the critical AOA,which showed that it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otter board with the advantage of flow visualization.However,the drag coefficient in flume tank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wind tunnel,which resulted in a lower lift-to-drag ratio.These may be due to different fluid media between flume tank and wind tunnel,which result in the big difference of the vortexes around the otter board.Given the otter boards are operated in water,it was suggested to apply both flume tank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study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otter bo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 tunnel experiment flume tank experim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double deflector rectangular cambered otter board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下载PDF
Double-AOTF-based aberration-free spectral imaging endoscopic system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被引量:1
2
作者 Alexander Machikhin Vitold Pozhar Vladislav Batshev 《Journal of Innovative Optical Heal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5年第3期72-77,共6页
The problem of in vrivo photoluminescence diagnostics of the tissues acessible by endoscopes is discussed.The spectral imaging module attachable to conventional rigid and flexible medical endoscopes is developed and d... The problem of in vrivo photoluminescence diagnostics of the tissues acessible by endoscopes is discussed.The spectral imaging module attachable to conventional rigid and flexible medical endoscopes is developed and described.It is based on a double acousto-optical tunable filter(AOTF)and a specialized optical coupling system.The module provides wide field of view(FOV),absence of image distortions,random spectral access,fast spectral image acquisition at any wavelength in the visible range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reflectance spectrum in each pixel of the image.Images of typical biomedical samples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Their spectra are compared to the reference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ral imaging spectrasoopy double monochromatization acousto-optical tunable fiter photoluminescence diagnostics ENDOSCOPY
下载PDF
Acousto-optic Device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3
作者 SHIJianjun SHIYongji 《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 CAS 1998年第3期135-145,共11页
The basics and applications of acousto-optic devices are described.The applications include acousto-optic spectrum analyzer,acousto-optic deflector,acousto-optic processors and acousto-optic digital matrix computer.
关键词 acousto-optic deflector acousto-optic Digital Matrix Computer acousto-optic Modulator acousto-optic Processor acousto-optic Spectrum Analyzer
下载PDF
分支井完井双管转向筒工具
4
作者 马磊 刘和兴 +3 位作者 梅明阳 徐靖 阳俊龙 曹思辉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分支井钻完井技术具有高效利用井口槽、提高采收率等特点,为解决分支井完井双管转向筒送入拔出过程摩阻难以准确控制的问题,研制了分支井完井双管转向筒工具,实现主井眼和分支井眼生产管柱同时回插密封。通过构建三阶段有限元仿真模型,... 分支井钻完井技术具有高效利用井口槽、提高采收率等特点,为解决分支井完井双管转向筒送入拔出过程摩阻难以准确控制的问题,研制了分支井完井双管转向筒工具,实现主井眼和分支井眼生产管柱同时回插密封。通过构建三阶段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双管转向筒工具在回接筒中的送入与拔出过程,研究了摩擦因数、主分支井筒分离角及转向筒偏离方位角等因素对送入阻力、拔出阻力及等效应力的影响,摩擦因数对最大等效应力影响不明显,对行进阻力影响较大;分支井与主井筒之间的分离角对最大等效应力和行进阻力响应较大;偏离方位角对最大等效应力影响不明显,但对行进阻力影响显著,作业时应维持较小的偏离方位角,建议控制在45°以内。通过地面试验和实验井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值模型及分析方法能有效模拟双管转向筒送入拔出过程,相对采用传统简化方法计算的阻力误差由55%降至13%,实验井的产量较邻井提高了50%,验证了该工具的有效性,为分支井工具设计与作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井 完井 双管转向筒 摩阻 有限元 接触分析 非线性
下载PDF
车载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双面导流器 被引量:8
5
作者 胡晓磊 盛文成 +1 位作者 乐贵高 聂贇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3-55,共3页
为研究车载导弹垂直发射过程中燃气射流对双面导流器和周围地面的热冲击和动力冲击效应,采用燃气射流动力学方法,使用网格弹性变形方法和网格再生方法相结合的动网格技术,对导弹发射过程中双面导流器周围的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发... 为研究车载导弹垂直发射过程中燃气射流对双面导流器和周围地面的热冲击和动力冲击效应,采用燃气射流动力学方法,使用网格弹性变形方法和网格再生方法相结合的动网格技术,对导弹发射过程中双面导流器周围的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发射过程中导流器周围流场的温度和压强分布情况。将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所用的计算方法是正确可行的,且能够有效保证导弹发射过程中的计算精度及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发射 燃气射流 双面导流器 动网格技术
下载PDF
双面导流器排导规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劲松 林禹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5,共5页
利用发射燃气动力学三维仿真手段研究了双面导流器排导燃气的基本规律。仿真研究表明,燃气流经双面导流器呈蝶形排导规律;受双面导流器顶端干扰,燃气流在双面导流器顶端附近形成帽形脱体激波,并在双面导流器顶端形成驼峰效应;同时,由于... 利用发射燃气动力学三维仿真手段研究了双面导流器排导燃气的基本规律。仿真研究表明,燃气流经双面导流器呈蝶形排导规律;受双面导流器顶端干扰,燃气流在双面导流器顶端附近形成帽形脱体激波,并在双面导流器顶端形成驼峰效应;同时,由于受双面导流器及射流自身结构影响,在双面导流器腹部形成二次压缩激波和核状流元结构。在仿真研究基础上,开展的燃气喷流试验验证了双面导流器排导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动力学 双面导流器 燃气喷流试验
下载PDF
双进双出型SCR脱硝反应器内导流板设计和数值模拟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姜昌伟 朱强明 +1 位作者 潘任海 冯伟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94-98,共5页
为了优化某燃煤电厂215 MW锅炉的双进双出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内流场与浓度场,提高脱硝系统的脱硝效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脱硝系统内流场与浓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别采用k-ε双方程模型和物质组分输运方程模型计算... 为了优化某燃煤电厂215 MW锅炉的双进双出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系统内流场与浓度场,提高脱硝系统的脱硝效率,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脱硝系统内流场与浓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别采用k-ε双方程模型和物质组分输运方程模型计算了烟气的湍流流动与氨浓度场分布,研究了原设计方案下脱硝系统内流场和浓度场分布规律,通过优化导流板结构与布置对脱硝系统进行了结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中无导流板情况下,反应器内流场和氨浓度场分布严重不均;优化后,脱硝系统内第一层催化剂入口处烟气速度偏差与氨浓度偏差分别为6.86%和4.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进双出型脱硝反应器 数值模拟 导流板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发动机导流板旋转式双色注射模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褚建忠 舒林强 《模具制造》 2020年第5期53-56,共4页
根据目前双色汽车零件的结构与质量要求,介绍了双色模具的特点,并以汽车双色发动机导流板为例,借助UGNX软件分别设计了双色模具的关键部分:浇注系统、成型零部件和顶出系统等。依此设计的汽车双色模具获得试模成功,该设计成果可推广应... 根据目前双色汽车零件的结构与质量要求,介绍了双色模具的特点,并以汽车双色发动机导流板为例,借助UGNX软件分别设计了双色模具的关键部分:浇注系统、成型零部件和顶出系统等。依此设计的汽车双色模具获得试模成功,该设计成果可推广应用到等具有同样结构特征的汽车外饰件双色模具设计与制造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色 浇注系统 模具结构 导流板
下载PDF
火箭发射初期双面排导型发射台瞬态承载特性研究
9
作者 陈劲松 林禹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3,共4页
利用发射燃气动力学瞬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双面排导型发射台承受的燃气流冲击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特性。研究表明:双面排导型发射台承受燃气流作用力随着喷管距双面导流器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由于燃气射流压力波系呈正负交替变化,使得导流... 利用发射燃气动力学瞬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双面排导型发射台承受的燃气流冲击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特性。研究表明:双面排导型发射台承受燃气流作用力随着喷管距双面导流器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由于燃气射流压力波系呈正负交替变化,使得导流器承载在总体下降中呈脉动变化;同时,由于喷管内压强的不同,导流器承受的燃气流冲击作用力呈现脉动变化或平稳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台 发射燃气动力学 双面导流器
下载PDF
偏导射流式压力伺服阀双模糊控制
10
作者 茹亚东 王华 王莹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1-214,220,共5页
针对偏导射流式压力伺服阀运动控制精度较低问题,采用双模糊控制器,对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创建偏导式压力伺服阀模型简图,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压力伺服阀工作原理,给出活塞运动方程式.设计变论域双模糊控制算法,第1模糊控制器用于输入... 针对偏导射流式压力伺服阀运动控制精度较低问题,采用双模糊控制器,对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创建偏导式压力伺服阀模型简图,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压力伺服阀工作原理,给出活塞运动方程式.设计变论域双模糊控制算法,第1模糊控制器用于输入负载反馈,第2模糊控制器用于输入误差反馈,适合不同负载的控制方法.采用Matlab软件对偏导射流式压力伺服阀控制精度进行仿真,并与PID控制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双模糊控制误差不受负载力的影响,误差波动幅度较小;PID控制误差随着负载力的增大而增大,误差波动幅度较大.采用双模糊控制器,能够抑制外界负载力的干扰,提高偏导射流式压力伺服阀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导射流 压力伺服阀 双模糊控制器 误差
下载PDF
喷水对车载垂直发射导弹燃气流降温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邵祯 姜毅 +2 位作者 刘涛 程国标 马波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8-634,共7页
双面导流器将车载垂直发射导弹在发射过程中产生的燃气射流大部分排导到发射车尾部或两侧,但仍有部分高温燃气流冲击到发射车底盘处,对发射车轮胎及车底安装的线缆等设备造成严重的烧蚀。为实现热防护,本文提出对尾焰流场喷水降温措施,... 双面导流器将车载垂直发射导弹在发射过程中产生的燃气射流大部分排导到发射车尾部或两侧,但仍有部分高温燃气流冲击到发射车底盘处,对发射车轮胎及车底安装的线缆等设备造成严重的烧蚀。为实现热防护,本文提出对尾焰流场喷水降温措施,通过在发射车底盘安装喷水管,利用液态水的汽化吸热原理对燃气流降温,同时利用喷水射流的冲击作用使燃气流冲击距离减小,实现对发射车轮胎及发射装备的保护,计算结果表明降温效果明显。同时,为研究喷水流速与降温效果之间的关系,利用耦合Mixture多相流模型与组分输运模型建立液态水汽化模型,对不同喷水流速下降温过程进行数值计算,得出喷水流速与降温效果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最优化设计指标,为发射车降温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导流器 喷水 气液两相流 汽化效应
下载PDF
双变截面SCR脱硝系统速度场及浓度场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朝阳 陈鸿伟 +2 位作者 程凯 王广涛 刘啸东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0-386,共7页
针对某电厂1 000 MW塔式锅炉SCR脱硝系统首层催化剂速度场和浓度场相对标准偏差系数较大的问题,建立了其SCR脱硝系统的三维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该系统双变截面烟道处导流板的布置方式对流场的影响规律。通过比较不同导流板方案下... 针对某电厂1 000 MW塔式锅炉SCR脱硝系统首层催化剂速度场和浓度场相对标准偏差系数较大的问题,建立了其SCR脱硝系统的三维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该系统双变截面烟道处导流板的布置方式对流场的影响规律。通过比较不同导流板方案下的结果,对其烟道结构进行改造,得到了最佳的导流板布置方式,确定了喷氨格栅的合理尺寸。结果表明:通过分区喷氨的方式将首层催化剂的氨气浓度相对标准偏差系数降至2.32%,保证了催化剂各孔道反应物的均等分布,提高了脱硝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双变截面 喷氨格栅 导流板 偏差系数 脱硝效率
下载PDF
有缓冲间湿帘-风机系统对兔舍环境调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于寒 齐鑫 +4 位作者 刘中英 李琴 王永康 王书林 吴中红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9-55,共7页
为实现一套系统满足全年环境调控需求,试验选取两栋安装有“有缓冲间湿帘-风机系统”的兔舍,冬季其中一栋舍一台风机安装变频器,另一栋舍全为定速风机。结果表明,冬季定速风机常速间歇通风的兔舍导向板进风口的风速为1.8 m/s,进入舍内... 为实现一套系统满足全年环境调控需求,试验选取两栋安装有“有缓冲间湿帘-风机系统”的兔舍,冬季其中一栋舍一台风机安装变频器,另一栋舍全为定速风机。结果表明,冬季定速风机常速间歇通风的兔舍导向板进风口的风速为1.8 m/s,进入舍内风速降至0.1m/s,每日首次开启风机10 min CO_2浓度降低67.2%,间歇通风每次温度平均降低0.8℃;使用变频风机低速持续通风的兔舍,导向板进风口风速0.2m/s,进入舍内风速降到了0.05m/s,开启风机CO_2浓度降低59.5%,温度降低0.3℃;两舍缓冲间预热能够分别提升气流温度2℃、1.4℃。夏季在舍外温度32.4~38.2℃时,舍内温度能维持在26℃左右,温度降幅为9.0℃,舍内温湿指数(THI)为25.9;外墙湿帘的降温效率为87.2%,内墙湿帘的降温效率为0。夏季缓冲间和进风口气流导向能够显著降低入舍风速(外墙湿帘过帘风速0.8m/s,导向板进风口风速1.9m/s,进入舍内风速0.3m/s),且舍内气流分布均匀。综合环境指标说明,有缓冲间的湿帘-风机纵向通风系统克服了冬夏季进风端风速大、温度低的弊端,但舍内隔墙上的湿帘无降温潜力,建议去掉第一缓冲间及内墙湿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帘-风机系统 双层湿帘 气流导向板 缓冲间 西南地区
下载PDF
立柱排布方式对悬沙排沙漏斗水沙分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元 李琳 穆卓昀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158,共7页
为了获取立柱的排布方式对排沙漏斗水沙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室内试验对进流量、含沙浓度不同时双排立柱并排布置和交错布置的排沙漏斗的水沙分离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立柱时漏斗悬板淤沙波痕峰值、底板淤沙冲沟的曲率和冲深均... 为了获取立柱的排布方式对排沙漏斗水沙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室内试验对进流量、含沙浓度不同时双排立柱并排布置和交错布置的排沙漏斗的水沙分离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立柱时漏斗悬板淤沙波痕峰值、底板淤沙冲沟的曲率和冲深均最大,立柱并排布置时次之,交错布置时各值均最小;与未加设立柱相比,并排布置排沙耗水率最大增加4.01%,交错布置排沙耗水率最大增加4.25%,加设立柱后漏斗室内的切向流速、螺旋流强度和二次流强度及范围均减小,交错布置相对于并排布置削弱更为明显。并排布置的室内淤沙质量比交错布置减少3.10%~4.76%,底孔排沙率增大0.90%~1.23%。工程设计时,考虑到立柱并排布置时的底板淤积量、底孔排沙率、泥沙总截除率和排沙耗水率与不加立柱时较为接近,故可按照并排方式布置立柱。研究成果可为排沙漏斗悬板支撑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沙漏斗 溢流悬板 双排立柱 排布方式 水沙分离性能 物理模型试验
下载PDF
挂壁式空调器导风板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丙磊 关婷婷 王健 《制冷与空调》 2015年第2期25-27,43,共4页
挂壁式空调器的送风系统中导风板的设计较大地影响着空调的热舒适性,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更加明显,本文采用CFD仿真模拟分析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挂壁式空调器导风板单层与双层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 挂壁式空调器的送风系统中导风板的设计较大地影响着空调的热舒适性,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更加明显,本文采用CFD仿真模拟分析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挂壁式空调器导风板单层与双层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双层比单层方案送风噪声平均低0.5 dB(A),房间中下部平均温度提高7.7℃,较好地提升了热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器 热舒适 双层导风板
下载PDF
双层导风板变形原因分析及调整
16
作者 王金海 梁卫海 +1 位作者 李岩 史宇辉 《模具工业》 2016年第6期48-51,共4页
塑件设计中,由于功能性和外观性要求,会出现壁厚不均匀的现象,注射成型时因熔体冷却不同步,造成不均匀收缩产生内应力,导致塑件成型后出现弯曲或翘曲变形,通过CAE分析,找出塑件变形的取向和趋势,通过有针对性地调整塑件壁厚来平衡收缩率... 塑件设计中,由于功能性和外观性要求,会出现壁厚不均匀的现象,注射成型时因熔体冷却不同步,造成不均匀收缩产生内应力,导致塑件成型后出现弯曲或翘曲变形,通过CAE分析,找出塑件变形的取向和趋势,通过有针对性地调整塑件壁厚来平衡收缩率,改善塑件成型时的变形,以得到合格的成型塑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导风板 翘曲变形 收缩率 注射成型
下载PDF
提高声光偏转器空间分辨率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温涛 魏急波 +1 位作者 马东堂 庄钊文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31-1635,共5页
由声光偏转器件(AOD)和四像限探测器(QD)组成的闭环光束跟瞄系统与以往的快速反射镜(FSM)和四像限探测器组成的跟瞄系统相比,具有带宽高、功耗低、重量轻、体积小、重复性好和控制简单可靠等优点。然而,随着控制光束偏转的超声波频率变... 由声光偏转器件(AOD)和四像限探测器(QD)组成的闭环光束跟瞄系统与以往的快速反射镜(FSM)和四像限探测器组成的跟瞄系统相比,具有带宽高、功耗低、重量轻、体积小、重复性好和控制简单可靠等优点。然而,随着控制光束偏转的超声波频率变化的加快,单声光偏转器件(SAOD)的空间分辨点数会随之下降,影响光束控制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快速、非机械、高精度光束偏转方法,采用二级声光偏转器件(DAOD)进行光束控制,与一级声光控制器相比具有更快的光束控制速度,更高的空间分辨点数和更宽的扫描范围,可以显著提高光束跟踪的速度和精度。同时还提出了一种求静态和动态分辨点数的方法,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移动光通信 捕获 跟踪和瞄准 声光偏转 二级声光偏转
原文传递
高效硅藻精土强化“双面导流”工艺处理高浓度印染废水
18
作者 谢维 罗建中 范琳琳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6-69,共4页
针对某工业园区部分工厂产生的高浓度印染废水,通过分析废水处理厂原工艺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前提下,提出了高效硅藻精土与"双面导流"的改造工艺,并将一期接触氧化池改为"双面导流"生物处理池,竖流沉淀... 针对某工业园区部分工厂产生的高浓度印染废水,通过分析废水处理厂原工艺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前提下,提出了高效硅藻精土与"双面导流"的改造工艺,并将一期接触氧化池改为"双面导流"生物处理池,竖流沉淀池(圆池)改为水力澄清池。改造后运行结果表明,废水处理系统对COD、BOD5、SS、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8%、91.5%、93.9%、96.3%,出水各项指标均优于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时段的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精土 双面导流 印染废水 工程改造
原文传递
双变截面SCR脱硝系统导流板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朝阳 陈鸿伟 +2 位作者 王广涛 朱楼 朱栋琦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18-2824,共7页
根据某电厂1 000 MW塔式锅炉脱硝系统催化剂首层速度偏差较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CFD仿真分析技术的三维SCR脱硝系统数学模型,对该系统双变截面烟道处的导流板布置方式进行研究,以优化催化剂首层的速度分布。通过对比不同结构导流板下的结... 根据某电厂1 000 MW塔式锅炉脱硝系统催化剂首层速度偏差较大的问题,建立了基于CFD仿真分析技术的三维SCR脱硝系统数学模型,对该系统双变截面烟道处的导流板布置方式进行研究,以优化催化剂首层的速度分布。通过对比不同结构导流板下的结果,提出将原始SCR系统的双变截面烟道拆分为X方向和Z方向2个变截面烟道的改造方案。在此结构下重新进行优化设计,改造后系统内的回流区和低速区消除,流场均匀性显著提升,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为实际电厂优化调试,解决类似工程问题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数值模拟 双变截面 导流板 结构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