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relation between plate age and layer separation of double seismic zones 被引量:1
1
作者 Keliang Zhang and Dongping Wei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2年第1期95-101,共7页
Global seismicity catalogs are sufficient for characterizing double seismic zones (DSZs) in subducting slab and facilitate to estimate layer separation without inconsistent uncertainties as local catalogs. Previous ... Global seismicity catalogs are sufficient for characterizing double seismic zones (DSZs) in subducting slab and facilitate to estimate layer separation without inconsistent uncertainties as local catalogs.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SZs layer separation and plate age while correlation for those younger than -60 Ma is suspicious. The lacking of DSZs with layer separation less than 10 km further makes it difficult to precisely estimate such correlation. Thus, we incorporate eight DSZs data determined through local seismicity into globally-determined dataset and reexamine such correlation. The best fitting results show that both a linear model and a square root of plate age can mathematically fit the layer separation well.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these two models when plate age is greater than -20 Ma since their difference is less than 2 km. However, if extrapolation is possible, both models should provide physical information that DSZs will not form if there is no subducting lithosphere. As a result, the DSZs cannot be produced until the oceanic lithospheric age becomes greater than 0.9 Ma in the square root model while the linear model gives a misleading result. As such the square root model demonstrates the relationship physically better than the linear one, it still needs further test in the future with more available data, nevertheless, our study might als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suggestion that the plate age is a primary control factor of the DSZs geometry as well as the subducting process which disregards any local tectonic str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seismic zone layer separation plate age CORRELATION best fitting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Winds at Different Isobaric Levels Based on the Observed Winds at 850 hPa Level Using Double Fourier Series
2
作者 S. N. Bavadekar (1) R. M. Khaladkar (1)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3期327-334,共8页
A technique based on the double Fourier series i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winds at different isobaric levels forthe limited area domain, 35°E to 140°E and 30°S to 40°N, using the observed winds a... A technique based on the double Fourier series i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winds at different isobaric levels forthe limited area domain, 35°E to 140°E and 30°S to 40°N, using the observed winds at 850 hPa lcvcl for the month ofJune. For this purpose the wind field at a level under consideration is taken in the ratio form with that of 850 hPa level and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double Fouricr series are computed. These coefficients are subsequently used to computethe winds which are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winds. The results of the double Fourier series technique are comparedwith those of the polynomial surface fitting method developed by Bavadekar and Khaladkar (1 992). The technique isalso applied for the daily wind data of 11. June, 1979 and the validation of the technique is tested for a few radiosondestations of india. The computed winds for these radiosonde stations arc quite close to observed wi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Fourier series Objective analysis Cloud motion vectors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Polynomial surface fitting
下载PDF
Apply the Double-Weight Neural Network to Dynamic Power Management
3
作者 JIN Ji LU LU Hua-xiang WANG Shou-jue 《微计算机信息》 2009年第1期200-202,共3页
This paper expounds a data-fitting algorithm for the double-weight neural network,and presents a new algorithm for the system's power management on the base of that.The double-weight neural network learns knowledg... This paper expounds a data-fitting algorithm for the double-weight neural network,and presents a new algorithm for the system's power management on the base of that.The double-weight neural network learns knowledge from the past idle periods of the system,and predicts the lengths of the coming idle periods.As a result of that,the system can switch its running states and re- duce the power dissip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dictive values.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s prove that this algorithm shows a better performance in increasing the right rate of shutting down and reduc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than other traditional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动力管理 运算法则 网络技术
下载PDF
水稻群体分蘖动态模型构建与应用
4
作者 王小卉 李绪孟 +6 位作者 唐启源 邹丹 罗友谊 李可夫 彭剑 李灿 曹乐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3-221,共9页
为定量分析水稻群体茎蘖数量动态变化过程及分蘖动态特征,该研究使用双Logistic模型分别描述分蘖发生与死亡过程,建立水稻群体分蘖动态模型;根据水稻分蘖过程的时序特征定义描述分蘖过程的特征指标,并推导出分蘖特征指标的计算式;基于... 为定量分析水稻群体茎蘖数量动态变化过程及分蘖动态特征,该研究使用双Logistic模型分别描述分蘖发生与死亡过程,建立水稻群体分蘖动态模型;根据水稻分蘖过程的时序特征定义描述分蘖过程的特征指标,并推导出分蘖特征指标的计算式;基于不同基因型品种的种植方式、种植时期、种植密度下水稻分蘖动态数据集检验模型优度和适应性;并应用分蘖动态模型和指标探索分蘖动态对种植密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在不同种植方式、种植时期和种植密度下的分蘖动态数据拟合优度较好,标准均方根误差S_(RMSE)服从均值小于5%的Gamma分布,并且99%的S_(RMSE)小于10%。基于所建模型计算的分蘖特征指标(包括模型参数)对种植密度有很好的响应;留一法检验表明模型的预测性较好,观测值与模拟值的R^(2)=0.96。所建模型能够精确描述水稻茎蘖数量演变过程,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适应性和可解释性,可用于分析基因、环境、农艺措施对分蘖动态的影响,分蘖特征指标可望成为分析基因与环境互作的重要表型参数,对指导水稻精准栽培也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模型 分蘖动态 双Logistic模型 种植密度 参数拟合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对牛血清蛋白微囊化和微球表征
5
作者 万洪善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7-10,共4页
目的:利用不同配比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采用双乳化法,将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BSA-FITC)包封制成微球;考察PLGA共聚物比例和相对分子质量对微球平均粒径、包封效率和释放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 目的:利用不同配比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采用双乳化法,将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BSA-FITC)包封制成微球;考察PLGA共聚物比例和相对分子质量对微球平均粒径、包封效率和释放方式的影响。方法:将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牛血清蛋白溶解在乙酸乙酯中,超声波频率28 kHz,功率40 W,超声波作用时间5 min,以形成水/油乳液;将初级乳液快速转移到含聚乙烯醇的水性介质,通过两次乳化处理后,得到微球;计算产品收率、封装效率、微球粒度分布和释放量。结果: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包埋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中,当共聚物聚乳酸与羟基乙酸质量比为75∶25(MW 40~75 kDa)时,具有最高的产品收率和封装效率,分别为51.04%和100%;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释放结果,释放量低于25%。结论:PLGA可作为生物药品的包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双乳化法 微囊化
下载PDF
体育中考体质健康测试:基本理论问题检视与调适 被引量:4
6
作者 肖紫仪 熊文 +1 位作者 郑湘平 王辉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针对体育中考语境下体质健康测试难以与健康、体育乃至教育的机制相切合等基本理论问题,揭示并纾解当前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困境,以推动健康主题在学校体育中的合理定位及体育中考改革决策的完善。认为:①主导体育中考的体质健康测试可... 针对体育中考语境下体质健康测试难以与健康、体育乃至教育的机制相切合等基本理论问题,揭示并纾解当前学校体育健康促进的困境,以推动健康主题在学校体育中的合理定位及体育中考改革决策的完善。认为:①主导体育中考的体质健康测试可能难以促进健康,并存在引入导向的失准。其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区分性与竞争性,且测试内容可能存在强调竞技体适能指标,弱化健康体适能指标的情况。②以体质健康测试主导体育中考可能造成对体质健康本质认识的失真。体质健康不仅受体育锻炼影响,不宜将体质健康水平等同于体育学、练的成果;体质健康水平并非社会主流教育价值需求,不应以此为依据划定普通学生的受教育等级。③体育中考过度凸显体质健康的评价功能易导致体育多元价值的失落,乃至造成学校体育趋向体能训练。提出:为有效推进学校体育健康促进进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应实现“反馈—激励”要旨的复归,并与当下“双减”理念保持协同一致;同时,应从根本上避免对“健康第一”思想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健康测试 学校体育 健康促进 “双减”政策 体育中考
下载PDF
福建仙游震群的应力场及其成因分析
7
作者 余海琳 万永革 +2 位作者 崔华伟 王晓山 黄少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0-619,共20页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10年8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福建仙游地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记录到的地震群进行重定位,并采用P波初动的方法求解出该震群的159个震源机制解,显示该震群的震源机制解结果与背景构造应力场表现明显不一致。为了进一步探...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10年8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福建仙游地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记录到的地震群进行重定位,并采用P波初动的方法求解出该震群的159个震源机制解,显示该震群的震源机制解结果与背景构造应力场表现明显不一致。为了进一步探究差异性存在的原因,将得到的震群震源机制解结果分区域和分深度求解应力场,结果显示:金钟水库的东南部附近应力方向更远离背景构造应力方向,并且应力形因子小于0.5,中间轴呈现为拉张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应力场的方向也更接近背景构造应力场的方向。此外,根据前人研究推断该区域应力方向发生偏转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在深部的低角度俯冲挤压导致浅部张开,应力呈现为东西向拉张所致。在上述两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经震源机制解反演出的应力场结果与背景应力场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定位 断层面拟合 震源机制解 应力场
下载PDF
“双减”政策视域下武术健身操对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李霞 李晓孟 +1 位作者 洪梦兰 杜熙茹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4期205-208,共4页
目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本文基于“双减”政策为前提,探究武术健身操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小学二年级学生40名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 目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本文基于“双减”政策为前提,探究武术健身操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小学二年级学生40名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人,进行为期14周的实验课程。实验组进行武术健身操+常规体育课教学,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育课教学。结果:(1)经过14周的课程实验,实验组实验前后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身体素质各项指标上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对照组实验前后身体形态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MI以及身体素质各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活量无明显差异(P>0.05);(3)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坐位体前屈和1 min跳绳两项指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体育课教学与融合武术健身操的体育课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然而,融合武术健身操的体育课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政策 武术健身操 体质健康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LQR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9
作者 宋涛涛 李艳萍 李洪港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2期339-343,372,共6页
针对二级倒立摆在使用LQR(线性二次调节器)进行优化控制过程中,由经验选取的加权矩阵Q和R参数存在着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提出了改进灰狼算法优化控制器加权矩阵Q和R的方法。为灰狼算法设计了基于二次余弦规律的自适应收敛因子a... 针对二级倒立摆在使用LQR(线性二次调节器)进行优化控制过程中,由经验选取的加权矩阵Q和R参数存在着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提出了改进灰狼算法优化控制器加权矩阵Q和R的方法。为灰狼算法设计了基于二次余弦规律的自适应收敛因子a和增强α狼适应度值fα的比例权重方法。增强了算法迭代前期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后期的收敛速度,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并与传统灰狼算法相比较,得出改进算法能够有效降低倒立摆回归平衡状态时的超调量,更快达到稳定状态,使控制效果更加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狼算法 线性二次调节器 二级倒立摆 收敛因子 适应度值
下载PDF
用FIT方法设计的宽频带双脊圆喇叭天线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帅 蒋全兴 +1 位作者 胡玉生 薛杨民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04年第2期43-46,共4页
采用有限积分技术(FIT)设计了一种1GHz~6GHz的宽频带双脊圆喇叭天线。调整天线各部分的结构尺寸,使天线的驻波比达到最小值,计算了它的增益、方向图等天线参数,并将它们和广泛用于电磁兼容测试的宽频带双脊角锥喇叭天线的电参数进行了... 采用有限积分技术(FIT)设计了一种1GHz~6GHz的宽频带双脊圆喇叭天线。调整天线各部分的结构尺寸,使天线的驻波比达到最小值,计算了它的增益、方向图等天线参数,并将它们和广泛用于电磁兼容测试的宽频带双脊角锥喇叭天线的电参数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该天线比双脊角锥喇叭天线在吸波材料拱形法测试当中有更大的优越性。对制作出的天线的电参数实测,结果和计算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t 有限积分 电磁兼容 双脊圆喇叭天线 拱形法 吸波材料
下载PDF
曲线吻合度算法在高层住宅小区庭院管道漏损控制中的应用
11
作者 田泽辉 李立宏 王瑾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90-201,共12页
供水管网作为城镇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长期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出现漏损现象,尤其是庭院管网暗漏,具有成因复杂、不易察觉、漏失时间长、漏失量大等特点,给供水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控制管网漏损率成为供水行业长期以来亟... 供水管网作为城镇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长期运行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出现漏损现象,尤其是庭院管网暗漏,具有成因复杂、不易察觉、漏失时间长、漏失量大等特点,给供水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控制管网漏损率成为供水行业长期以来亟需探讨的课题,而作为“最后一公里”的二次供水的庭院管网漏损往往被水司、物业所忽视。文中提出一种“曲线吻合度”算法,以大数据为基础支撑,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庭院管网漏损的精准预判。结合某水司3年多的应用实践,证实该算法对漏损事件的预判具有准确性和实用性,为降低庭院管网漏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供水 庭院管道漏损 大数据 二次移动平均法 曲线吻合度
下载PDF
双层网络中心非显著特征数据挖掘算法
12
作者 庄巧蕙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3-79,共7页
为了获取精准的非显著特征数据挖掘结果,提出一种双层网络中心非显著特征数据挖掘算法。首先深入分析双层网络中心的非显著特征信息和类别信息,获取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和冗余程度。然后根据相关性和冗余程度设定一个判别算子,将判别算子... 为了获取精准的非显著特征数据挖掘结果,提出一种双层网络中心非显著特征数据挖掘算法。首先深入分析双层网络中心的非显著特征信息和类别信息,获取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和冗余程度。然后根据相关性和冗余程度设定一个判别算子,将判别算子的得分作为标准,实现有效的特征选择。最后在获取双层网络中心非显著特征数据的结构特征后,展开深入的非显著特征数据流拟合处理,同时对非显著特征数据挖掘过程进行跟踪训练,修正挖掘误差,最终完成双层网络中心非显著特征数据挖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双层网络中心非显著特征数据挖掘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网络中心 非显著特征 数据挖掘 拟合处理 相关性
下载PDF
双环管聚丙烯均聚牌号熔融指数预测模型的建立
13
作者 梁静宇 《四川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3-27,共5页
聚丙烯分子量在工业生产中用熔融指数(MFR)表征,掌握熔融指数与相关工艺数据之间的定量关系,能给实际生产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为此,对双环管聚丙烯工艺的均聚牌号建立了熔融指数预测模型。通过实际生产数据,将模型参数拟合优化,得到三... 聚丙烯分子量在工业生产中用熔融指数(MFR)表征,掌握熔融指数与相关工艺数据之间的定量关系,能给实际生产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为此,对双环管聚丙烯工艺的均聚牌号建立了熔融指数预测模型。通过实际生产数据,将模型参数拟合优化,得到三种均聚牌号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PPH-T03、PPH-Y26、PPH-FCP80三种均聚牌号的熔融指数模拟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49%、2.92%、2.86%,符合实际生产要求,可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为切换牌号过程的参数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双环管反应器 熔融指数 预测模型 MATLAB数学软件 参数拟合 模型检验及误差分析
下载PDF
“双减”政策的学校样本表达——基于制度适应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佳乐 周芫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74,共9页
基于制度适应理论的视角,“双减”工作可能会逐渐从“建设期”走向“生态期”,即从站在“规范”框架下的制度叙事转向强调制度在特定环境中的“建构”。本文充实了制度适应理论的一般模型,提出“角色——环境——内容”的“三维度”分... 基于制度适应理论的视角,“双减”工作可能会逐渐从“建设期”走向“生态期”,即从站在“规范”框架下的制度叙事转向强调制度在特定环境中的“建构”。本文充实了制度适应理论的一般模型,提出“角色——环境——内容”的“三维度”分析框架,以X省237项中小学“双减”实践成果为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法,发现学校样本在制度适应中的本土诠释、环境嵌入、角色拉锯和选择性行动等四个特征,并据此从制度的创新度、协同度、平衡度和同频度上对“双减”工作的未来进路做进一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学校 制度适应 文本分析
下载PDF
机载LiDAR测深点云SVB联合滤波算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宿殿鹏 闫豆豆 +4 位作者 陈亮 陈雨 董箭 吴迪 于孝林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4-623,共10页
机载LiDAR测深(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 ALB)数据质量受海面破碎波浪、水体浮藻、鱼群及海底二次回波等多种因素影响。为剔除这些干扰产生的噪点,本文提出一种顾及水面、水体和水底(surface, volume, bottom, SVB)的联合滤波算法。... 机载LiDAR测深(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 ALB)数据质量受海面破碎波浪、水体浮藻、鱼群及海底二次回波等多种因素影响。为剔除这些干扰产生的噪点,本文提出一种顾及水面、水体和水底(surface, volume, bottom, SVB)的联合滤波算法。针对水面噪点,通过构建双层布料模拟滤波模型分离水面点云;针对水体噪点,采用SOR(statistical outlier removal)滤波器剔除水体离群点;针对靠近地形主体的小尺度水底噪点,通过构建移动趋势面模型进行去噪平滑。为验证本文所提ALB滤波算法的性能,采用青岛胶州湾海域RIEGL VQ-840-G无人机载LiDAR测深数据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SVB联合滤波算法对水面、水体、水底噪点一体化处理总体滤波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能够达到97.45%和0.947,在保证准确率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效率。本文所提滤波算法可以较好地解决ALB点云滤波问题,能够为ALB测深数据点云滤波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测深 SVB联合滤波 双层布料模拟 SOR滤波 移动趋势面拟合
下载PDF
大型薄壁双内圈双列角接触球轴承预游隙选取
16
作者 高东恩 赵圣卿 +2 位作者 马小梅 张言伟 刘兢 《轴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3-46,72,共5页
为合理选取大型薄壁双内圈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预游隙,考虑工作转速、工作温度、过盈配合等因素对轴承游隙的影响,建立了轴承工作预紧力计算模型,通过分析预游隙和工作预紧力的关系选取预游隙。以46/200轴承为例,基于Romax仿真分析软件... 为合理选取大型薄壁双内圈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预游隙,考虑工作转速、工作温度、过盈配合等因素对轴承游隙的影响,建立了轴承工作预紧力计算模型,通过分析预游隙和工作预紧力的关系选取预游隙。以46/200轴承为例,基于Romax仿真分析软件分析了工作预紧力、套圈与球的接触应力、轴承所受轴向和径向载荷、保持架兜孔作用力随预游隙的变化,结果表明合理的预游隙应为0.12~0.15 mm。试验表明该轴承温度和振动加速度稳定,试验后轴承尺寸无明显变化,零件无异常磨损,进一步说明预游隙选取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薄壁轴承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过盈配合 温度 预紧力
下载PDF
融合PVTv2和多尺度边界聚合的结直肠息肉分割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礼明 何安军 +2 位作者 董信 李仁杰 盛校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53-1558,共6页
考虑到结直肠息肉图像中病灶区域和周围粘液存在对比度低、边界模糊和形状不规则等复杂特性,导致现有大部分算法无法实现高精准的分割结直肠息肉。鉴于以上难点,提出一种融合PVTv2和多尺度边界聚合的结直肠息肉分割算法。首先,利用PVTv... 考虑到结直肠息肉图像中病灶区域和周围粘液存在对比度低、边界模糊和形状不规则等复杂特性,导致现有大部分算法无法实现高精准的分割结直肠息肉。鉴于以上难点,提出一种融合PVTv2和多尺度边界聚合的结直肠息肉分割算法。首先,利用PVTv2逐层提取肠息肉图像中的病灶特征,解决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对病灶区域特征提取能力不足的问题;然后,针对网络对复杂病灶区域的空间特征信息表征能力不强的问题,在网络跳跃连接处构建多尺度上下文空间感知模块;其次,设计多尺度挤压适配融合模块聚合不同尺度的特征信息,以减少各个尺度特征的语义差异;最后,为进一步加强边缘细节特征的识别能力,创造性构造残差轴向双边界细化模块。该算法在Kvasir-SEG和CVC-ClinicDB数据集上进行大量实验验证,其相似性系数分别为93.29%和94.52%,平均交并比分别为88.36%和89.88%。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病灶区域以及病灶边界模糊的情况,所提算法在分割精度上均有较大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分割 PVTv2 上下文空间感知 挤压适配融合 残差轴向双边界细化
下载PDF
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双排缝合技术对巨大肩袖撕裂患者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宫宵男 吕东维 +1 位作者 宁波 李豫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3-957,共5页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双排缝合(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对巨大肩袖撕裂患者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65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其中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缝合桥(Suture-Bri... 目的 探究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双排缝合(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对巨大肩袖撕裂患者肩关节功能、活动度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65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其中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缝合桥(Suture-Bridge)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治疗。使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评分标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肩关节评分系统、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进行生活质量评定,进行活动度(体侧外旋、前屈)评定,使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定。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ASES评分、UCLA评分、Constant评分、EQ-5D评分、体侧外旋、前屈度数均明显升高(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升高(P <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降低(P <0.05);观察组再撕裂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P <0.05)。结论 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治疗巨大肩袖撕裂患者,可有效提高肩关节功能及活动度,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再撕裂发生率,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肩袖撕裂 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双排缝合技术 疼痛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基于形变分析的高速铁路震后线路修复拟合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建勋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36,共7页
针对某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遭受地震灾害造成的损毁修复,从全面分析轨道形变特征入手,探究以顺应变形趋势为原则重构灾后线路几何形态,为线路总体修复方案奠定基础,同时研究高速铁路长大直线段拟合的约束条件,以及适合高平顺性轨道线... 针对某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遭受地震灾害造成的损毁修复,从全面分析轨道形变特征入手,探究以顺应变形趋势为原则重构灾后线路几何形态,为线路总体修复方案奠定基础,同时研究高速铁路长大直线段拟合的约束条件,以及适合高平顺性轨道线路拟合重构的技术路线与方法。通过对兰新高铁大梁隧道段线路震后形变状态分析,提出基于形变分析的线路重构拟合方案,即论述错断处“S”形曲线衔接段线元参数的优先符合原则和对长大直线拟合引入小折角与边长双重约束的思路,可为类似线路的修复提供有益借鉴;同时,引申出补充当前无砟轨道线路关于长大直线定义方面技术空白的必要性;采取虚拟化转换的平面线形可视化拟合重构技术路线,将通常难以直视的微观变形可视化,可借助其观察了解线路形变细节,通过人工精准判断及主动干预,提高进行平面线形拟合重构的效率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线路修复 形变分析 长直线双重约束 拟合重构 可视化
下载PDF
“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开展的现实困境与突围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福阳 杨玲 《体育教育学刊》 2023年第1期14-19,共6页
对“双减”政策前后我国中小学校课后体育服务的状况变化以及在开展课后体育服务时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变化主要表现在供给者位置的变化、实施者能力的变化、受益者惯习的变化... 对“双减”政策前后我国中小学校课后体育服务的状况变化以及在开展课后体育服务时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双减”政策下我国中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变化主要表现在供给者位置的变化、实施者能力的变化、受益者惯习的变化三个方面;面临运作规则缺漏、活动空间受限、各方联络不畅、师资能力不足、传统惯习制约五大现实问题。提出以下针对性策略:(1)完善课后体育服务运作规则,包括颁布法律法规、建立服务质量标准、加快政策落实、融入地方特色等;(2)拓展课后体育服务的活动空间,给予学生“第三空间”,构建课后体育服务校社、校校合作机制;(3)加强课后体育服务各方联络沟通,发挥体育教师纽带作用;(4)提升课后体育服务师资能力,设置兼职教师的准入门槛;(5)消除课后体育服务惯习误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体育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双减”政策 中小学 课后体育服务 体质健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