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女子赛艇双桨队年度周期板块化训练创新设计与实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金宗强 曹景伟 +1 位作者 周耀芳 曹棉英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63,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女子赛艇双桨队年度训练周期板块化训练创新设计与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旨在探索赛艇项目年度训练周期模式,为该项目新奥运周期实施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时进一步发展...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女子赛艇双桨队年度训练周期板块化训练创新设计与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旨在探索赛艇项目年度训练周期模式,为该项目新奥运周期实施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小周期训练理论在竞技体育项目训练中的作用。结论表明:(1)奥运关键年训练计划可分成五个相互统一、内在关联的板块,即有氧准备期、高原训练期、能力巩固期、赛前准备期和赛前训练期。(2)在训练负荷安排上采取的是大运动量、高有氧训练比例的低强度训练模式,各板块训练量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特点,即有氧准备期大运动量、高原训练期减量、能力巩固期加量、赛前准备期和赛前训练期大运动量;在训练方法手段上创新性引入了呼吸肌专门训练,提高了比赛时队员呼吸节奏与动作节奏的匹配效果,有效增强赛艇队员的后程冲刺能力。(3)从训练的实施效果来看,女子双桨队年度训练周期板块化创新设计是合理和成功的,即血红蛋白和血尿素两项身体机能指标阶段性训练效果较好,测功仪最大功成绩呈曲折的上升趋势,世界杯、奥运会奖牌数目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女子双桨 板块化训练 设计
下载PDF
中外赛艇项目男子双人单桨高水平运动员配速结构对比分析
2
作者 陈瑶 张树林 黄帅 《山东体育科技》 2022年第4期36-41,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中外赛艇男子双人单桨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比赛中速度节奏和分段成绩,研究中外配速结构特点及存在差异的原因,为该项目训练竞赛迈向国际化高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整理2021年全运会、2020东京奥运会等四届奥运会比赛前...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中外赛艇男子双人单桨项目高水平运动员比赛中速度节奏和分段成绩,研究中外配速结构特点及存在差异的原因,为该项目训练竞赛迈向国际化高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整理2021年全运会、2020东京奥运会等四届奥运会比赛前八名成绩资料,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比分析分段配速、配速结构、桨频、变化幅度等内容。结果:(1)我国男子双人单桨高水平运动员四分段成绩与国外高水平相差2.6%、0.8%、4.4%、3.8%;(2)D1、D2分段成绩与总成绩Q相关无显著性差异(P>0.05),D3、D4与总成绩Q相关呈显著性差异(P<0.01);(3)国外男子双人单桨高水平运动员配速结构为“快速-降速-加速-再加速”,我国男子双人单桨高水平运动员配速结构为“快速-降速-再降速-加速”。结论:国际男子双人单桨决赛配速结构具有明显优势,已成为新的竞技趋势,我国男子双人单桨高水平运动员要尽快学习和尝试国外新的配速结构,并在这一配速结构的引领下,采取训练对策,改进方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男子双人单桨 高水平运动员 配速结构
下载PDF
我国男子赛艇双人双桨奥运会奖牌获得者拉桨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闫家祥 梁志强 +2 位作者 但林飞 于佳彬 李建设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8,共8页
目的:分析第32届夏季奥运会男子赛艇公开级双人双桨奖牌获得者张亮/刘治宇组合(以下简称“张/刘组合”)拉桨动作的关键技术特征,为我国男子赛艇项目技术再突破提出建议。方法:采用Powerline赛艇实船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对张/刘组合备战第3... 目的:分析第32届夏季奥运会男子赛艇公开级双人双桨奖牌获得者张亮/刘治宇组合(以下简称“张/刘组合”)拉桨动作的关键技术特征,为我国男子赛艇项目技术再突破提出建议。方法:采用Powerline赛艇实船生物力学测试系统对张/刘组合备战第32届夏季奥运会周期中的10次模拟测试赛的拉桨动作进行跟踪采集及数据分析。结果:1)张/刘组合整体的左、右桨拉桨功率无显著差异,左、右桨拉桨时间、拉桨节奏、入水打滑、出水打滑、入水角和桨幅存在显著差异;2)领桨手张亮的桨幅、有效桨幅、出水角、拉桨时间及拉桨节奏显著大于跟桨手刘治宇,入水角显著小于跟桨手刘治宇;3)桨幅、有效桨幅、入水角、拉桨时间、拉桨节奏及回桨时间与拉桨功率呈高度相关性,其中拉桨时间与入水角呈显著负相关。结论:1)张/刘组合整体的左桨拉桨动作幅度和速度大于右桨,左、右桨拉桨动作幅度和速度存在不一致现象,与国外优秀多人艇相关研究结果一致;2)张/刘组合拉桨入水打滑幅度超出合理范围(<6°),影响有效拉桨幅度并降低拉桨功率;3)领桨手张亮拉桨幅度较大,跟桨手刘治宇拉桨节奏较快,跟桨手应适当加大有效桨幅;4)拉桨时间和入水角是影响拉桨功率的2个主要因素。综合张/刘组合整体及个体拉桨动作技术特征,建议优化拉桨前弧技术,减小入水打滑幅度,加强桨叶入水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男子双人双桨 拉桨动作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女子赛艇运动员赛前训练激素变化及双、多人艇不同桨位训练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宋应华 周欣荣 +1 位作者 高巧英 户向明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8-92,共5页
研究女子赛艇运动员赛前强化训练中某些激素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双、多人艇不同桨位运动员的训练强度。结果显示,大负荷训练使运动员的T、C和GH逐步发生变化,但变化的时间和方向不同。提示,T、C及GH是赛艇运动员机能评定的有效指标。双、... 研究女子赛艇运动员赛前强化训练中某些激素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双、多人艇不同桨位运动员的训练强度。结果显示,大负荷训练使运动员的T、C和GH逐步发生变化,但变化的时间和方向不同。提示,T、C及GH是赛艇运动员机能评定的有效指标。双、多人艇不同桨位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强度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随训练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长时间的双、多人艇训练会对领桨手的耐力及跟桨手的速度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女子 赛前训练 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